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被誤解的世界歷史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個人喜歡
  • 9 269
    299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中國史地總論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羅文興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海鴿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6/03/02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是與非,對與錯,黑與白,功與過,歷史就是在這樣的不斷推翻中,更接近其本來的真面目……


貝多芬耳聾背後隱藏的秘密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八歲開始登臺演出,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一七九二年,他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包括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主義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

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在他二十六歲創作和精力都正處於巔峰的時期,開始耳聾,起初是聽不到高音,到晚年時全聾,只能透過談話冊與人交談。多年來,人們無不為這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巨匠的意外而惋歎,但是,令世人意想不到的是,貝多芬的耳聾並非偶然,而是源於一種疾病——梅毒,並且這種可怕的疾病纏繞了他終生,令他痛苦不已。

在貝多芬生活的時代,許多人認為貝多芬得過梅毒。一九一二年,專研貝多芬的學者和醫生希歐多爾‧佛利莫(Theodorvon Frimmel)寫道:「貝多芬的耳聾僅是症狀,這疾病本身有另一個名字。」塞耶也說,貝多芬的疾病許多人都知道,病名則羞於啟齒。一位耳科醫生亞當‧普里茲(Adam Politzer)還提到有兩張有貝多芬名字的治療梅毒的水銀藥膏的處方。但是,大家都選擇回避這個問題,或者保持沉默。這可能由於當時貝多芬崇高的社會地位,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而不敢造次。諾伊邁爾寫道:「他的不朽作品神聖不可侵犯,今天沒有人敢表示輕蔑的批評。貝多芬的音樂讓我們覺得好像進入聖殿,內心充滿景仰。」

直到二十世紀青黴素發明之前的數十年,當時世界對梅毒研究的興趣正高,才有更多的醫療工作者投入了這項研究,貝多芬耳聾之謎才得以揭開。

貝多芬的好友也是他的醫生安德莉亞斯‧貝托里尼(Andreas Bertolini)提供的資料表明,年輕時的貝多芬除了有時腸胃痛之外,相當健康。當時他已經在向海頓學藝,同時他卓越的鋼琴即興演奏,在維也納的王公貴族中也享有盛名,包括皇帝的同父異母兄弟魯道夫大公都拜貝多芬為師。但是,他在維也納的第一年,有一次發燒改變了他的一生。阿洛伊‧魏森巴赫(Aloi Weissenbach)也是貝多芬的醫生,他提到一七九七年另一次發高燒:「他曾經患有嚴重的斑疹傷寒,從此神經系統受傷,甚至可能損及聽覺,對他真是一次大災難。」

對於這次「意外的傷寒」的本質,早在一九○七年,二十世紀初最具影響力的醫生之一、優秀的梅毒研究專家奧斯勒爵士便提出質疑,他認為貝多芬感染傷寒其實是因為梅毒。在梅毒的教科書中,我們能夠發現,耳聾通常是在初次發燒第一年之後出現的症狀。這是第八對腦神經受損所造成的。耳鳴發作時,老是聽到鈴聲、嗡嗡聲或嘶嘶聲;先是聽不到高音,然後是所有的音域,包括說話的聲音。失去聽覺是漸進的,有時候會減輕,經常是在壓力之下失去聽覺。以梅毒造成耳聾的跡象為起點,我們從貝多芬傳記中找出以下蛛絲馬跡,貝多芬開始耳疾的時間恰好是在二十六

二十七歲,而貝多芬的第一位耳科醫生諾伊邁爾寫道:「貝多芬耳聾最可能的原因,是內耳或迷路的聽覺神經失調。」「一開始幾乎沒有發覺,隨著內耳或是聽覺神經結構的病理變化,不知不覺中失去聽覺。」拉金(Edward Larkin)說:「貝多芬的耳聾是漸進的,有一陣子還是停頓的。」貝多芬自己也說「一開始是聽不見高音。」他在耳內放棉花以抑制低音,造成很大的痛苦。一八○一年七月一日,貝多芬寫信給卡爾‧阿門達(Karl Amenda)說:「告訴你,我最有價值的財產,也就是我的聽覺,已經嚴重損毀了。你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我已經發覺有這個症狀;但是我什麼都沒說,現在已經變得更糟。我們必須等待,看看是否聽力可以恢復……我所說的請你保密,不要告訴任何人。」這些與梅毒引發的耳聾症狀完全吻合。

這種持續嚴重的耳部疾病,在貝多芬年老時終於演變為完全失聰。一八一○年,貝多芬狂怒之下跌倒在地,他寫道:「我爬起來之後,發現自己耳聾,醫生說神經已經受損了。」在貝多芬逝世後,對他耳部的解剖報告中顯示,聽覺神經已經萎縮,缺乏正常的一層髓磷脂,而且左邊的聽覺神經比右邊細。耳科醫生肖恩‧塞拉斯(Sean Sellars)說:「解剖發現腦幹周圍有變化,顯示有局部的腦膜反應,這可能是梅毒引起的腦膜發炎。」

另外,梅毒中期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虹膜和眼瞼內層的粘膜一再發炎。貝多芬為紀念魯道夫大公譜成《莊嚴彌撒曲》,就是在這種狀況下完成的。他寫給申德勒的信上說:「晚上我必須蓋住眼睛,我應該好好照顧雙眼,史麥塔納寫信給我,叫我不應該寫這麼多筆記。」當時,他眼睛的狀況幾乎可確定是虹膜周圍發炎,包括虹膜和結膜(聯結眼瞼和蓋住眼球的細緻粘膜)。

但是,梅毒是一種潛伏性很強的疾病,一旦感染就可能會潛伏在很多其他的疾病背後,導致其他許多可怕的疾病症狀,因此又被稱為「偉大的模仿者」。那麼,貝多芬除了耳聾和眼瞼發炎外有沒有其他症狀呢?由貝多芬的醫生提供的病歷中,我們發現了這樣的記載:嚴重的腸胃痛、可怕的頭痛、有只手指的指甲受感染必須動手術、下顎長膿瘡動手術、風濕病引起肺部嚴重發炎、風濕病痛經常復發,其中有一次「可怕的風濕發作」、「胸部因為痛風引起關節炎」、黃疸病、食道和鼻子流血、眼睛痛了五個月,必須待在黑暗的房間戴上眼罩,以及心臟衰竭。他經常心律不整,還將此編寫入音樂(鋼琴奏鳴曲《告別》),晚年時臉部抽搐。這還只是部分症狀,安東‧諾伊邁爾(Anton Neumayr)含蓄地寫道:「貝多芬晚年很可能有憂鬱症。」

貝多芬在晚年變得脾氣暴躁,舉止怪異,以至於大家都在傳言貝多芬可能精神失常了。德國一位作曲家告訴歌德,說貝多芬精神錯亂。拉金描繪出貝多芬的晚年情景:「健康一直很糟,情緒低落,精神很緊張,多疑,覺得受迫害,在壓力之下很不穩定,有時候狂躁,易衝動,有攻擊性,要求完美,耳聾,易怒。」貝多芬曾經將一鍋燉肉倒在侍者身上。梅納德‧所羅門總結說:「神經異常的徵兆——突然發怒、無法控制情緒狀態、對於金錢越來越著迷、覺得受迫害,這都讓維也納人認為,這位最偉大的作曲家,是個極端怪異的瘋子。」所有這些症候,又都與梅毒麻痹性癡呆階段的症狀吻合。

本書特色

本書從世界長遠的歷史中,精選出數十個廣為人知的歷史人物與事件,對其進行深入而精闢的分析,並且還原其歷史真相,帶給讀者全然不同的看法與見解!

歷史大多是由改朝換代的勝利者所組織編寫,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尤其是突顯自己的文治武功,難免會對被推翻的王朝曲筆刪改,以致於呈現出一種錯綜複雜、紛紜繁亂的歷史,這也給後人留下許多的疑問和迷思,讓後人所看到的歷史,必然是充滿與史實不符的偏見和悖謬。如此一來,人們對於歷史的誤解,就會在所難免。本書特別於世界歷史中,精心選出數十個眾所周知的歷史人物與事件,對其進行「還原歷史真相」的工作,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可以擴充自己的歷史知識,並且對這些知名的歷史事件與人物,有一個正確的歷史評價。

本書的敘述手法,輕鬆而詼諧,讀者可以因此進入歷史的時光隧道,與古人的生活合而為一。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本書不像坊間一般歷史叢書如此的艱澀繁雜,而是以活潑有趣的筆調,詳細介紹各個歷史事件與人物,讓讀者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對於歷史有更全面的認識,也可以讓讀者清楚的瞭解各個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各個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

儘管歷史已經成為過去,但是歷史真相卻不容扭曲。本書就是要讓讀者尊重歷史真相,對其進行科學的探究,進而形成對歷史真相的客觀而公正的認識與判斷。

在流傳至今的浩渺史書中,究竟有多少歷史真相被隱藏?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顛倒混淆?請走進「被誤解的世界歷史」看個究竟吧!

作者

羅文興

歷史學博士,曾經從事報社記者和圖書編輯等工作。多年以來,作者致力於對歷史謬誤的研究,在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深受歷史專家和廣大讀者的好評。作者透過對歷史的研究整理,主編有:《被誤解的中國歷史》、《被誤解的世界歷史》。

目錄

前言

第壹章: 時勢混沌的「英雄」
古語說:「時勢造英雄。」然而,歷史上很多人物卻是被歷史學家們刻意美化了的。千百年來,人們被歷史上的一些片面的觀點禁錮了思想,致使他們盲目崇拜那些「神聖」而「偉大」的英雄和大師們。而那些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人,其實原本也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拿破崙並非中毒身亡
貝多芬耳聾背後隱藏的秘密
林肯——偉大解放者,還是種族歧視者
華盛頓主動交權的隱情
畢卡索——大師還是色鬼

 

第貳章: 撲朔迷離的真相
常言道:「霧裏看花,水中望月」。事實的真相,往往需要我們經過層層剝離之後才能露出真面目。歷史的真相,往往也是在一齣齣的影視戲說中被扭曲、誇張或者局部放大讓我們難以分辨。即便是一向以直述事實所標榜的正史之中,往往也暗藏著多重的捏造陷阱。

 

「空中花園」並不在巴比倫
黑死病不等於鼠疫
達文西不為人知的秘密
珍珠港事件其實只是「苦肉計」
瑪麗蓮‧夢露並非死於自殺

 

第參章: 傳承中的謬誤
文化是千百年來人類智慧的結晶,是銘刻在靈魂深處的烙印,是流淌於血液中的不竭動力,是書寫於歷史畫卷中最輝煌燦爛的篇章。然而,不論是亞特蘭提斯消失的古文明,還是莎士比亞筆下的百態眾生,在漫長的演進中又或多或少地偏離了其本來的面目,探究文化真相的過程是一次苦旅、一場盛宴、一種傳承,更是一種使命。

 

真實存在的亞特蘭提斯
還「卍」字一個清白
馬雅文明消失的背後
「禮貌」外衣下的日本
被誤讀的比薩斜塔
《蒙娜‧麗莎》的模特兒是誰
莎翁筆下的「偽作」

 
第肆章: 揭開神秘信仰的面紗
當人類的第一位祖先從地球上站立起來之後,締造歷史的帷幕便悄然拉開人類在艱難的繁衍生息中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各種宗教信仰也應運而生。

 

人面獅身像不是古埃及人的作品
被曲解的十字架
《舊約》並非「神來之筆」
確有其事的「諾亞方舟」
既非「神聖」又非「羅馬」的帝國
被神話的農家女——貞德
十字軍東征功與過
為尼采正名

 

第伍章: 眾說紛紜的傳說
關注歷史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歷史上的事件與人物,不但為世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未解之謎。破譯這些未解之謎,對於解讀歷史內幕、尋找歷史規律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阿基米德「死光」只是傳說
耶穌是否確有其人
疑竇重重的新大陸「發現者」
揭開伊凡雷帝父子死因之謎
自殺的是否是希特勒
智慧才是「埃及豔后」的資本
「太監」不是中國專利
羅曼諾夫王朝皇室遺孤的謊言
張伯倫綏靖實屬情非得已
是誰使得波蘭被瓜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92043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