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飛龍在天,先秦兩漢民間文藝與思想變化:從上古巫辭到漢代俗說,追溯先秦兩漢的信仰、歌謠與思想構造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356
    45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獨屬百姓的精神敘事與文學記憶】
從卜辭到戲曲,一脈民聲書寫著時代的靈魂與呼吸
民間歌謠藏於古卷,巫風神話撐起華夏文明的遠古記憶

▎溯源遠古:從巫歌到文明初聲
全書深入探討中國民間文藝在先秦至兩漢時期的發展脈絡,首章聚焦於遠古時代的歌謠與巫術信仰,指出民間文藝在文字尚未普及之時,如何透過巫者、祭儀與口述形式得以流傳與保存。作者認為《周易》不僅是一部哲學經典,更是一部古老的歌謠總集,體現出古代先民對天地自然、社會秩序的深層感知與美學表達。本書在分析《周易》與卜辭、銘文等文獻時,成功挖掘出遠古歌謠與早期文學之間的內在連結。

▎歷史與傳說交織的文藝時代
作者以大量史籍如《尚書》、《左傳》、《國語》為基礎,探討這些典籍中所蘊含的民間文學元素,尤其是歷史人物與事件背後的傳說性詮釋。作者指出商周時代的民間故事和歌謠不僅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結構與宗教信仰,更是百姓集體記憶與情感的載體。本書強調文學與歷史、巫術與政治之間的微妙互動,展現出民間文藝作為社會思想反映的功能與價值。

▎秦漢之際:民俗與文學的交融
進入秦漢時期後,隨著中央集權體制的建立與文字系統的成熟,民間文藝也呈現出更加多樣與複合的形態。本書詳細解析了樂府詩、史傳作品、個人著述與典籍注釋中所保存的民間素材,並特別強調「民間故事」與「俗說」的思想意涵與語言特徵。書中特別指出漢代民間戲曲的興起乃是戲劇文學的根源,其思想內容與美學形式深受前代巫歌與祭儀文本的影響,闡述從口傳到書寫、從儀式到藝術的演變過程。

▎學術視野與文化情懷的結合
本書不僅是一部系統性的民間文藝研究著作,也充滿作者對中國文化根源的深情關懷。作者引用豐富的經典文本與考古資料,並結合現代民俗學、文學批評與歷史學方法,呈現出民間文藝在思想變化中的作用。書中多次強調「巫」的角色與民間創作的集體性,顛覆了過去單一以文人為主體的文學史觀,重新建構出以人民為核心的文化發展史。


本書特色:本書深入探討先秦至兩漢民間文藝的源流與演變,結合神話、歌謠、傳說與民間故事,梳理其與社會信仰、政治思想、文學體制之間的關係。全書運用大量經典文獻與考古資料,兼具學術嚴謹與敘述生動,展現中國早期文藝在巫文化、口述傳統與歷史記憶中的多元樣貌,是理解中華文化原始精神的重要著作。

作者

高有鵬,歷史學博士,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出版學術著作《中國民間文學史》、《中國現代民間文學史論》、《中國民間文學通史》、《中國民間文學發展史》、《神話傳說與民族記憶》等,出版長篇歷史小說《袁世凱》、《清明上河》、《大宋風月》等,出版書法作品《大篆論語》、《大篆道德經》等。

目錄

第一章 遠古歌謠
  第一節 《周易》是遠古歌謠的集成
  第二節 遠古歌謠的傳承和傳播
第二章 商周時代的傳說、故事和歌謠
  第一節 歷史著作中的民間傳說
  第二節 諸子著作中的民間傳說
  第三節 商周時代的民間故事
  第四節 商周時代的民間歌謠
第三章 秦漢間俗說
  第一節 漢樂府民歌
  第二節 史傳文學中的民間文學
  第三節 個人著述與民間文學
  第四節 典籍注釋與民間文學
  第五節 緯書中的民間文學
  第六節 神廟與石刻中的民間文學
  第七節 民間戲曲是後世戲劇文學的重要源頭
  第八節 漢代民間故事的重要特點

試閱

第一章 遠古歌謠

  歌謠與神話一樣,是原始先民口頭創作的文學作品,或誦,或唱,或伴以樂舞。對於歌謠的存在形式,如今多以《呂氏春秋.古樂篇》中的「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為例,說明其實用性特徵。遠古時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決定了遠古人民的思考方式和審美表現方式,因而也決定了遠古歌謠的存在方式。但對於其具體存在方式及其認定判斷,更多限於推測;因為歌謠自其產生之日就是口耳相傳,而文字的出現及其對歌謠的具體記載,又同樣是十分有限的。整個遠古時代都是傳說時代,那麼,這個時代的歌謠,又如何不是後人追憶所保存的呢?當然,後人的記憶及其表述中不乏偽託之作,但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認定其偽託時,只好沿襲舊說。

  對於這一點,前輩學者所說紛紜,莫衷一是。如,梁啟超以為,最古的歌謠在經書中被記述的當數《尚書.皋陶謨》,其辭為:

  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
  百工熙哉。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庶事康哉。
  元首叢脞哉,
  股肱惰哉,
  萬事墮哉。

  他以為這是君臣間對話之作,沒有太多的藝術價值。顯然,他是受清代學者杜文瀾輯《古謠諺》的影響。《宋書.謝靈運傳》中曾提到,「虞夏之前,遺文未睹」。諸如〈擊壤歌〉較早見諸文獻的是在皇甫謐的《帝王世紀》中,傳說它是堯時八十老人所歌。又如〈卿雲歌〉、〈南風歌〉傳說為舜所歌,見諸文獻也較晚。朱自清先生在《古詩歌箋釋三種.古逸歌謠集說》中對此做過考辨,但同樣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因為歌謠的記述和神話的記述一樣,並非同步實錄。如三國時期吳人徐整所記盤古神話,是否就不是原始神話呢?當然,古人所記,未必盡信。這裡,姑且從其內容上做出大致判斷,主要依據同樣是文獻。較早的文獻除了「有典有冊」者,還有一些甲骨刻辭和青銅銘,即《墨子.明鬼下》中所述「琢之盤盂,鏤之金石以重之」者。甲骨文和青銅銘文中不乏遠古歌謠,其記述功能和《山海經》中所記夏后啟上天庭取得「九韶」,《呂氏春秋.古樂》中所載「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豁谷之音以歌」是一樣的。如魯迅在《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中所述:「人類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創作的,可惜沒有人記下,也沒有法子記下。我們的祖先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須發表意見,才漸漸地練出複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人)叫道『杭育杭育』,那麼,這就是創作」、「倘若用什麼記號留存了下來,這就是文學」。同樣,「杭育杭育」之聲,就是較早的民間文學。從現存的典籍來看,遠古歌謠保存最為豐富者,當首推《周易》,其他像《尚書》、《禮記》和後來的《吳越春秋》等典籍,記述也頗多。此外,《山海經》中許多語句,也可看作歌謠,諸如其《大荒北經》載「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就是最典型的歌謠,更不用說在甲骨卜辭和青銅銘文中,也可辨析出一些遠古歌謠。遠古歌謠是遠古人民生活的忠實紀錄和真實呈現,透過字裡行間,能深切感受到歷史隧洞中幽暗的燭光,那明明滅滅中,分明是遠古祖先沉重的嘆息,和他們炙熱的情愛。正是這燭光,濫觴了浩瀚的中華民族文明,哺育了無數的華夏子孫。

第一節 《周易》是遠古歌謠的集成

  我之所以把《周易》稱為遠古歌謠的集成,是因為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即把其中的一些卦名和卦辭進行刪簡,而剝離出來的辭句,分明就是能獨立成章句的歌謠。在出現時間上,它作為「歌謠集成」比《詩經》要早,而且把它與《詩經》的內容相連繫,可以看到,它們之間是可以承接的。

  《詩經》所保存的詩句除了歌謠(如《國風》和《小雅》),都比較成熟,刪簡的痕跡非常明顯,即典型的雅化。《周易》更為渾樸,它所保留的那些諸如「吉」、「凶」、「亨」、「利貞」、「無咎」等,都是它自身存在的具體場景。事實上,遠古歌謠的存在,和今天的歌謠一樣,從來沒有單純地存在,它從來都是屬於一定的生活。《周易》更多地存在於信仰活動之中,其辭句既有可以唱的,又有用來誦的,巫的成分異常濃郁。一些單句,則可看作諺語,同樣也可看作遠古歌謠。這種場景,在今天一些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活動中,仍可看到類似的內容。長時期內,理解和判斷歌謠,更多地是從「勞動創造世界」這樣簡單的道理出發,從而忽略了信仰是民間歌謠的主要成分這一重要現象。《周易》中的歌謠,既有勞動歌謠,又有儀式歌謠。當然,因為其成書問題,中間羼雜了一些文人化的內容,這也是應注意到的。

  《周易》簡稱為《易》,分為《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應該指出,《易》並不是一朝一人之作,其成書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和《山海經》一樣,它也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經過無數人(主要是一群巫師)的反覆探索,總結成書的。《易》被稱為「經」,最早見諸《莊子.天運篇》,它被列於「六經」之中,爾後的「五經」(漢)、「七經」(漢)、「九經」(唐)、「十三經」(宋),都以其為諸經之首。許多學者都指出,《易》是卜筮之書。在《易》中,其要素為「-」(陽)和「--」(陰),然後組成乾、坤、坎、震、巽、離、艮、兌八卦,再演化成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以卦辭說明題義,以爻辭述說各卦的具體內容。這些爻辭,有許多就是遠古時代的民間歌謠(甚至在每一卦中,都可以找到遠古歌謠)。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28204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8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