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 英國傳記文學史上著名的父愛創傷故事!
在這部自傳中,戈斯以自我表達為目的,講述了自己擺脫父權和宗教碾壓、走向自由與獨立的經歷,建構了一個與維多利亞時代父權觀念背道而馳的嚴父乃至惡父形象。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在傳記藝術層面融入現代小說的寫作手法,改變了傳統傳記的書寫規範。
作為英國「新傳記」的前奏,《父與子:信仰與偏見》開啟了現代派文學「反父權」的先河。
文章擬從倫理學、文學和心理學三個方面,揭示《父與子:信仰與偏見》「反父權」的主題。
目錄
前言 信仰的力量
第一章 靈魂深處的力量
第二章 叛逆的祈禱
第三章 母親的離世
第四章 自我意識的覺醒
第五章 日漸濃厚的偏見
第六章 局限意識的發生
第七章 偏執的愛
第八章 家庭管理制度的變革
第九章 靈魂深處的自我救贖
第十章 繼母帶來的變革
第十一章 成長的煩惱
第十二章 出現裂痕
後記 我渴望純粹而簡單的信仰自由
序/導讀
序
時下,小說的創作形式日新月異,卻也往往因過於粉飾美化而變得似是而非,因此也許有必要做出聲明:作者在講述下面的故事時,為了確保故事的嚴謹和真實,自始至終在刻意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從嚴格意義上講,如果故事不真實可靠,就是對那些有興趣拜讀本書的讀者的一種輕視。作為一種文獻資料,本書記載了那些早已匆匆而過、無可挽回的教育問題和宗教事宜。從這方面來說,它是對漸趨消亡的清教主義觀念開出的一份診斷;同時,作者也希望藉此令讀者有所獲益。
其次,本書還將作者嬰幼兒時期的道德和思想的演變過程呈現出來,這些非同尋常的境遇別具深意,定會讓那些有心之人獲得啟迪。作者注意到,寫過自己真實童年經歷的人,通常最初是不願下筆的,而往往是在歲月匆匆而過、記憶變得模糊之後,才想起拾筆追憶。也許這類自傳會走入一些通常的誤區,它們要麼過於多愁善感,要麼過於沉溺自我不能自拔。這篇回憶錄的作者認為,如果有必要對自己的早年時光進行反省,就該在記憶猶然鮮活之時進行,因為這時的他還未因歲月流逝而變得健忘或敏感,更不會滋生偏見。
書中提及的人物,除了兒子之外,沒有一個人健在了。只有這一點,可能對事實有所損害。雖然如此,為了避免出現任何冒犯行為,經過深思熟慮,作者還是對書中談及的大多數人物的名字都進行了處理。
作者本人也是匿名的,讀者無論認為他是熟稔的老相識也好,還是萍水相逢的過客也罷,都無足輕重,因此不必費盡心思加以掩飾或明確。
也許,對思想衝突的描述,在雜糅著快樂和幽默的同時,還應融入對最嚴肅話題的討論,但這並非是通常之法。本書講述的故事,卻無可避免地將兩者交織並行起來。誠然,有趣的書籍總想將趣味貫穿始終,可一旦神學驚醒了一絲笑容,就會遭到非議。生活的構成並非總是如此隨心所願,如果本書不能反映真實生活的一面,它就毫無意義可言。在本書描寫的故事中,悲喜交融的情景隨處可見,那些為故事的悲愴所感染的人們,不必努力尋求解釋:為何喜劇膚淺蒼白,而悲劇又總難以或缺?
1907年9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