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明史講義

  • 95 437
    46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本書為孟森先生於一九三五至一九三七年在北京大學任教講義。明史博大精深,孟森專精於明清史,將畢生研究心得整理撰述,集成一本極具學術價值之著作。內容精湛縝密,探具真相,是研讀明史的最佳入門書籍。

作者

孟森(1868-1938)

字蓴孫,筆名心史,號陽湖孑遺。江蘇武進人。明清史學大師。
早年畢業于江陰南菁書院,嗣留學於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歸國後,入鄭孝胥廣西兵備道幕府。1905年,與鄭公同發起預備立憲公會。1908年,出任《東方雜誌》主編。1909年5月,當選江蘇諮議局議員。1912年,被推為共和黨幹事。1913年1月,當選國會眾議員,7月又被選為憲法起草委員。翌年11月,國會解散,逐漸淡出政壇,專心明清史研究。1929年,受聘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副教授。1931年,受聘國立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一生著述甚豐,政法類主要有:《民法要義》(譯述)、《法學通論》、《各省諮議局章程箋釋》、《地方自治淺說》、《日本軍隊給與法》等;歷史類主要有:《清初三大疑案考實》、《心史叢刊》、《霜猨集校訂補注》、《明元清系通紀》、《明清史講義》、《滿洲開國史講義》等,另有論文百餘篇,達到當時第一流水平,對今天的明清史研究也仍然有重大的影響。

目錄

導 論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學上之位置
第二章 明史體例

第二編 各論
第一章 開國
第二章 靖難
第三章 奪門
第四章 議禮
第五章 萬曆之荒怠
第六章 天崇兩朝亂亡之炯鑒
第七章 南明之顛沛

序/導讀

導論

楊國楨(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發動「盧溝橋事變」的日軍窮凶畢露,佔領了北平(今北京)。華北已經容不下一張書桌,北京大學被迫開始南遷,僅留少數教授、職員留守。八月下旬某日下午,日本「東方文化研究會」人員數人,由日本憲兵駕汽車來到北京大學圖書館,索閱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庫倫辦事大臣三多派員調查測繪的俄蒙界線圖,並指名向孟森教授「請教」。該圖原從清宮檔案流入民間,係去年孟森向北京大學圖書館推薦購進,並撰有宣統三年調查之俄蒙界線圖考證。(載大公報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日,圖書副刊第一四四期。)日本人找到孟府,把他「請」到圖書館。孟森從容應對,展圖解說,不料談話結束,日本人竟強行將圖「借」走。孟森深感屈辱,氣憤至極,步行回家,祭拜先靈並寫下「白髮孤兒辭先靈」詩句後即臥床不起。(嚴文郁:孟心史先生與俄蒙界線圖,傳記文學第十三卷第四期。)先經協和醫院醫生診療,斷定是胃癌,後在朋友的婉勸下,於十月住進協和醫院。此後病情轉重,於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四日逝世。這位憂憤國難含恨而死的老人,就是本書的作者。
今天我們讀孟森的這部講義,首先要瞭解其人,和他的治史方法,才能進入他的學術語境,得到較大的收穫和體會。
一、從政界轉入史壇
孟森,字孫,號心史,又號陽湖孑遺。清同治七年四月十九日(一八六八年五月十一日),出生於江蘇常州府陽湖縣(今常州市轄武進市)。年十四,就里中名師周載帆讀書,後入江陰南菁書院,補廩生,「于制藝應舉之外,稍稍窺見學術、事功、文章、經濟之蘄向。」(孟森:先考妣事略)受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思潮影響,孟森於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年)東渡日本留學,入東京法政大學,攻讀法律,同時汲取政治、經濟等學科知識,凡三年,「新故巧吐納,讀書又談律」,「能忘新舊學不俗。」(鄭孝胥詩句,引自吳相湘:我的業師孟心史先生,傳記文學第一卷第一期。)為求中國變法圖強之道,他譯述出版了日本軍隊給與法,(與楊志洵合譯,南洋公學譯書院,一九○二年十月第二版。)以及日本憲兵制提要,介紹雄視東亞的日本軍隊後勤保障制度和日本憲兵制度,供作強兵之借鑒。
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年),孟森回國。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年)春,入鄭孝胥廣西龍川兵備道幕府,表現出襄理政事的才能,頗為鄭孝胥賞識。兩人政治理念相同,配合默契,時相唱和。他佩膺鄭孝胥治邊的作為,利用處理邊事所見鄭氏公私箋牘、奏函、批牘、批答等公文資料,撰成廣西邊事旁記十四卷。(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五年八月。)是年冬,鄭孝胥辭職,孟森隨鄭到上海,共同發起成立「預備立憲公會」。光緒三十三年(一九○七年),孟森與謝霖合著銀行簿記學,在日本東京出版。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年)七月,接任東方雜誌主編,革新版面,增闢「大事記」、「憲政篇」等欄目,並親自撰文,宣傳憲政。配合推動「以議院為國家之立法機關,以政府為國家之行政機關,以法院為國家之司法機關,三權分立,而君主獨攪之」的君主立憲運動,編著各省諮議局章程箋釋、地方自治淺說,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宣統元年(一九○九年)五月,孟森當選江蘇省諮議局議員,辭東方雜誌主編職務。十月,受江蘇省諮議局書記長張謇委派,北上奉天(今遼寧)、吉林、黑龍江、直隸(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諸地考察憲政,並聯絡各省諮議局,共同發起國會請願運動。途中作有蒙古郭爾羅斯後旗旅行記。(涵清山房刊本,一九一四年五月。)參與憲政爭議之餘,譯撰政法、經濟類之書,宣統二年(一九一○年),由日文轉譯英國布魯士(J.B.Bryce)的平民政治,與人合譯日本橫山雅男的統計通論、梅謙次郎的日本民法要義,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編著新編法學通論、財政學,均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五月,清廷頒佈內閣官制及內閣辦事暫行章程,孟森隨張謇北上,並赴關外各省諮議局積極活動,鼓吹清廷早日實行憲政。及至武昌首義後,程德全率江浙聯軍進攻南京,孟森為其起草誓詞,所言仍是君主立憲主張,如云:「其日夜所希望,惟求改專制為立憲,使吾中華大國,得一位置於列強之間。」「非仇故君,非敵百姓。」(引自戎笙:孟森小傳,清史論叢第八輯,第30頁,中華書局,一九九一年。)不久,帝制被推翻,君主立憲運動遂告破產。
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孟森被推為共和黨幹事,投身於議會政治活動。一九一二年九月,孟森和張謇同被「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邀請北上協商。第一屆國會議員選舉開始,孟森南下競選。一九一三年一月,孟森在江蘇省第三區當選眾議院議員。四月,北上開會。五月,為與國民黨抗衡,共和、統一、民主三黨合併為進步黨,孟森被推為進步黨幹事。七月,被眾議院選為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參與「天壇憲草」的起草工作。贊成建立責任內閣制,以限制總統權力。十一月四日,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剝奪近四百位國民黨籍議員資格。眾參兩院因不足法定人數不能開會,陷於癱瘓,憲法起草委員會亦自行解散。孟森遂南下返回上海。一九一四年,時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的張謇,主持修訂公司條例、商人通例,以大總統令公佈施行。據鄭天挺先生回憶,此商人通例實出自孟森之手。(鄭天挺:孟心史先生晚年著述述略,治史雜誌第二期,一九三九年。)
議會政治的破滅,孟森極為沮喪,從政界淡出。為官場失意無聊排遣鬱悶,孟森鑽入故紙堆中,網羅軼事,襞磧野史,考證清初掌故傳聞。發表後反響如潮,遂專力治史。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孟森在上海時事新報發表朱三太子事述,為轉向明清史研究之始。一九一四年,撰心史史料(第一冊)一書,考察清朝開國之史事,由上海時事新報館出版。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一六年,陸續在東方雜誌、小說月報上發表考證明清歷史掌故文章,輯為心史叢刊一、二、三集,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後有合刊本,上海大東書局,一九三六年;香港中國古籍珍本供應社,一九六三年四月;長沙岳麓書社,一九八六年五月。)又成霜猿集校訂補注,一九一六年八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一九二三年十月,曹錕賄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重開制憲會議,通過新中華民國憲法。孟森始則拒絕曹氏邀請,沒有參加選舉,後又在申報發表民主國之憲法一文,反對「以少數間接之民,箝制多數直接之主。」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孟森與其子孟心如主編興業雜誌,提倡實業救國,與法學家董康等主持該雜誌改正條約會附刊,議論改正不平等條約事宜,屢有時論文章行世。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二九年,鈕永建任江蘇省政府主席,「挽先生參大計,皆多所建白。」(鄭天挺:孟心史先生晚年著述述略,治史雜誌第二期,一九三九年。)
一九二九年,孟森受聘為南京中央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講授清史。一九三○年,孟森將心史史料(第一冊)增入太祖紀,合稱清朝前紀,作為授課講義,並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一九三一年,北上應聘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自茲在北京大學,直至去世,講授滿洲開國史,明清兩代史,印有滿洲開國史講義、(後其弟子商鴻逵先生整理為滿洲開國史,收入中華學術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明史講義、清史講義。更利用京師豐富藏書,潛心研討,專力編纂明元清系通紀。全稿共約二百五十萬字,一九三四年九月至一九三七年七月,由北京大學出版部印行明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年)至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部分,計前編一卷,正編十五卷,九十九萬言。(收入吳相湘主編中國史學叢書,臺北學生書局,一九六六年八月。)另刊行論文結集清初三大疑案考實、(北京大學出版部,一九三五年。長沙岳麓書社,一九八六年五月,心史叢刊外一種。)八旗制度考實。(北京大學出版部,一九三六年。收入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在報章雜誌發表論文、劄記、序跋等七十篇。(收入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及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一月。合刊本,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年。)七年之間著述數百萬字,遠邁舊日所作總和。
一九三七年七月,盧溝橋事變後,北平淪陷,孟森留守北京大學,仍關心時局,堅持研究。八月十九日,寫成海甯陳家,以慶祝北京大學建校四十周年,「且證明在平之不棄所業,以示國人。」然因局勢惡化,未能如期出版。十月住進協和醫院後,病中賦詩抒懷,猶言:「病深始欲偷餘息,才盡難勝理舊聞」,「卅年襞積前朝史,天假成書意尚殷」。十一月十日,舊日至交、久不通音問的「滿洲國總理」鄭孝胥,突然攜子從關外前來探望。「七載參商跡兩歧」。孟森感觸良深,次日作詩三首譏之。枕上作有贈云:「綱常大義一手綰」,「況有春秋夷夏辨」。(羅常培:七七事變後的北大殘局,傳記文學第十七卷第六期。)此後病情轉重,於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四日不治逝世,終年七十歲。
二、卅年襞積前朝史
孟森是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從傳統史學向現代史學轉型初期的史學家。他少年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壯年遊學日本得西方法政經濟知識和社會理論的啟蒙,中年從政的閱歷,晚年在北京大學的辛勤耕耘,成就了他在明清史研究領域上承傳統史學下接現代史學的大師地位。
孟森對中國史學的最大貢獻,在於擺正清代在中國史上的位置。清朝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了體現其「主體意識」,不惜隱瞞歷史真象,「太祖以前之囗[史],寥寥數行,惟恐人知,而於明人官私著述,禁之毀之,株連瓜蔓,大興文字之獄,以冀掩滅之。」(孟森:清朝前紀。)纂改史實,「其發端先自偽造滿洲之國名始」,(孟森:明元清系通紀。)製造清室先世與明廷對等的所謂「本國史」論述。如欽定滿州源流考中,謂「明初疆域,東盡于開原、鐵嶺、遼、瀋、海、蓋。其東北之境,全屬我朝」(欽定滿州源流考卷十三,附明衛所城站考敘。)云云。於是,「開創之跡,清實錄既蒙昧不能自明,臣明而後複諱而不著,其在明世國史亦多削而不存。」(孟森:明元清系通紀前編序。)而晚清排滿革命的歷史論述,則從這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視清朝為異族入侵的「外來政權」,結果曲解史實,殊途而同歸。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禁網開放,奇談叢出,「其反動之力遂成無數不經污蔑之談。」(孟森:心史叢刊序。)為與舉世認識此一朝之真相, 孟森立志為明清兩史補其共同之缺,創設以明朝之紀元敘述清朝之世系的體例,博采群籍,特別是朝鮮李朝實錄,鉤索沉隱,詳考以發其覆。通過嚴謹慎密的論證,發現清室先世一貫臣屬明朝擔任明東北邊疆武職之史實,揭示了明清鼎革只是中國內部統治民族地位的遞嬗變換,使各種諱飭、捏造的論述破功。他深入研究清朝的歷史,實事求是地指出:「清之代明,綱紀仍舊,惟有節目之遷流」,「除兵制自有八旗為根本外,餘皆沿襲明制,幾乎無所更改。」(孟森:明清史講義,引自本書第631頁。下引自本書者,僅注頁數。)「清之於史,自代明以來,未嘗一日不踐有史之系統,」(第465頁)而且是中國史上較盛的時代,「順、康、雍、乾四朝,人主聰明,實在中人以上,修文偃武,制作可觀。自三代以來,帝王之尊榮安富,享國久長,未有盛於此時者也。」(第850頁)
其次是為明清史研究成為學科,構築論說體系奠下基石。這個論說體系,以帝王將相的文治武功為中心,探究典章制度的變遷,一代興亡之大勢,具有過渡性的特點,帶有舊史學的痕跡。它是學科幼稚期的產物,嚴格地說只是傳統政治史的斷代研究,並非科學意義的斷代史。但由於孟森的學術功力,既能繼承明清史學傳統方法,又有西方社會科學的借助,加上清末民初從政的體驗,對傳統政局和歷史現象具備較強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多具灼見明識,超越前人。」(商鴻逵:述孟森先生,清史論叢第六輯,第13頁,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使得這個論說體系優於當時其他論說體系設計,因此,「先生著作出而早期諸清斷代史遂廢。」(楊尚奎、何齡修:孟森學案,百年學案,第23頁,遼寧人民出版社,二○○三年。)
第三,推出代表近代明清史學科第一代學人最高水準的研究成果,解答了這一學科領域諸多基本的問題,如滿洲源流、清先世的研究、八旗制度、清初三大疑案(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奪嫡)的考實,清初史事人物之考辨等,為明清史研究的開展,掃出一條門徑,殺出一條血路。他自已最為得意的發明創制,是對清開國史的研究,從心史史料起,留意者二十餘年,晚成巨制明元清系通紀,為「一生學養之結晶」,「揭發清世著意隱諱其為建州女真後裔之秘密的一部空前偉著」。(吳相湘:明清史權威孟心史,民國百人傳第一冊,第240頁,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其次是對清代特殊制度之研究,尤以八旗制度為根本,詳盡考核其沿革興亡,「於官書中旁見側出,凡其不經意而流露者,一一鉤剔而出之,庶乎成八旗之信史矣」,而有八旗制度考實這一權威之作。誠如王鐘翰先生所言,他的成就、貢獻「雖則不可謂絕對不可超越,至少是不可重複的」。(王鐘翰:明清史論著集刊正續編 前言,見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正續編,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年。)
(節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19993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13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