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會說故事:看電影、讀小說,就是大腦學習危機下的生存本能(二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原書名: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
★「紐約時報書評」選書
★「洛杉磯時報好書獎」決選書單
為什麼在大自然殘酷的演化淘汰下,人類卻保留了熱愛故事這種不具生產力的本能?
為什麼吸引人類的故事,都是充滿冒險、死亡、恐懼、而非一帆風順的情節?
為什麼來自不同文化的小孩,無論男女,他們所幻想出來的故事都充滿了毀滅、死亡、受傷等暴力情節?
以往我們都認為故事是一種娛樂,讓人放鬆心情,然而當你認真檢視故事的情節後,會發現其中充滿了讓人緊張得喘不過氣的可怕元素。
作者透過分析各種故事原型,以最新的腦神經醫學、心理學研究和實驗為基礎,說明故事之所以吸引我們,正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在接收這些暴力情節的同時,強化了自身對未知情境和棘手事件的反應,這也是人類在面對大自然和社會複雜情境時需要的生存本能。
若你的工作和說故事有關,或想了解故事如何改變我們的行為,這本書一定不能錯過。
名人推薦
各界專家一致好評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林君昱國立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邱于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
詹宏志PChome Online董事長
人為什麼會說故事、聽故事、沉浸在故事的世界中?作者從多種面向切入探討,並舉出了許多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發現來說明故事的功能與未來……──林君昱國立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這本書小心翼翼地結合藝術與科學,手法相當高明,讀起來很有收穫,令人振奮且擴展思維。──Terry Castle史丹佛大學哈斯人文講座教授
這本書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思,作者分享了許多生動的故事,以及說故事本身的故事,綜合起來說明為何說故事是人類的本能。──Edward Wilson哈佛大學昆蟲學榮譽館長
大家都知道我們一天花好幾個小時沉浸在故事中,但卻沒有人問為什麼?作者以機智的方式探索人類這項天性,原來我們熱愛故事本身就是一則故事,更重要的是,故事對人類具有極重要的意義。──Sam Kean《消失的湯匙》作者
非常好讀易懂的一本書。作者深入觀察電視、小說、電影、電動、夢境、兒童、精神疾病、演化、道德、愛……而且文筆生動有趣,作者本身就是一位說故事高手。──Paul Bloom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
本書活潑又具洞見,頌揚人類把周遭所有事物都化為故事的原始本能。──「紐約時報書評」
因為故事,我們才成為人類。本書以科學和故事告訴我們為何如此。──明尼亞玻利斯「明星論壇報」
充滿活力的科普讀物,它指出我們為什麼喜歡故事,以及為何故事會永遠存在。作者綜合最新的心理學、睡眠研究和虛擬實境,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寫作,他自己就是一位說故事高手。──「科克斯書評」
作者從人類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出發,發現故事是人類生存和演化的一部份。──「書頁專評」
目錄
前 言 說故事、聽故事不只是休閒娛樂
第一章 故事的魅力
人的生活與故事密不可分,造成我們完全忽略故事的魔力。因此,展開這段旅程之前,必須重新揭開許多過去習以為常的事物表象,因為這些表象讓我們忽略故事的奇妙之處。你要做的就是隨手打開任何一本故事書,然後留意這本書如何打動你……
第二章 為什麼我們需要故事
人類為什麼需要說故事呢?問題的答案也許很明顯:故事把歡樂帶給我們。但是,故事「應該」把歡樂帶給我們這件事情並非絕對,至少不像吃與性那樣在生理上絕對會為我們帶來歡樂。小說的難解之謎在於:演化是現實的功利主義者。為什麼小說這種看似奢侈的事物卻沒有在人類生命的演化中遭到淘汰?
第三章 地獄是故事的常客
我們被小說吸引是因為它能帶給我們歡樂。但事實上,小說裡大部分的情節,包括威脅、死亡、沮喪、焦慮、動盪不安,都讓人感覺很不舒服。細數暢銷小說中殘忍的場景,少不了大屠殺、謀殺與強姦,流行電視節目也是如此……
第四章 夜裡的故事
有證據顯示這些夢可以幫助我們將新的經驗儲存在正確的短期記憶櫃或長期記憶櫃。許多心理學家與精神科醫生相信,夢也可能是一種自我療癒的形式,幫我們應付清醒時的焦慮。或者,夢也會幫我們剷除腦中無用的資訊……
第五章 大腦會說故事
在馬修狂野不羈的幻想之中,我們見到一顆生病的頭腦瘋狂地想要將感覺編進他所發明的官樣文章中,在故事中把未來、幻聽,以及對自己非常重要的信念編造得恰到好處……我們和他的相似程度其實遠遠超乎自己的認知,我們的頭腦也一直努力想從自己的感官資料中抽取出意義……
第六章 故事裡的道德
傳統社會中,傳達精神世界的真理不是透過教條或論文,而是透過故事。當時世界上的牧師與僧人早已經懂得那些後來獲得心理學證實的道理:如果你想要打動人心傳達訊息,那就要透過故事來完成……
第七章 改變世界的故事
最近數十年以來,也就是電視興起這段時間,心理學已經正式針對故事對人類心理的影響進行研究:小說確實能形塑我們的心靈。故事不論是透過電影、書籍或者電動玩具來傳遞,都能引導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影響我們的道德邏輯,改變我們的行為,甚至是改變我們的人格……
第八章 生命中的故事
我們用生命編織出故事,讓自己變成戲劇中高貴(雖然有缺點)的主角。生命的故事是「個人的神話」,談的是我們自己,我們如何走到這個地步。然而,生命的故事並非客觀的陳述,生命故事是小心翼翼形塑出來的敘事,充滿刻意的遺忘以及有技巧地編織意義……
第九章 故事的未來
人類是夢幻島上的生物。夢幻島是我們演化的起點。我們被吸引到夢幻島,因為對我們有益。它能滋養想像力,強化道德行為,給我們一個安全無虞的地方預作練習。故事是人類社交生活的黏著劑,畫定團體界線並讓人團結一致。夢幻島是我們的天性,我們是說故事的動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