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勵之文集(二:全六卷)
Fang Li-Zhi Collection (Vol 2)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六卷,是方氏家屬門生攜手合作,內容詳實蒐羅最新、最完整的《方勵之文集》,由美商漢世紀域外漢學基金(Sinology Memory Fund)贊助出版。
方勵之是世界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現代天體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他也是中國20世紀80年代自由知識份子的先驅,在長期保持其世界一流的天體物理研究水準同時,熱切地關心民族和人類的命運,獨立思考獨具見地。他還是教育家,以極大的熱情從事教育和啟蒙,有強烈的社會正義和社會責任感。從1958年起在中國科技大學任教28年,1984年擔任副校長到1986年被免職,深受師生愛戴。2012年,方勵之驟然去世,科大師生在惋惜悲痛之餘收集整理了他繁多而豐富的文章和講稿等,編輯了這套文集,並於2017年在美國正式出版。《方勵之文集》的編輯目的,一是為了讓讀者能看到方勵之的文章,演講和思想;二是讓後來者瞭解歷史書上可能看不到的真實歷史事實和進程;三是從《方勵之文集》中讀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古訓。
本書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與Amazon亞馬遜網路書店合作出版與發行,EHGBooks由知名的華裔科學家丘宏義博士與漢世紀公司創辦,我們歡迎您加入數位出版新興事業,一同努力為中華文化的保存與發揚貢獻心力。
《編者的話:阮耀鐘、林祥榕》
我們編輯本書,謹以此紀念方勵之先生。
方勵之先生是世界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一生發表了360多篇論文,是《相對論天體物理的基本概念》、《觀測宇宙學》、《從牛頓定律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及《宇宙的創生》等24部專著的作者、編者或共同作者。《宇宙的創生》(與李淑嫻合著)一書被譯成英、法、意、日、韓等多國文字,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高度評價。此外,方勵之還寫有許多科普文章,前後培養近20名博士,其中1992年後在國外為中國培養了新一代的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計有:11名博士和7名博士後。1985年獲“國際引力基金會一等獎”。
此次我們搜集到方勵之先生物理學論文外的文章、演講、採訪共203篇(其中含方勵之先生夫人李淑嫻教授的5篇文章──同時收錄李淑嫻教授的文章,為的是讓讀者進一步瞭解方勵之先生,以及過往的人和事),還有四份珍貴的手跡照片。編者力求按寫作或發表時間排序,製作成六卷電子版《方勵之選集》,各卷時間區間劃分如下:
第一卷,1978年~1983年;
第二卷,1984年~1986年;
第三卷,1987年~1989年;
第四卷,1990年~2007年;
第五卷,2008年~2010年;
第六卷,2011年~2012年。
本版為《方勵之選集》第二版。自第一版發佈至今,“選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編輯組陸續收到一些各界朋友發來的第一版未收錄到的方勵之文章,截止目前共計收到新文章21篇及手跡一幅。本版增補文章及手跡詳情如下:
第一卷增補:
1.理論物理與天體物理間的滲透
2.日地空間中的自然現象
3.相對論天體物理學的興起
4.恒星是怎樣演化的?
5.正在誕生的粒子天體物理學
6.中國古代和現代宇宙學中的時空觀念
7.一項重要的天文發現
8.現代物理學的前沿概況
9.相對論天體物理研究在中國
第二卷增補:
1.方勵之手跡:“不是祝詞的祝詞”
2.用前沿研究的成果來改革基礎教學
3.宇宙的創生
4.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感
第三卷增補:
1.物理學和美
2.引力物理的現在和未來
3.現代宇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
4.天體物理發展和射電天文
5.人權與改革
6.歷史將不再被遺忘
第四卷增補:
1.宗教與科學
2.徐鑄成與方勵之的一次談話
第六卷增補:
1.頤和園治鏡閣消暑的日子
《方勵之選集》的再版,反映了社會各界對方勵之先生的關注之情,傾注了編輯組及各界朋友的心血,尤其是為本版提供這21篇文章和手跡的各位朋友,編者在此謹代表“選集”編輯組全體成員表示衷心感謝!並誠邀社會各界朋友繼續關注,並提供本版未收錄到的方勵之先生文稿及改進意見,以備下一版繼續修正完善。
方勵之是世界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現代天體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他也是中國20世紀80年代自由知識份子的先驅,在長期保持其世界一流的天體物理研究水準同時,熱切地關心民族和人類的命運,獨立思考獨具見地。他還是教育家,以極大的熱情從事教育和啟蒙,有強烈的社會正義和社會責任感。從1958年起在中國科技大學任教28年,1984年擔任副校長到1986年被免職,深受師生愛戴。2012年,方勵之驟然去世,科大師生在惋惜悲痛之餘收集整理了他繁多而豐富的文章和講稿等,編輯了這套文集,並於2017年在美國正式出版。《方勵之文集》的編輯目的,一是為了讓讀者能看到方勵之的文章,演講和思想;二是讓後來者瞭解歷史書上可能看不到的真實歷史事實和進程;三是從《方勵之文集》中讀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古訓。
本書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與Amazon亞馬遜網路書店合作出版與發行,EHGBooks由知名的華裔科學家丘宏義博士與漢世紀公司創辦,我們歡迎您加入數位出版新興事業,一同努力為中華文化的保存與發揚貢獻心力。
《編者的話:阮耀鐘、林祥榕》
我們編輯本書,謹以此紀念方勵之先生。
方勵之先生是世界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一生發表了360多篇論文,是《相對論天體物理的基本概念》、《觀測宇宙學》、《從牛頓定律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及《宇宙的創生》等24部專著的作者、編者或共同作者。《宇宙的創生》(與李淑嫻合著)一書被譯成英、法、意、日、韓等多國文字,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高度評價。此外,方勵之還寫有許多科普文章,前後培養近20名博士,其中1992年後在國外為中國培養了新一代的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計有:11名博士和7名博士後。1985年獲“國際引力基金會一等獎”。
此次我們搜集到方勵之先生物理學論文外的文章、演講、採訪共203篇(其中含方勵之先生夫人李淑嫻教授的5篇文章──同時收錄李淑嫻教授的文章,為的是讓讀者進一步瞭解方勵之先生,以及過往的人和事),還有四份珍貴的手跡照片。編者力求按寫作或發表時間排序,製作成六卷電子版《方勵之選集》,各卷時間區間劃分如下:
第一卷,1978年~1983年;
第二卷,1984年~1986年;
第三卷,1987年~1989年;
第四卷,1990年~2007年;
第五卷,2008年~2010年;
第六卷,2011年~2012年。
本版為《方勵之選集》第二版。自第一版發佈至今,“選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編輯組陸續收到一些各界朋友發來的第一版未收錄到的方勵之文章,截止目前共計收到新文章21篇及手跡一幅。本版增補文章及手跡詳情如下:
第一卷增補:
1.理論物理與天體物理間的滲透
2.日地空間中的自然現象
3.相對論天體物理學的興起
4.恒星是怎樣演化的?
5.正在誕生的粒子天體物理學
6.中國古代和現代宇宙學中的時空觀念
7.一項重要的天文發現
8.現代物理學的前沿概況
9.相對論天體物理研究在中國
第二卷增補:
1.方勵之手跡:“不是祝詞的祝詞”
2.用前沿研究的成果來改革基礎教學
3.宇宙的創生
4.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感
第三卷增補:
1.物理學和美
2.引力物理的現在和未來
3.現代宇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
4.天體物理發展和射電天文
5.人權與改革
6.歷史將不再被遺忘
第四卷增補:
1.宗教與科學
2.徐鑄成與方勵之的一次談話
第六卷增補:
1.頤和園治鏡閣消暑的日子
《方勵之選集》的再版,反映了社會各界對方勵之先生的關注之情,傾注了編輯組及各界朋友的心血,尤其是為本版提供這21篇文章和手跡的各位朋友,編者在此謹代表“選集”編輯組全體成員表示衷心感謝!並誠邀社會各界朋友繼續關注,並提供本版未收錄到的方勵之先生文稿及改進意見,以備下一版繼續修正完善。
目錄
方勵之(1984年~1986年)照片
方勵之原稿手跡:獻詞
返回到牛頓的謹慎(1984年1月10日)
關於“靈魂不死”(1984年)
《力學概論》序(1984年4月)
宇宙始於無(1984年5月10日)
訪問哥倫比亞簡記(1984年5月15日)
用前沿研究的成果來改革基礎教學(1984年5月30日)
“第一推動”今昔談(1984年8月10日)
時間的崇拜(1984年8月29日)
像杞人那樣憂天吧(1984年10月15日)
惠勒演講集:《物理學和質樸性》再版的話(1985年1月5日)
伽利略、彌爾頓、物理和詩(1985年)
改革漫談(1985年3月27日)
不要再登大躍進式的“新聞”(1985年4月22日)
不同意錢偉長先生的意見(1985年5月15日)
《宇宙的創生》前言(1985年6月15日)
哲學是物理的工具(1985年7月)
宇宙的創生(1985年8月29日)
有感于教師節(1985年9月12日)
《美國物理試題與解答》序(1985年9月18日)
中國需要一批文化巨人(1985年9月28日)
從原子坍縮到宇宙坍縮(1985年10月)
“道生一”的物理解(1985年10月)
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感(1985年11月2日)
知識份子的社會職責(1985年11月4日)
宇宙創生期的遺跡﹕時空拓撲(1986年1月1日)
忘不掉的教育(1986年1月)
“危機”感下的責任(1986年3月15日)
《理想與現實──阿卜杜斯·薩拉姆文集》中文版編者的話(1986年9月前)
現代宇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1986年8月4日)
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是民主化(1986年8月4日)
政體改革突破口在於全新意識(1986年8月30日)
大學應充滿科學民主創造獨立精神(1986年9月21日)
知識份子和知識份子意識(1986年9月22日)
談政治體制改革(1986年9月27日)
哲學和物理(1986年10月)
獻詞(為錢臨照先生八十壽辰文集寫的序言)(1986年10月)
一位自然科學家看改革(1986年10月7日)
從方以智談起(1986年10月28日)
知識份子與中國社會(1986年11月15日)
知識份子未被承認為社會進步主導力量(1986年11月16日)
談高等教育的改革(1986年11月17日)
民主、改革、現代化(1986年11月18日)
觀測宇宙學的真正開端(1986年11月20日)
民主不是賜予的(1986年12月4日)
我們正在寫歷史(1986年12月27日)
附錄: 第二卷文章的寫作與發表時間及出處
方勵之原稿手跡:獻詞
返回到牛頓的謹慎(1984年1月10日)
關於“靈魂不死”(1984年)
《力學概論》序(1984年4月)
宇宙始於無(1984年5月10日)
訪問哥倫比亞簡記(1984年5月15日)
用前沿研究的成果來改革基礎教學(1984年5月30日)
“第一推動”今昔談(1984年8月10日)
時間的崇拜(1984年8月29日)
像杞人那樣憂天吧(1984年10月15日)
惠勒演講集:《物理學和質樸性》再版的話(1985年1月5日)
伽利略、彌爾頓、物理和詩(1985年)
改革漫談(1985年3月27日)
不要再登大躍進式的“新聞”(1985年4月22日)
不同意錢偉長先生的意見(1985年5月15日)
《宇宙的創生》前言(1985年6月15日)
哲學是物理的工具(1985年7月)
宇宙的創生(1985年8月29日)
有感于教師節(1985年9月12日)
《美國物理試題與解答》序(1985年9月18日)
中國需要一批文化巨人(1985年9月28日)
從原子坍縮到宇宙坍縮(1985年10月)
“道生一”的物理解(1985年10月)
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感(1985年11月2日)
知識份子的社會職責(1985年11月4日)
宇宙創生期的遺跡﹕時空拓撲(1986年1月1日)
忘不掉的教育(1986年1月)
“危機”感下的責任(1986年3月15日)
《理想與現實──阿卜杜斯·薩拉姆文集》中文版編者的話(1986年9月前)
現代宇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1986年8月4日)
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是民主化(1986年8月4日)
政體改革突破口在於全新意識(1986年8月30日)
大學應充滿科學民主創造獨立精神(1986年9月21日)
知識份子和知識份子意識(1986年9月22日)
談政治體制改革(1986年9月27日)
哲學和物理(1986年10月)
獻詞(為錢臨照先生八十壽辰文集寫的序言)(1986年10月)
一位自然科學家看改革(1986年10月7日)
從方以智談起(1986年10月28日)
知識份子與中國社會(1986年11月15日)
知識份子未被承認為社會進步主導力量(1986年11月16日)
談高等教育的改革(1986年11月17日)
民主、改革、現代化(1986年11月18日)
觀測宇宙學的真正開端(1986年11月20日)
民主不是賜予的(1986年12月4日)
我們正在寫歷史(1986年12月27日)
附錄: 第二卷文章的寫作與發表時間及出處
序/導讀
《編者的話》
我們編輯本書,謹以此紀念方勵之先生。
方勵之先生是世界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一生發表了360多篇論文,是《相對論天體物理的基本概念》、《觀測宇宙學》、《從牛頓定律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及《宇宙的創生》等24部專著的作者、編者或共同作者。《宇宙的創生》(與李淑嫻合著)一書被譯成英、法、意、日、韓等多國文字,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高度評價。此外,方勵之還寫有許多科普文章,前後培養近20名博士,其中1992年後在國外為中國培養了新一代的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計有:11名博士和7名博士後。1985年獲“國際引力基金會一等獎”。
若不是歷次政治運動給方勵之造成精神傷害,若不是文化大革命奪走了他十年的黃金時間,若不是在風雨飄搖的政治動盪中下鄉勞動,打井、放豬、趕牛車、修鐵路、拉板車、下井挖煤、建窯燒磚……耗費了他大量的寶貴時間,方勵之的科學成就,肯定會更大!
然而,這樣一位成就卓著的優秀科學家,僅僅因為政治觀點不同,就被取消中國科學院院士資格,這在科學院歷史上是空前的。
除了物理學學術論文和專著外,方勵之還發表了200多篇文章,內容涉及民主、自由和人權等諸多領域。1989年榮獲“羅伯特·甘迺迪人權獎”。
此次我們搜集到方勵之先生物理學論文外的文章、演講、採訪共203篇(其中含方勵之先生夫人李淑嫻教授的5篇文章──同時收錄李淑嫻教授的文章,為的是讓讀者進一步瞭解方勵之先生,以及過往的人和事),還有四份珍貴的手跡照片。編者力求按寫作或發表時間排序,製作成六卷電子版《方勵之選集》,各卷時間區間劃分如下:
第一卷,1978年~1983年;
第二卷,1984年~1986年;
第三卷,1987年~1989年;
第四卷,1990年~2007年;
第五卷,2008年~2010年;
第六卷,2011年~2012年。
方勵之先生的這些非物理類文章和演講,雖然有的是二三十年前寫的、講的,但時間並沒使這些著述遜色貶值,反而經過歷史的檢驗,愈發顯現其珍貴!至於方先生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是出於一個知識份子的社會良知和責任,在推動科學和民主、自由和人權事業的進步,還是在宣揚“資產階級自由化”,相信讀者讀了《方勵之選集》,定會做出自己的判斷。
我們認為方勵之應屬當代之傑出大師,當之無愧。誰說我們中國當今沒有大師,只不過我們的大師被趕到美國去了!
我們兩位編者都是古稀老人,一個在合肥,一個在福州。在福州的那位還不是科大人,用如今年輕人的話說,他僅僅是方勵之的“粉絲”。他曾是福建省體制內從事社會經濟研究工作的處級幹部,上世紀50年代加入中國共產黨。退休後,受李銳老先生和方勵之先生石破天驚的直言影響,十多年來一直在收集方勵之的各種資料,多次呼籲當局拿出政治家的氣魄,讓方勵之回國。合肥的這位是方勵之的學生輩,但在科大,他一直稱方勵之為“老方”,從未叫過方勵之“老師”或“校長”。不過,自從方勵之被撤職後,他便開始稱之方校長,直到今天。在他的心目中,方勵之永遠是科大的校長,編輯《方勵之選集》,完全是出於對方校長的敬佩!
我們編輯《方勵之選集》的目的,一是為了讓內地讀者能看到方勵之的文章和演講,說實在的,方勵之的大多數文章和演講連合肥的這位編者都是第一次讀到。二是通過閱讀《方勵之選集》,讓年輕人瞭解歷史書上看不到的真實歷史,勿忘歷史,勿忘推動歷史前進的那些人。三是從《方勵之選集》中,我們還可讀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古訓。
名義上,《方勵之選集》是我們二位編的,實為集體之作。參與此項工作的是一個34人組成的團隊,歷時近一年。這個團隊的絕大多數人都素不相識。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國內國外,完全是出於對方勵之的敬仰,走到一起來了。其中,有他的夫人李淑嫻教授,他的朋友和同事鄧祖淦教授、程福臻教授、褚耀泉教授、朱杏芬教授、華新民博士,他的學生王樹軍先生、王作躍教授、楊海濤博士等等。他們幫我們倆出主意,改錯誤,找資料,補遺漏,為本《選集》的最後成稿,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此,編者深表感謝!
杜鈞福教授、楊碚芳教授、林鐘光高工、蔣巧雲教授等,參與了校對。他們多是老頭、老太,人老眼花,輪換校對了三遍,工作量相當大。編者深知,這絕不是簡單說聲“謝謝”所能表達的。還有許多朋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此不便提他們的姓名,只能請他們當“無名英雄”了。對於這些“無名英雄”,編者深表敬佩和感激!
“方勵之生平簡介”雖然注明為集體之作,但無法注明是第幾稿,因為我們都記不清是第幾稿了,至少修改了30多次。我們這個團隊的認真精神,實在令我們二位老人敬佩!《方勵之選集》的文章或與作者首發原文校對,或與經作者審定的演講記錄原稿校對,或與作者手稿直接校對。全部文章經六輪以上的校對,凡疑點處均經多方會校,並力求當事者證實,以確保你讀到原汁原味的方勵之的作品。為了提高文章的易理解性,我們盡可能增加了編者注釋。但我們的能力與水準總有所限,錯誤仍在所難免,編者由衷歡迎並感謝讀者批評指正,以利更新再版。
方勵之的摯友、當代中國著名的科學史家93歲高齡的許良英老先生為本《選集》作序,這篇《序》是許良英老先生2013年1月28日去世之前的最後一篇正式文字,全體編譯校者在此深表感謝。
另外,由於本《選集》的大部分文章,收集於國內外多種報刊、書籍或網站,編者年高老邁,無法與原出版發行單位聯繫溝通。同時,我們選編本《選集》也毫無私人的經濟利益,僅僅是出於為讀者服務的公益目的。在此,對文章原出版發行單位以及作者、整理者,表示衷心感謝,並敬請諒解!若有意見、建言,請與我們聯繫溝通,不勝感激!
編輯:阮耀鐘、林祥榕
我們編輯本書,謹以此紀念方勵之先生。
方勵之先生是世界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一生發表了360多篇論文,是《相對論天體物理的基本概念》、《觀測宇宙學》、《從牛頓定律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及《宇宙的創生》等24部專著的作者、編者或共同作者。《宇宙的創生》(與李淑嫻合著)一書被譯成英、法、意、日、韓等多國文字,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高度評價。此外,方勵之還寫有許多科普文章,前後培養近20名博士,其中1992年後在國外為中國培養了新一代的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計有:11名博士和7名博士後。1985年獲“國際引力基金會一等獎”。
若不是歷次政治運動給方勵之造成精神傷害,若不是文化大革命奪走了他十年的黃金時間,若不是在風雨飄搖的政治動盪中下鄉勞動,打井、放豬、趕牛車、修鐵路、拉板車、下井挖煤、建窯燒磚……耗費了他大量的寶貴時間,方勵之的科學成就,肯定會更大!
然而,這樣一位成就卓著的優秀科學家,僅僅因為政治觀點不同,就被取消中國科學院院士資格,這在科學院歷史上是空前的。
除了物理學學術論文和專著外,方勵之還發表了200多篇文章,內容涉及民主、自由和人權等諸多領域。1989年榮獲“羅伯特·甘迺迪人權獎”。
此次我們搜集到方勵之先生物理學論文外的文章、演講、採訪共203篇(其中含方勵之先生夫人李淑嫻教授的5篇文章──同時收錄李淑嫻教授的文章,為的是讓讀者進一步瞭解方勵之先生,以及過往的人和事),還有四份珍貴的手跡照片。編者力求按寫作或發表時間排序,製作成六卷電子版《方勵之選集》,各卷時間區間劃分如下:
第一卷,1978年~1983年;
第二卷,1984年~1986年;
第三卷,1987年~1989年;
第四卷,1990年~2007年;
第五卷,2008年~2010年;
第六卷,2011年~2012年。
方勵之先生的這些非物理類文章和演講,雖然有的是二三十年前寫的、講的,但時間並沒使這些著述遜色貶值,反而經過歷史的檢驗,愈發顯現其珍貴!至於方先生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是出於一個知識份子的社會良知和責任,在推動科學和民主、自由和人權事業的進步,還是在宣揚“資產階級自由化”,相信讀者讀了《方勵之選集》,定會做出自己的判斷。
我們認為方勵之應屬當代之傑出大師,當之無愧。誰說我們中國當今沒有大師,只不過我們的大師被趕到美國去了!
我們兩位編者都是古稀老人,一個在合肥,一個在福州。在福州的那位還不是科大人,用如今年輕人的話說,他僅僅是方勵之的“粉絲”。他曾是福建省體制內從事社會經濟研究工作的處級幹部,上世紀50年代加入中國共產黨。退休後,受李銳老先生和方勵之先生石破天驚的直言影響,十多年來一直在收集方勵之的各種資料,多次呼籲當局拿出政治家的氣魄,讓方勵之回國。合肥的這位是方勵之的學生輩,但在科大,他一直稱方勵之為“老方”,從未叫過方勵之“老師”或“校長”。不過,自從方勵之被撤職後,他便開始稱之方校長,直到今天。在他的心目中,方勵之永遠是科大的校長,編輯《方勵之選集》,完全是出於對方校長的敬佩!
我們編輯《方勵之選集》的目的,一是為了讓內地讀者能看到方勵之的文章和演講,說實在的,方勵之的大多數文章和演講連合肥的這位編者都是第一次讀到。二是通過閱讀《方勵之選集》,讓年輕人瞭解歷史書上看不到的真實歷史,勿忘歷史,勿忘推動歷史前進的那些人。三是從《方勵之選集》中,我們還可讀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古訓。
名義上,《方勵之選集》是我們二位編的,實為集體之作。參與此項工作的是一個34人組成的團隊,歷時近一年。這個團隊的絕大多數人都素不相識。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國內國外,完全是出於對方勵之的敬仰,走到一起來了。其中,有他的夫人李淑嫻教授,他的朋友和同事鄧祖淦教授、程福臻教授、褚耀泉教授、朱杏芬教授、華新民博士,他的學生王樹軍先生、王作躍教授、楊海濤博士等等。他們幫我們倆出主意,改錯誤,找資料,補遺漏,為本《選集》的最後成稿,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此,編者深表感謝!
杜鈞福教授、楊碚芳教授、林鐘光高工、蔣巧雲教授等,參與了校對。他們多是老頭、老太,人老眼花,輪換校對了三遍,工作量相當大。編者深知,這絕不是簡單說聲“謝謝”所能表達的。還有許多朋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此不便提他們的姓名,只能請他們當“無名英雄”了。對於這些“無名英雄”,編者深表敬佩和感激!
“方勵之生平簡介”雖然注明為集體之作,但無法注明是第幾稿,因為我們都記不清是第幾稿了,至少修改了30多次。我們這個團隊的認真精神,實在令我們二位老人敬佩!《方勵之選集》的文章或與作者首發原文校對,或與經作者審定的演講記錄原稿校對,或與作者手稿直接校對。全部文章經六輪以上的校對,凡疑點處均經多方會校,並力求當事者證實,以確保你讀到原汁原味的方勵之的作品。為了提高文章的易理解性,我們盡可能增加了編者注釋。但我們的能力與水準總有所限,錯誤仍在所難免,編者由衷歡迎並感謝讀者批評指正,以利更新再版。
方勵之的摯友、當代中國著名的科學史家93歲高齡的許良英老先生為本《選集》作序,這篇《序》是許良英老先生2013年1月28日去世之前的最後一篇正式文字,全體編譯校者在此深表感謝。
另外,由於本《選集》的大部分文章,收集於國內外多種報刊、書籍或網站,編者年高老邁,無法與原出版發行單位聯繫溝通。同時,我們選編本《選集》也毫無私人的經濟利益,僅僅是出於為讀者服務的公益目的。在此,對文章原出版發行單位以及作者、整理者,表示衷心感謝,並敬請諒解!若有意見、建言,請與我們聯繫溝通,不勝感激!
編輯:阮耀鐘、林祥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