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權臣生死局,貪官酷吏的權謀盛宴與末路哀歌:帝王、佞臣、權貴交織,有人被推上王座,有人被逐下舞臺,大漢盛世下,由權力、財富和人性構築的生死棋局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富可敵國,結局卻是餓死?
權傾天下,為何難逃滿門抄斬?
明明是第一功臣,又為何成了貪官?
當忠奸再無邊界,當道義可被賤賣
大漢王朝的盛世背後,有多少見不得光的祕密
【權謀與貪腐】
本書圍繞大漢王朝的興衰,透過多位歷史人物的事蹟,揭示權謀與貪腐的密切關聯。從陳平的機變百出、貪財無度,卻能善終,到蕭何這位開國第一功臣被迫為貪官的經歷,展現出官場的黑暗與智慧的交鋒。這些人物的故事,刻畫出一個個為權力與財富浮沉的身影,也讓讀者反思歷史中的權力運作模式。
【富貴與滅亡】
本書細緻描述那些因貪腐而興起、也因貪腐而覆滅的人物,如富可敵國卻最終餓死的鄧通、憑藉姐姐上位卻不得善終的田蚡、貪婪殘暴最終引發民變的王溫舒等。這些人的故事表明,貪腐不僅關乎個人命運,也可能牽動整個國家的安危。部分人物如石顯、梁冀等,雖曾權傾一時,最終卻難逃滿門抄斬的下場,充分展現貪腐的代價。
【帝王與貪腐的微妙關係】
書中也探討了皇帝本身對貪腐的態度與影響。例如劉賀荒淫無度,僅在位二十七天便被廢黜;桓靈二帝的昏庸與宦官勢力的勾結,導致貪腐橫行,最終加速了東漢的衰亡。劉莊雖然雷霆反腐,使四夷賓服,但王氏五侯專權,仍導致漢朝國勢式微。這些案例顯示,貪腐並非僅源於臣子,君王的態度同樣至關重要。
【貪腐對大漢王朝的影響】
從開國到滅亡,大漢王朝的歷史軌跡與貪腐息息相關。劉邦時期的權謀爭鬥,至武帝時期的貪腐盛行,再到西漢末年的政治紊亂,貪腐不僅加深了社會的不公,也最終導致了王莽篡漢、東漢短暫中興,卻又落入宦官專權的惡性循環。最終,董卓的貪婪與暴虐,成為大漢覆滅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本書特色:本書是一部描繪中國歷史上權謀與貪腐的作品,透過一系列人物故事,展現漢朝時期政治鬥爭的殘酷與智慧。全書敘事流暢,既有史實考證,也融入了通俗易懂的語言,使讀者能輕鬆理解歷史事件的脈絡。書中不僅關注權臣與皇帝之間的鬥智較量,亦描繪了名臣如何在道德與現實間抉擇,讓人對歷史中的人性有更深刻的思考。
權傾天下,為何難逃滿門抄斬?
明明是第一功臣,又為何成了貪官?
當忠奸再無邊界,當道義可被賤賣
大漢王朝的盛世背後,有多少見不得光的祕密
【權謀與貪腐】
本書圍繞大漢王朝的興衰,透過多位歷史人物的事蹟,揭示權謀與貪腐的密切關聯。從陳平的機變百出、貪財無度,卻能善終,到蕭何這位開國第一功臣被迫為貪官的經歷,展現出官場的黑暗與智慧的交鋒。這些人物的故事,刻畫出一個個為權力與財富浮沉的身影,也讓讀者反思歷史中的權力運作模式。
【富貴與滅亡】
本書細緻描述那些因貪腐而興起、也因貪腐而覆滅的人物,如富可敵國卻最終餓死的鄧通、憑藉姐姐上位卻不得善終的田蚡、貪婪殘暴最終引發民變的王溫舒等。這些人的故事表明,貪腐不僅關乎個人命運,也可能牽動整個國家的安危。部分人物如石顯、梁冀等,雖曾權傾一時,最終卻難逃滿門抄斬的下場,充分展現貪腐的代價。
【帝王與貪腐的微妙關係】
書中也探討了皇帝本身對貪腐的態度與影響。例如劉賀荒淫無度,僅在位二十七天便被廢黜;桓靈二帝的昏庸與宦官勢力的勾結,導致貪腐橫行,最終加速了東漢的衰亡。劉莊雖然雷霆反腐,使四夷賓服,但王氏五侯專權,仍導致漢朝國勢式微。這些案例顯示,貪腐並非僅源於臣子,君王的態度同樣至關重要。
【貪腐對大漢王朝的影響】
從開國到滅亡,大漢王朝的歷史軌跡與貪腐息息相關。劉邦時期的權謀爭鬥,至武帝時期的貪腐盛行,再到西漢末年的政治紊亂,貪腐不僅加深了社會的不公,也最終導致了王莽篡漢、東漢短暫中興,卻又落入宦官專權的惡性循環。最終,董卓的貪婪與暴虐,成為大漢覆滅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本書特色:本書是一部描繪中國歷史上權謀與貪腐的作品,透過一系列人物故事,展現漢朝時期政治鬥爭的殘酷與智慧。全書敘事流暢,既有史實考證,也融入了通俗易懂的語言,使讀者能輕鬆理解歷史事件的脈絡。書中不僅關注權臣與皇帝之間的鬥智較量,亦描繪了名臣如何在道德與現實間抉擇,讓人對歷史中的人性有更深刻的思考。
目錄
第一章 陳平:足智多謀,貪得無厭卻得善終
第二章 蕭何:頭號功臣,為何會成為「貪官」
第三章 張釋之:大漢王朝的青天大老爺
第四章 鄧通:富可敵國,卻最終餓死
第五章 田蚡:貪婪驕橫,終落得悲慘下場
第六章 王溫舒:以酷刑貪,終致動亂四起
第七章 主父偃:瘋狂斂財,最後身敗名裂
第八章 公孫父子:捲入巫蠱案,貪腐遭滅門
第九章 劉賀:荒淫無度,貪戀酒色的悲劇皇帝
第十章 石顯:善於弄權貪腐的一代佞臣
第十一章 霍顯:迷戀權勢,終致滿門抄斬
第十二章 劉驁:耽溺酒色,埋下亡國禍根
第十三章 王氏五侯:權勢滔天,強漢由盛轉衰
第十四章 劉欣:壓垮西漢的最後稻草
第十五章 劉玄:昏庸皇帝的最後結局
第十六章 劉莊:四夷賓服,肅清貪腐的皇帝
第十七章 梁冀:罪大惡極的跋扈將軍
第十八章 桓靈二帝:最典型的昏庸君主
第十九章 董卓:葬送大漢王朝的權臣
第二章 蕭何:頭號功臣,為何會成為「貪官」
第三章 張釋之:大漢王朝的青天大老爺
第四章 鄧通:富可敵國,卻最終餓死
第五章 田蚡:貪婪驕橫,終落得悲慘下場
第六章 王溫舒:以酷刑貪,終致動亂四起
第七章 主父偃:瘋狂斂財,最後身敗名裂
第八章 公孫父子:捲入巫蠱案,貪腐遭滅門
第九章 劉賀:荒淫無度,貪戀酒色的悲劇皇帝
第十章 石顯:善於弄權貪腐的一代佞臣
第十一章 霍顯:迷戀權勢,終致滿門抄斬
第十二章 劉驁:耽溺酒色,埋下亡國禍根
第十三章 王氏五侯:權勢滔天,強漢由盛轉衰
第十四章 劉欣:壓垮西漢的最後稻草
第十五章 劉玄:昏庸皇帝的最後結局
第十六章 劉莊:四夷賓服,肅清貪腐的皇帝
第十七章 梁冀:罪大惡極的跋扈將軍
第十八章 桓靈二帝:最典型的昏庸君主
第十九章 董卓:葬送大漢王朝的權臣
試閱
第一章 陳平:足智多謀,貪得無厭卻得善終
第一節 貧苦農家的孩子
話說漢高祖五年五月,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辦了個盛大的宴會,招待群臣。在這個宴會上,他與高起、王陵進行了一次著名的對話,過程如下:
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他只對三傑進行了評價。如果一定要讓他再繼續說下去,我想,他一定會說:「機變百出,置死地,陷絕境,困於萬難之中,猶能轉危為安、化險為夷,吾不如陳平。」
在大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中,陳平的功勞是很大的。劉邦論功行賞時,雖未把陳平當成功臣中的第一梯隊,當眾進行隆重推介,但是在他的心目中,陳平的地位是非同小可的。
第一梯隊是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蕭何是在劉邦起家時就跟在他的身後一路打過來的,一直是劉邦的後勤部長。不管劉邦在前線打了多大的敗仗,損耗了多少兵馬,蕭何總是能為劉邦補充兵馬數量,讓劉邦像個賭徒一樣,有永遠用不完的資本。所以,蕭何成了頭號功臣。而張良則被稱為帝師,在策略上為劉邦謀劃,讓本來沒有多大策略眼光的劉邦常常感到驚奇,須臾不能離開。韓信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天才軍事家,只要手中有兵,就戰無不勝,弄得當時那些專家級的人物都認為他可與劉邦、項羽共分天下,並曾對他進行勸進過。
由此一來,很多人都認為,陳平與這些人比起來,要遜色得多。其實,認真地把帳一筆筆算下來,他的功勞也不比這三傑差多少。而司馬遷也沒有忽略陳平的功勞。在他那本並不由大漢官方出版的《史記》裡,為大漢功臣做傳記時,只給漢初功臣五個《世家》的指標: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陳平的名字緊排張良之後,足見其分量之重。當然,如果韓信不出事,肯定也會在其中占有一席,而且排名絕對在前頭。
陳平的功勞很大,能力很強,既得到劉邦的肯定,也得到了太史公的好評。但他的人品卻有點問題,一個字──貪!
陳平是個帥哥,顏值很高。但就是太愛財。而且,這個特質從年少開始就已經表現得很突出。
陳平的出身絕對不是像張良那樣的貴族,而是出身於道地的貧民世家。他從小就沒有了父母,全靠他的哥哥陳伯養他。依照此情況推理下去,陳平就應該下農地做農活,然後娶個農村老婆,生兒育女,最後走過受苦受累的一生,一點也不有名地死去。可是,他從小就不愛勞動,反而愛讀書。據說,他家當時有三十多畝田地。當時的三十畝田地實在算不了什麼。
那時的農業技術還十分落後。一畝田收成不了多少糧食,而種三十畝地投入的心力卻遠比今天多。因此,多一個勞力可使用那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可是陳伯卻很支持他這個兄弟去讀書!自己天天早出晚歸,下地做農活,讓陳平在家裡什麼事也不用做,只需要埋頭讀書。
陳平年紀稍大一點後,還外出求學。陳伯仍然大力支持,但他的老婆卻很不樂意。不光陳平的嫂子不樂意,村子裡其他人看到陳平長得很好看,白白淨淨的,一個貧下中農的兒子,硬生生長得跟個地主二代沒什麼兩樣,心裡也很忌妒地說起酸溜溜的話,拉著長調對陳平說:「你們陳家吃的是什麼東西啊,讓你長得這麼好看!」
陳平還沒有出聲,他的嫂子就在一旁大聲說:「我們家除了吃榖糠、野菜之外,也沒有別的好東西吃。這種小叔子,除了養他來浪費食物之外,沒有別的用處。有還不如沒有。如果養個大猩猩,還可以拿去展覽收個門票呢。」
大家聽了覺得很好玩,但陳伯卻很生氣,果斷地跟老婆辦了離婚手續。要讓她知道,「老婆如衣服,兄弟是手足」這話不是古人胡說的。然後再婚,繼續任勞任怨地下農地做農活,咬緊牙關,支持兄弟去讀書。
第一節 貧苦農家的孩子
話說漢高祖五年五月,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辦了個盛大的宴會,招待群臣。在這個宴會上,他與高起、王陵進行了一次著名的對話,過程如下:
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他只對三傑進行了評價。如果一定要讓他再繼續說下去,我想,他一定會說:「機變百出,置死地,陷絕境,困於萬難之中,猶能轉危為安、化險為夷,吾不如陳平。」
在大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中,陳平的功勞是很大的。劉邦論功行賞時,雖未把陳平當成功臣中的第一梯隊,當眾進行隆重推介,但是在他的心目中,陳平的地位是非同小可的。
第一梯隊是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蕭何是在劉邦起家時就跟在他的身後一路打過來的,一直是劉邦的後勤部長。不管劉邦在前線打了多大的敗仗,損耗了多少兵馬,蕭何總是能為劉邦補充兵馬數量,讓劉邦像個賭徒一樣,有永遠用不完的資本。所以,蕭何成了頭號功臣。而張良則被稱為帝師,在策略上為劉邦謀劃,讓本來沒有多大策略眼光的劉邦常常感到驚奇,須臾不能離開。韓信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天才軍事家,只要手中有兵,就戰無不勝,弄得當時那些專家級的人物都認為他可與劉邦、項羽共分天下,並曾對他進行勸進過。
由此一來,很多人都認為,陳平與這些人比起來,要遜色得多。其實,認真地把帳一筆筆算下來,他的功勞也不比這三傑差多少。而司馬遷也沒有忽略陳平的功勞。在他那本並不由大漢官方出版的《史記》裡,為大漢功臣做傳記時,只給漢初功臣五個《世家》的指標: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陳平的名字緊排張良之後,足見其分量之重。當然,如果韓信不出事,肯定也會在其中占有一席,而且排名絕對在前頭。
陳平的功勞很大,能力很強,既得到劉邦的肯定,也得到了太史公的好評。但他的人品卻有點問題,一個字──貪!
陳平是個帥哥,顏值很高。但就是太愛財。而且,這個特質從年少開始就已經表現得很突出。
陳平的出身絕對不是像張良那樣的貴族,而是出身於道地的貧民世家。他從小就沒有了父母,全靠他的哥哥陳伯養他。依照此情況推理下去,陳平就應該下農地做農活,然後娶個農村老婆,生兒育女,最後走過受苦受累的一生,一點也不有名地死去。可是,他從小就不愛勞動,反而愛讀書。據說,他家當時有三十多畝田地。當時的三十畝田地實在算不了什麼。
那時的農業技術還十分落後。一畝田收成不了多少糧食,而種三十畝地投入的心力卻遠比今天多。因此,多一個勞力可使用那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可是陳伯卻很支持他這個兄弟去讀書!自己天天早出晚歸,下地做農活,讓陳平在家裡什麼事也不用做,只需要埋頭讀書。
陳平年紀稍大一點後,還外出求學。陳伯仍然大力支持,但他的老婆卻很不樂意。不光陳平的嫂子不樂意,村子裡其他人看到陳平長得很好看,白白淨淨的,一個貧下中農的兒子,硬生生長得跟個地主二代沒什麼兩樣,心裡也很忌妒地說起酸溜溜的話,拉著長調對陳平說:「你們陳家吃的是什麼東西啊,讓你長得這麼好看!」
陳平還沒有出聲,他的嫂子就在一旁大聲說:「我們家除了吃榖糠、野菜之外,也沒有別的好東西吃。這種小叔子,除了養他來浪費食物之外,沒有別的用處。有還不如沒有。如果養個大猩猩,還可以拿去展覽收個門票呢。」
大家聽了覺得很好玩,但陳伯卻很生氣,果斷地跟老婆辦了離婚手續。要讓她知道,「老婆如衣服,兄弟是手足」這話不是古人胡說的。然後再婚,繼續任勞任怨地下農地做農活,咬緊牙關,支持兄弟去讀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