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5 494
    52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本書透過梳理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分析宋代古文運動展開的歷史脈絡。上篇探討1008至1033年的所謂「天書時代」,如何在真宗與徐鉉後學的合作下,融合漢唐經學、讖緯學、道教思想於一體;下篇探討仁宗朝的古文運動如何在批判天書時代的政治文化中誕生。為探討此一政治過程,本書所關注的士大夫群體遠多於范仲淹及其政治支持者,從而深化仁宗朝古文運動的歷史過程。本書認為,天書時代是趙宋君臣將漢唐君主對「太平」的想像與操作,進行總結性的重組與展示,以為統治的正當性張本;天書時代在仁宗朝的破產,意味著此時士大夫反省,甚至放棄漢唐儒學所賦予的政治理念。是故,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可謂是中國政治史與儒學史典範轉移的關鍵時期。

名人推薦

這本改寫自博士論文的論著,在經過用心地大幅修改之後,不僅論證更為詳密,讀來也更容易掌握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全書的重點在指出,宋仁宗時代再興的古文運動,不僅是一項文學運動,也是一項針對從宋真宗大中祥符以後,到仁宗初期劉太后掌政期間,即本書所稱「天書時代」盛行的讖緯與道教化經學的經典重新解釋運動,且有其現實上的政治關懷。本書以文化資源如何運用於政治的考察,對北宋前期政治史的演進過程提供了一個新的觀察角度;而文中所涉及的個別問題,也注意到不少過去學者所未注意的歷史現象。此一新觀察角度,足以和學界原有的觀點並存,共同豐富我們對北宋前期歷史的認識。
── 梁庚堯(臺大歷史系名譽教授)

Based on a brilliant,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primary sources, Chang Wei-ling presents a new and powerfully persuasiv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first 100 years of Song politic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Meticulously researched, this work integrates the history of a distinctive “Great Peace” (taiping 太平)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Zhenzong era (997-1022) and the later reaction against this culture, sometimes simplified as the “guwen movement,” under Renzong (1022-1063).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scholarship on Song, this path-breaking study probes the religious and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the authoritarian nature of the early Song state.
── Charles Hartman (Emeritus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a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作者

張維玲

臺大歷史系博士,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哈佛大學東亞系、費正清中心訪問學者。專長領域是宋代政治文化史、晚唐至明初地方社會史,後者以福建莆陽為個案研究。已有論文發表在《新史學》、《漢學研究》、Journal of Song Yuan Studies等期刊。目前正在進行的地方史研究,不僅與西方學界「南宋士人地方轉向(localist turn)」展開對話,也希望對「宋元明轉折(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的課題有所貢獻。

目錄

自序
導論
  第一節 古文運動的政治背景︰「天書時代」
  第二節 政治史與儒學史的內在連動
  第三節 推動政治過程的政治派別
  第四節 《宋會要輯稿》與士大夫文集的史料價值
  第五節 從天書時代蛻變出的古文運動

上篇:天書時代的形成

第一章 渴望封禪——宋太祖、太宗朝對統治正當性的追求
  前言
  第一節 封禪與「太平」的概念連結
  第二節 太祖末到太宗前期對太平與封禪的謀求
  第三節 端拱元年的轉折與「修德來遠」的提出
  第四節 太宗後期的太平追求與挫折
  第五節 太宗朝南北文士的權力關係
  結語
第二章 走向「太平」——真宗大中祥符時代讖緯與道教的融合
  前言
  第一節 成為「有德」的「太平無為」之君
  第二節 天書時代的思想來源之一:讖緯
  第三節 天書時代的思想來源之二:徐鉉崇敬唐玄宗的道教統治
  第四節 徐鉉——王欽若派文士:祥符時代的主導者
  第五節 祥符年間讖緯與道教的融合
  結語
第三章 天書時代——統治模式與政治文化
  前言
  第一節 天書:「太平」後的統治指導
  第二節 孝治:東封、西祀與聖祖降神
  第三節 崇「無為」之「道」
  第四節 如導師般的君主:天書時代的君臣關係
  第五節 全體動員:向地方延伸的真宗崇拜
  結語
  附圖:徐水縣天慶觀碑

下篇:歷史中的古文運動

第四章 「太平」的喪失—— 仁宗前期政治文化的轉變
  前言
  第一節 殘存的「太平」——劉太后主政期
  第二節 承認「太平」已失——仁宗親政到慶曆改革
  第三節 仁宗統治後期的政治策略
  結語
第五章 歷史中的古文運動——政治過程與歷史敘事的形塑
  前言 古文運動的「典範敘事」
  第一節 從天書時代蛻變出的古文運動
  第二節 王曾與楊億派文士對古文運動的貢獻
  第三節 柳開派士大夫對古文運動的貢獻
  第四節 疑經的展開:仁宗朝士大夫對「天書」的批判
  結語

結論
徵引書目
索引

序/導讀

自序

概括性地說,本書處理的是宋真宗到仁宗朝的政治過程;更準確的說,本書探索的是真宗朝的天書封禪事件,如何在不同政治群體的反思與批判中,觸發仁宗朝的古文運動。最根本上的意義,則是探討中國政治正當性的關鍵轉折時期:漢宋的舊傳統被打碎,新的傳統尚未建立。這個大破而未立的時期,為中國的政治文化、學術思想,開啟了各種可能的走向。

在從事這項研究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儒學與經學在研究政治文化時的重要性。經學不僅關係到士大夫的政治語言,也影響了他們的意識形態。我更注意到,讖緯學在漢宋之間的重要性。讖緯雖與一般性的陰陽術數有本質上的相通,但在東漢形成具體文本,並與經學綑綁的過程中,使這門學問與其他類型的術數之學有著很大的區別。在前人研究成果斐然的情況下,對經學與讖緯的探索,是拙著能夠提出與前人不同意見的因素之一。

這本書能夠面世,最要感謝的就是梁庚堯教授。從論文撰寫到最後階段的修改,都得到他許多寶貴意見。不管在任何時候,梁老師總是對我的這項研究給予期許與理解。梁老師的支持,是我將論文重新改寫的動力。我也要特別感謝蔡涵墨(Charles Hartman)教授。蔡教授是我研究生涯的知音,他欣賞我許多大膽的想法,並且經常給我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我知道蔡教授更喜歡我的政治史研究,但他對於我現在轉向地方社會史,也給予極大的鼓勵。

我在臺大歷史系一路從學士讀到碩、博士,期間修過許多師長的課,他們在思想上啟迪我,在研究上鞭策我。我要特別感謝王德毅、閻鴻中、方震華、許雅惠老師,他們不僅支持我的研究,同時也給我許多寶貴的提醒。我也要感謝甘懷真教授。我在博論口試後,與甘教授就研究方法與寫作策略等問題,進行過許多討論,他的意見與這個最終修改的版本,有著密切關係。我也要感謝雯怡學姊給我的建議與鼓勵。博論寫作階段,我得史語所博士候選人培育,期間我每個月與她通信,暢聊自己的研究心得,許多想法是在與雯怡學姐通信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具體。

每回提到這項研究,我就忍不住回想起2014年9月到11月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訪問,向鄧小南教授學習的日子。與鄧門切磋的快樂時光,還有未名湖的湖光水色,終生難忘。記得當時博論剛寫完第三、第四章,我不懼論文尚未仔細打磨,就參加了兩次鄧門的學術批評聚會,領會到在學術切磋上,直言不諱的快樂。此外,李華瑞教授在我碩士論文出版後,與我有較多的學術討論,在北京訪學期間,也蒙他的照拂,一直銘記於心。

2018至2020年,我有幸到哈佛大學東亞系與費正清中心訪問,在這期間,我一方面忙於旁聽包弼德(Peter Bol)、宋怡明(Michael Szonyi)等教授的研究生討論課,另一方面也終於回過身來,修改博士論文。我在取得博士學位後,研究興趣有了明顯的變化。由於長期參加黃寬重教授的讀書會,在黃老師的督促下,我遍讀南宋至元代福建興化軍的文人文集,這使我的研究興趣發生了「地方轉向」。也因此,我的博士論文一放就是數年。不過,我從來沒有對這項課題失去熱情,我一直在思索,該如何修改才能讓這個研究更有說服力,也更友善讀者。直到2019年,我才感到這個思索有了著落,能夠靜下心來進行改寫。與其說是改寫,不如說是重寫。除了章節結構有了全面性的調整,用字遣詞有了不一樣的表述,在篇幅上也大幅刪減,於是才有了今天這本書的面貌。最後,書稿得到兩位匿名審查人的肯定以及寶貴意見,讓我能在他們的建議上,做更仔細的考慮與修訂。

我也要感謝孔曼玲(Camila Guillama Capella)、馮茜、陳韻如(史語所)、吳皓雲給我的友誼。沒有他們溫暖的幫助與關心,本書恐怕無法順利完成。

我也要特別感謝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提供我這麼好的研究環境;也感謝我的同事,他們的親切與友善,讓我在2020這巨變的一年,仍感到許多溫暖。張家偉、于琨協助本書的校稿,使本書避免了一些錯誤。也感謝香港許多研究宋史的學者,他們在學術上的見識,以及他們給予我的友誼與包容,是砥礪我向前的動力。

最後,我要感謝昱丞,他不僅是我的丈夫,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每當我有任何學術上的想法,他都是我第一個聽眾。他在學術上銳利的眼光,往往能夠幫助我從一個更犀利的角度自我批判;他的鞭策與激勵,每每敦促我將想法磨練得更有深度。我也要感謝硯文、硯海,他們的生命出現在這個世界,正好伴隨著這本書的修改過程。如果這本書能對學術界有些許貢獻,那恐怕也是因為在修改書稿的階段,心中充滿無限歡喜的緣故。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50556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2
    • 商品規格
    • 14.8*21*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