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英文時事閱讀選2024版(附QR Code 線上音檔)

透過 46 篇時事讀懂世界脈動
  • 79 332
    420

出版情報

世界就是一場活生生的八點檔,沒有人能只是站在角落看戲

2023/12/18 這些年,我身邊與國際情勢有關的話題中,除了新冠疫情外,莫過於「日圓貶值」。猶記2011年時,日圓對臺幣匯率一度站上0.39的高點,但現在卻跌到逼近0.2。對觀光客來說,這當然是個利多好消息,但對於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人而言,可能就未必如此了。對日本人來說,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是出國遊玩變貴了;但對投資者來說,購買日本商品的成本下降,有利於加大對日本的投資力道;而日本身為世界主要出口國,日圓貶值對亞洲國家相關競爭性產品的出口來說,也會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會影響這些國家的貨幣政策。 貨幣的升貶不過是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背後的原因和影響,則是很多人可能連想都沒想到的。能掌握這些面向,才有可能做出更好的決策,或至少不至於讓自己的資產縮水;而這一點,正是《不當世界的局外人》一書中對「國際觀」的定義: 「國際觀就是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可預測,進而做出對你或你所在群體最有益的決定。」 日本實體Suica卡(西瓜卡)大缺貨是近期另一項熱門話題。這個現象是全球晶片荒的結果;全球晶片荒,則與美中兩國經濟戰、新冠疫情造成的工作型態改變,以及半導體需求的增加脫不了干係。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到,不論是貨幣的升值或貶值、股市的漲或跌、國與國的合作或反目……都是各方因素糾纏後的結果,很難出於單一因素,也很難光憑自己的意志決定。一如本書所說,任何家庭瑣事背後,「都能在後頭拉出一顆圓滾滾的毛線球,跟世界的另一端牽上線。」 早就沒有人能置身世界之外了。守著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大喊「帝力於我有何哉」的場景終究只能存在於上古傳說;「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放在現代也只能說不切實際。個人的選擇和行為在細微處影響著社會,國際之間的關係也會反過來影響個人的選擇和行為。當原有的視角和觀點已經不夠用,我們卻沒有找到更好的工具來釐清現象背後的脈絡時,就只能被動接受結果,甚至是站在原地挨打──臉都打腫了,還不知道是誰下的手。 讀懂國際情勢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一種實用的技能,能指引我們在個人和社會層面做出更好的決策。比方說,對各國局勢及全球產業的了解,能讓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對不同歷史文化的了解,除了能幫助我們掌握跨文化溝通、培養同理心,也能改善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更進一步來說,還能幫助我們客觀了解每個國家的的優缺點;此外,越深入了解這個世界,就越有可能讓自己的聲音傳達出去,甚至影響國家或整個世界的走向。 不知道怎麼開始嗎?我這裡有一本書《不當世界的局外人》,它很好的(塞進你懷裡),你看看,我們就當結個緣(被拖走)……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英日韓語言學習/檢定 66折起!↓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EZ TALK 帶你回顧 2023 年度話題事件──

11 大領域 × 嚴選 46 則新聞 × 800 個關鍵字彙

涵蓋新奇、娛樂、國際、經濟、科技、犯罪、
環境、體育、健康、教育、影劇等主題,
透過 46 篇時事讀懂世界脈動,
看國際新聞拓展英語學習視野!


本書特色

1. 掌握 11 大領域共 46 則年度國際時事
搜羅當年度重大事件如「查爾斯三世加冕」、「矽谷銀行倒閉」、 「科技業裁員潮」等;其他趨勢話題則有「一週工作四天實驗」、「美國編劇大罷工」、「哈佛 AI 講師」等。透過 46 篇英文文章一覽全球動態,掌握新聞時事不落後。

2. 強化深度閱讀的 800 個關鍵字彙及片語
閱讀長篇時事英文最大問題之一,就是不認識各領域專門用語及習慣用字,常常深感學校所學單字不夠用!本書精選 800 個新聞關鍵字及常用片語,符合英檢中級至中高級程度,幫助你循序漸進提升原文閱讀理解力。

3. 學習單元「EZpedia」解說專業知識用語
新聞英文中的專業術語讓你感到閱讀吃力嗎?各篇文章下的「EZpedia」會補充知識用語及背景知識,詳細解說專有名詞的意涵,系統化閱讀才有效率。本書不只是學英文而已,而是廣泛認識商業、科技、環境、教育等各領域新知!

4. 熱議話題:AIGC 大生成時代
2023 年可說是生成式 AI 元年,各種生成式 AI 應用不斷推陳出新,市場卻彷彿未見飽和跡象。本書邀請了三位鑽研 AIGC 的專業人士撰寫專文,帶領 EZ TALK 的讀者認識這項技術分別在教學現場、職場實務、語言學習的應用方式。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EZ TALK 英文時事閱讀選 2024 版》。

專業推薦

王善│央廣英語主持人、《換日線》專欄作者
周昱翔│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英文閱讀技術》作者
黃晴│IG 坐島觀天_國際新聞 創辦人
齊斌│英語名師 & 多益英檢語言暢銷書作者
(依首字筆畫順序)

 

作者

EZ TALK編輯部
 
一群熱愛外語教學的出版人,視語言為溝通視野、拓展生命的裝備,立志做優質好書與世共享。
 
Judd Piggott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中文系畢業,EZ叢書館總編審,曾任國家中央圖書館編譯、《光華雜誌》翻譯、時代雜誌《TIME Express》總編審、留學代辦中心翻譯。

譯者簡介

黃書英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東亞研究學士,聖荷西州立大學(SJSU)圖書館與資訊學碩士。曾任《世界日報》舊金山社新聞編譯,現為自由譯者。

 

目錄

Part 1 Short News 短篇報導
Section 1  Novelties 新奇
1-1    青少年送出一萬六千份情人節卡片給弱勢族群
1-2    歐洲第一隻穿山甲寶寶在布拉格動物園出生
1-3    壽司恐怖主義在日本引起炎上
1-4    麥當勞推出植物系麥克雞塊

Section 2  Entertainment 娛樂
2-1    臺灣父女檔奪葛萊美獎
2-2    楊紫瓊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創造歷史
2-3    《霍格華茲的傳承》經過漫長等待終於問世
2-4    超級任天堂世界將在奧蘭多開幕

熱議話題 AIGC 大生成時代
I    Alpha 世代與 AI 共學的未來/林穎俊
II    職場人的 ChatGPT 使用指南/林鼎淵
III    ChatGPT 高效英文學習法/田存聖

Part 2 Long Reads 深入報導
Section 3  World 國際局勢
3-1    強震襲擊土耳其
3-2    英國禁止政府裝置使用抖音
3-3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加冕典禮
3-4    英國一週工作四天的實驗證明可行

Section 4  Business & Economy 商業經濟
4-1    Z 世代面臨前所未有的工作壓力
4-2    2023 年科技業加速裁員
4-3    矽谷銀行的倒閉會導致金融危機嗎?
4-4    金磚國家貨幣是否能取代美元?

Section 5  Technology 科技新知
5-1    藝術家揭露獲獎照片是以人工智慧生成  
5-2    美國編劇因酬勞和人工智慧而罷工
5-3    非典型韓國流行偶像 MAVE:
5-4    人工智慧教父示警

Section 6  Crime 犯罪
6-1    科羅拉多食人者艾弗帕克
6-2    蒙特利公園市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
6-3    佛州女子感情詐欺被判定有罪
6-4    英國國民保健署護士謀殺案的陪審團退庭商議

Part 3 Extra Credit 延伸閱讀
Section 7  Environment 環境生態
7-1    德國關閉最後幾座核電廠
7-2    法國禁止短程航班
7-3    美國東海岸霧霾籠罩
7-4    LVHM 員工將接受環境保護培訓

Section 8  Sports 體育
8-1    大谷翔平榮獲世界棒球經典賽 MVP
8-2    奧斯塔朋科贏得伯明罕精英賽冠軍
8-3    雷德基奪得世界游泳錦標賽金牌
8-4    麥克康利榮獲 NBA 最佳運動精神獎

Section 9  Health 健康
9-1    新研究支持新冠病毒源自動物
9-2    眼藥水因導致死亡和失明而被召回
9-3    在微生物組中發現運動相關的訊息
9-4    首次由無人機運送肺臟

Section 10  Education 教育
10-1    英國首相蘇納克將數學定為 18 歲以下必修課
10-2    美公衛署總署長警告未成年使用社群媒體的風險
10-3    隨著大學關閉,精英學校蓬勃發展
10-4    哈佛大學將增設人工智慧講師

Section 11  Must-See TV Series & Films 推薦影劇
11-1    2023推薦影集:《最後生還者》、《怒嗆人生》、《西遊 ABC》
11-2    2023推薦電影:《蜘蛛人:穿越新宇宙》、《芭比》、《奧本海默》

序/導讀

編輯序

今年邁入尾聲之際,EZ Talk 編輯群再度與讀者們一同回顧當年度國際新聞消息。2023 年在新聞台與社群動態上持續被大眾討論的事情,大概不脫離以下這三件:科技業裁員潮、AI 生成內容、一週工作四天。2022 年至 2023 年的科技業裁員潮主要被歸因於 COVID-19 嚴峻疫情所導致的工廠關閉、俄烏戰爭影響原物料及其成本、前幾年的過度招聘。而美國也另有報告指出 AI 也是裁員的原因之一。2023 年可說是生成式 AI 元年,每天都有各種推陳出新的 AI 應用與模型,生成式 AI 的魅力就在於人人皆可用,人人皆會用。各位讀者之前的社群動態牆上是不是也充滿了其他人的「美式 90 年代 AI 畢業照」呢?

雖然一些人對生成式 AI 抱持新奇和樂觀的態度,認為善用這項工具不只可以解決許多重複性的日常工作,也可以省下耗費技術和腦力的工作時間,也許未來靠著生成式 AI,說不定將可以實現「一週工作四天制」呢!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生成式 AI 將會取代他們的工作,美國編劇和演員就因此掀起了大罷工,當然罷工還包括其他原因。

提到 AI 引起的裁員和罷工,不知道職場上最年輕的 Z 世代是否也頗有感觸?有篇文章就報導了 Z 世代是工作壓力最大的族群!很多人解決壓力的方式就是滑臉書、刷 IG 或抖音,不過近年已有許多公司組織和政府機構,因為背後的中國政府因素而禁止員工使用抖音。英國就禁止在政府設備上安裝抖音。除了國際間的利益因素,美國公衛署總署長也警告未成年使用這些社群媒體的風險。

除了科技相關新聞事件,本書也將回顧諸如土耳其地震、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加冕、金磚國家貨幣的討論、大谷翔平經典賽 MVP 等等,希望讀者們能夠透過本書這 46 篇英文時事文章,在學習英文的同時一併拓展閱讀世界的角度!
 

EZ Talk 編輯部

 

試閱

Tech Layoffs Accelerate in 2023

 

2023 年科技業加速裁員

 

Facing an uncertain global economy and slowing revenue growth, technology companies have picked up the pace of layoffs in 2023, with total staff reductions exceeding those of the previous year. Tech stocks have also been in a tailspin for most of the last 12 months, contributing further to layoffs in the tech industry after the pandemic years of growth.

 

面對全球經濟的動盪和營收成長緩慢,科技公司在 2023 年加快了裁員的步伐,總裁員人數超過前一年。過去 12 個月的多數時候,科技股也一直處於下滑狀態,科技產業在經歷了疫情期間的蓬勃發展之後更加重了裁員的情形。

 

Even tech giants like Amazon, Meta (formerly Facebook) and X have carried out mass layoffs, with Jeff Bezos’ company topping the global ranking with 18,000 job cuts. This represents 6% of Amazon’s 300,000-person corporate workforce. On January 19, Microsoft announced it would reduce its workforce by about 10,000 employees. And a day later, Google parent Alphabet announced it would cut 12,000 jobs. The winter months have been especially difficult for tech companies and startups.

 

就連亞馬遜、Meta(前身為 Facebook)和 X(舊名 Twitter)等科技巨擘也進行大規模裁員,其中貝佐斯的公司以裁員 1.8 萬人位居全球榜首,此規模佔亞馬遜 30 萬名企業員工的 6%。1 月 19 日,微軟宣布將裁員約 1 萬人。一天後,谷歌母公司字母控股宣布將裁員 1.2 萬人。對科技公司和新創公司來說,今年冬季尤其艱困。

 

In November 2022 alone, over 50,000 tech workers were let go globally. Meta fired 11,000 employees, Amazon let 10,000 workers go, and Salesforce laid off another 1,000 following previous waves of layoffs. In the fintech sector, crypto companies were among the hardest hit. While only 63 companies reduced their workforce, industry leaders Crypto.com, Coinbase and Kraken alone fired a combined total of more than 5,000 employees, likely due in part to market volatility and the drastic drop in the price of popular tokens like Bitcoin, known as the “crypto winter.”

 

單單在 2022 年 11 月,全球就有超過 5 萬名科技業員工被解僱。Meta 解雇了 1.1 萬名員工,亞馬遜解雇了 1 萬名員工,先前才經歷過幾波裁員潮的賽富時又解雇了 1 千名員工。在金融科技業,加密貨幣公司是受創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雖然只有 63 家公司裁員,但光是業界龍頭 Crypto.com、比特幣基地和海怪就總共解雇了逾 5 千名員工,部分原因可能是市場波動和比特幣等流行代幣價格的大幅下跌,也就是所謂的「加密貨幣寒冬」。

 

So far in 2023, over 120,000 employees have been laid off in the tech sector, which is close to 75% of the tech and startup workforce let go in all of 2022. Most recently, companies like Dell, IBM, PayPal, Yahoo and Zoom slashed 1,300 to 6,500 employees each. In total, about 283,000 people were let go between January 1, 2022 and March 2, 2023, around 68% of them in the United States.

 

2023 年至今,科技業已裁員超過 12 萬名員工,接近 2022 年科技和新創公司 75% 的裁員人數。最近戴爾、IBM、PayPal、雅虎和 Zoom 等公司各自裁員 1,300 至 6,500 名員工。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3 月 2 日期間,總共約有 28 萬 3 千人被解僱,其中約 68% 發生在美國。

 

Other factors in the unprecedented wave of tech layoffs are Russia’s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Ukraine and increased plant closures in China due to the country’s zero-COVID policy, which has significantly exacerbated the 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And in addition to external causes, these layoffs can also be partially blamed on excessive hiring in previous years. Meta, for example, expanded its workforce by 60% between 2019 and 2021, from 45,000 to 72,000 employees. One of the few tech giants to avoid major layoffs is Apple, due in part to CEO Tim Cook taking a pay cut of $50 million, 40% of his income generated from the company.

 

造成史無前例的科技業裁員潮其他因素包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以及中國因新冠清零政策而導致關閉工廠數量增加,這使全球經濟形勢更顯嚴峻。除上述的外部原因,這波裁員也可以部分歸咎於前幾年的過度招聘。例如 Meta 在 2019 年至 2021 年間增加了 60% 的員工人數,從 4 萬 5 千人增至 7 萬 2 千人。蘋果公司是少數避免大規模裁員的科技巨擘之一,部分原因是執行長庫克減薪 5 千萬美元,相當於他從公司領取收入的 4 成。

 

While the tech layoff trend has affected companies large and small, the silver lining for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is that most of the layoffs involve non-technical staff. In fact, a lack of experienced tech talent means companies have been raising compensation for IT professionals, with management consulting firm Janco Associates predicting that pay hikes for IT pros could reach 8% in 2023.

 

雖然科技業裁員潮影響了大大小小的公司,但對科技專業人員來說稍有慰藉的是,多數被裁員的是非科技人員。事實上,由於缺乏經驗豐富的科技人才,各公司一直在提高資訊科技專業人員的薪酬,管理諮詢公司 Janco Associates 預測,資訊科技專業人員的薪資在 2023 年的漲幅可能達 8%。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32987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44
    • 商品規格
    • 16開19*26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開學季語言學習展-日月指定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8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