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遠古歌謠

  歌謠與神話一樣,是原始先民口頭創作的文學作品,或誦,或唱,或伴以樂舞。對於歌謠的存在形式,如今多以《呂氏春秋.古樂篇》中的「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為例,說明其實用性特徵。遠古時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決定了遠古人民的思考方式和審美表現方式,因而也決定了遠古歌謠的存在方式。但對於其具體存在方式及其認定判斷,更多限於推測;因為歌謠自其產生之日就是口耳相傳,而文字的出現及其對歌謠的具體記載,又同樣是十分有限的。整個遠古時代都是傳說時代,那麼,這個時代的歌謠,又如何不是後人追憶所保存的呢?當然,後人的記憶及其表述中不乏偽託之作,但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認定其偽託時,只好沿襲舊說。

  對於這一點,前輩學者所說紛紜,莫衷一是。如,梁啟超以為,最古的歌謠在經書中被記述的當數《尚書.皋陶謨》,其辭為:

  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
  百工熙哉。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庶事康哉。
  元首叢脞哉,
  股肱惰哉,
  萬事墮哉。

  他以為這是君臣間對話之作,沒有太多的藝術價值。顯然,他是受清代學者杜文瀾輯《古謠諺》的影響。《宋書.謝靈運傳》中曾提到,「虞夏之前,遺文未睹」。諸如〈擊壤歌〉較早見諸文獻的是在皇甫謐的《帝王世紀》中,傳說它是堯時八十老人所歌。又如〈卿雲歌〉、〈南風歌〉傳說為舜所歌,見諸文獻也較晚。朱自清先生在《古詩歌箋釋三種.古逸歌謠集說》中對此做過考辨,但同樣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因為歌謠的記述和神話的記述一樣,並非同步實錄。如三國時期吳人徐整所記盤古神話,是否就不是原始神話呢?當然,古人所記,未必盡信。這裡,姑且從其內容上做出大致判斷,主要依據同樣是文獻。較早的文獻除了「有典有冊」者,還有一些甲骨刻辭和青銅銘,即《墨子.明鬼下》中所述「琢之盤盂,鏤之金石以重之」者。甲骨文和青銅銘文中不乏遠古歌謠,其記述功能和《山海經》中所記夏后啟上天庭取得「九韶」,《呂氏春秋.古樂》中所載「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豁谷之音以歌」是一樣的。如魯迅在《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中所述:「人類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創作的,可惜沒有人記下,也沒有法子記下。我們的祖先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須發表意見,才漸漸地練出複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人)叫道『杭育杭育』,那麼,這就是創作」、「倘若用什麼記號留存了下來,這就是文學」。同樣,「杭育杭育」之聲,就是較早的民間文學。從現存的典籍來看,遠古歌謠保存最為豐富者,當首推《周易》,其他像《尚書》、《禮記》和後來的《吳越春秋》等典籍,記述也頗多。此外,《山海經》中許多語句,也可看作歌謠,諸如其《大荒北經》載「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就是最典型的歌謠,更不用說在甲骨卜辭和青銅銘文中,也可辨析出一些遠古歌謠。遠古歌謠是遠古人民生活的忠實紀錄和真實呈現,透過字裡行間,能深切感受到歷史隧洞中幽暗的燭光,那明明滅滅中,分明是遠古祖先沉重的嘆息,和他們炙熱的情愛。正是這燭光,濫觴了浩瀚的中華民族文明,哺育了無數的華夏子孫。

第一節 《周易》是遠古歌謠的集成

  我之所以把《周易》稱為遠古歌謠的集成,是因為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即把其中的一些卦名和卦辭進行刪簡,而剝離出來的辭句,分明就是能獨立成章句的歌謠。在出現時間上,它作為「歌謠集成」比《詩經》要早,而且把它與《詩經》的內容相連繫,可以看到,它們之間是可以承接的。

  《詩經》所保存的詩句除了歌謠(如《國風》和《小雅》),都比較成熟,刪簡的痕跡非常明顯,即典型的雅化。《周易》更為渾樸,它所保留的那些諸如「吉」、「凶」、「亨」、「利貞」、「無咎」等,都是它自身存在的具體場景。事實上,遠古歌謠的存在,和今天的歌謠一樣,從來沒有單純地存在,它從來都是屬於一定的生活。《周易》更多地存在於信仰活動之中,其辭句既有可以唱的,又有用來誦的,巫的成分異常濃郁。一些單句,則可看作諺語,同樣也可看作遠古歌謠。這種場景,在今天一些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活動中,仍可看到類似的內容。長時期內,理解和判斷歌謠,更多地是從「勞動創造世界」這樣簡單的道理出發,從而忽略了信仰是民間歌謠的主要成分這一重要現象。《周易》中的歌謠,既有勞動歌謠,又有儀式歌謠。當然,因為其成書問題,中間羼雜了一些文人化的內容,這也是應注意到的。

  《周易》簡稱為《易》,分為《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應該指出,《易》並不是一朝一人之作,其成書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和《山海經》一樣,它也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經過無數人(主要是一群巫師)的反覆探索,總結成書的。《易》被稱為「經」,最早見諸《莊子.天運篇》,它被列於「六經」之中,爾後的「五經」(漢)、「七經」(漢)、「九經」(唐)、「十三經」(宋),都以其為諸經之首。許多學者都指出,《易》是卜筮之書。在《易》中,其要素為「-」(陽)和「--」(陰),然後組成乾、坤、坎、震、巽、離、艮、兌八卦,再演化成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以卦辭說明題義,以爻辭述說各卦的具體內容。這些爻辭,有許多就是遠古時代的民間歌謠(甚至在每一卦中,都可以找到遠古歌謠)。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