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過頭傳奇:不想平凡
內容簡介
「朱哥」朱學銘、七哥、裝修小武郎、《超級房仲學院》Zack、《下班去你家》雪寶、顏博志 崇拜推薦!
我是炒房炒到被中華民國政府認證的黑心投資客,
也是一生賺錢都花在女人身上卻不說苦的真男人,
這就是我──「房產土地公」帥過頭活到28歲(虛歲70)最真實的人生紀錄。
為什麼寫這本書?因為這個時代需要一個怪胎,
來打臉那些「假裝沒炒房」、「假裝很中立」和「假裝有做功課」的人。
我就是那個怪胎。
這不是勵志書,也不是成功學,更不是要教你炒房的SOP。
而是把社會假道理撕開給你看的「漏洞指南」。
我不是教你成功,是讓你知道「輸,不是因為不努力,是因為不敢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
我不是成功人士,我是錯誤的集合體,但我活下來了。
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
社會設計裡沒有為我預留出路,但我硬是拿刀開出一條生路。
這條路,不保證你會成功,但保證你會學到比在學校快十倍的東西。
因為這裡沒有公式,只有活下來的人。
我是炒房炒到被中華民國政府認證的黑心投資客,
也是一生賺錢都花在女人身上卻不說苦的真男人,
這就是我──「房產土地公」帥過頭活到28歲(虛歲70)最真實的人生紀錄。
為什麼寫這本書?因為這個時代需要一個怪胎,
來打臉那些「假裝沒炒房」、「假裝很中立」和「假裝有做功課」的人。
我就是那個怪胎。
這不是勵志書,也不是成功學,更不是要教你炒房的SOP。
而是把社會假道理撕開給你看的「漏洞指南」。
我不是教你成功,是讓你知道「輸,不是因為不努力,是因為不敢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
我不是成功人士,我是錯誤的集合體,但我活下來了。
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
社會設計裡沒有為我預留出路,但我硬是拿刀開出一條生路。
這條路,不保證你會成功,但保證你會學到比在學校快十倍的東西。
因為這裡沒有公式,只有活下來的人。
目錄
序章 帥過頭,台灣房市最大Bug!
第一章 祝福你別再窮了
第二章 我天生是老闆命
第三章 成為房仲祖師爺之路
第四章 我專買凶宅,窮鬼不怕死鬼
第五章 台積電來了漲三成,帥過頭來了漲三倍
第六章 錢都花在女人身上
第七章 打房把其他人都打死了
第八章 買不起房是父母無能
終章 我是永遠沒句點的帥過頭
第一章 祝福你別再窮了
第二章 我天生是老闆命
第三章 成為房仲祖師爺之路
第四章 我專買凶宅,窮鬼不怕死鬼
第五章 台積電來了漲三成,帥過頭來了漲三倍
第六章 錢都花在女人身上
第七章 打房把其他人都打死了
第八章 買不起房是父母無能
終章 我是永遠沒句點的帥過頭
序/導讀
序章 帥過頭,台灣房市最大Bug!
「坐牢不會死,但不炒房我會死」
「我不是房市的解答,我是那個改掉答案的人。」
「台積電來了漲三成,帥過頭來了漲三倍,你說我是誰?」
「我是帥過頭,台灣房市最大的Bug。」
打破規則,才有自己的規則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帥過頭」這三個字,都以為這是某種夜市牛排的名字,或是專門收抖內的網紅硬要取的浮誇藝名。但他們不知道,這名字背後是曾經在台灣房地產投資客鼎盛時期人稱——「三黃一劉」的黃家進,用三次破產、數次官司、一百段感情和交易六千間房子換來的。
我的人生沒有安全牌,只有「這把不All In就不會贏」的人生態度。我不是什麼出身豪門的富二代,而是從宜蘭田邊出生、赤腳踩過點仔膠、被小叔打到頭破血流的那種鄉下孩子。我的爸爸很早就走了,媽媽苦撐著家庭重擔,硬是把黃家的兄弟姊妹養大了。我是夾在中間的老三,從小就知道一件事:誰最不被注意,誰就最有空去觀察這世界的漏洞。
我發現這社會最大的Bug,就是每個人都在用學校教的方式過生活──考試、上班、繳稅、存錢、結婚、生子、揹房貸,每一樣我都做,但做的方法永遠跟別人不一樣。我買兇宅、買海砂屋、教仲介怎麼編話術、直播團購賣房、嗆央行總裁,淨幹一些會讓多數人覺得害怕的事。有些人是發現「規則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那種奇葩,這種人往往會成為「變數」,我帥過頭就是其中一個。
帥過頭就是永遠在稱霸╱搞亂房地產那個變數。
那不是書,是面子
我人生第一份正式的業務工作,是在「環球出版社」賣書,不是補習班那種教你考試的參考書,也不是坊間什麼健康養生知識,或看了會想丟掉的勵志書。我賣的是宗教書,而且不是小本,是那種一看就覺得「哇靠這個很貴!」的精裝本——叫做《聖諭》,十本書一組,售價八千元,有人還會一次買五組。
當時我剛從南亞塑膠工廠離職,整個人悶到快炸掉,剛好朋友介紹我去環球試試,說底薪一萬二,抽成百分之二十五,運氣好一單就可以抽兩千。聽起來不錯,我就去了。
第一天進公司,我就笑出來,因為整間辦公室擺的書,我連看都不想看。什麼猶太教、佛教、回教、基督教,還有印度教、東正教、道教,光是書名我就想睡覺。雖然書很厚、很重、很漂亮,但我心裡的第一句話就是:「這些誰會讀啦?」
說真的,我打從心裡看不起這種書,不是說宗教不好,而是一本書裡寫了十種宗教,到底想讓人信哪一種?我那時候站在書櫃前面,看著那一排燙金精裝硬殼,我想到的不是書,是「擺飾」。
對,你沒聽錯,我那時候心裡閃過一句話:「這東西不能當知識賣,要當裝潢道具賣。」
因為我太清楚了,如果你家牆壁空空,你要放什麼?放畫太老氣、放相片太私密、放神像壓力太大。那你能放什麼?放書,放一排硬殼燙金的書,誰來你家都會說你有在看書。
而且最好這些書他們看不懂,才更能撐出你的「神秘感」。你想想,一排書有佛、有基督、有密宗還有猶太,別人會覺得你信仰廣、學問深又有內涵。
但其實你只是懶得整理電視櫃的角落而已。
那時候我就知道,我要用這種角度下手。
我第一天跟著學長出去陌生拜訪,他一路講內容:「這一冊講佛教密宗的來源,那一冊分析十誡與塔木德的異同……」講到第五分鐘,客人就開始東張西望、喝水裝忙,整個人的靈魂已經飛出去三條街了。
我在旁邊看了半天,心裡想:「你講這麼多,客人又不是考神學研究所,講屁啊。」
回公司我就自己改話術。
我去按門鈴,一開門我就不講書,我說:「阿姨你這個牆有點空喔,如果放一排深色硬殼書,客人進來看到,會覺得你兒子在念研究所。」
阿姨聽完就笑了:「你講話很厲害喔。」
我進去坐,她開始問我書的內容,我只挑封面最漂亮那一本:「這本是印度教,裡面有很漂亮的祭壇照片。」雖然她根本沒聽進去,但看得很開心,因為她已經在幻想「擺起來很好看」。
我又說:「妳看這組書,如果放一排在佛桌旁邊,妳有拜佛、也有學問,叫『有香也有書』。」
她點頭了。
隔天我去追單,成交,第一個月我就成交了五組套書,加上零散的,我的抽成超過一萬五,連底薪一起領了十六萬。在那之前我的月薪還沒超過兩萬,直接上天堂。
但我其實心裡很清楚:我不是賣書,我是賣一個「看起來像有讀書」的生活樣子。
我以前在市場長大,太明白那種心情了。讀書對我們這種人來說,是一種奢侈,一種永遠沒機會得到的東西,偏偏全世界又都用「有沒有讀書」在看你有沒有料。這就變成一種「裝得出來,就可以偷渡地位」的工具。
那群買書的人,有些家裡佛桌旁放一套、有些放進玄關、有些乾脆直接鎖玻璃櫃。我知道他們根本沒在讀,但他們也不在乎。
他們只是想讓人一走進門,就知道「這家人有念書。」
我賣給他們的不是內容,是地位感,是「我也懂文化喔」的那種姿態。
有一次我遇到一戶人家,家裡牆壁上掛滿了證書、獎狀和畢業證書,全家都有念大學,但客廳裡空蕩蕩,我進去看了一眼就說:「你們家的榮譽牆很好看,但缺一個重量感,這種書不是要讀,是要讓人知道你們連宗教都懂一點。」那戶人家一次刷卡買了兩組。
我出門的時候,男主人還說:「我一直在等有人賣這種東西。」
還有一次是遇到一位補習班女老師,她問我:「你這套書內容談得很深嗎?」
我回她:「不深啦,裡面講得都淺淺的,重點是這套書的包裝設計,看起來讓人感覺讀者懂得很深。」
她大笑,當場下單一套。
我不是在騙人,我是在戳破那個表面。因為我知道,如果真的要讀宗教書,沒人會花四萬四買一套看不懂的書,通常會去書局買二手的,或買小冊子的先翻翻。
但如果是要撐場面,你就會需要這一排東西。
我曾經問過公司主管:「我們這套書有沒有人退貨的?」他說:「很少,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打開來看。」
我聽完點點頭,心想:「這世界最穩的交易,不是賣知識,是賣面子,因為面子你不能退。」
🧨【帥過頭語錄】:
「不是每個人都要讀書,但每個人都想看起來有讀書。」
****************************
殺進仲介業,一個月帶看兩百間
頂加不能做以後,我就知道這個行業差不多了。陳水扁當上台北市長,民國84年1月,政策一公布,整個頂樓增建市場瞬間冷掉。我就是專門做五樓加蓋這種的,一年不知道有幾十間這種案子跑在我手上,那時候做起來如魚得水,結果一下就斷了線。你問我什麼時候該收,我的答案是:「時機來了就得轉,不然等死。」
我沒等,我直接跳去做仲介。
說真的,賣房子這件事情,我是天生的啦,一般人做房仲三個月賣不到一間,我帥過頭第一個月直接賣六間。什麼叫做天分?這就是天分。
那時候我待的是「力霸房屋」,力霸集團的直營體系,進去沒多久,王令麟看到我的表現,馬上叫我做店長。一般人要五年業績好,才有機會升店長,我一個新人、三十八歲進去做第一個月,第二個月就升店長了。
我怎麼做到的?我跟你講,我做房仲不是在那邊穿西裝打領帶發DM,我是實戰派的。每一間接到的房子,我都會跟屋主說:「我幫你油漆、幫你打掃、幫你清垃圾。」那些舊東西、廢傢俱,全都處理掉。我不是紙上談兵,我是親自去清掃、去處理。
清乾淨之後再上漆,讓空間整個變大。當買方來看屋,一進門見到整間屋子明亮、乾淨又清爽,自然就會出價。而且屋主看到我這樣認真打理他的房子,還會不願意讓我幫他調價嗎?我說:「這間房子要賣得掉,價格要壓一下。」他也會同意,因為他知道我會賣。
所以我只要接到房子,基本上都可以賣掉。我不是在跟你開玩笑,真的,是天分,我從裝潢轉過來做仲介,根本就像是老鷹換了條跑道照樣飛。那時候在力霸,頭幾個月我跑的案量和成交的速度,其它店的老業務看了都傻眼,因為他們從沒看過這種新人。
你知道王令麟為什麼會那麼快升我做店長嗎?因為他們整個直營系統在虧錢,一年虧四千萬,六十家直營店,平均一家店一年就虧四十萬,那種時候,他只想減少虧損,不再投入成本。他要的是什麼?是加盟金,他想把原本虧錢的直營店,轉給我們這些業績做得起來的人當加盟主。
簡單講就是,你來接原本直營的點,我人給你、店也給你、房租你自己出,他就不管了,因為對他來說,他只是不想再每年燒四千萬。這個做法很聰明,你想想看,如果你要開一間新店,至少要停六個月,不知道燒多少錢,現在人家整套資源都給你,你下個月就可以進帳了。
所以他說你要付加盟金,沒錢也可以商量,反正他只要店轉出去就好。講白了,人對他來說也不值錢,資源都給你了,看你要不要賺。
那時候我雖然當了店長,但心情是輕鬆的,在這之前我都是當老闆,從裝潢、接案子、發工班到統籌進度,什麼都是我說了算,突然變成有人在上面管我,有制度、有流程、有KPI,我本來以為自己會很不習慣。結果反而覺得舒服。
真的,我在力霸那兩年,雖然只是店長不是老闆,但我每天很輕鬆。如果叫我再去當老闆,我知道會賺錢,但也不想了啦。
你們以為當老闆很風光?錯,當老闆你什麼都要扛、什麼都要煩,員工跑了、工地沒人、材料缺貨和客戶催進度,全是你的問題。我當店長的時候,只要管好人、把業績做起來就好,其他的交給公司處理,我只要賣房子,日子過得如魚得水。
那個時候我跑業績的方式,根本不是一般房仲能理解的。我一天可以帶看二十間房子,一個月下來超過兩百間,但我不是一間一間帶慢慢談,我是從砍價、整理到油漆,一條龍幫屋主處理好,直接現場成交。
這種做法,在當時還很少人敢這樣衝。那時候的房仲都很保守,一間接一間慢慢談,但我是走批發路線的,靠的是快速、效率和決斷力。
所以為什麼我敢說:「以後房仲不要拜土地公,來拜帥過頭吧!」因為我是這一行的祖師爺,我是從裝潢、翻修、轉做仲介、再進投資客模式的,是從現場一路拚上來的。
房子怎麼整理才好賣?我知道。
哪一種屋主講什麼話就是心動了?我聽得出來。
買方還價幾萬會收?我抓得準。
這些不是在辦公室可以學到的,是我一間一間拚出來的。
當你每天跟著泥作、油漆工、木工、搬運的師傅混,後來再進到屋主家談買賣,再進到投資市場看人家怎麼收房、轉手、裝潢、出售……走過這些路,你就不可能只是個「房仲」, 你會變成一台資料庫機器人,市場怎麼動你都知道。
裝潢、仲介和投資客,是我這輩子最有價值的選擇,哪一行我都沒白做,哪一個身分都讓我學到市場的肌肉。這些經驗,是從磚頭灰塵和牆壁裂痕裡面活生生挖出來的,不是光靠看房地產新聞就能懂的。
🧨帥過頭語錄:
「有時候你的成功,是對方故意讓你有機會。」
「坐牢不會死,但不炒房我會死」
「我不是房市的解答,我是那個改掉答案的人。」
「台積電來了漲三成,帥過頭來了漲三倍,你說我是誰?」
「我是帥過頭,台灣房市最大的Bug。」
打破規則,才有自己的規則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帥過頭」這三個字,都以為這是某種夜市牛排的名字,或是專門收抖內的網紅硬要取的浮誇藝名。但他們不知道,這名字背後是曾經在台灣房地產投資客鼎盛時期人稱——「三黃一劉」的黃家進,用三次破產、數次官司、一百段感情和交易六千間房子換來的。
我的人生沒有安全牌,只有「這把不All In就不會贏」的人生態度。我不是什麼出身豪門的富二代,而是從宜蘭田邊出生、赤腳踩過點仔膠、被小叔打到頭破血流的那種鄉下孩子。我的爸爸很早就走了,媽媽苦撐著家庭重擔,硬是把黃家的兄弟姊妹養大了。我是夾在中間的老三,從小就知道一件事:誰最不被注意,誰就最有空去觀察這世界的漏洞。
我發現這社會最大的Bug,就是每個人都在用學校教的方式過生活──考試、上班、繳稅、存錢、結婚、生子、揹房貸,每一樣我都做,但做的方法永遠跟別人不一樣。我買兇宅、買海砂屋、教仲介怎麼編話術、直播團購賣房、嗆央行總裁,淨幹一些會讓多數人覺得害怕的事。有些人是發現「規則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那種奇葩,這種人往往會成為「變數」,我帥過頭就是其中一個。
帥過頭就是永遠在稱霸╱搞亂房地產那個變數。
那不是書,是面子
我人生第一份正式的業務工作,是在「環球出版社」賣書,不是補習班那種教你考試的參考書,也不是坊間什麼健康養生知識,或看了會想丟掉的勵志書。我賣的是宗教書,而且不是小本,是那種一看就覺得「哇靠這個很貴!」的精裝本——叫做《聖諭》,十本書一組,售價八千元,有人還會一次買五組。
當時我剛從南亞塑膠工廠離職,整個人悶到快炸掉,剛好朋友介紹我去環球試試,說底薪一萬二,抽成百分之二十五,運氣好一單就可以抽兩千。聽起來不錯,我就去了。
第一天進公司,我就笑出來,因為整間辦公室擺的書,我連看都不想看。什麼猶太教、佛教、回教、基督教,還有印度教、東正教、道教,光是書名我就想睡覺。雖然書很厚、很重、很漂亮,但我心裡的第一句話就是:「這些誰會讀啦?」
說真的,我打從心裡看不起這種書,不是說宗教不好,而是一本書裡寫了十種宗教,到底想讓人信哪一種?我那時候站在書櫃前面,看著那一排燙金精裝硬殼,我想到的不是書,是「擺飾」。
對,你沒聽錯,我那時候心裡閃過一句話:「這東西不能當知識賣,要當裝潢道具賣。」
因為我太清楚了,如果你家牆壁空空,你要放什麼?放畫太老氣、放相片太私密、放神像壓力太大。那你能放什麼?放書,放一排硬殼燙金的書,誰來你家都會說你有在看書。
而且最好這些書他們看不懂,才更能撐出你的「神秘感」。你想想,一排書有佛、有基督、有密宗還有猶太,別人會覺得你信仰廣、學問深又有內涵。
但其實你只是懶得整理電視櫃的角落而已。
那時候我就知道,我要用這種角度下手。
我第一天跟著學長出去陌生拜訪,他一路講內容:「這一冊講佛教密宗的來源,那一冊分析十誡與塔木德的異同……」講到第五分鐘,客人就開始東張西望、喝水裝忙,整個人的靈魂已經飛出去三條街了。
我在旁邊看了半天,心裡想:「你講這麼多,客人又不是考神學研究所,講屁啊。」
回公司我就自己改話術。
我去按門鈴,一開門我就不講書,我說:「阿姨你這個牆有點空喔,如果放一排深色硬殼書,客人進來看到,會覺得你兒子在念研究所。」
阿姨聽完就笑了:「你講話很厲害喔。」
我進去坐,她開始問我書的內容,我只挑封面最漂亮那一本:「這本是印度教,裡面有很漂亮的祭壇照片。」雖然她根本沒聽進去,但看得很開心,因為她已經在幻想「擺起來很好看」。
我又說:「妳看這組書,如果放一排在佛桌旁邊,妳有拜佛、也有學問,叫『有香也有書』。」
她點頭了。
隔天我去追單,成交,第一個月我就成交了五組套書,加上零散的,我的抽成超過一萬五,連底薪一起領了十六萬。在那之前我的月薪還沒超過兩萬,直接上天堂。
但我其實心裡很清楚:我不是賣書,我是賣一個「看起來像有讀書」的生活樣子。
我以前在市場長大,太明白那種心情了。讀書對我們這種人來說,是一種奢侈,一種永遠沒機會得到的東西,偏偏全世界又都用「有沒有讀書」在看你有沒有料。這就變成一種「裝得出來,就可以偷渡地位」的工具。
那群買書的人,有些家裡佛桌旁放一套、有些放進玄關、有些乾脆直接鎖玻璃櫃。我知道他們根本沒在讀,但他們也不在乎。
他們只是想讓人一走進門,就知道「這家人有念書。」
我賣給他們的不是內容,是地位感,是「我也懂文化喔」的那種姿態。
有一次我遇到一戶人家,家裡牆壁上掛滿了證書、獎狀和畢業證書,全家都有念大學,但客廳裡空蕩蕩,我進去看了一眼就說:「你們家的榮譽牆很好看,但缺一個重量感,這種書不是要讀,是要讓人知道你們連宗教都懂一點。」那戶人家一次刷卡買了兩組。
我出門的時候,男主人還說:「我一直在等有人賣這種東西。」
還有一次是遇到一位補習班女老師,她問我:「你這套書內容談得很深嗎?」
我回她:「不深啦,裡面講得都淺淺的,重點是這套書的包裝設計,看起來讓人感覺讀者懂得很深。」
她大笑,當場下單一套。
我不是在騙人,我是在戳破那個表面。因為我知道,如果真的要讀宗教書,沒人會花四萬四買一套看不懂的書,通常會去書局買二手的,或買小冊子的先翻翻。
但如果是要撐場面,你就會需要這一排東西。
我曾經問過公司主管:「我們這套書有沒有人退貨的?」他說:「很少,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打開來看。」
我聽完點點頭,心想:「這世界最穩的交易,不是賣知識,是賣面子,因為面子你不能退。」
🧨【帥過頭語錄】:
「不是每個人都要讀書,但每個人都想看起來有讀書。」
****************************
殺進仲介業,一個月帶看兩百間
頂加不能做以後,我就知道這個行業差不多了。陳水扁當上台北市長,民國84年1月,政策一公布,整個頂樓增建市場瞬間冷掉。我就是專門做五樓加蓋這種的,一年不知道有幾十間這種案子跑在我手上,那時候做起來如魚得水,結果一下就斷了線。你問我什麼時候該收,我的答案是:「時機來了就得轉,不然等死。」
我沒等,我直接跳去做仲介。
說真的,賣房子這件事情,我是天生的啦,一般人做房仲三個月賣不到一間,我帥過頭第一個月直接賣六間。什麼叫做天分?這就是天分。
那時候我待的是「力霸房屋」,力霸集團的直營體系,進去沒多久,王令麟看到我的表現,馬上叫我做店長。一般人要五年業績好,才有機會升店長,我一個新人、三十八歲進去做第一個月,第二個月就升店長了。
我怎麼做到的?我跟你講,我做房仲不是在那邊穿西裝打領帶發DM,我是實戰派的。每一間接到的房子,我都會跟屋主說:「我幫你油漆、幫你打掃、幫你清垃圾。」那些舊東西、廢傢俱,全都處理掉。我不是紙上談兵,我是親自去清掃、去處理。
清乾淨之後再上漆,讓空間整個變大。當買方來看屋,一進門見到整間屋子明亮、乾淨又清爽,自然就會出價。而且屋主看到我這樣認真打理他的房子,還會不願意讓我幫他調價嗎?我說:「這間房子要賣得掉,價格要壓一下。」他也會同意,因為他知道我會賣。
所以我只要接到房子,基本上都可以賣掉。我不是在跟你開玩笑,真的,是天分,我從裝潢轉過來做仲介,根本就像是老鷹換了條跑道照樣飛。那時候在力霸,頭幾個月我跑的案量和成交的速度,其它店的老業務看了都傻眼,因為他們從沒看過這種新人。
你知道王令麟為什麼會那麼快升我做店長嗎?因為他們整個直營系統在虧錢,一年虧四千萬,六十家直營店,平均一家店一年就虧四十萬,那種時候,他只想減少虧損,不再投入成本。他要的是什麼?是加盟金,他想把原本虧錢的直營店,轉給我們這些業績做得起來的人當加盟主。
簡單講就是,你來接原本直營的點,我人給你、店也給你、房租你自己出,他就不管了,因為對他來說,他只是不想再每年燒四千萬。這個做法很聰明,你想想看,如果你要開一間新店,至少要停六個月,不知道燒多少錢,現在人家整套資源都給你,你下個月就可以進帳了。
所以他說你要付加盟金,沒錢也可以商量,反正他只要店轉出去就好。講白了,人對他來說也不值錢,資源都給你了,看你要不要賺。
那時候我雖然當了店長,但心情是輕鬆的,在這之前我都是當老闆,從裝潢、接案子、發工班到統籌進度,什麼都是我說了算,突然變成有人在上面管我,有制度、有流程、有KPI,我本來以為自己會很不習慣。結果反而覺得舒服。
真的,我在力霸那兩年,雖然只是店長不是老闆,但我每天很輕鬆。如果叫我再去當老闆,我知道會賺錢,但也不想了啦。
你們以為當老闆很風光?錯,當老闆你什麼都要扛、什麼都要煩,員工跑了、工地沒人、材料缺貨和客戶催進度,全是你的問題。我當店長的時候,只要管好人、把業績做起來就好,其他的交給公司處理,我只要賣房子,日子過得如魚得水。
那個時候我跑業績的方式,根本不是一般房仲能理解的。我一天可以帶看二十間房子,一個月下來超過兩百間,但我不是一間一間帶慢慢談,我是從砍價、整理到油漆,一條龍幫屋主處理好,直接現場成交。
這種做法,在當時還很少人敢這樣衝。那時候的房仲都很保守,一間接一間慢慢談,但我是走批發路線的,靠的是快速、效率和決斷力。
所以為什麼我敢說:「以後房仲不要拜土地公,來拜帥過頭吧!」因為我是這一行的祖師爺,我是從裝潢、翻修、轉做仲介、再進投資客模式的,是從現場一路拚上來的。
房子怎麼整理才好賣?我知道。
哪一種屋主講什麼話就是心動了?我聽得出來。
買方還價幾萬會收?我抓得準。
這些不是在辦公室可以學到的,是我一間一間拚出來的。
當你每天跟著泥作、油漆工、木工、搬運的師傅混,後來再進到屋主家談買賣,再進到投資市場看人家怎麼收房、轉手、裝潢、出售……走過這些路,你就不可能只是個「房仲」, 你會變成一台資料庫機器人,市場怎麼動你都知道。
裝潢、仲介和投資客,是我這輩子最有價值的選擇,哪一行我都沒白做,哪一個身分都讓我學到市場的肌肉。這些經驗,是從磚頭灰塵和牆壁裂痕裡面活生生挖出來的,不是光靠看房地產新聞就能懂的。
🧨帥過頭語錄:
「有時候你的成功,是對方故意讓你有機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