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隋朝原來是這樣

  • 9 288
    32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8年隋恭帝楊侑讓位予李淵,隋朝滅亡為止,國祚37年。
 

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隋繼承了北周的強大,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攻滅南朝陳。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統一的國家。
 

隋文帝採取予民休養生息的政策,注重維護與農民的關係,並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
 

604年隋文帝去世,太子楊廣繼位,即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煬帝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在煬帝前期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劇。最後引發了隋末民變,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弒逆煬帝。
 

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618年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而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後也由唐朝所終結。

作者

王者覺仁

 

本名王林,曾用筆名王覺溟,福建漳州人,著名作家,新銳歷史寫手。曾供職於新華社福建分社,現為《百家講壇》專欄作家。潛心於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多年,用大量寫作事實證明「歷史不僅可以寫得很好看,歷史還可以寫得更耐看」。出版有《喋血的權杖二千年中國歷史的風雲變局》、《權臣之路:帝國大老的終極自白》、《天裂九世紀:大唐帝國的衰亡》等暢銷歷史讀物。即將出版七卷本《唐朝就這七件事》。

目錄

一、秉承天命的官二代/007
二、權力漩渦中的勳貴子弟/015
三、潛龍勿用/023
四、首輔是怎樣煉成的/032
五、楊堅攝政:從國丈到丞相/042
六、三方之亂/053
七、大隋開國/062
八、功臣謀反案/071
九、北方的狼煙:平定突厥/080
十、陳朝的喪鐘/091
十一、平滅陳朝,一統海內/098
十二、魔鬼與天使:楊堅的帝王術/121
十三、一代雄主的嚴重缺陷/127
十四、風雲再起:江南、嶺南之亂/136
十五、危險的仕途/144
十六、苛酷的法網/156
十七、邊塞烽火:不安分的突厥/165
十八、元勳末路:隋朝的員工不好當/175
十九、楊廣的「道德秀」/190
二○、奪嫡進行時/198
二一、楊勇:從太子到廢人/207
二二、楊素:政治變局的操盤手/217
二三、楊廣「弒父」真相/229
二四、楊諒起兵/238
二五、骨肉相殘的悲劇/246
二六、惡之花:楊廣的「大業」/252
二七、經略四夷:大國的虛榮/260
二八、盛世藍圖上的小小斑點/275
二九、慘重的失敗:一征高麗/283
三○、瘋狂的戰車:二征高麗/292
三一、楊玄感叛亂/300
三二、楊廣的自慰:三征高麗/310
三三、雁門之圍:驚魂三十三天/316
三四、天下無賊/323
三五、李密:跨越生命的低谷/330
三六、瓦崗的新任大佬/336
三七、楊廣的鴕鳥術/344
三八、大澤龍方蟄,中原鹿正肥/353
三九、翟讓之死/362
四○、江都政變/374
四一、「輕薄公子」的攝政之路/385
四二、後楊廣時代的逐鹿遊戲/393
四三、英雄末路:瓦崗的覆滅/402
四四、李密之死/411
四五、最後一個影子朝廷/421
四六、來世不生帝王家/428
附錄:隋朝年表/435

試閱

一、秉承天命的官二代

寺院本是清修之地,可這年夏末的一個夜晚,關中同州(今陝西大荔縣)境內的般若寺,卻顯得有些忙碌和不同往常。般若寺是一座尼寺,在重簷複宇的三進大殿背後,有一排僻靜素雅的尼眾禪房。若是平日此時,尼眾們肯定都已熄燈就寢了,因為次日還得早早起床做早課。可這天晚上,禪房裡卻燈火通明,只見一群官宦人家的婢女和六七個女尼正忙裡忙外,進進出出,臉上無一例外地帶著緊張的表情。

其實也無怪乎她們緊張,因為一向莊嚴清淨的般若寺,此刻卻成了臨時產房,準備給一位即將臨盆的貴婦接生。從禪房緊掩的窗戶中,不時傳出產婦劇痛之下的呻吟,那令人揪心的聲音一下下敲擊著尼眾的耳膜,彷彿是在告訴她們:出家縱有萬般清苦,但至少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躲過每個俗世婦人必經的這一劫。

產婦的呻吟很快就轉成急促而乾啞的嘶喊,顯示出那個即將投奔人間的小生命正在進行最後的衝刺。約莫半炷香的工夫後,產婦的嘶喊在最後的爆發中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初生嬰兒異常嘹亮的第一聲啼哭。

這個嬰兒就是楊堅。

他出生的這一天,是西魏大統七年陰曆六月十三,時當西元五四一年。

這一年,西魏的實際統治者宇文泰與東魏的實際統治者高歡還在進行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多年來,這對你死我活的冤家你來我往、纏鬥不休,大大小小數十百戰,都想把對方一口吞掉,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還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一年,南朝的梁武帝蕭衍還在佛教信仰的世界裡癡迷不返,屢屢把身為皇帝的職責拋諸腦後。十幾年來,他不近女色,誦經茹素,還先後「捨身出家」兩次(不久還將陸續出家兩次),每次都把大臣們搞得六神無主,最後只好捐出巨資將他贖回,可他卻渾然忘我,樂此不疲,誓將這場「皇帝菩薩」的出家秀進行到底。

這一年,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正在雄心勃勃地進行著針對西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戰爭,試圖重新統一羅馬帝國。可就在他的夢想剛剛展開之際,屬地埃及卻爆發了大規模瘟疫,疫情迅速蔓延到首都君士坦丁堡,並席捲整個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導致大量人口死亡,其中僅君士坦丁堡就死亡八十萬人,佔城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長期肆虐的大瘟疫使得東羅馬的勞動力和兵力銳減,繼而引發饑荒和政治動亂,從而徹底粉碎了查士丁尼重建羅馬帝國的雄心。
一、秉承天命的官二代

寺院本是清修之地,可這年夏末的一個夜晚,關中同州(今陝西大荔縣)境內的般若寺,卻顯得有些忙碌和不同往常。般若寺是一座尼寺,在重簷複宇的三進大殿背後,有一排僻靜素雅的尼眾禪房。若是平日此時,尼眾們肯定都已熄燈就寢了,因為次日還得早早起床做早課。可這天晚上,禪房裡卻燈火通明,只見一群官宦人家的婢女和六七個女尼正忙裡忙外,進進出出,臉上無一例外地帶著緊張的表情。

其實也無怪乎她們緊張,因為一向莊嚴清淨的般若寺,此刻卻成了臨時產房,準備給一位即將臨盆的貴婦接生。從禪房緊掩的窗戶中,不時傳出產婦劇痛之下的呻吟,那令人揪心的聲音一下下敲擊著尼眾的耳膜,彷彿是在告訴她們:出家縱有萬般清苦,但至少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躲過每個俗世婦人必經的這一劫。

產婦的呻吟很快就轉成急促而乾啞的嘶喊,顯示出那個即將投奔人間的小生命正在進行最後的衝刺。約莫半炷香的工夫後,產婦的嘶喊在最後的爆發中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初生嬰兒異常嘹亮的第一聲啼哭。

這個嬰兒就是楊堅。

他出生的這一天,是西魏大統七年陰曆六月十三,時當西元五四一年。

這一年,西魏的實際統治者宇文泰與東魏的實際統治者高歡還在進行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多年來,這對你死我活的冤家你來我往、纏鬥不休,大大小小數十百戰,都想把對方一口吞掉,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還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一年,南朝的梁武帝蕭衍還在佛教信仰的世界裡癡迷不返,屢屢把身為皇帝的職責拋諸腦後。十幾年來,他不近女色,誦經茹素,還先後「捨身出家」兩次(不久還將陸續出家兩次),每次都把大臣們搞得六神無主,最後只好捐出巨資將他贖回,可他卻渾然忘我,樂此不疲,誓將這場「皇帝菩薩」的出家秀進行到底。

這一年,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正在雄心勃勃地進行著針對西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戰爭,試圖重新統一羅馬帝國。可就在他的夢想剛剛展開之際,屬地埃及卻爆發了大規模瘟疫,疫情迅速蔓延到首都君士坦丁堡,並席捲整個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導致大量人口死亡,其中僅君士坦丁堡就死亡八十萬人,佔城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長期肆虐的大瘟疫使得東羅馬的勞動力和兵力銳減,繼而引發饑荒和政治動亂,從而徹底粉碎了查士丁尼重建羅馬帝國的雄心。這一年,已然在分裂和動亂中生活了三百多年(自東漢滅亡算起)的中國人,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對於無休無止的戰爭和恍如輪轉的政權更迭,似乎早已見怪不怪,甚至習慣到了麻木的程度。作為普通老百姓,不管明天的城頭又要變換哪一桿大王旗,只要還有一畝三分地可以種,只要老婆孩子還有一口飯吃,這日子就可以照舊過下去,無所謂痛苦和傷感,也沒什麼追求和祈盼。

所以,大統七年這個燠熱難當的夏夜,在關中一隅的某座寺廟裡,誕生了某個哭聲嘹亮的嬰兒,對於這個擾攘紛亂的世界來說,實在構不成任何意義。換言之,楊堅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聲哭喊,除了惹來附近村落的幾聲犬吠,騷擾了個把村民的夜半好夢,影響了寺中尼眾的次日早課之外,恐怕就真的沒什麼了。假如這時候有人說,若干年後,這個男嬰將終結三百多年的亂世,締造一個統一的帝國,並且帶給芸芸眾生傳說中的太平盛世,人們肯定都會當成笑話來聽。

不過,般若寺中一位法名智遷的女尼並不認為這是笑話。恰恰相反,自打楊堅呱呱落地的這一刻起,她的目光就被襁褓中的嬰兒牢牢吸引住了,同時心裡不斷響起一個神諭般的聲音--這孩子定非凡人,日後必有一番驚天動地的造化!

所以,當楊堅的母親呂氏從產後的短暫暈厥中幽幽醒轉時,就聽見智遷尼師用一種毋庸置疑的口吻告訴她:「此兒所從來甚異,不可於俗間處之。」(《隋書‧高祖紀》)也就是說,這孩子大有來頭,不能跟普通的孩子一樣在俗世中養育。

據說,這位智遷尼師從小出家,戒行精嚴,尤其擅長禪觀,也就是能在深入的禪定狀態下觀照宇宙世間的萬事萬物,因而「時言吉凶成敗事,莫不奇驗」。(《佛祖歷代通載》卷十)現在,尼師對剛剛出生的這個孩子如此另眼相看,實在是讓呂氏驚喜莫名。所以,她沒有過多猶豫就答應了智遷的要求--把孩子交給她撫養。

後來,楊堅剛剛滿月,就被智遷尼師從呂氏身邊抱走了。智遷將楊堅「舍於別館,躬自撫養」,給他起了一個佛教法名「那羅延」(梵語,意為金剛力士),從此獨自承擔起楊堅的啟蒙教育工作,並一直把他培養到了十二歲。
這一年,已然在分裂和動亂中生活了三百多年(自東漢滅亡算起)的中國人,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對於無休無止的戰爭和恍如輪轉的政權更迭,似乎早已見怪不怪,甚至習慣到了麻木的程度。作為普通老百姓,不管明天的城頭又要變換哪一桿大王旗,只要還有一畝三分地可以種,只要老婆孩子還有一口飯吃,這日子就可以照舊過下去,無所謂痛苦和傷感,也沒什麼追求和祈盼。

所以,大統七年這個燠熱難當的夏夜,在關中一隅的某座寺廟裡,誕生了某個哭聲嘹亮的嬰兒,對於這個擾攘紛亂的世界來說,實在構不成任何意義。換言之,楊堅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聲哭喊,除了惹來附近村落的幾聲犬吠,騷擾了個把村民的夜半好夢,影響了寺中尼眾的次日早課之外,恐怕就真的沒什麼了。假如這時候有人說,若干年後,這個男嬰將終結三百多年的亂世,締造一個統一的帝國,並且帶給芸芸眾生傳說中的太平盛世,人們肯定都會當成笑話來聽。

不過,般若寺中一位法名智遷的女尼並不認為這是笑話。恰恰相反,自打楊堅呱呱落地的這一刻起,她的目光就被襁褓中的嬰兒牢牢吸引住了,同時心裡不斷響起一個神諭般的聲音--這孩子定非凡人,日後必有一番驚天動地的造化!

所以,當楊堅的母親呂氏從產後的短暫暈厥中幽幽醒轉時,就聽見智遷尼師用一種毋庸置疑的口吻告訴她:「此兒所從來甚異,不可於俗間處之。」(《隋書‧高祖紀》)也就是說,這孩子大有來頭,不能跟普通的孩子一樣在俗世中養育。

據說,這位智遷尼師從小出家,戒行精嚴,尤其擅長禪觀,也就是能在深入的禪定狀態下觀照宇宙世間的萬事萬物,因而「時言吉凶成敗事,莫不奇驗」。(《佛祖歷代通載》卷十)現在,尼師對剛剛出生的這個孩子如此另眼相看,實在是讓呂氏驚喜莫名。所以,她沒有過多猶豫就答應了智遷的要求--把孩子交給她撫養。

後來,楊堅剛剛滿月,就被智遷尼師從呂氏身邊抱走了。智遷將楊堅「舍於別館,躬自撫養」,給他起了一個佛教法名「那羅延」(梵語,意為金剛力士),從此獨自承擔起楊堅的啟蒙教育工作,並一直把他培養到了十二歲。

在完全佛教化的教育環境中,楊堅的精神成長自然與世俗之人大異其趣。從懂事的時候起,智遷尼師就反覆告訴他:你不是凡人,而是護法金剛轉世,今生必當成就一番濟世安民、弘法利生的偉業。她對楊堅說過的最重要的一句話,不啻於是對未來中國佛教的準確預言:「兒當大貴,從東國來,佛法當滅,由兒興之!」日後,北周武帝宇文邕果然大舉滅佛,「熔佛焚經,驅僧破塔」,而登基後的楊堅則大興佛法,曾先後兩次在天下各州興建舍利佛塔達八十三處,而中國佛教也正是在隋朝至初唐之際臻於極盛。

智遷給予楊堅的特殊教育,無疑在他幼小的心靈刻下了永難磨滅的烙印,並且賦予了他宏大高遠的志向和抱負。多年以後,已然君臨天下的楊堅每每回憶起這位非同尋常的女性,總會懷著無比敬仰和感激的心情,親切地稱她為「阿闍黎」(梵語,意為導師),並命史官為智遷立傳,命畫師將她與自己畫一張合像,然後頒發天下,讓大隋帝國的萬千臣民頂禮膜拜。

儘管楊堅的母親呂氏篤信佛教,也非常信任這位德高望重的智遷尼師,但孩子出生不久便被抱走,感覺就像被剝奪了撫養權一樣,心裡難免有些酸楚和失落。當然,呂氏還是擁有「探視權」的。智遷不辭辛勞地把楊堅放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親自撫養,並不是為了隔絕她們的母子親情,而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最嚴格、也是最高品質的早期教育。

呂氏自然深知這一點。可饒是如此,每次去看望孩子,心裡還是充滿了難言的酸澀,每回離開更是戀戀不捨。直到有一天,呂氏無意中目睹了令她萬分驚愕的一幕,才真正體會到--智遷將孩子「舍於別館」的做法,是一種多麼明智且用心良苦的選擇。

那是楊堅出生不久的時候,呂氏去「別館」探望孩子,抱在手裡親撫逗弄,可忽然間,她的眼前出現了可怕的幻覺,只見懷裡的孩子突然「頭上角出,遍體鱗起」,露出了一條張牙舞爪的龍的模樣。呂氏大驚失色,下意識鬆開了手,連連退了好幾步。孩子掉在地上,哇哇大哭。智遷聞聲從外間跑進來,抱起孩子,看著張惶失措、驚魂未定的呂氏,淡淡地說了一句:「已驚我兒,致令晚得天下。」
在完全佛教化的教育環境中,楊堅的精神成長自然與世俗之人大異其趣。從懂事的時候起,智遷尼師就反覆告訴他:你不是凡人,而是護法金剛轉世,今生必當成就一番濟世安民、弘法利生的偉業。她對楊堅說過的最重要的一句話,不啻於是對未來中國佛教的準確預言:「兒當大貴,從東國來,佛法當滅,由兒興之!」日後,北周武帝宇文邕果然大舉滅佛,「熔佛焚經,驅僧破塔」,而登基後的楊堅則大興佛法,曾先後兩次在天下各州興建舍利佛塔達八十三處,而中國佛教也正是在隋朝至初唐之際臻於極盛。

智遷給予楊堅的特殊教育,無疑在他幼小的心靈刻下了永難磨滅的烙印,並且賦予了他宏大高遠的志向和抱負。多年以後,已然君臨天下的楊堅每每回憶起這位非同尋常的女性,總會懷著無比敬仰和感激的心情,親切地稱她為「阿闍黎」(梵語,意為導師),並命史官為智遷立傳,命畫師將她與自己畫一張合像,然後頒發天下,讓大隋帝國的萬千臣民頂禮膜拜。

儘管楊堅的母親呂氏篤信佛教,也非常信任這位德高望重的智遷尼師,但孩子出生不久便被抱走,感覺就像被剝奪了撫養權一樣,心裡難免有些酸楚和失落。當然,呂氏還是擁有「探視權」的。智遷不辭辛勞地把楊堅放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親自撫養,並不是為了隔絕她們的母子親情,而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最嚴格、也是最高品質的早期教育。

呂氏自然深知這一點。可饒是如此,每次去看望孩子,心裡還是充滿了難言的酸澀,每回離開更是戀戀不捨。直到有一天,呂氏無意中目睹了令她萬分驚愕的一幕,才真正體會到--智遷將孩子「舍於別館」的做法,是一種多麼明智且用心良苦的選擇。

那是楊堅出生不久的時候,呂氏去「別館」探望孩子,抱在手裡親撫逗弄,可忽然間,她的眼前出現了可怕的幻覺,只見懷裡的孩子突然「頭上角出,遍體鱗起」,露出了一條張牙舞爪的龍的模樣。呂氏大驚失色,下意識鬆開了手,連連退了好幾步。孩子掉在地上,哇哇大哭。智遷聞聲從外間跑進來,抱起孩子,看著張惶失措、驚魂未定的呂氏,淡淡地說了一句:「已驚我兒,致令晚得天下。」你把我們的孩子嚇著了,害他要晚幾年才可得到天下。

天可憐見,真正被嚇著的其實不是襁褓中的楊堅,而是呂氏。那天她再也不敢伸手去抱孩子,並且一直愣在原地,許久沒有回過神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呂氏始終心有餘悸,每當再見到孩子,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心理障礙。當然,說這件事帶給呂氏的純是驚愕,也未必盡然。準確地說,呂氏的驚悸之中,其實包含了很大程度的驚喜。畢竟,這世上只有極為個別的母親,才能生出「頭上長角、身上長鱗」的真龍天子。智遷尼師不動聲色的那句話,其實也已經明白無誤地向她洩露了天機。至於孩子為何經此驚嚇就會「晚得天下」,則大可不必深究。因為「得天下」三個字才是重點,其他皆可忽略不計。

總之,「龍子事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呂氏造成了困擾,但自此以後,她已經發自內心地認同了智遷的做法,相信自己的孩子確非凡夫俗子,所以必然要採取跟別的孩子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楊堅在智遷的特殊教育下慢慢長大,無論是體貌特徵還是性情舉止,似乎都在逐步印證尼師當初所作的預言。史稱,楊堅相貌與常人迥異,天生一副「龍顏」,具體特徵是「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且手上有一個奇特的掌紋,細看分明是一個「王」字,而身材則是「長上短下」,亦即上半身較長,腿卻比普通人短(據說這是帝王之象,比如劉備也是身長腿短,方能「兩手過膝」)。除了外貌,楊堅的性格也與同齡人有很大差異:別的孩子成天活蹦亂跳,他卻從小就莊重自持、沉默寡言。大約在十二歲以後,楊堅從女尼的「別館教育」中畢業,進入西魏的官辦學校太學就讀。此時的楊堅儼然已是一副小大人模樣,舉止沉穩,不言自威,就連親朋好友也不敢隨便接近他。(《隋書‧高祖紀》:「雖至親昵不敢狎也。」)

楊堅與生俱來的種種天命徵兆,與史書記載的其他帝王一樣,都不可避免地帶有強烈的神祕主義色彩,在今天的讀者看來肯定是不值一哂的。不過,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從心理學的眼光來看,則不難發現,即便圍繞在楊堅頭頂的種種天命預言和宗教光環並不符合唯物主義者眼中的客觀真實,但只要當事人相信、認定其為真,那麼這些東西就會對他產生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從而潛移默化地成為他的人生目標,並推動他去實現它們。
你把我們的孩子嚇著了,害他要晚幾年才可得到天下。

天可憐見,真正被嚇著的其實不是襁褓中的楊堅,而是呂氏。那天她再也不敢伸手去抱孩子,並且一直愣在原地,許久沒有回過神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呂氏始終心有餘悸,每當再見到孩子,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心理障礙。當然,說這件事帶給呂氏的純是驚愕,也未必盡然。準確地說,呂氏的驚悸之中,其實包含了很大程度的驚喜。畢竟,這世上只有極為個別的母親,才能生出「頭上長角、身上長鱗」的真龍天子。智遷尼師不動聲色的那句話,其實也已經明白無誤地向她洩露了天機。至於孩子為何經此驚嚇就會「晚得天下」,則大可不必深究。因為「得天下」三個字才是重點,其他皆可忽略不計。

總之,「龍子事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呂氏造成了困擾,但自此以後,她已經發自內心地認同了智遷的做法,相信自己的孩子確非凡夫俗子,所以必然要採取跟別的孩子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楊堅在智遷的特殊教育下慢慢長大,無論是體貌特徵還是性情舉止,似乎都在逐步印證尼師當初所作的預言。史稱,楊堅相貌與常人迥異,天生一副「龍顏」,具體特徵是「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且手上有一個奇特的掌紋,細看分明是一個「王」字,而身材則是「長上短下」,亦即上半身較長,腿卻比普通人短(據說這是帝王之象,比如劉備也是身長腿短,方能「兩手過膝」)。除了外貌,楊堅的性格也與同齡人有很大差異:別的孩子成天活蹦亂跳,他卻從小就莊重自持、沉默寡言。大約在十二歲以後,楊堅從女尼的「別館教育」中畢業,進入西魏的官辦學校太學就讀。此時的楊堅儼然已是一副小大人模樣,舉止沉穩,不言自威,就連親朋好友也不敢隨便接近他。(《隋書‧高祖紀》:「雖至親昵不敢狎也。」)

楊堅與生俱來的種種天命徵兆,與史書記載的其他帝王一樣,都不可避免地帶有強烈的神祕主義色彩,在今天的讀者看來肯定是不值一哂的。不過,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從心理學的眼光來看,則不難發現,即便圍繞在楊堅頭頂的種種天命預言和宗教光環並不符合唯物主義者眼中的客觀真實,但只要當事人相信、認定其為真,那麼這些東西就會對他產生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從而潛移默化地成為他的人生目標,並推動他去實現它們。

換言之,古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和科學精神固然弱於今人,但他們對神祕主義的篤信和熱衷,卻可以給他們帶來心理學意義上的無窮妙用,並給他們的人生和事業注入強大的動力。這一點對楊堅來說也不例外。日後,當楊堅在北周朝廷的地位節節攀升、並逐步成為手握大權的輔弼重臣的時候,從出生之日起便圍繞著他的種種天命徵兆,肯定會帶給他無比強大的信心和能量,並推動著他去完成改朝換代、經天緯地的事業。

無論楊堅身上的種種帝王之象是否為真,有一點是無庸質疑的,那就是--他擁有比別人高得多的人生起點。毫不誇張地說,楊堅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據隋朝宗室自己的譜牒記載,其祖籍地是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華陰市),並聲稱東漢名臣、官居太尉的楊震,就是楊堅的十四世祖。由於自漢代以降,弘農楊氏便是名聞天下的世家大族,所以後世許多姓楊的人往往喜歡冒認祖先,以此光耀門楣、自抬身價。而據有關學者考證,楊隋宗室出自弘農楊氏一說,實際上也是附會。不過,雖然楊堅的祖上和地望不像他自稱的那麼顯赫,但是,從史籍可考的楊堅的六世祖楊鉉以下,楊氏歷代皆為官宦則是不爭的事實:楊鉉官至北平太守,子楊元壽官至武川鎮司馬(武川,今屬內蒙古,北魏「六鎮」之一,宇文泰家鄉),後代子孫便世代居住於此;楊元壽生子楊惠嘏,官至太原太守;楊惠嘏生子楊烈,官至平原太守;楊烈生子楊禎,官至寧遠將軍;楊禎因戰功卓著,死後追贈柱國大將軍,其子楊忠,就是楊堅的父親。

西魏的軍事制度是府兵制,最高階設置八個柱國大將軍,即宇文泰、元欣、李弼(李密曾祖)、獨孤信、趙貴、于謹、侯莫陳崇、李虎(李淵祖父)。按府兵制規定,宇文泰位總百揆,是最高軍事統帥;元欣是西魏宗室,僅為掛名性質;餘下六個柱國,每人統率兩個大將軍,共計十二人;每個大將軍統率兩個開府,二十四開府下轄全國一百個軍府。十二大將軍分別是:元贊、元育、元廓、宇文導、侯莫陳順、達奚武、李遠、豆盧寧、宇文貴、賀蘭祥、楊忠、王雄。
換言之,古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和科學精神固然弱於今人,但他們對神祕主義的篤信和熱衷,卻可以給他們帶來心理學意義上的無窮妙用,並給他們的人生和事業注入強大的動力。這一點對楊堅來說也不例外。日後,當楊堅在北周朝廷的地位節節攀升、並逐步成為手握大權的輔弼重臣的時候,從出生之日起便圍繞著他的種種天命徵兆,肯定會帶給他無比強大的信心和能量,並推動著他去完成改朝換代、經天緯地的事業。

無論楊堅身上的種種帝王之象是否為真,有一點是無庸質疑的,那就是--他擁有比別人高得多的人生起點。毫不誇張地說,楊堅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據隋朝宗室自己的譜牒記載,其祖籍地是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華陰市),並聲稱東漢名臣、官居太尉的楊震,就是楊堅的十四世祖。由於自漢代以降,弘農楊氏便是名聞天下的世家大族,所以後世許多姓楊的人往往喜歡冒認祖先,以此光耀門楣、自抬身價。而據有關學者考證,楊隋宗室出自弘農楊氏一說,實際上也是附會。不過,雖然楊堅的祖上和地望不像他自稱的那麼顯赫,但是,從史籍可考的楊堅的六世祖楊鉉以下,楊氏歷代皆為官宦則是不爭的事實:楊鉉官至北平太守,子楊元壽官至武川鎮司馬(武川,今屬內蒙古,北魏「六鎮」之一,宇文泰家鄉),後代子孫便世代居住於此;楊元壽生子楊惠嘏,官至太原太守;楊惠嘏生子楊烈,官至平原太守;楊烈生子楊禎,官至寧遠將軍;楊禎因戰功卓著,死後追贈柱國大將軍,其子楊忠,就是楊堅的父親。

西魏的軍事制度是府兵制,最高階設置八個柱國大將軍,即宇文泰、元欣、李弼(李密曾祖)、獨孤信、趙貴、于謹、侯莫陳崇、李虎(李淵祖父)。按府兵制規定,宇文泰位總百揆,是最高軍事統帥;元欣是西魏宗室,僅為掛名性質;餘下六個柱國,每人統率兩個大將軍,共計十二人;每個大將軍統率兩個開府,二十四開府下轄全國一百個軍府。十二大將軍分別是:元贊、元育、元廓、宇文導、侯莫陳順、達奚武、李遠、豆盧寧、宇文貴、賀蘭祥、楊忠、王雄。這「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大多是戰功赫赫的一代名將。他們既是西魏王朝的中流砥柱,也是宇文泰逐鹿天下的軍事資本,更是宇文家族日後篡魏立周的佐命功臣。以他們為首的政治軍事集團(被陳寅恪先生命名為「關隴集團」),對當時和此後的中國歷史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楊忠作為關隴集團的核心成員,在西魏、北周的權勢和地位自不待言,對楊堅的蔭庇作用也是可想而知的。

顯赫的官二代背景,十二年特殊而嚴格的宗教教育,加上兩年太學的深造,把楊堅打造成了一個品學兼優、出類拔萃的貴族少年,也使他成長為最符合關隴集團標準的後備人才。難怪當時西魏的實際掌舵者宇文泰只見過他幾面,就對他大加讚歎,稱:「此兒風骨,非世間人!」(《北史》卷十一)

西魏恭帝元年(西元五五四年),年僅十四歲的楊堅從太學畢業,被授予京兆府功曹的勳職,開始登上西魏的政治舞臺。十五歲,因父親楊忠攻取南朝的江陵(今湖北省荊沙市)立下戰功,楊堅又被授予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之勳官,封成紀縣公。十六歲,遷驃騎大將軍,加開府銜。

儘管這一系列勳位和爵銜都屬恩蔭和榮譽性質,並無實際職權,卻都是貴族身分和政治地位的標誌,也是楊堅作為關隴集團後起之秀的「資格認證」。有了這些勳位爵銜,總有一天,楊堅就能從父親楊忠那裡繼承所有的世襲利益和政治資源。換句話說,此時的楊堅雖然還沒有正式踏上仕途,但是一條前程似錦的金光大道,已經確鑿無疑地擺在了他的面前。

關隴集團內部非常流行政治聯姻,亦即通過子女通婚的方式,加強彼此的利益聯結和情感紐帶。其中,西魏八柱國之一、大司馬獨孤信就是一位著名的「紐帶人物」。他的長女嫁給了宇文泰的長子,即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女嫁給了李虎(八柱國之一)的兒子李昞(李淵之父);而七女獨孤伽羅(梵語,意為香爐木),則大約在西魏恭帝三年(西元五五六年)年末,由獨孤信和楊忠親自主婚,許配給了楊堅。

獨孤信與楊忠都是武川人,兩人自幼便是好友,從北魏末年起,楊忠便追隨獨孤信南征北戰,兩人稱得上是過命的交情,如今再加上這樁婚事,雙方的關係自然更為緊密。獨孤信一直以來都是楊忠的頂頭上司,眼下在西魏朝廷的地位也比楊忠高得多,所以,楊堅能夠成為獨孤信的乘龍快婿,對其未來的政治前程無異於錦上添花。
這「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大多是戰功赫赫的一代名將。他們既是西魏王朝的中流砥柱,也是宇文泰逐鹿天下的軍事資本,更是宇文家族日後篡魏立周的佐命功臣。以他們為首的政治軍事集團(被陳寅恪先生命名為「關隴集團」),對當時和此後的中國歷史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楊忠作為關隴集團的核心成員,在西魏、北周的權勢和地位自不待言,對楊堅的蔭庇作用也是可想而知的。

顯赫的官二代背景,十二年特殊而嚴格的宗教教育,加上兩年太學的深造,把楊堅打造成了一個品學兼優、出類拔萃的貴族少年,也使他成長為最符合關隴集團標準的後備人才。難怪當時西魏的實際掌舵者宇文泰只見過他幾面,就對他大加讚歎,稱:「此兒風骨,非世間人!」(《北史》卷十一)

西魏恭帝元年(西元五五四年),年僅十四歲的楊堅從太學畢業,被授予京兆府功曹的勳職,開始登上西魏的政治舞臺。十五歲,因父親楊忠攻取南朝的江陵(今湖北省荊沙市)立下戰功,楊堅又被授予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之勳官,封成紀縣公。十六歲,遷驃騎大將軍,加開府銜。

儘管這一系列勳位和爵銜都屬恩蔭和榮譽性質,並無實際職權,卻都是貴族身分和政治地位的標誌,也是楊堅作為關隴集團後起之秀的「資格認證」。有了這些勳位爵銜,總有一天,楊堅就能從父親楊忠那裡繼承所有的世襲利益和政治資源。換句話說,此時的楊堅雖然還沒有正式踏上仕途,但是一條前程似錦的金光大道,已經確鑿無疑地擺在了他的面前。

關隴集團內部非常流行政治聯姻,亦即通過子女通婚的方式,加強彼此的利益聯結和情感紐帶。其中,西魏八柱國之一、大司馬獨孤信就是一位著名的「紐帶人物」。他的長女嫁給了宇文泰的長子,即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女嫁給了李虎(八柱國之一)的兒子李昞(李淵之父);而七女獨孤伽羅(梵語,意為香爐木),則大約在西魏恭帝三年(西元五五六年)年末,由獨孤信和楊忠親自主婚,許配給了楊堅。

獨孤信與楊忠都是武川人,兩人自幼便是好友,從北魏末年起,楊忠便追隨獨孤信南征北戰,兩人稱得上是過命的交情,如今再加上這樁婚事,雙方的關係自然更為緊密。獨孤信一直以來都是楊忠的頂頭上司,眼下在西魏朝廷的地位也比楊忠高得多,所以,楊堅能夠成為獨孤信的乘龍快婿,對其未來的政治前程無異於錦上添花。

然而,就在楊堅和獨孤氏剛剛成婚不久,西魏帝國突然間風雲變色,一場改朝換代的政治動亂迅速把獨孤信和楊忠這兩個家族推入了權力漩渦之中。原本一帆風順、前程似錦的楊堅,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政治鬥爭的血腥和殘酷,以及鼎革之際高層博弈的波譎雲詭與驚心動魄……

二、權力漩渦中的勳貴子弟

西元五五六年陰曆十月,西魏帝國的實際統治者、一代梟雄宇文泰猝死於北巡回京途中。由於擔心自己的幾個兒子過於年輕,缺乏軍功和政治號召力,宇文泰不得不在臨終之前,把朝政大權交給了他一向賞識的侄子宇文護。

宇文護雖屬關隴集團第二代中的佼佼者,多年來一直得到宇文泰的大力栽培,但資歷和功勳畢竟不如「八柱國」這一批老一輩革命家。當時,尚存的西魏八柱國除了宇文家族外,還有五家,即李弼、獨孤信、趙貴、于謹、侯莫陳崇。宇文護深知,僅憑宇文泰的口頭遺命,他肯定鎮不住這些元勳大佬,所以,必須在他們中間物色一個政治同盟和利益代言人,才有可能順利執掌權柄。

宇文泰死後數日,未及下葬,西魏高層便匆忙舉行會議,商討新的執政人選。不出宇文護所料,其時「群公各圖執政,莫肯服從」。(《資治通鑒》卷一六六)不過,早在舉行會議之前,宇文護就已私下取得于謹的支持,與他達成了利益共識。因此,在會上,于謹不僅慷慨激昂地發表了一番力挺宇文護的聲明,而且屈尊俯就,當場向宇文護叩拜如儀,宣誓效忠。眾大佬見狀,不管心裡服不服,表面上也只能做做樣子,跟著于謹行叩拜之禮。於是,宇文護正式接過宇文泰的權柄,成為西魏王朝的實際掌舵者。

然而,關隴集團的高層博弈並沒有就此終結,而只是剛剛開始。

對於晚生後輩宇文護的強勢上位,五柱國的反應各不相同:于謹最先倒向宇文護,第一時間與他結成了利益聯盟;李弼和侯莫陳崇的態度不甚明朗,屬於騎牆派;趙貴則是最堅定的反對派,「自以元勳佐命,每懷怏怏,有不平之色」(《周書‧趙貴傳》);至於獨孤信,則更有理由對宇文護心生不滿。
然而,就在楊堅和獨孤氏剛剛成婚不久,西魏帝國突然間風雲變色,一場改朝換代的政治動亂迅速把獨孤信和楊忠這兩個家族推入了權力漩渦之中。原本一帆風順、前程似錦的楊堅,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政治鬥爭的血腥和殘酷,以及鼎革之際高層博弈的波譎雲詭與驚心動魄……

二、權力漩渦中的勳貴子弟

西元五五六年陰曆十月,西魏帝國的實際統治者、一代梟雄宇文泰猝死於北巡回京途中。由於擔心自己的幾個兒子過於年輕,缺乏軍功和政治號召力,宇文泰不得不在臨終之前,把朝政大權交給了他一向賞識的侄子宇文護。

宇文護雖屬關隴集團第二代中的佼佼者,多年來一直得到宇文泰的大力栽培,但資歷和功勳畢竟不如「八柱國」這一批老一輩革命家。當時,尚存的西魏八柱國除了宇文家族外,還有五家,即李弼、獨孤信、趙貴、于謹、侯莫陳崇。宇文護深知,僅憑宇文泰的口頭遺命,他肯定鎮不住這些元勳大佬,所以,必須在他們中間物色一個政治同盟和利益代言人,才有可能順利執掌權柄。

宇文泰死後數日,未及下葬,西魏高層便匆忙舉行會議,商討新的執政人選。不出宇文護所料,其時「群公各圖執政,莫肯服從」。(《資治通鑒》卷一六六)不過,早在舉行會議之前,宇文護就已私下取得于謹的支持,與他達成了利益共識。因此,在會上,于謹不僅慷慨激昂地發表了一番力挺宇文護的聲明,而且屈尊俯就,當場向宇文護叩拜如儀,宣誓效忠。眾大佬見狀,不管心裡服不服,表面上也只能做做樣子,跟著于謹行叩拜之禮。於是,宇文護正式接過宇文泰的權柄,成為西魏王朝的實際掌舵者。

然而,關隴集團的高層博弈並沒有就此終結,而只是剛剛開始。

對於晚生後輩宇文護的強勢上位,五柱國的反應各不相同:于謹最先倒向宇文護,第一時間與他結成了利益聯盟;李弼和侯莫陳崇的態度不甚明朗,屬於騎牆派;趙貴則是最堅定的反對派,「自以元勳佐命,每懷怏怏,有不平之色」(《周書‧趙貴傳》);至於獨孤信,則更有理由對宇文護心生不滿。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02097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3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3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