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昭明文選(下) (2版)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5 456
    4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南朝以降的文人學習前代作品時都需先閱讀本書,它對唐代、日本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唐、宋學者幾乎人手一編。

《文選》,又稱《昭明文選》,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西元501~531年),召集一些知名文人共同編選,選錄了先秦至梁的八、九百年間、一百多位作者、七百餘篇,包括詩詞歌賦、散文……等體裁的文學作品,是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

本書選錄詩文辭賦,還包括史書中少數的贊、論、序、述等學術著作。入選的作品必須情義與辭釆內外並茂,並把文學、非文學劃出一條界線,使《文選》成為一部規模宏大、選擇嚴格的詩文總集,就陶淵明知名的〈歸去來辭〉,也是因為選入《文選》後才被後世古文選輯者所重視。「選學」既見重於時,於是對本書的訓注家先後繼起,其中以李善注本成為校刊較好和最通行的版本。本書又以清朝的胡克家重刊本為底本標點整理出版。

本書共60卷,分上、下兩冊:
上冊:共29卷。
下冊:共31卷。

書末另附篇目及著者索引,以備讀者查檢。

 

作者

編者簡介

蕭統(西元501531年)
 
字德施,南朝梁武帝的長子,於西元502年被立為太子、學問淵博。著名的大乘佛教經典《金剛經》,其中「三十二分則」即為昭明太子所編輯、整理的,讓原本長篇的經文,整理後成為易為後人傳誦、理解的三十二個分則。由於梁武帝、昭明太子對佛教教義在民間流通的貢獻,禪宗的廟宇常以兩人合祀,並尊其為「護法神」。

蕭統未及即位即過世,死後諡號為「昭明」,故世稱其為「昭明太子」。其所召集文人編纂了中國最早一部詩文總集——《文選》,後人亦稱為《昭明文選》。對後世文人影響極大。

李善(西元630689年)

唐高宗時的知名文人,也是知名書法家李邕之父。注有《文選》六十卷,被後人讚譽為《文選》最好的注本,並盛行於後世。

 

目錄

昭明文選(下) (12)
弁言 (3)
文選序/梁 蕭統 (6)
唐李崇賢上文選注表/唐 李善 (8)
宋刻原序 (9)
重刻宋淳熙本文選序/清 胡克家 (10)
文選考異序/清 胡克家 (11)
卷第三十
雜詩下
盧子諒 時興 1
陶淵明 雜詩二首 2
詠貧士詩 3
讀山海經詩 3
謝惠連 七月七日夜詠牛女 4
擣衣 5
謝靈運 南樓中望所遲客 6
田南樹園激流植援 6
齋中讀書 7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脩竹 茂林詩 8
王景玄 雜詩 9
鮑明遠 數詩 10
翫月城西門解中 11
謝玄暉 始出尚書省 12
直中書省 14
觀朝雨 14
郡內登望 15
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 16
和王著作八公山 18
和徐都曹 20
和王主簿怨情 20
沈休文 和謝宣城 21
應王中丞思遠詠月 22
冬節後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 23
學省愁臥 24
詠湖中鴈 24
三月三日率爾成篇 24
詩庚
雜擬上
陸士衡 擬古詩十二首 26
張孟陽 擬四愁詩 30
陶淵明 擬古詩 30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 并序 31
卷第三十一
雜擬下
袁陽源 効曹子建樂府白馬篇 39
効古 40
劉休玄 擬古二首 41
王僧達 和琅邪王依古 42
鮑明遠 擬古三首 43
學劉公幹體 45
代君子有所思 45
范彥龍 効古 46
江文通 雜體詩三十首 47
卷第三十二
騷上
屈平 離騷經 75
九歌四首 95
卷第三十三
騷下
屈平 九歌二首 101
九章 104
卜居 106
漁父 107
宋玉 九辯五首 108
招魂 113
劉安 招隱士 124
卷第三十四
七上
枚叔 七發八首 127
曹子建 七啟八首 并序 141
卷第三十五
七下
張景陽 七命八首 155

漢武帝 詔 174
賢良詔 175
潘元茂 册魏公九錫文 176
卷第三十六

任彥昇 宣德皇后令
187

傅季友 為宋公修張良廟教
190
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
192

王元長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
193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
200
任彥昇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三首
206
卷第三十七
表上
孔文舉 薦禰衡表
211
諸葛孔明 出師表
214
曹子建 求自試表
217
求通親親表
224
羊叔子 讓開府表
228
李令伯 陳情事表
231
陸士衡 謝平原內史表
233
劉越石 勸進表
236
卷第三十八
表下
張士然 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
245
庾元規 讓中書令表
247
桓元子 薦譙元彥表
250
殷仲文 解尚書表
253
傅季友 為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
254
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
255
任彥昇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
257
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
260
為蕭揚州薦士表
267
為褚諮議蓁讓代兄襲封表
270
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
272
卷第三十九
上書
李斯 上書秦始皇
277
鄒陽 上書吳王
281
獄中上書自明
285
司馬長卿 上書諫獵
293
枚叔 上書諫吳王
294
上書重諫吳王 297
江文通 詣建平王上書 300

任彥昇 奉答勑示七夕詩啟 305
為卞彬謝脩卞忠貞墓啟 306
啟蕭太傅固辭奪禮 307
卷第四十
彈事
任彥昇 奏彈曹景宗 311
奏彈劉整 315
沈休文 奏彈王源 320

楊德祖 答臨淄侯牋 324
繁休伯 與魏文帝牋 326
陳孔璋 答東阿王牋 328
吳季重 答魏太子牋 329
在元城與魏太子牋 331
阮嗣宗 為鄭沖勸晉王牋 334
謝玄暉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牋 336
任彥昇 到大司馬記室牋 339
百辟勸進今上牋 340
奏記
阮嗣宗 詣蔣公 344
卷第四十一
書上
李少卿 答蘇武書 347
司馬子長 報任少卿書 353
楊子幼 報孫會宗書 365
孔文舉 論盛孝章書 368
朱叔元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 370
陳孔璋 為曹洪與魏文帝書 372
卷第四十二
書中
阮元瑜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 377
魏文帝 與朝歌令吳質書 383
與吳質書 384
與鍾大理書 386
曹子建 與楊德祖書 388
與吳季重書 391
吳季重 答東阿王書 393
應休璉 與滿公琰書 396
與侍郎曹長思書 398
與廣川長岑文瑜書
399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
401
卷第四十三
書下
嵇叔夜 與山巨源絕交書
405
孫子荊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
412
趙景真 與嵇茂齊書
418
丘希範 與陳伯之書
421
劉孝標 重答劉秣陵沼書
426
劉子駿 移書讓太常博士 并序
427
孔德璋 北山移文
431
卷第四十四

司馬長卿 喻巴蜀檄
437
陳孔璋 為袁紹檄豫州
440
檄吳將校部曲文
448
鍾士季 檄蜀文
456
司馬長卿 難蜀父老
460
卷第四十五
對問
宋玉 對楚王問
465
設論
東方曼倩 答客難
466
楊子雲 解嘲 并序
470
班孟堅 答賓戲 并序
477

漢武帝 秋風辭 并序
485
陶淵明 歸去來 并序
485
序上
卜子夏 毛詩序
488
孔安國 尚書序
489
杜預 春秋左氏傳序
491
皇甫士安 三都賦序
495
石季倫 思歸引序
497
卷第四十六
序下
陸士衡 豪士賦序
499
顏延年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503
王元長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509
任彥昇 王文憲集序 521
卷第四十七

王子淵 聖主得賢臣頌 535
楊子雲 趙充國頌 539
史孝山 出師頌 540
劉伯倫 酒德頌 542
陸士衡 漢高祖功臣頌 543

夏侯孝若 東方朔畫贊 并序 556
袁彥伯 三國名臣序贊 560
卷第四十八
符命
司馬長卿 封禪文 575
楊子雲 劇秦美新 582
班孟堅 典引一首 589
卷第四十九
史論上
班孟堅 公孫弘傳贊 599
干令升 晉紀論晉武帝革命 601
晉紀總論 602
范蔚宗 後漢書皇后紀論 617
卷第五十
史論下
范蔚宗 後漢書二十八將傳論 623
宦者傳論 626
逸民傳論 632
沈休文 宋書謝靈運傳論 635
恩幸傳論 638
史述贊
班孟堅 史述贊三首 642
范蔚宗 後漢書光武紀贊 644
卷第五十一
論一
賈誼 過秦論 647
東方曼倩 非有先生論 653
王子淵 四子講德論 并序 657
卷第五十二
論二
班叔皮 王命論 671
魏文帝 典論論文
676
曹元首 六代論
679
韋弘嗣 博弈論
687
卷第五十三
論三
嵇叔夜 養生論
691
李蕭遠 運命論
697
陸士衡 辯亡論上下二首
709
卷第五十四
論四
陸士衡 五等論
725
劉孝標 辯命論 并序
735
卷第五十五
論五
劉孝標 廣絕交論
753
連珠
陸士衡 演連珠五十首
767
卷第五十六

張茂先

女史箴
783

班孟堅 封燕然山銘 并序
786
崔子玉 座右銘
788
張孟陽 劍閣銘
789
陸佐公 石闕銘
790
新刻漏銘 并序
800
誄上
曹子建 王仲宣誄 并序
806
潘安仁 楊荊州誄 并序
811
楊仲武誄 并序
815
卷第五十七
誄下
潘安仁 夏侯常侍誄 并序
819
馬汧督誄 并序
823
顏延年 陽給事誄 并序
831
陶徵士誄 并序
835
謝希逸 宋孝武宣貴妃誄 并序 841
哀上
潘安仁 哀永逝文
846
卷第五十八
哀下
顏延年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 849
謝玄暉 齊敬皇后哀策文 854
碑文上
蔡伯喈 郭有道碑文 并序 859
陳太丘碑文 并序 862
王仲寶 褚淵碑文 并序 865
卷第五十九
碑文下
王簡棲 頭陁寺碑文 881
沈休文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898
墓誌
任彥昇 劉先生夫人墓誌 916
卷第六十
行狀
任彥昇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919
弔文
賈誼 弔屈原文 并序 933
陸士衡 弔魏武帝文 并序 936
祭文
謝惠連 祭古冢文 并序 943
顏延年 祭屈原文 945
王僧達 祭顏光祿文 947
篇目及著者索引 949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366246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992
    • 商品規格
    • 16開19*26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