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你好!3 個女生30天的自助旅行絲路線
三個女生勇闖絲路自助30天,寫給未來的旅伴四號行程全攻略!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10月連假規劃了嗎?展開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展75折起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世界文化遺產‧絲路中國段
行前準備 TIPS ╳ 手繪行旅地圖 ╳ 自助行程規劃 ╳ 實用旅遊資訊
到沒去過的遠方,展開一場華麗冒險!?
少了唐三藏的絲綢之路,一路上都是「買東西→吃東西→買東西→吃東西(偶爾還有名勝古蹟)?」
"原來絲路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一本寫給未來旅伴四號的行旅筆記
好笑好吃好玩好買好看的自助全紀錄
懷抱著穿越時空的想像,踏上傳說中的古絲綢之路中國段,腦中浮現「一月變文青」的幻想,無奈現實可不似旅遊節目那般優雅輕鬆!
自西安、蘭州、嘉峪關、敦煌、吐魯番、庫爾勒、喀什到烏魯木齊,馬不停蹄的陸路聯運,一次永生難忘的背包課!
.蘭州滿街馬先生賣拉麵,到底該吃哪一家?
.無門茅廁、坦臀相見,一次五毛救急,上還是不上?
.硬座、軟座、硬臥、 軟臥傻傻分不清,火車廣播囉唆像念經?
.遍尋不著落腳處,轉角遇到維族梁朝偉,一切竟然就像王家衛的電影?
.在機場被安檢,為什麼還要被打腳底板!?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維族的過年「古爾邦節」讓人大開眼界!
.一生必訪世界遺產──敦煌莫高窟,不去遺憾的絕世景點──月牙泉、鳴沙山!
.小資女的發財夢,跟著維族人逛大巴扎市集!
鬧水災的旅館浴室、神出鬼沒的纏人維族司機,
大意誤入黑店咖啡廳、慘遭公交車丟包路旁,
一路上冒險犯難、相互扶持、化險為夷,
三個旅伴從酒肉朋友晉升「患難之交」的絕妙奇幻旅程!
本書特色
去絲路也是買東西、吃東西、買東西、吃東西!?
三個女生勇闖絲路自助30天,寫給未來的旅伴四號行程全攻略!
每日行程規劃、花費記帳、行旅筆記,不藏私大公開!
不去可惜──中國2014最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景點:「絲綢之路」
目錄
旅伴一號推薦:粟子玩絲路‧總是有她的另類思路
旅伴二號推薦:文雅的吃經與文明的吃驚!
我是旅伴三號:華麗的冒險
自助絲路線
絲路行前準備
Chapter01 西安
1-1回民街的觀光氣
1-2饃之城
1-3他鄉有故知
1-4摩的王子
【印章源流考】
【手縫針線活兒】
【煎餅果子】
Chapter02 蘭州
2-1蘭州吃拉麵
2-2小吃的樂趣
【拉麵文化】
Chapter03 嘉峪關
3-1非包不可
3-2人情紙一張
3-3波折一日
Chapter04 敦煌
4-1洗澡做水災
4-2隔壁攤吃烤肉
4-3莫高窟,相機禁止進入
4-4月牙泉,錯錯錯
4-5小市儈
4-6司機的敦煌生活
Chapter05 吐魯番
5-1硬座眾生
5-2花花世界
5-3買買提,勾勾迪
【烤包子與薄皮包子】
Chapter06 庫爾勒
6-1奇遇記
6-2蘿蔔啥玩意
6-3軟臥的考驗
Chapter07 喀什
7-1嘩!踩紅線
7-2不如來得巧
7-3夜市人生
7-4冰激凌的誘惑
7-5我真無良心
7-6麥擱打我腳底板
【維族女性亮晶晶】
Chapter08 烏魯木齊
8-1火鍋魔咒
8-2小資女發財夢
後記:旅行的意義是……
序/導讀
【推薦序】
我是旅伴三號──華麗的冒險/粟子
「媽啊,我又要去喀什啦!」回想數年前,與吃苦耐勞的雙親自助遊南疆,風塵僕僕在氣勢壯闊的帕米爾高原與課本上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往來奔波。儘管將烏魯木齊、吐魯番、塔什庫爾干、紅其拉甫口岸等地的奇聞妙事念茲在茲(諸如:旅館夜半鼠竄、沙發硬如木頭、包車師傅狂唱刀郎、親眼目睹雪崩等),卻壓根兒沒想過此生有幸二度造訪,畢竟對偏好安穩的粟子小姐而言,如此波瀾萬丈的經歷,一生一次堪稱足夠。
世事果然難料,對絲路環抱美麗遐想的兩位好友積極規劃長達月餘的背包旅程。開頭不置可否的我,在得知將途經最愛的香港與中意的西安時,立馬決定參加,本末倒置的程度,儼然是為了喝牛奶而買了一頭牛!回想這一個月,我們仨一同體驗永生難忘的火車硬座、嚐到傳說中的蘭州拉麵、含淚享受不時做水災的公共澡間、目睹世界讚嘆的敦煌莫高窟、參與熱鬧非凡的古爾邦節、痛罵道義無道的黑店咖啡廳、隱忍痛打腳底板的機場安檢……個中喜怒哀樂、雀躍辛酸、冒險犯難、化險為夷,確是出發前難以估量的無價收穫。當然,除了無形記憶,三位正值「血拼期」的輕熟女也未放過任何心儀的有形紀念,從維族花色鮮豔的絲巾地毯、金光閃閃的手飾鏡盒,到或純樸復古或繽紛多彩的鍋碗瓢盆,滿載而歸的華麗成果,就是肩上近乎爆炸的緊繃背包。
因為這番「罄竹難書」的同甘共苦,咱們非但沒有鬧翻,反而從酒肉朋友晉升患難之交,甚至如當兵同梯一般,每每相約必談到絲路。只是,由於三人腦部的海馬體各有缺陷,導致細節經常兜不攏,這廂旅伴一號言之鑿鑿,那廂旅伴二號一頭霧水,負責仲裁的在下又常常是「好像有、好像沒有」,導致羅生門公案時有所聞。為避免類似爭議與日俱增,我索性越俎代庖,在兩位文字工作者的旅伴前亂舞大刀,記錄這段此生「應該不會再來一次」的華麗冒險。
能夠無後顧之憂地遊山玩水,首要感謝對我萬分照顧、億分好的雙親,大力支持宅且軟弱的獨生女行萬里路,進而開啟寫遊記的契機。至於絲路行的順利成功,則全然是旅伴的功勞,因為出版首本旅遊書而得以結識兩位絕好的朋友,是我人生又一大幸運。
旅行帶給我的,不只是震撼的景致、開闊的視野、妙趣的見聞,更在體認與珍視自己的幸福。
試閱
1-1回民街的觀光氣
來到西安,聚集超過兩萬名穆斯林的回民街區堪稱必遊景點,區域範圍涵蓋北院門、化覺巷、西羊市與大皮院等四條縱橫交錯的街道,除有多座型態年代各異的清真寺,又以位居北院門「小吃一條街」最吸目光。步行其間,各類清真美食排山倒海、綿延不絕,熱冷甜鹹、煎煮炒炸、牛牛羊羊,只要胃袋夠大、味蕾夠強、荷包夠壯,日日流連也不足奇。
看到這,精打細算的您或許會對「荷包夠壯」感到好奇?的確,回民街固然特色食物、仿古舊貨、民俗藝品一樣不缺,卻也無可避免地染上觀光區訂價偏高的習性,而且飆漲速度遠超過想像(分別於2005、2009、2012年到此的我感受尤其深刻,隨手小食明顯由一個幾毛升至幾塊)。
以最常見的熱辣辣烤肉為例,出發前查詢近月內的資料,指Size驚人的肥滋滋牛或羊肉串至高3元人民幣,但我們目睹的現況是,最陽春簡單的已是5元人民幣起跳,想吃得不那麼壓抑與戒慎恐懼,破百元人民幣實屬常態。名店如「賈三灌湯包」、「老米家泡饃館」、「紅紅酸菜炒米」等消費水平同樣一日千里,物價幾乎可與台北比擬,儘管菜單數字不斷攀升,每逢用餐時間仍是駢肩雜遝、一位難求。相形之下,同屬西安本土小吃的蕎麵、餄餎、涼粉、餡餅等各個銅板價,剛出鍋的清真鍋貼與方離火的焦香肉串,真是一個吃飽一個吃巧的最佳實例。別於頻頻嫌貴的背包客,當地人倒是吃得爽快又痛快,湯包一籠一籠又一籠、烤肉一串一串再一串,處處可見等著吃喝、排隊付錢的洶湧人潮,貼切印證「消費帶動經濟」的箴言。
1101回民街小吃遍佈,越夜越熱鬧!
1102開朗大叔邀您嘗嘗甜口棗糕
1103燒烤店熱鬧非凡
1104、1104a清真油炸餡餅香脆清甜
1105、1105a鍋貼現包現煎、新鮮燙口
1106、1106a糖葫蘆模樣可愛、口味繽紛
1107、1107a乾果核桃為西安知名伴手禮
1107b大型土特產店一次滿足觀光客所有需求
湯包無湯
位於北院門93號的「西安賈三清真灌湯包子館」,是小吃一條街的必訪聖地,或許聲譽太高、名聲太響,導致真正品嘗後,萌生相見不如懷念的感慨。踏進甫重新整修、雕梁畫棟的豪華入口,鞋底立即感受因油膩造成的滑溜感,好不容易找到(走到)座位,桌面清晰可見油脂混合濕抹布擦過的螺旋狀痕跡,抽屜也塞滿前位、前前位、前前前位客人隨意擲入的衛生紙、羊骨頭。為數眾多的年輕服務員熱中聊天調笑多過收拾整理,形成店內看似光鮮亮麗、實際油油膩膩的景象。當時我想,雖然用餐環境有待商榷,但畢竟吃進嘴裡的湯包才是「賈三」屹立馳名的強項。
店內採先到櫃台點餐付款,再將單據交給服務員出菜的半自助運作。好不容易在亂無章法的人群中突圍,跌跌撞撞完成買單、給單手續,不一會兒跑堂小哥就以豪邁的溜冰姿態,一口氣將招牌羊肉灌湯包(17元人民幣)、牛肉灌湯包(16元人民幣)迅速「滑」上桌,看著淌著肉汁的破皮,這才恍然大悟,為何整間店到處「油騰騰」──雖名為湯包,但沒破且真正保有燙口湯汁的,一籠頂多兩三個,這些菁菁華不是灑在地上就是淋在桌上,鮮少有機會進五臟廟。整體而言,「賈三灌湯包」類似上海小籠蒸包,外皮薄Q、湯鮮甜(如果幸運沒破的話),餡肉嚼勁足,調味以花椒搶盡風頭,其餘冷盤、湯品、泡饃等牛羊肉餐點則屬中等。擁有名氣、人氣加持的「賈三」,其實仍有精益求精的空間,諸如:提高包子的「有湯率」、定期徹底進行桌椅地板除油、改善漫不經心的服務態度等等,不一定要走鼎泰豐的米其林路線,至少能成為更難挑剔的「名店」。
1108、1108a名聞遐邇的賈三灌湯包
1109饕客始終絡繹不絕
1110湯包雖燙,但有湯率低
0.6的玄機
嗜肉如命的我,來到碳香四溢的回民街,豈有錯過現烤美味的道理?原本躍躍欲試的心情,因為大幅超標的價位而陷入躊躇,無法相信所謂的「3元大串肉」已經消失無蹤,東問西找,卻都是徒勞。轉進西羊市搜索,外來客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前來覓食的本地人,不一會兒竟目睹「一串6角」的超低價烤肉!戴著口罩的大嬸雙手沒停地擺弄肉串,時不時撒下各種香料,動作專業俐落。「真的假的?這可全街首度出現的以角計價。」我們樂得擠進狹小座位,還沒開口,看來還在讀小學的點菜小小哥搶先提醒:「一次最少20串!」
數分鐘後,聽來聲勢浩大的20串熱騰騰登場,令人驚訝的並非食物本身,而是神乎奇技的細膩串肉技巧──每根鐵籤上纏繞著零點零幾公克的肉塊,連如何咬下都是難題,遑論把薄如蟬翼的生肉穿過去,而且與其說是咀嚼肉塊,倒不如當作吸吮有濃濃孜然茴香等清真調料的薄脆洋芋片,幾串下肚猶如一粒豆子投入汪洋大海!「先來個40串!」、「這兒再來30串!」店家生意火爆非常,一日千串不成問題,歸根究柢恰是正中消費者貪便宜的心態,先以破盤價吸引顧客上門,再用動輒數十的串量掩蓋肉量的不足。「畢竟費工嘛!」0.6元吃得不僅是氣味,更是令人驚嘆的「巧藝」。
1111回民街隨處可見販售烤肉的館子或小攤
1111a各式生肉串堆積如山
1112燒烤畫面過癮非常
1113虧本生意無人做,低價烤肉有玄機?
1114肉量少得驚人,所幸有涼皮填飽肚子
炒糕、烤麵筋、肉夾饃、糖葫蘆、柿子餅、木炭烤雞、餛飩橄麵、白糖涼糕、肉丸糊辣湯、現榨石榴汁、八寶玫瑰鏡糕(棒棒糖版狀元糕)……回民街包羅萬象的攤位,滿足來自世界各地、各有所好的味蕾,對花椒、孜然、辣椒等調料不甚熟悉或耐受度低的朋友,建議先點少量試試滋味。需提醒的是,此處為穆斯林聚居地,食物一律清真,不只不會販售豬肉,更切莫攜帶自他處購買的豬肉製品進入店家,以免觸犯禁忌。寫到這,腦海浮多年前在西安與雙親光顧清真館時,意外凸槌的大不敬糗事──剛購入的熱騰騰豬頭皮因塑膠袋(不得不提,大陸裝食物的塑膠袋絕可用薄如蟬翼形容)軟化而鬆開,轉眼間,軟嫩的肉片霹哩啪啦落地,好險粟爸手腳快,一把將其抓回袋中,否則真是磕頭謝罪都不夠!
1115烤麵筋香料灑得兇狠,滋味濃烈更勝烤肉
1116特色小吃店一次囊括所有西安庶民美食
1117麵館時時人滿為患、熱氣蒸騰
1118吃麵前先向老闆娘點餐取票
1118a清真牛肉麵麻辣帶勁
1119餛飩也是西安熱門小吃
1120 結束回民街覓食之旅,鏡糕可謂道地的句點
1-2饃之城
「饃主要分為發麵和死麵兩種:發麵饃比較容易咀嚼,口感類似三角燒餅,它適合與各種肉類配合,變身超好吃的肉夾饃;死麵饃則十分硬且紮實,直接吃可以用來鍛鍊牙齒,主要被使用在泡饃系列。」重看多年前的下海首作《玩大陸‧沒事兒》,對照數年後再訪西安的日記,深刻體會自己的毫無長進──除體格由胖胖的粟子蛻變為長長的粟姨,對吃的鑽研偏好與細膩描述簡直如出一轍。作為陝西最著名的特色食材,饃已與當地飲食徹底結合,早晨肉夾饃、中午乾泡饃(煮好時湯汁完全滲入饃內,韌而粘滑)、晚上水圍城(寬湯煮饃,上桌時饃在中央、湯在四周,散而綿滑),別於吃熱鬧的觀光客,日日與饃為伍的西安人,可是貨真價實的吃氣味。
暱稱「漢堡王」的我,自然與異曲同工的肉夾饃一見如故,每去必嘗的結果,就是親身體驗物價飆漲的可怕與劣饃驅逐良饃的可嘆,前者一翻三倍,後者由自家手工烘培變為工廠大量生產。「還是妳家餅餅好!」粟家雙親自製的麵食向來廣受好評,時常受惠的旅伴坦言名聞遐邇的饃略遜一籌,不若想像中的清香有嚼勁。我憶起第一次品嘗西安肉夾饃時的震撼,燒燙燙的炭烤饃夾入軟爛濃郁的臘汁肉,外酥脆內綿香,簡單不凡的昔日遠勝平淡無奇的今日,由衷感慨店家為求多快好省而改變饃的製成(從炭火慢烤改為電爐加熱)或索性外包的可惜。儘管品質有下降趨勢,饃仍是市民最偏好的主食,或湯或乾或夾肉或配菜,不變外型卻有百種吃法,不愧是嗑饃成癮的饃之城。
1201西安漢堡──肉夾饃
1201a店家自製厚實有嚼勁的饃
1202市區不時可見與肉夾饃異曲同工的割包小攤
1203當地人的最愛──肉夾饃配涼皮子
誰夾誰
一早獨自外出溜達,前往騾馬市商業街早市途中,巧遇標榜湯濃肉香饃好的老鋪「秦豫肉夾饃」(碑林區東木頭市19號),難得遇上鐵門拉起又無人排隊,趕緊入內搶購最獲好評的臘汁肉夾饃(7元人民幣)。不同於隨到隨有名店,堅持僅上午營業的「秦豫」個性十足,不僅開門時間短、售完即收攤導致饕客時常撲空,更常因為種種「人性化」理由無預警歇業:「什麼逢年過節,天氣太熱或其他各種原因都可能關門,所以經常有朋友去幾次都吃不到也屬正常。」幸運遇上千載難逢的良機,自不能錯過,趕緊循前位客人腳步依樣畫葫蘆,先到收銀櫃檯點餐付款領票,再至隔壁櫥窗交票取餐。熱氣蒸騰的開放式廚房內,只見身著白色制服的廚師燉肉、熬湯、煮麵各司其職,負責肉夾饃業務的師傅則是一刻不停地反覆剁肉、切饃,將肉末肉汁由砧板剷起並塞於饃內。為追求「饃酥肉爛又不膩」的境界,收尾動作尤其需要運用手腕巧勁,確是神乎奇技的獨門功夫。
看得目不轉睛的當下,新鮮現做的肉夾饃已經組裝完成,混合滷汁的油水迅速滲透牛皮紙袋,所幸外頭還有一層薄如蟬翼塑膠袋兜著,才不至油膩外洩。歡天喜地拎著得來不意的夢幻肉夾饃,睡眼惺忪的兩位旅伴倒是驚嚇多於驚喜:「早餐這麼油!」不敵我的殷切期盼勉力咬下,隨即露出「滿好吃,但不想現在吃」的複雜表情。就在我活靈活現敘述買饃歷險記的同時,身為文字工作者的旅伴卻畫錯重點:「為啥叫肉夾饃,明明是饃夾肉?」她的疑問並非空穴來風,畢竟照字面來看確屬顛倒……有人指肉夾饃是「肉夾於饃」的簡稱,又或著「饃夾肉」聽來像「沒夾肉」,容易語意混淆。眾說法中,以運用陝西方言的解釋信度最高──人們簡稱夾著其他餡料的饃為「夾饃」,並慣於在兩字前加上餡料的名稱,諸如:菜夾饃、肉夾饃、花干夾饃、雞蛋夾饃等等。
1204標榜湯濃肉香饃好的秦豫肉夾饃
1204a秦豫所在的東木頭市,晨間市集熱鬧非凡
1204b店內裝潢簡單明亮
1205肉夾饃現點現製,依肉的肥瘦而有不同價位
1206員工一刻不停地烹煮肉夾饃的靈魂──臘汁肉
夾夾樂
西安隨處可見販賣夾饃的店鋪,名聲響亮的「秦豫」、「樊家」(碑林區竹笆市街53號)、「子五路張記」、「張軍」,獨家連鎖各有擁護,踏實胃飽周遭居民的小館也非省油的燈,位在入住旅社「漢唐居」對面的無名夾饃店,便深得我們支持。與動輒一份6至10元人民幣的「名牌」肉夾饃相比,此地2.5至5元人民幣的訂價可謂經濟實惠。然而,低廉並不等於便宜行事,以煤炭燉煮的三層肉與熬製入味的花干滷蛋皆十分講究,醬色醇厚的滷肉鹹甜肥瘦恰好,美味直逼「秦豫」甚至更勝「張軍」。肉夾饃與割包相似,可隨喜好挑選肥瘦比例,不似一些名店選特定部位需加價,此地一律平等,端看客人有無勇氣說出「我要全肥」!至於以自助餐方式呈現的菜夾饃,內餡有炒紅蘿蔔絲、辣炒酸豇豆、涼拌高麗菜、清炒豆干等食材簡單、調味鮮明的熟菜,2.5元人民幣可隨意挑選兩樣(加價加選),不只售價僅是肉款的一半,包羅萬象更得旅伴讚賞。貼心的是,無論何種餡料的饃,最終都會撒上爽脆夠勁的青辣椒末與生洋蔥絲,確是口感多元、滋味多重的「西安漢堡」。
選擇組合多如牛毛,人人客製夾饃的結果,就是老闆娘忙如高速旋轉的陀螺,不斷在狹長走道來回奔波,一會兒轉身翻烤生饃、揉麵糰,一會兒快刀切開熟饃、剁滷肉。負責所有點餐找零之餘,時不時還得遞上幾碗熱呼呼的雞蛋醪醩、幾瓶冰涼涼的冰峰汽水,很有一婦當關、客來我擋的騰騰氣勢。「不要那個、不要這個,要多點那個……」人稱聖母娘娘的旅伴性情極佳,獨對飲食無法妥協,光顧家鄉早餐店時「眉角」甚多、傳為佳話(箇中經典是,一家人分別點很燙的熱奶茶、手可抓杯的溫奶茶與有冰塊的冰奶茶,回家後卻一併倒入鍋中加熱),來到西安同樣不改其志。「妳是要這個、還是那個,還是不要這個、那個?」熱愛菜夾饃但又對某些菜色存有芥蒂,加上些許的猶豫不決,造就俐落老闆娘難得「跳針」的珍貴畫面。
1207不只牛,非清真館提供肥滋滋的紅燒肉夾饃
1208菜夾饃選擇多樣,滋味不遜肉版
1209從製饃、烤饃到夾饃,萬能老闆娘堪稱「饃中豪傑」
1209a在地小鋪提供的夾饃選項不輸名店
1210孜然夾饃別有一番西北風味
泡饃,免了!
三度遊西安的我,相當程度影響首次造訪的旅伴,因此大雁塔不去、華清池跳過、半坡遺址犧牲、大唐芙蓉園敬謝不敏,反而將大把時間耗在回民街、書院門……「西安旅遊局真不能聘我!」固然喜愛此地人文美食,卻對門票昂貴的景點挑三揀四。本不想將如此偏見禍延飲食,開口閉口「妳們可以試試」,未料曾在台灣嘗過泡饃的兩人有志一同:「免了!」輕易拒絕這項必備的西安小吃。
話說吃泡饃本身正是一場兼具體力耐力續航力且自作自受的活動,時間銀兩空胃缺一不可。才坐定,服務員立馬扔上一個空碗與兩個硬梆梆的饃,客人就會乖乖地將饃掰成便於入口的小塊。「掰饃」過程也是一番心理周折,先是興趣盎然地笑臉,漸漸快樂被「怎麼也掰不完」的洩氣取代,最後只要見到「眼神放空、手掰不停」的黑面人,就知道他等會兒鐵定要吃泡饃。化為碎塊的饃由服務員標記後送至廚房,經歷沖湯、加料等手續,瞬間膨脹成雙倍量的羊肉、牛肉或葫蘆頭(滷豬腸)泡饃冒煙登場。無暇仔細端詳,不斷吸入湯水的泡饃持續長大,越吃越多的景象彷彿是另類聚寶盆!西安市內名店處處,歷史悠久的「老孫家」、「德發長」、「同盛祥」、「西安飯庄」、「春發生」生意最旺,用餐時間人潮洶湧,回民街內的「老米家」也擄獲不少鐵桿粉絲的心。旅伴聽我「食驗豐富」、滔滔不絕,笑問最推薦哪間,不愛喝湯的我文不對題答:「我還是愛肉夾饃……」
1211老米家泡饃名聞遐邇
1212泡饃店多如牛毛,旅伴絲毫不為所動
1212a在地人鍾情熱燙燙的現煮泡饃
「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渣滿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餘香久不散。」使用中文的幸福,是能夠讀懂看通更由此意會美食的美好與美妙,活色生香的七言絕句,貼切記錄西安肉夾饃的獨到之處。漫遊饃城市,最內行莫過有饃隨行,喜歡豐富有料的選夾饃、偏愛純粹麵香的啃白饃,細細品味古都綿延千年的饃生活與食文化。
1213訪西安豈有不吃饃的道理?!1-3他鄉有故知
三度造訪,西安已榮登旅遊排行中僅次香港的熟悉故友,不僅市區主要幹道、知名景點走透看遍,舉世聞名的兵馬俑也有兩面之緣。雖距離道地老西安仍差之千里,卻是能勉強唬住生手的西安通:「王寶釧寒窯、秦始皇墓、半坡遺址一類有時間再訪,楊貴妃洗澡的華清池不少是新蓋的,大唐芙蓉園更是百分百的現代復刻版,小雁塔比大雁塔值得一去,至少還能見到真古蹟。總體而言,最推薦圍繞整座城市的古城牆、非看不可的兵馬俑、收藏豐富的碑林,還可到文藝風蔓延的書院門刻印章!」耳聞前輩建議的旅伴點頭如搗蒜,去與不去的取捨,全在我的主觀認定之間。
巧合的是,與兩位好友結識的原點,恰是記載滿滿遊中國趣事的首本著作《玩大陸‧沒事兒》,書中對稱作「一個饃城市」的西安著墨甚深,幾乎占去近三分之一篇幅。時光倒流七年,任職出版社的兩人直覺粟家三口的悲慘搞笑自助行足以博君一笑,於是火速見面簽約排版印刷,瞬間達成粟子小姐以為此生遙遠不可及的出書願望。「真可謂與故知遊故地!」往事歷歷,怎料到當年高高在上、「道貌岸然」的圓夢天使,竟會成為同甘共苦「玩絲路」的患難拍檔!
1301、1301a、1301b兵馬俑肅穆莊嚴
1302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兵馬俑
1302a兵馬俑也跳hip pop?!
1303碑林收藏許多名家真跡,拓本亦具紀念價值
1303a氣韻典雅的碑林博物館入口
1304栓馬樁群也是碑林熱門看點
1305小雁塔古意盎然
刻印之交
西安的第三個早晨,旅伴前往「來者必去」的世界級景點兵馬俑,笑言「事不過三」的我自行脫隊,按地圖索驥,來趟西安小獨旅──自鄰近省政府的旅社出發,循解放路往北,見西五路右轉,小繞「革命公園」後繼續往西,遇北大街左轉,於鐘樓搭乘地鐵至永寧門,出站後沿城牆往東,行經湘子門,抵達目的地書院門。別於數年前的雜亂參差,今日的書院門已全面翻修成仿古建築的特色商店街,攤位統一規格採傳統中式設計,步行其間自然萌生漫步中影文化城的錯覺。「不知謝富平師傅在哪?」腿痠艱辛奔波至此,目的當然不純是重訪舊地,更在找老朋友「刻印章」!
回憶多年前結識謝師傅的經過,源自傍晚時分的誤打誤撞。結束碑林行程的粟家,偶然見到周遭零星販賣拓本與現場刻印的小攤,遂興起訂製藏書章的念頭。和其他抽菸聊天、屌兒啷噹的老闆不同,一位戴著眼鏡的中年先生始終埋頭苦刻,耳聞觀光客好奇詢價,他思索片刻後誠懇答:「如果要殺價,就找旁人吧!」在「老闆亂開價、客人猛砍價」的惡性循環下,如此說一不二的態度,反而展現身為藝術家的有為有守。就著越見微弱的天色與逐漸點亮的路燈,謝師傅憑藉深厚功力專注創作,念小學的女兒乖巧站在一旁,直到用印時,他才不好意思開口:「家裡還等著我回去吃飯呢!」臨別前,謝師傅特意送上刻有「青燈古書伴」的石印:「您是讀書人,送您一個好章。」四年後,與家人再赴西安的我,將寫有這段奇遇的《玩大陸‧沒事兒》與謝師傅分享,只見他樂呵呵地翻著:「原來您不只是讀書人,還是寫書人吶!」
又過四年,和旅伴挑戰絲路的我,果然在城牆旁、鄰近碑林入口的步行街再見謝師傅。他的穿著、姿勢全然沒變,個性也是一以貫之地不花俏、有人味,聽來客自述「台灣人、曾送書」,他百忙中抬頭、推了推眼鏡:「記得!來過兩次,對嘛?」從謝師傅口中得知,小女兒如今已是中三學生,將朝美術專業進修,內心感嘆時光飛逝的我由衷讚:「真是家學淵源。」未免遭捷足先登,短暫閒話家常的同時,趕緊選好石頭與寫下欲刻字樣,並且習慣性提醒:「這是粟子,不是栗子。」文學素養深厚的謝師傅坦然一笑:「您這是滄海之一粟,和之前一樣,是吧?」等待他「振刀疾刻」的空檔,我也在攤上一隅認真掏寶,陸續相中數個刻有動物與佛陀圖案、「樂此不疲」等風雅字樣的印章。結帳時,沉甸甸一把交到謝師傅手上,言談間他難掩對作品的情感:「您挑得這可值,圖形遠比字體難得多,特費時間、特費心思。」
回到旅社,心滿意足的我將戰利品貢在床旁的小櫃子上,見到猶如小山的石頭,旅伴一針見血:「妳……還得背一個月哩!」我竊笑:「也有獻給兩位的小禮,有福同享、有重同扛嘛!」
1306觀光客必訪的書院門
1306a古玩藝品集散地
1306b掃描看影片──書院門
1307販賣各式藝文商品的小攤綿延逾里
1308不時可見書法家現場揮毫
1309書院門文藝氣濃
1310動物立體繡品、1310a農民畫與剪紙、1310b兵馬俑複製模型、1310c皮影戲、1310d唐三彩復刻版西安特色紀念品、1310e古樂器「塤」復刻版
1311每每造訪西安都巧遇的手縫毽子奶奶
1312文學素養深厚的謝富平師傅
1312a謝師傅的刻印小攤
1312b刻印業在書院門競爭激烈
1313攤上密密麻麻各種印石
1314閒章有格言有圖像,隨手一番盡是佳作
1315現場體驗篆刻藝術之美
1315a次次光顧、成果豐碩
寓購物於奉獻
每赴西安,必會到位於五星街上的天主教西安南堂,因為此處是粟姥姥(即外婆)母校玫瑰女中的所在地。一甲子時光流轉,學校早已杳然無蹤,教堂曾在文革時改作糖果廠,爾後恢復天主堂身分,建築古典莊嚴,內部裝潢採取中式陳設,目前是西安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趁著旅伴遊歷碑林博物館的空檔,我依靠腦中與手上的地圖,途經熟悉的水果行、藥房、糕餅店、熟菜攤與姥姥少女時定居的鹽店街,奇蹟般地一步未錯順利直達,感謝天主未讓我成為真正的「迷途羔羊」。
上午時分,教堂甫結束禮拜,恰巧遇到幾位面容慈祥的奶奶教友,遍尋不著販賣部的我鼓起勇氣開口:「請問教堂旁的聖物小店沒開嗎?」其中一位熱心答:「今年剛搬到外頭,不遠,出教堂大門右拐第三間。」得知喜訊的我連聲道謝,隨即轉身飛奔而去。坦白說,千里迢迢至此,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印象中價位平實、形式豐富、做工細緻的宗教聖物,這種寓購物於奉獻的自我催眠,已是粟子小姐人盡皆知的癖好。之後半小時,全副心思都投注在快速的挑選與抉擇,件件難以割捨的結局,就是放滿櫃台的繽紛十字架、念珠、聖牌、項鍊、懷錶等小物。面對堆積如山的血拼成果,負責打理小店的修女一臉頭殼摸著燒,振筆疾書將品名、數量、金額詳細抄寫於筆記本,不一會兒,純白紙張已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數字填滿。「怎麼不一樣?我再算算噢。」修女一手指著筆記、一手按著計算機,數字怎麼也兜不攏,原本停手的我又趁機東挑西看、問東問西,讓已焦頭爛額的她更添混亂,反覆加了好幾趟才大功告成,說來真是「(搥胸)我罪、我罪、我的重罪」!
1316、1316a歷史悠久的天主教西安南堂
1317、1317a教堂融入中國文化,內部陳設採中式風格
(12張)1318精製聖物令人愛不釋手(此處12張可單頁排版,單獨拉成一個小單元)
城牆單車記
「這次絕對要在城牆上騎腳踏車!」旅伴見我氣勢騰騰,儘管租金高貴(100分鐘、40元人民幣)可比門票,依舊硬著頭皮助我完成心願。回想初登西安城牆,立即被近四線道寬的牆頂震撼,腳下踩著動輒數百年歷史的明代石板,自垛口瞭望,市內景致盡收眼底,真是再舒暢不過,唯獨當時礙於人懶又恐屁股開花(少女粟真是典型的難搞娃兒,討厭走路痛恨運動),放棄唾手可得的腳踏車遊城牆。「唉!錯過真可惜!」看著照片裡迎風暢遊的單車客,快意快活不言可喻,我越想越扼腕,暗暗琢磨若能再去必要雪恥……終於機會來了!
「以騎完城牆一圈為目標。」躍上粗胎紋的越野單車,我們撂下自以為不甚艱難的目標,悠悠哉哉,邊賞風景邊互拍沙龍照。如此毫無警惕的心態,直到租約剩20分鐘時赫然覺醒:「才從南門經西門騎到北門,僅僅一半而已!」掐指一算,若要趕完全程已屬天方夜譚,衝到東門尚有一絲希望。確定目標,三女頓時車神上身,不畏石路顛簸,繃緊大腿猛力加速。日日騎腳踏車載愛犬往來榮星花園的旅伴一號一馬當先,望著她輕鬆自在卻飛快消逝的背影,我發自內心感嘆:「果然有鍛鍊有差!」距離還車期限不到5分鐘,總算趕在最後一刻抵達東門單車站(東南西北四門各設有一處單車站,可不同門借還,超出時間需額外計費),許久未如此激烈運作的肌肉嚴重僵硬,實在是自己不知輕重的代價。事後查詢才知,城牆周長13.75公里,加上路況崎嶇起伏,要在時限內周遊一圈絕非易事,還車時就見一位渾身汗涔涔的小哥,得意洋洋對租車小妹炫耀:「我回來咧!」連續兩日挑戰才如願達成壯舉,可見難度之高!網友說得好:「城牆騎自行車真是個體力活。」
319西安城牆寬闊非常
1320城牆四周景致清雅
1321難得上城牆,不騎單車實在可惜!
1322終於一圓單車夢
1323由城牆眺望西安火車站,裡裡外外人聲鼎沸
「您幾時再來?」謝師傅問得自然,我也答得爽快:「三周後!」「這麼快?」這才明白他指得「再來」並非我想當然爾的絲路行結束後的重返,而是再次從台灣飛到西安。「或許三年後!」掐指一算,我的驛馬星確有三載一度奔西安的慣例,如此一而再三的造訪,真是始料未及的緣分。
目睹千年古城由樸實而摩登的變幻,心態是非常真實的憂喜參半,進步固然增添無限便利,卻也使城市落入千篇一律的全球化漩渦──路邊油炸薯餅小攤被光鮮亮麗的西洋速食店取代、人味十足的小市集不敵都市規劃而消失……。眼前的西安越發漂亮新穎,不知下個三年後,1-4摩的王子
抵達西安當晚,直奔熱鬧喧囂的回民街胡吃亂逛一陣,回過神,雙腳已乏得不聽使喚,儘管旅費錙銖必較,但基於「錢要用在刀口上」的原則,此時不「打的」(招計程車,大陸慣稱計程車為「的士」)更待何時?無奈正值交通尖峰,位居西安市中心的鐘樓圓環更是壅塞嚴重,計程車看似滿山遍野,實際十分之九都已載客,剩下一台即使空車也是見招不停,聽聞是趕著換班,若延遲將遭罰款。
萬念俱灰之際,一位駕駛三輪「摩的」(「摩托車的士」的簡稱,於摩托車後方加裝能載二人同向或四人相對的鐵皮車箱)的師傅邊瀟灑抽著菸、邊堆起笑容問:「去哪兒?馬上走!」我們報出旅館名稱,只見他盤算數秒後開口:「漢唐居,我知道,就在北大街拐進去……,15塊錢好不?」在那汗水雨水交加、身心疲憊不堪至極的當口,三人殺價二字暫時拋到腦後,樂得接受「摩的王子」的邀請,歡天喜地跳上他身後的四人座小車箱,殊不知即將經歷一場命懸一線的橫越車道大亂鬥!
1401市區時時車水馬龍
1402摩的成群結隊出動
1403叫不到車?摩的大叔使命必達
摩的驚魂
「哇嗚!喔啊!齁齁!天吶!!!」自上車那刻,坐在對面的兩位旅伴始終沒機會闔嘴,頻頻發出駭人驚呼,視角與師傅相同的我一時還摸不著頭腦,等轉身一看才驚覺事態嚴重──摩的正在塞滿大小車輛的圓環正中央逆向大迴轉,來自四面八方的車燈刺得幾乎睜不開眼、各種喇叭聲轟炸不絕於耳,甚至屢屢與身邊車輛「擦車而過」……由於眼前畫面太過驚悚,導致害怕過頭的我們瞬間無法抑制地狂笑,寫實體會什麼是所謂的「笑看生死」、「置死生於度外」!
不到十分鐘的車程,卻在心中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下車時仍然步履蹣跚、驚魂未定。對比兩位首度來到西安就立刻接受摩的震撼的旅伴,已是「三度三關」的我其實早有預期……見我一副事後諸葛,友人一針見血:「有嗎?妳不也驚得唧唧叫。」「嘿嘿,對啦!」相較這次的大馬路驚魂,數年前體驗的回民街鑽小窄巷、強「嗶」行人讓路顯得微不足道,畢竟那時的摩的還沒現在這樣囂張?!
1404鐘樓旁首度與摩的交手
1405摩的也會理直氣壯地鑽進人潮洶湧的回民街
不得不惡
「坐公車靠猛擠,打出租靠運氣。」近年,西安市區普遍面臨「打車難」的窘境,面對態度高傲「的哥」(計程車司機),絕望的乘客發展出一套既無力又無奈的順口溜:「太近不拉,太遠不拉,堵車不拉,行李太多不拉,路不好走不拉,心情不好不拉,總之拉與不拉看緣分。」每逢通勤時間,人潮車潮洶湧的火車站和市中心就被在商言商的師傅視為畏途,寧願空車也不肯自尋堵路。的士、巴士供不應求,見縫就鑽、違法載客的「黑摩的」一躍成為飲鴆止渴的不良之方,市民雖對安全很有疑慮,也認為對交通秩序破壞甚巨,卻還是為圖便利搏命一搭。
摩的車資由師傅按照遠近隨心喊價,一般10元人民幣起跳,較計程車略高,活動範圍主要在鐘鼓樓、回民街、書院門等西安城內周邊。根據幾次搭乘經驗與暗中觀察,這群橫衝直闖、藝高膽大的「摩的王子」或「摩的公主」多屬盜亦有道,講好價碼便加足馬力騎往目的,巧立名目、臨時加價、繞路索費等交易糾紛並不常見。
1406公車肩負西安市區運輸重任
1407、1407a無奈常是乘客爆滿或可遇不可求
1408車少客多,導致部分「的哥」拿翹拒載
1409、1409a計程車看得到、攔不到
還是摩的好
結束漫漫絲路行,扛著多到驚人、重到嚇人的行李,欲由旅社前往數公里外、鐘樓酒店旁的機場巴士乘車處,卻怎麼也攔不到車……正愁延誤行程,一台摩的映入眼簾。小小包廂光擠進三個大人已屬勉強,還能再塞入三個厚重背包、行李箱與提袋,腳邊手邊毫無縫隙,全身只剩脖子能夠自由轉動,令人不禁懷疑:「載得動嗎?」
師傅深知此行艱辛,出發前狂催油門,摩的一面發出聲嘶力竭的吶喊,一面以一貫地靈活姿態穿梭擁擠車陣。為抄捷徑,他由車開得柏油路一路騎到人走得紅地磚,最後直接迴轉停在機場接駁車六號線站牌旁的人行道上。不僅助我們及時趕上巴士,更直接穿越專營機場線的勾勾纏的士司機陣,堪稱最貼心的使命必達。
1410摩的雖小,容量驚人!
1410a三個熟女加一堆行李,都可塞進小小摩的
絲路之旅的開端與結束,都與摩的息息相關,這份不解之緣至今仍念念不忘、津津樂道。「摩的真不是蓋的!」舉凡私下閒聊或與親友分享,總不忘提他一筆。對初來乍到的觀光客而言,這項集快速便捷與製造混亂於一身的「魔性の的」,確實為西安增添一番令人咋舌的刺激與活力。
1411巧遇摩托車接送大軍,與台灣家長異曲同工
1412、1412a走跳西安,摩的才是王道!
來到西安,聚集超過兩萬名穆斯林的回民街區堪稱必遊景點,區域範圍涵蓋北院門、化覺巷、西羊市與大皮院等四條縱橫交錯的街道,除有多座型態年代各異的清真寺,又以位居北院門「小吃一條街」最吸目光。步行其間,各類清真美食排山倒海、綿延不絕,熱冷甜鹹、煎煮炒炸、牛牛羊羊,只要胃袋夠大、味蕾夠強、荷包夠壯,日日流連也不足奇。
看到這,精打細算的您或許會對「荷包夠壯」感到好奇?的確,回民街固然特色食物、仿古舊貨、民俗藝品一樣不缺,卻也無可避免地染上觀光區訂價偏高的習性,而且飆漲速度遠超過想像(分別於2005、2009、2012年到此的我感受尤其深刻,隨手小食明顯由一個幾毛升至幾塊)。
以最常見的熱辣辣烤肉為例,出發前查詢近月內的資料,指Size驚人的肥滋滋牛或羊肉串至高3元人民幣,但我們目睹的現況是,最陽春簡單的已是5元人民幣起跳,想吃得不那麼壓抑與戒慎恐懼,破百元人民幣實屬常態。名店如「賈三灌湯包」、「老米家泡饃館」、「紅紅酸菜炒米」等消費水平同樣一日千里,物價幾乎可與台北比擬,儘管菜單數字不斷攀升,每逢用餐時間仍是駢肩雜遝、一位難求。相形之下,同屬西安本土小吃的蕎麵、餄餎、涼粉、餡餅等各個銅板價,剛出鍋的清真鍋貼與方離火的焦香肉串,真是一個吃飽一個吃巧的最佳實例。別於頻頻嫌貴的背包客,當地人倒是吃得爽快又痛快,湯包一籠一籠又一籠、烤肉一串一串再一串,處處可見等著吃喝、排隊付錢的洶湧人潮,貼切印證「消費帶動經濟」的箴言。
1101回民街小吃遍佈,越夜越熱鬧!
1102開朗大叔邀您嘗嘗甜口棗糕
1103燒烤店熱鬧非凡
1104、1104a清真油炸餡餅香脆清甜
1105、1105a鍋貼現包現煎、新鮮燙口
1106、1106a糖葫蘆模樣可愛、口味繽紛
1107、1107a乾果核桃為西安知名伴手禮
1107b大型土特產店一次滿足觀光客所有需求
湯包無湯
位於北院門93號的「西安賈三清真灌湯包子館」,是小吃一條街的必訪聖地,或許聲譽太高、名聲太響,導致真正品嘗後,萌生相見不如懷念的感慨。踏進甫重新整修、雕梁畫棟的豪華入口,鞋底立即感受因油膩造成的滑溜感,好不容易找到(走到)座位,桌面清晰可見油脂混合濕抹布擦過的螺旋狀痕跡,抽屜也塞滿前位、前前位、前前前位客人隨意擲入的衛生紙、羊骨頭。為數眾多的年輕服務員熱中聊天調笑多過收拾整理,形成店內看似光鮮亮麗、實際油油膩膩的景象。當時我想,雖然用餐環境有待商榷,但畢竟吃進嘴裡的湯包才是「賈三」屹立馳名的強項。
店內採先到櫃台點餐付款,再將單據交給服務員出菜的半自助運作。好不容易在亂無章法的人群中突圍,跌跌撞撞完成買單、給單手續,不一會兒跑堂小哥就以豪邁的溜冰姿態,一口氣將招牌羊肉灌湯包(17元人民幣)、牛肉灌湯包(16元人民幣)迅速「滑」上桌,看著淌著肉汁的破皮,這才恍然大悟,為何整間店到處「油騰騰」──雖名為湯包,但沒破且真正保有燙口湯汁的,一籠頂多兩三個,這些菁菁華不是灑在地上就是淋在桌上,鮮少有機會進五臟廟。整體而言,「賈三灌湯包」類似上海小籠蒸包,外皮薄Q、湯鮮甜(如果幸運沒破的話),餡肉嚼勁足,調味以花椒搶盡風頭,其餘冷盤、湯品、泡饃等牛羊肉餐點則屬中等。擁有名氣、人氣加持的「賈三」,其實仍有精益求精的空間,諸如:提高包子的「有湯率」、定期徹底進行桌椅地板除油、改善漫不經心的服務態度等等,不一定要走鼎泰豐的米其林路線,至少能成為更難挑剔的「名店」。
1108、1108a名聞遐邇的賈三灌湯包
1109饕客始終絡繹不絕
1110湯包雖燙,但有湯率低
0.6的玄機
嗜肉如命的我,來到碳香四溢的回民街,豈有錯過現烤美味的道理?原本躍躍欲試的心情,因為大幅超標的價位而陷入躊躇,無法相信所謂的「3元大串肉」已經消失無蹤,東問西找,卻都是徒勞。轉進西羊市搜索,外來客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前來覓食的本地人,不一會兒竟目睹「一串6角」的超低價烤肉!戴著口罩的大嬸雙手沒停地擺弄肉串,時不時撒下各種香料,動作專業俐落。「真的假的?這可全街首度出現的以角計價。」我們樂得擠進狹小座位,還沒開口,看來還在讀小學的點菜小小哥搶先提醒:「一次最少20串!」
數分鐘後,聽來聲勢浩大的20串熱騰騰登場,令人驚訝的並非食物本身,而是神乎奇技的細膩串肉技巧──每根鐵籤上纏繞著零點零幾公克的肉塊,連如何咬下都是難題,遑論把薄如蟬翼的生肉穿過去,而且與其說是咀嚼肉塊,倒不如當作吸吮有濃濃孜然茴香等清真調料的薄脆洋芋片,幾串下肚猶如一粒豆子投入汪洋大海!「先來個40串!」、「這兒再來30串!」店家生意火爆非常,一日千串不成問題,歸根究柢恰是正中消費者貪便宜的心態,先以破盤價吸引顧客上門,再用動輒數十的串量掩蓋肉量的不足。「畢竟費工嘛!」0.6元吃得不僅是氣味,更是令人驚嘆的「巧藝」。
1111回民街隨處可見販售烤肉的館子或小攤
1111a各式生肉串堆積如山
1112燒烤畫面過癮非常
1113虧本生意無人做,低價烤肉有玄機?
1114肉量少得驚人,所幸有涼皮填飽肚子
炒糕、烤麵筋、肉夾饃、糖葫蘆、柿子餅、木炭烤雞、餛飩橄麵、白糖涼糕、肉丸糊辣湯、現榨石榴汁、八寶玫瑰鏡糕(棒棒糖版狀元糕)……回民街包羅萬象的攤位,滿足來自世界各地、各有所好的味蕾,對花椒、孜然、辣椒等調料不甚熟悉或耐受度低的朋友,建議先點少量試試滋味。需提醒的是,此處為穆斯林聚居地,食物一律清真,不只不會販售豬肉,更切莫攜帶自他處購買的豬肉製品進入店家,以免觸犯禁忌。寫到這,腦海浮多年前在西安與雙親光顧清真館時,意外凸槌的大不敬糗事──剛購入的熱騰騰豬頭皮因塑膠袋(不得不提,大陸裝食物的塑膠袋絕可用薄如蟬翼形容)軟化而鬆開,轉眼間,軟嫩的肉片霹哩啪啦落地,好險粟爸手腳快,一把將其抓回袋中,否則真是磕頭謝罪都不夠!
1115烤麵筋香料灑得兇狠,滋味濃烈更勝烤肉
1116特色小吃店一次囊括所有西安庶民美食
1117麵館時時人滿為患、熱氣蒸騰
1118吃麵前先向老闆娘點餐取票
1118a清真牛肉麵麻辣帶勁
1119餛飩也是西安熱門小吃
1120 結束回民街覓食之旅,鏡糕可謂道地的句點
1-2饃之城
「饃主要分為發麵和死麵兩種:發麵饃比較容易咀嚼,口感類似三角燒餅,它適合與各種肉類配合,變身超好吃的肉夾饃;死麵饃則十分硬且紮實,直接吃可以用來鍛鍊牙齒,主要被使用在泡饃系列。」重看多年前的下海首作《玩大陸‧沒事兒》,對照數年後再訪西安的日記,深刻體會自己的毫無長進──除體格由胖胖的粟子蛻變為長長的粟姨,對吃的鑽研偏好與細膩描述簡直如出一轍。作為陝西最著名的特色食材,饃已與當地飲食徹底結合,早晨肉夾饃、中午乾泡饃(煮好時湯汁完全滲入饃內,韌而粘滑)、晚上水圍城(寬湯煮饃,上桌時饃在中央、湯在四周,散而綿滑),別於吃熱鬧的觀光客,日日與饃為伍的西安人,可是貨真價實的吃氣味。
暱稱「漢堡王」的我,自然與異曲同工的肉夾饃一見如故,每去必嘗的結果,就是親身體驗物價飆漲的可怕與劣饃驅逐良饃的可嘆,前者一翻三倍,後者由自家手工烘培變為工廠大量生產。「還是妳家餅餅好!」粟家雙親自製的麵食向來廣受好評,時常受惠的旅伴坦言名聞遐邇的饃略遜一籌,不若想像中的清香有嚼勁。我憶起第一次品嘗西安肉夾饃時的震撼,燒燙燙的炭烤饃夾入軟爛濃郁的臘汁肉,外酥脆內綿香,簡單不凡的昔日遠勝平淡無奇的今日,由衷感慨店家為求多快好省而改變饃的製成(從炭火慢烤改為電爐加熱)或索性外包的可惜。儘管品質有下降趨勢,饃仍是市民最偏好的主食,或湯或乾或夾肉或配菜,不變外型卻有百種吃法,不愧是嗑饃成癮的饃之城。
1201西安漢堡──肉夾饃
1201a店家自製厚實有嚼勁的饃
1202市區不時可見與肉夾饃異曲同工的割包小攤
1203當地人的最愛──肉夾饃配涼皮子
誰夾誰
一早獨自外出溜達,前往騾馬市商業街早市途中,巧遇標榜湯濃肉香饃好的老鋪「秦豫肉夾饃」(碑林區東木頭市19號),難得遇上鐵門拉起又無人排隊,趕緊入內搶購最獲好評的臘汁肉夾饃(7元人民幣)。不同於隨到隨有名店,堅持僅上午營業的「秦豫」個性十足,不僅開門時間短、售完即收攤導致饕客時常撲空,更常因為種種「人性化」理由無預警歇業:「什麼逢年過節,天氣太熱或其他各種原因都可能關門,所以經常有朋友去幾次都吃不到也屬正常。」幸運遇上千載難逢的良機,自不能錯過,趕緊循前位客人腳步依樣畫葫蘆,先到收銀櫃檯點餐付款領票,再至隔壁櫥窗交票取餐。熱氣蒸騰的開放式廚房內,只見身著白色制服的廚師燉肉、熬湯、煮麵各司其職,負責肉夾饃業務的師傅則是一刻不停地反覆剁肉、切饃,將肉末肉汁由砧板剷起並塞於饃內。為追求「饃酥肉爛又不膩」的境界,收尾動作尤其需要運用手腕巧勁,確是神乎奇技的獨門功夫。
看得目不轉睛的當下,新鮮現做的肉夾饃已經組裝完成,混合滷汁的油水迅速滲透牛皮紙袋,所幸外頭還有一層薄如蟬翼塑膠袋兜著,才不至油膩外洩。歡天喜地拎著得來不意的夢幻肉夾饃,睡眼惺忪的兩位旅伴倒是驚嚇多於驚喜:「早餐這麼油!」不敵我的殷切期盼勉力咬下,隨即露出「滿好吃,但不想現在吃」的複雜表情。就在我活靈活現敘述買饃歷險記的同時,身為文字工作者的旅伴卻畫錯重點:「為啥叫肉夾饃,明明是饃夾肉?」她的疑問並非空穴來風,畢竟照字面來看確屬顛倒……有人指肉夾饃是「肉夾於饃」的簡稱,又或著「饃夾肉」聽來像「沒夾肉」,容易語意混淆。眾說法中,以運用陝西方言的解釋信度最高──人們簡稱夾著其他餡料的饃為「夾饃」,並慣於在兩字前加上餡料的名稱,諸如:菜夾饃、肉夾饃、花干夾饃、雞蛋夾饃等等。
1204標榜湯濃肉香饃好的秦豫肉夾饃
1204a秦豫所在的東木頭市,晨間市集熱鬧非凡
1204b店內裝潢簡單明亮
1205肉夾饃現點現製,依肉的肥瘦而有不同價位
1206員工一刻不停地烹煮肉夾饃的靈魂──臘汁肉
夾夾樂
西安隨處可見販賣夾饃的店鋪,名聲響亮的「秦豫」、「樊家」(碑林區竹笆市街53號)、「子五路張記」、「張軍」,獨家連鎖各有擁護,踏實胃飽周遭居民的小館也非省油的燈,位在入住旅社「漢唐居」對面的無名夾饃店,便深得我們支持。與動輒一份6至10元人民幣的「名牌」肉夾饃相比,此地2.5至5元人民幣的訂價可謂經濟實惠。然而,低廉並不等於便宜行事,以煤炭燉煮的三層肉與熬製入味的花干滷蛋皆十分講究,醬色醇厚的滷肉鹹甜肥瘦恰好,美味直逼「秦豫」甚至更勝「張軍」。肉夾饃與割包相似,可隨喜好挑選肥瘦比例,不似一些名店選特定部位需加價,此地一律平等,端看客人有無勇氣說出「我要全肥」!至於以自助餐方式呈現的菜夾饃,內餡有炒紅蘿蔔絲、辣炒酸豇豆、涼拌高麗菜、清炒豆干等食材簡單、調味鮮明的熟菜,2.5元人民幣可隨意挑選兩樣(加價加選),不只售價僅是肉款的一半,包羅萬象更得旅伴讚賞。貼心的是,無論何種餡料的饃,最終都會撒上爽脆夠勁的青辣椒末與生洋蔥絲,確是口感多元、滋味多重的「西安漢堡」。
選擇組合多如牛毛,人人客製夾饃的結果,就是老闆娘忙如高速旋轉的陀螺,不斷在狹長走道來回奔波,一會兒轉身翻烤生饃、揉麵糰,一會兒快刀切開熟饃、剁滷肉。負責所有點餐找零之餘,時不時還得遞上幾碗熱呼呼的雞蛋醪醩、幾瓶冰涼涼的冰峰汽水,很有一婦當關、客來我擋的騰騰氣勢。「不要那個、不要這個,要多點那個……」人稱聖母娘娘的旅伴性情極佳,獨對飲食無法妥協,光顧家鄉早餐店時「眉角」甚多、傳為佳話(箇中經典是,一家人分別點很燙的熱奶茶、手可抓杯的溫奶茶與有冰塊的冰奶茶,回家後卻一併倒入鍋中加熱),來到西安同樣不改其志。「妳是要這個、還是那個,還是不要這個、那個?」熱愛菜夾饃但又對某些菜色存有芥蒂,加上些許的猶豫不決,造就俐落老闆娘難得「跳針」的珍貴畫面。
1207不只牛,非清真館提供肥滋滋的紅燒肉夾饃
1208菜夾饃選擇多樣,滋味不遜肉版
1209從製饃、烤饃到夾饃,萬能老闆娘堪稱「饃中豪傑」
1209a在地小鋪提供的夾饃選項不輸名店
1210孜然夾饃別有一番西北風味
泡饃,免了!
三度遊西安的我,相當程度影響首次造訪的旅伴,因此大雁塔不去、華清池跳過、半坡遺址犧牲、大唐芙蓉園敬謝不敏,反而將大把時間耗在回民街、書院門……「西安旅遊局真不能聘我!」固然喜愛此地人文美食,卻對門票昂貴的景點挑三揀四。本不想將如此偏見禍延飲食,開口閉口「妳們可以試試」,未料曾在台灣嘗過泡饃的兩人有志一同:「免了!」輕易拒絕這項必備的西安小吃。
話說吃泡饃本身正是一場兼具體力耐力續航力且自作自受的活動,時間銀兩空胃缺一不可。才坐定,服務員立馬扔上一個空碗與兩個硬梆梆的饃,客人就會乖乖地將饃掰成便於入口的小塊。「掰饃」過程也是一番心理周折,先是興趣盎然地笑臉,漸漸快樂被「怎麼也掰不完」的洩氣取代,最後只要見到「眼神放空、手掰不停」的黑面人,就知道他等會兒鐵定要吃泡饃。化為碎塊的饃由服務員標記後送至廚房,經歷沖湯、加料等手續,瞬間膨脹成雙倍量的羊肉、牛肉或葫蘆頭(滷豬腸)泡饃冒煙登場。無暇仔細端詳,不斷吸入湯水的泡饃持續長大,越吃越多的景象彷彿是另類聚寶盆!西安市內名店處處,歷史悠久的「老孫家」、「德發長」、「同盛祥」、「西安飯庄」、「春發生」生意最旺,用餐時間人潮洶湧,回民街內的「老米家」也擄獲不少鐵桿粉絲的心。旅伴聽我「食驗豐富」、滔滔不絕,笑問最推薦哪間,不愛喝湯的我文不對題答:「我還是愛肉夾饃……」
1211老米家泡饃名聞遐邇
1212泡饃店多如牛毛,旅伴絲毫不為所動
1212a在地人鍾情熱燙燙的現煮泡饃
「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渣滿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餘香久不散。」使用中文的幸福,是能夠讀懂看通更由此意會美食的美好與美妙,活色生香的七言絕句,貼切記錄西安肉夾饃的獨到之處。漫遊饃城市,最內行莫過有饃隨行,喜歡豐富有料的選夾饃、偏愛純粹麵香的啃白饃,細細品味古都綿延千年的饃生活與食文化。
1213訪西安豈有不吃饃的道理?!1-3他鄉有故知
三度造訪,西安已榮登旅遊排行中僅次香港的熟悉故友,不僅市區主要幹道、知名景點走透看遍,舉世聞名的兵馬俑也有兩面之緣。雖距離道地老西安仍差之千里,卻是能勉強唬住生手的西安通:「王寶釧寒窯、秦始皇墓、半坡遺址一類有時間再訪,楊貴妃洗澡的華清池不少是新蓋的,大唐芙蓉園更是百分百的現代復刻版,小雁塔比大雁塔值得一去,至少還能見到真古蹟。總體而言,最推薦圍繞整座城市的古城牆、非看不可的兵馬俑、收藏豐富的碑林,還可到文藝風蔓延的書院門刻印章!」耳聞前輩建議的旅伴點頭如搗蒜,去與不去的取捨,全在我的主觀認定之間。
巧合的是,與兩位好友結識的原點,恰是記載滿滿遊中國趣事的首本著作《玩大陸‧沒事兒》,書中對稱作「一個饃城市」的西安著墨甚深,幾乎占去近三分之一篇幅。時光倒流七年,任職出版社的兩人直覺粟家三口的悲慘搞笑自助行足以博君一笑,於是火速見面簽約排版印刷,瞬間達成粟子小姐以為此生遙遠不可及的出書願望。「真可謂與故知遊故地!」往事歷歷,怎料到當年高高在上、「道貌岸然」的圓夢天使,竟會成為同甘共苦「玩絲路」的患難拍檔!
1301、1301a、1301b兵馬俑肅穆莊嚴
1302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兵馬俑
1302a兵馬俑也跳hip pop?!
1303碑林收藏許多名家真跡,拓本亦具紀念價值
1303a氣韻典雅的碑林博物館入口
1304栓馬樁群也是碑林熱門看點
1305小雁塔古意盎然
刻印之交
西安的第三個早晨,旅伴前往「來者必去」的世界級景點兵馬俑,笑言「事不過三」的我自行脫隊,按地圖索驥,來趟西安小獨旅──自鄰近省政府的旅社出發,循解放路往北,見西五路右轉,小繞「革命公園」後繼續往西,遇北大街左轉,於鐘樓搭乘地鐵至永寧門,出站後沿城牆往東,行經湘子門,抵達目的地書院門。別於數年前的雜亂參差,今日的書院門已全面翻修成仿古建築的特色商店街,攤位統一規格採傳統中式設計,步行其間自然萌生漫步中影文化城的錯覺。「不知謝富平師傅在哪?」腿痠艱辛奔波至此,目的當然不純是重訪舊地,更在找老朋友「刻印章」!
回憶多年前結識謝師傅的經過,源自傍晚時分的誤打誤撞。結束碑林行程的粟家,偶然見到周遭零星販賣拓本與現場刻印的小攤,遂興起訂製藏書章的念頭。和其他抽菸聊天、屌兒啷噹的老闆不同,一位戴著眼鏡的中年先生始終埋頭苦刻,耳聞觀光客好奇詢價,他思索片刻後誠懇答:「如果要殺價,就找旁人吧!」在「老闆亂開價、客人猛砍價」的惡性循環下,如此說一不二的態度,反而展現身為藝術家的有為有守。就著越見微弱的天色與逐漸點亮的路燈,謝師傅憑藉深厚功力專注創作,念小學的女兒乖巧站在一旁,直到用印時,他才不好意思開口:「家裡還等著我回去吃飯呢!」臨別前,謝師傅特意送上刻有「青燈古書伴」的石印:「您是讀書人,送您一個好章。」四年後,與家人再赴西安的我,將寫有這段奇遇的《玩大陸‧沒事兒》與謝師傅分享,只見他樂呵呵地翻著:「原來您不只是讀書人,還是寫書人吶!」
又過四年,和旅伴挑戰絲路的我,果然在城牆旁、鄰近碑林入口的步行街再見謝師傅。他的穿著、姿勢全然沒變,個性也是一以貫之地不花俏、有人味,聽來客自述「台灣人、曾送書」,他百忙中抬頭、推了推眼鏡:「記得!來過兩次,對嘛?」從謝師傅口中得知,小女兒如今已是中三學生,將朝美術專業進修,內心感嘆時光飛逝的我由衷讚:「真是家學淵源。」未免遭捷足先登,短暫閒話家常的同時,趕緊選好石頭與寫下欲刻字樣,並且習慣性提醒:「這是粟子,不是栗子。」文學素養深厚的謝師傅坦然一笑:「您這是滄海之一粟,和之前一樣,是吧?」等待他「振刀疾刻」的空檔,我也在攤上一隅認真掏寶,陸續相中數個刻有動物與佛陀圖案、「樂此不疲」等風雅字樣的印章。結帳時,沉甸甸一把交到謝師傅手上,言談間他難掩對作品的情感:「您挑得這可值,圖形遠比字體難得多,特費時間、特費心思。」
回到旅社,心滿意足的我將戰利品貢在床旁的小櫃子上,見到猶如小山的石頭,旅伴一針見血:「妳……還得背一個月哩!」我竊笑:「也有獻給兩位的小禮,有福同享、有重同扛嘛!」
1306觀光客必訪的書院門
1306a古玩藝品集散地
1306b掃描看影片──書院門
1307販賣各式藝文商品的小攤綿延逾里
1308不時可見書法家現場揮毫
1309書院門文藝氣濃
1310動物立體繡品、1310a農民畫與剪紙、1310b兵馬俑複製模型、1310c皮影戲、1310d唐三彩復刻版西安特色紀念品、1310e古樂器「塤」復刻版
1311每每造訪西安都巧遇的手縫毽子奶奶
1312文學素養深厚的謝富平師傅
1312a謝師傅的刻印小攤
1312b刻印業在書院門競爭激烈
1313攤上密密麻麻各種印石
1314閒章有格言有圖像,隨手一番盡是佳作
1315現場體驗篆刻藝術之美
1315a次次光顧、成果豐碩
寓購物於奉獻
每赴西安,必會到位於五星街上的天主教西安南堂,因為此處是粟姥姥(即外婆)母校玫瑰女中的所在地。一甲子時光流轉,學校早已杳然無蹤,教堂曾在文革時改作糖果廠,爾後恢復天主堂身分,建築古典莊嚴,內部裝潢採取中式陳設,目前是西安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趁著旅伴遊歷碑林博物館的空檔,我依靠腦中與手上的地圖,途經熟悉的水果行、藥房、糕餅店、熟菜攤與姥姥少女時定居的鹽店街,奇蹟般地一步未錯順利直達,感謝天主未讓我成為真正的「迷途羔羊」。
上午時分,教堂甫結束禮拜,恰巧遇到幾位面容慈祥的奶奶教友,遍尋不著販賣部的我鼓起勇氣開口:「請問教堂旁的聖物小店沒開嗎?」其中一位熱心答:「今年剛搬到外頭,不遠,出教堂大門右拐第三間。」得知喜訊的我連聲道謝,隨即轉身飛奔而去。坦白說,千里迢迢至此,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印象中價位平實、形式豐富、做工細緻的宗教聖物,這種寓購物於奉獻的自我催眠,已是粟子小姐人盡皆知的癖好。之後半小時,全副心思都投注在快速的挑選與抉擇,件件難以割捨的結局,就是放滿櫃台的繽紛十字架、念珠、聖牌、項鍊、懷錶等小物。面對堆積如山的血拼成果,負責打理小店的修女一臉頭殼摸著燒,振筆疾書將品名、數量、金額詳細抄寫於筆記本,不一會兒,純白紙張已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數字填滿。「怎麼不一樣?我再算算噢。」修女一手指著筆記、一手按著計算機,數字怎麼也兜不攏,原本停手的我又趁機東挑西看、問東問西,讓已焦頭爛額的她更添混亂,反覆加了好幾趟才大功告成,說來真是「(搥胸)我罪、我罪、我的重罪」!
1316、1316a歷史悠久的天主教西安南堂
1317、1317a教堂融入中國文化,內部陳設採中式風格
(12張)1318精製聖物令人愛不釋手(此處12張可單頁排版,單獨拉成一個小單元)
城牆單車記
「這次絕對要在城牆上騎腳踏車!」旅伴見我氣勢騰騰,儘管租金高貴(100分鐘、40元人民幣)可比門票,依舊硬著頭皮助我完成心願。回想初登西安城牆,立即被近四線道寬的牆頂震撼,腳下踩著動輒數百年歷史的明代石板,自垛口瞭望,市內景致盡收眼底,真是再舒暢不過,唯獨當時礙於人懶又恐屁股開花(少女粟真是典型的難搞娃兒,討厭走路痛恨運動),放棄唾手可得的腳踏車遊城牆。「唉!錯過真可惜!」看著照片裡迎風暢遊的單車客,快意快活不言可喻,我越想越扼腕,暗暗琢磨若能再去必要雪恥……終於機會來了!
「以騎完城牆一圈為目標。」躍上粗胎紋的越野單車,我們撂下自以為不甚艱難的目標,悠悠哉哉,邊賞風景邊互拍沙龍照。如此毫無警惕的心態,直到租約剩20分鐘時赫然覺醒:「才從南門經西門騎到北門,僅僅一半而已!」掐指一算,若要趕完全程已屬天方夜譚,衝到東門尚有一絲希望。確定目標,三女頓時車神上身,不畏石路顛簸,繃緊大腿猛力加速。日日騎腳踏車載愛犬往來榮星花園的旅伴一號一馬當先,望著她輕鬆自在卻飛快消逝的背影,我發自內心感嘆:「果然有鍛鍊有差!」距離還車期限不到5分鐘,總算趕在最後一刻抵達東門單車站(東南西北四門各設有一處單車站,可不同門借還,超出時間需額外計費),許久未如此激烈運作的肌肉嚴重僵硬,實在是自己不知輕重的代價。事後查詢才知,城牆周長13.75公里,加上路況崎嶇起伏,要在時限內周遊一圈絕非易事,還車時就見一位渾身汗涔涔的小哥,得意洋洋對租車小妹炫耀:「我回來咧!」連續兩日挑戰才如願達成壯舉,可見難度之高!網友說得好:「城牆騎自行車真是個體力活。」
319西安城牆寬闊非常
1320城牆四周景致清雅
1321難得上城牆,不騎單車實在可惜!
1322終於一圓單車夢
1323由城牆眺望西安火車站,裡裡外外人聲鼎沸
「您幾時再來?」謝師傅問得自然,我也答得爽快:「三周後!」「這麼快?」這才明白他指得「再來」並非我想當然爾的絲路行結束後的重返,而是再次從台灣飛到西安。「或許三年後!」掐指一算,我的驛馬星確有三載一度奔西安的慣例,如此一而再三的造訪,真是始料未及的緣分。
目睹千年古城由樸實而摩登的變幻,心態是非常真實的憂喜參半,進步固然增添無限便利,卻也使城市落入千篇一律的全球化漩渦──路邊油炸薯餅小攤被光鮮亮麗的西洋速食店取代、人味十足的小市集不敵都市規劃而消失……。眼前的西安越發漂亮新穎,不知下個三年後,1-4摩的王子
抵達西安當晚,直奔熱鬧喧囂的回民街胡吃亂逛一陣,回過神,雙腳已乏得不聽使喚,儘管旅費錙銖必較,但基於「錢要用在刀口上」的原則,此時不「打的」(招計程車,大陸慣稱計程車為「的士」)更待何時?無奈正值交通尖峰,位居西安市中心的鐘樓圓環更是壅塞嚴重,計程車看似滿山遍野,實際十分之九都已載客,剩下一台即使空車也是見招不停,聽聞是趕著換班,若延遲將遭罰款。
萬念俱灰之際,一位駕駛三輪「摩的」(「摩托車的士」的簡稱,於摩托車後方加裝能載二人同向或四人相對的鐵皮車箱)的師傅邊瀟灑抽著菸、邊堆起笑容問:「去哪兒?馬上走!」我們報出旅館名稱,只見他盤算數秒後開口:「漢唐居,我知道,就在北大街拐進去……,15塊錢好不?」在那汗水雨水交加、身心疲憊不堪至極的當口,三人殺價二字暫時拋到腦後,樂得接受「摩的王子」的邀請,歡天喜地跳上他身後的四人座小車箱,殊不知即將經歷一場命懸一線的橫越車道大亂鬥!
1401市區時時車水馬龍
1402摩的成群結隊出動
1403叫不到車?摩的大叔使命必達
摩的驚魂
「哇嗚!喔啊!齁齁!天吶!!!」自上車那刻,坐在對面的兩位旅伴始終沒機會闔嘴,頻頻發出駭人驚呼,視角與師傅相同的我一時還摸不著頭腦,等轉身一看才驚覺事態嚴重──摩的正在塞滿大小車輛的圓環正中央逆向大迴轉,來自四面八方的車燈刺得幾乎睜不開眼、各種喇叭聲轟炸不絕於耳,甚至屢屢與身邊車輛「擦車而過」……由於眼前畫面太過驚悚,導致害怕過頭的我們瞬間無法抑制地狂笑,寫實體會什麼是所謂的「笑看生死」、「置死生於度外」!
不到十分鐘的車程,卻在心中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下車時仍然步履蹣跚、驚魂未定。對比兩位首度來到西安就立刻接受摩的震撼的旅伴,已是「三度三關」的我其實早有預期……見我一副事後諸葛,友人一針見血:「有嗎?妳不也驚得唧唧叫。」「嘿嘿,對啦!」相較這次的大馬路驚魂,數年前體驗的回民街鑽小窄巷、強「嗶」行人讓路顯得微不足道,畢竟那時的摩的還沒現在這樣囂張?!
1404鐘樓旁首度與摩的交手
1405摩的也會理直氣壯地鑽進人潮洶湧的回民街
不得不惡
「坐公車靠猛擠,打出租靠運氣。」近年,西安市區普遍面臨「打車難」的窘境,面對態度高傲「的哥」(計程車司機),絕望的乘客發展出一套既無力又無奈的順口溜:「太近不拉,太遠不拉,堵車不拉,行李太多不拉,路不好走不拉,心情不好不拉,總之拉與不拉看緣分。」每逢通勤時間,人潮車潮洶湧的火車站和市中心就被在商言商的師傅視為畏途,寧願空車也不肯自尋堵路。的士、巴士供不應求,見縫就鑽、違法載客的「黑摩的」一躍成為飲鴆止渴的不良之方,市民雖對安全很有疑慮,也認為對交通秩序破壞甚巨,卻還是為圖便利搏命一搭。
摩的車資由師傅按照遠近隨心喊價,一般10元人民幣起跳,較計程車略高,活動範圍主要在鐘鼓樓、回民街、書院門等西安城內周邊。根據幾次搭乘經驗與暗中觀察,這群橫衝直闖、藝高膽大的「摩的王子」或「摩的公主」多屬盜亦有道,講好價碼便加足馬力騎往目的,巧立名目、臨時加價、繞路索費等交易糾紛並不常見。
1406公車肩負西安市區運輸重任
1407、1407a無奈常是乘客爆滿或可遇不可求
1408車少客多,導致部分「的哥」拿翹拒載
1409、1409a計程車看得到、攔不到
還是摩的好
結束漫漫絲路行,扛著多到驚人、重到嚇人的行李,欲由旅社前往數公里外、鐘樓酒店旁的機場巴士乘車處,卻怎麼也攔不到車……正愁延誤行程,一台摩的映入眼簾。小小包廂光擠進三個大人已屬勉強,還能再塞入三個厚重背包、行李箱與提袋,腳邊手邊毫無縫隙,全身只剩脖子能夠自由轉動,令人不禁懷疑:「載得動嗎?」
師傅深知此行艱辛,出發前狂催油門,摩的一面發出聲嘶力竭的吶喊,一面以一貫地靈活姿態穿梭擁擠車陣。為抄捷徑,他由車開得柏油路一路騎到人走得紅地磚,最後直接迴轉停在機場接駁車六號線站牌旁的人行道上。不僅助我們及時趕上巴士,更直接穿越專營機場線的勾勾纏的士司機陣,堪稱最貼心的使命必達。
1410摩的雖小,容量驚人!
1410a三個熟女加一堆行李,都可塞進小小摩的
絲路之旅的開端與結束,都與摩的息息相關,這份不解之緣至今仍念念不忘、津津樂道。「摩的真不是蓋的!」舉凡私下閒聊或與親友分享,總不忘提他一筆。對初來乍到的觀光客而言,這項集快速便捷與製造混亂於一身的「魔性の的」,確實為西安增添一番令人咋舌的刺激與活力。
1411巧遇摩托車接送大軍,與台灣家長異曲同工
1412、1412a走跳西安,摩的才是王道!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