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漢經學史

中國經學史上的磅礡巨獻,程元敏教授集結三十年研究之大作。
  • 9 720
    8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程元敏教授集結三十年研究之大作
中國經學史上的磅礡巨獻
本書充分體現經學方面的嶄新見解
釐清漢經學上的許多學術迷團


中國經學,自孔子創始,
迄今已兩千六百年,為中國學術之骨幹,
而「漢經學史」承先啟後,大家輩出,
更是中國經學史中最重要的時代。

漢武帝實行董仲舒所倡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立五經博士,增設弟子員,漢代儒生們即以傳習、解釋五經為主業,自此經學日益興盛。漢朝也是經學最為昌盛的時代,朝野內外誦讀經書蔚然成風;儒生通過自身實踐,並藉以官學私學教育,把經學思想深深地植入在普通民眾之中。

本書詳述自秦季漢初,至東漢末年建安時期,四百二十二年經學的歷史,舉凡朝廷經學方略、郡國經學教育、歷朝經學大家之學說、經學家授徒講論撰著、今古文學派之爭……等,可說是全面涵蓋,由微至顯,顯甚而衰。皆論述其事之始末,辨析其隆替之軌跡。

程元敏教授有感於目前所見漢經學史之專書,纂輯成編,碎義難免,因此致力以三十年研究之成果成就此漢經學史之全史,希冀對於揅經識史通學者有所裨益。

作者

程元敏

安徽省嘉山縣人,1931年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畢業,文學博士。歷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所教授、香港珠海大學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人。主授尚書、中國經學史。

著有〈王柏之生平與學術〉(博士論文)、《三經新義輯考彙評》、《三國蜀經學》、《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書序通考》(此書獲1999年中山學術獎)、《詩序新考》、《尚書學史》、《尚書周書四篇義證》、《先秦經學史》、《尚書周誥十三篇義證》、《程氏經學論文集》、《漢經學史》,分別在臺灣及大陸出版。別有單篇論文百餘篇,刊載在臺灣多種學術刊物。

目錄

卷壹   秦季漢初經學史
一、秦、漢之際之經學
(一)自秦入漢人士與當時經學概略
(二)楚、漢之際之容禮學派興衰與延傳
二、漢高帝、惠帝朝之經學
(一)漢高帝朝之經學
(二)漢惠帝朝之經學

卷貳   漢文帝、景帝兩朝之經學
一、漢文帝朝之經學
(一)漢文帝、景帝朝未重經學
(二)漢文帝立博士
(三)漢景帝立博士

卷參  西漢之民間古文經學
一、漢文帝之前之古文經學
二、孔壁出古文經書
三、河間獻王得書、著書,立經學博士,及漢代經今古文學第一次之爭
(一)河間獻王得書
(二)河間獻王著書
(三)河間獻王立經學博士,及漢代經今古文學第一次分爭(暗爭)
四、西漢古文經學概要

卷肆  漢武帝朝之經學
一、竇太后在世時
(一)與賢良、方正、文學之士
(二)漢武帝備立五經博士
二、竇太后謝世後
(一)舉賢良、文學,而絀刑名百家言
(二)董仲舒賢良對策
(三)武帝初置五經博士弟子員
(四)武帝朝之獻書與藏書

卷伍  漢昭帝、宣帝及元帝三朝之經學廢帝昌邑王賀附見
一、漢昭帝朝經學之因承
二、漢宣帝朝之經學廢帝昌邑王賀附見
(一)經學者以經義諫戒昌邑王劉賀及漢廢帝劉賀
(二)漢宣帝朝、元帝朝之經學

卷陸  漢成帝、哀帝、平帝三朝涵新莽一朝之經學
一、漢成帝朝之經學
(一)成帝命官民訪書獻書及校書
(二)張霸或其父張某撰作百兩篇偽古文尚書─中國第一部偽經書
(三)詔舉經學博士與增置博士弟子員
二、西漢末葉之經學涵新莽一朝
(一)今文經學、古文經學之爭(明爭)
(二)王莽柄政時期之經學涵漢平帝、孺子嬰以及新莽,凡二十三年。
三、漢代第一次書劫

卷柒  漢代讖諱學
一、漢代讖緯學之回顧與前瞻
二、漢武帝世至漢哀帝世之讖緯學
三、王莽柄政時期之讖緯學
四、漢光武帝世之讖緯學
五、東漢其他各帝朝之讖緯學
六、東漢學者之附讖與非讖者白虎觀會論諸儒,別立一節。
(一)附讖者
楊厚 楊統 董扶 法真 魏朗 劉輔 任安 樊英 翟酺 景鸞 薛漢 許慎 何休 馬融 鄭玄
(二)非讖者
桓譚 鄭興 尹敏 賈逵 王充 孔季彥 張衡 楊充 荀爽
七、讖緯之價值

卷捌  經學極盛時期──漢光武、明、章三朝之經學
一、漢光武、明、章三帝勠力興學崇儒
二、漢光武帝立今文經學博士十四家
三、今文經學、古文經學第三次分爭(明爭)
四、白虎觀經義討論大會──今文經學、古文經學第四次分爭(明爭)
(一)會前之爭議
(二)參議人士及其經學宗派
(三)爭議之重要事項
(四)白虎通義
(五)古文經學大興

卷玖  經學衰微時期──漢和帝至獻帝世之經學
一、家法破壞──經學衰微原因之一
二、學者浮華相尚──經學衰微原因之二
三、黨錮之禍──經學衰微原因之三
四、許馬何服鄭五經義之爭(明爭)
(一)許慎及其五經異義,為今文經學、古文經學第五次分爭(明爭,純私家學術之爭)
(二)何休與鄭玄服虔春秋義之爭
(三)鄭玄駁許慎五經異義

卷拾  漢代經學教科書國定標準本──熹平石經之成刻
一、兩漢之校經
二、熹平石經
(一)參與校刻人員
(二)熹平石經書丹,非由蔡邕一人獨任
(三)熹平石經所刊刻之石數、經目及其字體
(四)熹平石經刊刻七部經書所定用之底本與參校本
(五)漢朝太學之駢枝──鴻都門學

卷拾壹經說簡化,今古文經學統合,及漢光武帝以來圖書之聚積與散亡
一、經說浮文裁減
二、今、古文經學之混同
(一)今文經學家兼治古文經學
(二)古文經學家兼治今文經學
(三)今文經學、古文經學兼治者
三、東漢之積書與漢代第二次書劫

卷拾貳  儒術獨尊後之兩漢經今古文學之消長與說經玄理化
一、導論
二、分論五十九家
(一)西漢十七家
(二)東漢四十二家
三、總論

卷拾參  漢家最後一所州郡學府──季漢荊州經學(上)
本論篇
一、荊州學府之興立
二、荊州學府學者十二家之經學述要
(一)劉表之經學
(二)綦母闓之經學
(三)宋衷(附其子某)之經學
(四)司馬徽之經學
(五)傳宋衷太玄經注予吳之成奇、潘濬之經學
(六)傳荊州經學司馬徽、宋衷等之經學予蜀士尹默、李仁之經學
(七)王粲(兄凱、凱子業、業子宏附見)之經學
(八)王弼輔嗣之經學
(九)避地荊州,自聚徒講學──潁容之春秋左氏傳學
(十)王肅子雍之經學
三、結論

卷拾肆  漢家最後一所州郡學府──季漢荊州經學(下)
辨正篇
(一)魏王弼輔嗣之易學,非淵源於其外曾祖父劉表,第自清焦循,昔賢或以為弼易學遞受自劉表。表易遺說不涉玄言,舊說非也
(二)宋衷仲子著周易注、五經章句後定等,非王粲仲宣學問之所本,近人蒙文通等謂粲受業於宋衷,遺著具有玄言,非也
(三)宋衷太玄經注佚文百零一條,無一涉及玄言,近人湯用彤等謂王肅、王弼、何晏等形上學承此而起,非也
(四)宋衷易說殘文決不涉玄言,故與玄言滿紙之王弼易注逈異,凡論弼易注本諸宋易注者,皆非是也
(五)大王肅、小王弼治易皆排象數,然大王轉以之尋求本理,小王則擺脫象數之糾結,而別事老莊,動納玄言,故弼易注非祖述肅易注,或謂弼易注取資肅易注者,非也
(六)王肅治學,務反鄭玄,自早歲始,非因徙宋衷受太玄經注之後。蜀尹默、李仁,游學荊州,因知賈(逵)、馬(融)之學而宗之,異乎鄭玄,竟與王肅意趣同,蒙文通、余英時、魯錦寰咸謂李譔、王肅學竝出宋衷,非也

序/導讀

自序

中國經學,自孔子創始,迄今已兩千六百年,為中國學術骨幹。余曩撰《先秦經學史》,蒙臺灣商務印書館承印出版,時當西元二○一三年,迄今歷約五年,猥承兩岸及異國學者質正,匡誤糾謬。幸學有寸進,於是籌撰《漢經學史》。夫有漢一代,享祚四百二十二年,其間經學多士,上稟先聖先賢之遺範,下啟三國、晉、南北 朝,奕至隋、唐、宋、明、清,至於今世之經學,其所論述,莫不以漢經學為軸主,就此四百二十二年之經學主題,引述之,發揮之,則漢經學史誠中國經學史中之最為重要之時代。

余疇昔承乏,敷教上庠,垂四十年,主授經學,積多漢經學講義資料,猥以今傳梓漢經學史專著,或傷簡略,或僅刺取漢經學者著述言論,纂輯成編,碎義逃難,無以通貫此一時代經學典要,致揅經識史通學者靡所依準。此拙著《漢經學史》全史不容不著作也。用復乞正於博雅,冀遮幾有裨於經學通史之方來者也。

全書壹拾肆卷,釐為若干章節事目,都凡五十萬言。怢內經緯萬端,義致深遠,而比歲,余日就衰寂,智昏目眊,荒疎惑妄,竟自忘其愚駑朽邁,率爾操觚,勉成此編。其中所舛謬怠惑,漏略悖妄,通人碩彥幸匡正厥失,舉一句一字一讀,皆謂為吾師也。謹序。


西元二○一八年,歲在戊戌三月上日,
安徽嘉山程元敏序於臺灣臺北市興隆路寄寓。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53133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81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