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西安事變.八年抗戰與楊虎城

楊虎城為了團結國內力量抗日,不惜聯合張學良,「兵諫」蔣介石!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個人喜歡
  • 79 332
    42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中國當代人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楊瀚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風雲時代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3/04/22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清晨,蔣介石被槍聲驚起。
他顧不上穿衣提鞋,倉皇向外逃命,
由此開始了讓他刻骨銘心的十四天……

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幕後真相
捉蔣又放蔣的曲折過程
少帥縱虎歸山的後果
一心抗日卻被送出國的楊虎城
蔣介石誘捕楊虎城的經過
被囚禁長達十二年的楊虎城
將被釋放卻又難逃特務大網
楊氏父子同遭秘密殺害
歷史上的悲劇人物
楊氏之孫為楊虎城平反昭雪的努力

「為了救國,我們這個爛攤子,縱然這次摔掉了,我也毫不後悔,摔得值,摔得響!」

楊虎城為了團結國內力量抗日,不惜聯合張學良,「兵諫」蔣介石!
即使,這個決定讓他喪失了軍隊,更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西安事變的發生,打破了蔣介石六十天剿滅紅軍的美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愛國熱情;促進了國內政治力量的分化與新的組合;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牽動了國際大局。十四天的拘禁,使蔣介石顏面無光。

當少帥張學良為「顧全大局」而重新擁護蔣為領袖,甘願「負荊請罪」時,一個報復他、報復楊虎城的計劃也隨之展開……

序/導讀

前言

西安事變已經過去了七十六年,這段歷史雖已過去,但塵埃並未落定。

一篇歷史感言引發兩岸較力


從西安事變後到一九五五年的十八年間,除蔣介石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發表了一篇《西安半月記》作為國民黨方面的官方基調來反映這個事件外,不論是國民黨、共產黨還是社會輿論對這個歷史事件雖不時有所提及。但是誰都沒有再就這個事件做出詳實的敘述。其原因從國民黨蔣介石方面是害怕世人了解事變的原委、過程、真相;共產黨方面忙著打天下、建國安邦;輿論界並不掌握事件的史實。

一九五五年,在西安事變中曾親身參與營救蔣介石的郭增愷,出於對老友楊虎城的情感和對歷史的責任。以少有的知情者身分寫下了標題為《一個沒有交代清楚的問題》——〈西安事變〉十八周年感言,這篇長達十萬字的文章。在香港《熱風》雜誌上連載發表。使西安事變的真相從一個新的角度第一次系統公佈於世。

郭增愷的文章一出,戳穿了蔣介石長期隱瞞事變真相,編造和歪曲歷史事實的許多謊言。在海內外引起強烈的反響與震動。

看到這篇文章,蔣介石急了,為了繼續維持自己的臉面和謊言,他一面派特務給郭增愷寄去裝有子彈的恐嚇信,同時啟用被他已軟禁了二十年的張學良。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三日,蔣介石單獨召見負責管理張學良的保密局少將劉乙光,詢問張學良的讀書、身體及年齡,命劉向張宣佈蔣的兩項禁令:不准收聽中共廣播;不准同警衛人員接近。張聞聽之後,頗有震雷貫耳之感,「反覆思維,深自反省」。緊接著又下達了讓張學良寫出西安事變回憶的指令。張學良在日記中這樣記述:「老劉前日連夜去台北。今日返,午飯後來余屋,告知我,彼係被總統召見,告他令我寫一篇西安事變同共產黨勾結經過的事實,再三囑咐要真實寫來,並說此為歷史上一重大事件。言後又再告劉囑余要安靜。」(注:老劉即劉乙光)於是,張學良按照蔣介石的吩咐,開始撰寫西安事變回憶,一個月後完成了初稿。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劉乙光到達台北,將張學良的回憶長函面交蔣介石。同月二十日,蔣即傳喚劉乙光,聲稱「(張學良)對共產黨(的認識)已有進步,我甚安慰。他將來對革命還可以有貢獻。」同時命劉將郭增愷的文章轉交張學良,要張在回憶錄中加以駁斥:「這篇東西(指郭文)對我們倆都有關係,必須有以辟明以示後人。」言談之間,給劉的感覺是,蔣「需要甚急」。

郭增愷因不是張學良的部下,事過多年,張對郭已不記清了。但為了完成蔣交代的任務,張學良苦思凝想後將「回憶」修改了兩小段,另寫了《慨中國文人之無行》一文來交差。張在該文中說:「有郭增愷其人者,當年在西北公路局任職,為楊虎城之嬖佞。……此人真不知羞恥者。」

「我等當年讀過蔣總統日記之後,自認抗日之事已有著落,追悔孟浪,不明領袖謀國苦衷,恭送總統回京,自動隨從請罪,說不到什麼條件成交,更談不到見證,就是有見證的話,恐亦輪不到該郭增愷名下。」

同時,張學良並於十二月廿一日致蔣一函,聲稱讀郭文之後「可氣亦殊可笑」。函云:「此人為誰,良誠已忘卻,假如良所知的那人是對,彼乃一小丑角色。他不是共黨,他是屬於共黨尾巴的第三黨,在第三黨中也不是什麼重要者。當年曾為楊虎城嬖幸官僚政客之流亞也。在回憶文中難將其人攙入,茲僅就其故說之處,針對如上,以證其無的之言,另寫一紙以駁之,未審可用否?」

蔣介石拿到了這篇討郭的檄文,忐忑不安的心總算平靜了一些。當下,他沒有再逼張學良寫其他材料,因為他已經取得了張學良為他在歷史所上的政治保險單——《回憶西安事變》。

根據他對張的了解與把握,只要張自己寫下來了,致死不會再翻案了。他想,當年參與談判的楊虎城已被他殺了,張學良已成這樣,郭增愷有張學良去駁斥已十分有力了,今後西安事變的歷史就可由他任意書寫了。但他怎麼也沒想到,宋子文在事變後用英文寫下了親歷西安事變的經過,四十年後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向世界公佈。這份歷史資料,從一個特殊的角度戳穿了他煞費苦心編撰的《對張、楊訓詞》、《西安半月記》等謊言。

自一九五七年年初起,張學良又遵蔣介石之命,開始撰寫範圍更廣的回憶。四月廿二日完成,命名為《雜憶隨感漫錄》。該稿一部分回憶張作霖,題為《我的父親和我的家世》;另一部分回憶自己,題為《我的生活》。其中涉及西安事變的有《我之與國民黨》和《出洋歸國與管束》兩節。張在該稿中指責中共「包藏禍心,別有所圖」,讚揚蔣在西安事變中「剛正嚴厲」,自貶行動魯莽,思想幼稚,可恥而又可笑,等等。

一九五八年,蔣介石將張學良所寫的西安事變回憶在台灣高級幹部中公開。這些內容很快就傳到了大陸,在相關人士中引起震動。許多人出於對張學良的熱愛與盲目崇拜,當時否認這份回憶錄的真實性,稱之是台灣方面完全偽造的。而周恩來卻是心知肚明的,他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紀念西安事變廿五周年招待會上,欣然接受楊虎城之子楊拯民的建議,在大陸成立一個高規格的西安事變資料徵集組織,開始了對這個歷史事件的研究,西安事變的史料遂從那時開始逐步走向公開。

針對張學良在台灣的處境與狀況。一九六二年,周恩來經過一番考慮後,寫了一封只有十六字,沒有具名的短信,向這位老朋友表達了政治上的關懷。這十六個字是:「為國珍重,善自養心;前途有望,後會可期。」

周恩來的密信,是由當時的中共中央調查部精心安排,通過與張學良家有親戚關係的朱湄筠女士,經香港送到台灣,並巧妙地送到了張學良的手裡。張學良自看到周恩來的信後,便沒有再寫政治性的文章了。

應該肯定,是郭增愷的《一個沒有交代清楚的問題》,引發了台灣海峽兩邊,國共雙方對西安事變的再度關注。

還原歷史的艱辛

根據周恩來的指定,由中共中央統戰部負責西安事變資料的收集工作。之後成立了由劉鼎、南漢宸、高崇民、趙壽山、楊明軒、閻寶航、劉瀾波、王炳南、呂正操、申伯純等組成的西安事變史領導小組。隨之,全國政協著手向曾經參與事變的各方當事人,知情人徵集材料,請其寫回憶文章,進行史料的徵集編寫。

正當徵集工作進行時,「文化大革命」驟然而起,此工作被迫停止。「文革」中,為保存這批已徵集到的資料,許多人不畏艱險,想方設法總算保存下了一批珍貴的史料。其中反映楊虎城歷史的珍貴史料,在「文革」前,多由曾擔任過楊虎城秘書主任的王菊人先生負責整理保管。「文革」中為怕遭毀壞、遺失,王先生和陝西省民盟的一些同志冒著風險,將這些珍貴的資料砌在了一堵牆中,遂使這批資料保存至今。但也有一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在「文革」中流失了,其中就有楊虎城在西安事變後赴美國、歐洲考察期間的日記。這本日記,原本是楊虎城的家屬捐獻給國家的,在「文革」中被人以「借閱」的名義從全國政協的庫房中拿走,變為了其個人的收藏物。

一九七九年,隨著全國政協工作的恢復,西安事變史領導小組的工作也得到了恢復。但是,當年的許多成員卻在文革期間先後作古。為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中央決定再行充實小組成員。由劉鼎、劉瀾波、呂正操、王炳南、粟又文、謝方、平傑三、童小鵬、宋黎、萬毅、楊拯民、汪鋒、閻揆要、孔從洲、高揚、史永等組成了新的西安事變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工作恢復後,首先把原先徵集的材料依照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原則,進行了篩選研究;並查閱了中央已經公開的有關檔案;訪問了還在世的當事人;參考了海外學者關於西安事變的論述;還參閱了台灣方面公開的相關材料,著手編寫出版了「西安事變簡史」。

這個簡史在一九八六年西安事變五十周年時發表。同時一些當年參加「事變」的人士也紛紛撰寫回憶文章,使中國近代史上最富有驚險色彩的這段歷史,逐漸見諸世人。使人們對這段歷史的發展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當時由於諸多的限制與顧慮,許多歷史資料與歷史真相還不能公佈。

當時大陸方面主要所顧及的:先是張學良在台灣還沒有獲得自由,怕危及他的生命安全;後是希望張學良獲得自由後,能夠回到大陸來。而台灣方面則一直要維護蔣介石的「領袖權威」。這樣便使得人們對事變的了解不能全面,對楊虎城對事變的作用了解更不能深入。

特別是在海外,當蔣介石在一九四九年殺害了楊虎城,為了掩蓋自己違反政治倫理,滅絕人性的暴行,對外嚴密封鎖了消息。在台灣,很長一段時期在書籍和文章中提及西安事變時,都儘量不出現楊虎城的名字。企圖讓這位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二級上將的楊虎城從歷史中消失。後來隨著蔣家父子兩代統治的結束,楊虎城才逐漸在台灣為人所知。而作為這一暴行的責任者中國國民黨,卻始終沒有對非法囚禁、殺害楊虎城及家人、部屬的行為做出任何的說明。

今天,隨著人類的不斷進步,歷史的不斷發展。西安事變的真相隨著歷史資料的逐漸公開,也越來越為人知曉。隨之,楊虎城對國家、民族的貢獻也就凸顯了出來。

以史為鑒,振興民族

多年來,海峽兩岸人士對西安事變的研究角度,大都集中在共產黨和國民黨的興衰、利益方面。事變雖然是在國共鬥爭的大背景下發生的,但事變的醞釀、策劃,共產黨完全不知情。促成事變爆發的根本因素,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中華民族不願屈從外人統治、奴役的民族主義;同時也是自一九一一年來,中國人追求民主,反對封建專制政治的民主精神的一次大爆發。只有從這兩個角度去認識、研究西安事變,方能理出錯綜複雜的歷史頭緒,解讀出當事人種種奇異的表現。

我撰寫這部《西安事變.八年抗戰與楊虎城》,是希望從一個角度還原歷史,讓後人知道,楊虎城這位中國的民族、民主主義者,為了國家的存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146685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1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1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