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之王劉邦,輸在起點,贏在結局:第一個從街頭混到皇位的人,他用膽識改寫帝國歷史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大風起兮,從微末草莽到擁兵自立,
草根皇帝怎麼改寫天下格局?
割據與征伐並行,謀略與膽識交鋒,
一介草民在亂世中殺出重圍,成就千秋漢代!
▎草莽出身與少年志向
劉邦出生於戰國末年的楚國沛縣豐邑,家境普通,父母為人本分,兄長勤勞踏實,唯獨他性格放蕩、不務正業。雖曾被送去讀書,但心不在焉,終日與遊俠、朋友廝混,崇拜魏信陵君等俠者,嚮往仗義疏財、任俠闖蕩的生活。成年後,他被推舉為泗水亭長,處理地方治安與徵發民夫等事務,結識了樊噲、周勃、蕭何、曹參等日後重要夥伴。四十餘歲時,因緣際會娶得呂雉為妻,家庭生活卻依然由妻子支撐。一次押送徭役赴咸陽途中,多數役夫逃亡,他順水推舟放人並自此亡命山林,開始與官府對立的人生。
▎秦末亂局與群雄並起
此時的秦帝國,雖在始皇帝時達成一統,卻因苛政、重役與暴政積怨深重。始皇帝駕崩後,趙高、李斯密謀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逼死太子扶蘇與名將蒙恬。二世昏暴無道,勞民傷財,終致民變四起。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號稱「張楚」,迅速引發六國舊地復國風潮,趙、燕、齊、魏相繼稱王。各路義軍表面同盟,實則內部分裂、爭權稱王,互不統屬。陳勝因猜忌與用人不當,接連殺害部將,終被車夫莊賈所弒,張楚政權迅速瓦解。
▎劉邦入局與勢力初成
劉邦受蕭何、曹參之邀重返沛縣,策動民眾殺縣令、推舉自己為「沛公」,公開反秦。他先後攻下周邊城縣,卻遭部將雍齒叛投魏國,被迫求援。陳勝之死使他轉向新立的楚王景駒,途中結識韓國遺臣張良。張良家世顯赫,因國亡立志復仇,曾於博浪沙策劃刺秦失敗,後得《太公兵法》洗煉心性,成為深謀遠慮的謀士。兩人一見如故,決定結盟共事,為爭奪反秦主導權尋找更大舞臺。
▎反秦潮流中的劉邦
在楚王勢力與各路諸侯間,劉邦憑藉靈活手腕與寬厚待人的形象逐漸擴充兵力,與項梁、項羽等楚地豪傑同場角逐。此時的反秦陣營呈多中心割據局面,既要應對秦軍名將章邯的凌厲反撲,又要防範諸侯之間的爾虞我詐。劉邦雖非最早起兵者,卻在亂世中展現了審時度勢、善用人心的特質,逐步從地方反抗力量的首領,成長為能與各方割據勢力抗衡的重要諸侯,為日後「楚漢爭霸」與奠定漢室江山埋下伏筆。
【本書特色】:
本書以通俗易懂且情節緊湊的敘事方式,重現劉邦從市井無賴到開國皇帝的傳奇歷程。在史實基礎上,兼顧人物性格描寫與時代背景鋪陳,既展現秦末漢初群雄爭霸的宏大格局,也刻畫細膩的人物關係與心理轉折。不僅有戰爭謀略、權力鬥爭,更穿插俠義情懷與人性抉擇,使歷史人物鮮活立體,既有故事張力,也有深厚的史識。
草根皇帝怎麼改寫天下格局?
割據與征伐並行,謀略與膽識交鋒,
一介草民在亂世中殺出重圍,成就千秋漢代!
▎草莽出身與少年志向
劉邦出生於戰國末年的楚國沛縣豐邑,家境普通,父母為人本分,兄長勤勞踏實,唯獨他性格放蕩、不務正業。雖曾被送去讀書,但心不在焉,終日與遊俠、朋友廝混,崇拜魏信陵君等俠者,嚮往仗義疏財、任俠闖蕩的生活。成年後,他被推舉為泗水亭長,處理地方治安與徵發民夫等事務,結識了樊噲、周勃、蕭何、曹參等日後重要夥伴。四十餘歲時,因緣際會娶得呂雉為妻,家庭生活卻依然由妻子支撐。一次押送徭役赴咸陽途中,多數役夫逃亡,他順水推舟放人並自此亡命山林,開始與官府對立的人生。
▎秦末亂局與群雄並起
此時的秦帝國,雖在始皇帝時達成一統,卻因苛政、重役與暴政積怨深重。始皇帝駕崩後,趙高、李斯密謀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逼死太子扶蘇與名將蒙恬。二世昏暴無道,勞民傷財,終致民變四起。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號稱「張楚」,迅速引發六國舊地復國風潮,趙、燕、齊、魏相繼稱王。各路義軍表面同盟,實則內部分裂、爭權稱王,互不統屬。陳勝因猜忌與用人不當,接連殺害部將,終被車夫莊賈所弒,張楚政權迅速瓦解。
▎劉邦入局與勢力初成
劉邦受蕭何、曹參之邀重返沛縣,策動民眾殺縣令、推舉自己為「沛公」,公開反秦。他先後攻下周邊城縣,卻遭部將雍齒叛投魏國,被迫求援。陳勝之死使他轉向新立的楚王景駒,途中結識韓國遺臣張良。張良家世顯赫,因國亡立志復仇,曾於博浪沙策劃刺秦失敗,後得《太公兵法》洗煉心性,成為深謀遠慮的謀士。兩人一見如故,決定結盟共事,為爭奪反秦主導權尋找更大舞臺。
▎反秦潮流中的劉邦
在楚王勢力與各路諸侯間,劉邦憑藉靈活手腕與寬厚待人的形象逐漸擴充兵力,與項梁、項羽等楚地豪傑同場角逐。此時的反秦陣營呈多中心割據局面,既要應對秦軍名將章邯的凌厲反撲,又要防範諸侯之間的爾虞我詐。劉邦雖非最早起兵者,卻在亂世中展現了審時度勢、善用人心的特質,逐步從地方反抗力量的首領,成長為能與各方割據勢力抗衡的重要諸侯,為日後「楚漢爭霸」與奠定漢室江山埋下伏筆。
【本書特色】:
本書以通俗易懂且情節緊湊的敘事方式,重現劉邦從市井無賴到開國皇帝的傳奇歷程。在史實基礎上,兼顧人物性格描寫與時代背景鋪陳,既展現秦末漢初群雄爭霸的宏大格局,也刻畫細膩的人物關係與心理轉折。不僅有戰爭謀略、權力鬥爭,更穿插俠義情懷與人性抉擇,使歷史人物鮮活立體,既有故事張力,也有深厚的史識。
目錄
第一章 中年啟程,逆襲之始
第二章 青春未央,帝國傾頹
第三章 生死抉擇的戰場
第四章 明辨敵友,方能立足
第五章 成敗繫於一線機遇
第六章 歷經挫折,再啟征程
第七章 勝負難測的亂世局
第八章 楚漢爭鋒定乾坤
第九章 反敗為勝成帝業
第十章 皇帝的新煩惱
第十一章 生前身後事
後記
第二章 青春未央,帝國傾頹
第三章 生死抉擇的戰場
第四章 明辨敵友,方能立足
第五章 成敗繫於一線機遇
第六章 歷經挫折,再啟征程
第七章 勝負難測的亂世局
第八章 楚漢爭鋒定乾坤
第九章 反敗為勝成帝業
第十章 皇帝的新煩惱
第十一章 生前身後事
後記
試閱
第一章 中年啟程,逆襲之始
1.龍種、俠客、流氓和亭長
西元前256年,秦人出兵滅了周室,東周末代天子周赧王憂憤而死。
從秦襄公立國算起,秦人歷三十餘代國君,終於取代周室。戰國紛爭五百年,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然而經過秦人多年攻戰,東方六國,早已奄奄一息,且六國各懷鬼胎,非但不能齊心協力對付秦人,反而爭相向秦人割地求和,只圖一時的苟延殘喘,毫無長久打算。
因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只是早晚之事。
天下爭戰不休,黎民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就在秦滅周這一年冬月二十四日(西元前256年12月28日),楚國沛縣豐邑中陽里一戶劉姓人家,新添一名男嬰,排行為季,取名為劉季,他就是後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漢高祖劉邦。
劉邦的父母沒有留下詳細名字,後世只能按照當時習慣稱他們為劉太公、劉媼,也就是劉大爺、劉老太太的意思。
劉太公長子劉伯已早逝,老二劉仲(名喜),為人忠厚老實,善於勤儉持家,老倆口對他很滿意,劉家之所以能在亂世年間艱難維持生計,與劉仲的勤勞吃苦分不開。
中國歷史上有個傳統,大凡每個王朝的開國帝王,都免不了在史書中大肆神話一番,使他們頭上籠罩上一層神祕光環,顯得與普通凡夫俗子不同,以此表明,帝王們是奉天命降臨凡間,他們的帝位是上蒼授予的,任何人都不得違背和質疑,否則就是違抗天命,會遭到天譴。
劉邦亦未能免俗,在史書中就記載不少關於他的神奇事蹟,最離奇的,還要屬他是龍之子的傳說。據說,在劉邦出生前,有一次劉媼外出,眼看天色將暗,大風驟起,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劉太公在家遲遲不見老伴歸來,焦急萬分,情急之下,決定親自出門探個究竟。
劉太公頂著大風前行,步履蹣跚,每一步都分外艱難,等他趕到離家不遠處的一處大沼澤地時,已是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令劉太公詫異的是,在大澤畔的半山處,劉媼竟然在暴風驟雨中酣然入睡,毫無知覺,更讓他瞠目結舌的是,一條蛟龍正伏在老伴身上,劉太公又驚又嚇,一時不知所措,又不敢靠前,只得遠遠站著,眼睜睜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幕。
好在沒過多久,雲消雨散,蛟龍也不見了蹤影,劉太公才上前喚醒劉媼,攙起老伴,老倆口相互扶持返回家中。一路上,劉太公問起剛才發生的事,誰知老伴卻一臉茫然,渾然不知。
回家後不久,劉媼便有了身孕,再後來生下了劉邦。
這樁看似民間志怪的軼事,卻是堂而皇之的記載在一貫以嚴謹著稱的信史《史記》中,究其原因,無外乎證明劉邦生來就不凡,是命中注定的真龍天子!
其實,這種騙人的鬼話,糊弄一下愚夫愚婦尚可,大凡稍有思考能力之人,沒幾個會當真。
而實際情況是,劉邦的出生,對劉家來說,談不上是多大喜事,反而使得本就不寬裕的日子,更加窘迫了。
時光流逝,眼看著兒子們一天天長大,劉太公心情可謂五味雜陳,兒子們性格迥異,可謂天壤之別,劉仲吃苦肯做事,鄉鄰們提起劉家老二無不交口稱讚,反觀劉邦,整日跟一幫狐朋狗友廝混在一起,吃肉喝酒,好吃懶做,遊手好閒,一副流氓無賴樣子。
真所謂騾馬比腳力,男兒拚能耐,沒有比較就沒有差別,劉太公對劉仲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再看看劉邦那副沒心沒肺的嘴臉,氣就不打一處來。
只是,他除了生氣,實在拿劉邦沒辦法。
劉季雖說為人無賴,但模樣倒也不差,鼻梁挺拔,五官方正,也算是相貌堂堂了。只可惜,再好的皮相,也掩蓋不了膚淺的靈魂。
客觀地說,劉太公並非一開始就厭棄劉邦這個兒子,天下父母之心都一樣,那個不想自家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活出個人樣來。
劉太公早就察覺出,劉邦這小子不是個能老實過日子的人,自家那幾畝地是攏不住這匹野馬的,與其讓他戴上籠頭,強按著耕田,還不如讓他去讀書識字,或許說不定還能混出個名堂來。
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身為農家子弟,想從底層晉升,讀書從來就是為數不多的一個選項。在任何時代,讀書人總是有碗飯吃。相比土裡刨食,知識分子的生活,肯定要體面的多。
劉邦出生那天,中陽里有家盧姓人家,也生了兒子,取名盧綰。兩家人覺得有緣,經常來往,劉季和盧綰的關係,自小非常親密,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劉太公主動提出,讓兩個孩子一起去讀書,盧家人非常贊同,一起送劉邦和盧綰去上學。不過,沒過多少時日,劉太公就失望了,他發現,兒子的心思根本不在讀書上,
日子久了,劉太公也心灰意冷了,懶得管束這個不成器的兒子,乾脆由著他胡鬧去。
整個中陽里,都知道劉家出了個流氓無賴,老實了大半輩子的劉太公,在鄉鄰們眼裡活成了一個笑話。
只是,無論劉太公還是鄉鄰們,看到的都是劉邦的表面,其實,他們沒有一個人真正懂得劉邦的內心世界。
劉邦看似頗為無賴,實則他也並非完全沒有追求,沒有理想,只是周圍的人,根本不願意認真去了解他。
劉邦每天的生活是在喧囂中度過,而他心中敬慕的人,卻是一群內心孤獨的人,這類人在歷史上有個獨特的稱呼——遊俠。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遊俠,並非像武俠小說中那樣武功超群和不食人間煙火,恰恰相反,歷史上的遊俠,他們不一定飄零江湖,也不見得都是身懷絕技的劍客。
相反,他們中的不少人,卻是身居高位,對武術之類一竅不通,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萬眾敬仰的俠者,因為他們身上展現著一種勇於挑戰強者、不畏暴力,能夠仗義疏財等可貴的品格。
所以,像遊走諸侯,重信守諾,不惜性命,勇於仗劍挺身而出之人是俠,同樣,像魏信陵君魏無忌、趙平原君趙勝、齊孟嘗君田文、楚春申君黃歇等戰國四大公子,也可以稱為俠。
尤其是信陵君魏無忌,以禮賢下士名揚天下。
1.龍種、俠客、流氓和亭長
西元前256年,秦人出兵滅了周室,東周末代天子周赧王憂憤而死。
從秦襄公立國算起,秦人歷三十餘代國君,終於取代周室。戰國紛爭五百年,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然而經過秦人多年攻戰,東方六國,早已奄奄一息,且六國各懷鬼胎,非但不能齊心協力對付秦人,反而爭相向秦人割地求和,只圖一時的苟延殘喘,毫無長久打算。
因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只是早晚之事。
天下爭戰不休,黎民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就在秦滅周這一年冬月二十四日(西元前256年12月28日),楚國沛縣豐邑中陽里一戶劉姓人家,新添一名男嬰,排行為季,取名為劉季,他就是後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漢高祖劉邦。
劉邦的父母沒有留下詳細名字,後世只能按照當時習慣稱他們為劉太公、劉媼,也就是劉大爺、劉老太太的意思。
劉太公長子劉伯已早逝,老二劉仲(名喜),為人忠厚老實,善於勤儉持家,老倆口對他很滿意,劉家之所以能在亂世年間艱難維持生計,與劉仲的勤勞吃苦分不開。
中國歷史上有個傳統,大凡每個王朝的開國帝王,都免不了在史書中大肆神話一番,使他們頭上籠罩上一層神祕光環,顯得與普通凡夫俗子不同,以此表明,帝王們是奉天命降臨凡間,他們的帝位是上蒼授予的,任何人都不得違背和質疑,否則就是違抗天命,會遭到天譴。
劉邦亦未能免俗,在史書中就記載不少關於他的神奇事蹟,最離奇的,還要屬他是龍之子的傳說。據說,在劉邦出生前,有一次劉媼外出,眼看天色將暗,大風驟起,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劉太公在家遲遲不見老伴歸來,焦急萬分,情急之下,決定親自出門探個究竟。
劉太公頂著大風前行,步履蹣跚,每一步都分外艱難,等他趕到離家不遠處的一處大沼澤地時,已是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令劉太公詫異的是,在大澤畔的半山處,劉媼竟然在暴風驟雨中酣然入睡,毫無知覺,更讓他瞠目結舌的是,一條蛟龍正伏在老伴身上,劉太公又驚又嚇,一時不知所措,又不敢靠前,只得遠遠站著,眼睜睜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幕。
好在沒過多久,雲消雨散,蛟龍也不見了蹤影,劉太公才上前喚醒劉媼,攙起老伴,老倆口相互扶持返回家中。一路上,劉太公問起剛才發生的事,誰知老伴卻一臉茫然,渾然不知。
回家後不久,劉媼便有了身孕,再後來生下了劉邦。
這樁看似民間志怪的軼事,卻是堂而皇之的記載在一貫以嚴謹著稱的信史《史記》中,究其原因,無外乎證明劉邦生來就不凡,是命中注定的真龍天子!
其實,這種騙人的鬼話,糊弄一下愚夫愚婦尚可,大凡稍有思考能力之人,沒幾個會當真。
而實際情況是,劉邦的出生,對劉家來說,談不上是多大喜事,反而使得本就不寬裕的日子,更加窘迫了。
時光流逝,眼看著兒子們一天天長大,劉太公心情可謂五味雜陳,兒子們性格迥異,可謂天壤之別,劉仲吃苦肯做事,鄉鄰們提起劉家老二無不交口稱讚,反觀劉邦,整日跟一幫狐朋狗友廝混在一起,吃肉喝酒,好吃懶做,遊手好閒,一副流氓無賴樣子。
真所謂騾馬比腳力,男兒拚能耐,沒有比較就沒有差別,劉太公對劉仲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再看看劉邦那副沒心沒肺的嘴臉,氣就不打一處來。
只是,他除了生氣,實在拿劉邦沒辦法。
劉季雖說為人無賴,但模樣倒也不差,鼻梁挺拔,五官方正,也算是相貌堂堂了。只可惜,再好的皮相,也掩蓋不了膚淺的靈魂。
客觀地說,劉太公並非一開始就厭棄劉邦這個兒子,天下父母之心都一樣,那個不想自家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活出個人樣來。
劉太公早就察覺出,劉邦這小子不是個能老實過日子的人,自家那幾畝地是攏不住這匹野馬的,與其讓他戴上籠頭,強按著耕田,還不如讓他去讀書識字,或許說不定還能混出個名堂來。
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身為農家子弟,想從底層晉升,讀書從來就是為數不多的一個選項。在任何時代,讀書人總是有碗飯吃。相比土裡刨食,知識分子的生活,肯定要體面的多。
劉邦出生那天,中陽里有家盧姓人家,也生了兒子,取名盧綰。兩家人覺得有緣,經常來往,劉季和盧綰的關係,自小非常親密,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劉太公主動提出,讓兩個孩子一起去讀書,盧家人非常贊同,一起送劉邦和盧綰去上學。不過,沒過多少時日,劉太公就失望了,他發現,兒子的心思根本不在讀書上,
日子久了,劉太公也心灰意冷了,懶得管束這個不成器的兒子,乾脆由著他胡鬧去。
整個中陽里,都知道劉家出了個流氓無賴,老實了大半輩子的劉太公,在鄉鄰們眼裡活成了一個笑話。
只是,無論劉太公還是鄉鄰們,看到的都是劉邦的表面,其實,他們沒有一個人真正懂得劉邦的內心世界。
劉邦看似頗為無賴,實則他也並非完全沒有追求,沒有理想,只是周圍的人,根本不願意認真去了解他。
劉邦每天的生活是在喧囂中度過,而他心中敬慕的人,卻是一群內心孤獨的人,這類人在歷史上有個獨特的稱呼——遊俠。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遊俠,並非像武俠小說中那樣武功超群和不食人間煙火,恰恰相反,歷史上的遊俠,他們不一定飄零江湖,也不見得都是身懷絕技的劍客。
相反,他們中的不少人,卻是身居高位,對武術之類一竅不通,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萬眾敬仰的俠者,因為他們身上展現著一種勇於挑戰強者、不畏暴力,能夠仗義疏財等可貴的品格。
所以,像遊走諸侯,重信守諾,不惜性命,勇於仗劍挺身而出之人是俠,同樣,像魏信陵君魏無忌、趙平原君趙勝、齊孟嘗君田文、楚春申君黃歇等戰國四大公子,也可以稱為俠。
尤其是信陵君魏無忌,以禮賢下士名揚天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