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新加坡六十年:小國大智慧的故事(簡体版)

  • 9 441
    49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小国大智慧,驻星代表童振源与您一同探索新加坡独立建国60年来的成功经验!
★全书以「总体发展」、「政府治理」、「外交与国防」、「经济发展」、「生产要素」、「教育制度」、「科技创新」、「城市规划」、「社会和谐」、「观光与文化等」等十大主题,六十篇专文,深入浅出,具体分析。

新加坡这个「小红点」,如何从资源匮乏的贫困小岛,?借卓越的高效治理与前瞻的全球化策略,成功转型为全球领先的经济与金融中心?揭开新加坡60年来从小岛变?国,从零到全球标竿的成功秘诀!

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语言、多宗教的社会,新加坡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成就与行政效率,更深层的根基在于社会稳定、族群和谐及国民凝聚力。本书共分十大主题,收录六十篇文章,深入剖析新加坡在总体发展、政府治理、外交与国防、经济发展、生产要素、教育制度、科技创新、城市规划、社会和谐、观光与文化等各领域的政策制度与战战略思维。新加坡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政府长期奉行唯才是用、推动良善治理并致力于维护社会和谐所孕育的成果。

小国大智慧,驻星代表童振源与您一同探索新加坡独立建国60年来的成功经验,看见一座城市的蜕变,一部现代化国家的治理典范。

作者

童振源
现任驻新加坡代表,曾任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驻泰国代表、行政院发言人与陆委会副主委,亦长年任教于国立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硕士与博士学位,专长涵盖国际政治经济、中国经济发展与预测市场等领域。?有《全球化下的两岸经济关系》、《东亚经济整合与台湾的战略》、《未来事件交易簿》、《2023台湾经济发展蓝皮书》、《打造侨务工作4.0》等多部专书。

目錄

序言 新加坡六十年的?示:唯才是用、良善治理与社会和谐╱童振源

●总论
 第 1 章 崛起:从贫困小岛到世界经济?国
 第 2 章 小红点:发展成就位列世界前茅
 第 3 章 李显龙分析新加坡成功六因素

●政府治理篇
 第 4 章 国家领导人养成制度三特色
 第 5 章 政务官薪酬制度:高薪揽才,廉能治国
 第 6 章 奖学金计画:吸引卓越人才投身公共服务
 第 7 章 官员借调计划:?化公私部门与国际合作
 第 8 章 公私部门分工的成功典范:Certis CISCO与CBM

●外交与国防篇
 第 9 章 面对全球变局的外交新方略
 第10章 外交部长谈国际新秩序的应对策略
 第11章 兰花外交:软实力展现与国际友谊的桥梁
 第12章 以实力捍卫和平:跻身全球最和平国家之列

●经济发展篇
 第13章 2025预算案应对全球经济变局
 第14章 四项策略确保经济持续成长
 第15章 主权基金高获利 贡?五分之一财政收入
 第16章 数位经济飞速增长 比金融业更重要
 第17章 重塑亚洲资产管理版图
 第18章 外资吸引力大爆发 新加坡跑赢香港
 第19章 创业生态系统 疫情后亚洲第一
 第20章 独角兽生态系:东南亚新创企业的成长热点
 第21章 大士超级港:巩固世界航运与物流枢纽地位
 第22章 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 台湾是重要合作伙伴
 第23章 星展银行严格的治理机制:绩效与责任并重

●生产要素篇
 第24章 填海造陆的国土持续进化
 第25章 实现水资源自给:科技创新与环境改造双管齐下
 第26章 能源转型:既是艰巨挑战也是庞大商机
 第27章 加?人力资本投资 提升技能与薪资
 第28章 吸引国际人才:两年超过10万专业人士进驻
 第29章 外来人才的成功范例:Sea与Grab

●教育制度篇
 第30章 九大教育方针应对AI浪潮与国际新局
 第31章 国际学术咨询小组在大学的关键角色
 第32章 两所大学国际排名领先之要诀
 第33章 培育人才与国家发展相得益彰
 第34章 教育成为全球化服务业
 第35章 黄金课程的成功范例:国际?语教学硕士学程
 第36章 教师的实习新模式:走出校?,接轨产业

●科技创新篇
 第37章 数位办公室解?老人与摊贩的数位落差
 第38章 智慧快速通关 安全控管不打折
 第39章 无蚊奇迹:科技与环保并行的灭蚊战略
 第40章 大学图书馆的数位转型
 第41章 多元战略与数位科技 确保粮食安全
 第42章 现代渔村的成功范例:百美海洋牧场

●城市规划篇
 第43章 人人买得起、付得起、愿意长住的组屋
 第44章 社会工程师刘太格 奠定盛世基础
 第45章 乐龄组屋的成功案例:在海军村养生
 第46章 新加坡河从黑水河到世界级地标
 第47章 从城市规划到价格机制 确保交通顺畅
 第48章 三项人性化的交通措施
 第49章 从「花?城市」到「自然中的城市」

●社会和谐篇
 第50章 多种族融合共存 打造公民国家认同
 第51章 欢腾国庆盛典 信约凝聚全民共识
 第52章 守护国家:防止外来干预
 第53章 立法防止外力破坏种族和谐
 第54章 立法限制可疑转账 对抗猖獗诈骗

●观光与文化篇
 第55章 打造全球顶尖旅游胜地精准策略
 第56章 口碑行销与名人加持?化观光魅力
 第57章 F1赛车带动国际观光与全球商机
 第58章 补助泰勒丝演唱会稳赚不赔
 第59章 平民小吃 vs. 顶级奢华餐饮
 第60章 熟食中心的道地南洋美食

序/導讀

〈序言〉新加坡六十年的?示:唯才是用、良善治理与社会和谐╱童振源

  今(2025)年是新加坡独立六十周年。这个被称为「小红点」的城市国家,在短短六十年间,于全球舞台上屡创佳绩,于多项指标中名列世界前茅,在亚洲居领导地位。新加坡在各方面都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其成功经验值得深入探讨。
  1965年,土地581平方公里、人口189万的新加坡被迫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面临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种族?突、外在威胁等多重挑战。然而,?借卓越的高效治理与前瞻的全球化策略,新加坡成功转型为全球经济与金融中心,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这本书,便是想回应一个核心问题:新加坡如何在建国初期处于劣势条件与面临严峻挑战下,转型为全球领先的现代化国家?
  这?的提问,对我个人而言,带有特别的情感与时代意?。到新加坡任职将近两年,虽然公务繁忙,但每天行走在这座城市中,亲身体验它的节奏、秩序与效率,深感这个小国家蕴含?丰沛的治理智慧。新加坡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政府长期奉行唯才是用(Meritocracy)、推动良善治理(good governance)并致力于维护社会和谐(social harmony)所共同孕育的成果。
  我深知,自己仅在新加坡生活两年,所见所闻仍属有限。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脉络与深层文化,我仍在学习之中,但也正因为新来乍到,五感全开,受到?力的?发,感触良多。今年是新加坡建国六十周年,一个极具象征意?的时刻。我藉此良机整理出自己对新加坡发展经验的初步理解与反思,除了分享「他者」视角的观察,也表达对新加坡六十年成就的敬意。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非常亮眼。2024年,新加坡的名目国内生产毛额(GDP)高达7,314亿新币(约5,477亿美元),1965年至2024年间,年均复合经济成长率为7.0%,实质GDP约10.5年增长一倍。人均GDP从1965年的1,581新币(约516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21,161新币(约90,689美元),年均复合成长率为7.5%,约9.6年便能翻倍。简而言之,新加坡立国六十年以来,无论国家或个人的财富,平均每十年都能翻倍成长。
  新加坡政府采取「出口导向、吸引外资、追求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2024年新加坡在全球经济自由度排名第一。1965年至2024年间,新加坡对外贸易的年均复合成长率高达10.0%,约7.3年实现翻倍。
  此外,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新加坡累计金额突破2.8兆新币,年均复合成长率高达15.1%,不到五年便翻倍;当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1,597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与中国,而且仅仅落后中国36亿美元。同时,资产管理规模达4.1兆美元,首次超越香港,成为亚洲最大金融中心。
  2025年美国变化莫测的关税政策,将国际局势推向充满不确定的阶段,新加坡总理黄循财4月4日透过社媒发表全国谈话,提醒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趋势已经逆转,在更具保护主?的时代,新加坡这类小型开放经济体因为对贸易依赖度极高,面临?被挤压、被边缘化、被抛弃的风险。面对变局,黄循财总理提醒全国国民必须?借财政储备、社会凝聚力和坚定?心,比其他国家做好更多准备迎接?击。
  由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领导的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随即成立,并在4月16日举行首次会议,制定三大重点工作项目,从信息共享、短期援助及长期战略规划,协助本地企业和员工,尤其是中小企业熬过关税难关。
  此次国际贸易体系的新危机,是对小国领导力及国民韧性的考验,新加坡政府能迅速回应正是六十年来高效治理的证明。新加坡政府一向重视政务官的领导能力,透过高薪吸引顶尖人才、降低贪污风险,还建立了一套参考市场薪酬、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制度,确保政府施政成效。此外,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培育专业公共管理人才,并?调跨部会整合全才,以提升政府效能。
  然而,新加坡的成功并不仅止于经济与效率,更深层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稳定、族群的和谐与国民的凝聚力。
  作为一个多种族、多语言、多宗教的社会,新加坡建国之初便面临激烈的种族?突与社会分裂风险。政府因而制定一系列政策来推动融合与和谐,从国家的语言政策、公共住房的族群配额制度,到国民服役制度的全民参与,这些设计不仅促进社会和谐,更逐步建立起跨族群的国家认同感。
  这套制度背后,是一种深切的体认:一个小国若内部不稳,就无从在外部世界中立足;没有社会凝聚力,便难以维持政治稳定与推动经济发展。
  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新加坡政府采取多项策略。保持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推动创新与转型,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并透过公私协力提升治理效能。同时,新加坡政府?调三大核心策略提升经济竞争力,包括提升科技与创新能力、?化企业生态系统、克服基础设施与资源限制。
  在国防方面,新加坡持续?化自主防卫能力,近几年国防预算约占政府总预算的五分之一、约占GDP的3%,同时全民服役制度?化了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在外交方面,新加坡坚持不选边站、多边主?与一致性原则,?调可信、透明与长期伙伴关系,使其在大国博弈与区域合作中维持独立而有利的战略地位。
  在人才方面,各部会提供相当多名额奖学金,让优秀学生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深造,再回来政府部门服务,后续也有完善的人才?升与政务官培育制度。这不只是人才培养,更是确保国家的治理品质得以延续与升级。
  在住宅方面,根据《小红点 大战略》一书的描述,1965年新加坡独立时,79%的人口住在贫民窟。到了1985年,新加坡成为首个没有贫民窟与棚户区的亚洲城市,1989年已经有87%的人民住在政府的组屋。2023年,77.8%的家户居住在约120万套组屋中,新加坡国民拥有自有住宅的比例高达89.7%。
  新加坡政府在教育制度、人力资本、产业转型、基础建设等领域,亦采取前瞻性的策略与措施,包括个人化教育、终身学习、AI与能源基础设施投资、生技医疗与半导体研发投资、填海造陆与海空港口扩建,并善用国家主权基金进行长期布局,保障国家财政永续。
  我无意将新加坡经验理想化,它也有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例如国土狭小、少子化与老龄化、新移民与原居民之间的相互调和、物价高涨、社会竞争压力、气候变迁、能源转型挑战,以及近年反全球化浪潮下逐渐增高的贸易壁垒。新加坡这个小国正以累积了六十年的大智慧积极回应,这些治理经验的确值得每一个正在追寻改革与进步的国家细细琢磨。
  新加坡走过的六十年,让我们看见一个核心事实:国家的命运,不只取?于资源、人口或地理,最重要的是人才培育与唯才是用。新加坡培育人才、吸引人才、运用人才、尊重人才,让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都有顶尖专业人才带领,进而创造今日的新加坡盛世。例如,被誉为「新加坡组屋之父」的刘太格,于1969年在新加坡政府的邀请下,从美国返国,加入建屋发展局,服务20年,其中10年?任局长。在这段期间,他曾与建国总理李光耀进行过约20多次的一对一的午餐会谈,每次约一小时。李总理平均每次会提出三个课题,包括他的一些新策略,有些策略刘太格不同意,经解释后,李光耀总理最终都会欣然接受。
  回顾这段历史,刘太格深有感触地向我说道:「新加坡的最高领导不是总理,不是总统,而是真理。」另外,刘太格在主编的《小红点 大格局》书中也直言:「新加坡的成功也是人才战略的成功,正是这一大批优秀公务员的奉?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新加坡。」
  本书旨在剖析新加坡建国六十年来的发展经验,内容共分为十大主题、六十篇文章,立体呈现新加坡的治理模式与发展成果。首先以「总论」开篇,总览新加坡从贫困小岛崛起为全球经济?国的历程。接续探讨其成功核心―「政府治理」,继而分析新加坡在动荡国际局势中的「外交与国防」策略。
  在发展层面,本书涵盖「经济发展」的布局与因应挑战,以及对「生产要素」如土地、水资源、能源与人力的有效整合。「教育制度」深入剖析人才培育策略,而「科技创新」则聚焦于数位转型与环境永续。
  「城市规划」展现新加坡在住房、交通与绿色永续上的远见执行;「社会和谐」探讨多元族群间的融合机制与法制保障;最后,「观光与文化」说明如何以软实力与国际行销,塑造兼具魅力与竞争力的国家品牌。
  新加坡独立六十年的关键时刻,我希望与读者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新加坡发展经验、制度理念与政策智慧,也衷心祝福新加坡在现有的坚实基础下,面对反全球化的惊涛骇浪能继续顺利破浪前行。
  谨以此书,表达我对新加坡六十年卓越成就的敬意,亦作为读者理解其崛起历程的重要参考。
最后,我要诚挚感谢出版社同仁的卓越编辑与杰出设计,亦特别向吴英成教授及其夫人江静芳女士致上深深谢意。两位不仅协助校对与润饰草稿,提升文字的准确性与流畅度,更细致补充资料,使全书内容更加贴近新加坡的实?。他们倾注心力的协助,是一份沉甸甸的情谊与温暖,我将铭记在心。

     驻新加坡代表 童振源 2025年4月20日

試閱

※摘自本书第22章,〈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 台湾是重要合作伙伴〉:
 
  过去十年来,新加坡的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众多跨国企业投资,成为全球半导体生态系的重要枢纽。根据新加坡政府于2024年的公告,新加坡生产了全球10%的晶片,并供应约20%的半导体设备。
  在这段期间,半导体产业的产值增长2.7倍,附加价值更提升3.3倍,两者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皆达双位数。同时,该产业对国内生产毛额(GDP)的贡?也从2.8%上升至5.6%,显示其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力。
  从产值来看,从2014年到2023年新加坡半导体产业产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8%。新加坡半导体产业在2014年产值为489亿新币,占制造业总产值的16.0%。随?全球半导体需求的增长,2017年产值迅速扩张至853亿新币,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6.5%,并在2018年突破1,009亿新币,占比提升至27.7%。
  这一增长趋势持续至2022年,当年产值达到历史高峰1,567亿新币,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3.9%,相当于超过三分之一。然而,2023年受到半导体市场景气波动的影响,产值略微回落至1,334亿新币,占比降至32.2%,但整体而言,仍维持在相对高位。
  若以附加价值衡量,从2014年到2023年新加坡半导体产业附加价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4%,成长速度更为显著。2014年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附加价值为112亿新币,占制造业附加价值的17.6%。在2017年,随?产业扩张,附加价值增长至188亿新币,占比提升至23.8%,并于2018年突破334亿新币,达到33.6%。
  到了2022年,附加价值进一步攀升至552亿新币,占制造业附加价值的40.5%,显示新加坡半导体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然而,2023年受到市场影响,附加价值降至376亿新币,占比回落至32.5%,仍远高于十年前的水准。
  半导体产业对新加坡GDP的贡?亦显著提升。2014年,该产业对GDP的贡?仅为2.8%,但随?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增至4.0%,2018年突破6.6%,2021年进一步达到7.4%,并在2022年攀升至历史高点8.0%。
  换句话说,在2022年,每100新币的GDP中,就有8新币来自半导体产业,突显其对国家经济的支柱作用。然而,2023年由于市场波动,贡?率回落至5.6%,但仍维持在长期成长趋势之上。
  尽管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产值与附加价值在过去十年间大幅成长,其雇用人数?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准,显示出产业生产力的显著提升。2014年,该产业的员工总数为36,598人,即便到了2018年,产值与附加价值大幅提升,员工人数?略微?少至34,985人,反映出生产自动化与技术升级的趋势。
  2022年产值与附加价值达到历史高峰,但员工人数仅35,521人,显示产业依赖高效生产模式,而非单纯依靠人力扩张。2023年,员工人数持续维持在35,284人左右,与前一年相差不大,进一步印证了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高附加值与高生产力发展方向。  
  整体而言,新加坡半导体产业在过去十年间实现了惊人的成长,不仅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也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全球半导体需求的持续增长,新加坡半导体产业将持续发展,成为推动该国经济前进的重要动力。

●台新维持紧密合作的半导体伙伴关系
  新加坡的半导体产业以外商为主,且生产的晶片皆属成熟制程(7奈米以上)。其半导体生态系统主要由国际半导体巨擘与本地中小企业组成,涵盖设计、制造、设备供应、封装测试及研发等多个环节。
  半导体设计领域,台湾的联发科、瑞昱,美国的高通、博通及迈凌均在新加坡设有据点;晶圆制造方面,美光、美满、格罗方德、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与德国世创电子也在当地投资设厂。
  此外,新加坡亦是半导体设备与封装测试的重要据点。美国应用材料、科磊及荷兰ASML等设备大厂均在当地设立营运据点,而日月光、长电科技及新加坡本地企业联合科技则负责半导体封装测试业务。
  同时,许多跨国企业也选择在新加坡设立研发部门,例如应用材料、超微(AMD)、世创电子及联发科,进一步?化当地的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新加坡本地的半导体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提供解?方案、材料、设备与零组件给大型晶圆制造商与设备供应商。例如,永科控股是英特?半导体测试方案的关键合作伙伴,而ELH Tech则是3D列印半导体零组件的供应商,服务对象涵盖全球主要晶圆代工厂。
尽管新加坡成功吸引众多国际大厂设厂,但全球三大半导体龙头―台积电、三星与英特?―皆未在当地建置高阶制程晶圆厂。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日本与欧洲政府纷纷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补贴以吸引高端制程投资,而新加坡选择不参与这场「补助竞赛」,将资源集中于吸引成熟制程的半导体投资案。近年来,这一策略确实奏效,新加坡成功吸引多家大型半导体企业投资,生产的晶片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行动装置及工业设备等领域。
  近两年来,新加坡的半导体投资案频频落地,展现出成熟制程市场的活力。2022年2月,台湾联电宣布投资50亿美元,兴建22-28奈米制程晶圆厂;2023年7月,美国格罗方德投入40亿美元,建造14与28奈米制程的半导体厂;2024年6月,台湾世界先进与荷兰恩智浦宣布联手投资78亿美元,兴建28奈米及以上制程的半导体厂。
  台湾与新加坡的半导体产业合作历史悠久,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998年,台积电便与荷兰飞利浦电子及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合作,在新加坡投资12亿美元成立Systems on Silicon Manufacturing Company(SSMC),生产0.25-0.11微米晶片。同年,台湾日月光也投入3,000万美元于新加坡发展半导体封装测试业务,如今该厂员工已超过750人。
2000年,联电与德国英飞凌共同投资36亿美元,在新加坡建造12吋晶圆厂,生产0.13-0.10微米晶片,这是当时新加坡制造业单一最大投资案。新加坡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局旗下的投资机构EDBI更直接参与投资,持股15%。2022年,联电再度追加50亿美元,扩建生产22-28奈米晶圆,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
  不仅是制造端,台湾在新加坡的研发投资也不断增加。从2004年至2020年,联发科已在当地投入3.3亿美元,并于新加坡建立全球最先进的研发中心之一,目前雇用约300名研发工程师。2024年6月,联发科更承诺未来五年将再投资3.7亿美元,深化新加坡的半导体技术创新。
  台湾与新加坡的半导体产业合作与全球供应链分工,也反映在双边贸易结构中。2022年,台湾出口至新加坡的产品中,约80%为半导体相关产品,而新加坡对台湾的出口中,半导体产品亦占60%。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不仅促进双边产业发展,也大幅提升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12099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3*17*1.4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1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