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成功女性身影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5 333
    35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在沒有突顯女性之前,女性是不存在的。如一張地圖它沒有標示出來「成功大學」,成功大學是不存在的。女性必須在地圖上有一個點,經由這樣的發聲、標誌、標示才能被看見。
劉開鈴

本書以回顧當代教育與發展歷史,在豐富的多元文化背景的調和交織下,激盪出屬於成大獨特的社會文化脈絡。本書集結34位成大女性教師的生涯故事,敘說她們在成大之路上深刻的女性足跡之旅。從1987年至2016年擔任成功大學一二級主管之性別比例數據來看,可以發現女性教師參與校務公共事務行政職的比例從2%增加為24%(約為1:4 的性別比例)。顯見女性教師的參與權、話語權以及領導能力等已漸漸被標示、被看見,以及被肯定。在過去約150位曾經擔任成大校務行政主管的女性教師中,本計畫邀請了34位女性教師,以學院分類,並按照其任教時間,依序敘說身為「成大人」的學術信念與生活哲理,具體呈現於此書之中。她們來自不同地方,從異地成長到扎根於台南、從成大學生到成大教師角色的轉換、從女性/母親成為專業知識傳承者、從家庭事務到學校公共參與、這些經歷造就了他們豐富的生活與精彩的生涯。她們忠於自己,透過熱情且執著的行動,堅信自己的信仰,並對於社會議題持續關注,不僅在成大校園處處可發現她們努力的足跡,在社會、國家以及國際平台上,也同樣以女性、學者或公民等行動實踐者的身分,不斷持續發聲。

作者

主編
徐珊惠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體育室/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副教授、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兼任副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體育課程設計、性別、運動與休閒、科技運動媒體與性別研究等。
著作:Global Perspective 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fter-School Programs(2013)、台灣婚姻移民女性日常生活休閒:族裔地景的考察(2019)、日常生活中的身體經驗與科技媒體之性別辯證(2018)、不可能的健全:運動休閒中失能的性別身體(2017)等專書、章節、期刊論文著作。

撰稿
高鈺昌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科技部博士後研究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博士論文《「聽—見」城市:戰後台灣小說中的台北聲音景觀》曾獲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傑出博碩論文獎。研究領域為文學與空間、戰後台灣小說、博物館策展。

目錄

推薦序
主編序
臺灣女性教育足跡

文學院
吳振芝教授/成大第一位歷史老師;她的生命史,就是一部臺灣精彩的近代史
蘇雪林教授/余生‧餘身
王文霞教授/走向全球化的挑戰,邁向頂尖的思索
劉開鈴教授/我們總是手牽手
沈寶春教授/處事嚴敬,曲成不遺的中文人
高實玫教授/積極推動英語教學的改革
陳玉女教授/建立人師的風範;處處是人生修為的道場
陳梅香副教授/自始至終,努力做完一件事,那便是大事
游素玲教授/女性主義,並非你們所想像的樣子
廖淑芳副教授/生命的遷徙與重置

理學院
陳淑慧教授/以無欲從事行政

工學院
陳璋玲教授/走出自己的海洋

管理學院
任眉眉教授/歷史,可以傳承;快樂,無法統計

醫學院
蔡美玲副教授/照顧國際學生,走向跨域研究的省思
胡淑貞教授/臺南市第一位女性衛生局長
林秀娟教授/挑戰未知,照亮微弱的生命之光
高雅慧教授/推動臺灣藥學發展的體制,投入成大藥學的逐步創建
徐畢卿特聘教授/全力以赴的溫柔與眷實
蔡瑞真教授/學校與醫院的整合;默默耕耘,等待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陳舜華教授/每天都有新發現;有興趣的研究,便一直做下去
黃玲惠特聘教授/於再生醫學的領域,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黃溫雅教授/讓學術和社會結合;看見他們的自信,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蘇慧貞校長/誠心誠意、盡其所有,讓成大被世界看見
陳靜敏教授/長照和社區護理的在地實踐;學校事務的國際交流
王秀雲教授/人文與醫學的媒合;性別與歷史的視野

社會科學院
陸偉明講座教授/訂定計畫,迎接變化;研究與行政並行
郭麗珍教授/開拓南部的法學發展基地
王富美教授/與經濟系一同成長

電機資訊學院
詹寶珠特聘教授/提升實力,培育人才,讓電機團隊走入國際
胡敏君副教授/柔性溝通,讓興趣與研究結合

規劃與設計學院
張珩特聘教授/揮別憂鬱,建構桃花園
吳奕芳副教授/浸淫藝術,看見理性
陳明惠副教授/注入當代的活水,開啟藝術的新視界

非屬學院
徐珊惠副教授/運動場域裡的性別實踐

序/導讀

主編序

在沒有突顯女性之前,女性是不存在的。
如一張地圖它沒有標示出來『成功大學』,成功大學是不存在的。
女性必須在地圖上有一個點,經由這樣的發聲、標誌、標示才能被看見。
引自劉開鈴,《成功女性身影影片》

《成功女性身影》一書以女性觀點切入,回顧國立成功大學過去的歷史而命名。成功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創立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31年),戰後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與臺灣省立工學院(1946年),時為臺灣五大高等教育學府之一。1956年改名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1971年校名隨改制而定為國立成功大學(簡稱成大)。以理工背景為主軸的成大,在1943年學校規則訂定:「以對於從事工業之男生施以所需要的高等教育,鍊成國家有用之人物為目的」。這一校規的訂定標示了當時學校以男性教養為主要對象與目的的校園風氣。

直到1947年228事件後,這一風氣開始出現轉變。第一位女性建築系學生於當年獲准入學,隔年更放寬女性學生錄取尺度,周邊女子高中學生得以有機會進入理工背景之高等教育體制。接著,校園設施因女性學生的增加,在硬體設備上紛紛建置發展,包括如宿舍、交誼廳、餐廳等設施。同樣地,在教師建置上陸陸續續納入女性教師名額。1948年出現第一位女性主管李立聰教授,擔任代理化工系系主任、1959年化學系成立被聘為首任系主任、1971年更出任理學院院長一職,不僅接續了女性參與校園行政的業務,也對女性進入行政體制發展的肯定。女性教職員在國際連結與成就亦漸受到肯定。1984年第一位英國女性訪問學者來校訪問後,隔年(1985年)出現第一位女性傑出校友的公開獎勵,分別為當時擔任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鄭佩芬女士(中文系55級)、天下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殷允芃女士(外文系53級)以及邀請女性業界講師來校演講。在30年後(2015年)的成大校園,更出現第一位女性校長的身影。在成大過去近90年的歷史經驗中,校長職務從中央指派到民主選舉產生,學生從僅為男校的理工校園到納入女性學生,一步一躍進的發展為現今匯集九大學院的全國第二大綜合性大學,更被評選為2020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亞洲第二。女性在校園的身影一直存在著,且一同陪伴成大走入第90個年頭。

伴隨著國內外婦運不同階段的發展,90年代民間團體與大學師生組織的討論,開啟了西方女性主義的思想與實踐窗口。成功大學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簡稱婦研中心,前身為婦女研究室)成立於1995年,是一個與國內婦運一同成長的學術組織。婦研中心源起於一群女性教師專研於西方女性主義研究,組成讀書會進行學術上的討論。當時網際網路興起,使得資訊媒體快速串連與發展,隔年1996年台灣彭婉如事件的發生,全國婦女團體組織以及學校婦女組織一同串連響應,倡導婦女人身自由議題的推廣。自1996年起,婦研中心長期承接政府教育部計畫案,從早期在高中校長社群對於兩性教育平等開始,後續延伸至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男性參與性別平等推動以及現今以學生為主體反思性別教育平等的觀點知識等,婦研中心長期扮演著在南台灣與政府單位配合推動性別平等業務背後的主力推手。

2000年,婦研中心獨立成為隸屬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之研究中心。從教師社團組織進入學校研究單位體制,使得婦研中心成為南部一跨系院、跨校之研究組織,成員來自成功大學文學院、社會科學院、設計與規劃學院、管理學院、醫學院以及非屬學院外,還有南區其他大專院校教師的參與,推動跨學門之性別與婦女相關教學與研究為宗旨。進入至成大研究單位的體制,婦研中心更是注力於在地性別知識建構的紮根,如南區婦女與性別研究教學研議、女性主義經典閱讀教學工作坊、跨國女性主義學程建置、母職研究、性別教學演練、女力與姊妹情誼、安平婦女圖像、反思身體教學與研究、邊緣身體、新住民女性等,使得婦研中心的定位成為台灣南區獨特具在地性別與婦女研究發展的組織單位。在成大過去豐富的歷史資產中,婦研中心的存在不僅開啟一道跨院、校、以及領域的性別光譜,激盪校園性別議題的討論,亦提供一個性別前緣(gender frontier)平台,媒合多元面向的內外延伸與連結。

本書以回顧當代教育與發展歷史,在豐富的多元文化背景的調和交織下,激盪出屬於成大獨特的社會文化脈絡。本書集結34位成大女性教師的生涯故事,敘說她們在成大之路上深刻的女性足跡之旅。從1987年至2016年擔任成功大學一二級主管之性別比例數據來看,可以發現女性教師參與校務公共事務行政職的比例從2%增加為24%(約為1:4的性別比例)。顯見女性教師的參與權、話語權以及領導能力等已漸漸被標示、被看見,以及被肯定。在過去約150位曾經擔任成大校務行政主管的女性教師中,本計畫邀請了34位女性教師,以學院分類,並按照其任教時間,依序敘說身為「成大人」的學術信念與生活哲理,具體呈現於此書之中。她們來自不同地方,從異地成長到扎根於台南、從成大學生到成大教師角色的轉換、從女性/母親成為專業知識傳承者、從家庭事務到學校公共參與、這些經歷造就了他們豐富的生活與精彩的生涯。她們忠於自己,透過熱情且執著的行動,堅信自己的信仰,並對於社會議題持續關注,不僅在成大校園處處可發現她們努力的足跡,在社會、國家以及國際平台上,也同樣以女性、學者或公民等行動實踐者的身分,不斷持續發聲。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前的社會文化脈絡下,父權體制仍然持續宰制,資本主義仍不斷滋長,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不管在生活經歷、求學歷程、甚或職場服務,仍經常在各種形式的長期壓迫下尋找女性的歸屬。眾所皆知,父權體制的核心是一套符號與觀念組合的文化思維。而在日常生活與職場環境中,諸如「男主外、女主內」;「男理工、女人文」;「男陽剛、女陰柔」;「男尊、女卑」等話語,仍然持續規範、並限定了我們的社會關係與文化思維。此一現象不僅是當前台灣社會的現實,亦是全球普遍的性別議題。透過此書,我們希望再一次呼籲,重新正視那些經常被忽略卻實際存在於社會結構、教育制度、知識建構,以及政策推動中失衡的性別關係。

本計畫的發想深受2015年成大出現第一位女性校長,以及2016年台灣票選出第一位女性總統所啟發。成大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向學校提出申請並獲補助,著手進行這一記錄成大女性身影的龐大計畫。這一領導女性圖像的形成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長久累積與共同努力的結果。本計畫自2016年開始,回顧成大女性參與行政、研究、教學、社會貢獻發展,共歷經了4年的時間。計畫以歷史時間為軸,並在此一歷史軸線上描繪多方差異的地理位置與彼此重疊交織的歷史事件,拼湊出屬於成大的女性記憶圖像。本計畫邀請眾多女性教師,以訪談的方式,追溯她們記憶中依稀存在的女性身影,也因此,我們得以在校園知識建置的歷史脈絡中,重新發現並獲得女性的定位。本計畫的完成,需要特別感謝蘇慧貞校長的大力支持。同時更感謝參與計畫的所有教師同仁,以及所有協助計畫進行的助理團隊。因為有妳/你們,成功大學的女性才得以再一次被標記,並再一次被看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63547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6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