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沒人想去的地方:樹木希林離世前的最後採訪
這樣的樹木希林,有點危險、有點叛逆、卻又如此真誠。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這是,樹木希林臨終前的最後遺言;
這是,她面對人生最後一次採訪最誠實的自白;
裡頭,不是只有佳話,
有身為演員的任性;有身為母親的糟糕,
樹木女士打算毫不保留地說出一切……
★樹木希林離世半年前,長達七小時的最後一次採訪。
★女兒內田也哉子小姐首次談及母親臨終前的日子。
本書是樹木希林接受朝日新聞連載文章的訪談,也是她離世前,接受媒體採訪的最後一次長談。
當採訪看似一切順利進行著時,樹木希林突然從包包拿出一張照片,那是她前幾天才剛到醫院拍攝的斷層掃描照片,照片上布滿驚人的黑點,證明了癌細胞已蔓延到了她的全身,記者瞬間無語,不知該如何是好?時日無多的她,此時嚴肅的對著採訪者說:
「現在,就來聊聊,我今天最想說的話吧!
我只能活到年底。就因為知道可以活多久,我今天才到這裡來。
聽到這件事,如果你們完全不改變採訪的態度……
不去思考身為一個人,該觀察什麼,
之後的採訪也無法更加深入,很抱歉,我真的無法接受。」
這段話讓最初設定好的訪談稿與內容徹底翻覆……,在這最後一次的訪談裡, 站在生死邊緣的她,把這當作是自己的遺言,是一場真實面對自己的自白:
◎你以為她謙沖自牧,但她說:
「我剛出道成為女演員時最自以為是,甚至還會若無其事地說出足以讓對方一蹶不振的話。……我曾對著向田邦子女士說:「妳只要快點寫出一個普通的故事就好,剩下的我們會自己想辦法。」
◎你以為她以身為演員為使命,但她說:
「我並非為了演戲而活……我沒有特別想演什麼角色,也不覺得非怎麼演不可。……不管是什麼我都拍……一想到可以償還大筆貸款,不管是什麼工作,我都會說,好的,沒問題。」
◎你以為她的愛很包容,但她說:
「我和先生結婚四十幾年,但相處時間全部加起來不到三個月。不過,這也夠了,不只是他,我也覺得夠了。」
本書完整談論了樹木希林的工作態度、婚姻生活、養育子女的方法,以及疾病和生死觀等話題。她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和我們所認知的典範人物大相徑庭。
她,走在一條沒人想去的路上,
這樣的樹木希林,有點危險、有點叛逆、卻又如此真誠。
正如同她的女兒內田也哉子所言:
「本書並非佳話,因為裡頭也寫了一些糟糕的故事,但母親終究徹底地活出了她自己……」
(訪者):能夠走在只有自己獨自一人的路上,真是太厲害了。
是這樣嗎?
(訪者):能夠走在沒人想去的地方,是一件無比堅強的事。
或許真的是這樣,但即便這麼做,我也不曾感到孤獨呢!(樹木希林)
【特別收錄】
樹木希林曾在訪問中談到,自己對親密的人,會刻意保持一種距離感。在如此與眾不同的家庭觀及育兒觀下成長的女兒,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受到眾人喜愛卻又刻意疏離自己的母親呢?
本書特別收錄作家女兒內田也哉子其成長歷程的真實心聲,以及母親臨終前的最後照護,讓讀者能從不同角度觀看樹木希林的一生。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A編|FB「A編工事中」粉絲專頁
Kaoru|「哈日劇」粉絲團版主
小劉醫師|外科醫師
李佳燕|家庭醫師
吳娮翎|時尚勵志作家
温貞菱|演員
「臨終前面對生死的超凡透徹,是她深沉的睿智與生命體悟,也是她如何演活『樹木希林』的祕密。」──FB「A編工事中」粉絲專頁/A編
「《走在,沒人想去的地方》像是一部樹木希林史,從訪談的字裡行間了解這位「非典型」演員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從小到大、從默默無名到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婚姻與事業以及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等各階段的心路歷程,每個篇章都發人深省,讓人莞爾之餘也很有共鳴。不管你是從什麼階段開始知道樹木希林,這本書絕對是你更深度認識她的最好途徑。」——「哈日劇」粉絲團版主/Kaoru
「說出『不要叫我跟年輕人們講甚麼建議,我年輕的時候才不想聽長輩講甚麼呢!』這樣睿智話語的日本女演員值得尊敬,她在人生最後的過程講出更多真知灼見,非常令人感動」——小劉醫師(外科醫師)
「原來生命可以既質樸又絢麗,既直白又委婉,既單純又曲折難捨。」——家庭醫師/李佳燕
「面對罹癌,樹木希林比別人都清楚自己剩下的時間不多,她不避諱死亡,選擇正面迎擊,用自己的方式《走在,沒人想去的地方 》,書中的字字句句,讓同樣走在癌症之路上的我,感同身受,也在閱讀的過程中,彷彿得到樹木希林的鼓舞與陪伴,找到面對生命的勇氣。」——時尚勵志作家/吳娮翎
「她的思想是孟婆湯,讓人渴望一飲而盡,沒忘記愛,帶著最瀟灑的自己活下去。」——演員/温貞菱
目錄
前言 來聊聊今天最想說的話吧
1我不記得自己曾「對抗病魔」
2 根據邀約順序和酬勞來選擇工作
3 因為不是核心人物,所以經得起打擊
4 因為怕沒飯吃,決定靠房租過活
5 我發現自己說話惡毒,容易跟人發生爭執
6 雖然不脫也可以,但我卻說「我要脫」
7 外表看起來像奶奶,但內心有很深的欲望
8 不漂亮的人為什麼能夠拍得美
9 人都是為了玩而來到這世上
10 如果住在一起,就會變成老老照顧,這做不到吧
11 借助大家的力量養育孩子
12 我希望隨時保留一種危險的感覺
13 活到這把年紀,感覺好像是從場外看著自己
結語 人生至此,已然圓滿
【特別收錄】內田也哉子談母親樹木希林
媽媽的離世是一份無可取代的禮物
與爸爸密切往來,整理遺物
在爸媽的喪禮上,致詞時費盡心思
說了也沒用的話就不用說了
媽媽喜歡多管閒事,而且情感豐富
有時會因為和家人間的距離感而覺得寂寞
我的孫子討厭我呢
關於制服和便當
媽媽的教誨
如果父母都很極端,自己就會踩煞車
爸爸、媽媽和金錢
和爸媽三個人一起到歐洲旅行
向爸爸報告要與本木雅弘先生結婚的事
媽媽和本木先生的相處
曾經無法接受媽媽的婚姻觀和家庭觀
我能夠善用從父母身上承接的東西嗎
後記 結束樹木女士與也哉子小姐的採訪
序/導讀
作者序
二○一八年春天,為了報紙的連載,我花了三天的時間採訪樹木女士。我們聊了面對工作的態度、婚姻生活、養育子女的方法,以及疾病和生死觀等話題。她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與社會一般價值觀大相徑庭,讓平庸的我十分震撼。我建議「把這些內容寫成書」,但話才說完就被樹木女士否決了:「不要做成書。」於是我立即打消主意的說:「我知道了,我們不寫成書」。
第三天,我們在西麻布的餐廳結束第三天的採訪後,一起走向六本木。她揮著手說:「我要去剪頭髮了,再見,保重喔!」但她走進去的並不是藝人們愛去的時髦美容院,而是路邊一家非常普通的理髮院。
半年後,樹木女士去世了。在理髮院前和她道別,成了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一如前言所述,採訪第一天,樹木女士向我們坦承她的壽命所剩無幾。她說:「什麼都可以問。」瀕臨死亡的樹木女士打算說出一切,把這次採訪當作是自己的遺言。但是,報紙的連載只刊載了極少的一部分,如果讓這份稿子就這麼放著,實在是一項罪過,我想和更多人一起分享我所感受到的激動。
樹木女士說了很多關於她的獨生女也哉子小姐的事,而也哉子小姐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母親呢?父親內田裕也剛隨著母親去世的也哉子小姐勉為其難地接受採訪。她用遺傳自母親的語感,和我們談了自懂事之後到最後的照護這段期間,這是對樹木女士的精彩回應。本書出版得有些匆促,希望下次可以請也哉子親筆寫下樹木女士的事。
本書完成之後,我會把它拿到樹木女士的墓前,向她報告:「樹木女士,抱歉,我們還是把它編輯成書了。」
石飛德樹
二○一九年七月八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