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己丑風雲悲歌:江嬰詩作全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1080
    120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詩華文現代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伍曉明編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漫遊者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5/11/26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名生於民國、經歷抗日、隨後又發現自己生活於共產黨政權之下的知識份子,起初滿懷熱血、一心渴望為祖國奉獻,卻在翻天覆地的變革中,從中南海的一位年輕有為「幹部」,變成「反右」運動的犧牲品、勞改營中的苦役犯、「文革」期間的黑五類。詩人江嬰的一生,見證了中國的劇烈變化。

本書收錄詩人自一九七二年始涉中國古體詩寫作以來至二○一五年春之作。其中諸體兼備之詩詞既乃詩人數十年心路歷程之紀錄,亦為詩人以「求真之筆」所書之「人間史」。

目錄

【前言】  詩人生平
【上卷】風雨篇    
第一集    泥塗    
序言        
自序        
一九七二年—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六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年    
詩餘        
後記        

第二集    半葉    
自序        
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年    
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二年    
跋詩    

第三集    半葉之續    
自序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年    
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二年    
一九九三年    
一九九四年    
後記        


【中卷】霜前篇    
第一集    霜前橫笛    
題江嬰《霜前橫笛》並序
自題《霜前橫笛》    
一九九四年    
一九九五年    
一九九六年    
一九九七年    
跋詩        
後記         

第二集    拾葉    
自題《霜前拾葉》    
一九九八年    
一九九九年    
二○○○年    
二○○一年    
二○○二年    

第三集    殘綠    
《殘綠》當花獻老妻    
二○○二年    
二○○三年    
二○○四年    
二○○五年    
二○○六年    
二○○七年    
二○○八年    
跋詩        


【下卷】冰雪篇    
第一集     存外    
二○○八年    
二○○九年    
二○一○年    
二○一一年    
二○一二年    

第二集    續存外    
二○一二年    
二○一三年    
二○一四年    
二○一五年    
代跋        

後記        
補記

序/導讀

前言

詩人生平
伍曉明(編者)


父親原名伍先禎,筆名江嬰,祖籍安徽無為二壩漁棚村。在他的詩中,故鄉乃是永恆的夢中回憶 與醒時眷戀。其《夢歸故里醒憶童年冬夜隨父步月江干》詩云:「村外田間霜色清,月光江水兩盈盈。 寒山凝黛浮波出,葦地殘根接岸平。長夜茅居人早寐,高堤野步趣橫生。夢歸故里鬚垂雪,不見雲帆 獨自行。」

他晚年幾次重訪故鄉,有不少觸景生情的詩作。如《經漁棚村》云:「碧草連天覓舊蹊,乍晴乍 雨不聞雞。荒池散布隆丘起,煙柳深藏歸客迷。陡峭泥坡哀腳力,蔥蘢葉底憶孩提。東檐遠眺長堤外, 夢逐江流雲靄低。」他還在很少涉筆的詞中抒寫了自己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受。《相見歡・重返故里 再臨江干》云:「歸來獨立蘆洲,眺東流。後浪前波終逝,剩悠悠。・長風急,驚濤立,拍灘頭。萬頃蒹葭連碧,一顛秋。」 其二云:「萋萋葦漫長灘,失篷杆。南岸風光何瘦?立孤巒。・蘆花白,戰 雲密,別家園。一夢歸來人老,故居殘。」一個「殘」字,寫出萬千難言思緒。

父親寫故鄉的詞,還有《虞美人・訪故里漁棚村》三首:「遙堤淡墨長長抹,江上煙波闊。雲帆 不見正乘風,夢裡幾番款款過村東。・穿芳小徑重留跡,少小頻頻歷。蒹葭繞樹翠縈村,土壁茅檐無 覓舊時痕。」其二:「蒹葭陣陣花飛雪,白露為霜別。歸來鬚髮盡成絲,卻對灘頭蘆葉正披離。・清林淡影籠如昔,不識村頭陌。依門叟問遠來情,頻話滄桑猶記故園名。」其三云:「村南蔬圃茫然瞥,村北情尤別。東西不見滿塘荷,驀憶採蓮驚起寐中鵝。・故園舊址林猶繞,梔子花枝渺。且行且覓到 堤顛,惟見一江煙水共雲天。」 顯然,對自己的故鄉,父親寤寐思服,柔情繾綣。

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冬,湖南農村颳起的共產風吹到江淮之間,鄉下盜匪蜂起,村中衣食無 虞者因之紛紛出走。當時祖母懷著父親,即將臨盆。為安全計,祖父母遂挈其三歲幼女,即我姑母, 於陰曆臘月初十(一九二八年一月二日)買舟南渡,自無為而至蕪湖,租長街呂探花公館一間偏室寄身。 是日之夜,寒風大作,室外無月,室內無燈,而父親之出生即當此黑暗之時。父親晚年有詩記此曰: 「誰剪冥冥三尺夜,裹軀直到白鬚毛?」造語奇警,意蘊沉摯。父親之名乃祖父所命。祖父說:「國家將興,必有禎祥。」所以父親名先禎,而我叔父即名先祥。「先」乃伍氏家族中父親這一代人的輩分。 祖父母帶著孩子離家鄉而居城市,生計艱難,加之身邊僅有的積蓄又被親友騙去,於是鄉間稍定之後, 祖父母一家就北渡返里了。父親說,他是喝母乳長大的,也是喝長江之水長大的,所以無論到哪裡都 忘不了自己的母親,也忘不了亦猶母親一般哺育了他的長江。其筆名江嬰即由此而來。

我祖父名紹郁,號逸濡,生於光緒二十三年,即西曆一八九七年。他民國初年曾就讀教會所辦之 師範學堂。父親兒時曾見過祖父保存的一種課本,厚厚的一冊,內有許多人體插圖,大約就是祖父當 時上課用的。後因兄弟分爨,祖父遂輟學。祖父忠厚聰穎,擅丹青,精工藝,通中醫,詩畫皆佳。關於祖父的丹青,父親寫有《題家父遺畫》一詩:「寂寞天才人盡歎,巉岩世路苦闌干。丹青未老年華逝,不見嬌嬈挫筆端。」又有《題先父江天帆影圖》詩曰:「古木蒼崖目浩流,青巒隱隱抱蘆洲。雲帆風正臨摹趣,濁水殘山歸望憂。」此二詩既感歎祖父之懷才不遇,也為其所作之畫留下了一絲寫照。祖父當年熱心公益,為人治病分文不取。後又於鄉間創辦毓秀小學,艱難維持,直至人世滄桑巨變的一九四九年。

我祖母張其如,安徽和縣人,生於光緒二十六年,西曆一九○○年。祖母宦門之後,善針黹,勤農事,持家有方。她共生育子女十一人,但多夭折,僅有一女二子長大成人。我姑母伍先吉長我父親兩歲,性剛毅,能吃苦。她出嫁後,家貧多子,故每挈長負幼外出做工,維持生計。後來姑母定居蕪湖,父親定居天津,姐弟二人天各一方,參商難聚。姑母二○○九年去世時,父親傷感之餘,寫了《哭吉姐》一詩:「外甥何報謝紅塵?姐弟三人剩一人。荻岸長依茅屋下,燕山空望楚江瀕。荒唐惡世黔黎苦,饑饉凶年手足親。憐侄何憂糧限數,更忘多子復家貧。」最後四句是說一九五九到一九六二年的人為饑荒中,雖然姑母自己家的生活也很艱難,卻還是省出「糧票」(當時糧食緊缺,政府限購,買糧需用糧票)來接濟我們。我叔父伍先祥小父親六歲,一九四九年前隨我祖父讀書,後因我父母在北京,遂離鄉來依。我父母助其繼續讀書,學習統計,畢業後分配至天津工作。叔父二○○四年突然離世。父親曾以詩哭曰:「煙花何作雪花姿?冬去春回冬未離。長憶太平間裡景,難忘冰櫃側邊時。兄來無語唯僵臥,弟走當歸自妄期。心岸潮沖翻往事,沽流江影一身遺。」(《哭祥弟》)

父親生於農家。其《六十自述》開篇即曰:「我本農家子,艱難歷世更。」始於農田鋤耕而終於心田筆耕,使父親對自己農家身世的追懷帶上些許傷感。其《題苧蘿雨痕》詩亦曰:「我亦農家子,青春別故鄉。身羈燕薊久,神往草根香。」在《存誠先生贈詩索稿用其詩中篇韻和之並以之酬》中,他更將自己似乎本可平凡安寧的一生與後來的痛苦曲折的經歷加以對比:「我本農家一少年,求知欲揭有為篇。拋書離校終追夢,識偽崇真即墮淵。劫難餘生收血淚,滄桑授筆力心田。唯希今日傷心史,得到世人雙手邊。」父親痛定思痛,覺一生抱負盡空,坎坷泥塗,唯餘滴淚啼血之詩作,故冀世人能有讀之而會心者爾。

父親六、七歲即開始做農家雜活,如放豬、牧鵝、拾糞等。他沒有上過舊式私塾,只在農閒時跟我祖父學些東西。冬夜一家人圍坐桌邊,一燈如豆。我祖母做針線活,父親讀書,常至深宵。其當時所讀之書為四書、古文觀止、唐詩等,有時也學一點算術。父親十歲時,日寇占領蕪湖,炮擊江北,祖父母只得舉家逃難。在外生活幾近一年之後,因生活窘迫,又搬回了漁棚村。當時日軍時時騷擾,祖父母一家生活得提心吊膽,日軍過江即逃,日軍離去則返。在這樣的不斷逃難中,父親的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先後夭折了。

父親十三歲時,我祖父在鄉間設館,父親隨之讀書。十四歲時,父親考入蕪湖天主教會所辦之內思學校,直接讀小學五年級,一年後升入初中。當時蕪湖是淪陷區,學生要學日語。父親目睹日寇在鄉間燒殺淫擄,不堪日語教員在課堂上飛揚跋扈,遂在兩年半的初中之後,於一九四四年初扮作商旅,跋山涉水,穿越封鎖,歷三日而至安徽涇縣茂林。是村在崇山峻嶺之中,居民多為吳姓,有「三千戶,一門吳」之稱。父親考入設在吳氏宗祠內的廣益中學,讀高中一年級下。此校為美國基督教會所辦,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方由蕪湖遷來。在此讀書,父親只需學英語,而不用再學日語了。教他英語的是一位美國女老師,其和顏悅色的教學令父親至今難忘。他還向我講過學校裡對他影響很大的數學和幾何老師。他們原來都是大學教授,因戰爭之故而暫時棲身山鄉中學。在此讀書,父親獲益匪淺。他在七絕《茂林舊事》中回憶了這段生活:「茂林舊事現頻頻,四合青山月自巡。暫遠烽煙憂國破,杜鵑聲裡共傷春。」

一九四五年,父親為抗日戰爭勝利所鼓舞,讀書更加勤奮。次年夏,父親高中畢業,同年秋赴滬高考,為廈門大學土木系所錄取,但因突染傷寒,不得不休學一年。一九四七年春,為準備赴廈大學習的旅費,病癒後的父親經友人吳勁強、吳本讓介紹,到蕪湖清真、涇縣的兩所小學教書。同年秋,在赴廈大就讀前,父親抱著再試一次的心情,在南京參加了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的聯合招生考試,卻竟以全國第七名之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化工系。於是父親決定放棄廈門,北上古都。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命吧?不然父親後來或許亦不致遭受如此痛苦的磨難。他晚年每思至此即不免唏噓。當時陸路為內戰所阻,父親得上海清華同學會之助,得於一九四七年十月乘元培號輪船取海路而上。在一首作於一九九四年的詩中,他回憶了當時的情景:「江畔黃花秋日銜,清流宛轉過岩巉。山楓亦醉別時酒,一葉行雲一葉帆。」(《一九四七年暮秋余別故里鳩江取水路北上赴清華就讀,勁強為余送行,其景如在目前,以此絕追記之》)當時父親心情之輕快昂揚,大有直掛雲帆而濟滄海之勢。

父親乍臨古都,見牆紅瓦碧,柳黃楓赤,天高雲淡,風清氣爽,頓覺如在畫中。抵京之日,父親宿於騎河樓清華同學會。翌日即乘校車出西直門,經燕京大學而入清華大學西門。他穿林蔭而至正門,見半球型之禮堂觸目而立。水木清華為父親夢寐所求之大學,今竟置身於其中矣。他晚年有數首回憶清華的詩,其中《憶水木清華》云:「水白蓮馨月色明,木遮亭屹出鐘聲。清音激越人爭起,華吐自由香四瀛。」清華當時在他心目中即象徵著知識與自由。一九四八年夏,父親因為患有妨礙做化學定性分析的色盲,也由於當時中共那些對理想未來之宣傳的影響,欲轉而研究人類社會,故轉入清華社會系。是年秋,國共內戰炮火逼近清華園,校內有中流彈者。十二月間,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一帶易幟。

一九四九年初,傅作義倒戈。三月間,受當時中共宣傳的影響,父親亦捲入他後來稱之為「己丑潮流」或「己丑風雲」的「革命」。他離開清華園,到共產黨的華北抗日軍政大學(簡稱「華大」)接受短期培訓。學習期間,有一件事初啟其心中疑竇。在學員集體赴三丘村參觀地道,並聽華大負責人之一、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的作者胡華有關抗日戰爭的報告時,他發現胡華的「紅軍之所以突破圍剿,進行長征,就是為了北上抗日」之說與他所知之史實相悖:「共產黨不是

試閱

水田春望 一九七二年

水田漫漫若無涯,春草萋萋偶見花。孤鷺渠邊拳一足,群鷗浪裡逐魚蝦。

注:「文革」中余以右派罪被逐至瀕臨渤海之農村貫庄。老妻與明平亭三子同至此村。是 村隊隊種植水稻。入春倚門而望,村南幾一片汪洋,水禽麇集。白鷺獨立壠頭渠邊,自吊 清影;群鷗則盤旋低空,覓啄魚蝦。觸是景而感時事,遂有此吟。

過崇文門懷虎兒

偶過崇文門,同仁醫院新。終難忘舊事,仿佛出嚬呻。

手術連三次,心摧在一辰。天真爛漫影,未拍恨終身。

悲憤詩 反右三十年祭

天安門下壯,開國動寰球。萬歲如潮湧,紅旗若海流。秧歌彩虹舞,腰鼓迅雷遒。九野農工慶,百年心志酬。抗倭同雪恥,援外共讎仇。貧弱催豪勇,興除展異謀。勞資遵兩利,耕者有田疇。千載為奴役,一朝歸自由。扶犁亦扶筆,耘穀復耘憂。流俗趨淳樸,人情共戚休。春風吹大地,麗日照神州。

自古功成者,虛懷幾人守?況兼秦以降,惟使民俯首。政策我云是,方針專可否。一言成九鼎,怒斥躬身受。順我爾必左,違之即歸右。爭鳴效古風,敢議招愆咎。三不示寬宏,陽謀不為醜。夕為階下囚,朝乃同壕友。揪鬥氣洶洶,揭批辭苟苟。發言遵布置,加罪莫須有。警著便衣來,持槍逼我走。兩兒病入院,兒母方產後。不許別家人,仰頭望鐵牖。

二月風呼號,海瀕寒料峭。夜憂眠無被,日慮衣無襖。送被兼送衣,冒寒復冒笑。相看疑屬夢,將別心如搗。含淚彼獨歸,茫然我獨眺。風寒切勿欺,護佑祈蒼昊。室小右派多,不眠思浩渺。夜深人恍惚,覺後夢堪了。愛子病果癒?弱妻身果好?如聞三子呼,四子欲我抱。突起聲淒厲,哨音驚天曉。披衣即坐起,下榻事清掃。未畢領晨飧,將餐命登道。宛如臨大敵,遂即驅群皂。開道警車馳,尾隨兵車嘯。耽耽槍口指,晃晃刺刀挑。曲折過墟里,顛簸入土堡。森森鐵棘網,凜凜帶槍哨。漠漠渤海灘,萋萋暮春草。投荒今日始,改造何時了?勞改場所別,非囚稱隊長。聞招垂手立,見怒驚魂喪。如廁經恩准,投郵命口敞。晨昏必點卯,作息依令往。出入須成行,高歌斥右黨。早耕命如山,誰敢心怏怏。日瘦風淒淒,草枯野空曠。寒禽起葦塘,遠犬吠墟莽。整地作秧田,清渠修水網。天寒凍土堅,猛斸傷雙膀。虎口為之裂,淋漓鮮血淌。長長鎬柄赤,點點入土壤。力竭猶力耕,敢期准歇晌?初夏即移秧,深更赴莽蒼。荒途步踉蹌,月黑視惝恍。倦眼開重合,疲軀俯忽仰。或敲前行背,或抵後行顙。足浸秧田水,夜寒侵腑臟。芽連暗夜起,蚊陣雷作響。漸迫腹中饑,哪堪濕及氅。夜霧鎖蒼茫,晨光明蕩漾。秧挑重壓肩,路滑心懸嗓。不慮人傾仆,惟憂難供上。栽秧折折腰,小憩非非想。蚋嚙憑吸血,虻叮敢伸掌?烏雲天際起,滂沛下泱漭。雨冷刺肌骨,野空無可擋。潛身入葦渠,借水作屏障。野地群蠅集,風餐必爭享。遂嬰腹瀉疾,卻斥為編謊。「只顧磨洋工,回歸乃妄想」。中衣任積汙,渠水為滌蕩。事後主管知,隊前頻激賞。果真能如此,摘帽將有望」。

臨淵復履冰,躡蹀進與退。疲憊未堪憂,愁煎人憔悴。時遭嚴呵叱,每與情理悖。欲辯加拳腳,逞凶有同類。常驅刑事犯,巧立青年隊。作惡彼所長,凶殘彼所備。生非為所好,尋釁為所嗜。唯欲刑期減,故將獄吏媚。圖謀果如願,毆擊必恣肆。鼻破零鮮血,肩傷垂直臂。輒言臭右派,打死無愆罪。「爾乃階級敵,我非反黨輩」。侵凌誠不堪,生死均難遂。愁苦何可訴,心肝俱已碎。人前須含笑,人後惟垂淚。最憚夢中語,恐宣心中懟。耕耘縱勞苦,困乏得安睡。囚榻何其褊,囚徒惟側寐。安能一輾轉,焉得一消累?床虱復施威,冥中聽遠吠。深秋農事畢,准我探妻孥。草白傷凋敝,葉黃哀萎枯。偶憐煢孑影,唯有黑囚襦。驟返情虛怯,重臨世異殊。妻驚得見我,子怯不相呼。乍喜人恍惚,復悲淚沾濡。妻將敘別後,子尚覺生疏。催子速相呼,開言猶囁嚅。遠離寒及暑,審視足連顱。即問幼何如,言隨祖返蕪。時憂隔山水,每夢越江湖。公屋容集體,妻棲攜一雛。探家家已失,相聚聚無愉。挈子同如舅,期其一助吾。尚存誠實里,猶有一閒廬。淡淡一燈光,濛濛三影圖。夜闌應寢寐,夢繞覺虛無。躍進妻眠少,憂傷面色烏。講臺日授課,煉鐵夜伴爐。心念黃淮外,祖衰猶育孺。常思囹圄中,骨鯁存丈夫。「應解自相勸,勿傷兒暫孤」。聲聲漸哽咽,簌簌墮淚珠。冷雨擊寒窗,殘蛩鳴敗除。霜空呈曙色,門外接長途。再別離妻子,重歸沒蓼芻。

隔河眺村落,鑼急鼓喧闐。壟畔舞旌旆,畦間舞鏟鍁。衛星離壟畝,倉廩入雲天。公社齊躍進,囚徒贖罪愆。深翻須一米,不畏及黃泉。恨不肥為土,欲將氨作田。播惟嫌種少,植必耐人眠。浮想霓虹出,豪言山水癲。依稀翻麥浪,隱約積霜秈。土地嘲奢望,耕耘戲自然。歉收原意料,盛怒吏將遷。試驗惟從命,實施聽調宣。弄權浮風起,避禍務實蠲。作偽皆騰達,求真卻迍邅。多思為惑困,噤口任愁纏。騁目鐵窗外,馳神陌與阡。天風吹共產,高斂民倒懸。入戶強搜穀,行兇高舉鞭。力耕汗若雨,將飯突無煙。餓殍丘綿亙,身浮病蔓延。舉旗降浩劫,排隊向深淵。公社金橋立,天堂地獄連。天災危一地,人禍害何全?國難責同赴,囚徒更當先。饑腸時轆轆,餓火日煎煎。增量欺腸胃,糟糠苦舌咽。入倉徒見穀,碾米空垂涎。臉腫判官怯,肢浮象亦憐。肝區時作痛,足底踏層棉。勞作方移步,金星亂眼前。耘禾拾野菜,修壟采榆錢。偷眼瞻前後,心如弓上弦。一朝為人覺,醜化罪壓顛。棚內鵝鴨壯,圃中瓜菜鮮。辛勞屬諸右,享受歸要員。仰望天無改,俯看地跼踡。懷憂終偃蹇,工巧卻騰騫?妻單諸子幼,何以度凶年?破雲偶見日,驚鵲噪霜枝。摘帽聞有望,放歸聞可期。妻為無助苦,子待父慈滋。有職當勤守,閒教子字詞。從今事所事,勿再思應思。非自將緘口,違心難遣辭。蒼黃為世事,我復墮迷離。將出愁城困,復遭幻滅羈。海灘易海曲,稻地變鹽池。摘帽仍為右,偷生當作癡。自由盡為奪,歧視盡相貽。浮腫消無日,肝疴重有時。繼留無所用,令退作恩施。謀職投無路,監居勞有司。三孺歸堪喜,一幼病難醫。脊柱傷癆疾,親心痛若錐。「身殘已至此,不必淚雙垂」。兒語何通達,聞之我亦悲。奈何家口眾,妻俸薄難維。日用雖從儉,年凶何可支?況兼糧限數,過望即愁饑。代食寧無物?囊空徒對之。嗷嗷子待哺,戚戚我無為。莫道群兒小,相謀欲繼炊。幫廚漿子鋪,身起先晨曦。輕啟門扉出,恐為父母知。空寒星閃閃,路曠風颸颸。洗碗兼清桌,除汙必淨脂。天寒水冷冷,手裂血絲絲。一改嬌兒態,員工頗為奇。問其何所求?欲以渣充糜。所請蒙應允,弟兄悉嘻嘻。一盆捧進家,雙淚濕雙頤。「安可勞童子,蒼天何我欺?」

紅衛兵蜂起,山川日色更。牆張大字報,路寫標語橫。隳突東西懼,叫囂南北驚。抄家襲祖術,遊鬥效湘氓。破舊便破璧,焚書即效嬴。狂飆起廣場,橫掃出燕京。九野烽火烈,相殘竟用兵。瘋狂稱革命,暴虐顯忠貞。私立公堂險,將窺敢用睛。兩排彪漢立,中掛謂英明。雙目赤焰吐,高顴橫肉生。寶書忽齊舉,暴力見猙獰。五類附牛尾,書生命最輕。頭低將及地,噴氣臂反擎。繫頸鉛絲細,懸磚逐塊賡。心如錐相刺,牙咬暗支撐。汗出衣為濕,血流土亦赬。疲軀忽騰起,耳畔似風鳴。宛若浮重霧,依稀墮浩瀛。砰訇作塵散,飄忽入幽塋。醒見妻兒泣,茫然雙目睜。四肢存若解,一榻我僵呈。苒苒窗前暗,昏昏幻夢縈。夜深門忽破,妻子驚魂出。宛若潰堤水,紅兼綠盈室。袖章三字惡,軍服一身怵。任意查兼抄,厲聲呵復喝。奈何陋居小,有物亦難匿。況乃早除名,復遭饑饉迫。藏書委實多,焚後少遺籍。文稿有一卷,皆為早歲筆。偶翻見素絹,染作芙蓉色。墨蹟龍蛇舞,簽名多文伯。贈言為郭老,祝我新婚吉。仿佛至寶獲,云為罪孽跡。兩人捉我臂,押我之荒僻。索供嚴相逼,拳毆復腳踢。昏然身仆地,脅下遭重擊。痛苦裂脾肝,復蘇即怒責。法西斯何及,人道均為革。轉念少無知,尤哀為惑蠱。艱難撐身起,忍痛獨移步。月黑途難辨,風寒夜生怖。歸家見狼藉,上榻手扳股。舊創加新創,翻身痛徹腑。不眠望幽暗,哀我臨絕處。牛屋門如虎,吞之骨不吐。揪而時鬥之,每為婦孺侮。竹帚掃大街,書吾潔為伍。何求悅當道,自示鵷惡腐。革命歸左派,清汙右為主。陡聞母病故,淚湧重還肚。訣別隔千里,何由瞑雙目?有喪不得奔,何敢放聲哭?身在縲紲中,夢歸停靈屋。問天惟喝壁,我輩何蹙蹙?

遣送臨煙海,灘頭百卉蕃。一莊無一樹,土屋障土垣。漭漭水稻地,茫茫鷗鷺園。淒涼為逐客,寂寞少囂煩。棲身有陋室,野望倚柴門。窗外築雞窠,庭中設鴨盆。雞鳴先日起,鴨噪將鋤捫。長柄懸飯袋,窩頭作午飧。同耕公社地,領活即承恩。故里臨江岸,異鄉瀕海村。農家今昔別,阡陌情堪溫。衣濕憐朝露,履輕追月魂。老妻暮依戶,濁酒每盈樽。乾焙小魚香,罺罾晨及昏。新炊粳米白,拾穗逆朝暾。兩子手皸裂,絲絲見血痕。二男當留市,令出莫須遵。黽勉一學子,無辜共我奔。經年墾邊塞,長子事軍屯。渤澥陰山望,夢中聚弟昆。雖云四子苦,幸得家人存。落腳江南岸,蒿萊曾寄身。生年將半百,留去何須珍?諸子皆年少,聰明俱逸倫。成才當有路,不可即沉淪。選調敢存望?回城亦無親。縱觀天地闊,無奈遍荊榛。未逃人世劫,天變降衙衙。地震惟數秒,萬家成廢墟。瘋狂鬥卌載,血淚九州淤。天變終將止,世凶何日除?今古蒼龍變,紅黃顏色殊。牧民振長策,封口襲坑儒。反右創新意,陽謀絕史書。尊嚴如敝屣,生命似卑蕪。文革狂飆止,黎元望復蘇。剛方百萬眾,凌虐廿年餘。曲死化為土,倖存霜覆顱。悲哉此教訓,吸取當何如?國事歸民主,中華履正途。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986567151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93
    • 商品規格
    • 16*23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