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卒子:一名外科醫師未預期的人生之旅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從一粒沙看世界,從一朵花看天堂,掌握無窮於掌心,掌握永恆於剎那。」~詩人William Blake《一粒沙》
這是一本記錄知名外科醫生從未預期到的奇幻人生旅程,就像布雷克的一粒沙,反應大時代裡,一個小人物可能的際遇。若讀者覺得其中某些情節似曾相識,我們就是同時代的粒沙,一同遭遇風雨飄搖之苦,也一同瞻望日月星辰之美。若不幸毫無感覺,就當作翻閱沈三白的《浮生六記》或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一般,在茶餘飯後,一窺不同時代,不同軌道的人的軼事或生活小插曲。
目錄
第一章 過河卒子
1.1 我是誰?
1.2 「中美合作」下的童年
1.3 過河卒子
1.4 遠足
1.5 蘋果奇緣
1.6 賣蒼蠅賺零用錢
1.7 張排長
1.8 大姊
1.9 慘綠年華
1.10 范進中舉─現代版
1.11 新竹中學與辛志平校長
1.12 台、清、交與我
1.13 決戰時刻
1.14 新鮮人
1.15 漢堡、不萊梅及其他
1.16 醫學生涯不是夢
1.17 鏡花水月
1.18 龍門客棧
1.19 大樹長青
1.20 女人秘境
1.21 農夫的輓歌
第二章 步步驚選
2.1 虎嘯風生
2.2 南轅北轍
2.3 不如歸與瑪麗莎
2.4 步步驚選
2.5 新手上路
2.6 牛仔與外科
2.7 八條好漢在一班
2.8 切胃治潰瘍與血牛
2.9 憾動外科專業的一對兄弟
2.10 兒外生涯若清狂
2.11 章魚哥
2.12 火柴盒的故事
2.13 浮光掠影
2.14 告別象牙塔
2.15 醫療可以如此不一樣
2.16 藏得住的秘密,藏不住的悲情
2.17 迪士尼樂園與國際醫學會
2.18 長袍加身
2.19 北國尋『經』記
2.20 南方水草
第三章 書劍春秋
3.1 火燄山分隔的兩個世界
3.2 喬遷試身手
3.3 草地上的曙光
3.4 拷貝傳恩情
3.5 醫界奇談—方武忠醫師留學台大醫院外科四年的故事
3.6 檔案櫃、袍澤情
3.7 阿米巴與青蛙腿
3.8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難捨兄弟情
3.9 悲喜交織的生命樂章
3.10 墾丁公園醫學會議
3.11 嚴峻的行業、可貴的新血
3.12 作客他鄉─地球村裡的新雙城記
3.13 門裡、門外:研究所與我
3.14 黃崑巖院長的三堂課與昭鋐兄的分子生物學
3.15 外科叢林
3.16 將醫療職場變成戰場的醫院評鑑
3.17 書劍春秋
3.18 在下山的路上
3.19 慈母與金髮的珍妮
3.20 盡其在我-簡潔是美
序/導讀
自序
「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羅貫中《三國演義》
人一出生就有自己的生辰八字,但是戶口名簿上登記的生日,不一定就是個人的生辰。特別在物資缺乏,百廢待舉年代出生的人,很可能像我一般,不但慢報了戶口,誤報生日,甚至連名字也是在戶政事物所,臨時拼湊出來。身不由己不用說,一輩子的命運也可能因此改觀!多年以後,回首來時路,已難弄清楚到底是造化弄人,還是成人之美?可以確信的是,如果出生就像楚河漢界般分明,每一個人生後就是過河卒子,祇能拼命向前,沒有回頭的餘地!
每個人都走過專屬於他(她)個人獨一無二的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我們這一代,應該是人類歷史長河裡,最幸運的一個世代。沒有經歷戰爭的恐怖,也沒有經歷流離失所的悲哀。從物資極度匱乏,煤油燈下看書寫字,蹲在沒有抽水馬桶的廁所如廁,和小心避免觸犯政治上的禁忌,到享用陸、空交通的便捷,3C時代的聲光娛樂,與言論、行動的百無禁忌。無論住的是一坪百萬元以上的豪宅,或窩居都市裡的陋巷,一般人的享受,早已超過古代的帝王!若是沒有回顧既往,鮮少人深切體認自己的幸福,和感念一路上相伴或巧遇的人,也很難體會柏楊撰述《異域》或齊邦媛撰述《巨流河》的苦心孤詣。歷史記載大事,但是升斗小民經歷的瑣事,若非刻意保留,很快就淹沒在亙古長河裡,連隔一兩代的後輩,都無法了解沒有尿布、沒有玩具的童年,更無法想像沒有電話、手機的日子。
生涯不易規劃,小時候立的志向,容易被不斷變遷的個人經歷與環境切割重劃。一個像我這樣,不是從小立志學醫,甚至於半推半就才好不容易上了花轎的人,能不能成為討公婆歡心的媳婦,直到今天,已經四十五年過去,仍然無法定論。唯一不變的是,既然成為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做好醫師的本分。外科雖然是技術導向的行業,也像武術一樣講求深厚的底子,也就是說要精通專業素養,能動靜皆宜。當然勤於跑腿,親力而為,才能明哲保身,做到問心無愧。
人的一生,也充滿接連不斷的選擇題,小到要穿什麼樣的衣服,吃什麼飯,大到跟誰約會,要不要提親、結婚,在那裡安家落戶,問題一個接一個,有時候緊迫到令人應接不暇,有時候困難到讓人不知所措。碰到這樣的狀況,常常一個人決定不來,親密的家人就是最好的諮商對象,個人很幸運的另一要因,就是有一個經常和我唱反調的太太。再聰明的人,也有糊塗一時的時候,個人也許小錯不斷,造成太太打從結婚開始,對我充滿狐疑,因此,逐漸養成步步為營的習慣,避免激烈爭執。重大決定,常常兩個人站在兩個極端,經過不斷磨合之後,才從中達成妥協。其中,敗下陣來的,常常是筆者,有時不免懊惱憤怒,但事過境遷之後,回想起來,還不免讚嘆老婆是最忠誠的反對黨,也是讓我免走岔路的最佳煞車手!
詩人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有一首「一粒沙」的詩,許多人耳熟能詳:「從一粒沙看世界,從一朵花看天堂,掌握無窮於掌心,掌握永恆於剎那。」記錄一名外科醫生未預期人生之旅的冊子,就像布雷克的一粒沙,反應大時代裡,一個小人物可能的際遇。若讀者覺得其中某些情節似曾相識,我們就是同時代的粒沙,一同遭遇風雨飄搖之苦,也一同瞻望日月星辰之美。否則,就當作翻閱沈三白的《浮生六記》或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一般,在茶餘飯後,一窺不同時代,不同軌道的人的軼事或生活小插曲。
本書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謝生我的父母,養我的祖父母,以及一路鞭策我、也鼓勵我的內人佩文,也要感謝幫助我的師長、親朋好友以及提攜我的貴人,不克一一羅列致上謝忱。本書最後階段,有賴本院教材室謝文智設計封面,王文志專員襄助,以及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林憶純主編協力完成,特此致謝。
試閱
我是誰?剛出生或不須報戶口的人不會有這個困擾,我的困擾來自於很多年以後,母親告訴我,我的「真正」生日是農曆三月十五日,不是戶籍上面記載的日期。日後我的小孩從萬年曆換算民國39年(1950年)農曆3月15日,應該是國曆或洋曆5月1日,也就是勞動節當天,但是我的戶籍生日卻是民國39年12月2日,亦即整整出生七個月又一天之後,我才算「藉藉有名」之士。這半年之差,讓我入學晚了一年,也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爸爸是這無心之失的主要推手,在姊姊出生兩年以後,與我媽媽合作,再造個人。造人成功以後,不知何故,名字一直未取,戶口延宕未報。多年以後,從我爹的灑脫性格與行事風格,可以推測當年的情景。在鄉下大家庭眾多兄弟姊妹(我爸爸有五兄弟五姊妹)裡,雖然貴為長子,排行第三的他,自主權不大,也懶得攬權,甚至也可能不知為誰而生,或為何而生這兒子!直到我出生七個月以後,我二叔要給他女兒報戶口,我才寄在二叔身上,一起去報戶口。也許二叔不記得我的生日,而當時產婆接生的小孩不開出生證明,戶口登記人員也無從查起,自然地以登記的日期當作我的生日!
更妙的是我的名字,我媽媽識字不多又忙碌不堪,不必懷疑她不幫我取名字。書讀到小學畢業的爸爸,或略懂經文的祖父,責無旁貸,但是無從猜測他們父子兩人是否嫌取名字太耗力費神,或者心有旁騖,乾脆放棄不管這日後或許還小有成就的長子或金孫的名字。反正生下來活著,鄉下這麼大,跑也跑不掉。我的命名權,居然落到有常識、但是不太有知識的祖母身上。疼愛我的祖母,知道隔壁村莊裡有個有錢人,名字叫做「錦河」,特別交代二叔,就用這個名字給我這長孫命名,希望我的未來能繁花似錦,錢像河水般,滔滔不絕。銜命報戶口的二叔,果然不負期望,我的名字中間至少有個「錦」字,但是全名不是「錦河」,卻是「錦豪」,是否二叔記錯名字,還是他與戶口登記人員的神來之筆,無從查起。因為上述陰錯陽差,至今雖然小有成就,卻無緣大富大貴。是否名字雖不遠,卻仍離富貴有點距離!這一字之差,影響可能深遠,至少豪比河不俗。我後來考大學以一分之差險勝,念了台大醫學院醫科,還和同班同學結婚,似乎印證這不俗的表現,自然地也完全超脫我兒時的想像。這意外的人生旅程,從一連串的意外開始。
現代人來人往,許多場合必須核對名字及出生年月日,一輩子活在戶口名簿上面生日的我,實在不曉得、也無從曉得活在真正生日下會是什麼樣的情景?畢竟時光不能倒流,一時鑄成的誤解,可為一名凡夫俗子開啟異樣的人生。
1-2「中美合作」下的童年
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緊接著國共內戰,國民黨政府遷台,在一片動盪不安,民生凋敝,物價上漲聲中,我出生的新竹縣芎林鄉下,反而成了少數的淨土。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隨後美軍協防台灣,美援物資源源不絕進來。對穩定物價,改善台灣基礎建設,促進工業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但是鄉下還是鄉下,儘管他鄉烽火連天,此地一簾幽靜。以務農為主的大家庭,過著日出而做,日入而息的生活。堂兄弟姊妹一個接一個生出來,四合院中間的天井,最不缺的就是小孩子此起彼落的哭叫笑鬧聲音。最公平的是每個人身上的穿著。凡是可以取得的布料,我媽媽和堂嬸們,都有辦法將它們拼湊成穿在身上的衣服,或包住兩條腿的褲子,其中不乏印著「中美合作」麵粉袋的布料,改裝成的衣服,在物資缺乏的年代,靠「中美合作」度過童年的孩子還真不少!
也許是我祖母偏心,或者她有慧眼看出這孫子的性情,在眾多兄弟姊妹及堂兄弟姊妹裡,偏愛帶著我跟她採茶。怕這孫子餓著,到百尺遠的茶園,也帶著便當,裡面是她精心醃漬的醬菜,有時拌著黑糖或醬油。蛋或肉是未來食品,初一十五拜拜時,偶而沾一點,平時想都不用想。也幸好拌飯的是不容易腐壞的蔬食,蒼蠅細菌少來爭食,讓我雖然面有菜色,從來不鬧肚子,也平安順利長大。第一次接觸玩具,或知道有玩具這回事,至少是小學以後。跟在祖母身邊的日子,多半塑泥巴或抓隻小毛毛蟲逗逗。日後想起這樣度過一天,似乎很無趣,幸虧當時腦海裡沒有無聊的想法。反而最怕的是祖母身邊的親友,在休息時候,總想找我作弄一下,雖然茶園不大,但是個子瘦小的幼童,仍然難逃大人戲弄。
祖母雖然學識貧瘠,知識有限,但是時間到了,該送孫子念幼稚園的常識倒不缺。第一天在祖父母兩位大人護送下,遠征兩公里遠,到達設在一間碾米廠空地裡,隨意圍起來的幼稚園,地點簡陋不在話下。第一次與這麼多陌生兒童相處,非常不自在,很不情願地手拉著手,唱唱跳跳。也第一次喝美援牛奶,由全脂奶粉沖泡,化不開的顆粒仍在,實在難以入口。當然,也第一次感覺這麼無聊的學生生活。忍受三天與過去閒雲野鶴截然不同的日子以後,一向聽話的孫子終於耍賴,拒絕上學。當時和祖母誇口不要念這麼小的學校,要念「大學」,也就是大間的學校。祖母一聽孫子要念「大學」,又在這般因陋就簡的幼稚園裡受盡委屈,自然任由孫子逃學。以後逢人還誇讚她的金孫要讀「大學」。很遺憾的是,我後來考上大學時,祖母已作古多年,無緣分享孫子胡言亂語,許下的諾言。
這一段插曲,儘管在後段人生風浪中,顯得微不足道,但是翠綠童年的時光,資源貧乏,仰賴「中美合作」,儘量物盡其用,從未接觸不能回收、毫無環保的物資,絕對是年輕一代的人所無法想像的!
1-3過河卒子
就像蝌蚪要變成青蛙,離開終日悠遊的水塘。到了念小學的年紀,父母終於要將祖母保庇下長大的兒子要回來,送到離開都市比較近,我姊姊先去念的新竹市龍山國民小學唸書。當時父母居住的處所及耕作的茶園,在新竹市郊,往寶山鄉的半路上,一座陸軍訓練中心的旁邊,也就是現在新竹科學園區的位置。從後者高科技人才、物資匯流的現況,極難讓大家想像人力當道,牛車載貨,一大片茶園風光的50年代。童年時和父母姊姊相處的日子少,因為父母異地耕作忙得不可開交,姊姊和晚我三年出生的妹妹被帶到身邊作伴。新竹市郊的小學,某種程度上,還是比芎林鄉下的小學更勝一籌。這一點,曾經不管兒子名字的我爹,倒是不含糊。但是卻沒有想到兒子愁雲慘霧,告別朝夕相處的祖父母,形同梁山伯與祝英台,十八相送還不夠,硬要祖父母不時跋涉二十里來看我。50年代的鄉下,腳踏車是奢侈品,公共汽車一小時一班,從芎林到寶山,要換兩趟車,來回耗費一整天,與跋山涉水的時間沒兩樣,祖父母能省則省,不時勞動雙腳,渡過以狹窄木橋架設,越過危險的頭前溪。每逢放假,我就像鮭魚返鄉,不辭辛苦,也要過河到對面山下渡假,祖父是經常的護孫行者。
全台灣有幾所以龍山命名的國民小學,最知名的應該是位居首善之區的台北市萬華區龍山國民小學。我就讀的新竹市龍山國民小學,規模很小,一個年級只有四班,在新竹最大的變電所旁,幸虧當時沒有電磁波傷人的報導,我的姊妹和弟弟,都在同一小學讀完六年,後來也都沒事。之後成立的新竹科學園區,就在咫尺之遙,也讓這間規模很小的小學,得以不受少子化的影響,繼續存在。
變成青蛙就要認命,做了過河卒子,也只能拼命向前!進入小學,從ㄅㄆㄇㄈ學起,一步一腳印,打下國語、算術與社會的基礎。一年級班導師葉國豪,治學嚴謹。同學功課沒帶或沒做好,屁股就要準備好。班上有名同學,名字中有「水發」,不幸在「龍山」上就讀,不知是否與學校八字不合,或個性使然,老是犯規,犯規後手扳著講台屁股挨打是常事,挨打後這位同學屁股還會扭曲、動作又誇張,令班導師不知如何繼續下去,更令所有同學啼笑皆非,彷彿看笑鬧劇,雖然距今已近六十年,仍歷歷在目。
從住家到學校有三公里遠,除了有公共汽車行經的一小段路較寬,其餘多是黃泥巴的狹小牛車路,路上免不了拈花惹草,或看訓練中心的阿兵哥出操、刺槍。六年走路上學,雖然辛勞,卻不單調。身兼家長會委員的父親,看到兒子書念得還不錯,高興起來,就訂閱國語日報,希望兒子造詣更上一層樓。我也投桃報李,寫一篇文章投稿,題目好像是「勇往直前」。意外獲得刊登,父親高興地將該報紙拿到老家與祖父分享。之後該份報紙就不知下落。小學四年級起的班導師黃源乾,一路認真地帶我們到六年級畢業止,惠我良多,尤其畢業前,怕我們上正課單調,常在國語課結束前開始說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基督山恩仇記》,對當時涉世未深,書讀得不多的我們,這連續劇般的故事,比起日後看的任何書籍、戲曲,都還要精彩萬分,更是一輩子難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