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傑出台灣人士簡傳匯編:『富豪篇』(第四輯)
A Collection of Biography of Prominent Taiwanes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1895~1945): The W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孔子曰:「為政不得獲罪於大戶」。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初期,為安撫人心,對前朝有功名人士及有財力人士刻意籠絡。本輯中,好幾位有錢人,在日清戰爭時,到中國避難,觀望之後再返回台灣的例子。楊氏資料庫5882筆簡傳;列有前清秀才298名,監生16名,貢生39名。四品頂戴5名,五品40名,六品13名。三個進士家庭。
日本殖民統治方式,基本上效法英國在香港印度的殖民統治手段;即努力維持傳統的社會階層(Social Stratification)格局,再以精英教育窄門,控制個人更換其社會階層屬性通道(Social Mobility),保持社會穩定。同時以精英教育同化權貴家庭子女,作為社會典範。
本輯特從「楊建成:日治時期台灣人士紳資料庫」,5882筆簡傳中,凡是在「資產欄」顯示財產超過萬元富豪士紳,分成「百萬富豪」及「萬元大戶」兩個章節,再以姓氏序,排列成書。共得691筆簡傳。
楊氏資料庫採用之十六本士紳傳記,出版年次不同,記載方式不同,難從文字上分辨各富豪財力大小。或有一些真正富貴人家,故意埋名沒姓,不願顯露其財富。因此,本輯中顯示各士紳財力狀況,祇是忠實原資料記載,作為讀者參考,各富豪究竟擁有多少錢財,則請讀者自行判斷。惟一可肯定的,本輯收錄之簡傳之士紳,皆係當年權貴人家。
政治學列舉出,一個政權對某地方,有效統治的要件有四:
1. 深入基層(Penetration)
2. 組織民眾(Organization)
3. 動員民眾(Mobilization)
4. 民眾參與(Participation)
從這691份簡傳中,可以觀察,日本殖民政府在領台20年(1895﹣1915年)之後,對台灣社會治理的情況;日治當局如何深入基層,用何種形態組織民眾,又怎樣動員民眾,又提供那些管道供民眾參與政治活動。
從「經歴」欄目中,可觀察到當時台灣進出口華洋百貨,茶葉製糖樟腦業的興旺。輕軌火車及公共汽車的營運,清涼飲料普及化。土地出租,米穀糴糶不再是主要致富聚財的生意。
教育是社會向前發展的指標。從各簡傳個人「學歴」欄目中,可體會當政者如何普及日文教育。在「家庭」欄中,可了解富貴人家,怎樣鼓勵子女,接受完整日式教育及專業訓練,在社會中出人頭地。
在「特殊事蹟」欄目中,這是權貴士紳,因立了那種功績,受到日本殖民政府的獎賞和表揚。同時,此欄目記載該士紳在前清時官級及功勞。可以領略到日本為殖民統治和經營台灣,所下的細緻功夫。
本簡傳匯編各輯,是資料匯編,主要目的是:讓讀者能夠方便檢閱原始史料,也提供台灣史研究者,一些線索或靈感,探索台灣社會的「現在,過去及將來」。
日本殖民統治方式,基本上效法英國在香港印度的殖民統治手段;即努力維持傳統的社會階層(Social Stratification)格局,再以精英教育窄門,控制個人更換其社會階層屬性通道(Social Mobility),保持社會穩定。同時以精英教育同化權貴家庭子女,作為社會典範。
本輯特從「楊建成:日治時期台灣人士紳資料庫」,5882筆簡傳中,凡是在「資產欄」顯示財產超過萬元富豪士紳,分成「百萬富豪」及「萬元大戶」兩個章節,再以姓氏序,排列成書。共得691筆簡傳。
楊氏資料庫採用之十六本士紳傳記,出版年次不同,記載方式不同,難從文字上分辨各富豪財力大小。或有一些真正富貴人家,故意埋名沒姓,不願顯露其財富。因此,本輯中顯示各士紳財力狀況,祇是忠實原資料記載,作為讀者參考,各富豪究竟擁有多少錢財,則請讀者自行判斷。惟一可肯定的,本輯收錄之簡傳之士紳,皆係當年權貴人家。
政治學列舉出,一個政權對某地方,有效統治的要件有四:
1. 深入基層(Penetration)
2. 組織民眾(Organization)
3. 動員民眾(Mobilization)
4. 民眾參與(Participation)
從這691份簡傳中,可以觀察,日本殖民政府在領台20年(1895﹣1915年)之後,對台灣社會治理的情況;日治當局如何深入基層,用何種形態組織民眾,又怎樣動員民眾,又提供那些管道供民眾參與政治活動。
從「經歴」欄目中,可觀察到當時台灣進出口華洋百貨,茶葉製糖樟腦業的興旺。輕軌火車及公共汽車的營運,清涼飲料普及化。土地出租,米穀糴糶不再是主要致富聚財的生意。
教育是社會向前發展的指標。從各簡傳個人「學歴」欄目中,可體會當政者如何普及日文教育。在「家庭」欄中,可了解富貴人家,怎樣鼓勵子女,接受完整日式教育及專業訓練,在社會中出人頭地。
在「特殊事蹟」欄目中,這是權貴士紳,因立了那種功績,受到日本殖民政府的獎賞和表揚。同時,此欄目記載該士紳在前清時官級及功勞。可以領略到日本為殖民統治和經營台灣,所下的細緻功夫。
本簡傳匯編各輯,是資料匯編,主要目的是:讓讀者能夠方便檢閱原始史料,也提供台灣史研究者,一些線索或靈感,探索台灣社會的「現在,過去及將來」。
目錄
卷首語
編輯緣起
編輯凡例
富豪士紳總名錄
目錄
第一章 百萬巨富
第二章 萬元大戶
參考書目及內容簡介
南國之人士
人文薈萃
台灣列紳傳
評論臺灣之官民
臺灣の事業界と人物
臺灣人物評
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
自治制度改正十週年紀念人物史
臺灣經濟界の動きと人物
臺灣官紳年鑑
南進日本第一線に起つ新臺灣之人物
臺灣紳士名鑑
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
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
新臺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産業史
臺灣人士鑑(新南新聞)
「日治時期」VS「日據時期」
編輯緣起
編輯凡例
富豪士紳總名錄
目錄
第一章 百萬巨富
第二章 萬元大戶
參考書目及內容簡介
南國之人士
人文薈萃
台灣列紳傳
評論臺灣之官民
臺灣の事業界と人物
臺灣人物評
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
自治制度改正十週年紀念人物史
臺灣經濟界の動きと人物
臺灣官紳年鑑
南進日本第一線に起つ新臺灣之人物
臺灣紳士名鑑
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
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
新臺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産業史
臺灣人士鑑(新南新聞)
「日治時期」VS「日據時期」
序/導讀
【編輯緣起】
1984年本人主持「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提出:「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華人領袖研究」計劃。這項構想是根據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園老師「馬來亞麻坡地區華人領袖研究」,以及美國康乃爾大學William Skinner教授「泰國華人領袖研究」而來的。即以領袖群的個人出身背景以統計分析方法,描述華人在殖民政權之下,如何應順異族政策,出類拔萃,領導群倫。
在開始著手蒐集相關資料時,發現日治時期,自1916年起至1942年止,約出版28種各類「士紳名鑑」,日台並舉,估計總登錄人數超過萬人,記載詳細豐富,洋洋大觀。在出版印刷書籍技術及成本遍高的廿世紀初期,日治台灣能是全世界海內外地區,出版華人人物傳記檔案最豐富的地方。李老師及Skinner 教授研究,是靠田野調查,問卷調查,數量在500筆左右。無完整人物傳記資料可參用。
南洋所同仁走訪全台灣舊書肆及攤位,收購到其中十六本。(詳參閱本資料庫參考書簡介)。南洋所以當時開發之八位元電腦,加插中文字形卡片,開始整理十六本台灣士紳書籍。1984年至1988年初步完成輸入5882筆台灣人士紳資料;印出A3頁面廿八本稿本。
1984﹣1987年永和秀朗蔡正儀先生鼓勵支助,1993年由台中地產商賴銀樑先生出資協助,政治大學政治系陳義彥主任協助;再組工作小組,重新校對,使用Dbase III+資料庫軟體,將檔案輸入十六位元電腦。2006年南投國立暨南大學資訊中心,協助轉檔至視窗之Access軟體。
2008年5月,本人在雅虎建立《日治時期台灣人士紳圖文鑑》(稿本)公開發佈此資料庫。2013年11月,雅虎停止此項服務,遷至「隨意窩」,迄今點閱超四十六萬人次。2014年3月,本人將資料庫,捐贈給母校國立政治大學總圖書館,國史館,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年8月11日起選入近史所「近現代人物資料整合系統」對公眾開放。
使用此資料庫,本人完成著作有四本:
1. 楊建成著:《台灣士紳皇民化個案研究---日治時代450 位台灣人士紳改換日本姓氏之個案統計分析》,龍文出版社,1995
2. 楊建成編著:《古早台灣人著名醫師圖文鑑 1895-1945》。俊傑書局出版,2002/12
3. 楊建成編著:《日治時期傑出台灣人士簡傳匯編》第一輯「保正篇」。美商EHGBOOK微出版公司,2014/12
4. 楊建成編著:《日治時期傑出台灣人士簡傳匯編》第二輯「出類拔萃」。美商EHGBOOK微出版公司,2014/12
本人再運用此資料庫,繼續編輯出版:《古早傑出台灣人士簡傳匯編》,預計分四輯出版:
第一輯:基層總管:保正篇(1126筆簡傳)已出版。
第二輯:出類拔萃:總督府評議會員、高普考及格俊秀、台灣人執業律師(辯護士)、東西洋畫家、傑出婦女、榮獲博士學位者、在日本中國大陸及海外發展者(287筆簡傳),已出版。
第三輯:鄉野逸士:藝術家族、秀才遺老(約400多筆簡傳)編寫中。
第四輯:富豪篇:百萬富豪、萬元大戶(691筆簡傳)己出版。
編者係平民文史工作者,嘗以恢復歴史真實為己志。希望所編輯出版之古早台灣英傑叢書,如時光隧道,恍惚間將讀者帶回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的台灣,以當時價值標準,來了解古早英傑們可歌可泣的陳年往事。至於如何評價眾多浪淘盡的英雄美人,則留給有政治眼光的朋友吧。
楊建成 謹識
謹以此書獻給:
蔡正儀先生
賴銀樑先生
如果沒有他們鼓勵和支持
「日治時期台灣人士紳資料庫」學術工程,是不可能完成的。
1984年本人主持「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提出:「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華人領袖研究」計劃。這項構想是根據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園老師「馬來亞麻坡地區華人領袖研究」,以及美國康乃爾大學William Skinner教授「泰國華人領袖研究」而來的。即以領袖群的個人出身背景以統計分析方法,描述華人在殖民政權之下,如何應順異族政策,出類拔萃,領導群倫。
在開始著手蒐集相關資料時,發現日治時期,自1916年起至1942年止,約出版28種各類「士紳名鑑」,日台並舉,估計總登錄人數超過萬人,記載詳細豐富,洋洋大觀。在出版印刷書籍技術及成本遍高的廿世紀初期,日治台灣能是全世界海內外地區,出版華人人物傳記檔案最豐富的地方。李老師及Skinner 教授研究,是靠田野調查,問卷調查,數量在500筆左右。無完整人物傳記資料可參用。
南洋所同仁走訪全台灣舊書肆及攤位,收購到其中十六本。(詳參閱本資料庫參考書簡介)。南洋所以當時開發之八位元電腦,加插中文字形卡片,開始整理十六本台灣士紳書籍。1984年至1988年初步完成輸入5882筆台灣人士紳資料;印出A3頁面廿八本稿本。
1984﹣1987年永和秀朗蔡正儀先生鼓勵支助,1993年由台中地產商賴銀樑先生出資協助,政治大學政治系陳義彥主任協助;再組工作小組,重新校對,使用Dbase III+資料庫軟體,將檔案輸入十六位元電腦。2006年南投國立暨南大學資訊中心,協助轉檔至視窗之Access軟體。
2008年5月,本人在雅虎建立《日治時期台灣人士紳圖文鑑》(稿本)公開發佈此資料庫。2013年11月,雅虎停止此項服務,遷至「隨意窩」,迄今點閱超四十六萬人次。2014年3月,本人將資料庫,捐贈給母校國立政治大學總圖書館,國史館,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年8月11日起選入近史所「近現代人物資料整合系統」對公眾開放。
使用此資料庫,本人完成著作有四本:
1. 楊建成著:《台灣士紳皇民化個案研究---日治時代450 位台灣人士紳改換日本姓氏之個案統計分析》,龍文出版社,1995
2. 楊建成編著:《古早台灣人著名醫師圖文鑑 1895-1945》。俊傑書局出版,2002/12
3. 楊建成編著:《日治時期傑出台灣人士簡傳匯編》第一輯「保正篇」。美商EHGBOOK微出版公司,2014/12
4. 楊建成編著:《日治時期傑出台灣人士簡傳匯編》第二輯「出類拔萃」。美商EHGBOOK微出版公司,2014/12
本人再運用此資料庫,繼續編輯出版:《古早傑出台灣人士簡傳匯編》,預計分四輯出版:
第一輯:基層總管:保正篇(1126筆簡傳)已出版。
第二輯:出類拔萃:總督府評議會員、高普考及格俊秀、台灣人執業律師(辯護士)、東西洋畫家、傑出婦女、榮獲博士學位者、在日本中國大陸及海外發展者(287筆簡傳),已出版。
第三輯:鄉野逸士:藝術家族、秀才遺老(約400多筆簡傳)編寫中。
第四輯:富豪篇:百萬富豪、萬元大戶(691筆簡傳)己出版。
編者係平民文史工作者,嘗以恢復歴史真實為己志。希望所編輯出版之古早台灣英傑叢書,如時光隧道,恍惚間將讀者帶回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的台灣,以當時價值標準,來了解古早英傑們可歌可泣的陳年往事。至於如何評價眾多浪淘盡的英雄美人,則留給有政治眼光的朋友吧。
楊建成 謹識
謹以此書獻給:
蔡正儀先生
賴銀樑先生
如果沒有他們鼓勵和支持
「日治時期台灣人士紳資料庫」學術工程,是不可能完成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