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淡江詩派的誕生

  • 9 342
    38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詩華文現代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楊宗翰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允晨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2/0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充分自由與尊重創意的校園氣氛,讓淡江大學成功培育了許多優秀作家。淡江人歷來積累了不少現代詩創作成果,堪稱北台灣重要的「詩之搖籃」。會推出這本詩選集,就是希望能夠透過圖書出版的力量,以文字替過往的「詩想」與「詩事」,留下一部正式記錄。本書收錄了二十三位淡江畢業校友與曾任教師長之詩創作,從最資深的英文系系友洛夫(1928年生)到最青春的中文系系友曹馭博(1994年生),期間差距達六十六歲,恰與本校在淡水創立紮根迄今滿六十六年相符。

《淡江詩派的誕生》是首部結合歷屆淡江教師與校友的現代詩創作選集,也是全台第一本以「大學詩派」命名的出版品。「詩派」不應是黨同伐異的排他起點,而是以義聚、以詩合的情感認同。書中所錄詩人跨越台灣各世代、流派與詩社,盼能藉以凸顯五虎崗上詩創作之繁茂盛景,並寄寓對未來淡江學子之深遠期待。

作者

楊宗翰

1976生於台北,現為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著有評論集《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釀出版,2017)、《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新銳文創,2012)、《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巨流,2002)、《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文津,2002)。編有《淡江詩派的誕生》(允晨,2017)、《血仍未凝:尹玲文學論集》(釀出版,2016)、《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福州海風,2012)、《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唐山,2003)、《台灣文學史的省思》(富春,2002)、《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富春,2002),並策劃與主編「林燿德佚文選」、「菲律賓華文風」、「馬華文學獎大系」、「馬森文集」、「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等系列出版品。

目錄

編者序
 
洛夫
何金蘭(尹玲)
莫渝
夏婉雲
李瑞騰
喜菡
趙衛民
林盛彬
周慶華
黎煥雄
蘇善
陳胤
顧蕙倩
方群
曾志誠
陳先馳
徐國能
丁威仁
楊宗翰
王慈憶
李雲顥
曾貴麟
曹馭博

序/導讀

編者序

將詩意銘刻在五虎崗上
楊宗翰

五虎崗是淡水的主要聚落,指大屯山脈火山熔岩蜿蜒而下,流至虎頭山分為五條尾稜,而形成五條如虎爪般的丘陵。臺語俗稱丘陵為「崙」,故又有「五爪脈」或「五條崙」之稱。其中的第四崙(第四崗)昔稱大田寮,即今日淡江大學永久校地所在。淡水八景之一的「黌岡遠眺」,就是由此崗瞭望觀音山與淡水河,當風振衣,睥睨江城。五虎崗有豐沛的人文景致與歷史故事,還是臺灣早期和西洋文化接軌之處;設校於此的淡江大學則長期深耕在地議題,踴躍參與公共事務及舉辦國際學術活動,更一向鼓勵文學創作與藝術展演。淡江大學前身是一九五○年創辦的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淡江英專),為臺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淡江於一九五八年改制為四年制文理學院,一九八○年獲准升格為大學,現已發展成擁有淡水、臺北、蘭陽、網路等四個校園的綜合型大學,共有八個學院、二萬七千名在校學生、二千一百位教職員工及二十五萬名校友。校內所創之「五虎崗文學獎」頗具歷史,徵文對象由在校學生延伸到畢業校友,過往得獎人中不少已成今日台灣文壇中堅力量。

充分自由與尊重創意的校園氣氛,讓淡江大學成功培育了許多優秀作家:

現代小說: 陳映真、古龍、施叔青、朱天文、王幼華、夏曼‧藍波安、蔡素芬、阮慶岳、簡白、鄭寶娟、黃錦樹、鍾文音、伊格言……

現代散文: 林良、陳列、謝霜天、封德屏、廖志峰、陳建志、房慧真、劉中薇……

古典詩詞: 王仁鈞、胡傳安、龔鵬程、普義南、張韶祁、張富鈞……

詞曲創作: 李雙澤、林生祥、鍾永豐、盧廣仲、鄭宜農……

至於現代詩這個永遠的青春文類,除了中文系創辦《藍星詩學》季刊、扶持學生社團「微光現代詩社」(還有表現亮眼的「驚聲古典詩社」),淡江人歷來積累了不少創作成果,堪稱北台灣重要的「詩之搖籃」。會推出這本選集《淡江詩派的誕生》,就是希望能夠透過圖書出版的力量,以文字替過往的「詩想」與「詩事」,留下一部正式記錄。本書收錄了二十三位淡江畢業校友與曾任教師長之現代詩創作,以臺灣晚近流行、按民國出生年為別的「年級論」,排列於下:

一年級詩人:洛夫(一九二八—)

三年級詩人:尹玲(一九四五—)、莫渝(一九四八—)

四年級詩人: 夏婉雲(一九五一—)、李瑞騰(一九五二—)、喜菡(一九五五—)、趙衛民( 一九五五—)、林盛彬(一九五七—)、周慶華(一九五七—)

五年級詩人: 黎煥雄( 一九六二—)、蘇善( 一九六四—)、陳胤(一九六四—)、顧蕙倩( 一九六五—)、方群(一九六六—)、曾志誠(一九六九—)

六年級詩人: 陳先馳(一九七一—)、徐國能(一九七三—)、丁威仁(一九七四—)、楊宗翰(一九七六—)

七年級詩人:王慈憶(一九八一—)、李雲顥(一九八五—)

八年級詩人:曾貴麟(一九九一—)、曹馭博(一九九四—)

從最資深的英文系系友洛夫(一九二八年生)到最青春的中文系系友曹馭博(一九九四年生),期間差距達六十六歲,恰與本校在淡水創立紮根迄今滿六十六年相符。《淡江詩派的誕生》是首部結合歷屆淡江教師與校友的現代詩創作選集,也是全台第一本以「大學詩派」命名的出版品。書中所錄詩人跨越台灣各世代、流派與詩社,盼能藉以凸顯五虎崗上詩創作之繁茂盛景,並寄寓對未來淡江學子之深遠期待。

就像五虎崗成為淡江大學的代名詞,珞珈山則是大陸名校武漢大學的代名詞。珞珈山原名羅家山,「珞珈」由武漢大學文學院首任院長聞一多命名,也是自聞一多開始建立起優良的詩歌傳統。由吳曉、李浩主編的《珞珈詩派》(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二○一六年八月),收錄了王家新、車延高、李少君、汪劍釗、邱華棟、洪燭等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的詩,既彰顯武漢大學的詩歌傳承,也呈現「珞珈詩派」完整而豐厚的面貌。詩人李少君曾把珞珈山稱為「詩意的發源地,詩情的發生地,詩人的出身地」,《淡江詩派的誕生》問世時間雖略晚《珞珈詩派》半年,但也希望能讓五虎崗成為一個「詩意的發源地,詩情的發生地,詩人的出身地」—質言之,我認為「詩派」不應是黨同伐異的排他起點,而是以義聚、以詩合的情感認同。相信本書中的每位入選者,都是曾經想將詩意銘刻在五虎崗上的人。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日在一場以西洋民謠為主的演唱會上,當時的淡江數學系學生李雙澤以「唱自己的歌」為號召,鼓吹年輕人傳承自己的民歌,給予台灣民歌運動無窮之啟示。李雙澤逝世三十週年時,淡江大學決定在校內「牧羊草坪」為李雙澤立碑(紀念碑由王秀杞設計,碑文「唱自己的歌」五個大字由蔣勳所題,注解小字由張炳煌執筆)。這位令人敬佩的歌手,將永遠被校內師生與畢業校友牢記;我是多麼期待能在未來的日子裡,看到淡江詩派二三豪傑,也能以不同形式在美麗校園內以詩顯影,為世所重。

試閱

將詩意銘刻在五虎崗上
⊙楊宗翰

五虎崗是淡水的主要聚落,指大屯山脈火山熔岩蜿蜒而下,流至虎頭山分為五條尾稜,而形成五條如虎爪般的丘陵。臺語俗稱丘陵為「崙」,故又有「五爪脈」或「五條崙」之稱。其中的第四崙(第四崗)昔稱大田寮,即今日淡江大學永久校地所在。淡水八景之一的「黌岡遠眺」,就是由此崗瞭望觀音山與淡水河,當風振衣,睥睨江城。五虎崗有豐沛的人文景致與歷史故事,還是臺灣早期和西洋文化接軌之處;設校於此的淡江大學則長期深耕在地議題,踴躍參與公共事務及舉辦國際學術活動,更一向鼓勵文學創作與藝術展演。淡江大學前身是一九五○年創辦的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淡江英專),為臺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淡江於一九五八年改制為四年制文理學院,一九八○年獲准升格為大學,現已發展成擁有淡水、臺北、蘭陽、網路等四個校園的綜合型大學,共有八個學院、二萬七千名在校學生、二千一百位教職員工及二十五萬名校友。校內所創之「五虎崗文學獎」頗具歷史,徵文對象由在校學生延伸到畢業校友,過往得獎人中不少已成今日台灣文壇中堅力量。

充分自由與尊重創意的校園氣氛,讓淡江大學成功培育了許多優秀作家:

現代小說: 陳映真、古龍、施叔青、朱天文、王幼華、夏曼‧藍波安、蔡素芬、阮慶岳、簡白、鄭寶娟、黃錦樹、鍾文音、伊格言……

現代散文: 林良、陳列、謝霜天、封德屏、廖志峰、陳建志、房慧真、劉中薇……

古典詩詞: 王仁鈞、胡傳安、龔鵬程、普義南、張韶祁、張富鈞……

詞曲創作: 李雙澤、林生祥、鍾永豐、盧廣仲、鄭宜農……

至於現代詩這個永遠的青春文類,除了中文系創辦《藍星詩學》季刊、扶持學生社團「微光現代詩社」(還有表現亮眼的「驚聲古典詩社」),淡江人歷來積累了不少創作成果,堪稱北台灣重要的「詩之搖籃」。會推出這本選集《淡江詩派的誕生》,就是希望能夠透過圖書出版的力量,以文字替過往的「詩想」與「詩事」,留下一部正式記錄。本書收錄了二十三位淡江畢業校友與曾任教師長之現代詩創作,以臺灣晚近流行、按民國出生年為別的「年級論」,排列於下:

一年級詩人:洛夫(一九二八—)

三年級詩人:尹玲(一九四五—)、莫渝(一九四八—)

四年級詩人: 夏婉雲(一九五一—)、李瑞騰(一九五二—)、喜菡(一九五五—)、趙衛民( 一九五五—)、林盛彬(一九五七—)、周慶華(一九五七—)

五年級詩人: 黎煥雄( 一九六二—)、蘇善( 一九六四—)、陳胤(一九六四—)、顧蕙倩( 一九六五—)、方群(一九六六—)、曾志誠(一九六九—)

六年級詩人: 陳先馳(一九七一—)、徐國能(一九七三—)、丁威仁(一九七四—)、楊宗翰(一九七六—)

七年級詩人:王慈憶(一九八一—)、李雲顥(一九八五—)

八年級詩人:曾貴麟(一九九一—)、曹馭博(一九九四—)

從最資深的英文系系友洛夫(一九二八年生)到最青春的中文系系友曹馭博(一九九四年生),期間差距達六十六歲,恰與本校在淡水創立紮根迄今滿六十六年相符。《淡江詩派的誕生》是首部結合歷屆淡江教師與校友的現代詩創作選集,也是全台第一本以「大學詩派」命名的出版品。書中所錄詩人跨越台灣各世代、流派與詩社,盼能藉以凸顯五虎崗上詩創作之繁茂盛景,並寄寓對未來淡江學子之深遠期待。

就像五虎崗成為淡江大學的代名詞,珞珈山則是大陸名校武漢大學的代名詞。珞珈山原名羅家山,「珞珈」由武漢大學文學院首任院長聞一多命名,也是自聞一多開始建立起優良的詩歌傳統。由吳曉、李浩主編的《珞珈詩派》(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二○一六年八月),收錄了王家新、車延高、李少君、汪劍釗、邱華棟、洪燭等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的詩,既彰顯武漢大學的詩歌傳承,也呈現「珞珈詩派」完整而豐厚的面貌。詩人李少君曾把珞珈山稱為「詩意的發源地,詩情的發生地,詩人的出身地」,《淡江詩派的誕生》問世時間雖略晚《珞珈詩派》半年,但也希望能讓五虎崗成為一個「詩意的發源地,詩情的發生地,詩人的出身地」—質言之,我認為「詩派」不應是黨同伐異的排他起點,而是以義聚、以詩合的情感認同。相信本書中的每位入選者,都是曾經想將詩意銘刻在五虎崗上的人。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日在一場以西洋民謠為主的演唱會上,當時的淡江數學系學生李雙澤以「唱自己的歌」為號召,鼓吹年輕人傳承自己的民歌,給予台灣民歌運動無窮之啟示。李雙澤逝世三十週年時,淡江大學決定在校內「牧羊草坪」為李雙澤立碑(紀念碑由王秀杞設計,碑文「唱自己的歌」五個大字由蔣勳所題,注解小字由張炳煌執筆)。這位令人敬佩的歌手,將永遠被校內師生與畢業校友牢記;我是多麼期待能在未來的日子裡,看到淡江詩派二三豪傑,也能以不同形式在美麗校園內以詩顯影,為世所重。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79479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1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0/0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