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生於60年代:兩岸詩選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324
    36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詩華文現代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顏艾琳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文訊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3/01/1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部詩選由兩岸60年代重要詩人大匯集,親自挑選精彩詩作,猶如紙上擂台,各展身手。讀者可一觀兩岸60年代詩人之詩觀與詩想,也可看出兩岸詩人在題材選取上以及表現手法截然不同之處。

序/導讀

前言

我們,五年級這樣玩詩


從永樂座「編詩亂鬥轟趴」談起嗎?為什麼籌備這活動,說來不是我的主意。是對岸的潘洗塵打來這麼一個球給我接。

同為1960年代的詩人,我聽過他卻不認識他。直到去年我整理舊書時赫然發現:在1990年湖南文藝出版的《青春詩曆》中,潘洗塵(1963~)隔著兩個大陸詩人跟兩個台灣詩人吳明興(1958~)和林燿德(1962~1996),後頭才是我(1968~)、焦桐(1956~)、楊維晨(1963~)、洪淑苓(1962~)……而書中其他的大陸詩人海男、陳東東、歐陽江河、洪燭、楊黎等人,後來我在各地詩會與交流中,逐一認識。

20年前後的臉孔,不管是1960或1950年次,都在各自的歷練中換了一張臉。當我參加「天問」在大理舉行的跨年詩會,首次見到潘洗塵,那卻是兩個不青春的兩岸詩人初遇。幾天詩會活動熟識後,他私下跟我說,兩岸1960年代詩人應該出來說說故事了。於是我說了幾件自己參與的事件,他也提及自己跟一些名字的消失或沉浮。一時感覺,20年這個量度夠久了,故事把它塞得更大,該是白髮宮女話天寶,讓它洩漏一些別的世代不會經歷跟知道的事,讓它從兩岸變成一張詩壇的共同拼圖。

1980年代之於台灣跟大陸,都是一個特別的轉捩點。台灣在1987年解嚴之前的劇烈變動,大陸則由北島、舒婷、顧城為首的朦朧詩風起。大環境則都呈現渾沌將破將明的掙扎;台灣股市一路狂飆帶動房價,大陸沿海開放經濟特區。因為氣血湧動,故文學,尤其現代詩的面貌也呈現多元繽紛,乃至眾聲喧嘩、天花亂墜、什麼都能說出道理來。彼時,我十幾歲的初中到大學生涯,親身經歷那段瘋狂寫詩、編詩刊、清談亂談、鬥詩爭論、把馬子的交友的、參加文藝營、喝咖啡跟泡茶館、亂畫亂玩、混地下舞廳、搞政治運動……成群結黨立社,或一票一票、一圈一圈,形成那世代無數大小漣漪互相獨立、互相重疊激盪的景觀。

1960出生的詩人們,在2012年已是42歲到52歲之人,而1980年代是這群嬰兒潮第二代玩最瘋的時期。他們寫什麼?關心什麼?未繼之業留下怎樣的一張殘圖?為了滿足我自己的好奇心,為了讓研究現代詩的人,了解這一群青壯代的詩人在最特殊的時空做過什麼事,我還策畫一系列相關講座,以「6080」為意念符碼,跟永樂座的石芳瑜於2012年4月合作舉辦四場沙龍,邀請陳謙、田運良、唐捐、鴻鴻、楊宗翰、劉三變、陳克華、楊小濱、方群、洪淑苓、陳皓等擔任座談人。而陳皓跟田運良所帶來展示的書刊資料、細說詩刊社團為何因故消失、老朋友們的生命轉折、各種故事,還有洪淑苓、唐捐、楊宗翰以學院詩人的角度,論及五年級詩人承先啟後的精神、百花齊放的創意跟活潑動力,讓台灣詩壇才有了1990年代的宏發繽紛。

這還不夠,潘洗塵也邀我一起編選1960年代詩人的作品,他負責大陸的,我自然觀照台灣部分。為了邀約崛起於1980年代,作品或行動力曾發揮一定影響的詩人,我翻書倒櫃、網路搜尋、多方請益前輩詩友,於是詩選有了以下名單:

1960:阿鈍
1961:陳克華、江文瑜、瓦歷斯.諾幹
1962:洪淑苓、謝昭華、翁翁、林燿德(歿)
1963:羅任玲、楊維晨、曾淑美(中斷,轉廣告界)、阿廖
1964:鴻鴻、楊小濱、張芳慈、楊維晨、田運良、劉三變
1965:李進文、黑芽、羅葉(歿)
1966:嚴忠政、許悔之、方群、丘緩、須文蔚
1967:駱以軍(後轉行為小說家)
1968:顏艾琳、唐捐、紀小樣、紫鵑、陳謙、李宗榮(停筆,轉攻社會統計學)
1969:陳大為、林群盛、隱匿

我當然知道在1980年代一起寫詩的人不只這些,若從「6080」座談所提到的名字,加上我重新翻看各家詩刊的社員名單,至少漏掉好幾倍的人選,比如我能馬上憶起的優秀詩人名字:胡仲權、黃靖雅、張遠謀、王志□(歿)、毛襲加、徐雁影、陳去非、謝良駿、莊源鎮、李沾衣(四分衛)、謝建平、駱也、徐大、丁未(小說家吳鈞堯)、鄧秋彥……這些努力在1980年代曇花一現的詩人,因著命運的流轉,或許沒能繼續與詩為伍,可當初我都是跟大家一起混的,我知道他們各人的詩質光澤。

名單確定後,馬上發出邀請。經兩三個月的聯繫與回應,有人因為至今不諳電腦,作品彙整不易,自動放棄、有人自謙作品未豐也放棄授權、有人則一直聯絡不上。不論如何,我已盡己之力,竭誠邀約,讓此詩選的台灣部分呈現這樣的面貌了。

作為一本詩選,我希望賦予它當時背景的史料,以使將來研究者不僅看到詩作,而能從詩人所生活過的環境中,去追索出他們何以寫出前所未有的科幻詩、性別自覺詩、同志詩、卡通圖像詩、電腦程式詩……甚至超過所謂「後現代理論」的作品來?因此我特別央請陳皓、陳謙、田運良等人寫出他們1980到90年代的記憶,作為窺看詩作的折射鏡。

導言寫到此,深感二十多年來的自己,也是一個瓶頸很深的容器了,有很多很大的內容,卻一次只能徐徐倒出一些。我們這一代生於1960年代的人,曾經玩很大,這些說出來的,只是幾個切片標本。而我們的日子還長,先揮灑出去,其餘,再說了……。

◆顏艾琳 詩人


寫在《生於60年代:兩岸詩選》付梓之際

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劇烈歷史嬗變,曾造就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詩歌盛世。當時,詩歌的巨大魅力,吸引著整個年輕一代的目光。「60年代出生」的中國詩人,正是在這樣一個宏大的歷史開端上,集體地開始了青春與詩歌的激情碰撞。

在當時的漢語詩歌內部,反抗意識形態話語,曾是「朦朧詩」一代寫作的動力,但其語言方式也不可避免地沾染著另一種的「意識形態」。這對漢語詩歌寫作既是一種「憤怒的」打開,又帶來某種「潛在的」危機。而一批早慧的「60年代出生」的中國詩人,不僅承接了「朦朧詩」一代所開創的道路,又勇敢地把寫作的重心拽回到各自的「語言個性」上來。正是他們,把詩的命運託付給了「個體生命」與「母語活力」的奇異相遇,他們用自己更豐富和更多元的寫作實踐詔示世界:漢語詩歌寫作已不再是「意識形態話語」的對抗性表達,而是對「語言潛能」的創造性妙用。毫無疑問,經過了30年的探索,作為當代中國詩壇最為龐大的一個寫作群體,「60年代出生」的中國詩人們如今已成為了當代漢語詩歌領域當之無愧的中間力量。甚至可以毫不誇飾地說,「60年代出生」的中國詩人們的寫作實踐,不僅代表著過去30年漢語詩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們接下來的努力,也必將影響甚至決定未來20年漢語詩歌的走勢。

為了客觀、集中地展示60年代出生的中國詩人橫跨30年的寫作成就,為今後的文學史家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到新世紀十年這段歷史時期中國文學尤其是中國詩歌的發展與嬗變提供一份較為翔實的史料,早在2008年初,我就開始著手編選這套原定名為《60年代出生的中國詩人》叢書,計畫中的這套叢書將包括詩歌作品卷、翻譯作品卷、理論作品卷、書信隨筆卷和影像記錄卷等。現在,計畫中的詩歌作品卷分《生於60年代:中國當代詩人詩選》(兩卷本,由潘洗塵、樹才主編)和《生於60年代:兩岸詩選》(由潘洗塵、顏艾琳主編)兩個部分分別於大陸和台灣的先行出版,標誌著這項歷經數年籌備的巨大工程,已開始正式啟動。

早在這套叢書籌備編選之初,我就曾透過媒體並直接向國內百餘位從事詩歌寫作和研究的專家發出了公開徵集60年代出生的中國詩人名單和作品的信函。最後,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前提下,綜合出了一份400人的初選名單。我和樹才主編的《生於60年代:中國當代詩人詩選》,正是在那份400人名單的基礎上,最後確定的一個由123人的作品組成的選本;而由我和顏艾琳主編的《生於60年代:兩岸詩選》,大陸部分則正是在《生於60年代:中國當代詩人詩選》的基礎上,再次遴選出了60人的部分作品,與由顏艾琳選定的台灣部分合編而成。在此還需告訴讀者的是,整個編選過程對於編者來說,既興奮又遺憾。生於60年代的這批中國詩人,他們寫作實踐的豐富性與多元性,以及由此給我們帶來的巨大閱讀享受,透過一首又一首作品撲面而來,始終讓編者陶醉其中,而要在一個甚至由遠不止400位優秀詩人組成的偉大群體中,因編選規模限制而必須進行再次遴選,最後只能留下這123人甚至60人的作品,作為編者,其內心的遺憾與痛苦更是無以言表。

《生於60年代:中國當代詩人詩選》和《生於60年代:兩岸詩選》所入選的詩人,基本依次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步,而後30年裡一直保持著旺盛創造力和較高水準的詩壇「老將」;二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步入詩壇,而後20年裡始終能與漢語詩歌的實踐同步向前推進的詩人;三是成名於上世紀80年代,中間因各種原因暫離詩壇而強勢回歸後又能繼續奉獻出較高水準詩歌文本的詩人;四是在上世紀80年代盛名於詩壇,後因各種原因終止寫作至今的詩人。為了盡可能地全面展示60年代出生的中國詩人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紀以來不同時期所取得的成就,我們在編選時還對每位入選詩人的作品按創作的不同年代進行了一定的配置。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所提出的「60年代」的概念,與任何流派學意義上的概念無關,因為60年代出生的中國詩人的最大群體特徵,或者說其最大的史學價值,恰恰是在豐富性和多元性上。

《生於60年代:中國當代詩人詩選》和《生於60年代:兩岸詩選》正式出版之時,正值一年一度的「天問 中國新詩新年峰會」在台北召開之際。這項傳統的詩歌活動能從大陸辦到台灣,還要感謝《生於60年代:兩岸詩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10218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1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