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探親記:1870年代福爾摩沙縱走探險行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分別來自英國、美國的幾位考據學家,在不同的時間來到台灣這座美麗的島嶼,相繼採集到屬於早期台灣的豐富史料,無論是原住民語言研究,或是豐富的自然生物等,都為台灣早期歷史留下了最珍貴的紀錄。其中博物學家史蒂瑞更取得了當時平埔族與西拉雅族間的借貸、買賣契約-新港文書,這對研究平埔族文化以及台灣過去歷史,是為相當寶貴的史料。
五位考據學家探險筆記,透過陳政三詳實的整理和分析,讓我們對早期台灣的真實面貌,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五位考據學家探險筆記,透過陳政三詳實的整理和分析,讓我們對早期台灣的真實面貌,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目錄
《福爾摩沙縱走探險行》目錄
自序─意外之旅
導讀:1870年代台灣之旅
Part 1: 美國博物學家史蒂瑞探險老台灣
史蒂瑞台灣探險行簡介
1.意外之旅
2.史蒂瑞中部內山行─埔里、日月潭見聞錄
3.眉溪歷險行
4.日薄西山巴宰族─史蒂瑞大社、內社紀行
5.史蒂瑞北台行腳
6.平埔村的新港文書─崗仔林紀行
7.史蒂瑞澎湖踏浪行
8.約會在筏灣─射鹿、高燕探險行
9.史蒂瑞台灣先住民族群田野調查筆記
Part 2: 提頭散步老台灣
學者外交官布勒克
布勒克台灣中部內山行
台灣早期歷史權威甘為霖
甘為霖二訪黔面族─眉原‧眉溪社探險行
英國領事館員阿赫伯
英國外交官阿赫伯的畢業旅行
神秘的英商柯樂
英商柯樂養病之旅─台灣南北走一回
附錄一:史蒂瑞走訪台灣行程表
附錄二:1870年代縱走老台灣探險家素描
參考書目
索引
自序─意外之旅
導讀:1870年代台灣之旅
Part 1: 美國博物學家史蒂瑞探險老台灣
史蒂瑞台灣探險行簡介
1.意外之旅
2.史蒂瑞中部內山行─埔里、日月潭見聞錄
3.眉溪歷險行
4.日薄西山巴宰族─史蒂瑞大社、內社紀行
5.史蒂瑞北台行腳
6.平埔村的新港文書─崗仔林紀行
7.史蒂瑞澎湖踏浪行
8.約會在筏灣─射鹿、高燕探險行
9.史蒂瑞台灣先住民族群田野調查筆記
Part 2: 提頭散步老台灣
學者外交官布勒克
布勒克台灣中部內山行
台灣早期歷史權威甘為霖
甘為霖二訪黔面族─眉原‧眉溪社探險行
英國領事館員阿赫伯
英國外交官阿赫伯的畢業旅行
神秘的英商柯樂
英商柯樂養病之旅─台灣南北走一回
附錄一:史蒂瑞走訪台灣行程表
附錄二:1870年代縱走老台灣探險家素描
參考書目
索引
序/導讀
自序:意外之旅
本書將1870年代縱走台灣西岸的探險家文章集結成冊,包括介紹史蒂瑞的〈意外之旅〉、〈中部內山行―埔里、日月潭見聞錄〉、〈眉溪歷險行〉、〈平埔村的新港文書―崗仔林紀行〉、〈約會在筏灣―射鹿、高燕探險行〉、〈史蒂瑞走訪台灣行程表〉6篇原刊於2004年9月號《歷史月刊》第200期,「美國博物學家史蒂瑞的台灣探險行」專輯;其他3篇〈日薄西山巴宰族—大社、內社紀行〉、〈北台行腳〉、〈澎湖踏浪行〉,分別登載在2005年《臺灣博物季刊》85(24:1)、86(24:2)、87(24:3)號上。翻譯的〈十九世紀原住民部落樣貌〉登於《歷史月刊》200期。
〈英商柯樂養病之旅―台灣南北走一回〉、〈甘為霖二訪泰雅族―眉原•眉溪社探險行〉、〈布勒克台灣中部內山行〉3篇也以〈1870年代的台灣之旅〉為題的專輯方式,刊在2006年8月號《歷史月刊》第223期。至於〈英國外交官阿赫伯的畢業旅行〉,則是以〈英國外交官亞倫的畢業旅行〉為題,登在2005年2月號《歷史月刊》205期。
所以,全書章節都曾發表過,且絕大部分登在《歷史月刊》。這都是該刊社長兼總編輯東年的錯愛、提攜。記得出版了Edward House的譯註本《征臺紀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台北:原民文化,2003),照例到處上廣播電台「打書」、向認識或不認識者軟銷、硬銷小勞作之後,因緣聚會、誤打誤撞,到老同學邱慶鐘開的十元店打工。某天週六,突然接到不認識的東年來電,曾是愛好文藝作品、慘綠少年的我,當然知道鼎鼎大名的他,只是不知道為何找上我?他說,看過我的作品,覺得不錯,問我有沒有其他待發表之作?回說,正研究史蒂瑞來台探險、蒐集博物的故事。他鼓勵趕快譯寫出來。原不以為意,沒想到三不五時接獲來電,關心進度。這可是很大的壓力啊!只好硬著頭皮,一方面打工,賺點不至於讓自己餓死的工資,深夜趕稿,應付應付東年的盯人。過約兩個月,有天,他突然問說,是否可以登在即將出版的9月號?老天哪,居然來真的,而且是大篇幅專輯登載!只好沒眠沒日,終於交稿。距離第一次聯絡,才約3個月不到。真的是,逼稿成章。從《歷史月刊》忠實讀者變成了作者,實在像作夢。
後來認識一些研究台灣的朋友,譬如翁佳音、陳秋坤,都是東年的引介。佳音兄更成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也是筆者找不出答案、解惑的百寶箱。本書就有多處和他抬槓後,略作修正。東年不只對筆者如此,對一些尚未具知名度的年輕學者,也提攜再三。常自覺,假使筆者原只是十里馬,沒有半途逃離這塊研究台灣的領域,東年大哥識人之明、伯樂之功,是關鍵。台灣書房出版了《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就是五南文化董事長楊榮川先生有次看到筆者在《歷史月刊》的塗鴉,囑秘書海底撈針聯繫的結果;接著,陸續有包括本書在內的多本合作。感謝楊老董、楊士清總經理的支持,也向編輯群說聲,辛苦了。另外,名漫畫家好友杜福安的素描,讓本書與本人生色不少。而,整個過程,就像史蒂瑞來台灣一樣,純屬萬般意外的「意外之旅」。
本書雖是集結舊作,不過修訂再三,從發表第一篇文章迄今8年多的研究,不斷再回頭修訂筆誤、誤植、錯誤解讀,另新增資料,算是嚴於律己、略有長進的過程與交代。4年多前重入睽別近13年的公務生涯,再為七斗米折腰,用意在返鄉照顧八旬老母,去年出版《美國油匠在台灣:1877-78年苗栗出磺坑採油紀行》(台北:台灣書房,2012),承親朋好友、同事、讀者到幫贊,銷售還算不惡,行有餘力之餘,乃將版稅通通捐給了門諾醫院與世界展望基金會。感謝大家的愛心與捧場。
希望這本小勞作能繼續這樣的「寫作行小善」,而假使有嫌棄,或也可以買幾本還算可讀的好書,一起來行善。
本書將1870年代縱走台灣西岸的探險家文章集結成冊,包括介紹史蒂瑞的〈意外之旅〉、〈中部內山行―埔里、日月潭見聞錄〉、〈眉溪歷險行〉、〈平埔村的新港文書―崗仔林紀行〉、〈約會在筏灣―射鹿、高燕探險行〉、〈史蒂瑞走訪台灣行程表〉6篇原刊於2004年9月號《歷史月刊》第200期,「美國博物學家史蒂瑞的台灣探險行」專輯;其他3篇〈日薄西山巴宰族—大社、內社紀行〉、〈北台行腳〉、〈澎湖踏浪行〉,分別登載在2005年《臺灣博物季刊》85(24:1)、86(24:2)、87(24:3)號上。翻譯的〈十九世紀原住民部落樣貌〉登於《歷史月刊》200期。
〈英商柯樂養病之旅―台灣南北走一回〉、〈甘為霖二訪泰雅族―眉原•眉溪社探險行〉、〈布勒克台灣中部內山行〉3篇也以〈1870年代的台灣之旅〉為題的專輯方式,刊在2006年8月號《歷史月刊》第223期。至於〈英國外交官阿赫伯的畢業旅行〉,則是以〈英國外交官亞倫的畢業旅行〉為題,登在2005年2月號《歷史月刊》205期。
所以,全書章節都曾發表過,且絕大部分登在《歷史月刊》。這都是該刊社長兼總編輯東年的錯愛、提攜。記得出版了Edward House的譯註本《征臺紀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台北:原民文化,2003),照例到處上廣播電台「打書」、向認識或不認識者軟銷、硬銷小勞作之後,因緣聚會、誤打誤撞,到老同學邱慶鐘開的十元店打工。某天週六,突然接到不認識的東年來電,曾是愛好文藝作品、慘綠少年的我,當然知道鼎鼎大名的他,只是不知道為何找上我?他說,看過我的作品,覺得不錯,問我有沒有其他待發表之作?回說,正研究史蒂瑞來台探險、蒐集博物的故事。他鼓勵趕快譯寫出來。原不以為意,沒想到三不五時接獲來電,關心進度。這可是很大的壓力啊!只好硬著頭皮,一方面打工,賺點不至於讓自己餓死的工資,深夜趕稿,應付應付東年的盯人。過約兩個月,有天,他突然問說,是否可以登在即將出版的9月號?老天哪,居然來真的,而且是大篇幅專輯登載!只好沒眠沒日,終於交稿。距離第一次聯絡,才約3個月不到。真的是,逼稿成章。從《歷史月刊》忠實讀者變成了作者,實在像作夢。
後來認識一些研究台灣的朋友,譬如翁佳音、陳秋坤,都是東年的引介。佳音兄更成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也是筆者找不出答案、解惑的百寶箱。本書就有多處和他抬槓後,略作修正。東年不只對筆者如此,對一些尚未具知名度的年輕學者,也提攜再三。常自覺,假使筆者原只是十里馬,沒有半途逃離這塊研究台灣的領域,東年大哥識人之明、伯樂之功,是關鍵。台灣書房出版了《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就是五南文化董事長楊榮川先生有次看到筆者在《歷史月刊》的塗鴉,囑秘書海底撈針聯繫的結果;接著,陸續有包括本書在內的多本合作。感謝楊老董、楊士清總經理的支持,也向編輯群說聲,辛苦了。另外,名漫畫家好友杜福安的素描,讓本書與本人生色不少。而,整個過程,就像史蒂瑞來台灣一樣,純屬萬般意外的「意外之旅」。
本書雖是集結舊作,不過修訂再三,從發表第一篇文章迄今8年多的研究,不斷再回頭修訂筆誤、誤植、錯誤解讀,另新增資料,算是嚴於律己、略有長進的過程與交代。4年多前重入睽別近13年的公務生涯,再為七斗米折腰,用意在返鄉照顧八旬老母,去年出版《美國油匠在台灣:1877-78年苗栗出磺坑採油紀行》(台北:台灣書房,2012),承親朋好友、同事、讀者到幫贊,銷售還算不惡,行有餘力之餘,乃將版稅通通捐給了門諾醫院與世界展望基金會。感謝大家的愛心與捧場。
希望這本小勞作能繼續這樣的「寫作行小善」,而假使有嫌棄,或也可以買幾本還算可讀的好書,一起來行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