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手帳展

我的不老主張:12個熱情生活的長者故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315
    350

出版情報

在雨過天青的天空看見彩虹

2015/01/08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陪伴一個哭泣的人,因為他的心靈破碎了? 有時候你會希望:你能不能停住,就接受事實吧!? 因為傾聽的助人者,沒有更多的真理可以告訴對方,可以講的,早就講了,面對一而再的哭泣,聽同樣的情節,和跟上次內容同樣的不平與怨恨,會靜默下來,猶豫要不要再把之前勸過的話,再講一遍?還是算了? 要是我們都能聽一兩句智慧的勸慰之言,就豁然開朗,那聽來很理想,但只是個理想,事實上沒有幾個人辦得到。 可是也不是辦不到。 當我們還在鑽牛角尖的時期,要度過因為執念帶給自己的痛苦,要花比較長的時間,但是幸運的話,多幾次的心靈戰鬥經驗,有人可以越來越開闊,並從中建立一套生命哲學,幫助他未來再遇見苛刻挑戰時,可以用比較從容和沉穩的態度去面對。我自己到了40歲之後,比較多「聽了開導者一兩句,竟然就放下了」的經驗。我是何時不用再轉進漩渦裡面攪和的?這是個好消息,原來,任何人只要願意為掙脫心靈困頓付出努力,和保持尋找生命答案的熱切,自然可以走到成熟的地步──讓開導者講兩句,你就能豁然開朗,不然至少也拉到一條救生索了。 珍妮柏絲的言談,就是這樣的導引。 她絕對不是會滔滔不絕,苦勸你想開一點,或是用長篇大論教導你正確的思維是什麼?她點到為止的話,有一股餘韻,會在你聽完之後,留存在你心中,陪伴你一段延長的時間,讓你可以平靜下來。 「 不管你是誰,四季都會依序造訪,時間也以相同的方式流逝。」她用這樣的平淡的句子,接著說:「你不用期待今天要多麼特別,你只要稍微有一點點不同的新方法過生活就好」「只要你還活著,就該用心今天要過得比昨天好,明天要過得比今天好。」 同樣「不管你是誰,四季都會依序造訪」這個概念,珍妮柏絲說:「人只要活著,憂慮與欲望就不會消失」,不用追求完美幸福的人生,因為那是不存在的。你享有財富就不會有憂慮嗎?其實有了財富,仍舊會有憂慮;你覺得所有欲望都能滿足,就會快樂嗎?真讓你辦到了,你確定你人生就圓滿了嗎? 「無論是誰,不可能按照自己的計畫走人生之路」、「不管今天狀況是好是壞,明天可能驟然改變,所以莫一心掛慮外在,反而應該好好活在當下(面對此時此刻的自己)!」不知預測的明日,可能帶著希望,也可能出現危機,沒有人可以掌握一切,必須有一定程度的放手,知道冥冥中有位超越一切的上帝,而不讓重擔或是強烈的欲望扭曲我們。 我很喜歡珍妮柏絲告訴我們的:就跟四季依序來到,痛苦本來就存在,沒有人可以避免,但是記得:春天不會越過冬天而來到,冬天也無法滯留不給春天降臨──哭泣的日子不會永遠持續,當你哭泣的日子結束,就該是幸福來到的時候。 「在雨過天青的天空,尋找彩虹」,那天我讀到這句,很神奇的力量出現在我內心。這句話非常有畫面,因為在台灣,盛產「晴時多雲偶陣雨」,在雷雨之後,抬頭看明淨的天空,尋找彩虹,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動作。所以我不禁「啊」的恍然大悟:「真的,流淚之後,要找到彩虹不難啊!」我放下書,回味著去年某一場傷心,大概是怎樣的過程,哭了幾次、程度如何……後來呢?雨過天青了,然後呢?我真的鬆了一口氣,人生有新的選擇,腳步也變得輕盈,臉上笑容也愈來愈多,我因為當時沒有獲得希望得到的,反而之後的生活過得更好更充實──原來,有彩虹耶,都忘記抬頭看了。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追夢不設限,熟年好風景


不老時代,多數人所面對的不單是攸關生存或健康,更重要的是,如何活得更快樂、更充實、更有意義。近年來,有許多社福團體與企業合作,積極把長輩們從家裡帶出來,鼓勵他們追尋夢想、持續成長。

本書收錄了十二個精采活出人生下半場的長者故事。有八十歲才騎著機車環島的「不老騎士」康建華;七十歲走出灰暗過去、熱情投入繪畫與植物世界的陳慧娟;忘卻現實痛苦,沉浸在熱血棒球夢的蔡春風;阿美族巴奈阿嬤天天到醫院當志工,唱歌跳舞安慰生病的人……他們的共同點是:

.不害怕變老,不恐懼死亡;
.順服於「生、老、病、死」的自然節奏;
.接受命運,努力活出最好的樣子;
.不抱怨曾經有的逆境;
.找到和大量的空白時光相處的方法。

透過深入的採訪與書寫,本書將重新界定「老」的意義!

 

名人推薦

熱情推薦

薇薇夫人 (作家)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依瑩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吳玉琴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

序/導讀

推薦序一

期待變老

朋友看完《遠見雜誌》八月號為我拍攝的短片,興奮地對我說:「好期待變老喔!」

不只期待變老,因為短片中我還談到「找一個喜歡的地方,大家以後樹葬」,想到死後骨灰能撒在一起,我們就連對死亡的恐懼都沒有了。

不害怕變老,不恐懼死亡,這也是我在《我的不老主張》看到的一種生命態度,十二個老人多數獨居,有的人不識字,有的人一生只到過台北一次,他們順服於「生、老、病、死」這自然的節奏,接受命運,努力活出最好的樣子,不抱怨曾經有的逆境,同時找到和大量的空白時光相處的方法。幾乎沒有人談到錢,也沒有人講起兒孫滿堂,康健華讀經,蔡春風整個沉浸在棒球中,阿美族的巴奈阿嬤還到醫院當志工,唱歌跳舞安慰生病的人……

不只台灣的原住民,全世界的原住民都一樣,因為接近大自然,於是對死亡淡然。死亡本來就是自然的演替,只要世界沒有毀滅,生命就會一直延續,所以只有個體的消失,沒有真正的死亡。問題是,我們已經遠離了自然,我們想要不老,想要延緩死亡。

比起他們,我們顯然需要做更多的功課。好好地老去,毫無遺憾地離開,對五十三歲的我來說,這是一件不能逃避、需要準備的事。過去和現在做的每一件事、走的每一步路,都決定了我們老年人生的內容,是我們預先為老年人生寫下的劇本。

活下去並活得有品質,剛剛好的錢和健康管理,我把「老年問題」分成這三大區塊。

台灣即將在二○一八年進入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佔百分之十四,這個數字到二○二五年會增加到百分之二十,成為超高齡社會,老人多到滿出來。二○五一年,高齡人口將是兒童人口的四點七倍,加上龐大的單身族群、一個人的家庭,我們這一代已經不必指望有兒女奉養和陪伴。有子女的人,反過來必須要求自己老來不要成為兒女的負擔,除了依靠政府的年金和健保,儲蓄保險和養成運動習慣絕對有必要。面對新的時代、新的人口結構,政府當然必須有積極作為,著力於改善長期照護、健康保險、老人年金和住宅政策。

我比較想談的是私我的「如何好好活下去」。我的具體做法是,找一塊地,和十二個老朋友合蓋小坪數的「老人公寓」。我們選擇了台南。為什麼?這裡有醫療資源,有美妙的小吃、寬敞的書店,以及對慢行老人友善的巷弄空間,另一方面,它還有各種類型的文化活動。

我們的老人公寓位在一般的社區。我認為,老人應該活動在有孩子、有年輕人的社區,與人連結與互動,不要封閉在放眼望去一片白髮蒼蒼的養老院,夜以繼日地接受死亡的提示。

老人公寓的基礎是朋友,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有一群可以共老的老朋友。不是說不可以交新的朋友,新朋友聽你的「當年勇」只會當是臭彈膨風,只有一路走來,曾經一起流血流汗流淚的老朋友和你擁有共同的回憶。我和我的老朋友們結識於荒野協會,換句話說,我們有共同的理念、一定的知識,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守護台灣的山林野地,不要再被破壞。

這又必須回到一個更基本的課題: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時候到了,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填寫答案,無可逃避。

生命的意義在積聚更多的財富嗎?想想看,當你老了以後,有一棟房子和十棟房子,有差別嗎?有個企業家,八十歲了,因為寂寞而痛苦,最大的期盼就是孫子常來看他,但孫子都找理由推託,我很想建議他,不如賣掉一棟房子,然後宣布,每來看我一次獎賞一千、兩千,保證孫子絡繹不絕。

生命的意義也不等同於工作。不見得每一個人都能在工作崗位上找到意義和價值,所以在還有能力的時候,要撥出時間做公益,為這個千瘡百孔的社會盡一點力,從做公益中找到意義和價值,而最大的禮物就是從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建立人脈或找關係──人脈和關係不過薄薄的一張紙,朋友則是永遠的。

但朋友又和家人不一樣,家人在一起,可以不必說話,不必做任何事,本身就有意義,朋友在一起一定要有具體的事可做,老是吃喝玩樂就只是酒肉朋友,淺淺的、短暫的快樂後換來更大的空虛。朋友在一起可以做什麼?一九九九年由我發起,召集朋友每月相聚一次看電影,看完電影後還要討論。另外,我們也每個月辦一、兩次戶外活動,就是透過長期互動的過程凝聚情感,儲蓄回憶,確信未來可以共老。

老是一個緩慢退縮的過程,現在的人老得慢,生理和心理年齡等於實際年齡減個十五歲,所以六十幾歲的人還活蹦亂跳趴趴走,七十多歲以後體力漸漸衰退了,沒有力氣老遠跑去看朋友,最後就是臥病在床。我們為老年人生做準備,就必須為每個階段設想。

我很不能認同一種做法,就是退休後去買一塊農地,蓋個農舍,這未免失之於天真。前面幾年也許還可以,等到不能動的時候,鄰居遠在兩公里之外,兒女更是遠在天邊,怎麼辦?真正懷抱山林夢、田園夢,不如把農舍的錢拿去住民宿,一個月換一間民宿,住都住不完,也不用落個破壞農地之名。

老了,很多事也公平了。過去的社會地位,不重要了;有幾棟房子,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是否心安知足?這通常無關社會地位和財富,所以地位崇隆和家財萬貫的人要特別注意,他們通常是寂寞不快樂的高危險群。活得好不好,要看你能否尋求到生命的意義,還有多少可以共老的朋友。有一天,當我們回顧一生,如果答案是「人生是值得的」、「我過了有意義的一生」,我們就不會不甘心,能夠坦然走向最後一程。

已經老去的人,來不及了,人生無法重來。我想說的話,是對三十、四十、五十歲的人,無論如何現在就要開始為老年做好準備。我很樂觀,相信我們的政府會為高齡社會提出更好的政策,我也相信我們的觀念會進步,不會為了延長幾個月的壽命勉強接受痛苦的治療,硬撐著活下去。寧可在安寧病房,安然、有品質的善終。我相信有一天,安樂死也會被接受。

讓我們一起做好準備,讓「變老」成為一種盼望,像一部等待已久的電影終於要上映。


(李偉文口述,蘇惠昭採訪整理)


推薦序二

健康活力迎接「老」

全球高齡議題正夯,歐美先進國家面臨高齡挑戰比台灣早,但他們的老化速度比台灣慢很多。

台灣自一九九三年老人人口達百分之七,進入高齡化社會,即將在二○一八年達到百分之十四,進入高齡社會。不久將來的二○二五年,老人人口達百分之二十,進入超高齡社會。老,是你我都將面臨的挑戰,不管是自己即將進入老年,或家中長輩已進入老年,我們都必須學習面對!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二○○二年提出「活力老化」(active ageing)的概念,強調「健康促進」、「社會參與」及「安全維護」三項基礎原則。除了提供各國老人福利政策推動方向外,更宣示未來國際面對老化的態度??鼓勵老人保持健康、多參與社會、樂於學習、貢獻自己才能。未來,老年的圖像是一群充滿青春不老的長者。

本書十二位看似平凡的阿公阿嬤,卻在人生的七十歲、八十歲時,展開了不一樣的生命旅程。在他們身上,看到長者積極的態度,樂觀面對生命的困境及悲傷,常懷感恩的心,願意奉獻自己的時間與智慧關心別人,成為別人的祝福……這些特質在許多長者身上都有,關鍵在於態度的轉念。長者在生活中難免有困境、挫折及悲傷,有人選擇繼續陷在困境的泥沼中,繼續悲傷;也有人選擇停止悲傷、抱怨,走出家門,積極活出自己的人生,讓老年生活大不同。

年齡只是歲月的紀錄,不該是停止學習及尋找夢想的藉口。如果想改變未來老年的命運,在態度上需要重新調整,將年齡歲數擺一邊,維持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身體,走出家門,帶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學習新的事物、結交新朋友、貢獻自己的才能,成為志工、社區的守護者,時常懷著感恩、喜樂的心。具備這些態度,您將是個受歡迎的長者。

本書十二位長者的生命經驗及故事,就像我們親朋好友中的長者一樣,平凡中散發出生命的智慧,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學習。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想想自己打算怎樣迎接「老」?您想好了嗎?


吳玉琴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


推薦序三

安然守分,自在安命

二○○七年後,不老騎士環台圓夢,逐漸開啟了台灣「不老風潮」的熱潮。

每一個人哇哇落地,就朝著「老」向前邁進,但似乎每個人都很自然地不想變老。「老」似乎存著太多不好的想像,如病痛、黯淡、負擔等,但此書中的十二位不老英雄們,個個不斷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精采生活;熱愛生命的投入,無不令人動容,也改寫了一般大眾對老人的想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327529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16開19*26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0/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