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揚波: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
讓我們重探一段被遺忘的盛清海洋大歷史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18世紀的清皇朝,真的是一個漠視海疆的內亞帝國嗎?
從測繪海疆、伐木造船與海防方略,到《海錯圖》、追逐魚翅與渡海詩文,
讓我們重探一段被遺忘的盛清海洋大歷史!
我們已習慣利用以大陸為軸心的史觀,去分析滿清統治中國的歷史:滿洲人馳騁天下,建立一個橫跨中亞的陸上帝國。他們對海洋的認識,對海疆的重視,往往不如前朝鄭和下西洋的積極。若不是19世紀西方列強相繼由海路侵擾中國,清政府也不會意識到鞏固海防,發展海事的重要性。
但史實真是如此嗎?
《海不揚波: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希望追溯清帝國的海洋關懷,證明清代中國在歐美列強紛起入侵前,不是一個漠視海疆的陸權國家。
全書第一部分聚焦於康雍乾三朝在測繪海疆、伐木造艦,以至在渤海一帶發展海洋軍事化等議題,引證清廷的籌海方略與其帝國性的展示,合理地還原十八世紀清政府對海疆的關注及謀劃。
第二部分則自國家層面轉移到以學人、商品為中心的討論,從《海錯圖》的想像與書寫、對魚翅的消費與追逐,以至創作於往返閩臺之間的渡海詩文,探索盛清時代人和海洋的互動與連結。
布琮任試圖透過「去陸地化」的觀點,以淺顯生動的筆觸勾勒清代中國與海洋世界的脈動,從而呈現清帝國在鴉片戰爭之前的海洋意識,試圖為海洋史和盛清史灌注新的思維與色彩。
名人推薦
名家推薦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劉序楓(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專文推薦
王一樵(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李其霖(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林滿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蔡偉傑(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盧正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共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布琮任了解:新清史處理的對象主要為十七、八世紀的中國,而非十九世紀;新清史把視角投向北亞和中亞,較少顧及海洋世界。新清史的主張者確實把握到盛清歷史的重點。不過,中國邊界臨海萬里,畢竟無法視而不見。……因此即便是康、雍、乾三帝在位,海洋也沒有脫離大清國家的視野。不拘是盛清還是晚清,鑽研海洋史都是了解清史的必要功課,無由漠視。──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近年由於交通、資訊的發達,加上全球化風潮的影響,海洋史相關研究亦蓬勃發展,不僅是歐美,在亞洲各國均有共同的趨向。……相較於他國,臺灣近年在出版業的推動下,亦興起一股海洋史的熱潮,惟相關出版多為歐美日的翻譯成果,或是以臺灣本土歷史為主的研究,間涉及海洋的元素,專著並不多見。布琮任這本小書,可說為中文學界的海洋史研究帶來了一股新風。──劉序楓(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對於海洋史、清史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本書。──王一樵(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本書所提供的相關背景知識足以讓對海洋史有興趣者受益匪淺,是值得大家仔細研讀的好作品。──李其霖(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相對於新清史之著重十七、八世紀清朝與內亞的關係,此書由海防思想、海船製造、海圖、海鮮、與海有關的詩寫出同時期由海洋出發的新清史。──林滿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相信對於清史、早期近代的海洋史與比較帝國史有興趣的讀者而言,本書會是一本絕好的敲門磚。──蔡偉傑(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
布琮任將以優美文筆和學術素養從空間和主題,引領讀者徜徉大清海洋。──盧正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目錄
國內專家學者一致推薦
推薦序一 順風相送、海不揚波╱陳國棟
推薦序二 海洋史研究的新風╱劉序楓
自序
前言 海上新清史的探索與可能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測繪海疆──十八世紀清代有關內海與外洋的論述
第二章 伐木造船──康雍年間在臺的戰艦修造與樟木採辦
第三章 建威消萌──清代東北的海洋軍事化
第二部分
第四章 《海錯圖》──清代學人對海洋物種的想像與書寫
第五章 清風生兩翅,至味出雙鰭──魚翅的歷史
第六章 泛泛安平渡,端居渺滄海──盛清時代的海洋詩文
後記暨延伸書目
序/導讀
自序(節錄)
十年之後,當我再重讀這篇序文,將會有什麼感覺呢?我們撰寫歷史,大多習慣回顧和憶述,但我總覺得,歷史和未來是一個相對的時空和概念,雖然我們不能夠任意去推移時間,但總可以嘗試以一個未知的視角去看歷史。烏托邦主義中提到的「無可有鄉」與「狂熱夢想」,大概就是源自這種思維和邏輯。
二○三○年,相信曾經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已有藥可治,但它或許幾經變種,扎根成為一種風土病,與人類文明並肩共存。不過,這場風暴告訴我們,人類可是相當的脆弱和可憐。在福山先生(Francis Fukuyama)出版其《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那一年,我曾經被他的結論說服,誤以為人類社會已沒有什麼進步的空間;同時也相信在科技發達、醫學昌明的大時代,再沒有什麼難題是解決不了的。但事實證明,在天災人禍面前,人類始終無計可施。如果我們不能認真反省現狀,嚴肅地根治疫情蔓延的原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再次遭遇另一場疫病浩劫,再一次被隔離,再一次被身心囚禁。
二○三○年,我四十五歲了。相信我依舊會在海洋史的園地裡耕耘;但與此同時,我希望到那個時候,這部小書會被塵封在圖書館的某個角落。我深信海洋史研究會在這十年之間,經歷教人激賞的進步和變化;而我今天對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的觀察,到二○三○年,或許會有新的解讀和看法。不過,我還有一個期許,但願十年後的秋天,我可以完成另一部與海洋史有關的著作,親身見證學術同儕們,在研究上的貢獻與成果。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