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綱
內容簡介
	歷史,是由各種時空背景與文化交錯融合的結果。一個事件的發生必然有跡可循,同時,我們也可見其對後世所帶來的影響。
	
	本書收錄自明末至晚清的各項歷史大事,從內政到外患、從西方列強到周邊東方國家。作者透過視角的轉換,詳盡的將前朝的衰退、戰亂的興起及後世的建立以環環相扣的方式,完整呈現每個歷史事件的樣貌。
	
	此書不僅可供教學之用,也可作為課外閱覽讀物。書前附上明、清兩代紀年略表,書末亦整理中國近代重要條約表及中國近代大事表,以便查考。
目錄
	前言 (3)
	
	第一章 引言 001
	
	第二章 中西接觸與中國近代化的遲誤 005
	第一節 近代史的序幕 006
	第二節 基督教的東來 009
	第三節 中國近代化的遲誤 012
	
	第三章 明的衰亡與清的興起 017
	第一節 晚明的政治與流寇 018
	第二節 後金汗國的建立 020
	第三節 明朝覆亡與清室入主 023
	
	第四章 民族革命的抗清運動 027
	第一節 南明諸王與三藩的抗清 028
	第二節 鄭氏的抗清 032
	第三節 抗清運動的不停 036
	
	第五章 清朝的盛極而衰 043
	第一節 清朝對內部的統治 044
	第二節 清朝對邊疆的經營與海外的發展 048
	第三節 清代的制度與社會經濟 054
	第四節 乾嘉的由盛而衰 058
	
	第六章 俄國東侵與清初的中外貿易 065
	第一節 俄國東侵與尼布楚條約 066
	第二節 俄國侵略範圍的擴大 069
	第三節 外商紛紛來華 072
	第四節 清初的中外貿易 074
	
	第七章 中英鴉片戰爭 079
	第一節 英使與商務監督的來華 080
	第二節 禁煙問題的發生 082
	第三節 不名譽的戰爭 085
	第四節 萬年和約及其影響 088
	
	第八章 英法聯軍 091
	第一節 英法對中國的衝突 092
	第二節 修約戰爭與天津條約 096
	第三節 換約戰爭與北京條約 100
	
	第九章 俄國的侵略東北 109
	第一節 俄國垂涎東北 110
	第二節 俄國再度東侵 112
	第三節 璦琿條約 115
	第四節 天津條約 118
	第五節 北京條約 121
	
	第十章 太平天國與捻亂 125
	第一節 大變亂的原因 126
	第二節 太平天國的興起 128
	第三節 太平天國的敗滅 131
	第四節 捻亂的起滅 135
	
	第十一章 回亂與俄侵西北 139
	第一節 雲南與西北的回亂 140
	第二節 俄侵西北藩屬與邊地 144
	第三節 俄佔伊犁的交涉 147
	第四節 伊犁條約的重訂 152
	
	第十二章 晚清的政局 157
	第一節 道咸間的內政 158
	第二節 同治朝的轉危為安 160
	第三節 兩宮的垂簾聽政 162
	
	第十三章 邊藩的侵削 167
	第一節 法浸越南 168
	第二節 中法越南戰爭 171
	第三節 馬嘉理案與英侵緬甸 174
	第四節 西南邊藩的喪失 178
	
	第十四章 自強運動 181
	第一節 從海防到洋務 182
	第二節 自強運動的成績 185
	第三節 海防建設與西學介紹 190
	第四節 自強運動的阻力 195
	
	第十五章 中日交涉與甲午戰爭 199
	第一節 中日的訂約與遣使 200
	第二節 日侵臺灣與吞併琉球 202
	第三節 朝鮮問題的發生 204
	第四節 日本挑動戰爭 207
	第五節 馬關和約的損失 210
	
	第十六章 列強在中國的角逐 215
	第一節 中俄密約的簽訂 216
	第二節 從列強角逐到門戶開放 218
	第三節 列強在中國的權利 222
	
	第十七章 維新運動與自立軍的奮起 229
	第一節 中日戰爭前後的政局 230
	第二節 變法思想的疊起 232
	第三節 百日維新與戊戌政變 235
	第四節 自立軍的奮起 238
	
	第十八章 排外與八國聯軍 243
	第一節 排外與仇教 244
	第二節 義和團事變 248
	第三節 辛丑和約 250
	
	第十九章 邊疆新危機 253
	第一節 俄國強佔東三省 254
	第二節 東三省的撤兵交涉 256
	第三節 日俄合侵東三省 259
	第四節 外蒙的危機 263
	第五節 西藏的危機 266
	
	第二十章 清末的政局經濟社會與教育 269
	第一節 光緒朝晚期的變法與立憲 270
	第二節 宣統朝的政局與清帝退位 273
	第三節 清代與清末的經濟 276
	第四節 清末的社會 280
	第五節 清未的教育 283
	
	中國近代重要條約表 289
	中國近代大事表 297
序/導讀
	前言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筆者於四川省成都市東方文化月刊,刊有「論國史之編纂」一文,力主分工合作,彙編「圖史長編」,並為適應不同人士,另編數種節本簡編。
	
	三十餘年來,筆者在中華民國復興基地—臺灣,擔任大學教授,講授中國通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等課程,達三百數十遍,曾對中國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三書,擬編撰分量較多各數百萬言者,以供教師參考或學子研究之用。二十七、八年前,已完成中國近代史三冊,一百八十萬言。惟當時參考資料不足,有待改進之處不少,擬他日重加編撰。中國史、中國現代史,已搜集資料甚多,尚未編撰完成。
	
	至節本簡編,則有多種問世,其以供大學生為教本者,有中國史綱五、六十萬言(即將完成),中國近代史綱二十餘萬言,中國現代史綱三十餘萬言。以供大專學生為教本者,有中國史要略、中國近代史要略、中國現代史要略,各二十萬言上下。以供專科學生為教本者,有中國史綱要、中國近代史綱要、中國現代史綱要;各十二萬言上下。以供高中、高職學生升學考試或普考丙種特考者,有中國史大綱、中國近代史大綱、世界史大綱,各約九萬言上下。各書程度有深淺,內容有繁簡,使教者學者均可量力適時而選用。
	
	另有以評論要事為主者曰論綱,以說故事方式透徹敘述要事為主者曰講話或史話,亦各有三書,以供專家研究或一般閱覽之用。
	
	筆者所以不憚心力,從事上項各類方式,以編撰三種中國史籍,旨在推廣國史教育,冀能發揚民族精神,認識中華文化,重振中華雄風。
	
	本書為中國近代史綱,可供大學教本之用,自明末迄於晚清,究其本源,搜其細微,取材務求廣博,行文務求簡約,俾得綱舉目張,收精確簡明之效。既可供為教學,亦可用於閱覽。書前附明、清兩代紀年略表,書末收中國近代重要條約表及中國近代大事表,以便查考。
	
	筆者所參考書籍,詳見臺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出版之拙編中國近代史下冊之「參考及引用書目」。時賢諸書,亦用以比勘。謹於此向原編著者致謝。
	
	本書於民國四十九年完成,曾印行問世。近復加以修訂,以應各方需要。內容如有不周之處,敬希 學人君子,指正是幸。
	
	黃大受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十六日於臺北市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