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_2026手帳年曆

阿瑪給給 西藏流亡教育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週年慶】情緒小夥伴全面9折

  • 3個人喜歡
  • 9 315
    35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中國近代史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盧惠娟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雪域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0/09/1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台灣第一本深入書寫西藏流亡教育的書籍。

法光佛研所所長 蕭金松
台灣師大教授 劉美惠
感動推薦

在薩伊德筆下的流離,對失去家園的西藏人意味著什麼?

本書描寫藏人的逃離家園與流落異鄉,敘述流亡者寄人籬下的辛酸與艱困,寫出西藏流亡教育的獨特:在流亡中,既要迎頭趕上時代的脈動,又要在異文化的環境中傳承西藏傳統的宗教與文化。

作者在闡述這一切時,並未引用很高深的理論,而是根據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以平鋪直敘的方式翔實描寫西藏流亡教育的真相。從書中讀者可以看到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西藏學子辭別家人,翻越喜瑪拉雅山脈的冰峰雪山,到印度後徬徨面對陌生環境,思念長期失聯的家人,努力適應艱困的異鄉生活……。

當這個世界被千年古老的西藏文化所吸引的時候,對無數面臨生離死別的西藏父母和孩子而言,它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更是一種認同、一種信仰、一種延續自己民族特性而所做的救亡圖存的努力,也因此,他們不得不在身分執著與失去親情之間苦苦掙扎……。

最後,讀者還可以從字裡行間看到作者對流亡藏童的疼惜與關懷,以及讓人感動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目錄

流亡:藏人的尋根之旅
1流亡,成為西藏的命運
2流亡的悲哀
3政治流亡?宗教文化流亡?
4日內瓦漢藏會議
5楚河漢界

教育:藏人未來的出路
1捍衛傳統創造歷史的流亡教育
2流亡西藏第五次教育大會
3西藏流亡教育的現況
4西藏兒童村學校
5教育部的實驗示範學校
6木蘇里西藏之家學校
7諾布林卡手工藝中心
8西藏醫藥曆算學院

承傳:流亡中的宗教文化
1宗教文化正式課程在西藏流亡學校
2宗教文化非正式課程在西藏流亡學校
3流亡中的藏傳佛教學校
4西藏流亡教育是流亡藏人普及化的平民教育
5新難民學生需要心理輔導
6流亡西藏亟需菁英教育改革

觀照:西藏流亡教育與三個我
1流亡西藏與三個我
2身為研究者撰寫西藏流亡教育論文的我
3身為臺灣老師教導西藏流亡學生的我
4身為媽媽捨不得流亡孩子受苦有西藏情懷的我
5囊巴拉蔣揚
6三個我的糾葛

幕後告白
38天.陪流亡

序/導讀

推薦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劉美慧
惠娟是我指導過最特別的學生。剛認識她時,覺得她說話聲音很溫柔,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後來,才發現她的心腸和聲音一樣柔軟,總是最關心校園中弱勢的孩子,忙於到校外將中輟生找回來。

惠娟的論文也是我指導過最特別的論文,惠娟是在職教師,在時間與工作的壓力下,原本想走一條輕鬆的道路書寫論文,好早日完成學位對父母親有所交代。後來卻因緣際會擇選一條艱辛的道路,到印度西藏兒童村理解西藏流亡學生的學習世界,探究流亡藏人如何在異鄉透過教育維繫宗教與文化認同。惠娟非常有恆心毅力,一旦決定投入,再大的困難還是勇往直前。

在指導過程中,惠娟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新知,也不斷開啟視野。她所探究的主題早已超越我的專業知識,我只是在探究歷程中扮演陪伴者的角色,適時給予研究方法的指引,惠娟的慧根與努力才是論文得以完成的關鍵。惠娟對西藏流亡兒童用情甚深,常陷入「誰能庇佑西藏孩子?」的擔憂中,她時常邊寫邊哭,為流亡流淚、為孩子憂心。所以,我時常要提醒她暫時跳脫情感,用理性來思考問題。我很少看到有人用生命寫論文,惠娟就是用這樣的態度來與論文共舞,完成了碩士論文《流亡西藏宗教與文化傳承教育之研究-以西藏兒童村為例》,口試通過後,三位口委一致建議惠娟將論文改寫出版。

這是《阿瑪給給—西藏流亡教育》這本書的後台故事中的一部份,迎接本書的出版,身為指導教授的我與有榮焉,當然也樂於向讀者推薦。自1959年流亡以來,西藏流亡政府長期寄居印度,流亡藏人魂牽雪域五十年,回家之路仍陷入膠著困境,返鄉與家人團聚遙遙無期。流亡西藏的新難民學生,為了學習西藏民族的宗教與文化,為了成為西藏人,踏上流亡之路,來到印度的流亡藏人學校寄宿讀書,父母在喜馬拉雅山的另一邊,形同有父母的孤兒,只能遙遠思念父母家人。流亡,是西藏的悲劇。本書敘述西藏流亡者如何實踐傳承宗教與文化的使命,字裡行間也流露出惠娟對西藏學童的疼惜與關懷。

惠娟把對西藏兒童的思念化為書寫的動力,用筆為西藏兒童發聲。這本書讓西藏流亡教育的研究走出學術殿堂,走入更多讀者的生命世界。讓我們共同期盼教育能帶來流亡兒童的轉機。

推薦序—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 蕭金松
教育的良窳是民族興衰存亡的重要關鍵,唯有普及而且高水準的教育,才能有效提升民族素質,立於不敗的競爭地位,否則在弱肉強食的現實社會,隨時都會被踐踏消滅。流亡藏人離鄉背井,要在異域立足謀生,所面臨的嚴峻考驗,更千百倍於藏區。除了要學習新的外語,汲取現代科學知識,培養更多就業技能,便於在現代社會出人頭地外。強勢文化環伺之下,故土情懷彌足珍貴,悠久的光榮歷史,深邃的傳統文化,傲人的宗教瑰寶,讓流亡海外的西藏青少年甚至兒童背負了重責大任,要投注比常人更多的時間、精力,承受更大的生活、學習壓力,也使流亡藏人的教育任務更加艱鉅。五十年來,他們做了多少?怎麼做到的?還有什麼要做的?如何去做?也許很多人想要知道。

盧惠娟老師曾經在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進修過一段時間,對西藏文化和藏傳佛教產生濃厚興趣,十年來利用寒暑假經常到印度各地,以參與者的角色近距離觀察流亡藏人兒童的教育實況,一方面完成了她的碩士論文《流亡西藏宗教與文化傳承教育之研究-以西藏兒童村為例》,一方面實地為新流亡西藏兒童默默付出,在互動中獲得了相當的迴響。結合以上的成果,就如同書名所呈現的,《阿瑪給給—西藏流亡教育》這本書,既有理性的探討,也有感性的訴求,可以引領讀者彷彿置身喜瑪拉雅南麓,一起尋找前述問題的答案。以幸為師生的因緣,隨喜這本書的出版,樂於向讀者推薦。

試閱

貢葛阿瑪的苦難

貢葛阿瑪讓我哭了三次。

五年前我開始尋覓1959年前後民間藏女的故事,卻遍尋不著。直到初識流亡藏人索南,他執意請我吃飯,我挑一家小飯館免得他太破費,他居然說了貢葛阿瑪的苦難給我配飯吃…

他說貢葛阿瑪在西藏境內時,國民黨先毀了她的娘家,接著共產黨毀了她的婆家。說中共來了,貢葛阿瑪被批鬥的情形。貢葛阿瑪被趕到埃巴塘開荒,回到家鄉後,因病臥床不起達三年之久。期間有許多婦女被捕,貢葛阿瑪因癱瘓而躲過一劫。我抑制盈眶的淚水,低頭撥動面前的飯粒,努力不在陌生的索南面前掉下淚來,我知道,我找到民間藏女的故事了。

我在達蘭薩拉貢葛旅店住宿期間,兩位僧俗流亡藏女竟都帶我上樓去找同一位老婆婆。我去蘇佳西藏兒童村學校前,和婆婆第一次初次見面,右眼迷濛的婆婆以為我和同伴一樣是阿尼拉,從右側袋子抓一把糖果給我,怪我怎麼在樓下餐館用餐不上樓來一起吃飯。婆婆衣衫隨意扣了幾個扣子,家居生活甚是安適。我從蘇佳西藏兒童村學校回來達蘭薩拉,和婆婆第二次見面,婆婆吩咐孫女做了一團糌粑給我享用,告訴我她最喜愛的孫子的故事。

隨後,我在德里機場候機赴日內瓦時,隨身翻了《血祭雪域》一書中最後一個故事「苦難」,讀到:當他們逼問我丈夫和兒子的下落時,我和婆婆真是擔心他們會回來,我和婆婆都希望他們戰死沙場,當然不是不愛,對我而言,他們是我的兒子和丈夫,對婆婆而言,他們是兒子和孫子,如果是平時,當然希望見到他們,可是,那時看到絕大部分男人全部都被抓進監獄,還有格扎他們被活剮,誰知道那些被抓的人沒有被活剮而死?所以,如果他們戰死異鄉,畢竟我們看不到,聽不見,如果抓回來當著我們的面處死或活剮,那我們可怎麼辦!那時我們寧願甚至希望他們戰死異鄉,那時我們還不敢奢望他們能逃到印度,那些幹部動不動就說要抓回我的丈夫和兒子,有時候說要運回他們的屍體示眾,一次他們甚至說我丈夫和兒子躲在某一個寺院內,要我前去勸降,當我準備去時又不讓去,我和婆婆幾天幾夜睡不著覺,一聽到有什麼動靜就心驚肉跳,擔心他們真的會抓回我的丈夫和兒子,或者是運回他們的屍體,到後來就悄悄了。得知我丈夫和兒子還活著時,生產隊已經沒有了,當時有人從印度回來,帶來了他們的照片和薩迦法王的照片,說要我和婆婆親手做的食物,我和婆婆就攪拌糌粑託來人帶到印度,當時婆婆年老,不能行動,所以我走不成,不久丈夫在印度去世。婆婆去世後,我就來到了印度。

我想貢葛阿瑪和她婆婆揉糌粑時不知揉進了多少思念?我想那個丈夫和兒子收到糌粑時是不是捧在手心和著眼淚?我在機場哭了起來…

日內瓦開會空檔,和流亡藏人聊起我的西藏流亡教育行,他們聽我講起貢葛旅店的老婆婆,居然告訴我婆婆就是那個《血祭雪域》苦難的貢葛阿瑪!啊!原來是婆婆!婆婆的人,和聽到的故事、看到的故事三個影像結合起來了。我提到兒子丈夫千里迢迢託人要貢葛阿瑪和她婆婆揉的糌粑,我們都紅了眼…

囊巴拉蔣揚

流亡兩年多的西藏難民少年蔣揚桑丹是是囊巴拉(Nambala)新聞事件當事人,因此大家叫他囊巴拉蔣揚。囊巴拉,位於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聖母)峰附近的山口,很多西藏人選擇通過這個山口逃亡印度。蔣揚流亡印度後,在比熱的蘇佳西藏兒童村學校讀書,就讀新難民特別班:語言班,專攻英語。2006年秋冬,我在臺灣的媒體,就曾經看過「囊巴拉槍殺事件」的報導。

在訪談蘇佳西藏兒童村學生時,我已隱約觀察到隱藏在學生內心的思鄉情懷,尤其囊巴拉蔣揚抑鬱最為嚴重。我在學生會會長的宿舍房間裡看到牆上掛著英文月曆,諾大一張西藏難民兒童與中國邊防軍在囊巴拉的相片,旁有文字介紹「囊巴拉槍殺事件」:

2006年9月30日,中國邊防警察,開槍射擊了75個的流亡藏人,其中17歲的尼師格桑龍措被殺,20歲的葛松南加被打傷。槍殺事件發生在離卻勇營地不遠高達18753呎的囊巴拉隘口。中國邊防軍還拘留了大約30個難民,其中包括14個兒童,他們很多不知去向。但41個幸運者,他們安全的到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中國政府宣稱,槍殺事件是為了自衛。但是週邊的目擊者報導,難民朝著山上跑,但邊防警察一次又一次朝著他們開槍,沒有警告,他們手無寸鐵,毫無招架之力。中國外交部宣稱的自衛,後來被目擊者的鏡頭,證明了是謊言。鏡頭裡,難民像狗一樣被獵殺。為了逃離中國不公正的法律,每年有不少藏民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喜馬拉雅,到達尼泊爾。

蔣揚給我看了附近登山的目擊者在遠處所拍攝的槍殺事件紀錄片,那一片皚皚的白雪裡,偷渡的難民們一個個小小的身影朝著山上跑,蔣揚為我解說模仿鏡頭裡答答答槍聲時的無力與絕望,至今猶在眼前。當時有近百名外國登山客目睹了獵殺過程。2008年11月12日,BBC紀錄片「Murder in the snow」,有羅馬尼亞登山客目擊拍攝的影片,並採訪當時被射殺的尼師的同伴、登山客、羅馬尼亞籍的拍攝者,重建現場當時情形。在以下網址可以看到整個過程:

http://tw.youtube.com/watch?v=UtVEVM12Mvk

http://tw.youtube.com/watch?v=oV_aJRgYyaM

http://tw.youtube.com/watch?v=BkMcj4vQtRU

http://tw.youtube.com/watch?v=veQIdaR0J70

蔣揚不是那幸運偷渡成功的41人之一,他在囊巴拉隘口被抓入獄;或許也可以說蔣揚是幸運的,因為他沒被射中槍殺。不論幸與不幸,蔣揚和三十多人被逮捕入獄三個月,他告訴我坐牢期間挨餓挨打被強迫吃一種藥丸,吃了後腦子變笨了,反應變慢記憶變差,至今後遺症依然。

出獄前和難友們討論過,蔣揚表示沒逃成功他不怕,還想要再度流亡,其他難友也說要再走,於是大家相約一起走。但出獄後到約定時間地點只有蔣揚一人出現,其他人沒來。不氣餒的蔣揚暗下決心定只有一人也要走,這次他要變換不同方式出走。蔣揚出獄時先打電話告訴昌都的父親,要再去印度,父親不肯,急著叫他留在拉薩等父親來接他回家,千萬別去印度。蔣揚堅持二度逃亡,再次借錢買假的過橋通行證。蔣揚喬裝成卡車助手闖關二度偷渡,終於安抵印度。成功逃到尼泊爾時,蔣揚馬上打電話回去報平安,居然聽見父親竟已過世。原來父親那天接到電話後,匆匆騎摩托車馬上出門去車站,想要趕赴拉薩接兒子。可是那天江水大漲,跛腳的父親連人帶車摔入急湍江水中,屍骨無存,連車都找不到。

難民接待站發現蔣揚是囊巴拉槍殺事件後的二度流亡者,幾個小時後立即召開記者會,記者們輪番而來,蔣揚機械式的有問就答,傷慟的他比一般難民被留在接待站的時間更長。蔣揚告訴我當時的煎熬:「老師,我哭,一直哭,眼淚不會停,我也不會吃飯,也不會睡覺,他們以為我瘋了。」像瘋了的蔣揚,直到三個月後才被帶到達蘭薩拉見到達賴喇嘛尊者,蔣揚說:「達賴喇嘛尊者要我到學校好好學習,他會為我祈禱,我才慢慢好起來。」

和其他西藏難民少年一起被安置在蘇佳兒童村學校讀書的他,除了於記者來賓參訪時回應關於囊巴拉新聞事件,兩年多來封閉自己,平素沈默寡言,不願和同學多說話。經過相處,囊巴拉蔣揚願意為我訴說他的憤怒與傷心:

當我一想到父母和妹妹,就會傷心,想為西藏犧牲。但想到就算我死了,對西藏沒有幫助。所以現在好好學習,我要做對西藏有幫助的事。

我父親不讓我念漢人學校,每天教我聖尊達賴喇嘛的事和宗教理論。我小時候上學時,有一天公安看到我脖子上戴著達賴喇嘛像,把我拉去角落問話,還打了我,把我的達賴喇嘛像摘下丟在地上踩。我傷心流淚,回家告訴我父親。父親很生氣拿了刀去找公安,此事鬧很大,我父親被抓了,判了五年牢。那時我十一歲。父親放出來後,我已了解西藏的情形,想去印度。逃到囊巴拉這個隘口時,中國邊防軍開槍殺人,我們只是小孩,沒做甚麼叛亂的事,只是想學習。

蔣揚告訴我他想為宗教奉獻。他愛上蘇佳學校的宗教課,愛在上課時提問。他喜歡宗教課所教內容,對宗教有興趣。他舉例告訴我,即使是六字大明咒雖然只佔宗教的一小部分,但是已具有廣大意義,更何況佛教所有教義。宗教的感動,使囊巴拉蔣揚願意為宗教奉獻。十八歲年輕的囊巴拉蔣揚,計劃兩年讀完蘇佳學校的語言班後,想要去德拉東的西藏職訓中心學習技藝半年,然後再去達蘭薩拉的政治犯團體「古居松」(Gu-chu-sun,即九、十、三),學當記者。他說:

囊巴拉事件使我害怕恐懼震驚,沒想過人民解放軍會開槍殺人,把人當成動物一樣令人生氣憤怒。想當記者是因為囊巴拉事件常常在腦海裡重現,記憶猶新,記者報導囊巴拉事件使我了解新聞記者揭露真相的力量,我想當為西藏真相說話的記者。

第一次訪談時,我從囊巴拉蔣揚眼中看到燃燒的憤怒,我想點醒這個看似沉默說起囊巴拉事件怒氣沖沖侃侃而談的大男孩,能否區分憤怒的對象,反問他如果他是邊防軍會怎麼做。他說:

我對中國邊防部隊殺人不滿,但不會對平民漢人不滿。如果邊防部隊軍人是中國人,我想那是無知,如果我是邊防部隊的藏人,我不會對藏人同胞開槍,穿越邊境只是想求學。

在初次訪談時,我已隱約觀察到隱藏在學生內心的思鄉情懷,訪談到後來我發現囊巴拉蔣揚尤其抑鬱最為嚴重。所以我有機會就找他,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來蘇佳學校說法祈福,學生表演西藏傳統歌舞獻給噶瑪巴時,校長邀請我參加,我找囊巴拉蔣揚隨身當譯者,我一有機會就找他。我常找他說話,囊巴拉蔣揚也常來找我提供論文資料,我倆也投緣,常常說話。後來我要他多說一些他和父親的事情。他說了他這個康巴少年的坎坷:

我和我爸爸一樣,喜歡自己看書。父親坐牢時我十一歲,期間我輟學幫忙家計,挖蟲草加入劇團賺錢交給媽媽。父親出獄後我想去印度,父母不肯,我找親戚借五千五人民幣給帶路人,帶我偷渡,在囊巴拉被抓。前天海外藏人青少年來校參觀,他們對西藏家鄉和囊巴拉新聞事件好奇,每次外國人來,我都會被找去。我很願意去說,我要告訴全世界真相,中國對西藏不好,是活生生的見證。我想讓世界上所有人知道我爸爸是怎麼死的,中國邊防軍在囊巴拉是怎麼殺人的。

這孩子眼中都是仇恨。現在才十八歲,以後的日子怎麼過下去?

平常不和同學說話的囊巴拉蔣揚,雖然宿舍和班上同學都對他好,但是就是不想說話。當老師的我想打開他封閉的世界,試圖把他從囊巴拉事件拉出來。

我:不和同學說話,這幾天常和我說話啊,今天還來找我兩次,為甚麼?

蔣揚:和老師說話是我的責任。

我:原來你在統戰我。(我逗蔣揚)

平素不苟言笑的他露出難得的微笑,赧然不知如何回答。

我:蔣揚,父親和囊巴拉事件成就了你。他會死是因為父愛,父愛會死是因為中共,世人現在都知道囊巴拉,你父親沒有白死。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856233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5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