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10月連假規劃了嗎?展開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展75折起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不同於New York的拘謹與變化迅速,LA從容而自在。
洛杉磯是美國西岸最大的城市,高科技帶來了強大經濟能力,又是移民的天堂,是美國活力的創造泉源,多樣化的選擇在此表現得一覽無遺,總是走在世界流行的前端。
LA有著許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若是因為資訊不足匆匆一遊就太可惜了。速食不代表美國飲食文化,就像好萊塢不代表洛杉磯一樣,本書作者Jennifer生活在這個多彩的城市,以一個生活藝術家的旅者身分,將她所歷的美好一一與您分享,下次來到洛杉磯,別忘了放慢腳步好好的細味。
洛杉磯是美國西岸最大的城市,高科技帶來了強大經濟能力,又是移民的天堂,是美國活力的創造泉源,多樣化的選擇在此表現得一覽無遺,總是走在世界流行的前端。
LA有著許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若是因為資訊不足匆匆一遊就太可惜了。速食不代表美國飲食文化,就像好萊塢不代表洛杉磯一樣,本書作者Jennifer生活在這個多彩的城市,以一個生活藝術家的旅者身分,將她所歷的美好一一與您分享,下次來到洛杉磯,別忘了放慢腳步好好的細味。
試閱
CH 1-Jennifer about Travel
CH1-1.1為什要旅行?一切從不想排路隊開始
為什要旅行?從小就喜歡到處看看走走,放學直接回家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每天放學總是走不同的路隊,沿路找尋好玩有趣的事物、享受各式零食,而排路隊變成了我的難題,連我自己都無法確定當天放學要冒險的行程,我要如何告訴老師今天要走哪條路回家呢?也許就是從小就喜歡觀察、喜歡嘗試與探索不同的道路,造成了長大後探索世界的命運。在不同的國家、不同語言、不同風俗中,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旅行之於讀書而言,讀書不是不重要,書面資料只是出發前的準備,過去的紀錄,讓人勇於面對未知的世界,在時間流動與空間的轉換中,發動旅行進行式,用雙腳寫出未來。
旅行的事前準備工作與旅行的經驗具有同等的價值。出發前我會查閱很多相關的書籍,規劃行程時從中取捨,去哪兒旅行?以什麼樣的方式?有哪些有興趣的事物?在蒐集資料的當下,對目的地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只是旅行團導遊,口沫橫飛的言詞飛過腦海,什麼也沒留下,那不是我要的,自己的探索與發掘才有更深的影響與回憶。也許這樣的方式並不會行程滿滿,到達各個熱門景點,但自己量身訂做的行程,卻更能滿足我的需要。
對許多人而言,旅行是緊湊而匆忙的拍照與購物,彈性的時間是一種奢侈的享受。但我願意花整晚細細品嚐米其林廚師的手藝;一個下午在聖馬可廣場想像馬可波羅與家人道別的情景;半夜在幕尼黑的酒吧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每天早上在新宿的街頭,揣摩快速行走的上班族;不在乎時間地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喝著咖啡發呆,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這才是我所要的旅行。
旅行之所以美好,在於可以不斷重複尋找值得回味的經驗,許多地方我願意一去再去,一開始我總去大城市,而到後來就愈挑愈細,到我最喜歡的地方去,我想要什麼樣的感覺,什麼樣的方式,如果時間空間允許,我會在某個國家的小地方待上好一陣子,更能仔細觀察當地的生活。
CH1-1.2週末的家庭出遊,常玩到連寫功課的時間也沒有!
從小我的家庭就熱衷於聚餐、旅遊,過年時一大票的親戚,來個環島或橫貫之旅,沿路享受道地的名產與美食。每個人在車上聊天、唱歌、說故事,經歷很多快樂的時間,全部人在一起快樂的感覺,這是我移動式的家。生活應是一種態度,父母的身教使我自然地從學習中模仿,長大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父母給我山珍海味的愛。
出國唸書後,父母也是這樣地鼓勵我們幾個孩子。放假往往在外,走走看看,甚至彼此相約在某一個國家一起去旅行,旅程結束後則各自回到自己的居住地,所以只要非上課的日子,我都到處「遊蕩」。雖然出走之於我看似稀鬆平常,其實國中在台灣住校時,每次都非常地想家,天天哭不停,甚至當初到加拿大的時候也是如此,可是我的父母從來不會因為我的淚水而接我回來。
島國的溫室陽光讓孩子挺不直腰來,在不能犯錯與不能承認錯的成長過程中,小花漂亮地綻放,卻缺乏生命力與內涵,室外的蒲公英,他聽得到風的呼喚,也知道蟲子的危險。因此父母從小要求我們學習獨立,而當年連離家住宿都會淚眼婆娑的小女孩,如今才能夠獨自一人離家十萬里,我想這是當初爸媽堅持的成果吧! CH 1-2 Jennifer about Consume
CH1-2.1因為你值得!
一件Armani的衣服應該有多少錢?一個手機應該有哪些功能?一餐豪華的饗宴值不值得?在旅行的過程中,有了許多的選擇,在選擇的過程中,人們會從比較中發現自己想要的,因而選擇了值得與所愛。有思考的旅行,讓人不是追名逐利地消費,而是認真地思考每一件事物背後的價值,因為每一筆的支出都隱含了個人的認知與消費觀,人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在選擇的同時,也是在追求一種自身的價值。
現代人會比較願意由自己去發現價值,而非單方面的接受,就像我會了解廚師的背景或食材的來源,願意為廚師的創意與用心付出代價,願意旅行、看書研究這些知識。一如時下年輕人對手機的創意娛樂、多元溝通與流行新潮而付出代價,或是LV包包是許多女生所不可或缺,而戶外極限運動是許多外國人生活中的一環。不同環境的生活與不同階段的人生,每個人對「生活必需」的選擇,便是值得的所在!
值得是一個相對性、個人化的語彙,值不值得往往主導了一個人的消費習慣,一個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什麼是值得的人,常常當冤大頭,例如很多東西應該用更合理的價錢得到,在經歷過旅行後的選擇,知道了應有什麼樣品質才能收這樣的價格,這就是我認為值得的消費。在這樣的消費價值裡,最貴不一定是你要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什麼是值得學習的典範,在旅行中往往可以得到答案,就像廣告台詞裡說的「因為你值得!」
CH1-2.2 Shop Smart!世故又刁鑽的消費者,越來越不容你唬弄!
在一切服務化至上的美國,如果吃到不滿意的東西,主廚會出來道歉,或是換給顧客同等品質的食物,如果買到不合穿的鞋子,15天到30天內都可以退換,旅館服務品質不佳,可以給他們最嚴厲的批評與建議,產品因設計不良而傷到小孩子時,法院的判決往往站在消費者一方。仔細的看這個國家,才會發現他們是如何消費的,消費者的權力又在哪裡,政府又是如何保護消費者。
在這裡看起來好像是吹毛求疵,消費權過度擴張,但仔細想想,一個好的公司應該對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負責任,當他們做錯或做得不好時,消費者就應主張權力去要求改善,只有誠心願意改進的公司才會進步,才會遠遠流傳,只賣方圓五里的人情帳,或是只撈一次生意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要與全世界的人競爭時,就要有世界級的品質與服務態度;臺灣已從開發中國家進入已開發國家,當人們累積財富的同時,也應同時提昇消費服務品質、精神生活與公民態度。 CH2-1 LA
CH2-1.1如果紐約市是變化多端John Galiano,那麼洛杉機便是年輕活潑Prada
Los Angeles是美國西岸最大的城市,高科技帶來的強大經濟能力,又是移民的天堂,美國國力、活力創造的泉源,多樣化的選擇,在此表現得一覽無遺,並列世界流行的前端。不同於NewYorker的拘謹與變化迅速,LA從容而自在。
Hollywood是娛樂界的印鈔機,許許多多的明星與富豪在這裡過著頂級的生活,因為這樣的需求,也造就了更廣大的市場,LA便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產生了頂級而又具藝術個性的生活。在LA,Elite享受來自世界各地具有設計感、獨特而有個性的精品與自樹一格的流行。延續著這樣的精神,反映在食衣住行,餐廳汰換率高居不下,但新餐廳卻不斷的開設,也許幾個月消失舊餐廳的同時,各種新口味就接著上演,單一品牌的衣服並不能滿足LA的需求,於是各種材質混合搭配與名家獨立廠牌的巧思,便成了LA的最愛,想要生存必須跟上LA的腳步,否則就只就出局了。
CH2-1.2 Oscar
Hollywood是電影製造的大本營,受明星的影響,對好身材、好臉蛋與時尚高級生活的需求,他們帶給LA的文化與消費習慣,所以珠寶、華服、美饌、供不應求。Spago連續十年都是Oscar會後的宴會地點,Hanry Winston的鑽石每年更是得獎女星的幸運符,各大Shopping Mall裡琳瑯滿目的品牌,裡面應有盡有大明星晚會上出席的華服,各種需求及分工精緻而專業化,每一根頭髮、每一個表情、每一分動作,帥哥美女們必須打造完美的外表,以吸引全世界目光。
這裡有華納兄弟的攝影棚和環球製片場,對於電影明星懷抱夢想的人,或是某個明星的超級Fans,可索取拍攝進度表,說不定還可以參一腳當路人。我就曾當過布魯斯威利的路人。不過可不是每位巨星都很友善,他們極重視隱私權,可是會完全不顧形象生氣罵人的。在Hollywood的中國戲院附近有大量的遊客,所以路邊有賣Star Map,專門告訴你哪兒是明星的家,甚至有專門的觀光團,分門逐戶地告訴遊客各家特色,還有各種八卦消息,就如「麻雀變鳳凰」的結尾句「It’s only in Hollywood」。
CH2-1.3運動、陽光、沙灘、Hollywood
晴朗溫暖的加州陽光的照耀,沙灘渾然天成的包圍,使得LA輕鬆舒服,加上近年Hollywood文化的影響,珍妮羅培茲(J. Lo)帶起的運動風,舒服而輕鬆的卻又兼具時尚的美感,成為全球運動時尚風潮。身材迷人的俊男美女在海邊戲水、做日光浴,展現傲人身材,想像「海灘遊俠」(Bay Watch)在這裡的海邊解救眾多美女。你可以選擇在室內上健身房,做Yoga、Pilate或是在沿著綿延不斷的沙灘排球網大肆厮殺,海邊的行人與腳踏車專用道也可以讓小朋友溜冰或是騎腳踏車。除此之外,許多的Party都在游泳池畔舉行,名模辛蒂克勞馥(Cindy Crawford)的Sky Bar,就是最有名的泳池Party,燈光、音樂美酒、明星閃閃爍爍,想進去觀星或是展示,塞二百、三百美金給警衛是唯一的通行證。 CH2-1.4 La的飲食文化
在旅遊中飲食是最容易學習各國文化與了解別人生活的。從小奶奶總是告訴爸爸要常帶孩子出門,看看不同的世界。因為那是學習禮儀的舞臺。什麼都要看、什麼都得學。不同的飲食文化與禮節是生活的基本的教養,而學習禮儀是尊重他人與涵養的表現。在接觸不同的食物食材、烹調方法與飲食習慣後,可以從飲食的內容或習慣中,發現當地人們與食物間奇妙關連,加上當地的氣候、環境是催化劑,產生一門有趣的學問。
例如以烹調方式來說,法式料理首重醬料、往往講究的醬料可以以各種酒類燉煮上幾個小時,甜點也因為水果酒的加入而帶出甜郁的香,富裕宮廷的歷史發展中對美食無可救藥的堅持。而在飲食習慣上,就好比美國人彼此很熱情,在大庭廣眾下情人常有非常親密的舉動,但他們卻不會共吃一盤食物,甚至不會共喝一杯可樂。在餐桌上,西方的刀叉與東方的筷子有著截然不同的歷史背景,這是餐飲的文化,如果你看到一個歐洲人正確的使用筷子,是不是更勝一個用叉子吃小籠湯包的人?而南歐人的飲食習慣也很不同,他們往往三點吃午餐,八、九點吃晚餐,南歐徐徐地中海風吹來的緩慢步調,是他們生活的節奏。食物食材方面,墨西哥人主食是玉米,生活中許許多多的材料都是用玉米,煙斗、掃把、糖果、零食都是玉米製成,而墨西哥人吃蟲的習慣就好比臺灣人的吃碗粿會加蝦米一般悉鬆平常!
臺灣飲食多元化,不論是臺灣喜歡吃日本料理的爺爺,在101歐系超級市場買法式料理的太太們,街上的法式可麗餅或是印度拉荼,也許是重溫他們曾有的記憶的媒介,或許是對異國文化的嚮往,飲食是接觸其他文化的窗口。一如布立亞沙瓦雷成說過「告訴我你吃甚麼食物,我就知道你是甚麼人!」
CH2-1.5餐前準備--不可攜帶物
當你與情人正在優雅的餐廳共度浪漫紀念日,或正在與重要客戶談論下一筆大生意時,鄰桌的小孩卻跑來跑去、啼哭吵鬧,下次你還會去這間餐廳嗎?相信這是許多人曾有的不好經驗。若無法控制你的小孩,請把「它」放在家裡。美國許多餐廳是不建議帶小孩的,甚至有些飯店是硬性規定18歲以下不可進入。西方人極注重私人空間,成人也清楚地知道小孩子沒有辦法被嚴厲要求。了解小孩的天性,便會請保姆在家帶小孩,重要飯局才可專心享用,除了享受感性優質的生活之外,這也是一種尊重他人的態度。
當然,難道小朋友都不應該在餐廳裡出現嗎?如果在麥當勞,小朋友當然就可盡情的遊玩耍,如果想要與孩子共度快樂時光,就應該到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餐廳。例如California Pizza Kitchen就會提供圖畫紙與蠟筆,讓小朋友盡情畫畫,甚至在北加州的Tra Vigne & Cantinetta Tra Vigne,他們會提供麵團給小朋友創作,再將烘烤成品送給他們,小朋友會在這樣的地方得到抒發、享受愉快的用餐時間,而家長也不會受到白眼。 CH2-1.6用餐中--請微笑
記得在Laguna Niguel的Ritz-Carlton飯店大廳裡,曾經看過一個小男孩,他穿著短袖襯衫與短褲,搭配小羊毛背心,如英國紳士般的打扮,非常可愛。在等待Check In的同時,與大廳裡另一個不認識的小女孩,開心地玩了起來,最後當他要離開時,媽媽提醒小男孩與女孩道別。這個小男孩自然地對這個小女孩說Thank you for playing with me,這一幕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旅行的過程中,我體驗東西方文化的不同,所需要的私人空間也大不同,什麼是彼此可以共享,什麼是適當的距離,是一個需要注意拿捏的問題。便利也不應只是方便利己就好,美麗也不是只重視外在的衣裳和手上的名牌包包。其實,只要禮貌的要求,只要多尊重別人,這樣彼此都能擁有自在的空間。
CH2-1.7用餐中--請別偷牌子
一個好的餐廳除了顧客至上外,更重要的是整齊清潔的環境。試想一個家如果客廳美侖美幻,主人打扮光鮮亮麗,但廚房與浴室是骯髒不堪的,可以知道這個人生活水準了。一個不注重環境衛生是不尊重自己的廚師,那你又怎麼能期待他尊重他的食物,更別提顧客至上了。一個名新聞節目曾突襲檢LA數家餐廳,在90分鐘內拍攝廚房內的整個處理流程,有家極有名的中餐廳,廚房骯髒,食物都擺在地上,東西亂七八糟,衛生堪慮,嚇壞了全LA的觀眾。節目一播出後, 市政府馬上著手全面調查,嚴格檢驗,並在餐廳門口放置評鑑表,A級就是90分以上,B級是90-80分,C級是70-60分,每月不定期抽檢, 也因為具公信力,甚至有人偷牌子拿回自己的餐廳呢!所以消費者得到合理的保護,是政府的責任,而拒絕低品質的環境則是消費者的權利!
CH2-1.8用餐中--請慢慢上菜
美國人生活的節奏普遍比臺灣慢許多,飲食方面著重服務態度與食物品質;相對而言,臺灣人比較在意的是速度,服務生點菜夠不夠快?廚師煮得夠不夠快?上菜上得夠不夠快?只要是速度不夠快就彷彿覺得受到了怠慢,美國人慢條斯理的工作態度,看在講求效率的臺灣人眼中是不合格的。西方餐飲服務分工細明、又是小費制,所以各自有其負責的區域與工作,如果你找錯了人,不只不會得到適當的回應甚至招白眼的相待,了解這點之後,就不會徒增自己生氣。 CH2-1.9用餐後--0.1的小費給法
付小費在服務至上的美國是必要的禮儀,曾有一次與朋友隨興地在午餐時間突然想去大熱門的Campanile餐廳,雖然抱著不一定等得到位置的心理準備,還是一試,到Campanile後,帶位的服務生告訴我們只有一空位, 訂位的人遲到還沒來,她告訴我這事,但卻遲遲沒為我們安排座位,最後她給了我們吧臺的位置。享用午餐時,我百思不解她的行為,後才想起,如果當時我馬上塞小費,結果就會大不相同了。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世界各地用餐,別忘了尊重當地的文化習慣,小朋友是否受歡迎、是否可以使用手機、分食要額外付費嗎等等的問題,需要考慮。在LA小費通常午餐是10%〜15%,晚餐是15%〜20%,6至8人以上會額外收費,通常菜單上都會寫得清清楚楚。如果對餐廳的服務不滿意,應馬上口頭反映。再不改進,你可以留下尾數加0.1的小費,例如消費90元來說你可以只付10元的小費,並在帳單上寫100.01,告訴他們你的不滿。
有許多關於小費的經驗,第一次有趣經驗是在舊金山最好的Boulevard餐廳,我的老公點了一道侍者建議的香煎豬扒,上菜後因太硬吃兩口就沒吃了,侍者發他沒吃幾口,主動詢問菜色如何,我們便告知因為口感不好,所以沒吃完。小姐收了盤子,沒多久就又跑回來道歉,原來她回廚房後把豬扒切開,發現的確肉過熟變硬。不久帳單來了,我們驚訝地發現小姐主動的把那道菜刪去,以示負責。她的態度十分敬業,這事大可不了了之,但她認真的處理態度卻一直讓我印象深刻,當然我們也很樂意地給她額外小費,這是我們的經驗。好的餐廳馬上改進缺失,這也才值得我們一再光臨,Boulevard 自此成了我們最愛的餐廳之一。
當然也有不好的經歷,在LA一家知名的餐廳裡,用餐時,不知那裡來的小蟲飛進了我的酒杯,發現時要求更換,侍者態度惡劣,我便要求見經理。經理來了卻並沒道歉,只冷冷地換了一杯酒,從此我再也沒光顧過那家餐廳。對不習慣給小費的人,總覺得小費不是硬性規定,而自己刪東減西,這也造成許多人對中國人不好的印象,服務態度也隨之不良。入境隨俗是一種禮節,尊重是一種互相的行為,但也不是當有錢的冤大頭。了解了一般的規矩與習慣,就沒有問題了。例如我家長輩用餐,點數千元的名酒,帳單上酒的部份就不需要給足18%的小費,依酒的價值,酌量即可。 CH 2-2 LA Specialty(1. Luxury)
CH2-2.1.1法國--起士之鄉
歐洲人喜歡食用起士,將其融入成料理的特色,更以法式料理為最起士的種類有近千種,其中有一半以上產自法國,是全球起士產量最多的國家。不論是清淡或濃郁口感一應俱全。「起士之鄉」的美名來自,運用現代科技,堅持傳統風味,加上法國AOC嚴格產地名稱管理制度(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所以口感與品質並稱世界一流。
起士是由添加乳酸菌的牛奶或羊奶自然發酵而形成,也因時間與菌種不同而產生不同口感的起士。常見的起士如青黴起士,青黴在起士內部繁殖,鹽分高,隨著起士成熟有強烈的撲鼻味,如洛克福起士(Roquefort)就是世界三大青黴起士之ㄧ。白黴起士是將起士的表面生長覆蓋一層白黴,隨時間成長更加濃郁的奶香,如布羅蘇利起士(Boursault),略黃的表面帶著高貴而奢華的味道。硬質起士:這是將原料加熱壓榨,然後放1〜4年成熟,主要生長於山區,如波法爾起士(Beaufort),清爽芳香且口感潤滑帶有蜂蜜甜味。
半硬質起士:和硬質起士製作法相似,壓榨不加熱,放置3〜6月讓其成熟,如盧布羅修起士(Reblocbon),味道充滿牧草清新風味。洗浸起士:用鹽水或蒸餾酒洗浸起士表面而熟成,具有強烈的香味,如馬斯特起士(Munster)味道極重但口感溫和。羊乳起士:用山羊乳製作,具有獨特的風味。通常會在表面抹上一層黑灰使其酸味中和,如聖摩爾起士(Sainte-Maure),口感溫和。新鮮起士:不經熟成、剛發酵的起士,味道像起士蛋糕。如布列莎瓦蘭起士。
有一次無意間在瑞士的起士店裡發現了一種新奇的飲料, 與店員在比手畫腳之中,是懂非懂的溝通中,我了解了它是牛奶轉化成起士時所產生的水份,味道有點像養樂多,酸酸甜甜的,特別的口感至今回味無窮。
CH2-2.1.2起士與葡萄酒美食的最佳拍檔
乳酪是經長時間及繁複過程製成,但卻平易近人與餅乾、麵包、及各式食材相互搭配,產生新鮮創意組合,公認最佳搭檔是葡萄酒。起士不僅與紅葡萄酒甚為搭配,其實大部分的法國起士與葡萄酒也挺速配。原則是不要挑選口感太淡的白酒即可,但也別讓起士的味道搶了酒的丰采!如白黴起士很適合搭配成熟的紅酒,青黴起士則適合搭配風味濃郁的甜味白酒。
起士的保存宜避免日光照射、儘可能在開封後一星期內食用完畢。將起士存放在適當低溫(5〜10°C)的環境中,而家中適合儲放處則屬冰箱中的蔬果冷藏室;不建議放在冷凍庫中,因為會破壞起士原本的味道,最佳的食用時間則是從冰箱取出20〜30分鐘後,起士回復室溫即可食用。
CH1-1.1為什要旅行?一切從不想排路隊開始
為什要旅行?從小就喜歡到處看看走走,放學直接回家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每天放學總是走不同的路隊,沿路找尋好玩有趣的事物、享受各式零食,而排路隊變成了我的難題,連我自己都無法確定當天放學要冒險的行程,我要如何告訴老師今天要走哪條路回家呢?也許就是從小就喜歡觀察、喜歡嘗試與探索不同的道路,造成了長大後探索世界的命運。在不同的國家、不同語言、不同風俗中,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旅行之於讀書而言,讀書不是不重要,書面資料只是出發前的準備,過去的紀錄,讓人勇於面對未知的世界,在時間流動與空間的轉換中,發動旅行進行式,用雙腳寫出未來。
旅行的事前準備工作與旅行的經驗具有同等的價值。出發前我會查閱很多相關的書籍,規劃行程時從中取捨,去哪兒旅行?以什麼樣的方式?有哪些有興趣的事物?在蒐集資料的當下,對目的地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只是旅行團導遊,口沫橫飛的言詞飛過腦海,什麼也沒留下,那不是我要的,自己的探索與發掘才有更深的影響與回憶。也許這樣的方式並不會行程滿滿,到達各個熱門景點,但自己量身訂做的行程,卻更能滿足我的需要。
對許多人而言,旅行是緊湊而匆忙的拍照與購物,彈性的時間是一種奢侈的享受。但我願意花整晚細細品嚐米其林廚師的手藝;一個下午在聖馬可廣場想像馬可波羅與家人道別的情景;半夜在幕尼黑的酒吧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每天早上在新宿的街頭,揣摩快速行走的上班族;不在乎時間地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喝著咖啡發呆,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這才是我所要的旅行。
旅行之所以美好,在於可以不斷重複尋找值得回味的經驗,許多地方我願意一去再去,一開始我總去大城市,而到後來就愈挑愈細,到我最喜歡的地方去,我想要什麼樣的感覺,什麼樣的方式,如果時間空間允許,我會在某個國家的小地方待上好一陣子,更能仔細觀察當地的生活。
CH1-1.2週末的家庭出遊,常玩到連寫功課的時間也沒有!
從小我的家庭就熱衷於聚餐、旅遊,過年時一大票的親戚,來個環島或橫貫之旅,沿路享受道地的名產與美食。每個人在車上聊天、唱歌、說故事,經歷很多快樂的時間,全部人在一起快樂的感覺,這是我移動式的家。生活應是一種態度,父母的身教使我自然地從學習中模仿,長大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父母給我山珍海味的愛。
出國唸書後,父母也是這樣地鼓勵我們幾個孩子。放假往往在外,走走看看,甚至彼此相約在某一個國家一起去旅行,旅程結束後則各自回到自己的居住地,所以只要非上課的日子,我都到處「遊蕩」。雖然出走之於我看似稀鬆平常,其實國中在台灣住校時,每次都非常地想家,天天哭不停,甚至當初到加拿大的時候也是如此,可是我的父母從來不會因為我的淚水而接我回來。
島國的溫室陽光讓孩子挺不直腰來,在不能犯錯與不能承認錯的成長過程中,小花漂亮地綻放,卻缺乏生命力與內涵,室外的蒲公英,他聽得到風的呼喚,也知道蟲子的危險。因此父母從小要求我們學習獨立,而當年連離家住宿都會淚眼婆娑的小女孩,如今才能夠獨自一人離家十萬里,我想這是當初爸媽堅持的成果吧! CH 1-2 Jennifer about Consume
CH1-2.1因為你值得!
一件Armani的衣服應該有多少錢?一個手機應該有哪些功能?一餐豪華的饗宴值不值得?在旅行的過程中,有了許多的選擇,在選擇的過程中,人們會從比較中發現自己想要的,因而選擇了值得與所愛。有思考的旅行,讓人不是追名逐利地消費,而是認真地思考每一件事物背後的價值,因為每一筆的支出都隱含了個人的認知與消費觀,人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在選擇的同時,也是在追求一種自身的價值。
現代人會比較願意由自己去發現價值,而非單方面的接受,就像我會了解廚師的背景或食材的來源,願意為廚師的創意與用心付出代價,願意旅行、看書研究這些知識。一如時下年輕人對手機的創意娛樂、多元溝通與流行新潮而付出代價,或是LV包包是許多女生所不可或缺,而戶外極限運動是許多外國人生活中的一環。不同環境的生活與不同階段的人生,每個人對「生活必需」的選擇,便是值得的所在!
值得是一個相對性、個人化的語彙,值不值得往往主導了一個人的消費習慣,一個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什麼是值得的人,常常當冤大頭,例如很多東西應該用更合理的價錢得到,在經歷過旅行後的選擇,知道了應有什麼樣品質才能收這樣的價格,這就是我認為值得的消費。在這樣的消費價值裡,最貴不一定是你要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什麼是值得學習的典範,在旅行中往往可以得到答案,就像廣告台詞裡說的「因為你值得!」
CH1-2.2 Shop Smart!世故又刁鑽的消費者,越來越不容你唬弄!
在一切服務化至上的美國,如果吃到不滿意的東西,主廚會出來道歉,或是換給顧客同等品質的食物,如果買到不合穿的鞋子,15天到30天內都可以退換,旅館服務品質不佳,可以給他們最嚴厲的批評與建議,產品因設計不良而傷到小孩子時,法院的判決往往站在消費者一方。仔細的看這個國家,才會發現他們是如何消費的,消費者的權力又在哪裡,政府又是如何保護消費者。
在這裡看起來好像是吹毛求疵,消費權過度擴張,但仔細想想,一個好的公司應該對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負責任,當他們做錯或做得不好時,消費者就應主張權力去要求改善,只有誠心願意改進的公司才會進步,才會遠遠流傳,只賣方圓五里的人情帳,或是只撈一次生意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要與全世界的人競爭時,就要有世界級的品質與服務態度;臺灣已從開發中國家進入已開發國家,當人們累積財富的同時,也應同時提昇消費服務品質、精神生活與公民態度。 CH2-1 LA
CH2-1.1如果紐約市是變化多端John Galiano,那麼洛杉機便是年輕活潑Prada
Los Angeles是美國西岸最大的城市,高科技帶來的強大經濟能力,又是移民的天堂,美國國力、活力創造的泉源,多樣化的選擇,在此表現得一覽無遺,並列世界流行的前端。不同於NewYorker的拘謹與變化迅速,LA從容而自在。
Hollywood是娛樂界的印鈔機,許許多多的明星與富豪在這裡過著頂級的生活,因為這樣的需求,也造就了更廣大的市場,LA便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產生了頂級而又具藝術個性的生活。在LA,Elite享受來自世界各地具有設計感、獨特而有個性的精品與自樹一格的流行。延續著這樣的精神,反映在食衣住行,餐廳汰換率高居不下,但新餐廳卻不斷的開設,也許幾個月消失舊餐廳的同時,各種新口味就接著上演,單一品牌的衣服並不能滿足LA的需求,於是各種材質混合搭配與名家獨立廠牌的巧思,便成了LA的最愛,想要生存必須跟上LA的腳步,否則就只就出局了。
CH2-1.2 Oscar
Hollywood是電影製造的大本營,受明星的影響,對好身材、好臉蛋與時尚高級生活的需求,他們帶給LA的文化與消費習慣,所以珠寶、華服、美饌、供不應求。Spago連續十年都是Oscar會後的宴會地點,Hanry Winston的鑽石每年更是得獎女星的幸運符,各大Shopping Mall裡琳瑯滿目的品牌,裡面應有盡有大明星晚會上出席的華服,各種需求及分工精緻而專業化,每一根頭髮、每一個表情、每一分動作,帥哥美女們必須打造完美的外表,以吸引全世界目光。
這裡有華納兄弟的攝影棚和環球製片場,對於電影明星懷抱夢想的人,或是某個明星的超級Fans,可索取拍攝進度表,說不定還可以參一腳當路人。我就曾當過布魯斯威利的路人。不過可不是每位巨星都很友善,他們極重視隱私權,可是會完全不顧形象生氣罵人的。在Hollywood的中國戲院附近有大量的遊客,所以路邊有賣Star Map,專門告訴你哪兒是明星的家,甚至有專門的觀光團,分門逐戶地告訴遊客各家特色,還有各種八卦消息,就如「麻雀變鳳凰」的結尾句「It’s only in Hollywood」。
CH2-1.3運動、陽光、沙灘、Hollywood
晴朗溫暖的加州陽光的照耀,沙灘渾然天成的包圍,使得LA輕鬆舒服,加上近年Hollywood文化的影響,珍妮羅培茲(J. Lo)帶起的運動風,舒服而輕鬆的卻又兼具時尚的美感,成為全球運動時尚風潮。身材迷人的俊男美女在海邊戲水、做日光浴,展現傲人身材,想像「海灘遊俠」(Bay Watch)在這裡的海邊解救眾多美女。你可以選擇在室內上健身房,做Yoga、Pilate或是在沿著綿延不斷的沙灘排球網大肆厮殺,海邊的行人與腳踏車專用道也可以讓小朋友溜冰或是騎腳踏車。除此之外,許多的Party都在游泳池畔舉行,名模辛蒂克勞馥(Cindy Crawford)的Sky Bar,就是最有名的泳池Party,燈光、音樂美酒、明星閃閃爍爍,想進去觀星或是展示,塞二百、三百美金給警衛是唯一的通行證。 CH2-1.4 La的飲食文化
在旅遊中飲食是最容易學習各國文化與了解別人生活的。從小奶奶總是告訴爸爸要常帶孩子出門,看看不同的世界。因為那是學習禮儀的舞臺。什麼都要看、什麼都得學。不同的飲食文化與禮節是生活的基本的教養,而學習禮儀是尊重他人與涵養的表現。在接觸不同的食物食材、烹調方法與飲食習慣後,可以從飲食的內容或習慣中,發現當地人們與食物間奇妙關連,加上當地的氣候、環境是催化劑,產生一門有趣的學問。
例如以烹調方式來說,法式料理首重醬料、往往講究的醬料可以以各種酒類燉煮上幾個小時,甜點也因為水果酒的加入而帶出甜郁的香,富裕宮廷的歷史發展中對美食無可救藥的堅持。而在飲食習慣上,就好比美國人彼此很熱情,在大庭廣眾下情人常有非常親密的舉動,但他們卻不會共吃一盤食物,甚至不會共喝一杯可樂。在餐桌上,西方的刀叉與東方的筷子有著截然不同的歷史背景,這是餐飲的文化,如果你看到一個歐洲人正確的使用筷子,是不是更勝一個用叉子吃小籠湯包的人?而南歐人的飲食習慣也很不同,他們往往三點吃午餐,八、九點吃晚餐,南歐徐徐地中海風吹來的緩慢步調,是他們生活的節奏。食物食材方面,墨西哥人主食是玉米,生活中許許多多的材料都是用玉米,煙斗、掃把、糖果、零食都是玉米製成,而墨西哥人吃蟲的習慣就好比臺灣人的吃碗粿會加蝦米一般悉鬆平常!
臺灣飲食多元化,不論是臺灣喜歡吃日本料理的爺爺,在101歐系超級市場買法式料理的太太們,街上的法式可麗餅或是印度拉荼,也許是重溫他們曾有的記憶的媒介,或許是對異國文化的嚮往,飲食是接觸其他文化的窗口。一如布立亞沙瓦雷成說過「告訴我你吃甚麼食物,我就知道你是甚麼人!」
CH2-1.5餐前準備--不可攜帶物
當你與情人正在優雅的餐廳共度浪漫紀念日,或正在與重要客戶談論下一筆大生意時,鄰桌的小孩卻跑來跑去、啼哭吵鬧,下次你還會去這間餐廳嗎?相信這是許多人曾有的不好經驗。若無法控制你的小孩,請把「它」放在家裡。美國許多餐廳是不建議帶小孩的,甚至有些飯店是硬性規定18歲以下不可進入。西方人極注重私人空間,成人也清楚地知道小孩子沒有辦法被嚴厲要求。了解小孩的天性,便會請保姆在家帶小孩,重要飯局才可專心享用,除了享受感性優質的生活之外,這也是一種尊重他人的態度。
當然,難道小朋友都不應該在餐廳裡出現嗎?如果在麥當勞,小朋友當然就可盡情的遊玩耍,如果想要與孩子共度快樂時光,就應該到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餐廳。例如California Pizza Kitchen就會提供圖畫紙與蠟筆,讓小朋友盡情畫畫,甚至在北加州的Tra Vigne & Cantinetta Tra Vigne,他們會提供麵團給小朋友創作,再將烘烤成品送給他們,小朋友會在這樣的地方得到抒發、享受愉快的用餐時間,而家長也不會受到白眼。 CH2-1.6用餐中--請微笑
記得在Laguna Niguel的Ritz-Carlton飯店大廳裡,曾經看過一個小男孩,他穿著短袖襯衫與短褲,搭配小羊毛背心,如英國紳士般的打扮,非常可愛。在等待Check In的同時,與大廳裡另一個不認識的小女孩,開心地玩了起來,最後當他要離開時,媽媽提醒小男孩與女孩道別。這個小男孩自然地對這個小女孩說Thank you for playing with me,這一幕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旅行的過程中,我體驗東西方文化的不同,所需要的私人空間也大不同,什麼是彼此可以共享,什麼是適當的距離,是一個需要注意拿捏的問題。便利也不應只是方便利己就好,美麗也不是只重視外在的衣裳和手上的名牌包包。其實,只要禮貌的要求,只要多尊重別人,這樣彼此都能擁有自在的空間。
CH2-1.7用餐中--請別偷牌子
一個好的餐廳除了顧客至上外,更重要的是整齊清潔的環境。試想一個家如果客廳美侖美幻,主人打扮光鮮亮麗,但廚房與浴室是骯髒不堪的,可以知道這個人生活水準了。一個不注重環境衛生是不尊重自己的廚師,那你又怎麼能期待他尊重他的食物,更別提顧客至上了。一個名新聞節目曾突襲檢LA數家餐廳,在90分鐘內拍攝廚房內的整個處理流程,有家極有名的中餐廳,廚房骯髒,食物都擺在地上,東西亂七八糟,衛生堪慮,嚇壞了全LA的觀眾。節目一播出後, 市政府馬上著手全面調查,嚴格檢驗,並在餐廳門口放置評鑑表,A級就是90分以上,B級是90-80分,C級是70-60分,每月不定期抽檢, 也因為具公信力,甚至有人偷牌子拿回自己的餐廳呢!所以消費者得到合理的保護,是政府的責任,而拒絕低品質的環境則是消費者的權利!
CH2-1.8用餐中--請慢慢上菜
美國人生活的節奏普遍比臺灣慢許多,飲食方面著重服務態度與食物品質;相對而言,臺灣人比較在意的是速度,服務生點菜夠不夠快?廚師煮得夠不夠快?上菜上得夠不夠快?只要是速度不夠快就彷彿覺得受到了怠慢,美國人慢條斯理的工作態度,看在講求效率的臺灣人眼中是不合格的。西方餐飲服務分工細明、又是小費制,所以各自有其負責的區域與工作,如果你找錯了人,不只不會得到適當的回應甚至招白眼的相待,了解這點之後,就不會徒增自己生氣。 CH2-1.9用餐後--0.1的小費給法
付小費在服務至上的美國是必要的禮儀,曾有一次與朋友隨興地在午餐時間突然想去大熱門的Campanile餐廳,雖然抱著不一定等得到位置的心理準備,還是一試,到Campanile後,帶位的服務生告訴我們只有一空位, 訂位的人遲到還沒來,她告訴我這事,但卻遲遲沒為我們安排座位,最後她給了我們吧臺的位置。享用午餐時,我百思不解她的行為,後才想起,如果當時我馬上塞小費,結果就會大不相同了。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世界各地用餐,別忘了尊重當地的文化習慣,小朋友是否受歡迎、是否可以使用手機、分食要額外付費嗎等等的問題,需要考慮。在LA小費通常午餐是10%〜15%,晚餐是15%〜20%,6至8人以上會額外收費,通常菜單上都會寫得清清楚楚。如果對餐廳的服務不滿意,應馬上口頭反映。再不改進,你可以留下尾數加0.1的小費,例如消費90元來說你可以只付10元的小費,並在帳單上寫100.01,告訴他們你的不滿。
有許多關於小費的經驗,第一次有趣經驗是在舊金山最好的Boulevard餐廳,我的老公點了一道侍者建議的香煎豬扒,上菜後因太硬吃兩口就沒吃了,侍者發他沒吃幾口,主動詢問菜色如何,我們便告知因為口感不好,所以沒吃完。小姐收了盤子,沒多久就又跑回來道歉,原來她回廚房後把豬扒切開,發現的確肉過熟變硬。不久帳單來了,我們驚訝地發現小姐主動的把那道菜刪去,以示負責。她的態度十分敬業,這事大可不了了之,但她認真的處理態度卻一直讓我印象深刻,當然我們也很樂意地給她額外小費,這是我們的經驗。好的餐廳馬上改進缺失,這也才值得我們一再光臨,Boulevard 自此成了我們最愛的餐廳之一。
當然也有不好的經歷,在LA一家知名的餐廳裡,用餐時,不知那裡來的小蟲飛進了我的酒杯,發現時要求更換,侍者態度惡劣,我便要求見經理。經理來了卻並沒道歉,只冷冷地換了一杯酒,從此我再也沒光顧過那家餐廳。對不習慣給小費的人,總覺得小費不是硬性規定,而自己刪東減西,這也造成許多人對中國人不好的印象,服務態度也隨之不良。入境隨俗是一種禮節,尊重是一種互相的行為,但也不是當有錢的冤大頭。了解了一般的規矩與習慣,就沒有問題了。例如我家長輩用餐,點數千元的名酒,帳單上酒的部份就不需要給足18%的小費,依酒的價值,酌量即可。 CH 2-2 LA Specialty(1. Luxury)
CH2-2.1.1法國--起士之鄉
歐洲人喜歡食用起士,將其融入成料理的特色,更以法式料理為最起士的種類有近千種,其中有一半以上產自法國,是全球起士產量最多的國家。不論是清淡或濃郁口感一應俱全。「起士之鄉」的美名來自,運用現代科技,堅持傳統風味,加上法國AOC嚴格產地名稱管理制度(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所以口感與品質並稱世界一流。
起士是由添加乳酸菌的牛奶或羊奶自然發酵而形成,也因時間與菌種不同而產生不同口感的起士。常見的起士如青黴起士,青黴在起士內部繁殖,鹽分高,隨著起士成熟有強烈的撲鼻味,如洛克福起士(Roquefort)就是世界三大青黴起士之ㄧ。白黴起士是將起士的表面生長覆蓋一層白黴,隨時間成長更加濃郁的奶香,如布羅蘇利起士(Boursault),略黃的表面帶著高貴而奢華的味道。硬質起士:這是將原料加熱壓榨,然後放1〜4年成熟,主要生長於山區,如波法爾起士(Beaufort),清爽芳香且口感潤滑帶有蜂蜜甜味。
半硬質起士:和硬質起士製作法相似,壓榨不加熱,放置3〜6月讓其成熟,如盧布羅修起士(Reblocbon),味道充滿牧草清新風味。洗浸起士:用鹽水或蒸餾酒洗浸起士表面而熟成,具有強烈的香味,如馬斯特起士(Munster)味道極重但口感溫和。羊乳起士:用山羊乳製作,具有獨特的風味。通常會在表面抹上一層黑灰使其酸味中和,如聖摩爾起士(Sainte-Maure),口感溫和。新鮮起士:不經熟成、剛發酵的起士,味道像起士蛋糕。如布列莎瓦蘭起士。
有一次無意間在瑞士的起士店裡發現了一種新奇的飲料, 與店員在比手畫腳之中,是懂非懂的溝通中,我了解了它是牛奶轉化成起士時所產生的水份,味道有點像養樂多,酸酸甜甜的,特別的口感至今回味無窮。
CH2-2.1.2起士與葡萄酒美食的最佳拍檔
乳酪是經長時間及繁複過程製成,但卻平易近人與餅乾、麵包、及各式食材相互搭配,產生新鮮創意組合,公認最佳搭檔是葡萄酒。起士不僅與紅葡萄酒甚為搭配,其實大部分的法國起士與葡萄酒也挺速配。原則是不要挑選口感太淡的白酒即可,但也別讓起士的味道搶了酒的丰采!如白黴起士很適合搭配成熟的紅酒,青黴起士則適合搭配風味濃郁的甜味白酒。
起士的保存宜避免日光照射、儘可能在開封後一星期內食用完畢。將起士存放在適當低溫(5〜10°C)的環境中,而家中適合儲放處則屬冰箱中的蔬果冷藏室;不建議放在冷凍庫中,因為會破壞起士原本的味道,最佳的食用時間則是從冰箱取出20〜30分鐘後,起士回復室溫即可食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