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旅行的理由
這個世界一直都在眼前,只要去嘗試、去碰觸、去體會,每分每秒都將充滿各種樂趣與生命力!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10月連假規劃了嗎?展開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展75折起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如果這世界還有100種生活,
1000種神秘的緣分,10000種問候……
旅行將會是我唯一靠近一切的方式。
你也可以和我一樣愛上旅行!
每一趟旅行的發生都會有各種不同的原因,有時是為了要休息,有時是為了要逃離,對JANET來說……旅行,是一種很自然發生的事情,她總是在變動裡,獲得很多「心的能量」。
本書是JANET第一次踏上南非大陸,試著尋找生活的真實面,並且與當地人一起真實地生活,在開普敦(Cape Town),衷心迎接豐富、多變的環境樣貌;穿梭在綠市廣場(Green Market)與Bo-Kaap馬來區,認識許多熱情的新朋友,聽當地的音樂、學當地的語言;前往豪特灣(Hout Bay)或亞奎拉野生動物園(Aquila Safari),親眼目睹海豹與非洲獅、象等野生動物在海平面與地平線上的美麗姿態;攻上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與桌山(Table Mountain),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見證大自然奇蹟,並約定下一次的相遇。
世界就是JANET的教室,她在旅途中,分享旅行的樂趣,旅行帶給人的啟發,她深入當地文化、吃當地的食物,終於明白,旅行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融入當地生活,而最快樂的是就是接近這個世界和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們,心胸開闊了,眼界更廣了,心靈也更為豐富,當然,也從旅行中更接近自己等等。書中透過JANET對旅行生活的想法,讓讀者更能感受到自己的本質,以及自己對生命、自然的態度。永遠沒有不可能,永遠不會沒時間,這個世界一直都在眼前,只要去嘗試、去碰觸、去體會,每分每秒都將充滿各種樂趣與生命力!
本書特色
◎書衣海報設計,「黑白寧靜版」與「彩色熱情版」,隨機出貨
◎近20小時的航程,穿越大西洋與赤道,從「瘋台灣」到「瘋南非」!JANET的世界五大洲拼圖的最後一塊!
◎南非理想之城—Cape Town的全面探索:從山線(桌山Table Mountain)到海岸(布拉堡史傳德沙灘Bloubergstrand)、從寧靜(康斯坦夏酒莊Constantia)到熱情(亞奎拉野生動物園Aquila Safari)、從日常(綠市廣場Green Market Square、Bo-Kaap馬來區)到觀光(水門廣場Victoria and Alfred Water Fron)、從人文(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至自然(豪特灣Hout Bay)……
◎一趟跨越山海與心靈邊界的旅行,一段沒有國籍、語言等限制的美麗相遇!重新掏掘JANET愛上旅行的真實理由!
旅人手記
— 我並不刻意追求安定,一直在移動、一直在抵達與離開。
— 旅行,不一定是遠行。旅行的驚奇不會因為走過的距離太短而減少,只要轉換心情,在生活場景中,也可以是旅行!
— 我的心和情感早已留在很多地方,很多地方也一直放在我的心裡,而它們慢慢拼湊成了自己心中的那張世界地圖。
— 旅行,是我熱愛的生活,旅行的目的從來不是獵奇,我總是試著讓自己在最有限的時間裡,融入一地的生活,盡量像當地人一樣食衣住行。
— 女人的身份,在旅行中常常會被突顯、被發現,在某些時刻,我會意識到身為一個女人應該要往什麼方向思考,而在某些時刻,我很自覺這是女人這個身份帶給我的經歷與感受。
— 我一直相信,在旅行中最大的收穫,就是「人」,只有他們,才能帶我走得更遠。
— 旅人,見過世界的四季,見過許多離別的場景,也見過穿越冬天、再度回到自己生活土地上的陽光,以及更多重逢的場景。對我來說,四處旅行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親眼目睹「重逢」,讓我更能從中明白—離開不是結束,只要有勇氣等待,終究還是會把人再帶回一樣的地方!
— 很多時候,分離,是為了預約下一次的旅行。
1000種神秘的緣分,10000種問候……
旅行將會是我唯一靠近一切的方式。
你也可以和我一樣愛上旅行!
每一趟旅行的發生都會有各種不同的原因,有時是為了要休息,有時是為了要逃離,對JANET來說……旅行,是一種很自然發生的事情,她總是在變動裡,獲得很多「心的能量」。
本書是JANET第一次踏上南非大陸,試著尋找生活的真實面,並且與當地人一起真實地生活,在開普敦(Cape Town),衷心迎接豐富、多變的環境樣貌;穿梭在綠市廣場(Green Market)與Bo-Kaap馬來區,認識許多熱情的新朋友,聽當地的音樂、學當地的語言;前往豪特灣(Hout Bay)或亞奎拉野生動物園(Aquila Safari),親眼目睹海豹與非洲獅、象等野生動物在海平面與地平線上的美麗姿態;攻上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與桌山(Table Mountain),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見證大自然奇蹟,並約定下一次的相遇。
世界就是JANET的教室,她在旅途中,分享旅行的樂趣,旅行帶給人的啟發,她深入當地文化、吃當地的食物,終於明白,旅行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融入當地生活,而最快樂的是就是接近這個世界和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們,心胸開闊了,眼界更廣了,心靈也更為豐富,當然,也從旅行中更接近自己等等。書中透過JANET對旅行生活的想法,讓讀者更能感受到自己的本質,以及自己對生命、自然的態度。永遠沒有不可能,永遠不會沒時間,這個世界一直都在眼前,只要去嘗試、去碰觸、去體會,每分每秒都將充滿各種樂趣與生命力!
本書特色
◎書衣海報設計,「黑白寧靜版」與「彩色熱情版」,隨機出貨
◎近20小時的航程,穿越大西洋與赤道,從「瘋台灣」到「瘋南非」!JANET的世界五大洲拼圖的最後一塊!
◎南非理想之城—Cape Town的全面探索:從山線(桌山Table Mountain)到海岸(布拉堡史傳德沙灘Bloubergstrand)、從寧靜(康斯坦夏酒莊Constantia)到熱情(亞奎拉野生動物園Aquila Safari)、從日常(綠市廣場Green Market Square、Bo-Kaap馬來區)到觀光(水門廣場Victoria and Alfred Water Fron)、從人文(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至自然(豪特灣Hout Bay)……
◎一趟跨越山海與心靈邊界的旅行,一段沒有國籍、語言等限制的美麗相遇!重新掏掘JANET愛上旅行的真實理由!
旅人手記
— 我並不刻意追求安定,一直在移動、一直在抵達與離開。
— 旅行,不一定是遠行。旅行的驚奇不會因為走過的距離太短而減少,只要轉換心情,在生活場景中,也可以是旅行!
— 我的心和情感早已留在很多地方,很多地方也一直放在我的心裡,而它們慢慢拼湊成了自己心中的那張世界地圖。
— 旅行,是我熱愛的生活,旅行的目的從來不是獵奇,我總是試著讓自己在最有限的時間裡,融入一地的生活,盡量像當地人一樣食衣住行。
— 女人的身份,在旅行中常常會被突顯、被發現,在某些時刻,我會意識到身為一個女人應該要往什麼方向思考,而在某些時刻,我很自覺這是女人這個身份帶給我的經歷與感受。
— 我一直相信,在旅行中最大的收穫,就是「人」,只有他們,才能帶我走得更遠。
— 旅人,見過世界的四季,見過許多離別的場景,也見過穿越冬天、再度回到自己生活土地上的陽光,以及更多重逢的場景。對我來說,四處旅行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親眼目睹「重逢」,讓我更能從中明白—離開不是結束,只要有勇氣等待,終究還是會把人再帶回一樣的地方!
— 很多時候,分離,是為了預約下一次的旅行。
編輯推薦
每一趟旅行對於JANET來說都有著不同的原因,或許是工作,或許是為了休息,有時更有可能只是為了想逃離某地,但對她來說,旅行就是她的一切,她的生活。
雖然因為工作的關係,JANET比大多數人更有機會走遍全世界,但令人訝異的是,南非這塊大陸居然是她第一次踏上去,她踏上了開普敦,穿梭在綠市廣場與Bo-Kaap馬來區,認識許多熱情的新朋友,聽當地的音樂、學當地的語言;前往豪特灣或亞奎拉野生動物園,親眼目睹海豹與非洲獅、象等野生動物在海平面與地平線上的美麗姿態,更與野生獅子驚恐的對峙,一向被稱做謝大膽的她,都感到心驚驚。
從小因為父母開放的觀念,養成JANET熱愛旅遊的人生觀,對她來說,最快樂的就是深入當地人的生活、嘗試當地人的小吃,完全的融入當地,去感受所有世界的人們。麻省理工學院至今只有一位學生拿西班牙學分畢業,那就是JANET,謝怡芬,但她完全的在享受自己的人生。
想要知道關於她在南非的冒險趣事?想要知道唯一擁有四個膝蓋的動物?請盡情的享受這本書吧。(文/凱特文化行銷企劃黃士偉)
雖然因為工作的關係,JANET比大多數人更有機會走遍全世界,但令人訝異的是,南非這塊大陸居然是她第一次踏上去,她踏上了開普敦,穿梭在綠市廣場與Bo-Kaap馬來區,認識許多熱情的新朋友,聽當地的音樂、學當地的語言;前往豪特灣或亞奎拉野生動物園,親眼目睹海豹與非洲獅、象等野生動物在海平面與地平線上的美麗姿態,更與野生獅子驚恐的對峙,一向被稱做謝大膽的她,都感到心驚驚。
從小因為父母開放的觀念,養成JANET熱愛旅遊的人生觀,對她來說,最快樂的就是深入當地人的生活、嘗試當地人的小吃,完全的融入當地,去感受所有世界的人們。麻省理工學院至今只有一位學生拿西班牙學分畢業,那就是JANET,謝怡芬,但她完全的在享受自己的人生。
想要知道關於她在南非的冒險趣事?想要知道唯一擁有四個膝蓋的動物?請盡情的享受這本書吧。(文/凱特文化行銷企劃黃士偉)
目錄
CHAPTER 01.旅行生活On The Road
一種隨時上路的心情。
CHAPTER 02.一個人旅行Bo-Kaap
我覺得自己的旅行,就是在寫一封又一封的信……
CHAPTER 03.靠近一種更新的生活Green Market Square
生活是文明唯一的主題,而旅人一步一步地靠近。
CHAPTER 04.心中的地圖Hout Bay
拼出來的是夢的世界。
CHAPTER 05.旅途中的溫柔風景X'mas Eve in Cape Town
女人的身份,使旅途中遇見的人們,溫柔相對。
CHAPTER 06. 更遠一點的遠方Cape of Good Hope
一旦上路,旅人就期待「看見」,試圖走得更遠……
CHAPTER 07.一顆簡單的心Victoria and Alfred Water Front
面對一切生活方式的轉變與碰撞,最簡單的方法還是抱持一顆簡單的心。
CHAPTER 08.時間與空間的想像Aquila Safari
旅行是一種擺脫制式生活的全新擁有與想像。
CHAPTER 09.旅人的能量Table Mountain
旅途中累積的心體驗與不斷源源而生的力量。
CHAPTER 10.世界是靠在一起的Bloubergstrand
南半球要與北半球分享陽光,必須放手,而陽光終究是會再回來的。
CHAPTER 11.真正的目的地Constantia
在城市旅行,看見的是人;在鄉間旅行,看見的是自己。
CHAPTER 12.旅行中的狀態Take a Break
旅人在旅途中,除了經過動態的旅行,也經過靜態的旅行。
CHAPTER 13.因為旅行的緣故Still On The Road
如果在路上,一個旅人……
一種隨時上路的心情。
CHAPTER 02.一個人旅行Bo-Kaap
我覺得自己的旅行,就是在寫一封又一封的信……
CHAPTER 03.靠近一種更新的生活Green Market Square
生活是文明唯一的主題,而旅人一步一步地靠近。
CHAPTER 04.心中的地圖Hout Bay
拼出來的是夢的世界。
CHAPTER 05.旅途中的溫柔風景X'mas Eve in Cape Town
女人的身份,使旅途中遇見的人們,溫柔相對。
CHAPTER 06. 更遠一點的遠方Cape of Good Hope
一旦上路,旅人就期待「看見」,試圖走得更遠……
CHAPTER 07.一顆簡單的心Victoria and Alfred Water Front
面對一切生活方式的轉變與碰撞,最簡單的方法還是抱持一顆簡單的心。
CHAPTER 08.時間與空間的想像Aquila Safari
旅行是一種擺脫制式生活的全新擁有與想像。
CHAPTER 09.旅人的能量Table Mountain
旅途中累積的心體驗與不斷源源而生的力量。
CHAPTER 10.世界是靠在一起的Bloubergstrand
南半球要與北半球分享陽光,必須放手,而陽光終究是會再回來的。
CHAPTER 11.真正的目的地Constantia
在城市旅行,看見的是人;在鄉間旅行,看見的是自己。
CHAPTER 12.旅行中的狀態Take a Break
旅人在旅途中,除了經過動態的旅行,也經過靜態的旅行。
CHAPTER 13.因為旅行的緣故Still On The Road
如果在路上,一個旅人……
試閱
靠近一種更新的生活
Green Market Sqare
生活是文明唯一的主題,而旅人一步一步地靠近。
旅行,是我熱愛的生活,旅行的目的從來不是獵奇,我總是試著讓自己在最有限的時間裡,融入一地的生活,盡量像當地人一樣食衣住行。
啟程與回程,終究是一個融入與離開的過程,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一個旅人可以從局外人變成當地人,然後再從新的家離開。
靠近
為了要瞭解一個地方,我的第一件事通常是買份報紙,做為瞭解當地的第一個步驟!試著靠近他們的生活,不做任何評論,也不管語言通不通,抵達南非的第一天,我買的那份報紙報導了當地的社會新聞,無論是好的壞的,語氣稀鬆平常,然後有整整五大版面留給槌球與橄欖球,南非的熱門運動1……
再來,很重要、很基本的就是吃跟買啦!從當地食物與商品中,常常可以看見氣候與環境、文化與歷史帶給人們生活的影響,而市集更是食物與生活物品的集散地,所以我最喜歡逛當地人常去的市集;除了可以用最快方式去認識一個新地方之外,殺價也是一件好玩的事,在過程中,有時候可以看出當地人個性上比較細膩的部分(有時純粹是為了那個樂趣,我曾經殺價成功後,最後仍然照原價付給賣家!)。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曼谷的「Chatuchak週末市集」,那是一個旅客跟當地人都愛去的地方,從新鮮蔬菜、各類香料與小吃,到廚房家居用品……大概除了「人」之外,什麼都可以買到吧!還有印度的「Gujarat市集」,特色就是環境顏色非常鮮豔,彷彿進入了一個異世界。但是,真正要瞭解並融入一個地方,最重要的還是—一路上遇到的新朋友們。
在開普敦的綠市廣場(Green Market Square)裡,我一度迷失在美麗的顏色裡。市集裡到處掛滿了漂亮的木刻面具,轉到攤位另一端,是賣非洲鼓的攤位,一位美麗的女孩,很靦腆地蹲在路旁擊鼓,我也隨手拿起一個鼓,加入她的行列。她抬頭對我微笑,於是我們兩個人,雖然有著很不一樣的臉孔,但是彼此之間的節奏卻相呼應著!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她也不是開普敦人,我們都來自世界不同的角落,聚集在這裡,分享了同樣的節奏。
因為旅途中的人情,縮短了旅人與世界的距離。一切都不只憑藉我自己的力量:一路上遇到的人們,每個人都會告訴我很多故事,彼此不見得聽得懂對方的語言,但是微笑說明了一切!讓我義無反顧地,想要跟他們貼近,就算只有一點點也好。
多了一個新家
如果想要建立自己與世界最短的距離,就是把所到之處都變成自己的家,在每一個地方生活著,像是變色龍那樣。
我確實是這個世界裡的一條變色龍!還記得那時去印度錫金(Sikkim)當義工的時候,我抽空去了「泰姬馬哈陵」。在印度很多觀光景點的入場費都有兩個收費標準—當地人一個價目,觀光客一個價目,兩者可以差到40倍左右!那天我靈機一動,認為自己皮膚黝黑,決定來挑戰自己是否能勝任「當地人」的身份!於是我就溜進當地人的那條隊伍裡去,並且在第一時間揪住一個當地人聊天,跟他說我來自Sikkim,從小生長在「外國」,最後我們竟相談甚歡……並且由於他的「背書」,我相當順利地買到了—「當地人」票!
因此,是否能被接納為「當地人」,一直是我最喜愛的挑戰。大學那時到阿根廷交換學生的一年期間,我從剛開始到達「異地」的不知所措,一直到因為在街頭賣藝被阿根廷國家交響樂團挖角(不騙你,是真的),最後在回程的飛機上,終於被一個美國遊客當做阿根廷人(嘿嘿!)。在那段過程裡,突然有一天,我又想要從旅行中再岔出去旅行,因此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了當地的生活,然後,我又必需「回家」了。旅行與生活、離開與回家,總是密不可分,世界的距離,如此相近!所以,對我來說,怎麼能夠分得清楚哪裡是家、哪裡是在旅途中呢?因為最重要的是—我多了一個新家!
世界的距離可以很近,「隨遇而安」一直是我生活(與旅行)的態度。但是,我也有遇到困頓的時候,而這件事竟然發生在,我不那麼陌生的台灣。
二○○一年我到台灣來實習,剛好是911事件發生的那天。一下飛機,一句中文都不會說,卻到處都看得到新聞,偶爾看到很片段的CNN資料畫面,得知美國發生了這麼嚴重的事,我著急地想要投入救援行動,自己卻又遠在千里以外的台灣,心中非常焦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因為這種複雜的情緒,讓我沒辦法安靜地待在台灣……
此外,來到台灣之前,我始終覺得自己應該可以適應在這裡的生活,畢竟台灣文化離我並沒有這麼遙遠,可是我卻馬上發現,自己的定位很模糊—有些人看到我,很直接的反應是跟我說英文,我心裡會很抵抗:『我明明就是台灣人!』而在某些時候,我可能需要對方慢慢地用中文跟我解說,對方卻講得很快,我一個字都聽不懂,倍感挫折,心裡又會吶喊:「我明明就不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為什麼不能耐心跟我說?」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原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不是人們不知道我是誰。
一切都取決在自己的態度。心定了,就可以變成任何一個樣子,而不失去自己。
最後我漸漸發現這種「變幻莫測」的身份的好處—你可以貼近任何人,他們在你身上可以看見更多的自己而不把你排除在外,比如在歷史上飽受種族問題之苦的南非黑人,不會直接把你與「西方人」歸類在一起,自己也可以在任何群體裡,理解他們的視角,同時看見一種事情的不同角度。
當旅人的心,平靜而又願意傾聽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自己又多了一個家。
心中的地圖
Hout Bay
拼出來的是夢的世界。
旅行可以深深影響旅人—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視野,也可以改變一個人對時間與空間的感知,在旅人的心裡,慢慢地畫出一張,專屬於自己的地圖。
我很喜歡坐飛機,尤其是長途的飛機 (兩三個小時這麼短的,才不夠看呢!)。我非常好睡,在長途飛機上更好睡,每次到遠方旅行,想到要坐長途飛機就好高興,因為在飛機上睡著之後,會有好長一段時間的空白,無論是哪裡出產的時鐘都不適用;醒來之後,一踏出飛機,又是另外一個世界。來到南非開普敦就是這樣的情境:模模糊糊地睡了十幾個小時,我總覺得好像這十幾個小時的時間被憑空抽換掉一樣,醒來竟然是個夏天!
旅行就是這樣迷人,連像白開水那樣理所當然的時間與空間,都可以變幻莫測!
一直以來,經常有人問我:喜歡山還是喜歡海?喜歡城市還是喜歡鄉野?老實說,要回答這個問題實在是一件太困難的事了!我心中理想的地圖,是一個背山面海的城市,又要接近鄉野,很貪心吧?!我是個需要不斷變動的人,也常常有不同的情緒與節奏(人不都如此嗎?),所以對哪裡都不執著,對哪裡都傾心!
或許,我喜歡海多一點點。我常覺得人在山林裡是很脆弱的,那裡充滿各種未知,在山裡的人必須保持身體動態,也許是往更高處走、也許是用刀開出一條能走的道路……總之,人在山裡是不能靜止不動的。但是在海邊似乎可以一覽無遺,你可以躺在海灘上什麼事都不做,也可以泡在水裡進行一些活動,好像比較好掌控、視線更遼闊清晰,並且能配合自己的節奏,選擇自己要跳入那片汪洋中接受挑戰,或者就靜靜地靠在海的旁邊。但是再怎麼說,一座沒有海的山,或者是一面沒有靠山的海,還是很無趣啊!
或許我喜歡城市多一點,但我承認自己很貪心:喜歡城市的便利與熱鬧 ,又很能享受一個人安靜的時刻;喜歡城市裡多彩多姿的活動,卻不時渴望脫離城市的生活常軌……好吧,我真的很貪心!什麼都喜歡、待哪裡都坐不住!但是我很有自知之明,所以這個麼貪心的願望都只是偷偷擺在心裡(哈哈!)……直到來到開普敦近郊的豪特灣(Hout Bay)就是一個這樣的海灣。緊緊貼在後面的是獅頭山(Lion's Head)和十二使徒岩(Twelve Apostles),更遠一點是桌山(Table Mountain),因而從開普敦市區要到Hout Bay去,必須先經過一條不是特別陡的山路,很多房子就這樣斜斜地座落在背山面海的地方,擁有超完美的無敵海景,喔!這是一座多麼幸運的城市!
迷霧裡一場場真實的夢境
旅行是真實的,生活是真實的,然而因為長途旅行的時空變幻,這些真實拼湊起來,就變成一個一個像夢一樣的場景。我在Hout Bay陰雨的小漁港,遇到各種「真實」,當背景是這個背山面海的夢幻城市時,一切竟然變得像夢境一樣!
Hout Bay 的小漁港邊停了很多觀光船隻,準備通往「海豹島」(Seal Isladn),一大清早的岸邊,一些販售紀念飾品的人,才剛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架起自己的攤位,一旁還有人忙著打呵欠。我忽然聽到港邊傳來了一陣笛聲,立刻尋找聲音的來源—原來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一頭捲髮,很害羞靦腆地在港邊賣藝賺錢,曾經有朋友跟我說過,非洲很多在路邊賣藝的孩子都是無師自通的。為了不要驚動他,我在一旁等他吹完一首完整的曲子之後,給他鼓鼓掌。他似乎還是嚇了一跳,因為通常路過的人們不是不理會他,就是匆匆丟給他一些錢,只有熱愛音樂的我,像一位好奇的神秘客,反覆在他身旁徘徊、打量。
我問:「你今年幾歲了?」他愣愣地看著我也不答話。「等一下!」我用手勢比劃,請他不要走,然後拿出自己的小提琴。男孩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彷彿在問我,怎麼會帶小提琴出來旅行?所以我用眼神回應他:「旅途中怎麼可以少得了音樂呢?這把小提琴曾經陪我在阿根廷的街頭賣藝、賺取旅費呢!」(希望他能接收到我這一大串念頭,哈哈!) 然後我們開始合奏。其實他吹的曲子跟我拉的曲子根本完全不相干,可是在那個有霧的早晨,我的心留了一塊空位給了Hout Bay!
時間慢慢晚了,旅客也漸漸多了起來。我在港邊遇到了一位身形細瘦但皮膚粗糙的男人,拿著一大桶魚逗弄他的大寵物—海豹一頭。牠的眼睛似乎不太張得開,看起來也上年紀了,跟男人很有默契。男人一直對海豹很親密地咆哮,好像這麼激烈的表達方式,才能顯示他們的交情一般,海豹也不知道是看上那桶魚,還是真的跟他感情這麼好?始終非常賣力地展示彼此的深厚友誼!男人用嘴啣起一條魚,餵給了海豹,一瞬間我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或許是因為這幾年主持節目以來什麼怪東西沒吃過,我竟然自告奮勇地想做相同的嘗試!結果一咬住那條魚……我就有一點點後悔了,但是旅行中的「謝大膽」是不會退卻的!我還是非常盡責地把這條魚賞給了老海豹先生(還是小姐?),然後……就趕快到一旁漱口去了!
晚上回到旅館,突然發現這些真實發生在這一天、這個港邊的事情,怎麼好像夢一樣。是當時大霧的場景太迷矇了?還是一切美得太不可思議了?記得當通往海豹島的船隻,在海面上破浪而去時,我的心也隨著風勢、浪頭震動著,但那不是一種害怕或擔憂,反而是一種極度期待的心境,前進前進前進,就是這樣的心情帶我看到更多、遇見更多!那些懶在礁岩上的海豹大隊、那些從我身邊飛過的自由的海鳥、那些融合了腥臭與野性的海風氣味……我所經歷過的種種都是很真實的!在那當下,我那麼地靠近大自然,隨著海浪的節奏起伏,自己也越來越顯露旅人貪心的一面—不想離去!
後來我歸結出一個結論:Hout Bay的一切美得跟假的一樣!其實在好多次的旅行中,我也曾產生過類似不可思議的感覺,而我卻是知道那些都是真真實實存在過的事情!到最後,我才明白—旅行,就是穿梭在各種真實的場景裡面,而這些真實的場景可能拼湊在一起看,可能會覺得很荒謬,但只要不執著於「真或假」,自己就不會錯過所有的感受。
我的心和情感早已留在很多地方,很多地方也一直放在我的心裡,而它們慢慢拼湊成了自己心中的那張世界地圖。每當我緊張或難受的時候,心裡就會想著:「嗯,不知道現在澳洲發生了什麼事?南非的開普敦人現在在做什麼呢?」到後來,就會覺得不管我在這裡如何難過或是恐懼,世界上還是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事情在發生,也就是因為這樣開闊的念頭與想法,陪自己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難關,而一路以來,那張地圖始終張貼在我的心中!
Green Market Sqare
生活是文明唯一的主題,而旅人一步一步地靠近。
旅行,是我熱愛的生活,旅行的目的從來不是獵奇,我總是試著讓自己在最有限的時間裡,融入一地的生活,盡量像當地人一樣食衣住行。
啟程與回程,終究是一個融入與離開的過程,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一個旅人可以從局外人變成當地人,然後再從新的家離開。
靠近
為了要瞭解一個地方,我的第一件事通常是買份報紙,做為瞭解當地的第一個步驟!試著靠近他們的生活,不做任何評論,也不管語言通不通,抵達南非的第一天,我買的那份報紙報導了當地的社會新聞,無論是好的壞的,語氣稀鬆平常,然後有整整五大版面留給槌球與橄欖球,南非的熱門運動1……
再來,很重要、很基本的就是吃跟買啦!從當地食物與商品中,常常可以看見氣候與環境、文化與歷史帶給人們生活的影響,而市集更是食物與生活物品的集散地,所以我最喜歡逛當地人常去的市集;除了可以用最快方式去認識一個新地方之外,殺價也是一件好玩的事,在過程中,有時候可以看出當地人個性上比較細膩的部分(有時純粹是為了那個樂趣,我曾經殺價成功後,最後仍然照原價付給賣家!)。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曼谷的「Chatuchak週末市集」,那是一個旅客跟當地人都愛去的地方,從新鮮蔬菜、各類香料與小吃,到廚房家居用品……大概除了「人」之外,什麼都可以買到吧!還有印度的「Gujarat市集」,特色就是環境顏色非常鮮豔,彷彿進入了一個異世界。但是,真正要瞭解並融入一個地方,最重要的還是—一路上遇到的新朋友們。
在開普敦的綠市廣場(Green Market Square)裡,我一度迷失在美麗的顏色裡。市集裡到處掛滿了漂亮的木刻面具,轉到攤位另一端,是賣非洲鼓的攤位,一位美麗的女孩,很靦腆地蹲在路旁擊鼓,我也隨手拿起一個鼓,加入她的行列。她抬頭對我微笑,於是我們兩個人,雖然有著很不一樣的臉孔,但是彼此之間的節奏卻相呼應著!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她也不是開普敦人,我們都來自世界不同的角落,聚集在這裡,分享了同樣的節奏。
因為旅途中的人情,縮短了旅人與世界的距離。一切都不只憑藉我自己的力量:一路上遇到的人們,每個人都會告訴我很多故事,彼此不見得聽得懂對方的語言,但是微笑說明了一切!讓我義無反顧地,想要跟他們貼近,就算只有一點點也好。
多了一個新家
如果想要建立自己與世界最短的距離,就是把所到之處都變成自己的家,在每一個地方生活著,像是變色龍那樣。
我確實是這個世界裡的一條變色龍!還記得那時去印度錫金(Sikkim)當義工的時候,我抽空去了「泰姬馬哈陵」。在印度很多觀光景點的入場費都有兩個收費標準—當地人一個價目,觀光客一個價目,兩者可以差到40倍左右!那天我靈機一動,認為自己皮膚黝黑,決定來挑戰自己是否能勝任「當地人」的身份!於是我就溜進當地人的那條隊伍裡去,並且在第一時間揪住一個當地人聊天,跟他說我來自Sikkim,從小生長在「外國」,最後我們竟相談甚歡……並且由於他的「背書」,我相當順利地買到了—「當地人」票!
因此,是否能被接納為「當地人」,一直是我最喜愛的挑戰。大學那時到阿根廷交換學生的一年期間,我從剛開始到達「異地」的不知所措,一直到因為在街頭賣藝被阿根廷國家交響樂團挖角(不騙你,是真的),最後在回程的飛機上,終於被一個美國遊客當做阿根廷人(嘿嘿!)。在那段過程裡,突然有一天,我又想要從旅行中再岔出去旅行,因此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了當地的生活,然後,我又必需「回家」了。旅行與生活、離開與回家,總是密不可分,世界的距離,如此相近!所以,對我來說,怎麼能夠分得清楚哪裡是家、哪裡是在旅途中呢?因為最重要的是—我多了一個新家!
世界的距離可以很近,「隨遇而安」一直是我生活(與旅行)的態度。但是,我也有遇到困頓的時候,而這件事竟然發生在,我不那麼陌生的台灣。
二○○一年我到台灣來實習,剛好是911事件發生的那天。一下飛機,一句中文都不會說,卻到處都看得到新聞,偶爾看到很片段的CNN資料畫面,得知美國發生了這麼嚴重的事,我著急地想要投入救援行動,自己卻又遠在千里以外的台灣,心中非常焦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因為這種複雜的情緒,讓我沒辦法安靜地待在台灣……
此外,來到台灣之前,我始終覺得自己應該可以適應在這裡的生活,畢竟台灣文化離我並沒有這麼遙遠,可是我卻馬上發現,自己的定位很模糊—有些人看到我,很直接的反應是跟我說英文,我心裡會很抵抗:『我明明就是台灣人!』而在某些時候,我可能需要對方慢慢地用中文跟我解說,對方卻講得很快,我一個字都聽不懂,倍感挫折,心裡又會吶喊:「我明明就不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為什麼不能耐心跟我說?」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原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不是人們不知道我是誰。
一切都取決在自己的態度。心定了,就可以變成任何一個樣子,而不失去自己。
最後我漸漸發現這種「變幻莫測」的身份的好處—你可以貼近任何人,他們在你身上可以看見更多的自己而不把你排除在外,比如在歷史上飽受種族問題之苦的南非黑人,不會直接把你與「西方人」歸類在一起,自己也可以在任何群體裡,理解他們的視角,同時看見一種事情的不同角度。
當旅人的心,平靜而又願意傾聽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自己又多了一個家。
心中的地圖
Hout Bay
拼出來的是夢的世界。
旅行可以深深影響旅人—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視野,也可以改變一個人對時間與空間的感知,在旅人的心裡,慢慢地畫出一張,專屬於自己的地圖。
我很喜歡坐飛機,尤其是長途的飛機 (兩三個小時這麼短的,才不夠看呢!)。我非常好睡,在長途飛機上更好睡,每次到遠方旅行,想到要坐長途飛機就好高興,因為在飛機上睡著之後,會有好長一段時間的空白,無論是哪裡出產的時鐘都不適用;醒來之後,一踏出飛機,又是另外一個世界。來到南非開普敦就是這樣的情境:模模糊糊地睡了十幾個小時,我總覺得好像這十幾個小時的時間被憑空抽換掉一樣,醒來竟然是個夏天!
旅行就是這樣迷人,連像白開水那樣理所當然的時間與空間,都可以變幻莫測!
一直以來,經常有人問我:喜歡山還是喜歡海?喜歡城市還是喜歡鄉野?老實說,要回答這個問題實在是一件太困難的事了!我心中理想的地圖,是一個背山面海的城市,又要接近鄉野,很貪心吧?!我是個需要不斷變動的人,也常常有不同的情緒與節奏(人不都如此嗎?),所以對哪裡都不執著,對哪裡都傾心!
或許,我喜歡海多一點點。我常覺得人在山林裡是很脆弱的,那裡充滿各種未知,在山裡的人必須保持身體動態,也許是往更高處走、也許是用刀開出一條能走的道路……總之,人在山裡是不能靜止不動的。但是在海邊似乎可以一覽無遺,你可以躺在海灘上什麼事都不做,也可以泡在水裡進行一些活動,好像比較好掌控、視線更遼闊清晰,並且能配合自己的節奏,選擇自己要跳入那片汪洋中接受挑戰,或者就靜靜地靠在海的旁邊。但是再怎麼說,一座沒有海的山,或者是一面沒有靠山的海,還是很無趣啊!
或許我喜歡城市多一點,但我承認自己很貪心:喜歡城市的便利與熱鬧 ,又很能享受一個人安靜的時刻;喜歡城市裡多彩多姿的活動,卻不時渴望脫離城市的生活常軌……好吧,我真的很貪心!什麼都喜歡、待哪裡都坐不住!但是我很有自知之明,所以這個麼貪心的願望都只是偷偷擺在心裡(哈哈!)……直到來到開普敦近郊的豪特灣(Hout Bay)就是一個這樣的海灣。緊緊貼在後面的是獅頭山(Lion's Head)和十二使徒岩(Twelve Apostles),更遠一點是桌山(Table Mountain),因而從開普敦市區要到Hout Bay去,必須先經過一條不是特別陡的山路,很多房子就這樣斜斜地座落在背山面海的地方,擁有超完美的無敵海景,喔!這是一座多麼幸運的城市!
迷霧裡一場場真實的夢境
旅行是真實的,生活是真實的,然而因為長途旅行的時空變幻,這些真實拼湊起來,就變成一個一個像夢一樣的場景。我在Hout Bay陰雨的小漁港,遇到各種「真實」,當背景是這個背山面海的夢幻城市時,一切竟然變得像夢境一樣!
Hout Bay 的小漁港邊停了很多觀光船隻,準備通往「海豹島」(Seal Isladn),一大清早的岸邊,一些販售紀念飾品的人,才剛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架起自己的攤位,一旁還有人忙著打呵欠。我忽然聽到港邊傳來了一陣笛聲,立刻尋找聲音的來源—原來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一頭捲髮,很害羞靦腆地在港邊賣藝賺錢,曾經有朋友跟我說過,非洲很多在路邊賣藝的孩子都是無師自通的。為了不要驚動他,我在一旁等他吹完一首完整的曲子之後,給他鼓鼓掌。他似乎還是嚇了一跳,因為通常路過的人們不是不理會他,就是匆匆丟給他一些錢,只有熱愛音樂的我,像一位好奇的神秘客,反覆在他身旁徘徊、打量。
我問:「你今年幾歲了?」他愣愣地看著我也不答話。「等一下!」我用手勢比劃,請他不要走,然後拿出自己的小提琴。男孩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彷彿在問我,怎麼會帶小提琴出來旅行?所以我用眼神回應他:「旅途中怎麼可以少得了音樂呢?這把小提琴曾經陪我在阿根廷的街頭賣藝、賺取旅費呢!」(希望他能接收到我這一大串念頭,哈哈!) 然後我們開始合奏。其實他吹的曲子跟我拉的曲子根本完全不相干,可是在那個有霧的早晨,我的心留了一塊空位給了Hout Bay!
時間慢慢晚了,旅客也漸漸多了起來。我在港邊遇到了一位身形細瘦但皮膚粗糙的男人,拿著一大桶魚逗弄他的大寵物—海豹一頭。牠的眼睛似乎不太張得開,看起來也上年紀了,跟男人很有默契。男人一直對海豹很親密地咆哮,好像這麼激烈的表達方式,才能顯示他們的交情一般,海豹也不知道是看上那桶魚,還是真的跟他感情這麼好?始終非常賣力地展示彼此的深厚友誼!男人用嘴啣起一條魚,餵給了海豹,一瞬間我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或許是因為這幾年主持節目以來什麼怪東西沒吃過,我竟然自告奮勇地想做相同的嘗試!結果一咬住那條魚……我就有一點點後悔了,但是旅行中的「謝大膽」是不會退卻的!我還是非常盡責地把這條魚賞給了老海豹先生(還是小姐?),然後……就趕快到一旁漱口去了!
晚上回到旅館,突然發現這些真實發生在這一天、這個港邊的事情,怎麼好像夢一樣。是當時大霧的場景太迷矇了?還是一切美得太不可思議了?記得當通往海豹島的船隻,在海面上破浪而去時,我的心也隨著風勢、浪頭震動著,但那不是一種害怕或擔憂,反而是一種極度期待的心境,前進前進前進,就是這樣的心情帶我看到更多、遇見更多!那些懶在礁岩上的海豹大隊、那些從我身邊飛過的自由的海鳥、那些融合了腥臭與野性的海風氣味……我所經歷過的種種都是很真實的!在那當下,我那麼地靠近大自然,隨著海浪的節奏起伏,自己也越來越顯露旅人貪心的一面—不想離去!
後來我歸結出一個結論:Hout Bay的一切美得跟假的一樣!其實在好多次的旅行中,我也曾產生過類似不可思議的感覺,而我卻是知道那些都是真真實實存在過的事情!到最後,我才明白—旅行,就是穿梭在各種真實的場景裡面,而這些真實的場景可能拼湊在一起看,可能會覺得很荒謬,但只要不執著於「真或假」,自己就不會錯過所有的感受。
我的心和情感早已留在很多地方,很多地方也一直放在我的心裡,而它們慢慢拼湊成了自己心中的那張世界地圖。每當我緊張或難受的時候,心裡就會想著:「嗯,不知道現在澳洲發生了什麼事?南非的開普敦人現在在做什麼呢?」到後來,就會覺得不管我在這裡如何難過或是恐懼,世界上還是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事情在發生,也就是因為這樣開闊的念頭與想法,陪自己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難關,而一路以來,那張地圖始終張貼在我的心中!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