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大到臺大:一位歷史學人的百年回顧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一位歷史學者,九十餘年的人生記事。
從江蘇鄉間到北大講堂,從抗戰教書到臺大任教,夏德儀教授親筆撰寫年譜,細膩紀錄個人、家族與時代的交織歷程。
本書為前臺大歷史系教授夏德儀晚年所自撰之詳盡年譜,原名《百吉先生自訂年譜》記錄其自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出生於江蘇東臺,歷經清末民初、抗戰、國共內戰,以至遷臺後在臺大教書、退休後赴美生活的完整人生。全書涵蓋九十餘年之生命軌跡,逐年記事,兼及家族世系、鄉里風俗、教育歷程、時代轉折與個人心路,文筆質樸誠摯,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從江蘇小村的私塾童子,到北大歷史系的知識青年;從抗戰時期在中部各地輾轉教書,到戰後定居臺北的學者長者;夏德儀教授以精細的記憶與不倦的筆耕,留下了一部個人視角的中國近代史。
除主體年譜外,書中並收錄夏教授撰寫的三十一篇補充短文,深入補述人物背景、地方記憶與文化場景,並特別選錄〈二二八前後日記〉等重要段落,以及學生所撰之人物側寫,作為理解時代與個人交錯經驗的第一手材料。
本書特色:
1. 一位歷史學人的自撰生命史
由夏德儀教授親筆撰寫,自1901年出生起,年年紀事、細緻入微,直至1990年代中葉。透過一位知識分子的生活軌跡,映照出整個近現代中國社會的變遷。
2. 融合個人、家族與時代的見證文獻
書中兼及鄉村生活、家族遷徙、教育轉折、文化運動、戰亂逃遷與臺灣重建,內容橫跨多處地點,不僅是個人記錄,也是具高度史料價值的時代縮影。
3. 呈現近現代中國教育與知識界的歷史軌跡
從北大五四時期的青年學生,到抗戰中堅持教學的教育者,再到臺灣大學中國史課堂上的長者風範,本書亦是教育思想與學術風骨的忠實記錄。
4. 文字溫潤樸實,兼具史學紀錄與文人情懷
書寫風格質樸細膩,蘊含深厚的儒者家風與知識分子品格,非虛飾之敘述,而是直筆真情的歷史書寫。
5. 罕見的臺灣戰後學術史料
身為第一批赴臺任教的北大學人之一,書中詳記1946年赴臺後的任教經歷、教學安排與社會觀察,極具臺灣高等教育初期發展的史料價值。
從江蘇鄉間到北大講堂,從抗戰教書到臺大任教,夏德儀教授親筆撰寫年譜,細膩紀錄個人、家族與時代的交織歷程。
本書為前臺大歷史系教授夏德儀晚年所自撰之詳盡年譜,原名《百吉先生自訂年譜》記錄其自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出生於江蘇東臺,歷經清末民初、抗戰、國共內戰,以至遷臺後在臺大教書、退休後赴美生活的完整人生。全書涵蓋九十餘年之生命軌跡,逐年記事,兼及家族世系、鄉里風俗、教育歷程、時代轉折與個人心路,文筆質樸誠摯,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從江蘇小村的私塾童子,到北大歷史系的知識青年;從抗戰時期在中部各地輾轉教書,到戰後定居臺北的學者長者;夏德儀教授以精細的記憶與不倦的筆耕,留下了一部個人視角的中國近代史。
除主體年譜外,書中並收錄夏教授撰寫的三十一篇補充短文,深入補述人物背景、地方記憶與文化場景,並特別選錄〈二二八前後日記〉等重要段落,以及學生所撰之人物側寫,作為理解時代與個人交錯經驗的第一手材料。
本書特色:
1. 一位歷史學人的自撰生命史
由夏德儀教授親筆撰寫,自1901年出生起,年年紀事、細緻入微,直至1990年代中葉。透過一位知識分子的生活軌跡,映照出整個近現代中國社會的變遷。
2. 融合個人、家族與時代的見證文獻
書中兼及鄉村生活、家族遷徙、教育轉折、文化運動、戰亂逃遷與臺灣重建,內容橫跨多處地點,不僅是個人記錄,也是具高度史料價值的時代縮影。
3. 呈現近現代中國教育與知識界的歷史軌跡
從北大五四時期的青年學生,到抗戰中堅持教學的教育者,再到臺灣大學中國史課堂上的長者風範,本書亦是教育思想與學術風骨的忠實記錄。
4. 文字溫潤樸實,兼具史學紀錄與文人情懷
書寫風格質樸細膩,蘊含深厚的儒者家風與知識分子品格,非虛飾之敘述,而是直筆真情的歷史書寫。
5. 罕見的臺灣戰後學術史料
身為第一批赴臺任教的北大學人之一,書中詳記1946年赴臺後的任教經歷、教學安排與社會觀察,極具臺灣高等教育初期發展的史料價值。
目錄
序
百吉老人自訂年譜
年譜附錄
一、追記予幼年時之翟家莊
二、予所知之夏氏宗族
三、開家莊之吉氏家族
四、聖唐莊之顧氏家族
五、予幼年所知之油坊
六、幼年生活之素描
七、左泉母舅之為人
八、江蘇省立第七中學第六屆畢業同學錄
九、在南通六年之進益
一〇、祖父與予
一一、予何以翻譯歐洲上古史
一二、中山先生逝世後予曾參加之節目
一三、記民國十四年五四、五七兩紀念日引起之糾紛
一四、空前未有之群眾運動
一五、在北京六年之涵容
一六、略述改革油坊之經過並自我檢討其得失
一七、予所試行之國文教學法
一八、跋建功兄令祖慰農先生家書卷子
一九、答冷君容庵,略述明成祖生母問題
二〇、覆陳君家鼐,論明惠帝出亡事
二一、明代的長城
二二、吾父一生待人之忠厚
二三、覆大學聯招委員會主任委員杜元載
二四、記許逖對予講授明清史之攻訐
二五、明代中國與非洲之關係
二六、記外雙溪修褉雅集
二七、唐代之軍事與馬審查意見
二八、記予與彝秉在杜倫所過之平淡生活
二九、癸亥元旦在奧古斯塔華僑年會講辭─干支與門神
三〇、竹枝詞八首
三一、諾阿格拉大瀑布記遊
附篇
一、夏德儀先生行誼/徐泓
二、我的太師父百吉老人/傅月庵
三、夏德儀教授二二八前後日記/汪榮祖整理
百吉老人自訂年譜
年譜附錄
一、追記予幼年時之翟家莊
二、予所知之夏氏宗族
三、開家莊之吉氏家族
四、聖唐莊之顧氏家族
五、予幼年所知之油坊
六、幼年生活之素描
七、左泉母舅之為人
八、江蘇省立第七中學第六屆畢業同學錄
九、在南通六年之進益
一〇、祖父與予
一一、予何以翻譯歐洲上古史
一二、中山先生逝世後予曾參加之節目
一三、記民國十四年五四、五七兩紀念日引起之糾紛
一四、空前未有之群眾運動
一五、在北京六年之涵容
一六、略述改革油坊之經過並自我檢討其得失
一七、予所試行之國文教學法
一八、跋建功兄令祖慰農先生家書卷子
一九、答冷君容庵,略述明成祖生母問題
二〇、覆陳君家鼐,論明惠帝出亡事
二一、明代的長城
二二、吾父一生待人之忠厚
二三、覆大學聯招委員會主任委員杜元載
二四、記許逖對予講授明清史之攻訐
二五、明代中國與非洲之關係
二六、記外雙溪修褉雅集
二七、唐代之軍事與馬審查意見
二八、記予與彝秉在杜倫所過之平淡生活
二九、癸亥元旦在奧古斯塔華僑年會講辭─干支與門神
三〇、竹枝詞八首
三一、諾阿格拉大瀑布記遊
附篇
一、夏德儀先生行誼/徐泓
二、我的太師父百吉老人/傅月庵
三、夏德儀教授二二八前後日記/汪榮祖整理
試閱
一九九三年冬,忽有一日發生撰寫自傳或回憶錄之願,但須先行估量可作依據之資料。檢點後,知予之幼年時代與少年時代初期所存資料甚少,故未率爾操觚。時長一輩者皆已凋謝,無由探問;平輩者只吾弟,又小予十一歲,對此時期全無所知;小一輩者更無論矣。於是除留存若干傳說外,幾無任何紀錄可憑。乃求諸予之頭腦。每想出一事,即書一紙條。積之既多,又按年代先後加以排列,居然構成予在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十六歲)以前之生活情況。其後漸有課業文字(如中文作文、)日記、家書及與友朋來往之函札可資參考。遂於一九九四年元旦開始編寫年譜。
一九〇一年載予出生翟家莊,在其下加「〔一〕」字號碼,另撰「追述予幼年時之翟家莊」置於附錄,說明其時此村之情況。又在此條正正文中說及「吾父」,亦在其下加「〔二〕」字號碼,另撰「予所知之夏氏宗族」置於附錄,以明吾父之由來。又在同一行內說及「吾母」,亦在其下加「〔三〕」字號碼,另撰「開家莊之吉氏家族」置於附錄,以明吾母之來歷。又在一九〇三年正文中說及「繼母」下加「〔四〕」字號碼,另撰「聖唐莊之顧氏家族」置於附錄,以明吾繼母之來歷。以下凡在正文記述甚簡之處,多撰附錄以補充。作滿一載,正文寫到是年年底。附錄寫成三十一篇。二者合計,約共七萬五千言。抄成初稿。今春二月,承任長正同學細心校閱,指出應修正者數處與若干錯字,非常感謝。遂再校改,更加補充。頃已續到一九九五年六月,並由吾妻重抄初稿清本。李商隱詩云:「春蠶到死絲方盡」,予猶春蠶,尚未「到死」,故年譜不可中斷。
予之一生,可分四時期。自出生迄八歲,(一九〇一─〇八),共七年多,為幼年時期。自九歲年初迄二十六歲上半年,(一九〇九─二六),共十七年半,為入學受教育時期。自二十六歲下半年迄七十三歲(一九二六─七三),共四十六年半,為在學校任教時期。此期除去在家管理油坊之三年,實為四十三年多。七十三歲以後,則為退休養老時期,迄今已度過二十一年有半矣。綜此九十五年之事蹟,皆見於年譜。其中以在臺大服務為久,自省尚能盡職,而無濫竽之嫌也。
一九九五年七月十日,卓如序於匹茨堡寓廬
一九〇一年載予出生翟家莊,在其下加「〔一〕」字號碼,另撰「追述予幼年時之翟家莊」置於附錄,說明其時此村之情況。又在此條正正文中說及「吾父」,亦在其下加「〔二〕」字號碼,另撰「予所知之夏氏宗族」置於附錄,以明吾父之由來。又在同一行內說及「吾母」,亦在其下加「〔三〕」字號碼,另撰「開家莊之吉氏家族」置於附錄,以明吾母之來歷。又在一九〇三年正文中說及「繼母」下加「〔四〕」字號碼,另撰「聖唐莊之顧氏家族」置於附錄,以明吾繼母之來歷。以下凡在正文記述甚簡之處,多撰附錄以補充。作滿一載,正文寫到是年年底。附錄寫成三十一篇。二者合計,約共七萬五千言。抄成初稿。今春二月,承任長正同學細心校閱,指出應修正者數處與若干錯字,非常感謝。遂再校改,更加補充。頃已續到一九九五年六月,並由吾妻重抄初稿清本。李商隱詩云:「春蠶到死絲方盡」,予猶春蠶,尚未「到死」,故年譜不可中斷。
予之一生,可分四時期。自出生迄八歲,(一九〇一─〇八),共七年多,為幼年時期。自九歲年初迄二十六歲上半年,(一九〇九─二六),共十七年半,為入學受教育時期。自二十六歲下半年迄七十三歲(一九二六─七三),共四十六年半,為在學校任教時期。此期除去在家管理油坊之三年,實為四十三年多。七十三歲以後,則為退休養老時期,迄今已度過二十一年有半矣。綜此九十五年之事蹟,皆見於年譜。其中以在臺大服務為久,自省尚能盡職,而無濫竽之嫌也。
一九九五年七月十日,卓如序於匹茨堡寓廬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