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美的情愫:藝術家與我

Affection to Aesthetics--Artist & me- Autobiography of Ho Cheng-Kuang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324
    36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藝術家》雜誌創立於1975年,是台灣目前發久的藝術雜誌,在2012年更同時和美國「Art Forum」、英國「Art Review」等獲選為全球十大頂級藝術雜誌,成為亞洲唯一入選的藝術類雜誌,肯定了《藝術家》作為世界性重要中文美術雜誌的角色。
 
四十年前,何政廣先生在一群藝文界朋友鼓勵和催生下創辦了《藝術家》,一路走來,為封閉的台灣美術環境帶來新的氣息。一本雜誌,不只傳遞藝術、文化的知識,同時也記錄了台灣社會的脈動和國際思想的潮流,反映了台灣數十年來美術發展的現象與成果。
《美的情愫—藝術家與我》一書所敘述的篇章,是由《藝術家》創辦人何政廣先生口述,再經藝文工作者陳長華先生撰文。何政廣先生作為台灣藝文活動的推動者,不但親眼見證了台灣美術發展的變革,更因為長期在藝術領域的躬耕而結識了許多藝壇好友。也因此,透過了解其人的生平故事,便如同在閱讀台灣藝術發展史一般,進而窺探當代美術的真實世界。

目錄

[1]
故鄉的芬芳泥土 8
生在鹿寮坑 8
民間畫師父親 20
藝術兄弟 26
[2]
在台北師範的日子 30
乘坐慢車赴考場 30
母校在芳蘭之丘 30
師長和同學 36
[3]
創作,從刀和筆開始 38
在宿舍走廊做木刻 38
學習日語與閱讀 42
報章投稿 42
[4]
省教育廳的記憶 54
兒童美育與美術課本 54
兒童讀物編輯小組與《兒童的》雜誌 58
[5]
雄獅美術時代的步履 66
李阿目一席談 66
主編美術雜誌初體驗 69
辦雜誌,跟時代同步 72
[6]
《藝術家》的誕生與成長 76
1975年6月創刊 76
《藝術家》的封面 86
《藝術家》的訂戶與作者 88
《藝術家》的時代風貌 94
[7]
《藝術家》雜誌與洪通 100
南鯤鯓傳奇人物 100
主辦洪通畫展 104
[8]
藝術天空無限寬廣 116
美國國務院邀請訪問 118
美術館之旅 120
兩岸美術交流 124
[9]
美的轉檔和傳播 138
承辦官方出版品 140
藝術家出版社 148
[10]
附錄 156
《藝術家》雜誌40年分類項目
 
• 關鍵字:廖繼春(p.46)、薛心鎔(p.50)、劉其偉(p.79)、李葉霜(p.81)、陳其寬(p.81)、趙無極(p.83)、席德進(p.89)、林保堯(p.98)、唐能理(p.113)、邵大箴(p.127)、陳英德(p.129)、林惺嶽(p.131)、林明哲(p.133)、王亞明(p.136)、蕭瓊瑞(p.143)、陳奇祿(p.146)

序/導讀

何政廣  
《藝術家》雜誌創立於1975年,今年正好是四十周年。回首四十年來,這一本傳統紙本雜誌與台灣社會經濟、國際潮流趨勢一起成長,從草創時期的手工作業,直到今天與網路時代並進,盡管科技改變了出版產業、更新了閱讀的形態;作為當今台灣發刊最久的藝術雜誌,自始至終仍然未曾背離創刊宗旨,也持續擁有,同時擴增讀者群眾。而藉由雜誌長年所提供的豐沛資訊、客觀報導,兼顧知識性、學術性、新聞性,「藝術家」在貫徹關懷本土文化,觀照全球視野的編輯政策下,已然遠遠超越自我,在2012年並同時和美國「Art Forum」、英國「Art Review」等獲選為全球十大頂級藝術雜誌,成為亞洲唯一入選的藝術類雜誌,更賦予它作為世界性重要中文美術雜誌的重任。 
四十年前,台灣的社會經濟尚在開發階段,藝術環境非常封閉,個人基於興趣所趨,在一群藝文界朋友鼓勵和催生下創辦《藝術家》,一路走來,個人與雜誌一起成長,雜誌也在時代巨輪推動下,經歷了草創時期的摸索與果決、茁壯年代的開拓與突破、成熟階段的穩健與創新,回顧漫長歲月所付出的心血和經驗心得,在重新翻閱過去出刊的雜誌之際,深深感受到它不僅是一份有志於美術傳播者的夢想具體實現,更值得欣慰的是,它反映並記錄了台灣數十年來美術發展的現象與成果。
《藝術家》雜誌從創刊以來,始終秉持著忠實、公正、客觀的編輯政策,竭力提供華人讀者相關藝術知識與美感欣賞的多元化內容,主要包括藝術資訊、藝術創作、美學理論、藝術市場,以及配合時代趨勢的企畫專題等,並有計畫地廣邀著名的海內外的作者做藝術盛會或新聞重大訊息之現場報導,同時,也定期參考各國美術雜誌,反映國際藝術趨勢。在藝術理論方面,長年來也邀約無數專業人士,提供精闢的論述與發表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藝術史的整理、創作技法解析等。雜誌四十年來所介紹的美術工作者無以計數,涵括日據時代成名及中國大陸渡海來台的資深畫家、光復前後出生的第二代、中生代及新生代畫家,介紹其創作背景、發表狀況與創作理念。
在慶祝《藝術家》四十周年的酒會上,數百位藝術界人士蒞臨給予祝福和鼓勵,有許多來賓建議個人做口述歷史,認為利用雜誌邁向第四十一周年時,最好能將它走過之路及重要事蹟作有系統地整理,讓社會大眾更能了解一份美術刊物除了見證了台灣美術的生態變遷與藝術,其漫長的發展過程實則是台灣人文成果的重要紀錄。在眾人建議與鼓勵之下,乃促成《美的情愫—藝術家與我》的編寫製作。
《美的情愫—藝術家與我》一書所敘述的篇章,包括我個人與美術的淵源和體驗(接受美術教育、木刻創作、藝評寫作、美術雜誌主編經驗、美術館參訪、藝壇交友等)、創辦《藝術家》的時空背景與機緣、雜誌四十年來與時代並進的發展和主辦的重大活動、兩岸美術交流、承辦官方出版品,以及創辦《藝術收藏+設計》、開創《藝術家》出版社等。另外,此書並將近四十年來所刊登的內容逐一整理分類,有條理地作成附錄,提供讀者查詢參考之用。分類的項目包括文物鑑賞與市場、國際大展、焦點人物(含華裔和西洋)、藝術及潮流、在台主要展覽活動、台灣美術發展、博物館美術館巡禮、中國美術當代面貌、建築景觀與公共藝術、東南亞及日韓藝術、藝術評論與論壇、原始陶瓷藝術、設計與工藝、美術行政與美術教育、宗教與鄉土藝術、當月專輯等。
四十年,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漫長的人間旅途;對一本台灣土產的美術雜誌來說,更是步步為營,每一步履都是聚精會神、深深踩過。今天藉由《美的情愫—藝術家與我》讓讀者分享《藝術家》一路走來的軌跡,之所以以我個人生長為篇章序曲,乃是要呈現在那樣一個資源匱乏的年代,鄉下孩子也會有夢,也能懷抱著對美的憧憬,而若專心一意,也能完成小小的志業。我相信,這也是《藝術家》創辦至今所鞏固的精神所在。願以一貫的執著與信念,繼續向前行,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282153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