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與敦煌學 上冊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輯錄柴劍虹先生從二十世紀八○年來以來有關絲綢之路與敦煌學論文五十五篇(包括附錄二篇),從絲綢之路地名考、敦煌壁畫研究、敦煌學術史研究,到絲綢之路情緣、敦煌學及文化傳承,再到絲綢之路與敦煌學相關論著的序跋評介、相關講座、會議發言,全面展示了柴先生在絲綢之路與敦煌學方面的建樹與成就。柴先生既是該領域的知名學者,又是中華書局的資深編輯,他把絲綢之路與敦煌學的學術研究和自身的編輯生涯結合在一起,是專家型編輯的典型代表,本書就是重要的呈現。
目錄
上冊
我與絲路敦煌學 3
敦煌學與敦煌文化——在「敦煌與絲路文化學術講座」上的演講之一 9
敦煌文獻與西部開發——在「敦煌與絲路文化學術講座」上的演講之一 31
「瀚海」辨 57
「胡蘆河」考 65
輪臺、鐵門關、疏勒辨 71
「桂林」、「武城」考 79
胡旋舞散論 83
《貫雲石及其散曲》補敘 95
敦煌題畫詩漫話 101
與庫木吐拉有緣 107
我的克孜爾情結 115
敦煌文化遺產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特性 121
王國維對敦煌寫本的早期研究 147
「敦煌守護神」的回答 161
魂繫敦煌五十春——記「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先生 173
今天,我們怎樣守護敦煌?——紀念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六十週年暨常書鴻先生百歲誕辰 179
論「常書鴻精神」——在常書鴻先生一百週年紀念誕辰座談會上的發言 187
《敦煌學概論》前言 191
讀《蔣禮鴻集》的體會 195
獻給敦煌學百年的厚禮——《浙藏敦煌文獻》出版感言 201
《敦煌學述論》新版序言 205
《敦煌絲綢與絲綢之路》序 209
十年一劍,功力畢現——《敦煌經部文獻合集》讀後 213
絲綢與飛天 217
下冊
說「天衣」 229
壁畫絲蹤——兼及觀瞻斯里蘭卡石窟得到的啟示 237
俄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庫藏原德藏新疆壁畫簡析 243
敦煌古代體育與歲時節日文化 253
讀《吐魯番考古記》札記 263
談「別譯」——讀《吐魯番考古記》札記之一 277
生態環境與佛教石窟保護——以龜茲石窟的保護為例 285
附:佛教造像和石窟藝術的保護、研究、傳承、發展——在亞洲第二屆佛教文化節「佛教藝術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發言 295
關於如何推進石窟藝術研究的思考 299
龜茲學與國學 305
藏學與國學 313
注重敦煌學的學術背景與學術關聯 319
學術期刊的學術視野與創新——為《敦煌研究》創刊三十週年而作 325
探尋歷史文化傳承的蹤跡與規律——新疆文物學習札記 331
繼承發揚學術團隊精神——為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創建三十週年而作 347
國際敦煌學:世界學術之新潮流——兼談韓國的絲路文化與敦煌學研究 355
拓展學術視野,注重個案研究——在「敦煌服飾暨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學術論壇」上的主旨發言 363
關於「絲路文物」幾個問題的初步思考 367
關於構建敦煌學史的若干思考 373
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吐魯番學的一點思考 385
關於日藏敦煌寫本整理研究的幾點淺見 393
野馬倏忽掃塵埃——《野馬,塵埃》代序 397
《漢晉十六國木板繪畫》代序 401
多元、異彩 規範、創新——讀「敦煌講座書系」感言 407
《敦煌文選》序 413
《西域漢語通行史》序 417
《崑山識玉——回鶻文契約斷代研究》代序 421
《唐宋詞概說》代序 425
【附錄】 429
雪泥尋蹤——訪王國維、羅振玉京都舊居遺址隨筆 429
柴劍虹:交流,才能互以幸福相交換——《生活週刊》採訪紀要 夏楠 433
我與絲路敦煌學 3
敦煌學與敦煌文化——在「敦煌與絲路文化學術講座」上的演講之一 9
敦煌文獻與西部開發——在「敦煌與絲路文化學術講座」上的演講之一 31
「瀚海」辨 57
「胡蘆河」考 65
輪臺、鐵門關、疏勒辨 71
「桂林」、「武城」考 79
胡旋舞散論 83
《貫雲石及其散曲》補敘 95
敦煌題畫詩漫話 101
與庫木吐拉有緣 107
我的克孜爾情結 115
敦煌文化遺產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特性 121
王國維對敦煌寫本的早期研究 147
「敦煌守護神」的回答 161
魂繫敦煌五十春——記「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先生 173
今天,我們怎樣守護敦煌?——紀念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六十週年暨常書鴻先生百歲誕辰 179
論「常書鴻精神」——在常書鴻先生一百週年紀念誕辰座談會上的發言 187
《敦煌學概論》前言 191
讀《蔣禮鴻集》的體會 195
獻給敦煌學百年的厚禮——《浙藏敦煌文獻》出版感言 201
《敦煌學述論》新版序言 205
《敦煌絲綢與絲綢之路》序 209
十年一劍,功力畢現——《敦煌經部文獻合集》讀後 213
絲綢與飛天 217
下冊
說「天衣」 229
壁畫絲蹤——兼及觀瞻斯里蘭卡石窟得到的啟示 237
俄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庫藏原德藏新疆壁畫簡析 243
敦煌古代體育與歲時節日文化 253
讀《吐魯番考古記》札記 263
談「別譯」——讀《吐魯番考古記》札記之一 277
生態環境與佛教石窟保護——以龜茲石窟的保護為例 285
附:佛教造像和石窟藝術的保護、研究、傳承、發展——在亞洲第二屆佛教文化節「佛教藝術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發言 295
關於如何推進石窟藝術研究的思考 299
龜茲學與國學 305
藏學與國學 313
注重敦煌學的學術背景與學術關聯 319
學術期刊的學術視野與創新——為《敦煌研究》創刊三十週年而作 325
探尋歷史文化傳承的蹤跡與規律——新疆文物學習札記 331
繼承發揚學術團隊精神——為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創建三十週年而作 347
國際敦煌學:世界學術之新潮流——兼談韓國的絲路文化與敦煌學研究 355
拓展學術視野,注重個案研究——在「敦煌服飾暨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學術論壇」上的主旨發言 363
關於「絲路文物」幾個問題的初步思考 367
關於構建敦煌學史的若干思考 373
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吐魯番學的一點思考 385
關於日藏敦煌寫本整理研究的幾點淺見 393
野馬倏忽掃塵埃——《野馬,塵埃》代序 397
《漢晉十六國木板繪畫》代序 401
多元、異彩 規範、創新——讀「敦煌講座書系」感言 407
《敦煌文選》序 413
《西域漢語通行史》序 417
《崑山識玉——回鶻文契約斷代研究》代序 421
《唐宋詞概說》代序 425
【附錄】 429
雪泥尋蹤——訪王國維、羅振玉京都舊居遺址隨筆 429
柴劍虹:交流,才能互以幸福相交換——《生活週刊》採訪紀要 夏楠 433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