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通史:隋唐卷 中冊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江西通史》是一部系統、全面準確反映江西有人類活動以來,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間,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百姓生活等方面狀況的著作。全書共11卷,分別為:先秦卷、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北宋卷、南宋卷、元代卷、明代卷、清前期卷、清後期卷和民國卷。書中對各時期江西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及社會狀況做了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和介紹。
目錄
目次
總序 002
導論 009
第一章 政治經營與軍事鬥爭
第一節‧隋朝對江西的短暫統治 034
一 兵定江西 034
二 行政江西 037
三 林士弘據豫章 043
第二節‧唐朝江西政治與軍事 046
一 統一江西 046
二 吏政與治績 048
三 永王璘事件與江西 063
四 苛政與民變 069
五 黃巢義軍轉戰江西 077
六 地理形勢與唐代軍政 081
第三節‧唐末江西地方豪強政治 088
一 地方豪強割據江西 088
二 地方豪強政治特色 100
第四節‧楊吳南唐江西的政治與軍事 105
一 楊吳攻略江西 106
二 江西與南唐攻閩擊楚 114
三 江西人士與楊吳南唐政治 121
四 南唐江西農民鬥爭 131
五 李璟遷都南昌 136
六 南唐最後的支撐 139
第二章 政區建置與人口增長
第一節‧政區建置 146
一 隋代江西郡縣的省並 146
二 唐朝江西州縣的整理 149
三 江南西道的設立 154
四 楊吳、南唐時期的江西政區 157
五 影響江西州縣建置的因素 162
第二節‧人口增長 172
一 隋與唐前期江西人口的狀況 173
二 安史之亂後北人遷贛潮流 176
三 唐末五代移民持續入贛 190
四 人口增長與江西社會 208
第三章 經濟繁榮與中部崛起
第一節‧農業經濟的發展 224
一 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 224
二 水旱災害與水利興修 231
三 土地的廣泛墾殖 243
四 農業生產工具的改良 255
五 稻作農業的發達 260
六 經濟作物種植的普遍 267
七 林牧漁業的發展 283
第二節‧特色手工業的蓬勃發展 291
一 陶瓷業的興盛 292
二 礦冶業及相關產業的繁榮 301
三 紡織業的進步 311
四 長江中游的造船業基地 315
五 建築業的發展 319
六 釀酒業的普遍 332
七 文化用品的製造 335
第三節‧相對暢通的道路交通 338
一 水路交通的通暢 338
二 大庾嶺道的拓寬 343
三 驛路交通的發展 347
第四節‧初步繁榮的商品經濟 358
一 商人與商品經濟 359
二 城市商品經濟的初步繁榮 369
三 農村集市的興旺 376
四 市鎮、場的興起 379
五 勞動力商品化的現象 381
六 江西經濟與經濟重心南移 384
第四章 教育勃興與人文日新
第一節‧文教勃興 392
一 州縣學的舉辦 392
二 鄉村學的普及 396
三 書院的興盛 398
四 山林修學 410
五 廬山國學 419
第二節‧科舉與人才 423
一 科舉風氣漸濃 423
二 科舉人才輩出 429
三 科舉制下的士人生態 436
第三節‧文學的復興與超越 443
一 外地文人引領風騷 443
二 「地多章名客」 452
三 區域文化中心的初步形成 473
第四節‧書畫華彩 483
一 書畫藝術的起步 483
二 董源、巨然與山水畫 488
三 徐熙與花鳥畫 494
第五章 佛法鼎盛與道教風流
第一節‧佛教諸宗興起與傳播 508
一 隋佛教興國與江西佛教的發展 508
二 佛教各宗競相在江西弘傳 515
三 南禪贛地初興 521
第二節‧洪州禪風 529
一 馬祖道一創洪州禪 529
二 洪州禪的弘傳 537
三 百丈懷海與《禪門規式》 542
四 五家分燈 553
五 佛教興盛與民眾信仰 567
第三節‧道教實踐與發展 587
一 政治因素與江西道教興盛 587
二 廬山道教的繁盛 590
三 龍虎山道教的復興 600
四 西山淨明道的萌芽 606
五 麻姑山等地道跡 617
六 洞天福地與江西道風 624
第六章 民俗新潮與民風流變
第一節‧民生時俗 632
一 衣食住行 632
二 歲時節令 649
三 婚喪嫁娶 658
四 醫藥保健 669
第二節‧娛樂風行 675
一 「尚歌舞」 675
二 行酒令 684
三 好體育 686
第三節‧民風流變 694
一 「信巫鬼」與「重淫祀」 694
二 占卜與「畜蠱」 703
三 風水之風漸起 707
四 從「少訟」到「好訟」 712
後記 719
主要參考文獻 723
總序 002
導論 009
第一章 政治經營與軍事鬥爭
第一節‧隋朝對江西的短暫統治 034
一 兵定江西 034
二 行政江西 037
三 林士弘據豫章 043
第二節‧唐朝江西政治與軍事 046
一 統一江西 046
二 吏政與治績 048
三 永王璘事件與江西 063
四 苛政與民變 069
五 黃巢義軍轉戰江西 077
六 地理形勢與唐代軍政 081
第三節‧唐末江西地方豪強政治 088
一 地方豪強割據江西 088
二 地方豪強政治特色 100
第四節‧楊吳南唐江西的政治與軍事 105
一 楊吳攻略江西 106
二 江西與南唐攻閩擊楚 114
三 江西人士與楊吳南唐政治 121
四 南唐江西農民鬥爭 131
五 李璟遷都南昌 136
六 南唐最後的支撐 139
第二章 政區建置與人口增長
第一節‧政區建置 146
一 隋代江西郡縣的省並 146
二 唐朝江西州縣的整理 149
三 江南西道的設立 154
四 楊吳、南唐時期的江西政區 157
五 影響江西州縣建置的因素 162
第二節‧人口增長 172
一 隋與唐前期江西人口的狀況 173
二 安史之亂後北人遷贛潮流 176
三 唐末五代移民持續入贛 190
四 人口增長與江西社會 208
第三章 經濟繁榮與中部崛起
第一節‧農業經濟的發展 224
一 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 224
二 水旱災害與水利興修 231
三 土地的廣泛墾殖 243
四 農業生產工具的改良 255
五 稻作農業的發達 260
六 經濟作物種植的普遍 267
七 林牧漁業的發展 283
第二節‧特色手工業的蓬勃發展 291
一 陶瓷業的興盛 292
二 礦冶業及相關產業的繁榮 301
三 紡織業的進步 311
四 長江中游的造船業基地 315
五 建築業的發展 319
六 釀酒業的普遍 332
七 文化用品的製造 335
第三節‧相對暢通的道路交通 338
一 水路交通的通暢 338
二 大庾嶺道的拓寬 343
三 驛路交通的發展 347
第四節‧初步繁榮的商品經濟 358
一 商人與商品經濟 359
二 城市商品經濟的初步繁榮 369
三 農村集市的興旺 376
四 市鎮、場的興起 379
五 勞動力商品化的現象 381
六 江西經濟與經濟重心南移 384
第四章 教育勃興與人文日新
第一節‧文教勃興 392
一 州縣學的舉辦 392
二 鄉村學的普及 396
三 書院的興盛 398
四 山林修學 410
五 廬山國學 419
第二節‧科舉與人才 423
一 科舉風氣漸濃 423
二 科舉人才輩出 429
三 科舉制下的士人生態 436
第三節‧文學的復興與超越 443
一 外地文人引領風騷 443
二 「地多章名客」 452
三 區域文化中心的初步形成 473
第四節‧書畫華彩 483
一 書畫藝術的起步 483
二 董源、巨然與山水畫 488
三 徐熙與花鳥畫 494
第五章 佛法鼎盛與道教風流
第一節‧佛教諸宗興起與傳播 508
一 隋佛教興國與江西佛教的發展 508
二 佛教各宗競相在江西弘傳 515
三 南禪贛地初興 521
第二節‧洪州禪風 529
一 馬祖道一創洪州禪 529
二 洪州禪的弘傳 537
三 百丈懷海與《禪門規式》 542
四 五家分燈 553
五 佛教興盛與民眾信仰 567
第三節‧道教實踐與發展 587
一 政治因素與江西道教興盛 587
二 廬山道教的繁盛 590
三 龍虎山道教的復興 600
四 西山淨明道的萌芽 606
五 麻姑山等地道跡 617
六 洞天福地與江西道風 624
第六章 民俗新潮與民風流變
第一節‧民生時俗 632
一 衣食住行 632
二 歲時節令 649
三 婚喪嫁娶 658
四 醫藥保健 669
第二節‧娛樂風行 675
一 「尚歌舞」 675
二 行酒令 684
三 好體育 686
第三節‧民風流變 694
一 「信巫鬼」與「重淫祀」 694
二 占卜與「畜蠱」 703
三 風水之風漸起 707
四 從「少訟」到「好訟」 712
後記 719
主要參考文獻 723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