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敬,康熙盛世的影子內閣:清代最會當官卻最不貪的那個人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康熙盛世風雲裡,他以慎獨之道書寫清廉與智慧
仕宦半生,修史理財兼濟天下,盡展士大夫風骨
寬大老成,幾近完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
▎清德之名,立身之本
陳廷敬出身於書香世家,少年即以聰穎勤學著稱,後歷科舉入仕,官至文華殿大學士。他一生經歷康熙王朝的重要政局,參與修纂《明史》、主持《康熙字典》,並歷任工、刑、戶、吏部要職,既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也是士林的精神楷模。身處朋黨激烈的政治環境,他能以持重之德周旋其間,不趨炎附勢,展現出一位清代重臣在盛世中的人格風骨。
▎康熙盛世中的清廉名臣
本書以「清德」為貫穿全篇的主軸,闡述陳廷敬如何在仕途進退間堅守廉潔,並以慎獨自持的工夫來維護自身操守。他不僅在財務與人事管理上公正嚴謹,對於救災、賑濟更展現出深厚的民本情懷。作者透過日記、奏疏與詔令等一手材料,讓讀者得以看見他在朝堂上的直諫風範,以及面對權勢時仍能不失自我的決斷智慧。這份「以德立身」的精神,不僅是他個人的座右銘,更成為後世評價的標準。
▎以德行事,以學輔政
在充滿權謀算計的官場中,陳廷敬的最大特質在於「德」。他以德行待人,以學問輔政,重視民生與教育,關注百姓疾苦。書中記載他於賑災、蠲免、整飭制度上的努力,凸顯「以德化人、以政濟世」的精神。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他的作為顯得格外沉穩而有力量。
▎史料與思想的雙重價值
不同於一般傳記僅止於敘事,本書兼顧史料與思想的呈現。除了詳述陳廷敬的家世背景、仕宦經歷與政績之外,也重視他所留下的文學作品與政治理念。從纂修國史到經筵講讀,從戶部理財到南書房議政,他在知識與實務之間找到平衡,並以「清慎勤」作為治政準則。
▎思想與人生的當代啟示
書末將陳廷敬一生的思想智慧濃縮於簡潔有力的語句之中。無論是關於修身、用人,還是治政、廉潔,這些語錄都展現出跨越時代的價值。對今日讀者而言,陳廷敬的故事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提醒我們廉能與誠信始終是社會穩定與進步的根基。本書不僅是一部傳記,也適合對歷史、文化、乃至治理之道有興趣的讀者細細品味。
本書特色:本書以清代名臣陳廷敬為核心,結合其生平經歷、仕途軌跡與思想操守,完整展現一位大學士在康熙盛世中的人格風骨。作者以「清德」為主軸,透過史料、日記、詔令與文集,凸顯其恪守廉潔、謹守慎獨的品格,以及在政局上進退有度的智慧。書中不僅重現其修史、理財、賑災、講學等事蹟,更以簡練箴言呈現他的思想精華。
仕宦半生,修史理財兼濟天下,盡展士大夫風骨
寬大老成,幾近完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
▎清德之名,立身之本
陳廷敬出身於書香世家,少年即以聰穎勤學著稱,後歷科舉入仕,官至文華殿大學士。他一生經歷康熙王朝的重要政局,參與修纂《明史》、主持《康熙字典》,並歷任工、刑、戶、吏部要職,既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也是士林的精神楷模。身處朋黨激烈的政治環境,他能以持重之德周旋其間,不趨炎附勢,展現出一位清代重臣在盛世中的人格風骨。
▎康熙盛世中的清廉名臣
本書以「清德」為貫穿全篇的主軸,闡述陳廷敬如何在仕途進退間堅守廉潔,並以慎獨自持的工夫來維護自身操守。他不僅在財務與人事管理上公正嚴謹,對於救災、賑濟更展現出深厚的民本情懷。作者透過日記、奏疏與詔令等一手材料,讓讀者得以看見他在朝堂上的直諫風範,以及面對權勢時仍能不失自我的決斷智慧。這份「以德立身」的精神,不僅是他個人的座右銘,更成為後世評價的標準。
▎以德行事,以學輔政
在充滿權謀算計的官場中,陳廷敬的最大特質在於「德」。他以德行待人,以學問輔政,重視民生與教育,關注百姓疾苦。書中記載他於賑災、蠲免、整飭制度上的努力,凸顯「以德化人、以政濟世」的精神。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他的作為顯得格外沉穩而有力量。
▎史料與思想的雙重價值
不同於一般傳記僅止於敘事,本書兼顧史料與思想的呈現。除了詳述陳廷敬的家世背景、仕宦經歷與政績之外,也重視他所留下的文學作品與政治理念。從纂修國史到經筵講讀,從戶部理財到南書房議政,他在知識與實務之間找到平衡,並以「清慎勤」作為治政準則。
▎思想與人生的當代啟示
書末將陳廷敬一生的思想智慧濃縮於簡潔有力的語句之中。無論是關於修身、用人,還是治政、廉潔,這些語錄都展現出跨越時代的價值。對今日讀者而言,陳廷敬的故事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提醒我們廉能與誠信始終是社會穩定與進步的根基。本書不僅是一部傳記,也適合對歷史、文化、乃至治理之道有興趣的讀者細細品味。
本書特色:本書以清代名臣陳廷敬為核心,結合其生平經歷、仕途軌跡與思想操守,完整展現一位大學士在康熙盛世中的人格風骨。作者以「清德」為主軸,透過史料、日記、詔令與文集,凸顯其恪守廉潔、謹守慎獨的品格,以及在政局上進退有度的智慧。書中不僅重現其修史、理財、賑災、講學等事蹟,更以簡練箴言呈現他的思想精華。
目錄
人物生平
清德立身
後世之思
警句留芳
清德立身
後世之思
警句留芳
試閱
清德立身
一、鶯啼燕語報新年
西元一六三八年,這是一個在整個世界歷史上並沒有什麼重要事情發生的年分。
勉強來說,從世界的角度來看,伽利略在這一年出版了被後世稱為第一部材料力學的著作《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對這本書的肯定其實只是為了嘉獎伽利略的創新和勇氣,因為書中對於梁內應力分布的研究還很不成熟。在日本,已經適應了統治者身分的德川幕府開始對信奉天主教義的切支丹教徒嚴酷迫害,短短幾年內,採用燒死、殺死、賜死的方式處決的教徒達到一萬餘人。於是十六歲的俊美少年天草時貞帶領一部分以前的家臣和教徒起義,「島原之亂」在這一年內爆發,但起義最終在德川幕府的全力鎮壓下以失敗告終,天草時貞不願被俘受辱,便切腹自盡,他的首級被割掉送到京都六條河原示眾。「太陽王」路易十四在這一年誕生,如果當時的人們知道這個在位時間長達七十二年的君主,在他實行了絕對君權制後,使得法國成為當時的歐洲霸主的話,他們一定會更加重視這一年。可惜他出生的時候父親路易十三仍然身體健康,在當時名聲更大的是樞機主教黎希留,路易十四嶄露頭角還要在幾十年後。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其實情況有些類似,這一年歲在戊寅,是崇禎十一年,也是皇太極登基建立大清國、稱帝之後的第三年,年號是崇德。這一年當中也發生了很多大事,諸如:李自成兵敗,僅餘十七人跟隨逃入山中;張獻忠投降,當然不久之後他又再次反叛,這次只是假投降;清軍破關,再次進逼京師,但因為從崇禎二年開始這已經是清軍第四次突破長城防禦系統了,所以雖然大家很緊張,但好像漸漸地也就麻木了;年末歲初盧象昇戰敗死了,孫承宗在高陽艱難抵抗後舉家殉國,這麼重要的死亡事件放在明末這段歷史中,卻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五年後孫傳庭戰死了,「傳庭死,而明亡矣」,對於明朝來說,這件事好像更重要。整個國家處在內憂外患、動盪不安的處境中,但好在,一切都還在向前發展。在之後不久的時間裡,闖王入京,崇禎自縊,清軍入關,對歷史來講這些時間點好像更重要一點。與此相比,西元一六三八年還算平淡。
這一年的十一月快到月底的時候,在山西南邊澤州阜陽城的中道莊,當地大族陳氏家族的家主陳昌期默然獨坐在後宅堂屋的太師椅上,院落裡很安靜,這對他來說很罕見。平時他更喜歡在自家的莊子上走動,一個是族規規定家中子弟不得遠離稼穡之事,另一個是現如今天下不太平,旁邊的河南、陝西「民亂」此起彼伏,大大小小的盜匪、義軍團多如牛毛,時不時就會有人來打秋風,要多加留意。陳氏家族從陳靠起到現在已經傳了八代,不能說累世簪纓,但也稱得上是地方大族,日常往來都是天官王府、西文柳家和湘峪孫家這樣的上流世家,「圈子」十分高級。樹大招風,所以一些地方事務不可避免地會找上門來。原本家中這一輩最有成就的是陳昌期的哥哥陳昌言,但陳昌言常年在外當官,身為族長的他就只好出面,四處應酬。這些繁瑣事務在身,時間被牢牢占據,陳昌期已經很久沒有像今天這樣安安靜靜地坐著了。但他並不享受這獨處的時光,雖說也還守著「君子慎獨」風度,可微微顫抖的衣袖,不時抬眼望向屋外的舉動,都表明他的心不靜。
忽然外面一時嘈雜,陳昌期眼皮顫動,快速站起身來,然後又慢慢坐了回去。管家已經快步走了進來,進屋就是雙手拱拳,滿臉喜色地說道:「恭喜老爺,巳時三刻夫人誕下麟兒,重七斤六兩,母子平安。」陳昌期沉穩地點點頭,回道:「傳下去,穩婆得力,賞銀一兩,衣服一身。」管家應「是」。陳昌期咳嗽一聲,起身向外走去,他要去看看剛出生的兒子,雖說君子抱孫不抱子,但這是他的長子,陳昌期對他抱有無限的期待。
正暢想著自己的兒子將來風光無限,嘴角都揚起的陳昌期,猛然被一個小孩撞入懷中,回過神來的陳昌期耳朵都快被小傢伙的呼喊聲塞滿了:「叔父,叔父,我是不是有弟弟了?是弟弟還是妹妹啊?他長得好不好看?我能不能去看看他啊?」他低頭看著笑得合不攏嘴的小孩子,這是他兄長陳昌言的兒子,今年六歲,名叫陳元。陳昌期說道:「我正要去看你弟弟,跟我一起去吧。」小男孩大聲說好,拉住陳昌期的手快步向前,甚至幾次一用力,險些把陳昌期的身子拉歪。
一、鶯啼燕語報新年
西元一六三八年,這是一個在整個世界歷史上並沒有什麼重要事情發生的年分。
勉強來說,從世界的角度來看,伽利略在這一年出版了被後世稱為第一部材料力學的著作《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對這本書的肯定其實只是為了嘉獎伽利略的創新和勇氣,因為書中對於梁內應力分布的研究還很不成熟。在日本,已經適應了統治者身分的德川幕府開始對信奉天主教義的切支丹教徒嚴酷迫害,短短幾年內,採用燒死、殺死、賜死的方式處決的教徒達到一萬餘人。於是十六歲的俊美少年天草時貞帶領一部分以前的家臣和教徒起義,「島原之亂」在這一年內爆發,但起義最終在德川幕府的全力鎮壓下以失敗告終,天草時貞不願被俘受辱,便切腹自盡,他的首級被割掉送到京都六條河原示眾。「太陽王」路易十四在這一年誕生,如果當時的人們知道這個在位時間長達七十二年的君主,在他實行了絕對君權制後,使得法國成為當時的歐洲霸主的話,他們一定會更加重視這一年。可惜他出生的時候父親路易十三仍然身體健康,在當時名聲更大的是樞機主教黎希留,路易十四嶄露頭角還要在幾十年後。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其實情況有些類似,這一年歲在戊寅,是崇禎十一年,也是皇太極登基建立大清國、稱帝之後的第三年,年號是崇德。這一年當中也發生了很多大事,諸如:李自成兵敗,僅餘十七人跟隨逃入山中;張獻忠投降,當然不久之後他又再次反叛,這次只是假投降;清軍破關,再次進逼京師,但因為從崇禎二年開始這已經是清軍第四次突破長城防禦系統了,所以雖然大家很緊張,但好像漸漸地也就麻木了;年末歲初盧象昇戰敗死了,孫承宗在高陽艱難抵抗後舉家殉國,這麼重要的死亡事件放在明末這段歷史中,卻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五年後孫傳庭戰死了,「傳庭死,而明亡矣」,對於明朝來說,這件事好像更重要。整個國家處在內憂外患、動盪不安的處境中,但好在,一切都還在向前發展。在之後不久的時間裡,闖王入京,崇禎自縊,清軍入關,對歷史來講這些時間點好像更重要一點。與此相比,西元一六三八年還算平淡。
這一年的十一月快到月底的時候,在山西南邊澤州阜陽城的中道莊,當地大族陳氏家族的家主陳昌期默然獨坐在後宅堂屋的太師椅上,院落裡很安靜,這對他來說很罕見。平時他更喜歡在自家的莊子上走動,一個是族規規定家中子弟不得遠離稼穡之事,另一個是現如今天下不太平,旁邊的河南、陝西「民亂」此起彼伏,大大小小的盜匪、義軍團多如牛毛,時不時就會有人來打秋風,要多加留意。陳氏家族從陳靠起到現在已經傳了八代,不能說累世簪纓,但也稱得上是地方大族,日常往來都是天官王府、西文柳家和湘峪孫家這樣的上流世家,「圈子」十分高級。樹大招風,所以一些地方事務不可避免地會找上門來。原本家中這一輩最有成就的是陳昌期的哥哥陳昌言,但陳昌言常年在外當官,身為族長的他就只好出面,四處應酬。這些繁瑣事務在身,時間被牢牢占據,陳昌期已經很久沒有像今天這樣安安靜靜地坐著了。但他並不享受這獨處的時光,雖說也還守著「君子慎獨」風度,可微微顫抖的衣袖,不時抬眼望向屋外的舉動,都表明他的心不靜。
忽然外面一時嘈雜,陳昌期眼皮顫動,快速站起身來,然後又慢慢坐了回去。管家已經快步走了進來,進屋就是雙手拱拳,滿臉喜色地說道:「恭喜老爺,巳時三刻夫人誕下麟兒,重七斤六兩,母子平安。」陳昌期沉穩地點點頭,回道:「傳下去,穩婆得力,賞銀一兩,衣服一身。」管家應「是」。陳昌期咳嗽一聲,起身向外走去,他要去看看剛出生的兒子,雖說君子抱孫不抱子,但這是他的長子,陳昌期對他抱有無限的期待。
正暢想著自己的兒子將來風光無限,嘴角都揚起的陳昌期,猛然被一個小孩撞入懷中,回過神來的陳昌期耳朵都快被小傢伙的呼喊聲塞滿了:「叔父,叔父,我是不是有弟弟了?是弟弟還是妹妹啊?他長得好不好看?我能不能去看看他啊?」他低頭看著笑得合不攏嘴的小孩子,這是他兄長陳昌言的兒子,今年六歲,名叫陳元。陳昌期說道:「我正要去看你弟弟,跟我一起去吧。」小男孩大聲說好,拉住陳昌期的手快步向前,甚至幾次一用力,險些把陳昌期的身子拉歪。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