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18歲從馬來西亞來台灣讀大學,卻成「政治犯」,20年後回去,才知道小時候命紙上寫的:「往北行」將有大劫難!
成大僑生第一本白色恐怖遇害的血淚交織故事書,值得您珍藏。人生幾度絕境,幸得台灣人適時伸出援手,如今他深愛台灣!
這本書讀起來不同於勵志的故事書,是極限人生的台灣版真實故事。故事主角陳欽生,一個人、僅僅一個人在台無親無故,遭逢巨變,在國家恐怖政治統治下如何奮力求生?任誰都無法預期人生劇本會如何繼續活生生的寫下去。
官方說他主使在台南1970年發生的美國新聞處爆炸案,情治單位「競相」辦案下,指向他來台前於16歲就參加馬來西亞共產黨?刑求逼供下,他寫下自白:接受有模有樣的地下工作訓練,準備來台「顛覆政府」,而不是用功讀書。
台灣已經民主化超過20年,有人說30年。說到民主化前那個時代的國外因素,「冷戰」兩字概括了一切可能會發生的事。國家間冷戰的國際局勢下,一國之內所發生的離奇事件,21世紀後被重新說起層層不可思議的故事。台灣從戰後繼228之後、白色恐怖時期,無數被解釋為政治案件的受害者;這本書的故事是唯一被認為來自馬來西亞「滲透」台灣的劇本。
因此,主角現在常與來自東南亞新住民分享故事。如果讀者有機會前往台北近郊參觀已經開放多年的景美看守所政治監獄,也許您會巧遇一位怎麼看都不像政治犯的中年人,那是陳欽生,正在賣力地為年輕學生講解他在看守所的前後遭遇。
有人稱監獄遺址為困難遺產,現在準備設立為國家的人權博物館。任何人可能一下子很難意會:怎麼參訪這樣的遺產?如有當事人分享自己的故事,絕對令人印象深刻。陳欽生在景美監獄不只與年輕人互動,不少外國人來訪,他能從頭到尾使用英文導覽,感動對方;因此他的故事也流傳到國外的博物館。
這樣的監獄遺址很令人疑惑,也很衝擊觀眾,景美監獄還是離今不遠的江南案關押涉案情治人員的監獄,那時國家恐怖暴力指使殺手到美國境外殺害作家?這個監獄現在被稱為「人權博物館」,還有很多對比性的故事,是提供給公民人權對話的特殊場所。
本書的主角在景美關1年,轉送綠島監獄度過9年。主角不識字母親好不容易從馬來西亞申請來台探親,第一次沒有獲准,第二次終於成行來台。母親卻跑了兩次綠島,才看到10 年不見的兒子,接見僅僅30分鐘,母子不能互相撫摸、擁抱,人間至情相隔著一層玻璃。
這本書由已八九十歲政治犯前輩郭振純、蔡焜霖推薦,兩位前輩常常到景美當志工。正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王健文教授推薦序所說:「感謝陳欽生的現身,平凡人的現身,比起英雄的獻身有時更讓人動容。」能夠平常心堅持在監獄遺址當志工的前輩,令人尊敬。
讀者們當更容易以平常人的心情來理解陳欽生走過的人生。這本書平舖直述,主角落地生根的「國語」、「台語」韻味,難以如文學哲思般的吸引讀者,卻更能體現平常人現身說話,足夠你我一口氣讀完而感動不已。
目錄
推薦序
認清自己是何人 郭振純(1950年代政治受難者)
珍惜跨世代又跨越地理邊界的台灣白色恐怖緣 蔡焜霖(1950年代政治受難者)
不放棄探究真相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亂世浮生 王健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任圖書館館長)
大霧的微光 張幸真(曾任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及成大博物館)
「生哥」 一個沉重又令人敬重的名字 陳進金(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自序 希望有這麼一天 陳欽生
導言 濃霧散了 真相呢 曹欽榮
啟航台灣
序章
真相是什麼 至今不清楚
成長於馬來西亞
來自中國客家 逃難到南洋
父親在世時 家庭富足快樂
偶然原因 到台灣讀大學
全家反對我去台灣讀大學
離家求學 經香港到台灣
看到反共抗俄看板 令我後悔
蘆洲僑大先修班一年 雙十閱兵
中文不好 加倍努力 進入成大
磨難人生
慘痛的經歷
台南街頭被抓 直接送到台北
報復台馬斷交 我被羅織
酷刑審問 生不如死 被迫自白
調查局招待所 反覆整人
台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 我什麼都沒做
檔案的謊言世界
爆炸案換人演 回成大卻到景美看守所
刑求與自殺
遭遇的各種酷刑
試圖自殺三次 天不從人願
另立罪名 共產黨定罪
景美看守所獨居房 審問轉向
等待陳水祥的自白書
怎麼會變成馬來西亞的共產黨
編造自白書 辦案獎金
起訴與判決
等待判決 審理庭兩次
判決十二年 不如判我死刑 上訴
請女朋友不要等我 馬來西亞領事會面
馬來西亞領事 香港記者會
同學來接見
國際特赦組織救援
孤島修練
移送到綠島政治監獄
一波三折才到綠島
還是不願意出來當外役
綠島監獄近九年
初到綠島監獄之後
高牆內的外役生活
圖書室
洗衣部
福利社
製作貝殼畫
大廚房
監獄裡的小花
母親由馬來西亞來綠島接見
難友獄中百態印象
仁愛教育實驗所
難友感訓樣態
難友互相協助
釋放後的日子更苦
釋放後 另一段痛苦悽慘歲月
三年沒有身分證
十二年小牢 令人害怕的大牢
走投無路下 一個魯莽的計畫
分享甘美
另類人生的開始
調整想法 開展人生
協助難友 更親近未來太太一家人
我的婚姻 不敢奢求的好姻緣
陪老兵到香港 中國探親
與女友回馬來西亞
大馬政府願意當後盾 我還是回台灣
幸運之神 眷顧受難的人
白手成家
懷念我最敬愛的母親
思念親情 永難忘懷
漸入佳境 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申請補償金憶往
分享歷史記憶
開始走出來 說出謊言和惡夢
綠島綠洲山莊 現地導覽
再回到台南 成大
轉型正義 追求真相
註解
附錄
一、陳欽生檔案清單及筆錄
二、受訪及出版紀錄
三、年表
四、白色恐怖名詞/關押監獄說明
參考書目/延伸閱讀
索引
序/導讀
推薦序
認清自己是何人
郭振純
經歷人渣蔣介石的白色恐怖暴政的過來人,讀起陳欽生難友的傑作,猶如在面對明鏡照出當時自己沉淪在悲憤之態。
其無裝飾、樸實的文面,字字句句是悲淚的結晶體構成的,誘我回頭重踏、走過來的遠遠延長的足印,而苦於回味。更發現了,作者純潔高尚的人品。雖然當年的受難者之中,絕對多數是年青無垢的,卻是像他之「寧擇死也不受恥辱者」確無比類。這是氣魄抑或是純潔之心使然的?此謎令我憶起明治維新某志士的一句話:「士面對誘餌不垂涎也」。
解嚴後勇於暴露白色恐怖內情的不少,但卻一律是偏於訴苦之文,稀有言明那是蔣畜生獨編、獨導演的悲劇。受害者都是在那些為高額獎金、下毒手的獠牙之刑求捏造出來的「史實」。然而作者陳欽生難弟卻揮舞異色筆桿,具體指斥其體制的不正不義,執行私法之獸性手段,並且暗嘲法庭入口的「公正廉明」特大號文字,以及囚禁冤枉犯人的看守所之正門上的「仁愛樓」題字,諷刺的足夠巧妙。
作者不愧為當代的精英份子,惜哉!被不義的當權者為完滿私慾而玩弄奴化,錯認對方盡忠而險些喪生,幸虧得止於枉費青春之災。
我記得一位德國人寫的《柏林圍牆》這本書裡的一段話:「我們不該被獨裁者的毒言麻醉而成為獻給幻像的犧牲品。」
也順筆觸及瑞典之學者定說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在提醒我們要預防感染此症。這是振起人權的第一步,認清自己是何人。
至於作者明知不服上訴的結果,只是死路一條而仍然毅然抗訴不休之心態,是局外人無法理解的。可是有心人想必能從其字裡行間聞出其味而拍額頭。
其人所受的痛苦、悲哀是無人可比擬的。但是他之智慧、勇氣,不亞於先輩們。不蟄伏現實的壓力,能將活地獄化成道場來修苦行,磨鍊身心,深造學問至懂得操三種外語,以資克服刑期屆滿出獄之後更悽慘的處境──當局藉口他華僑的身分必有中國人的血統,那你就是中國人,而不放回祖國馬來西亞國。又既然被定位是中國人,卻無由不發給中華民國的國民身分證,讓他走投無路。
可惡的是蔣記海盜集團如此橫行霸道,令人毛骨悚然。
我以台灣白色恐怖歷史見證人身分,肯定《謊言世界 我的真相》這本書內容之真實性,值得一讀的價值性,運筆至此不想羅列贅言。
但願讀者們透過本書作者的精彩敘述,來看破被其人民逐出國外而無家可歸的蔣介石海盜集團的真面貌,而劃清彼我之間的臭緣,確保自尊的地步,呼出更多人士,認識自己而堂堂正正行自己的路,身以台灣人為榮!
順祝 陳欽生牢友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
(郭振純:政治受難者,判無期徒刑,1953-1975被關;著作《耕甘藷園的人》)
珍惜跨世代又跨越地理邊界的台灣白色恐怖緣
蔡焜霖
一個在1930年出生於日治時期台灣,另一個在幾達20年後二次大戰結束時才出生於馬來西亞,無論在時間或空間上似都永遠不可能有交集的兩個人,居然相隔20年歲月,分別遭遇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暴力迫害,如今在力求實現轉型正義的台灣,拚著老命聲嘶力竭,為後代子孫述說著老一輩的來時路故事。
認識由成功大學馬來西亞僑生而突變成台灣叛亂重犯的「生哥」——陳欽生先生,應該始於世紀交替之際,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所製作的紀錄片。那時我為這一位年輕僑生來到台灣後的坎坷經歷而悲憤與痛心得老淚縱橫。尤其生哥令堂從遙遠馬來西亞不知經過多少舟車勞頓,單身趕來人地不熟的「火燒島」,短短十分鐘的母子相會,只能將兩人手掌相貼於隔開母子倆的玻璃上,這一幕情景讓我崩潰,也讓我痛哭流涕之後更恨透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政權,才會做出如此傷害天理違悖人道的惡行。
後來在陳文成基金會主辦的「青年體驗營」,或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掛牌後所舉辦的各項活動中,生哥與我同台演出或同台工作的機會日多,認識他越深,感佩這位年輕朋友的心也越增。從前以為自己才高中畢業、19歲就被抓去歷經人間最大的苦難,想不到眼前出現的是一位同樣才20歲出頭即離鄉背井來台就學,卻無端遭受白色恐怖迫害的大學生!比起當年我被囚禁火燒島的日子我並不孤獨,還有個家、有父母兄弟每週通信及接濟,這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年輕人在台舉目無親,甚至於愛子心切的母親久久都尋找不到愛子在異鄉的下落。
他的苦難不因為刑期滿了被釋放即結束,台灣政府不但不讓他回去僑居地,強留他於台灣卻連一張身分證都吝嗇不給,等於只給他死路一條。反觀我自己與其他本國獄友,出獄後儘管遭遇眾多歧視、刁難及嚴厲監控,但畢竟我們都有個家可以回,也有家人可以同甘共苦,幸運如我還能遇到開明企業主呵護及提攜。自從遇見這位跨時代跨國界的年輕朋友後,我才從新認識台灣獨裁政權之殘忍狠毒,也才領悟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整個大時代中根本是個小CASE!
而後,在景美人權園區、在綠島、或在人權相關各種活動中都可看到我倆老少一起出現的鏡頭。由於他的開朗豁達,以及他所敘述的感人故事,極受青年學生愛戴的「生哥」之名響遍台灣東西南北,甚至於紐西蘭。中研院仁郁老師與可愛的小球可憐我站在人氣王「生哥」身旁,越發突顯老態龍鍾而賜我「焜哥」之名,可惜有違生理事實的名稱畢竟無法被人接受,如今「生哥與蔡爺爺」是促進轉型正義、揭露歷史真相路上繼續拚老命的活寶一對(^-^)。
然而,兩人中我永遠是受到保護的一邊。陪青年學生探訪六張犁亂葬崗,或帶領青年營隊祭拜綠島十三中隊,生哥總是貼心地陪在步履踉蹌的我身邊隨時給予攙扶。才不久之前我在一週內居然有兩次步下階梯時失足跌落,而這兩次恰巧都是生哥另有要事而無法同行的時候。可見我現在參加任何活動都少不了他。而我也自知自己來日不多,但願我們政治受難者中間算是最年輕最有活力的生哥,即令我已經不在你身邊後,仍能繼續堅持給下一代甚或下下一代講述台灣白色恐怖的故事,讓將來在我們這塊美麗土地上不再發生國家暴力殘害人民的慘禍。就如去年我未能參加在綠島舉行的青年體驗營,生哥在十三中隊山崗前說「我要唱一首蔡爺爺最喜歡的歌」而高聲歌唱「千風之歌」。當時從瑤華老師臉書讀到這段消息,我真心地感動又高興。
台灣的白色恐怖是天人共恨的「絕對之惡」,必須大力予以揭發、予以譴責。然而它在長達四十多年歷程中所促成的「跨世代又跨越地理邊界」的緣分與真摯友誼,是我終身所珍惜的至寶。值此生哥巨著出書之際,獻上我對這位患難好友的誠懇謝忱與感激之情。謝謝你。我年輕的摯友!
(蔡焜霖:政治受難者,1950-1960年被關)
不放棄探究真相
薛化元
陳欽生是出生馬來西亞,來台灣求學的僑生。他高中畢業後,原本申請到英國利物浦大學深造,由於朋友的邀約,改到台灣求學。來台留學期間,不幸被捲入白色恐怖的冤假錯案中,成為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也改變他的一生。當時,調查局原本指控他涉嫌台南美國新聞處的爆炸案,由於調查結果係屬無中生有,最後再以他在馬來西亞曾經加入馬共組織,指控他「在馬來西亞加入共產黨,1967年就讀省立成功大學期間,向同學鄭茂盛、胡祿華、蘇仁政、何芳羔、屠君健等為匪宣傳,宣揚匪偽建設進步,科學發達」,而判刑12年。
雖然馬來西亞的官方透過領事曾經想辦法救援,並曾經在香港舉行記者會,使這個案件受到國際矚目,而國際特赦組織也聲援此一案件。但是,陳欽生就像一般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一樣終究判決確認,在1971年先在景美看守所,而在1972年再被送到綠島的綠洲山莊。在綠島期間,他的母親還從馬來西亞趕到台灣,雖然獲准接見但仍是不免百感交集。而在刑期即將屆滿之際,則送到土城仁愛教育實驗所進一步接受思想改造教育。出獄前,陳欽生雖然提出想回馬來西亞的意向,但是沒有得到批准。縱使他的弟弟從馬來西亞來台灣,想帶陳欽生回家,由於沒有辦法取得身分證明,無法出境,只能留在台灣。
可是,陳欽生本來並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因此沒有身分證,出獄之後更是讓他走投無路。當時國民黨當局既不准他回馬來西亞,也不准他移民到加拿大,在台灣生活是萬般無奈,幾經力爭最後才取得中華民國的身分證。在台灣謀生幾年以後,陳欽生回到離開20年的馬來西亞,對於他自己後續的人生要在台灣還是要返回馬來西亞也曾不免遲疑,最後選擇在台灣繼續發展。
陳欽生出獄之後,非常努力經營事業,同時也積極分享他的人生經驗。歷經幾番折騰不僅設法走出陰霾,接受口述訪談,主動調閱相關檔案,重新見證自己的人生;2014年,進一步完成口述紀錄片,這次他完成自傳出版,對於想要了解白色恐怖期間受難者的故事,當然是添加了新的柴火。更重要的是,透過自傳未來再與檔案對照,更是能對台灣轉型正義的發展有相當正面的貢獻。今年,更與另一位
試閱
這幾年來,我下定決心走出來,南來北往,東奔西跑。我去綠島、景美人權園區、到中小學校和弱勢團體,分享我的經驗。我內心裡想要知道最簡單的結論:真相!最近,台灣談了很多轉型正義,我也急切想知道是什麼內容。但是對我,還是對許多受難者而言,我相信就是要真相大白,可是真相到底是什麼?
序章
離開馬來西亞,啟程到離家很遠的台灣,到底對不對?人生無法重來,這個疑問一直伴隨著我。總之,我還是來到台灣,想要開展我未來的人生。
真相是什麼 至今不清楚
到今天,我還不知道自己受害的真正真相。這幾年我申請到部分的檔案之後,「真相」更加不可置信,我不想、也無力辯解檔案的記載是真是假。但是,我必須做個抉擇,要說出自己的遭遇、還是隨著時間而去?來台、讀書、被關、出獄、結婚。成家之後,努力做生意十多年中,我心中想的只是要趕緊彌補過去被剝奪的十五年。
我曾經遭受生不如死的痛苦,幾度徘徊在人生的生死關頭,到今天還真的不知道如何說起歷歷在目的往事?官方一開始說我主使台南美國新聞處的爆炸案,之後又說我參加馬來西亞「共產黨」。其實他們所說的一切,都是謊言,編造出來的!而我卻真真實實就這樣斷送了大學學業,人生從此轉變了方向,甚至幾度走入絕望的境地。
雖然我因為偶然的機緣來到台灣,卻在台灣經歷了生命最痛苦的年輕時代,在牢中度過了十二年。我曾經被調查局、警備總部酷刑、審問,關押在調查局「招待所」、景美看守所、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綠洲山莊)、台北土城的仁教所。出獄三年中,衣食無著,四處流浪,瀕臨絕境。
現在,我還是喜歡住在台灣,不只因為我的家庭已經在台灣落地生根。這些年來,我感受到很多年輕人很想知道白色恐怖發生了什麼事,我也很樂意和他們分享我的真實故事。我常常公開說,我在台灣雖然遭遇很多苦難,但是我也從台灣人的身上獲得很多人間的溫暖。每逢絕境就會有人適時幫助我,不能說這只是命運的安排,我好像必須度過重重的困難考驗,苦盡才會甘來。我覺得台灣人所給我的比國民黨剝奪我的還多很多,讓我更喜歡住在台灣。我走出來,參與「認識白色恐怖」歷史的各種活動,因此認識了很多之前不認識的長輩們,我尊敬他們為了讓大家知道他們親身經歷的白色恐怖;他們都八、九十歲了,前輩們還不斷地奔波。我還算年輕,很樂意能幫這些前輩多做一些事。我出生馬來西亞,在馬來西亞受教育,學習了比較好的英語能力。不到二十歲離開了原生地的家庭,來到台灣求學,卻遭逢巨變,語言卻成為我以後營生的重要能力。現在我很想讓世界知道我和許多前輩的故事,讓他們認識台灣是有那樣的過去,才能走到今天。我喜歡住在台灣,我的人生經歷了台灣變成自由民主的社會,有一種苦盡甘來的滋味。
我做夢都沒想到出獄後能夠在台灣成家。我需要知道真相,才能告訴我的子女:爸爸活得很有尊嚴,很愛這個地方。我從馬來西亞「遠行北方」到台灣,從此人生大轉彎。
年輕人對外面的世界好奇,喜歡冒險,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可以預知。如今回頭看我的人生經驗,我能給年輕人什麼好意見呢?這些年,我與年輕人分享,老實說,我沒有辦法給他們如何避開險惡體制的方法。我只能不斷透過說我的故事,由年輕人自己分辨是非、認識歷史真相,珍惜活在自由的時代,鍛鍊自己有更充分的判斷能力,決定他們的行動,活得更自由自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