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1110_2026手帳年曆

中國與歐洲文明(源起篇):文明的種子沿著絲綢之路播撒,一部跨越語言與疆界的早期世界史

  • 79 391
    495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世界史地世界近代史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沈福偉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山頂視角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1/19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在歐洲航海以前,世界早已聯通。
從絲綢之路到草原帝國,從斯基泰的金器到唐朝的長安,
是亞歐文明相互凝望的千年史詩。
古代中國不僅是「被發現」的對象,更是世界文明的啟動者。


▶從大河出發:人類文明的多源起點
人類最早的文明誕生於亞歐非三洲的大河流域——黃河、長江、尼羅河、幼發拉底河與印度河皆孕育出人類社會的雛形。本書從農業起源與族群遷徙談起,描繪東亞與歐洲在遠古時期的平行發展,並揭示早期人群流動如何促成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騎馬與絲綢:草原民族開啟的文明通道
從庫班草原的馬文化到斯基泰人的黃金藝術,草原牧民在東西方之間架起了早期交流的橋梁。絲綢、金器與騎馬技術沿著草原之路傳遞,讓中國與歐洲的文化在尚未成形的絲綢之路上產生第一次共鳴。

▶帝國相望:從希臘到羅馬的東方想像
希臘使節東行、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的東方貿易,構成了地中海與東亞之間的早期互動。從《魏略》記載的「大秦」到洛陽迎接羅馬使節的歷史片段,這些跨洲往來揭示古代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與影響力。

▶長安與拜占庭:中世紀世界的三大文明軸心
唐代的長安、拜占庭與巴格達成為中世紀世界的三大文明中心。書中展現絲綢、宗教、農藝與科技在這三地間的流動,並以宏觀視角重構古代東西文明互動的網絡——一幅關於人類早期全球化的壯闊圖景。

本書特色:本書以綜觀視野梳理亞歐古文明的交流脈絡,從黃河、幼發拉底河、尼羅河等古代文明發源地出發,揭示中國與歐洲文明早期互動的起點。內容涵蓋絲綢之路、草原民族的文化傳播、希臘與羅馬的東方貿易、拜占庭與唐代長安的交流,並闡明歐亞大陸在農業、藝術、宗教與科技上的互惠發展,展現古代世界多中心文明的共榮格局。

作者

沈福偉,研究中外關係史、亞洲及歐洲文化史、現代化理論。先後發表長篇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9部。著有《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與非洲》、《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11dOutside World Throughout History》、《中國與西亞、非洲文化交流志》、《西方文化與中國:1793—2000》、《文明志》。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歐亞大陸的遠古文明資訊(西元前5世紀以前)
第二章 中國和希臘早期的連繫(西元前6世紀~前2世紀)
第三章 羅馬帝國的東方貿易(西元前2世紀~西元3世紀)
第四章 草原帝國與地中海世界的商貿活動(西元1世紀~7世紀)
第五章 長安、巴格達、拜占庭軸心的形成(西元7世紀~10世紀)
第六章 東西方文明互動,共迎大航海時代的降臨(11世紀~16世紀)

試閱

第一章 歐亞大陸的遠古文明資訊(西元前5世紀以前)

一、東亞和歐洲(西元前8000~前1000年)

  (一)東亞和歐洲農業的起源
  歐洲和亞洲本是一片連成一體的大陸,雙方在南部的愛琴海和黑海相遇,兩個海中間還有一個小小的馬爾馬拉海,分別由北面的伊斯坦堡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黑海相接,由南面的恰納卡萊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愛琴海聯通。在黑海以東的地區,歐洲大陸由大高加索山脈轉向裡海以北的烏拉爾河和烏拉爾山脈,以此作為歐洲和亞洲的分界,在東經66°10’的極地烏拉爾山脈和亞洲相吻合。歐洲陸地面積1,016萬平方公里,亞洲陸地面積4,457萬平方公里。在世界七大洲中,亞洲是陸地面積最大的洲,算是老大,歐洲只能算老六,歐亞大陸加在一起,占世界陸地面積的36.2%,足足有三分之一多。歐亞大陸西起挪威海、北海、比斯開灣,東至白令海和白令海峽,境內遍布森林、山脈、草原、平原、沼澤、沙漠和綠洲。在大陸的北部,自東北向西南綿延著森林、草原、沙漠、高地和平原,呈現出由高向低的地形特點。歐亞大陸的北部在古代是森林覆蓋區,以西伯利亞森林和羅斯森林為主體的地貌,包括中西伯利亞高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東歐平原,只有森林南部邊緣才是氣溫較暖、雨量適中、地勢較平、適宜人居的地方。歐洲大陸的北部沿著波羅的海是波羅的海崗陵和波德平原。歐洲大陸的東部喀爾巴阡山和中部阿爾卑斯山脈周邊,高原密布,在遠古時代屬於蠻荒之地。唯有巴爾幹山脈以北的多瑙河流域,是最適宜農耕和畜牧的大平原。巴爾幹山脈以南的愛琴海和亞得里亞海的半島是一片山地、丘陵,但這裡三面環海,唯有海洋才是廣闊的天地,憑藉海洋就可以和鄰近的大陸和海島溝通,所以這裡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
  亞洲中部自蒙古高原向西直到裡海北部,屬於平均海拔在一千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地區,在它南面的青藏高原(或稱「西藏高原」),更是平均海拔4,000公尺以上。青藏高原的西端和帕米爾高原連接,帕米爾高原是亞洲中部向四周延伸的高山的發源地,稱帕米爾山結。在它的北面,天山山脈和它以北直抵鄂畢河上游地區的高山,構成亞洲腹地的一座天然屏障,也是遠古人類東西交通的一大阻礙。偌大的一個亞洲因此被一分為二,東部是草原、沙漠和山地的東亞與青藏高原,西部是吉爾吉斯草原與裡海南部的伊朗高原、札格洛斯山脈地區和在它西邊的安納托利亞高原。這些橫貫在亞洲腹地的山地、高原和草原,使得古代過著游獵生活和依靠採集野生植物為生的族群,只有順著草原、山間平地(伊朗語叫「達板」,Tepe)和山隘,才能隨著氣候、植被的不斷變遷,找到時刻需要更新的生存空間,從而展開了歐亞大陸遠古文明的資訊流通。試舉中國西部黃河流域的一個例子:寧夏境內的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的舊石器,不但和新疆天山東部交河的溝西舊石器製作技術和風格相近,而且水洞溝遺址出土的石器中有些石核的打製技術,竟和歐洲舊石器晚期的勒瓦婁哇技法也有著相同的地方。若非在兩個大陸之間生活的人群,早就緩慢地日積月累地出現過知識和技能交流的火花,那就無法說明這一現象緣何而生了。
  但是人類要到新石器時代晚期,才開始脫離野蠻與愚昧,走進文明。這一過程無論在亞洲,還是在歐洲,都要長達幾千年之久。
  人類文明首先由作物栽培拉開帷幕,由此形成定居農業,人們才能在採集經濟之外獲得更有保障的食物來源。美國考古學家R. J.布雷伍德(Robert John Braidwood)根據他對西亞農業起源的研究,提出西元前9000~前8000年是「初始的食物生產期」。這時人類初次走出洞穴,從事零星的採集和種植,最初種植的植物是瓜果和蔬菜。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100多種蔬菜中有一半是中國原產,如白菜、蘿蔔、芥菜等。中國又是世界上三個最大的果樹原產地之一。世界各地所有的果樹近40科,中國栽培的果樹就分屬37科,有300多種,品種不下萬餘個。它們在幫助我們的先民走出採集經濟的限制,展開農藝生涯的過程中,曾發揮過決定性的作用。中國的果木,以黃河為中心的原生種群有桃、杏、中國李、柿、棗和栗等,原產長江以南地區的有柑橘、梅、橙、柚、龍眼、荔枝和枇杷等常綠果樹。可能在中華大地上,最早栽種的就是這些瓜果。但是,只有當人類發現和馴化了小麥、水稻、粟、黍、玉米等重要糧食作物之後,才會出現房屋和定居農業,才會有農村和糧食作物的生產。只是這些糧食作物所提供的食物,最初一定仍然低於人類全部食物的一半。然而只要聚落達到一定的規模,例如有上千人或更多的人居住在一起,生產的組織和管理必須進一步強化時,那麼隨之而來,就會產生管理層和神職人員。這些人占有的生產資料和財富就會顯得與眾不同,人間的不平等因此會進而滋長起來。以中國長江中游湖南澧陽平原上澧縣城頭山遺址墓葬為例,這樣的社會分化早在西元前6500年便已展開了。
  栽培植物受到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制約,從史前時期起,逐漸形成了好幾個中心。1935年植物生理學家N. I.瓦維洛夫(Nikolai Ivanovich Vavilov)曾將世界農業的起源歸結成八個中心,其中的東亞(主要是中國)、西南亞、地中海區域、中美洲和南美安第斯山地,屬於普遍受到認同的五個發源地。根據植物繁衍和演化的地理分布,也有人表示,中東、中國和中美洲是獨立發展起來的農業革命中心,還有東南亞、西非和南美安第斯山脈,也可能屬於類似的中心。東亞農業是以中國為主體發育並茁壯成長的。這一農業區系中心,按照南半部和北半部氣候帶的不同,應當細化成南方的稻作地區和北方的旱作地區。20世紀的考古發現,對世界範圍內規模化農業的形成有了進一步的充實,如若以西元前8000~前5000年作為農業的起始點,按照農藝作物發生與發達的先後重新排列,這八個中心是:埃及尼祿河谷地,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高加索和巴爾幹地區,東非(衣索比亞高原和努比亞),長江中下游的稻作文化,黃河中下游的旱作文化,印度五河流域,以及中美洲的玉米文化。這幾個最早在七大洲出現的農藝作物中心,每一處的面積至少在10萬平方公里以上,栽培的糧食作物有小麥、大麥、水稻、粟、黍和玉米這樣幾種足以為人們提供充足的熱卡的口糧。人類找到了這些可以延長生命的食物,並且代代相傳、周而復始地栽培下去,才算展開了農業生產,為定居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70964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8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