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語的西藏雪嶽:書寫帝國邊境的鄉痛獨旅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作者史考特.伊佐,專為台灣讀者寫的一封信!!
在西藏,
一場被包裝成進步的慢性毀滅正在進行。
在權力的語言裡,一切剝削都叫做「拯救」。
拋棄母語,使用標準漢語,只為了「接軌國際」。
放棄自身文化,學習漢文化,只為了「成為文明人」。
「居民安置」被宣稱是改善生活品質,
真正被改善的只有統計報表與官方簡報。
「宗教自由」的口號日夜播放,
寺院的大門卻裝上了刷卡機、監控鏡頭與導覽動線。
國際化、現代化、經濟開發⋯⋯
在權力的語言裡都叫做「拯救」。
拯救誰?拯救什麼?
他們真的需要被拯救嗎?
在一個帝國的視角裡,只要服從就是正常
十五年、十二趟旅程,作者看見的不是觀光鏡頭下的西藏,而是極權系統如何滲入血管、骨隨、跟西藏人每一次的呼吸之間。
「自治區」的意義,從來不是自我治理,而是——
你必須照帝國的意思活著;
你必須依帝國的框架理解世界。
對「帝國」來說,
他們只需要定義一個正常的框架,
而人民,只要服從就好。
他們會傾斜你,旋轉你,直到你的影子也失去角度
街角的塗鴉永遠消失得比出現得快—
不是因為逼真尖銳,
而是因為真誠寫實。
「他們會傾斜你,旋轉你。」
這句模糊得像詩的文字,卻能讓一個人消失十年。
因為它說出了真相——
他們會把你磨成適合制度的形狀;
會把你的自我拆解成碎片;
會讓你對自己的聲音、臉孔、念頭產生懷疑;
直到你完全貼合那個巨大的機器,
成為其中一個可以被替換的齒輪。
監獄裡滿是詩人、教師、牧民、行動者。
不是因為他們犯罪,
而是因為他們保持了自己的角度。
此刻的西藏,不是神秘,而是劫難;不是風景,而是掙扎
「純淨」「靈性」「永恆」「自由」,都是曾經用來形容西藏的詞語。
但現在的西藏卻只剩下「壓迫」與「掙扎」。
殘存的西藏靈魂,卻只能遊蕩在帝國的邊緣,望著世世代代居住的雪山嘆息。西藏人對自由的追求,如同火炬一樣。無數西藏人在中國的壓迫下點燃自己,只為將希望傳承下去。
(本書改自:《2250 km.藏東紀事:生存與劫難下的真實西藏》)
在西藏,
一場被包裝成進步的慢性毀滅正在進行。
在權力的語言裡,一切剝削都叫做「拯救」。
拋棄母語,使用標準漢語,只為了「接軌國際」。
放棄自身文化,學習漢文化,只為了「成為文明人」。
「居民安置」被宣稱是改善生活品質,
真正被改善的只有統計報表與官方簡報。
「宗教自由」的口號日夜播放,
寺院的大門卻裝上了刷卡機、監控鏡頭與導覽動線。
國際化、現代化、經濟開發⋯⋯
在權力的語言裡都叫做「拯救」。
拯救誰?拯救什麼?
他們真的需要被拯救嗎?
在一個帝國的視角裡,只要服從就是正常
十五年、十二趟旅程,作者看見的不是觀光鏡頭下的西藏,而是極權系統如何滲入血管、骨隨、跟西藏人每一次的呼吸之間。
「自治區」的意義,從來不是自我治理,而是——
你必須照帝國的意思活著;
你必須依帝國的框架理解世界。
對「帝國」來說,
他們只需要定義一個正常的框架,
而人民,只要服從就好。
他們會傾斜你,旋轉你,直到你的影子也失去角度
街角的塗鴉永遠消失得比出現得快—
不是因為逼真尖銳,
而是因為真誠寫實。
「他們會傾斜你,旋轉你。」
這句模糊得像詩的文字,卻能讓一個人消失十年。
因為它說出了真相——
他們會把你磨成適合制度的形狀;
會把你的自我拆解成碎片;
會讓你對自己的聲音、臉孔、念頭產生懷疑;
直到你完全貼合那個巨大的機器,
成為其中一個可以被替換的齒輪。
監獄裡滿是詩人、教師、牧民、行動者。
不是因為他們犯罪,
而是因為他們保持了自己的角度。
此刻的西藏,不是神秘,而是劫難;不是風景,而是掙扎
「純淨」「靈性」「永恆」「自由」,都是曾經用來形容西藏的詞語。
但現在的西藏卻只剩下「壓迫」與「掙扎」。
殘存的西藏靈魂,卻只能遊蕩在帝國的邊緣,望著世世代代居住的雪山嘆息。西藏人對自由的追求,如同火炬一樣。無數西藏人在中國的壓迫下點燃自己,只為將希望傳承下去。
(本書改自:《2250 km.藏東紀事:生存與劫難下的真實西藏》)
目錄
作者的話
第一部:方尖碑
第一章 大理,西藏的門戶
*方尖碑
第二章 前往中甸之路
第三章 真實的香格里拉
第四章 從香格里拉到得榮
第五章 得榮與王家寺
第六章 前往鄉城之路
第七章 永恆之雨中的鄉城
第二部:追憶遺忘中的世界(騎摩托車遊西藏)
*追憶遺忘中的世界
第八章 理塘
第九章 峻巴
第十章 前往甘孜之路
第十一章 甘孜與失之交臂
第十二章 大圓滿
第十三章 石渠
第三部:幽冥地景
*幽冥地景
第十四章 玉樹
第十五章 曲麻萊與不在地圖上的路
第十六章 前往可可西里之路
第十七章 可可西里
第十八章 格爾木,從天而降
謝辭
第一部:方尖碑
第一章 大理,西藏的門戶
*方尖碑
第二章 前往中甸之路
第三章 真實的香格里拉
第四章 從香格里拉到得榮
第五章 得榮與王家寺
第六章 前往鄉城之路
第七章 永恆之雨中的鄉城
第二部:追憶遺忘中的世界(騎摩托車遊西藏)
*追憶遺忘中的世界
第八章 理塘
第九章 峻巴
第十章 前往甘孜之路
第十一章 甘孜與失之交臂
第十二章 大圓滿
第十三章 石渠
第三部:幽冥地景
*幽冥地景
第十四章 玉樹
第十五章 曲麻萊與不在地圖上的路
第十六章 前往可可西里之路
第十七章 可可西里
第十八章 格爾木,從天而降
謝辭
序/導讀
【作者序】
給台灣讀者的一封信
某種程度上,我在西藏的旅程,其實是從台灣開始的。
一九九二年,我為了學習中文來到台灣。後來在二○○二到二○○四年間,我住在台東都蘭北方的「意識部落」,那是一個原住民藝術家社群。當時的太平洋海岸還相當偏遠,沒有今天的衝浪民宿、文創小店或熱氣球觀光。那裡的原住民長者,仍完整地保存著他們的語言、信仰與歌聲,那是一種延續了數千年的生命形式,真實而完整地存在於他們自身之中。
我在都蘭結識的阿美族、卑南族與排灣族藝術家朋友,多數在三十歲上下。他們生活在一種「邊界」之間,一邊是深植於土地與傳統的族群身份,一邊是現實中由中華民國政經體制所主導的生活結構。對他們而言,創作與生活的一大核心,是回溯記憶、重拾族語,並在現代國家體制下重新建構屬於當代的原住民身份。
當我與他們一同生活時,也開始思考:這樣的身份與土地的議題,對我自己、對整個世界意味著什麼?二○○四年離開都蘭之後,我決定往更遙遠、更高處去,前往東藏那些偏遠的地方旅行。
在西藏,我看見山脈、草原、社群與信仰之間的一種合一,彷彿那遼闊的高地本身就是「佛性」的具象呈現,同時存在於天地與人心之中。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以真誠喜悅的笑容迎接我,像是等待多年的貴客。他們慷慨地遞上手中的東西:核桃、梨子、麵餅,或邀我進家裡喝酥油茶。那片土地似乎閃著光,恆久不滅,彷彿什麼都不會改變。
但當然,世事終究改變。
接下來十五年間,我多次重返西藏,目睹了環境與文化的破壞。東藏地區逐漸被軍事化與嚴密監控,山河被開挖、鋪上水泥,原本的村落被迫遷入安置區。這些景象讓我聯想到歷史上殖民過程的重演,如美洲原住民的滅族,日本與中華民國對台灣的統治,同樣的模式也出現在我後來旅居的寮國、墨西哥等地。水壩讓河流死亡,森林被清空以種植橡膠與棕櫚油。像宏都拉斯的貝塔.卡塞雷斯與墨西哥的伊西迪羅.巴爾德內格羅,這兩位「環保界諾貝爾獎」高曼獎得主都因為帶領族人捍衛土地而遭暗殺。
如今,西藏的生態浩劫與極權壓迫仍在持續,也已不再只是中國內部的問題。吞噬西藏的「帝國」不僅是國家政權,也包括跨國科技公司、全球對礦產的需求,以及那些透過剝削中國勞動市場而牟利的西方企業。它們輸出大型機械與水壩設備,間接促成西藏的工業化開發與土地掠奪。西藏人被迫離開家園的悲劇,其實與全球其他因戰爭、開發而流離失所的人民息息相關,自二○○二年以來,美國的「反恐戰爭」就已使超過三千八百萬人被迫遷離。
「自由的目的,是為他人創造自由。」
這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獄中二十七年間寫下的一句話。
沒有任何個人能單獨讓西藏重獲自主,但西藏人對土地的神聖感、他們在苦難與壓迫中仍展現的慷慨、尊嚴與喜悅,本身就是一種在束縛中的自由表現。
雖然每個人都受權力體系所制約,但有些人仍擁有相對更大的言論與行動空間。我在台東的意識部落朋友,至今仍持續為部落主權與環境保育發聲——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的。從二○一一年起,他們以藝術行動與現地抗爭的方式,對抗位於台東市與都蘭之間、違法興建且破壞生態的美麗灣渡假村工程。經過兩年的努力與全台聲援,一連串的訴訟最終讓該度假村無法開幕。
相較之下,西藏人只要稍有異議,就可能被捕入獄。許多人為了讓世界聽見文化滅絕的真相,不惜以最極端的方式抗議——自二○○九年至今,已有近兩百位藏傳佛教僧侶自焚,以此表達對土地與文化被毀滅的抗議。正如越戰期間,越南僧侶以自焚抗議美軍佔領與暴力一般。
二○二五年,達賴喇嘛迎來九十歲生日,同時也是「西藏自治區」成立六十週年。作為地球的「第三極」,西藏擁有僅次於南北極的冰川儲水量,並孕育十條大河,供應超過二十億人口的用水。中國對西藏的佔領,並非當代世界的特例,但由於其生態與政治的重要性,西藏已成為全球被佔領與被邊緣化民族的象徵。這些重要的時間節點,提醒我們回顧歷史、思索未來,不僅是為了西藏,也是為了所有被壓迫的族群。
我希望《失語的西藏雪嶽》能成為一部獻給西藏的禮讚,也是一種守護。
我衷心感謝好優文化在這個關鍵時刻推出中文版。
同時,我也榮幸地宣布,本書推出的印度版本,讓我有機會於二○二六年前往達蘭薩拉,達賴喇嘛與流亡藏人政府的所在地,親自將這本書帶回西藏社群。
能夠在這樣的循環中回到原點,對我而言,是一種深深的榮幸與回饋,獻給那些在西藏各地慷慨接納我的人們。
二○二五年十一月
SE 墨西哥.恰帕斯
給台灣讀者的一封信
某種程度上,我在西藏的旅程,其實是從台灣開始的。
一九九二年,我為了學習中文來到台灣。後來在二○○二到二○○四年間,我住在台東都蘭北方的「意識部落」,那是一個原住民藝術家社群。當時的太平洋海岸還相當偏遠,沒有今天的衝浪民宿、文創小店或熱氣球觀光。那裡的原住民長者,仍完整地保存著他們的語言、信仰與歌聲,那是一種延續了數千年的生命形式,真實而完整地存在於他們自身之中。
我在都蘭結識的阿美族、卑南族與排灣族藝術家朋友,多數在三十歲上下。他們生活在一種「邊界」之間,一邊是深植於土地與傳統的族群身份,一邊是現實中由中華民國政經體制所主導的生活結構。對他們而言,創作與生活的一大核心,是回溯記憶、重拾族語,並在現代國家體制下重新建構屬於當代的原住民身份。
當我與他們一同生活時,也開始思考:這樣的身份與土地的議題,對我自己、對整個世界意味著什麼?二○○四年離開都蘭之後,我決定往更遙遠、更高處去,前往東藏那些偏遠的地方旅行。
在西藏,我看見山脈、草原、社群與信仰之間的一種合一,彷彿那遼闊的高地本身就是「佛性」的具象呈現,同時存在於天地與人心之中。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以真誠喜悅的笑容迎接我,像是等待多年的貴客。他們慷慨地遞上手中的東西:核桃、梨子、麵餅,或邀我進家裡喝酥油茶。那片土地似乎閃著光,恆久不滅,彷彿什麼都不會改變。
但當然,世事終究改變。
接下來十五年間,我多次重返西藏,目睹了環境與文化的破壞。東藏地區逐漸被軍事化與嚴密監控,山河被開挖、鋪上水泥,原本的村落被迫遷入安置區。這些景象讓我聯想到歷史上殖民過程的重演,如美洲原住民的滅族,日本與中華民國對台灣的統治,同樣的模式也出現在我後來旅居的寮國、墨西哥等地。水壩讓河流死亡,森林被清空以種植橡膠與棕櫚油。像宏都拉斯的貝塔.卡塞雷斯與墨西哥的伊西迪羅.巴爾德內格羅,這兩位「環保界諾貝爾獎」高曼獎得主都因為帶領族人捍衛土地而遭暗殺。
如今,西藏的生態浩劫與極權壓迫仍在持續,也已不再只是中國內部的問題。吞噬西藏的「帝國」不僅是國家政權,也包括跨國科技公司、全球對礦產的需求,以及那些透過剝削中國勞動市場而牟利的西方企業。它們輸出大型機械與水壩設備,間接促成西藏的工業化開發與土地掠奪。西藏人被迫離開家園的悲劇,其實與全球其他因戰爭、開發而流離失所的人民息息相關,自二○○二年以來,美國的「反恐戰爭」就已使超過三千八百萬人被迫遷離。
「自由的目的,是為他人創造自由。」
這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獄中二十七年間寫下的一句話。
沒有任何個人能單獨讓西藏重獲自主,但西藏人對土地的神聖感、他們在苦難與壓迫中仍展現的慷慨、尊嚴與喜悅,本身就是一種在束縛中的自由表現。
雖然每個人都受權力體系所制約,但有些人仍擁有相對更大的言論與行動空間。我在台東的意識部落朋友,至今仍持續為部落主權與環境保育發聲——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的。從二○一一年起,他們以藝術行動與現地抗爭的方式,對抗位於台東市與都蘭之間、違法興建且破壞生態的美麗灣渡假村工程。經過兩年的努力與全台聲援,一連串的訴訟最終讓該度假村無法開幕。
相較之下,西藏人只要稍有異議,就可能被捕入獄。許多人為了讓世界聽見文化滅絕的真相,不惜以最極端的方式抗議——自二○○九年至今,已有近兩百位藏傳佛教僧侶自焚,以此表達對土地與文化被毀滅的抗議。正如越戰期間,越南僧侶以自焚抗議美軍佔領與暴力一般。
二○二五年,達賴喇嘛迎來九十歲生日,同時也是「西藏自治區」成立六十週年。作為地球的「第三極」,西藏擁有僅次於南北極的冰川儲水量,並孕育十條大河,供應超過二十億人口的用水。中國對西藏的佔領,並非當代世界的特例,但由於其生態與政治的重要性,西藏已成為全球被佔領與被邊緣化民族的象徵。這些重要的時間節點,提醒我們回顧歷史、思索未來,不僅是為了西藏,也是為了所有被壓迫的族群。
我希望《失語的西藏雪嶽》能成為一部獻給西藏的禮讚,也是一種守護。
我衷心感謝好優文化在這個關鍵時刻推出中文版。
同時,我也榮幸地宣布,本書推出的印度版本,讓我有機會於二○二六年前往達蘭薩拉,達賴喇嘛與流亡藏人政府的所在地,親自將這本書帶回西藏社群。
能夠在這樣的循環中回到原點,對我而言,是一種深深的榮幸與回饋,獻給那些在西藏各地慷慨接納我的人們。
二○二五年十一月
SE 墨西哥.恰帕斯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