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之爭:語文、教育、國族的百年戰場
內容簡介
	語文是儲存文化和傳播文化的主要載具;文言文(古文)是過去的當代文學,現在白話文也將成為未來的古文,價值等同。
	
	胡適等提倡「五四白話文學運動」的大師,都是熟讀古書、擅長文言的學者。胡適白話寫的好,是因為他有深厚文言和古書的底韻,讓他一輩子受用。
	
	「文白之爭」,討論的既是文言白話文的比例及選文篇章的問題,又不限於此,不同的觀點,搖搖指向各自理想中國語文教學的目標,再以此規劃達到目標的方法。
	
	今天談國語文教育,當然要考慮目前的時空環境背景,做一些變革,但改革是為了鼎新,所有的改革都是為了走出困境的需要,必須把握「時中」原則,獲得大家的信任才能成功。因此,108新課綱、新教材,都要具有本土特色,又能接軌傳統、交通世界。它是舊裡開新,而非無中生有的新。
	
	民國107年由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文系、國語文教學中心舉辦第三屆「建構/反思國文教學」學術研討會,邀請許多國語文教育專家學者,以及從事語文教育的專業教師,採多元觀點,跨領域發聲。本書收錄21位專家學者的文章。期使能帶領學界重新省思白話/文學的重新定位,更能有效改善國文教學。
	
	多元要有價值,價值又有大小的先後順序,這是處理事情的重要原則。時空不斷的在變化,適者生存,所以必須文白合作共生,應變求通。
目錄
	校長序
	院長序
	李威熊老師序
	
	專題演講
	1、文白爭什麼?──素養教學與課綱體制的省思--陳昌明
	2、舊體制舊體制與新思維──我看「文白之爭」--陳萬益
	
	議題討論
	
	1、 傳統文學脈絡的語文反思
	●以譯為戲:「古代廢文」的口語改作現象-高大威
	●名言概念與真實的存在-從熊十力《新唯識論》「文言本」到「語體本」的改寫說起-廖崇斐
	
	2、 當代╱台灣文學脈絡的語文反思
	●國文課本裡的台灣文學:以賴和作品為例-蔡明諺
	●移動中的邊界:白話詩如何現代?如何是詩?-徐培晃
	
	3、官方課綱與教材體現
	●12年國教國語文課綱文白之爭的脈絡與文化析論-翁聖峰
	●12年國教國語文課綱研修歷程展演與反思-林淑貞
	●蔡明原-興趣、啟蒙以及規訓:1950 年代國語教科書中的兒童文學
	
	4、不同體系的教學現場
	●潘麗珠-國文教師的教學主體能動性
	●王慧茹-多元選修跨域教學-以南湖高中「經典藝次元-經典詮釋與文創美學實踐」為例
	●萇瑞松- 108課綱技高國語文教學的常與變--以臺中工業高級中等學校為例
	●盧其薇-華德福教育中的詩性智慧—以莊子寓言為例
	●陳鴻逸-文白論爭外的國文教學:關於一個技專院校教師的實踐與思考
	
	5、多元觀點,跨域發聲
	●陳達武-「國語」教學的本質
	●江惜美-華語文言文教學的翻轉---以〈五柳先生傳〉為例
	●朱家安-義務教育和古文必修的合理性
	●王嘉弘-從出版社角度來看多媒體在國中國文教學的運用--以南一書局為例
	
	6、語文教育背後的國族構圖
	●游盛冠-人文主義與「不涉政治」的高中國語文課綱修訂爭議
	●萬胥亭-當代中文語境的文白之爭與紙本時代終結的語文倒退
	●謝世宗-文言文之必要?國族建構、民主體制與本土化浪潮的糾葛
	
	跋
序/導讀
	序
	
	國語文教育的理想與落實
	
	逢甲大學於103學年度成立「國語文教學中心」,以實際的行動證明對國語文教學的重視,並且思索,學生從國小開始經歷12年的國語文教學之後,到了大學階段,「大學國文」所承擔的責任與理想。
	
	進一步問,語文教育最終的理想是什麼?對此,《論語》提及,學詩可以言、可以授之以政、可以使于四方、可以興觀群怨、可以事父事君、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從中便明白昭示了語文藝術的多重價值,既是個人的感發、也是群體的心聲,除此之外,還具備使于四方的表達實用功能、體現事父事君的倫理價值、並延伸觀察世界的觸角,更甚者還能溝通凝聚眾人、落實執行政務。即便當今社會的發展愈趨多元,諸如環境、科技等議題非古人所能預料,但是以現今的眼光來看,前賢所高舉的語文教育目標,仍是何其恢弘的胸襟!兼容個人與社會、感發與實用。
	
	這幾年台灣社會藉著12年國教課綱調整的契機,各界不斷反思國語文教學的目標、方法,不同的理想不斷交互辯證,最終以「文白之爭」為爆發點,討論的既是文言白話文的比例、以及選文篇章的問題,但又不限於此,不同的觀點,搖搖指向各自理想中國語文教語的目標,再以此規劃達到目標的方法。
	
	既是如此,何不平心靜氣,好好交流各自理想的藍圖、進而討論執行時可能遇到的考驗。為此,本校國語文教學中心以「文白之爭」為主題,辦理「第三屆建構╱反思國文教學學術研討會」,以國語文教學為出發點,透過不同的子議題,多面探照,既有古今語文脈絡的反思,也有不同學制的教學現場情況;既邀請參與課綱制定的專家,娓娓詳述課綱演變始末,也從外文、哲學、出版社等不同領域切入剖析。
	
	在AI、影音的時代,人與人的溝通、共鳴越發顯得困難而重要,大學兼具教學與研究之責任,本校國語文教學中心試圖以此研討會,回應社會的議題。感謝各界先進能蒞臨本校,共同研商國語文教學之大計。今集結會議成果,本人謹代表逢甲大學,感謝與會的學者、站在國語文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並真切相信,在爭議中沉澱的經驗,都能化成後續的養分,讓國語文教學更進一步。
	
	逢甲大學校長   李秉乾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