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成為臺灣的我們

本書匯集「臺灣學」過去四年來對十二項核心議題的深入探討,一方面梳理計畫的歷程紀錄與知識傳承,另一方面也嘗試結合理論與經驗,提供思索臺灣論述發展的另一種契機,進而推進臺灣知識研究的多重面向。眾所周知,臺灣複雜的歷史源流與多元文化脈絡,難以依靠單一的文化視角來全面闡釋「臺灣」與「臺灣人」的內涵。因此,《成為臺灣的我們》所提示的,正是一個不斷流變、持續重構的歷程。 此外,本書亦關注如何書寫臺灣,並探討如何描繪臺灣與全球之間關係的變遷與演繹,這不僅是當前臺灣學術界的重要課題,也是社會發展亟須面對的挑戰。簡言之,成大「臺灣學」研究不僅旨在保存臺灣的歷史記憶,更著力於探問並重構「成為臺灣人」的過程與可能。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醫療建築設備設計環狀同步加速器設備系統

潘振宇  著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5/06/30 出版

環狀同步加速器設備,是一種將碳離子加速至近光速後可有效摧毀癌細胞的輻射線設備儀器。醫院建築本是機能至上的建築體,回顧過往建築教育過程卻很少有機會接觸醫院建築,課程中也不會談論醫院該如何設計,更不用說接觸此類特殊醫療建築以及該如何進行機電與建築設計規劃,此時如果有參考資料便可加速理解設計如何進行與重點。內容敘述輻射醫療建築與機電設備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該如何下手,內容包含加速器冷卻水、建築治療室、輻射防護、迷路、管理排水等一系列環狀同步加速器系統的建築設計整合細節,有助於建築設計者理解相關設備需求與設計限制,亦可提供設備系統設計者完整掌握設計要點,除了實務設計面,對於建築教育層面更是鮮少有的教科書,期望透過本書加快理解輻射醫療設備的設計技法。

95 特價8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成究臺南:Formosa偎海e所在

誠如曹永和前輩在〈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概念〉乙文便指出:「海洋會隔離外界,也能連結外界,它的功能端看交通條件、世界潮流等」,「由此,我們可以問:每一個時代,臺灣島是如何透過海與外界連繫?建立的何種關係?這個連接對臺灣有什麼影響?」而《成究臺南》一書,就是首次集結成大人文學界不同領域跨院系的研究者,試圖對於曹永和前輩在距今35年前一連串提問後的一個小小回應。本書所收錄的11篇論文,分別從考古、歷史、文學而至文資等各領域,歷經原史、荷清、近現代各時期,從臺灣島上不同人群所面對的在地與國際環境的變遷,所共同營造、交織出的歷史長篇,共同聚焦於偎海e所在——Formosa這塊美麗的土地上。本書由成大出發,以臺南為核心,立基在地、放眼世界,邀集十餘位學者,在2024年這個對臺灣這座島嶼、對臺南這座古都皆具有深刻意義的年份,以臺南四百(1624-2024)為契機,並於迎接2025年府城建城三百之際,與讀者們一起來回顧過去,驅動現在,前瞻島嶼的未來。

95 特價8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機械工程教育史[軟精裝]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5/05/19 出版

本書是針對臺灣機械工業教育與工程教育的發展作概要的論述。首先就臺灣機械工業的發展,和對機械工業教育與工程教育的發展影響做概要的說明。其次,就日治時期機械工業(工學)教育及戰後初期機械工業(工程)教育做介紹。接著,將後續的機械工業(工程)教育,分初高職機械工業職業教育、專科機械工業教育、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機械工程教育、戰後普通大學機械工程教育(以成大機械工程學系為例)等四章予以介紹和說明;最後,以專章介紹機械工程教育文化資產。

95 特價93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島嶼轉譯:馬祖戰地軍事文化轉譯與空間再生

龔柏閔  著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5/04/28 出版

《島嶼轉譯:馬祖戰地軍事文化轉譯與空間再生》是一部探索馬祖戰地文化遺產保存與再生實踐的專著,完整記錄了「戰地轉身・轉譯再生」計畫的階段性成果。該書以「轉譯」為核心概念,聚焦於歷史、空間與社群的多重層面,試圖在文化保存與永續發展之間尋找平衡,並為其他地區提供啟發。全書分為三大章節:「歷史與現場」回溯馬祖軍事文化遺產的發展脈絡,探討從冷戰地景到文化再生的轉型過程;「空間與轉譯」聚焦於四鄉五島軍事據點的選址策略與設計實踐,展現建築團隊如何通過創新設計重新賦予軍事據點現代功能;「共存與再生」則深入討論轉譯實踐中的挑戰,並收錄建築師訪談與相關活動紀錄,揭示跨領域合作如何推動社群參與與文化再生。本書不僅關注有形遺產的保存,亦重視無形文化的詮釋與再造,試圖通過多方協作將靜態遺址轉化為動態文化資源。無論是從戰地化與去戰地化的設計光譜,還是從田野調查到實地施工的挑戰,都展示了馬祖作為冷戰文化遺產典範的多樣可能性。透過跨學科的視角與實踐經驗,本書不僅是對馬祖文化轉譯實踐的總結,更是一部結合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的重要參考,為島嶼文化遺產保存與再利用提供了可行性路徑與策略藍圖。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譯介新思路:傳統文人衍譯世界思潮與建構臺灣主體

吳毓琪  著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5/04/23 出版

在臺灣常被稱為「守舊」的傳統文人,在日本殖民統治後,具有「領導型」傳統文人開始對從未見聞的世界感到好奇,也因對照日本統治之下的臺灣處境,啟動了一份對域外世界的求知慾,企望援引不同國家的典範,以填充當時臺灣主體未明確的空缺,尋找臺灣自身應有的本色位置。 本書研究臺灣傳統文人譯介新思路成為他們探尋自身社會文化的新脈絡。他們延續傳統,再自傳統中蛻變而出,為厚實改革新變的文化實力,向世界新文明的發源地域汲取知識養料。無論是「質」或「量」的擴張與提升,乃至探索實踐理念的策略,皆藉由「翻譯」匯入世界文學及思潮,與臺灣的「傳統」、「在地」的文化語境形成對話。從新、舊交鋒辯證中,提出對國家、民族與文化的建言,期望為臺灣開出新道路,展現專屬臺灣特色文化。筆者從多元角度研究傳統文人如何透過翻譯引介跨文化的資訊,加上其詮釋資訊的增添與改寫,擴充傳統文學內涵的知識視野,以建立臺灣文化與文學主體發展的新路徑。    

95 特價4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生非預期的風景[軟精裝]

黃肇瑞  著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5/02/18 出版

這本書是由各個層面的名人精英,以口語聊天的方式來述説自己的經歷,因此適合的讀者並不只限於準備作生涯規劃的年輕學子,即使是各種年齡層或不同行業的讀者,也可以藉由這些精英名人親自口述自己的生動生命故事當中,體會他們的經歷和睿智的思考,在生動有趣的故事內容中,可倍感獲益良多。 期望藉由這些傑出的講者,以過來人的身分傳承過去的智慧和經驗,告訴同學們人生是否可以預作規劃?如何做好生涯規劃?當面臨人生轉折點的時候是如何做決定?如何做好機會來臨之前的準備?透過這一門全校的通識課程,以跨域學習,拓展視野,加強國際觀作為設計的基石,希望學生在與講者的近距離的接觸及言談互動之間,受到無形而深遠的影響和啓發。 所謂「功夫」是持續一件事的時間積累。 成功大學每年都會號召一群在行業具備功夫的老師們分享經驗並整理成冊,它不是成功秘笈,但有很多堅持並努力故事。 阮光民(臺灣漫畫家) 生命旅途中,「非預期」的風景,往往帶來最多驚喜與蛻變。願這本書啟發你擁抱未知,發掘生命的美好,勇敢創造可能。 徐凡甘(城市浪人共同創辦人)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將遇到數不清的困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不屈不撓的韌性很重要,本書人物將分享各種情況下突破困境的故事。 期許讀者們能有所收穫,在未來有更堅定的意志往夢想前行。 黃柏翰(奇幻製造工作室 WONDER STUDIO魔術師) 如果你正要在台灣發展職業生涯,如果你想超越自我,精彩本書將助你一臂之力。「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今天你有備而來,明天的機會和願望必將到來。 廖昆隆(三隆齒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95 特價39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島嶼轉譯.文學馬祖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5/02/05 出版

《島嶼轉譯・文學馬祖》以馬祖列島為核心,匯集在地作家之詩、散文、小說與故事書寫等多元文類,並輔以作家群之深度訪談,進行文學評論與研究論文撰寫,藉此梳理馬祖獨特的歷史文化紋理。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精選雷盟弟夫婦、遊子胡雲、陳翠玲、洵攸、劉宏文、劉枝蓮、劉梅玉、謝昭華等作家作品,以文學筆觸描摹島嶼生活;下篇則由編著黃資婷爬梳文本肌理,探析馬祖作為前線島嶼的歷史經驗與文化內涵,以及島民在戰地政務、遷徙與文化變遷中所展現的生命韌性。 馬祖作家群像以其敏銳的感知和深刻的筆力,將島嶼的自然景觀、歷史傷痕和個人境遇熔鑄一爐,以海洋和島嶼作為情感投射和記憶承載之場域,構築出獨具地域特色的馬祖文學世界,並進一步反思離散與認同議題所引發的複雜情感和文化意涵。 本書作為首本系統性收錄馬祖文學文本的選集,不僅彰顯在地作家的創作主體性,更引導讀者思考島嶼和海洋書寫在華文文學版圖中的獨特地位,以馬祖經驗為鏡,反思歷史創傷和文化記憶的重要性。

95 特價61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他者眼中的他者:歐洲與中華思想的研究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5/02/05 出版

原文書名:Chemin faisant, connaître la Chine, relancer la philosophie. Réplique à *** 中華在他方,它會是「他者」(autre)嗎? 我們在語言上和歷史上都觀察到這個「他方」。至於「他者性」(altérité),我們要耐心地在中華文化和歐洲文化之間建構它,這兩種文化在很長時間裡各自發展,但沒真的接觸。 法國哲學家兼漢學家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一本論著又一本論著地,或說,一路做來,致力於建構該他者性。朱利安不假設有原則上的「他者性」或「同一存有本體性」(identité);為了提供一些概念以認識中華,也為了從中華外部回頭來質問哲學以重振哲學。 藉著這本《他者眼中的他者:歐洲與中華思想的研究》,作者以平易手法介紹他所走過的研究歷程、或說他的「治學之道」,及其取得的成果。他因此呈現了如何從文化之間的互相揭露面貌出發去打開「人的自我反思」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抵抗作為前瞻:從公眾史學到歷史溝通

陳恒安  著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4/07/26 出版

若歷史學無法獲得社會支持,那麼身處於記憶膨脹且意義紛歧的時代,我們是否能憑藉歷史學中的科學性來指引未來的記憶與遺忘政治?社會大眾究竟該擔心記得不夠多,還是記得夠不夠好?人們之所以叩問過去,正是期待從經驗中提煉出得以想望未來的素材。抵抗作為前瞻,意指我們應勇於嘗試將歷史學思考過去的方式,運用於前瞻個人、社會與世界的未來。對於歷史人而言,前瞻自身學科未來,更是責無旁貸。

95 特價4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傳承遇上創新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4/07/26 出版

這本書是由各個層面的名人精英,以口語聊天的方式來述説自己的經歷,因此適合的讀者並不只限於準備作生涯規劃的年輕學子,即使是各種年齡層或不同行業的讀者,也可以藉由這些精英名人親自口述自己的生動生命故事當中,體會他們的經歷和睿智的思考,在生動有趣的故事內容中,可倍感獲益良多。期望藉由這些傑出的講者,以過來人的身分傳承過去的智慧和經驗,告訴同學們人生是否可以預作規劃?如何做好生涯規劃?當面臨人生轉折點的時候是如何做決定?如何做好機會來臨之前的準備?透過這一門全校的通識課程,以跨域學習,拓展視野,加強國際觀作為設計的基石,希望學生在與講者的近距離的接觸及言談互動之間,受到無形而深遠的影響和啓發。每一篇演講的人生經驗,都是無比珍貴的人生積累。有句名言「成功不能複製 但智慧可以傳承」,我相信讀者一定能從中獲得人生的啟發與創新思維。吳庭安(春池玻璃副總經理)生命軌跡無法複製,如何在有限時間裡創造價值、累積能量、找尋適合自己的道路,正是品閱此書最大的收穫。李衣婷(睿益法律事務所創辦人)本書就像人生智慧寶典,他們的故事鼓勵著對未來徬徨的我們,在挑戰和困境面前堅定不移,保持前行的勇氣和毅力,活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許伯夷(聯合國非遺大師)身為國家運動員,創新是傳承的第一步,而傳承也是創新中的主軸,如何在傳承過程中創新衝出重圍是門學問,相信讀者都能從本書十三篇典範中得到指引與啟發。 楊合貞(臺灣滑輪溜冰國手) 《當傳承遇上創新》對希望在各自領域內實現傳承與創新的讀者來說是本寶貴資源,也是激勵人心的案例集,證明了創新與堅持可以如何改變個人及其周圍的世界。例如〈用技能與社會對話〉和〈從記錄到保存臺灣建築、文化遺產的不歸路〉兩篇,不僅詳細探討了專業知識與實踐的融合,還展示了個人如何透過對社會的積極參與,實現自我超越與社會貢獻。蔡祈岩(台灣大哥大資訊長、IMA資訊經理人協會理事長)

95 特價39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五行生剋的網路原理與代數運算

楊憲東  著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4/04/15 出版

對於五行的愛好者:本書的《上篇:五行的本質是五代理人網路系統》引領讀者重新認識五行學說。對於五行的研究者:本書的《中篇:五行生剋的量化與代數運算》提供讀者一個研究五行學說的科學工具。對於五行的應用者:本書的《下篇:五行代數的科學與人文應用》幫助讀者提升五行推理與五行預測的準確度與廣度。本書的八大特色1. 揭露五行學說的網路科學內涵2. 建立五行學說的代數運算平台3. 驗證五行網路的自動補償功能4. 開啟以五行代數研究歷史的先河5. 發現黃金比例在五行生剋的角色6. 運用現代科技實現五行生剋的運作7. 創建陰陽與五行的整合運算平台8. 展示五行學說的科學預測功能

95 特價85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站在舒適圈看初心

這本書是由各個層面的名人精英,以口語聊天的方式來述説自己的經歷,因此適合的讀者並不只限於準備作生涯規劃的年輕學子,即使是各種年齡層或不同行業的讀者,也可以藉由這些精英名人親自口述自己的生動生命故事當中,體會他們的經歷和睿智的思考,在生動有趣的故事內容中,可倍感獲益良多。期望藉由這些傑出的講者,以過來人的身分傳承過去的智慧和經驗,告訴同學們人生是否可以預作規劃?如何做好生涯規劃?當面臨人生轉折點的時候是如何做決定?如何做好機會來臨之前的準備?透過這一門全校的通識課程,以跨域學習,拓展視野,加強國際觀作為設計的基石,希望學生在與講者的近距離的接觸及言談互動之間,受到無形而深遠的影響和啓發。十三場精彩的演講,透過在不同領域耕耘、開創的領導者,從演講與字裡行間,分享豐富的經驗,如同是一本寶典,每篇都有值得細讀的寶藏。余秀芷(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我們只有一個人生,就算再努力生活,能夠體驗的經歷依然有限。但我們卻能透過閱讀,窺探千百種不同的人生,快速累積多樣的態度與智慧。相信大家都能從本書中得到能量,找到屬於自己的心之所向。馬克(職場圖文作家)身為在南部長大的小孩,看到成大願意舉辦如此多元的職涯論壇,讓大學生在校園就能接觸這麼多精彩的人生故事,我著實被感動到了。黃以萱(敏迪選讀創辦人) 當然,誰都不想當路人甲,但試著不破壞環境,成為路上還可以的風景,倒可以稍稍拿來要求自己。盧建彰(詩人導演)創業就是踏出舒適圈,而初心就是我們出發的原因,一路上引領我們往前走,直至今日,我們仍秉持初心不斷突破。蘇柏州(凱鈿行動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

95 特價39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虛摹與實際:李杜詩選讀

陳美朱  著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3/07/03 出版

李白與杜甫是唐詩的雙子星,但坊間的李杜詩選,常見前半部李白,後半部杜甫的編排方式,或者是李、杜各自成書,無法透過相同主題、不同的表現方式,來呈現李、杜詩各自的長項與異同處。本書透過「身世背景」(自傳、親情、兩人贈別)、「共同主題」(贈別、戰爭、山水、懷古、飲酒、閒適)與「各自擅長」(李白的閨情與杜甫的詠物)重新編排。書中每單元前皆附有「導讀」,概述各單元主題的寫作傳統與李、杜的書寫差異。每單元並選錄若干代表性詩作,附有精簡扼要的字詞注釋與典故說明,詩後並以兩至三則的「名家析評」,提示選錄詩作的精妙處。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工業4.1:零缺陷的智慧製造[精裝]

鄭芳田  著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3/01/09 出版

《工業4.1:零缺陷的智慧製造》透過智慧工廠自動化(Intelligent Factory Automation, iFA)系統平台,深入探索智慧製造的功能及其應用和實現。享譽盛名的主編於本書中為讀者提供了可教育和啟發各種智慧製造相關主題,如物聯網、邊緣運算、雲端運算、和虛實整合系統等之廣袤素材。您可以在本書中學到全自動虛擬量測(Automatic Virtual Metrology, AVM)、智慧型良率管理(Intelligent Yield Management, IYM)、和智慧型預測保養(Intelligent Predictive Maintenance, IPM)等三項先進預測科技。而且,多個高科技和傳統製造產業中之智慧製造應用實例的詳細介紹,亦為本書特點。除拓展智慧製造的視角並廣泛涵蓋了如感測器、通訊標準、和容器化技術等基礎科技外,本書亦經由IEEE Data Port提供讀者相關之實驗資料。最終,書中也將如何建立所謂先進製造物聯雲(Advanced Manufacturing Cloud of Things, AMCoT)之智慧製造平台呈現給讀者。讀者能從本書中學到:●自動化演進和智慧製造發展策略之介紹●感測器、通訊標準、和容器化技術等之基礎概念的通盤討論●物聯網、邊緣運算、雲端運算等之應用探索●智慧工廠自動化(iFA)平台及其應用與導入之介紹●各行各業之智慧製造的實際案例,包含面板、半導體、太陽能、汽車、航太、化工、和吹瓶機等產業的應用例本書非常適合對當前工業4.0及更進一步的工業4.1技術之持續演進有興趣的研究者、工程師、科學家、專業人士、和學生等使用。同時,對智慧製造之應用和概念有興趣的非專業人士來說,《工業4.1:零缺陷的智慧製造》亦是必讀的一本書。本書獨一無二地向讀者展示如何應用工業4.0的技術來實現所有產品接近零缺陷之目標。

95 特價23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異托邦共同體生命之所在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2/12/07 出版

●一如傅柯所強調,烏托邦跟異托邦不只是「不一樣」,而是特別在這一點形成對比:烏托邦是想像的果實,它沒有真正的、可抵達的地點;相反地,異托邦真實存在,它是一個能被命名、被造訪、被居住其中的空間或是地點。(布洛薩)●布洛薩在本書中追尋異托邦而開啟的批判旅程,確實有著鮮明立場,具現於:芒通墓園;盧梭《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在被逐離人類共同體後,萌生的「與自我的共同體」(落腳於聖皮耶島);二戰太平洋戰役電影中以敘事想像力創造的小島異托邦;針對臺灣(又一座島嶼)宜居性災難的反思,以及串接異托邦、共同體和生命之所在的可能出路。(王志弘)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高齡者用藥與飲食保健實用守則

本書宗旨為增進正確的高齡者用藥與飲食保健觀念,內容由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中醫師、營養師、藥師與社區護理師,依據高齡者用藥各種面向的考量,以及在中西藥、飲食、保健品使用方面,整理出常見及實用的正確觀念;最後並透過實際案例分享和活潑生動的問答,幫助讀者了解用藥問題對高齡照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正確的用藥概念。本書內容除提供高齡跨領域照護教育使用外,也很適合一般民眾與家庭照顧者閱讀,以提升健康識能與自我照顧能力。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走出不一樣的路[軟精裝]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2/11/10 出版

這本書是由各個層面的名人精英,以口語聊天的方式來述説自己的經歷,因此適合的讀者並不只限於準備作生涯規劃的年輕學子,即使是各種年齡層或不同行業的讀者,也可以藉由這些精英名人親自口述自己的生動生命故事當中,體會他們的經歷和睿智的思考,在生動有趣的故事內容中,可倍感獲益良多。期望藉由這些傑出的講者,以過來人的身分傳承過去的智慧和經驗,告訴同學們人生是否可以預作規劃?如何做好生涯規劃?當面臨人生轉折點的時候是如何做決定?如何做好機會來臨之前的準備?透過這一門全校的通識課程,以跨域學習,拓展視野,加強國際觀作為設計的基石,希望學生在與講者的近距離的接觸及言談互動之間,受到無形而深遠的影響和啓發。假如您對生涯發展或學習興趣感到茫然,這是一本激勵人心,獲取正能量,從而找到靈感和點子的好範本,值得品味並典藏。薛富盛(國立中興大學校長、臺灣國立大學系統總校長、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董事長)很遺憾,我們都無法活過一百種人生,但我們可以看過一百種人生,再決定如何走出我們自己的路。張希慈(城市浪人創辦人)本書的每一個故事不只真實、勵志,更帶領讀者看見更多元的生涯可能,拓展人生選擇的視野。張瑞欽(華立集團總裁)一個人真實的生命故事,往往可以觸動人心,產生無形的正向影響力量,因為,我們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內心深處都有著一顆充滿向善力量的太陽。感謝這本好書的出版,這是一個好緣分,一件好事。許峰源(律師作家)成功大學一直是我心裡敬重的學校,現在看到黃肇瑞教授這個「生涯規劃——精英論壇」的通識課程集冊,看到講者確實精彩的人生見識,以及學生的回應和感想,自己都覺得受益。王小棣(稻田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導演)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百分之百沒有折扣地拼命,在過程中用心學習每一個細節,年輕人想要成功,就要有這種態度。一心一意的堅持和專注, 就能走出自己的路。黃文献(璨揚企業董事長)

95 特價39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屈復《唐詩成法》點校本

成大出版社 出版
2022/07/27 出版

屈復(1668-1745)《唐詩成法》,成書於清乾隆八年(1743),是一部單選五、七言律詩的唐詩選評本。基於「為初學入門者作老馬」的著述理念,書中選錄的詩作,首首皆有圈點與詩評,並由「詩法」的角度,針對詩作的用字、用詞與章法結構,提出具體的品評意見與修改建議,對初學詩者掌握律詩寫作技巧,大有裨益。此外,書中的詩評內容,也蘊含屈復對唐代詩家的評論,及其對四唐詩作的高下分判,亦可作為研究唐人律詩相關議題的參考文本。原書因流傳有限,僅館藏於少數圖書館善本古籍庫。點校本除了將詩評內容加上標點,也訂正書中的錯別字與異體字,並補充詩評所提及的詩人字號、籍貫,以及相關典故出處或概念說解,期能將本書分享給有心學習律詩或研究古典詩學的讀者。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成功校園指南:以人為主體的當代校園空間思考

大學校園可以被看作是一座小型的城市,校園的空間治理當如城市般有整體的規劃眼光和執行策略。成立於2018年的國立成功大學「設計中心」,由一群空間專業者所組成,肩負著規劃者與協調者的任務,透過他們所擅長的設計思考工作方式,在一棟校園建築被蓋出來之前,從整體校園空間的規劃出發,為校內使用單位與校外建築專業團隊建構溝通整合的「平台」,串接、轉譯不同專業領域的思維,讓各方的需求都能獲得最大的滿足。「設計中心」的成員同時也是校內空間設計課程的教學者,除了在課堂上傳授美感,他們更希望學生能在校園的日常生活中培養出自身的美學品味,並能以包容態度欣賞多元價值,讓更具實驗性的想像得以實踐於校園空間之中。本書收錄成大「設計中心」自2018至2022年所執行的大小作品,共計28件,以實際的案例和豐富的圖面,說明在不同尺度、不同型態的作品中,如何延續一貫的空間態度和價值觀,為成大這所具有90周年悠久歷史的大學校園,形塑出屬於21世紀的嶄新風貌。並邀請實際參與成大校園空間設計案的建築師與設計師接受訪談,分享他們透過「設計中心」協調整合校內使用單位的需求和意見,使設計案得以更加順利推動的經驗,以及對校園與都市空間、大學美學教育的看法。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全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