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亞細安:臺灣青年在東南亞國家的第一手觀察報導
用記者的眼、人類學者的心、地理學家的魂,認識我們從未真正理解的東南亞。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用記者的眼、人類學者的心、地理學家的魂
	認識我們從未真正理解的東南亞
	過去的南向,是投資者尋找商機、謀求生存活路的經濟戰略
	新世代的南向,是以更寬廣的角度,誠心探索、建立更深入的文化交流
	
	我們與東南亞的距離
	
	說起東南亞,過去許多人想到的不外是投資經貿的新市場,或是充斥動亂、貧困、社會內部歧異紛雜等既定印象。然而在新移民與移工大量加入臺灣島嶼社會、經歷多元文化洗禮的我們,如何突破刻板印象,採取持平的角度認識東南亞,甚至發展出不同於以往的互動關係?
	
	本書六位身分、研究背景各異的作者,他們或許非「南向」的先行者,卻是抱持著想要真正認識某個邊陲部落,或是挖掘社會議題、關心人權與環境的態度,身體力行在東南亞蹲點做採訪或田野調查。在他們的研究報導中,可以看到許多以往被忽視的議題故事:
	
	中國因素:中國的投資計畫,為馬來西亞帶來哪些政治、經濟的影響?
	填海造陸:新加坡擴張國土的野心,造成哪些跨國界的環境威脅?
	原住民族:多島、多語、多民族的菲律賓,怎麼共同面對現代的開發課題?
	邊陲發展:台塑在越南中部設廠,如何影響當地漁民與漁村的處境?
	世界遺產:從馬來西亞喬治市的燕窩產業,反思文化遺產的意義與價值?
	
	別具意義的是,每一則報導皆以臺灣能找到對比情境的「關鍵字」為切入視角,讓我們不僅理解東南亞相關的案例故事與現象,也有機會為臺灣帶來許多經驗參照與反思。
	
	*亞細安(ASEAN)又稱「東協」,為「東南亞國家協會」的簡稱*
	
	本書特色:
	
	1.圖解歷史:本書第一部分採用清晰的圖表解說,引領讀者認識二戰後全球冷戰框架下,東南亞各國追求獨立的歷史,以及過程中彼此互相角力、爭取領土範圍到邁向合作的動態變化。
	
	2.關鍵字主題單元:建立起近代東南亞歷史知識背景後,本書第二部分引導讀者透過五大關鍵字:原住民族、填海造陸、中國因素、邊陲發展與世界遺產,深入淺出剖析不同的東南亞當代發展課題。
	
	3.多元視角:作者群身分及研究背景殊異,提供多元、多樣化的觀看角度;不僅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尚未探勘過的東南亞議題故事,同時也帶領讀者突破同溫層、反思自身習以為常的成見與刻板印象。
名人推薦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張正
	《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組資深編輯 吳象元
	季風帶文化發行人 林韋地
	……………好評推薦
目錄
	第一部分 圖解:亞細安的歷史
	
	1.東協是怎麼煉成的?
	2.一九四五─一九六七 動盪的東南亞(馬來群島)
	3.一九四五─一九六七 動盪的東南亞(中南半島)
	4.冷戰時期
	5.印度支那─東南亞的冷戰火藥庫
	6.國際結盟局勢─一九五○年代冷戰下的東南亞
	7.東南亞公約組織
	8.萬隆會議
	9.東南亞協會
	10馬來亞≠馬來西亞
	11.大馬來西亞計畫
	12.菲律賓和印尼:不!我們反對!
	13.馬菲印組織
	14.馬來西亞的最終格局
	15.東協誕生的最後一哩路
	16.亞細安宣言
	17.東協成員國演進圖
	
	第二部分 當代亞細安:五大關鍵字,走讀東南亞
	
	1.原住民族──深入菲律賓部落,聆聽居民面對開發案的真實心聲 (文:賴奕諭)
	2.填海造陸──沿著海岸線變化,洞見新加坡的小城大國夢 (文:萬宗綸)
	3.邊陲發展──從台塑河靜鋼廠看越南中部的在地社會變遷 (文:林佳禾/胡慕情)
	4.中國因素──染「紅」的馬來半島:關丹三部曲 (文:林佳禾/游婉琪)
	5.世界遺產──馬來西亞檳城文化遺產與燕窩產業 (文:郭育安)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