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遊,如夢似幻的小日子:41個旅居歐洲小秘訣╳在歐洲擁有自己的小窩╳跟日耳曼民族學工作與生活的哲
顛覆你對歐洲的想像,重新玩味歐洲,跟著歐洲在地人重新感受!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10月連假規劃了嗎?展開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展75折起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1.最具指標性的歐遊部落格與粉絲團,暨《沒有邊界的教室》暢銷後又一力作
序—
自序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2. 除了跨國界的親子教養議題分享,沈佳慧再帶你深入歐洲人家裡跟著歐洲人一起生活。
3. 因為丈夫工作的關係需要在歐洲各地旅住,首度公開在歐洲生活的歐旅體驗,絕對不能錯過的精彩分享。
兩岸三地演講邀約度最高∣結合旅行、生活、親子教養多元主題暢銷作家∣
歐遊族詢問度最高不只深度旅行,更融入歐洲人的生活
給你全新的歐遊視野暨《沒有邊界的教室》暢銷後又一力作
只是玩樂歐洲,這樣還不夠!
跟著Monica全家,一起旅居歐洲吧!
目錄
跟著歐洲人學會-「慢慢,生活」
前言—在歐洲生活,你所要知道的事
Chapter1挑戰!異鄉生活
.辭掉工作,去英國留學吧!
.字典救援!抱著字典去德國超市吧!
.被蘇格蘭腔英文轟炸,原來,我不再是觀光客了!
Chapter2在歐洲擁有自己的小窩!
序/導讀
跟歐洲人學會--
慢慢,生活。
剛搬回台屋的時候,坦白說,反而變得很不能適應台灣的生活步調與生活模式。首先得適應很吵雜的生活環境,每天過著很「趕」的生活,所有的事,總是計畫趕不上變化,讓在歐洲生活了六年的我, 一時之間無法適應,正如我剛到歐洲生活的時候,什麼都「慢」得讓我想抓狂,適應之後,回到台灣反而覺得台灣「快」的步調,讓我有些適應不良。
計劃趕不上變化,才是生活
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如此的轉變,在旅居歐洲之前,也從來沒想過我會有這樣的機會,在歐洲生活。小的時候,書本裡的歐洲很遙遠,很陌生,卻讓我很嚮往。只是沒想過在我坐在教室裡幻想的二十年之後,我會有機會到歐洲生活,而且讓我看到了歐洲現實生活中與我想像中不一樣的地方。
大多數的人覺得德國的生活方式遙不可及,在我看來,不過就是生活方式和對於生活觀念的不同,只要轉個念頭,生活自然可以怡然自得。生活方式是自己選擇的,也許有人看著我所寫下的故事和經驗十分羨慕,其實我做的,不過是敞開心胸,入境隨俗,去接受自己或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
試閱
老公在德國工作的期間,許多在台灣的朋友都羨慕他「好命」,每次都可以舒舒服服放上兩週的假期,不用擔心回來被老闆白眼、被同事嫉妒,也不必擔心隨便就被裁員註。起初我們也很驚訝,德國人不是最勤奮工作的嗎?
工作不是目的──德式的工作哲學
在德國人的觀念裡,工作是為了讓生活的品質更好,而不是為了賺錢把自己累死。當然,日耳曼本身算是個相當勤奮工作的民族,德國朋友說,在二、三十年前,德國人也曾經歷過一段拼命工作的時期,但是到後來,他們發現工作占據了太多私人時間,才漸漸開始注重工作之外的生活。經過長時間的努力與改變,逐步建立完善的制度,加上願意配合的人民,才讓德國人得以擁有現在舒適的生活。
以之前老公所任職的國際大企業來說,一週工作時間是四十小時,有些必須在工廠中二十四小時輪班的值班人員,則可享有豐厚的加班費用。上班時間採彈性制度,每天工作時數滿八個小時即可,若是早點到公司報到,下午就可以早點下班。公司桌上擺有簽到簿,每天上下班在上面簽名,不必打卡,也沒有人監督,每個人會自律完成自己的工作。德國人就是這樣,明明是相當勤奮工作的民族,卻可以把生活和工作分得清清楚楚,既不為了工作影響生活,也不會因為生活而耽誤工作。
彈性工時的最大好處,是讓雙薪家庭的夫妻,可以有機會輪流接小孩放學。這也讓我想起在台灣的上班族媽媽們,總是必須趕著下班衝著去接小孩,不巧遇到塞車的話,還得擔心小孩會不會被別人接走。而爸爸通常比媽媽更晚下班,結果許多人只好把孩子送到安親班。雖說送到安親班也不見得不好,但因為父母的過於忙碌,而錯失很多與孩子相處的機會,難道不是本末倒置嗎?因此德國的彈性上下班制度,真的是深得人心。
還有,很多德國人把工作和生活分得清清楚楚!
我們在德國買新家之前,有些老公的同事,拒絕在我們社區買房。雖然我們的社區離公司很近,環境、交通與生活機能都算不錯,但他們仍然寧願花多一點時間通車,把房子買在離公司稍遠一些的地方。為什麼?他們的理由竟是—這個社區住了太多公司同事,他們不想下班以後,還不斷看見同事──在花園與朋友喝啤酒聊天時看見同事、散步看見同事、除草澆花都看見同事……讓他有還在上班的感覺!他們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無趣、沒有變化,這讓我原本對於德國人的認知,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這邏輯真是太有趣也太有道理了!
詳盡的「計劃」造就德國人的「專業」
話說我當初也很懷疑,很多德國人的上、下班時間不同,那團體作業要怎麼合作呢?這就關係到德國人訂「計劃」的能力。每個德國人對於自己的工作專業,都非常有自信,就算是鋪地板、刷油漆、做園藝的藍領階級,也都會預先計畫今天要做的工作,事前排定並且提出工作的分配與計畫。所以先來上班的同事可以先處理自己的問題,需要與同事溝通合作的,就可以留待同事上班時一起解決,而不是把工作擺著乾等上司的指示、等同事的配合。有些人以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為原則,但德國人會先進行排定的工作,若發現瑕疵或上司提出意見時,再來做修改。他們習慣自動自發去發現問題,主動找同事老闆討論,而不是老闆被動地指揮工作。
像這樣子,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工作都有想法和熱情,意見衝突時就拿出來討論。德國人重視工作的分工與協調,強調專業與詳盡的計劃,即使是個技工都很專精於自己的本業。我曾經請一個三、四個人的團隊幫我們家整建花園,在那段日子裡,他們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開工,十點半左右中場休息(通常有些德國工作的技工會在此時吃點心、休息一下補體力,一般約半小時的時間),中午休息半小時,下午四點半準時收工!每天如此,絕不會遲到也不早退。而他們的工作進度,也預估得幾乎完美無缺,說五天完成,就絕不會拖到第六天,非常精確,令人佩服。
因此德國人對於工作看似彈性,卻也極有效率。比如說,冬天下大雪的日子,夜裡極為寒冷,但在早上五、六點多的時候,大馬路上的雪卻早已被鏟雪車鏟得乾乾淨淨!我七點鐘帶孩子出門上學時,人行道上、馬路上,都已經鏟過雪了,方便行人出門上班上課。秋天也一樣,溫帶區的樹木落葉很多,每天都有人負責清掃落葉,維持市容的整潔。
從小養成的競爭力與工作動力
德國人的競爭力究竟在哪裡?就我的觀察,主要是自身的專業能力、時間管理能力、以及與人分工合作的能力,還有工作的態度。而這樣的態度,從孩子的教育就可以看出來。
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教導孩子們如何做計劃,學習怎麼與同學溝通合作、怎麼自動自發地去完成作業。如果過程中遇到問題,也必須自己學著去尋求解決方式,比如詢問老師或是與同學討論。這些都是將來必備的工作基本能力與態度,在德國的學校,不管書念得好不好,都不會忽視這些基本態度。我相信這樣的教育態度,絕對是影響著德國人工作哲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穩定的生活則是德國人工作動力的主要來源。
我記得老公任職的德國公司,在即將倒閉前的三個月宣布破產保護,我們因此過了幾個月「在家領八成薪」的日子。等這段時間過了,就可以開始領失業救濟金,讓生活不至於馬上產生問題。失業救濟金會依照薪資多寡來發放,最多可以領到兩年的時間。為了避免大家乾脆偷懶不工作,等著領失業救濟金,市政府也不會給你白領這些錢。如果不去上課,或者不去找工作,基本上也不會餓死,政府每個月還是會付給這些失業人口僅夠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的金額。失業救濟金發放的金額會愈來愈少,每次去領錢的時候,會受到發放人員長時間的詢問,甚至會列出一些臨時性的工作,強制要求這些失業的人去工作。(基本上政府單一定會想辦法讓你在兩年之內找到工作,終止再領失業救濟!)但這僅限於合法居留的居民。非德國公民、非合法居留,是無法領到任何救濟金的,若是非法居留被發現,會馬上遣送出境。他們鼓勵並輔導失業的人口再進修,在待業的期間,可以參加一些促進就業的專長課程,提高就業機會,而一定程度的課程費用會由政府埋單。由此可見,德國政府致力於提供民眾穩固的生活,無論工作有無,都不太需要為了基本生活需求而焦頭爛額,才能心無旁鶩地專注在自己的工作(或找工作)上。
不論春夏秋冬,德國人工作態度在彈性中有著嚴謹,專注工作的同時也不忘休閒,為自己的生活做更好的規劃。這樣的工作與生活哲學,就是我看到的「德國的樂活精神」。
註 德國有工會的保障,政府規定企業不可以無預警裁員,必須有緩衝期。
休假中,請勿打擾!
印象中德國人是以勤奮工作、一絲不苟著稱的,還沒居住在德國之前,我真的沒想過德國人每年有這麼多的假。而且,連度假都很認真!
你怎麼可以不放假呢?
我還記得老公剛收到工作合約時,合約上就清清楚楚寫著每週工作的時數、每年放假的天數。一般來說,德國員工每週工作四十個小時,每年約有六週的有薪假。當然不同的產業另當別論,但由於德國法律規定每年至少要有四週的假期,大致上都是這個標準。
我們聽到有這麼多的假期,當然是開心的不得了。據老公的德國同事說,如果沒有放完這些假期,有的老闆甚至還會懷疑你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有問題,你連假期都計劃不了,怎麼能夠在工作上有傑出表現呢?
這真是個很另類的想法啊!之前從來沒從這個角度思考過!仔細想想還真的蠻有道理的,自己本身的事都沒辦法處理好,怎麼有辦法可以應付工作上更多複雜的計劃和狀況呢?這樣的思維算是符合邏輯的。對於其他國家的人來說也許不可思議,但德國人就是這麼想的!
德國人認為人生不僅僅有工作,還有生活要過,工作、生活與家庭可以取得平衡,才是較為完美的人生。他們也從小培養這樣的觀念,訓練孩子重視秩序、重視生活,連小學的教科書都按四季來編排,學習需認真但不過度,更重視每個人的生活態度與能力的培養。
你喜歡哪一個度假方案?
說德國人一絲不苟,認真嚴肅,連在度假的表現都十分「嚴謹」。有一年春天,我們在院子裡和隔壁鄰居閒聊度假的地點。鄰居馬庫斯是老公的同事,他說他們很多人度假都會準備二到三個方案,當A方案遇上不可抗拒之因素必須取消時,他們就會啟動B方案,有人甚至還會準備到C方案!
連度假計劃都這麼周全,那麼在工作上的嚴謹與要求程度,一定更令人刮目相看。所以老闆從度假規劃來看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實在也是有它的道理!
六週的假期,幾乎等於每年享有多於一個月以上除了周末外的假期,德國人總不會人人都這麼有錢,有一個月以上的時間都在度假吧?那麼他們度假去哪裡?或者他們都用這些假期來做些什麼?
德國人從小就建立了「休閒時光極為重要」的觀念,所以他們通常不喜歡在休假時被打擾,因此休假時就是「真正的休假」。何謂真正的休假?在休假的期間裡,通常工作上會安排職務代理人,讓休假的人可以全程關機,不會有人因為工作的事來打擾你。你可以舒適地找個好地方,讓自己的身心徹底放鬆休息。
由於德國人十分喜好戶外運動,除了選擇到可以欣賞湖光山色的地方外,他們也會騎單車、露營,冬天則是滑雪度假。利用這些假期的時光,與家人朋友相聚。尤其有孩子的家庭,會配合在孩子的假期:暑假、寒假、春假、秋假的時光,全家一起安排旅行。通常暑假較長,所以德國各州的學校暑假時間通常會錯開兩週,才不會讓度假的人潮擠在一起,影響了度假與休閒的品質。連這一點都想到了,真的不得不佩服德國人對於放假這件事的重視與細心規劃。
你喜歡哪一個度假方案?
我記得有一次約好了房屋仲介看房子,仲介公司老闆竟然告訴我們:「下週開始,我計畫到匈牙利去騎單車度假,為期三週。今天看完房子之後如果滿意,或者還想再看,可以等我回來再跟我聯繫。」
我很驚訝,他居然可以放著錢不賺,還冒著被別人搶去生意的危險,要去度假!這令人相當佩服吧?
我還聽過一些有趣的假期利用方式。有個德國朋友,擁有博士學位,在科技公司上班,有一次他利用自己的假期,自己到大賣場去選購木板載回家,用兩週至三週的時間,把整個家的木地板全部換過!完全自己DIY!這讓我們驚訝得不得了,覺得他們實在太厲害了!久了之後,才發現根本是自己大驚小怪,這種休假方式,根本是很多德國人的「常態」,甚至還聽過請假在家自己蓋房子、蓋花園的,都有!
度假對德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身心的放鬆,工作與生活間不可或缺的調劑。放假時,就什麼也別想,開開心心度假,儲備工作的能量。回到崗位時,就全力專心工作!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德國人的假期這麼多,經濟卻依然可以在歐洲一枝獨秀,依他們連度假都這麼「專心」與「專業」的態度,也難怪許多製造工業可以獨步世界。
德國人眼中,工作以外,度假最大。
配送方式
不限金額免運費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