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唐詩的多維視野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個人喜歡
  • 95 361
    38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國學/古詩詞唐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歐麗娟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五南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7/25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分六個篇章:
第一章 論王維詩歌中理性觀照的人格特質與表現模式
第二章 李、杜「閒適詩」比較論 
第三章 李賀詩歷代評論之分析 
第四章 李商隱詩之神話表現 
第五章 論唐詩中日、月意象之嬗變 
附錄:襟三江而帶五湖──初唐文壇的彗星王勃 

是作者多年來對唐詩研究的階段性總結。

作者

歐麗娟

◎學歷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

◎任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專長
唐代詩歌、紅樓夢、中國文學史

◎著作
《唐詩選注》、《杜詩意象論》、《歷代詩選注(隋唐卷)》、《大唐詩魁──李商隱詩選》、《唐詩的樂園意識(增訂版)》、《詩論紅樓夢(增訂版)》、《李商隱詩歌》、《紅樓夢人物立體論(增訂版)》、《唐代詩歌與性別研究──以杜甫為中心》、《驚豔唐詩:字行間的人生密碼》、《大觀紅樓(綜論卷)》、《大觀紅樓(母神卷)》、《大觀紅樓(正金釵卷)》等。

目錄

第一章 論王維詩歌中理性觀照的人格特質與表現模式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背面傅粉」:情感結構與心靈模式 
第三節 對人性世態的入而能出
第四節 「知」的意義與實踐 
第五節 結語:哲學家詩人

第二章 李、杜「閒適詩」比較論 
第一節 「閒適詩」的定位與意義 
第二節 李白閒適詩之內涵與特質 
第三節 杜甫閒適詩之內涵與特質 
第四節 結 語

第三章 李賀詩歷代評論之分析 
第一節 唐五代時期 
第二節 兩宋時期 
第三節 元朝時期
第四節 明朝時期 
第五節 清朝時期 
第六節 民國時期 
第七節 結 論

第四章 李商隱詩之神話表現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神話與詩 
第三節 李商隱詩中神話題材之類型與意象表現之特色
第四節 李商隱詩中神話展現的時空架構 
第五節 李商隱詩神話運用模式之特質:人情化—一般神話思維運作的反命題 
第六節 結語:文學史之一般觀察

第五章 論唐詩中日、月意象之嬗變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初盛唐時期「日出月生」的樂園表述 
第三節 中晚唐時期「日落月冷」的失樂園情境 
第四節 唐詩中日月意象嬗變的關鍵──杜甫 

附錄:襟三江而帶五湖──初唐文壇的彗星王勃 
徵引書目

序/導讀



這本小書是一份紀念,是個人對唐詩研究的階段性總結。

書中收錄了五篇論文、一篇附錄,由最早的〈李賀詩歷代評論之分析〉以迄最晚的〈論王維詩歌中理性觀照的人格特質與表現模式〉,撰述發表的時程橫跨了十七年。十七年的時間,必然能引起諸多歲月的感慨,滄海桑田,莫過於斯。所謂渺滄海之一粟、縱白駒之過隙,蝸牛角、石火光之類的比喻,無非都是對宇宙的敬畏與對存在的唏噓,但智慧卻又是由此而生,在不可承受之輕中創造了永恆回歸之重。其中點滴,又何須多言?

如今成書,不能免俗,約略言之,本書所收論文中,除「王維」一文,其他四篇都完成於博士修業之前與結業之際,此後則開始擴展領域,兼治紅學,「王維」一文反倒成為唐詩研究的尾聲。期間所論,系統成書面世的有《唐詩的樂園意識》、《唐代詩歌與性別研究──以杜甫為中心》兩部專著,而這幾篇單一論文得以結集成冊,便於讀者觀覽,實須感謝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黃文瓊副總編輯的極力玉成。各章的出處謹個別交代如下:

〈李賀詩歷代評論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2卷第1期(1993年6月),頁129-158。

〈李商隱詩之神話表現〉,《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4卷第1期(1995年6月),頁1-18。

〈論唐詩中日、月意象之嬗變〉,彰化師範大學中文系主編:《第四屆中國詩學會議(唐代詩學)論文集》,1998年5月,頁323-352。

〈李、杜「閒適詩」比較論〉,《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2期(1998年12月),頁35-61。

〈襟三江而帶五湖──初唐文壇的彗星王勃〉,《聯合文學》第17卷第5期(2001年3月),頁42-45。

〈論王維詩歌中理性觀照的人格特質與表現模式〉,《臺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0年6月),頁209-254。

諸篇收入此書時,則依論述對象的時代先後編排,透過王維、李白、杜甫、李賀、李商隱的位序,以見唐詩發展變化的軌跡,王維一文因此居首;而關於日月意象的討論則因屬跨時代的宏觀考察,因此置諸最終,隱含總收之意。

透過目前的編列,雖然諸篇文章各有不同的切入角度與聚焦主題,仍可以清楚看出時代精神遷變的內在消息。從盛唐王維、李白、杜甫的深厚、向上,到中唐李賀、晚唐李商隱的微細、偏歧,唐詩藝術的發展自是越發尋幽探勝,風光無限,但詩人的心靈走向卻是逐漸逸離正軌,失去了「博大、均衡、正常」的人性格局。李賀之陰魅,在「詩鬼」的稱號中表露無遺;李商隱之哀淒悱惻,也是絕望至極的椎心泣血,毋怪乎成為神話解構的大師,「地老天荒」、「天荒地變」之類的末日表述主要出現於此二李的筆下,非為無端。連帶所及,日、月這兩個人類最親近、熟悉的宇宙意象,天天點綴在生活舞臺的背景上,觸目可及、不離不棄,竟也因為「觀看之道」的改換而展現出前後迥異的面貌,人之呼吸時代空氣,可謂入骨透髓,乃在個體的獨特性之外又參與了集體的共感,於是烙上了類似的印記。原來所謂的「超越時代」,真正的意義是帶著時代往前多走幾步,而前進的動能則是來自文化的哺育與同儕的激盪,大傳統(great tradition)的沉厚豐沛、生存環境的鏤刻形塑,對於成家為師之輩而言,其重要性實與個人天賦才性不相上下。

在這個由王維、李白、杜甫、李賀、李商隱所組成的唐詩的多維世界裡,年輕的心智最容易為李白式的豪邁奔騰、李商隱式的纏綿悱惻所觸動,以為人生的精髓在於狂喜大悲,「強度」乃是衡量價值的標準;隨著經歷日多、體悟日深,卻領略到王維式的境界高妙至極,也動人至極,此際已轉向「深度」、「厚度」的範疇,也進入更高層
次的成熟,詩人與讀者皆然。

有學者曾經定義所謂的「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這番闡釋洗練深刻、精準入微,與其用在蘇軾身上,施諸王維可能更為切合,畢竟東坡固然曠達自適,於晚年的最終時刻、浪跡天涯海角的困窘絕地猶且展現出「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清明心境,令人感佩神往;實則仍不失刺眼的鋒芒、陡峭的凜然,一絲乍洩,是非陡生,以致終身跌宕曲折,事出有因。

王維則不然,早慧睿智,復以修為自持,真正幾乎完全做到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所言:「內心深處有一種寧靜和一處庇護所,任何時候你都能夠退避到裏面去,而保有自己的本色,⋯⋯雖說這種本事人人都有,但卻很少有人能掌握住,並發揮出這種本領來。」此所以王維的人格特質及其詩歌風格總帶有一種「透明的隱祕、安靜的熱情、遙遠的親切」,若即若離、味淡韻長。試看〈終南別業〉一詩所云,「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的山水之癖何嘗亞於棄俗之隱士,卻無妨自得其樂,不染一絲厭俗負性之氣;至於「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之境界,比諸東坡〈定風波〉的「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更加舉重若輕、不落痕跡;最後的「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一聯最是盡顯通透無礙的自在,「偶然」而不「必然」,袪除了非如此不可的執著自限,坦然順迎各種因緣,因此,可以「談笑無還期」的對象乃是林中老叟,桑麻菜蔬、柴薪鹽米之瑣事皆可津津樂道,渾然不覺時間之流逝,既完全沒有「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的矜傲,較諸東坡所自豪的「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悲田院乞兒」,王維的輕描淡寫也更顯真正的無差別心。由於已達此一超然化境,故無論身處任一時、地,遭遇何種人、事、物,皆能玲瓏圓滿。

唯耽於情濃者,往往停留在入乎其內的激盪層次,錯失出乎其外之後淡泊寧靜的弘遠深沉,以致謬以「無情」非議王維,殊不知適得其反,所謂「靜水流深」(Still waters run deep),表面波瀾不興正因為深不可測。明代詩評家鍾惺便探得此一奧義,所謂:「情艷詩,到極深細、極委曲處,非幽靜人原不能理會。此右丞所以妙於情詩也。」以及:「右丞禪寂人,往往妙於情語。」誠為金睛洞視之見。唐代王維之外,民國的弘一大師亦是絕佳明證,今古呼應,雖然王維屬於世間與出世間相即相融的隨遇而安,在家身、出世心,證知朱門、蓬戶本質無異,故始終皆是摩詰;弘一大師則是先入後出、濃極轉淡,前半生的紅塵翩翩與後半世的禪門寂寂截然二分,終於拋棄了李叔同,脫胎換骨,但本質上兩人都屬於能探得「極深細、極委曲處」的「幽靜人」、「禪寂人」,其「妙於情語」的「情艷詩」自不同於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之類的執迷,一般讀者當不易體會。因此,王維雖然時代較早,卻是最晚寫成,其理應然。

「一個求道者可以活在世界裡, 卻不能讓世界活在他的心裡」,對照舉世浮動的心思、競進的姿態,此言誠暮鼓晨鐘,聞者足戒。

試閱

第一章 論王維詩歌中理性觀照的人格特質與表現模式

第一節 前 言

王維作為盛唐的詩歌名家,其創作貢獻與歷史地位乃無庸置疑。然而,早在明代即有徐增感嘆道:「今之有才者,輒宗太白;喜格律者,輒師子美;至于摩詰,而人鮮有窺其際者,以世無學道人故也。」不僅創作範疇如此,迄今之學界,相較於李白、杜甫乃至李商隱等人之詩學內涵、生平考證、藝術呈現、人格情態等都廣受探討的研究熱況,王維所受到的注意仍是略為偏低的。其次,有關王維的研究主要是偏重在其宗教思想的闡述上,除了佛教尤為其最之外,還包括道家乃至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情況都有精闢的發揮;至於王維詩歌中的自然書寫,以及其中的美學意涵,誠屬專家詩的另一個研究重心,若詳加檢驗,也往往被涵攝在思想範圍中成為派生論述。
  
而本文所關注的是,王維詩文作品中所呈現的「莊禪合一」、乃至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現象,顯示這些分歧甚至矛盾的思想體系之所以能統合於同一個精神個體身上,卻沒有發生衝突或錯亂,其實還有著更根本的原因。一方面,這固然是因為這些思想本來就處於並存互動的狀態,彼此在詮釋發展的過程中產生挪借轉注以致互滲會通的結果,如興膳宏在討論王維詩中「無我」特性的佛教思想根源時,即特別提醒注意「無我」一詞也見於《莊子》郭象注,可以作為這類學術現象的一個例證。但是無論如何互滲會通,不同思想體系之間的挪借轉注決不會導致彼此界線泯滅乃至自我瓦解的地步,其間的差異性畢竟遠大於共通性;學術本身的問題更不能直接通往詩人本身,因此在以思想證詩的這種做法上,也不是沒有學者發現其中的問題,如漢學家李志指出:「這個心境安寧的詩人可以理解,不需要參照佛教。其他佛教詩人中的大多數人,無論是世俗的還是宗教的,都沒有這種平靜安穩。」顯然學者也承認,思想基礎並不等於心靈境界,因此不但因人而異,而且甚至沒有必然關係。是故可以說,要根本性地掌握「莊禪合一」、乃至儒釋道「三教合一」之現象的關鍵,依然是決定於創作主體本身;在詩人心靈境界或人格結構的理解詮釋上,思想背景並不是充分條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條件。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19223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3*17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30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限買 1 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