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之世海明威:勇航的作家與亂世之海,戰爭的傷痕催生傳世名作,踏著生命的苦痛,登上諾貝爾文學巔峰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生活與鬥牛差不多,不是你戰勝牛,就是牛挑死你。」──海明威
他的生活超斜槓,作家×鬥牛×拳擊×打獵×捕魚×軍人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出類拔萃
他就像是鬥牛士,鬥的是生活與文學
他五度上戰場,重傷與殘疾也無法粉碎他的熱情
──鬥牛士總在最危險的時刻優雅閃避
他將文學的冰山理論發揚光大,創造以小博大的美感
──鬥牛士總以最鋒利的匕首一招斃命
他是以狂熱為信條的傳奇作家,海明威!
▎勝利就是正義,清教徒家庭中的拳擊手與戰爭狂熱者
從小遵守清規戒律的海明威深藏一顆躁動的心,他毅然報名了拳擊課程,被打得鼻青臉腫也不在乎,他渴望一切勝利,「打拳擊是為了取勝,不是為了打死人」,高中畢業後,他把目光投向風起雲湧的歐陸戰場,義無反顧地成為戰地醫療員,卻在一次前線任務中身受重傷,殘疾終生。
▎豐滿的理想對上骨感的現實,漫漫作家路
拿了英勇勳章回到美國的海明威發現現實的殘酷:退役軍人國家不養,身有殘疾卻無人幫,勳章甚至不能拿去典當,只能流落街頭受人唾棄。海明威也差點落得如此下場——求職被蒙騙,竟成詐欺犯的共犯,為報社寫稿的錢也少得可憐。還好他遇見了貴人,供他吃住、鼓勵他寫作,開啟他前往巴黎名流圈的大門,也漸漸在美國文壇嶄露頭角。
▎戰爭的回饋,身上的兩百個彈孔與兩部傳世名作
距離第一次上戰場、第一次做手術取出兩百多片碎彈已經過了十年,海明威這才沉澱下來,鼓起勇氣寫出當年戰場的經歷,催生了名作《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與《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讓他享譽全國,他是清醒者,帶領著「迷惘的一代」向前走。
▎《老人與海》的文學輝煌,攻頂諾貝爾文學獎
在海明威生命最後的十年,他完成了《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這成為他寫作之路的巔峰,這部作品也被社會肯定,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與普立茲獎,這個英勇一生的鬥牛士,總算在與文學的相互對抗中取得完美的勝利。
▎神祕家族詛咒,鬥過戰爭與文學,鬥不過自我
海明威的家族短短數十年就有五人自殺,其中一個就是海明威。他的身亡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因為身體病痛難耐;有人說因《老人與海》成就太高,他難以超越而感到生無可戀;也有人說就是精神疾病在作祟。無論如何,他鬥不過「自己」這頭牛,以一聲槍響和一地血泊結束自己傳奇的一生。
本書特色
海明威是二十世紀的重要作家,同時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在不間斷的自我超越與社會挑戰中勇攀文學巔峰。《老人與海》是他的傳世之作,《戰地春夢》與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齊名,海明威的生活可謂名利雙收,但他最終卻選擇了自我了斷。本書以小說般生動流暢的語言介紹海明威跌宕起伏的生命歷程。
目錄
序
成就與貢獻
地位與影響
叛逆青年
天資聰穎的孩子
深受祖父的影響
父母的雙重教育
度過快樂的童年
保留橡樹園傳統
爭強好勝的拳擊手
叛逆的文學青年
不上大學渴望參戰
初次參戰
明星報的見習記者
終於上戰場了
血與火的洗禮
身中二百三十七塊彈片
凱旋歸來的英雄
艱苦歲月
一段痛苦的歲月
重新振作起來
成為特寫作家
被父母趕出家門
遭受資本家矇蔽
有情人終成眷屬
決定定居歐洲
功成名就
在巴黎的新生活
常駐歐洲記者
長子約翰出世
夫妻感情的破裂
第一本長篇小說出版
品嘗成功的芳香
返回美國定居
喜歡西班牙鬥牛賽
在非洲大草原狩獵
快艇「拜勒號」
參加西班牙內戰
戰爭磨練
喪鐘為誰而鳴
在中國度過蜜月
在古巴的悠閒生活
海明威的游擊隊
海明威的戰爭功績
輝煌晚年
不想做廣告的名人
走進幸福的港灣
與海軍學員的聚會
飛機失事大難不死
《老人與海》和諾貝爾獎
與病痛抗爭
喪鐘為作家長鳴
附錄
經典故事
年譜
名言
序/導讀
序
厄尼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美國小說家。195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
海明威於1899年7月21日生於芝加哥市郊橡膠園小鎮。父親是醫生和體育愛好者,母親從事音樂教育。
海明威從小酷愛體育、捕魚和狩獵。中學畢業後曾去法國等地旅行,回國後當過見習記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志願赴義大利當戰地救護車司機。
1918年,海明威在前線被砲彈炸成重傷,回國休養。後來去加拿大多倫多市《星報》任記者。
1923年,海明威發表處女作《三個短篇小說和十首詩》,隨後遊歷歐洲各國。192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太陽依舊升起》,初獲成功,被稱為「迷惘的一代」。
1929年,海明威完成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長篇巨著《戰地春夢》,為他帶來了聲譽。
1940年,海明威創作了以美國人參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戰地鐘聲》,並且與許多美國知名作家和學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義抗爭。
1941年,海明威偕夫人瑪莎訪問中國,支持中國抗日戰爭。後又以戰地記者身分重赴歐洲,並多次參加戰鬥。「二戰」後定居古巴。
1952年,海明威名作《老人與海》問世,深受好評,翌年獲「普立茲獎」。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後來離開古巴返美定居。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因身上多處舊傷,百病纏身,精神憂鬱中用獵槍自殺。
成就與貢獻
海明威是蜚聲世界文壇的美國現代著名小說家,他的創作具有鮮明、強烈的個性特徵。海明威被稱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迷惘」是海明威創作個性的顯著特徵,是籠罩他全部作品的統一風格。
海明威的許多作品、許多主角都給人迷惑、悵然若失的印象,即使在那些現實性和傾向性很強的作品裡,也塗上了濃重的迷惘色彩。
在海明威的作品裡,最富有魅力和打動人心的,是他塑造的眾多在迷惘中頑強奮鬥的「硬漢」形象。
海明威的文體風格具有簡潔性、含蓄性等特點,最受人稱道。他的「冰山」理論精通現代敘事藝術,並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地位與影響
海明威是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作家。在創作上,海明威最鍾愛的主題是戰爭、死亡、男子氣概和愛情。這也是他一生生命的主旋律。
「死亡」和「男子氣概」,貫穿在海明威的全部創作中,成為他作品的主要風格特徵,再加上簡潔有力、充滿生氣與活力的語言,使他的創作在歐美文壇產生巨大影響,甚至在美國引起一場文學革命。
海明威的文風一向以簡潔明快著稱,俗稱「電報式」,他擅長用極精鍊的語言塑造人物。
海明威創作風格也很獨特,他一直都是站著寫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雙關妙語:「恕我不能站起來。」
海明威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對於海明威的評價,正如約翰‧甘迺迪總統所說:「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厄尼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