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漢文與東亞世界:從東亞視角重新認識漢字文化圈

就算同樣用漢字,不代表東亞世界的我們都一樣!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2)
  • 2個人喜歡
  • 79 316
    40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亞洲史地東南亞史地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金文京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金文京
  • 出版社: 衛城出版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2/05/05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為什麼說不同語言的人,在古代可以用同樣的文言文筆談?

‧日本人、韓國人都能直接用自己的語言,唸出《論語》的內容?

‧「訓讀」到底是什麼?

‧中國翻譯佛經竟影響了日本跟朝鮮半島的世界觀?

‧越南文原來受到中文影響這麼深?

‧元朝的文體竟然在日本可以找到對應?

‧契丹人原來也會寫漢詩?

 

就算同樣用漢字,不代表我們都一樣!

 

跳脫中國中心論與漢字文化圈的「同文」迷思,

重新以全東亞格局,

一窺你所不知道的漢字漢文故事

 

精通多國語言,作者自著自譯|中文版全新增補內容◢

 

漢字,起源於上古中國,傳播則遍及東亞,日本、朝鮮半島、越南,以及周邊歷朝歷代的各民族,皆深受其影響。時至今日,除了中文世界外,日本也依舊使用漢字,所以懂中文的人,無論是去日本旅行或是看到日文標示,經常倍感親切。亦曾有日本學者將東亞視為「漢字文化圈」,認為漢字與漢文曾經是東亞的書面通用語(lingua franca),不同語言、文化的人們,都能透過漢字來「筆談」交流。

 

然而,即便漢字是全東亞共同享有的符號系統,具體的使用情況卻大不相同,小至單一漢字的讀音、大至語法語序,最終導致口頭上說的與書面紙筆寫下的,其實有不少落差及相異。表面上起來,寫的同樣都是漢字,但在背後,這些差異卻竟逐漸催生出各地對於漢字的不同利用方式,甚至有的以漢字為基礎,創造出屬於自身的符號系統,最終也形塑各種不同的語言觀、民族觀、世界觀。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關鍵,莫過於「訓讀」(kundoku)。所謂訓讀,是指古代中國近鄰的異民族,因為語言不同,所以在閱讀文言文的時候便發展出一種特殊的解讀方式,其會在文字旁邊加註符號,用以標明調動文字的順序,方便理解。這種方法至今在日本仍於國民教育中延續著,而韓國、越南等國在歷史上,也都曾經有過類似的現象。

 

這種顛倒語序、便於理解的方法,最早可上溯至古代漢譯佛典的過程,是古代東亞不同文化接觸、交流的印記。但是這套方法對於中文母語使用者來說,卻相當陌生;從傳統中國中心的價值觀來看,這套方法也屬於非正規的變體漢文。而且,隨著東亞的現代化,除了日本之外,各地也幾乎忘卻這個歷史交流的過程。然而,非正規、變體,也同時意味著豐富的可能性,能開拓我們的認知與想像。《漢文與東亞世界》便是從這樣的角度切入,透過考察日本、朝鮮半島、越南,以及歷史上契丹、回鶻等不同使用漢字、漢文的情況,來探討東亞各國不同的語言觀、價值觀、國家觀以及世界觀。

 

本書原為二○一○年日本岩波書店所出版的《漢文と東アジア—訓読の文化圏》。作者金文京教授精通日、中、韓等語言,此書亦由作者本人翻譯,並針對中文世界讀者加以解釋,更補充了近年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與臺灣相關的部分,幾乎已是一本全新著作。作者綜合文學及史料解讀,重寫漢字與漢文的身世脈絡,是此一主題新穎全面且深入淺出的難得著作。

 

這本書除了能打開讀者眼界之外,也能讓我們反思自身認知,破除刻板印象:即使同樣都使用漢字,但並不表示漢字就將整個東亞世界給同質化了,反而,是在看似相同的表象之下,潛藏著許多我們過往並不清楚理解的獨特性與差異。透過考察歷史上漢字漢文如何被使用的另一條身世脈絡,我們才更可能鑑往知來,思索未來應該走往何處。

 

得獎紀錄

 

★☆角川財團學藝賞(第九回,2011年)得獎作☆★

 

名人推薦

各界專業推薦(依照首字筆畫排列)

 

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朱秋而(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前校長、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講座教授)

陳培豐(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陳茻(與點堂創辦人)

廖肇亨(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謝金魚(歷史作家)

 

各界好評

 

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所討論的漢文訓讀,立下此研究的新典範。」

 

朱秋而(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金文京教授是東亞比較研究第一人,本書深入淺出,論點鞭辟入裏。」

 

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前校長/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講座教授):

「本書收集大量文本資料,精闢梳理東亞漢字文化圈的訓讀問題,有助於讀者對近代東亞的語言文化之理解。」

 

陳茻(與點堂創辦人):

「當中國不再是東亞文化圈的唯一光源,一切又將被如何看待?本書所論及的,或許是這個世代的東亞文化圈,最迫切需要知道的事。」

 

廖肇亨(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金文京教授精通中、英、日、韓文各種語言,與臺灣學界淵源深厚,是東亞文化交流此一領域最重要的領軍人物。」

 

謝金魚(歷史作家):

「同文必然同種嗎?終於有一本書打破了漢字文化圈的迷思!」

 

作者

金文京

 

一九五二年生於日本東京。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畢業。京都大學大學院中國語學文學專業博士課程畢業。曾任慶應義塾大學副教授、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專攻中國文學。特別擅長全角度研究小說與戲劇以及說唱文學,在各自產生的社會背景下探索其相互關係。

 

主要專著有《花關索傳研究》(合著,汲古書院)、《中國小說選》(角川書店)、《教養中國語》(大修館書店)、《三國志演義的世界》(東方書店)、《三國志的世界》(講談社;臺灣由臺灣商務翻譯出版)等。

 

目錄

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 漢字、漢文在東亞
一、在日本車站買車票
二、東亞漢字文化圈的特徵
三、漢字的讀音──音讀和訓讀
四、漢文的讀法──訓讀
五、筆談──世界上罕見的溝通方式
 
第二章 日本的漢文訓讀
一、日本訓讀的方法
二、漢字的訓讀(kun-yomi)
三、漢文訓讀和佛經漢譯
四、訓讀的語言觀及世界觀
五、訓讀的演變
 
第三章 東亞的訓讀
一、朝鮮半島的訓讀
二、朝鮮半島訓讀的語言觀及世界觀
三、其他鄰近民族的訓讀現象
四、中國的訓讀現象
 
第四章 書寫漢文──東亞漢文的多種文體
一、東亞的漢文、漢詩
二、東亞各國語言的詩
三、東亞的變體漢文

 

序/導讀

中文版自序

 

古代中國人對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的知識,也許好比現在的美國人對東亞的瞭解。據說,美國好多人都分不出中國、朝鮮、韓國、日本的差別,對地理位置的印象模糊不清,甚至有人誤會朝鮮、韓國、日本都講中文。唐代詩人錢起有〈送陸珽侍御使新羅〉詩、也有〈重送陸侍御使日本〉詩(均見《全唐詩》卷二百三十七),新羅是古代朝鮮國名,是三韓的後身。而〈使日本〉詩開頭卻說:「萬里三韓國,行人滿目愁。」可見錢起對日本和三韓的差別好像不甚了了。還有唐代詩僧無可的一首詩,題為〈送朴山人歸日本〉(《全唐詩》卷八百一十三),姓朴的一般都是新羅人,可見無可可能也混淆了新羅和日本。無可是中唐詩人賈島的從弟,賈島有〈送褚山人歸日本〉詩(《全唐詩》卷五百七十三),看來這個褚山人也不一定是日本人。

 

現在的中國人當然不同於古人,對這些鄰近國家的情況,基本上有正確的認知,但未必對這些國家的歷史、文化有較深的瞭解。而韓國、日本的大學生,無論是什麼專業,能夠背誦秦漢到明清中國歷代王朝之名,或者對蜀魏吳三國的人物、故事如數家珍的,大有人在。反之,例如日本的南北朝在什麼年代?是怎麼個情況?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是哪三個國?中國的大學生能夠正確回答的,恐怕不多。總之,中國人對鄰近國家的知識遠不如鄰近國家的人對中國的瞭解。

 

這也是當然的。過去很長時間,中國是東亞唯一的文化光源。中國鄰近的國家都受到中國文化的極大影響,而鄰近國家的文化對中國幾乎沒有什麼影響。過去東亞的文化流向是一邊倒的,中國人不關心鄰近國家的文化、歷史是無可厚非的。可是,現在就不同了。交通工具的發達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人際交流比以前遠為頻繁。且大家已有共識,應該以平等互惠為原則,促進友好關係。而東亞各國對於對方的文化、歷史的瞭解,彼此之間卻有偏差,不得不說是一大缺憾。為了進一步發展彼此之間的平等互惠關係,最好要化解這種互相認知所存在的偏差。

 

中國人對鄰近國家文化的最大誤會,大概是漢字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漢字是中國的文字,也曾是東亞共同的文字。中國人認為鄰近國家既然使用漢字,就應該屬於中國文化圈,雖然不是「同種」,「同文」應該沒有問題。其實不然,鄰近國家雖然使用過漢字,但具體情況跟中國大不相同。第一,漢字的發音不同,這還可比擬於中國方言之間的不同音。更重要的是文章的讀法不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的漢文訓讀。訓讀是用日語來直接閱讀漢文的獨特方式,而這種獨特的讀法也曾流行於朝鮮,類似的現象在東亞各地不乏其例。再者,這些國家的人用漢字寫的文章,跟中文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有全部用漢字寫,中國人卻完全看不懂的文章。因此,所謂「同文」充其量是同文字,不能說是同文化。對這一點,中國人的理解顯然不夠。

 

而圍繞漢字的不同文化的背後,其實隱含著各自不同的語言觀、國家觀乃至世界觀。東亞不像歐美、中亞等別的文化圈,沒有統一的世界觀。例如現代以前的中國和鄰近國家的外交關係,在中國來看,只有朝貢、冊封一途。也就是說,外國向中國皇帝朝貢,中國皇帝就把當地的元首封為國王。可是從鄰近國家來看,並不是那麼一回事,情況很複雜。越南向中國朝貢,被封為國王, 回過頭向國內卻自稱皇帝,稱中國為北朝,自居南朝,是南北朝平等關係。日本則一直不承認朝貢,唯一的例外是室町時代的幕府將軍曾幾次向明朝皇帝朝貢,被封為日本國王。豈知幕府將軍之上還有天皇,天皇才是日本的元首,當時的中國人對此不甚瞭解。按照這個邏輯,中國皇帝和日本天皇也是平等關係。朝鮮因地鄰中國,在十九世紀末大韓帝國成立以前,始終不敢稱帝,卻在 國內自視為「小中華」,反而把中國看成是夷狄。東亞各國的外交就是如此爾虞我詐,詭譎叵測。總之,通過使用漢字、漢文的不同情況,來探討東亞各國不同的國家觀和世界觀,就是本書的核心主題。

 

這本書是二○一○年我在日本岩波書店出版的《漢文と東アジア—訓読の文化圏》的翻譯。日文版的很多內容,都以日本讀者人人皆知的事實作為前提進行敘述,而中文世界的讀者多半不知道這些日本讀者熟悉的事實,需要說明。因此,我做翻譯時,就做了大量的補充,也改寫了好多地方,說是翻譯,其實等於新書。我以前用中文寫過學術論文多篇,卻沒有寫過以一般讀者為物件的通俗性的書,因此難免出現不順暢或晦澀之處,希望讀者原諒。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05230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2 則好評)
  • be******a01 說:
    2023-02-08
    作者藉由比較中日韓文漢字的用法與字序,來分析漢字在不同語言裡面的特色,以及翻譯上特別的地方,以增進讀者對漢字更深一層的了解。
  • a2****740 說:
    2022-09-09
    本書介紹了漢文在前近代日本、韓國及越南的發展,不過多數是介紹日本的訓讀發展,作者認為日式訓讀法等於是以日文語序解讀外語,如果不要執著於血統論的話,以訓讀方式從文言文翻譯成現代華語或許可以產生新的思維。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