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
2010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一場笑中帶淚、荒謬華麗的告別!
林榮三文學獎首獎首作!
同名改編電影《父後七日》8月27日全台感動上映!
‧2010年台北電影節競賽片,並榮獲最佳編劇、最佳女配角獎!
‧香港電影節競賽電影! ‧韓國首爾數位影展競賽片!
‧溫哥華國際影展觀摩電影! ‧日本福岡影展亞洲焦點!
‧即將角逐本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陳芳明、陳列、張曼娟、賀景濱、楊澤、劉克襄、蔡逸君、鄭弘儀、顏崑陽 藝文界感動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那年夏天,颱風將至,我們並坐在我打工書店前的梯階,一團厚重的橘色的雲糾結在我們之中。
親愛的你問,你最怕的事情是什麼?
我說,挾以爆破的哭聲,我怕被你忘記。
──摘自〈雲南書簡〉
二○○六年,劉梓潔以短短四千字的〈父後七日〉,驚豔在座評審,奪下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在那時,作家陳芳明早已讚道:它開闢了散文的全新版圖!而今,我們終於盼得《父後七日》成集,甚至多了一部作者編導的同名電影。
長達七個年頭的醞釀,劉梓潔將此自比為一段旅程,回首自己到都市求學、工作與生活的歲月。書中處處可見的,正是由中南部北上的城鄉移民,對鄉愁與生存的刻劃感觸,而她獨特的敘述節奏與風格,更在此被鮮明地展示了出來。
講離去,能令悲傷輕盈;寫思鄉,卻童趣橫溢;獨居獨行在城市與愛情裡時,竟又有如旅行異國般,無處不入地自適!如此尋常卻饒富滋味,那便是她文字裡感性真摯、最惹人凝睇的深情。
循著劉梓潔的筆下幾度回望,我們不自覺地、俯伏成一名離鄉的遊子,在那一篇篇回憶絮語中,找到了屬於你我鄉愁的共同記載。
林榮三文學獎首獎首作!
同名改編電影《父後七日》8月27日全台感動上映!
‧2010年台北電影節競賽片,並榮獲最佳編劇、最佳女配角獎!
‧香港電影節競賽電影! ‧韓國首爾數位影展競賽片!
‧溫哥華國際影展觀摩電影! ‧日本福岡影展亞洲焦點!
‧即將角逐本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陳芳明、陳列、張曼娟、賀景濱、楊澤、劉克襄、蔡逸君、鄭弘儀、顏崑陽 藝文界感動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那年夏天,颱風將至,我們並坐在我打工書店前的梯階,一團厚重的橘色的雲糾結在我們之中。
親愛的你問,你最怕的事情是什麼?
我說,挾以爆破的哭聲,我怕被你忘記。
──摘自〈雲南書簡〉
二○○六年,劉梓潔以短短四千字的〈父後七日〉,驚豔在座評審,奪下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在那時,作家陳芳明早已讚道:它開闢了散文的全新版圖!而今,我們終於盼得《父後七日》成集,甚至多了一部作者編導的同名電影。
長達七個年頭的醞釀,劉梓潔將此自比為一段旅程,回首自己到都市求學、工作與生活的歲月。書中處處可見的,正是由中南部北上的城鄉移民,對鄉愁與生存的刻劃感觸,而她獨特的敘述節奏與風格,更在此被鮮明地展示了出來。
講離去,能令悲傷輕盈;寫思鄉,卻童趣橫溢;獨居獨行在城市與愛情裡時,竟又有如旅行異國般,無處不入地自適!如此尋常卻饒富滋味,那便是她文字裡感性真摯、最惹人凝睇的深情。
循著劉梓潔的筆下幾度回望,我們不自覺地、俯伏成一名離鄉的遊子,在那一篇篇回憶絮語中,找到了屬於你我鄉愁的共同記載。
名人推薦
陳芳明、陳列、張曼娟、賀景濱、楊澤、劉克襄、蔡逸君、鄭弘儀、顏崑陽
藝文界感動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名人推薦:
〈父後七日〉乍看以行禮如儀的方式,敘述日日發生的事情,讀起來卻不冗長或瑣碎;提到的每件事似乎都有某種荒謬性,卻又帶著很強烈的情感,直到最後,深沉的悲傷才終於爆裂開來。
──張曼娟
猶太人只知道:「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但是當人們面對死亡還能微笑時,那可能就是上帝要思考或頭痛的時候。劉梓潔的《父後七日》,向我們證明了這一種可能。即使永恆的哀痛,要到第八日才埋種在心中。
──賀景濱
一個心思活潑慧敏的作者,一些關於傷痛與親暱、失落與記憶的深情記述與探問,一些人世間裡的好奇尋索,文字新鮮,語氣自在自信,光影恍惚,讀來令人愉快又時感震顫。
──陳列
每個年代從中南部北上求學或謀職的作家,都會經歷離鄉返鄉,以及生活打拚的種種書寫挑戰。這個烙印,作者的意識比同期創作者更加清楚,也誠摯地用清新而簡明的話彙,在這本處女作,鮮明地展示自己的敘述節奏和風格。或許,另一種新散文風,就這樣要開始了。
──劉克襄
第一次讀〈父後七日〉是在林榮三文學獎的初審,一字一字讀完,心中的感動無以言說,嘆了一聲:「這就是首獎了。」如今《父後七日》成書,也拍成電影,再看一回,我仍然認為:這是少有作者的首部作品能夠綻放如此精湛的光芒。
──蔡逸君
她的散文是台灣搖滾樂
梓潔的心眼很特別,能從亂彩繽紛中看到原色,從眾聲喧譁中聽見寂靜。
她的散文既不巴哈,也不蕭邦,而很五百──活潑潑的台灣搖滾樂;不直接對你噴射感情,只敲打搖滾的節奏,說些日常的故事,正經的說、戲謔的說、嘲諷的說、溫情的說、笑著說、哭著說。而原似正常的世界,忽然荒謬起來;荒謬中,卻讓我們看到真實的世態人情。
──顏崑陽
藝文界感動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名人推薦:
〈父後七日〉乍看以行禮如儀的方式,敘述日日發生的事情,讀起來卻不冗長或瑣碎;提到的每件事似乎都有某種荒謬性,卻又帶著很強烈的情感,直到最後,深沉的悲傷才終於爆裂開來。
──張曼娟
猶太人只知道:「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但是當人們面對死亡還能微笑時,那可能就是上帝要思考或頭痛的時候。劉梓潔的《父後七日》,向我們證明了這一種可能。即使永恆的哀痛,要到第八日才埋種在心中。
──賀景濱
一個心思活潑慧敏的作者,一些關於傷痛與親暱、失落與記憶的深情記述與探問,一些人世間裡的好奇尋索,文字新鮮,語氣自在自信,光影恍惚,讀來令人愉快又時感震顫。
──陳列
每個年代從中南部北上求學或謀職的作家,都會經歷離鄉返鄉,以及生活打拚的種種書寫挑戰。這個烙印,作者的意識比同期創作者更加清楚,也誠摯地用清新而簡明的話彙,在這本處女作,鮮明地展示自己的敘述節奏和風格。或許,另一種新散文風,就這樣要開始了。
──劉克襄
第一次讀〈父後七日〉是在林榮三文學獎的初審,一字一字讀完,心中的感動無以言說,嘆了一聲:「這就是首獎了。」如今《父後七日》成書,也拍成電影,再看一回,我仍然認為:這是少有作者的首部作品能夠綻放如此精湛的光芒。
──蔡逸君
她的散文是台灣搖滾樂
梓潔的心眼很特別,能從亂彩繽紛中看到原色,從眾聲喧譁中聽見寂靜。
她的散文既不巴哈,也不蕭邦,而很五百──活潑潑的台灣搖滾樂;不直接對你噴射感情,只敲打搖滾的節奏,說些日常的故事,正經的說、戲謔的說、嘲諷的說、溫情的說、笑著說、哭著說。而原似正常的世界,忽然荒謬起來;荒謬中,卻讓我們看到真實的世態人情。
──顏崑陽
試閱
父後七日
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
葬儀社的土公仔虔敬地,對你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這是第一日。
我們到的時候,那些插到你身體的管子和儀器已經都拔掉了。僅留你左邊鼻孔拉出的一條管子,與一只虛妄的兩公升保特瓶連結,名義上說,留著一口氣,回到家裡了。
那是你以前最愛講的一個冷笑話,不是嗎?
聽到救護車的鳴笛,要分辨一下啊,有一種是有醫~有醫~,那就要趕快讓路;如果是無醫~無醫~,那就不用讓了。一干親戚朋友被你逗得哈哈大笑的時候,往往只有我敢挑戰你:如果是無醫,幹嘛還要坐救護車?!
要送回家啊!
你說。
所以,我們與你一起坐上救護車,回家。
名義上說,子女有送你最後一程了。
上車後,救護車司機平板的聲音問:小姐你家是拜佛祖還是信耶穌的?我會意不過來,司機更直白一點:你家有沒有拿香拜拜啦?我僵硬點頭。司機倏地把一張卡帶翻面推進音響,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那另一面是什麼?難道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我知道我人生最最荒謬的一趟旅程已經啟動。
(無醫~無醫~)
我忍不住,好想把我看到的告訴你。男護士正規律地一張一縮壓著保特瓶,你的偽呼吸。相對於前面六天你受的各種複雜又專業的治療,這一最後步驟的名稱,可能顯得平易近人許多。
這叫做,最後一口氣。
到家。荒謬之旅的導遊旗子交棒給葬儀社、土公仔、道士,以及左鄰右舍。(有人斥責,怎不趕快說,爸我們到家了。我們說,爸我們到家了。)
男護士取出工具,抬手看錶,來!大家對一下時喔,十七點三十五分好不好?
好不好?我們能說什麼?
好。我們說好。我們竟然說好。
虛無到底了,我以為最後一口氣只是用透氣膠帶黏個樣子。沒想到拉出好長好長的管子,還得劃破身體抽出來,男護士對你說,大哥忍一下喔,幫你縫一下。最後一道傷口,在左邊喉頭下方。
(無傷無痕。)
我無畏地注視那條管子,它的末端曾經直通你的肺。我看見它,纏滿濃黃濁綠的痰。
(無病無煞。)
跪落!葬儀社的土公仔說。
我們跪落,所以我能清楚地看到你了。你穿西裝打領帶戴白手套與官帽。(其實好帥,稍晚蹲在你腳邊燒腳尾錢時我忍不住跟我妹說。)
腳尾錢,入殮之前不能斷,我們試驗了各種排列方式,有了心得,折成L形,搭成橋狀,最能延燒。我們也很有效率地訂出守夜三班制,我妹,十二點到兩點,我哥兩點到四點。我,四點到天亮。
鄉紳耆老組成的擇日小組,說:第三日入殮,第七日火化。
半夜,葬儀社部隊送來冰庫,壓縮機隆隆作響,跳電好幾次。每跳一次我心臟就緊一次。
半夜,前來弔唁的親友紛紛離去。你的菸友,阿彬叔叔,點了一根菸,插在你照片前面的香爐裡,然後自己點了一根菸,默默抽完。兩管幽微的紅光,在檀香裊裊中明滅。好久沒跟你爸抽菸了,反正你爸無禁無忌,阿彬叔叔說。是啊,我看著白色菸蒂無禁無忌矗立在香灰之中,心想,那正是你希望。
第二日。我的第一件工作,校稿。
葬儀社部隊送來快速雷射複印的訃聞。我校對你的生卒年月日,校對你的護喪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姪孝甥的名字你的族繁不及備載。
我們這些名字被打在同一版面的天兵天將,倉促成軍,要布鞋沒布鞋,要長褲沒長褲,要黑衣服沒黑衣服。(例如我就穿著在家習慣穿的短褲拖鞋,校稿。)
來往親友好有意見,有人說,要不要團體訂購黑色運動服?怎麼了?!這樣比較有家族向心力嗎?
如果是你,你一定說,不用啦。你一向穿圓領衫或白背心,有次回家卻看到你大熱天穿長袖襯衫,忍不住虧你,怎麼老了才變得稱頭?你捲起袖子,手臂上埋了兩條管子。一條把血送出去,一條把血輸回來。
開始洗腎了。你說。
第二件工作,指板。迎棺。乞水。土公仔交代,迎棺去時不能哭,回來要哭。這些照劇本上演的片場指令,未來幾日不斷出現,我知道好多事不是我能決定的了,就連,哭與不哭。總有人在旁邊說,今嘛毋駛哭,或者,今嘛卡緊哭。我和我妹常面面相覷,滿臉疑惑,今嘛,是欲哭還是不哭?(唉個兩聲哭個意思就好啦,旁邊又有人這麼說。)
有時候我才刷牙洗臉完,或者放下飯碗,聽到擊鼓奏樂,道士的麥克風發出尖銳的咿呀一聲,查某囝來哭!如導演喊action!我這臨時演員便手忙腳亂披上白麻布甘頭,直奔向前,連爬帶跪。
神奇的是,果然每一次我都哭得出來。
第三日,清晨五點半,入殮。葬儀社部隊帶來好幾落衛生紙,打開,以不計成本之姿一疊一疊厚厚地鋪在棺材裡面。土公仔說,快說,爸給你鋪得軟軟你卡好睏哦。我們說,爸給你鋪得軟軟你卡好睏哦。(吸屍水的吧?!我們都想到了這個常識但是沒有人敢說出來。)
子孫富貴大發財哦。有哦。子孫代代出狀元哦。有哦。子孫代代做大官哦。有哦。唸過了這些,終於來到,最後一面。
我看見你的最後一面,是什麼時候?如果是你能吃能說能笑,那應該是倒數一個月,爺爺生日的聚餐。那麼,你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無從追考了。
如果是你還有生命跡象,但是無法自行呼吸,那應該是倒數一日。在加護病房,你插了管,已經不能說話;你意識模糊,睜眼都很困難;你的兩隻手被套在廉價隔熱墊手套裡,兩隻花色還不一樣,綁在病床邊欄上。
攏無留一句話啦!你的護喪妻,我媽,最最看不開的一件事,一說就要氣到哭。
你有生之年最後一句話,由加護病房的護士記錄下來。插管前,你跟護士說,小姐不要給我喝牛奶哦,我急著出門身上沒帶錢。你的妹妹說好心疼,到了最後都還這麼客氣這麼節儉。
你的弟弟說,大哥是在虧護士啦。
第四日到第六日。誦經如上課,每五十分鐘,休息十分鐘,早上七點到晚上六點。這些拿香起起跪跪的動作,都沒有以下工作來得累。
首先是告別式場的照片,葬儀社陳設組說,現在大家都喜歡生活化,挑一張你爸的生活照吧。我與我哥挑了一張,你翹著二郎腿,怡然自得貌,大圖輸出。一放,有人說那天好多你的長輩要來,太不莊重。於是,我們用繪圖軟體把腿修掉,再放上去。又有人說,眼睛笑得瞇瞇,不正式,應該要炯炯有神。怎麼辦?!我們找到你的身分證照,裁下頭,貼過去,終算皆大歡喜。(大家圍著我哥的筆記型電腦,直嘖嘖稱奇:今嘛電腦蓋厲害。)
接著是整趟旅程的最高潮。親友送來當作門面的一層樓高的兩柱罐頭塔。每柱由九百罐舒跑維他露P與阿薩姆奶茶砌成,既是門面,就該高聳矗立在豔陽下。結果曬到爆,黏膩汁液流滿地,綠頭蒼蠅率隊佔領。有人說,不行這樣爆下去,趕快推進雨棚裡,遂令你的護喪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姪孝甥來,搬柱子。每移一步,就砸下來幾罐,終於移到大家護頭逃命。
尚有一項艱難至極的工作,名曰公關。你龐大的姑姑阿姨團,動不動冷不防撲進來一個,呼天搶地,不撩撥起你的反服母及護喪妻的情緒不罷休。每個都要又拉又勸,最終將她們撫慰完成一律納編到摺蓮花組。
神奇的是,一摸到那黃色的糙紙,果然她們就變得好平靜。
三班制輪班的最後一夜。我妹當班。我哥與我躺在躺了好多天的草蓆上。(孝男孝女不能睡床。)
我說,哥,我終於體會到一句成語了。以前都聽人家說,累嘎欲靠北,原來靠北真的是這麼累的事。
我哥抱著肚子邊笑邊滾,不敢出聲,笑了好久好久,他才停住,說:幹,你真的很靠北。
第七日。送葬隊伍啟動。我只知道,你這一天會回來。不管三拜九叩、立委致詞、家祭公祭、扶棺護柩,(棺木抬出來,葬儀社部隊發給你爸一根棍子,要敲打棺木,斥你不孝。我看見你的老爸爸往天空比劃一下,丟掉棍子,大慟。)一有機會,我就張目尋找。
你在哪裡?我不禁要問。
你是我多天下來張著黑傘護衛的亡靈亡魂?(長女負責撐傘。)還是現在一直在告別式場盤旋的那隻紋白蝶?或是根本就只是躺在棺材裡正一點一點腐爛屍水正一滴一滴滲入衛生紙滲入木板?
火化場,宛如各路天兵天將大會師。領了號碼牌,領了便當,便是等待。我們看著其他荒謬兵團,將他們親人的遺體和棺木送入焚化爐,然後高分貝狂喊:火來啊,緊走!火來啊,緊走!
我們的道士說,那樣是不對的,那只會使你爸更慌亂更害怕。等一下要說:爸,火來啊,你免驚惶,隨佛去。
我們說,爸,火來啊,你免驚惶,隨佛去。
第八日。我們非常努力地把屋子恢復原狀,甚至風習中說要移位的床,我們都只是抽掉涼蓆換上床包。
有人提議說,去你最愛去的那家牛排簡餐狂吃肉(我們已經七天沒吃肉)。有人提議去唱好樂迪。但最終,我們買了一份蘋果日報與一份壹週刊。各臥一角沙發,翻看了一日,邊看邊討論哪裡好吃好玩好腥羶。
我們打算更輕盈一點,便合資簽起六合彩。08。16。17。35。41。
農曆八月十六日,十七點三十五分,你斷氣。四十一,是送到火化場時,你排隊的號碼。
(那一日有整整八十具在排。)
開獎了,17、雲南書簡
你最怕的事情是什麼?
親愛的你問。你說你最怕的事情是大年初六。大年初六,年幼的你會在彩繪著鴛鴦的赭紅色糖果盒裡偷一只奶油話梅。往後的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在沒有人發現的時候,例如你的母親差遣你去買東西的路上,或是玩捉迷藏你當鬼從一數到五十的時候,從口袋拿出來,一角一角齧食。這是我極大的祕密,你說。你以此抵抗你最怕的,慶典過後瞬間的冷清死寂。以一只奶油話梅,以舌尖齒縫殘留的酸甜梅粉,延緩無味日常的到來。
比起你,我的方式暴烈多了。大年初六天未亮,我背起六十五公斤的登山背包,走入歲末來了就一直沒走的強烈冷氣團中。我因打包徹夜未眠,在晃顫的機場首班國光號上,歪斜著身體看國道一號上的斜雨紛飛,睜大眼睛安靜記錄著,離開島國前的最後一刻。離開島國前的最後一刻,我在機場大廳的匯兌櫃檯,將一疊不算厚的新台幣,換回幾張薄薄的美金;同時將一個索居於城市並極度仰賴文明的我,匯兌成隨處可為家、四海皆兄弟的我,我唯有握足後者的籌碼,才能在香港轉機誤點兩小時餘的空檔,以風衣外套蒙頭在五十四號登機閘口前怡然昏睡;才能清晨七點半零下三度在香格里拉郵局台階前,啃一顆蘋果當早餐,呵著手簌簌寫下一張字跡潦拓的明信片,等待郵局開門讓我買足面值人民幣一塊六的郵票用舌頭沾了唾液就貼定投入郵筒,寄回島國。收件人是自己。如此,我在歸來時打開信箱就可以收到,這樣假期結束時我將不顯得太失落。
走出昆明機場的時候,陽光很明亮,未來的十五天也都是這樣。我的行程是:昆明到麗江、麗江到香格里拉、麗江到瀘沽湖、麗江到大理,大理到昆明。我把麗江當作基地營,期待這個名曰小資療傷與豔遇勝地的古城除了提供我轉運與補給的便利外,藉著多次進出我對它亦能培養出某些情感吧。但是,當我抵達,我帶著失戀般的心碎扶著太陽穴在石板梯階上不停邁步,心底絕望的聲音一直重複怎麼辦我來到一座巨大的九份。絕望不但來自櫛比鱗次的古城商家販售的手工藝品幾乎同式同樣(如同發現台灣民俗風系列商品的大盤原來在此);還來自四面八方來的遊客個個穿著入時打扮講究,我屢屢低頭望見一雙雙亮皮高跟尖頭靴橫過我的防水透氣抓地力強登山鞋;珠光眼影水漾唇彩在古城蕩漾開來,而我為我的眼與我的唇帶來的只有一罐無色無味的人工淚液與一方盒凝黃豬脂般的凡士林。全身上下唯一的顏色在於左小指,香港機場免稅商店裡試塗的紫荊色指甲油。在往後的十五日,它一日一日消磨掉一點,我攜著它如攜著一撮沙洲之島,每日竟因觀察它變化出不規則的海岸線輪廓而欣喜。
於是我儘速遠離小資天堂,坐上開往香格里拉的中巴。冬天是這個海拔三千餘公尺,舊稱中甸的山城的旅遊淡季,街上人煙稀少,屋頂覆著雪,地上有積冰。這個晚上,我睡在通了電毯的青年旅舍中,半夜醒來,頭痛欲裂,高原反應鋪天蓋地而來,這幾日吃下的砂鍋米線、玉米粑粑、乳餅乳扇全都化為酸稠汁液,我蹲在公廁嘔吐至頭髮都變冰的,摸黑吞下兩顆普拿疼,想看窗外天色,發現玻璃上結著霜。我在額頭、人中、頸後重重塗上薄荷玉,那麻刺的感覺果然讓我忘記疼痛與酸水,助我入睡。
昨晚零下二十度,青年旅舍的主人說。哪裡都去不成,連藏胞家訪都因為淡季不營業。我開始後悔沒聽麗江散客旅遊服務中心裡,穿著民族服飾的納西族姑娘的勸告了。所幸中甸由於外國背包客眾多,亦開設了幾家小資風情咖啡館。我因此在駱駝咖啡館度過兩天,我寫明信片、翻看別人留下的塗鴉與相本、聽好幾張店內的尼泊爾電子樂CD,早午餐吃蘑菇雞肉與薑茶,晚餐吃菠菜牛肉,更晚一點當藏族女服務生為每張桌子提來爐火時,點一盎司純麥威士忌。
親愛的,我在香格里拉,祝你生日快樂。我看著遠方的雪原,寫下給你的明信片。
隔天有一貴州登山隊入住青年旅館,邀我晚上一同開伙,吃酸湯魚、喝青稞酒,學各省分的划拳招式。我們不約而同瞥見對方的排汗衣登山鞋毛帽屬同一西方廠牌,甚至接近同式同樣,如此相互辨識與認同,更甚省籍或國族。一桌子人嬉嬉鬧鬧,有一人醉了,便摟著主人的西藏獒犬又親又抱說,我帶你回貴州好嘛?隔天早上,我與這群貴州人在中甸長途汽車站再度碰面,都往麗江。但在顛簸的公路上,昨晚豪氣干雲的眾人已各自靜默,除了在五、六小時車程裡暗自較量彼此膀胱的耐力之外,之間似已沒有關連,各自從各自的窗獵取飄浪的浮光掠影。反倒是繫綁堆疊在中巴車頂的登山背包,從原生產國漂流千里後終於找到遠親近戚,一同挨挨擠擠,一同抵禦漫天黃沙。
之後我去了瀘沽湖,再回到麗江。麗江古城與新城只有一街之隔,我且每回到麗江就至新城的百信商場購買曬後凍後修復面膜,美容專櫃的諮詢人員雖然兩頰皆風化有加,但個個專業自信。春節連假過去,古城清靜許多,我吸啜著海子牌袋裝酸奶,酸奶是我每次來中國旅行必嗑飲品,走在我多次往返麗江長途客運站的大街上,漸漸,有了回家的感覺。出發往大理的早晨,是我在麗江最從容的一個早上,臨行前,青年旅館主人要求帶了吉他的韓國旅者,在四合院的院子裡唱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不禁鼻酸眼熱,並且想起,今天是元宵。
大理城的元宵夜,月光如洗,照著古城的石板路面,卻不見有人吃湯圓。我想起某年冬至夜,你與我在台北車站附近,快步穿梭於南陽街開封街懷寧街漢口街卻找不到任何一個湯圓攤子,你人來瘋地到便利商店買了冷凍湯圓拜託切仔麵攤的阿桑幫我們下一下,阿桑哭笑不得。這一點點回憶讓我開心起來,有幾個外國人拎著大理啤酒走過,問我何事這麼雀躍,我便指著月亮要他們看。回到台灣人經營的四季客棧上網,連回台灣的網頁開了信箱,飄洋過海的光纖電纜把我帶回現實,那即是:你不會再寫信給我。托著下巴絕望刪掉一封一封廣告信,也許滑鼠點擊過大,驚動了鄰座的幾位日本人,我抱歉地用初級日文說了對不起,又想起什麼地問,今是何曜日?這一日常基礎對話彷彿打擾了他們原本旅行中的秩序,很驚慌急切地討論起來:水曜還是木曜?木曜還是金曜?這似乎是對旅人的一大難題,回答關於時間、年月、數字的問題,就像要他們做出承諾一樣難。我對發出這無心問句感覺非常罪惡,趕緊揮揮手用英文補上,忘記它吧!誰在意呢?
我們用日文交換了一句初次見面,後來兩三日就足以一起坐在小橋流水旁吃一碗兩塊錢撒了極多辣粉的豌豆涼粉;足以一同騎腳踏車逛洱海附近的油菜花田;足以一起坐纜車上蒼山的中和寺各求了籤,廟祝解籤時,我因幫忙翻譯而窺探了幾位外國朋友一生的運命。有時我們在各自的筆記本上以漢字筆談,某一頁寫滿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芥川龍之介以至於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山田詠美。旅行總是這樣,總是到快要結束的時候,才開始真正認識朋友。
我往昆明繼續歸途,從河內而來的他們繼續往麗江。大理到昆明的K724次班車,夜間十一點發車,隔日早上八點到。我一夜好眠,好眠至醒來悵然極了,列車時光已消逝,車廂外是喧擾的昆明車站。我攔了出租車,回到茶花賓館。這一天,昆明起了大霧。我走在高聳林立的兩排耐寒杉科植物之間,沿著賓館所在的東風東路走,地圖上說,順著這條路走,可以到西南聯大,未央歌的場景。我一步一步,向霧中走去。
你最怕的事情是什麼?
那年夏天,颱風將至,我們並坐在我打工書店前的梯階,一團厚重的橘色的雲糾結在我們之中。親愛的你問,你最怕的事情是什麼?我說,挾以爆破的哭聲,我怕被你忘記。
我以此迢遙的路途,穿過往香港的平流層、穿過結著薄冰的滇藏公路、穿過昆大鐵路的臥舖車,延緩,接受我們已經分手、愛情不會重來這個事實的到來。這趟旅程,我把麗江當作基地營,進麗江古城要付四十塊的古城維護費,可以換一張明信片,明信片上說:麗江永遠記得你。
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
葬儀社的土公仔虔敬地,對你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這是第一日。
我們到的時候,那些插到你身體的管子和儀器已經都拔掉了。僅留你左邊鼻孔拉出的一條管子,與一只虛妄的兩公升保特瓶連結,名義上說,留著一口氣,回到家裡了。
那是你以前最愛講的一個冷笑話,不是嗎?
聽到救護車的鳴笛,要分辨一下啊,有一種是有醫~有醫~,那就要趕快讓路;如果是無醫~無醫~,那就不用讓了。一干親戚朋友被你逗得哈哈大笑的時候,往往只有我敢挑戰你:如果是無醫,幹嘛還要坐救護車?!
要送回家啊!
你說。
所以,我們與你一起坐上救護車,回家。
名義上說,子女有送你最後一程了。
上車後,救護車司機平板的聲音問:小姐你家是拜佛祖還是信耶穌的?我會意不過來,司機更直白一點:你家有沒有拿香拜拜啦?我僵硬點頭。司機倏地把一張卡帶翻面推進音響,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那另一面是什麼?難道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我知道我人生最最荒謬的一趟旅程已經啟動。
(無醫~無醫~)
我忍不住,好想把我看到的告訴你。男護士正規律地一張一縮壓著保特瓶,你的偽呼吸。相對於前面六天你受的各種複雜又專業的治療,這一最後步驟的名稱,可能顯得平易近人許多。
這叫做,最後一口氣。
到家。荒謬之旅的導遊旗子交棒給葬儀社、土公仔、道士,以及左鄰右舍。(有人斥責,怎不趕快說,爸我們到家了。我們說,爸我們到家了。)
男護士取出工具,抬手看錶,來!大家對一下時喔,十七點三十五分好不好?
好不好?我們能說什麼?
好。我們說好。我們竟然說好。
虛無到底了,我以為最後一口氣只是用透氣膠帶黏個樣子。沒想到拉出好長好長的管子,還得劃破身體抽出來,男護士對你說,大哥忍一下喔,幫你縫一下。最後一道傷口,在左邊喉頭下方。
(無傷無痕。)
我無畏地注視那條管子,它的末端曾經直通你的肺。我看見它,纏滿濃黃濁綠的痰。
(無病無煞。)
跪落!葬儀社的土公仔說。
我們跪落,所以我能清楚地看到你了。你穿西裝打領帶戴白手套與官帽。(其實好帥,稍晚蹲在你腳邊燒腳尾錢時我忍不住跟我妹說。)
腳尾錢,入殮之前不能斷,我們試驗了各種排列方式,有了心得,折成L形,搭成橋狀,最能延燒。我們也很有效率地訂出守夜三班制,我妹,十二點到兩點,我哥兩點到四點。我,四點到天亮。
鄉紳耆老組成的擇日小組,說:第三日入殮,第七日火化。
半夜,葬儀社部隊送來冰庫,壓縮機隆隆作響,跳電好幾次。每跳一次我心臟就緊一次。
半夜,前來弔唁的親友紛紛離去。你的菸友,阿彬叔叔,點了一根菸,插在你照片前面的香爐裡,然後自己點了一根菸,默默抽完。兩管幽微的紅光,在檀香裊裊中明滅。好久沒跟你爸抽菸了,反正你爸無禁無忌,阿彬叔叔說。是啊,我看著白色菸蒂無禁無忌矗立在香灰之中,心想,那正是你希望。
第二日。我的第一件工作,校稿。
葬儀社部隊送來快速雷射複印的訃聞。我校對你的生卒年月日,校對你的護喪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姪孝甥的名字你的族繁不及備載。
我們這些名字被打在同一版面的天兵天將,倉促成軍,要布鞋沒布鞋,要長褲沒長褲,要黑衣服沒黑衣服。(例如我就穿著在家習慣穿的短褲拖鞋,校稿。)
來往親友好有意見,有人說,要不要團體訂購黑色運動服?怎麼了?!這樣比較有家族向心力嗎?
如果是你,你一定說,不用啦。你一向穿圓領衫或白背心,有次回家卻看到你大熱天穿長袖襯衫,忍不住虧你,怎麼老了才變得稱頭?你捲起袖子,手臂上埋了兩條管子。一條把血送出去,一條把血輸回來。
開始洗腎了。你說。
第二件工作,指板。迎棺。乞水。土公仔交代,迎棺去時不能哭,回來要哭。這些照劇本上演的片場指令,未來幾日不斷出現,我知道好多事不是我能決定的了,就連,哭與不哭。總有人在旁邊說,今嘛毋駛哭,或者,今嘛卡緊哭。我和我妹常面面相覷,滿臉疑惑,今嘛,是欲哭還是不哭?(唉個兩聲哭個意思就好啦,旁邊又有人這麼說。)
有時候我才刷牙洗臉完,或者放下飯碗,聽到擊鼓奏樂,道士的麥克風發出尖銳的咿呀一聲,查某囝來哭!如導演喊action!我這臨時演員便手忙腳亂披上白麻布甘頭,直奔向前,連爬帶跪。
神奇的是,果然每一次我都哭得出來。
第三日,清晨五點半,入殮。葬儀社部隊帶來好幾落衛生紙,打開,以不計成本之姿一疊一疊厚厚地鋪在棺材裡面。土公仔說,快說,爸給你鋪得軟軟你卡好睏哦。我們說,爸給你鋪得軟軟你卡好睏哦。(吸屍水的吧?!我們都想到了這個常識但是沒有人敢說出來。)
子孫富貴大發財哦。有哦。子孫代代出狀元哦。有哦。子孫代代做大官哦。有哦。唸過了這些,終於來到,最後一面。
我看見你的最後一面,是什麼時候?如果是你能吃能說能笑,那應該是倒數一個月,爺爺生日的聚餐。那麼,你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無從追考了。
如果是你還有生命跡象,但是無法自行呼吸,那應該是倒數一日。在加護病房,你插了管,已經不能說話;你意識模糊,睜眼都很困難;你的兩隻手被套在廉價隔熱墊手套裡,兩隻花色還不一樣,綁在病床邊欄上。
攏無留一句話啦!你的護喪妻,我媽,最最看不開的一件事,一說就要氣到哭。
你有生之年最後一句話,由加護病房的護士記錄下來。插管前,你跟護士說,小姐不要給我喝牛奶哦,我急著出門身上沒帶錢。你的妹妹說好心疼,到了最後都還這麼客氣這麼節儉。
你的弟弟說,大哥是在虧護士啦。
第四日到第六日。誦經如上課,每五十分鐘,休息十分鐘,早上七點到晚上六點。這些拿香起起跪跪的動作,都沒有以下工作來得累。
首先是告別式場的照片,葬儀社陳設組說,現在大家都喜歡生活化,挑一張你爸的生活照吧。我與我哥挑了一張,你翹著二郎腿,怡然自得貌,大圖輸出。一放,有人說那天好多你的長輩要來,太不莊重。於是,我們用繪圖軟體把腿修掉,再放上去。又有人說,眼睛笑得瞇瞇,不正式,應該要炯炯有神。怎麼辦?!我們找到你的身分證照,裁下頭,貼過去,終算皆大歡喜。(大家圍著我哥的筆記型電腦,直嘖嘖稱奇:今嘛電腦蓋厲害。)
接著是整趟旅程的最高潮。親友送來當作門面的一層樓高的兩柱罐頭塔。每柱由九百罐舒跑維他露P與阿薩姆奶茶砌成,既是門面,就該高聳矗立在豔陽下。結果曬到爆,黏膩汁液流滿地,綠頭蒼蠅率隊佔領。有人說,不行這樣爆下去,趕快推進雨棚裡,遂令你的護喪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姪孝甥來,搬柱子。每移一步,就砸下來幾罐,終於移到大家護頭逃命。
尚有一項艱難至極的工作,名曰公關。你龐大的姑姑阿姨團,動不動冷不防撲進來一個,呼天搶地,不撩撥起你的反服母及護喪妻的情緒不罷休。每個都要又拉又勸,最終將她們撫慰完成一律納編到摺蓮花組。
神奇的是,一摸到那黃色的糙紙,果然她們就變得好平靜。
三班制輪班的最後一夜。我妹當班。我哥與我躺在躺了好多天的草蓆上。(孝男孝女不能睡床。)
我說,哥,我終於體會到一句成語了。以前都聽人家說,累嘎欲靠北,原來靠北真的是這麼累的事。
我哥抱著肚子邊笑邊滾,不敢出聲,笑了好久好久,他才停住,說:幹,你真的很靠北。
第七日。送葬隊伍啟動。我只知道,你這一天會回來。不管三拜九叩、立委致詞、家祭公祭、扶棺護柩,(棺木抬出來,葬儀社部隊發給你爸一根棍子,要敲打棺木,斥你不孝。我看見你的老爸爸往天空比劃一下,丟掉棍子,大慟。)一有機會,我就張目尋找。
你在哪裡?我不禁要問。
你是我多天下來張著黑傘護衛的亡靈亡魂?(長女負責撐傘。)還是現在一直在告別式場盤旋的那隻紋白蝶?或是根本就只是躺在棺材裡正一點一點腐爛屍水正一滴一滴滲入衛生紙滲入木板?
火化場,宛如各路天兵天將大會師。領了號碼牌,領了便當,便是等待。我們看著其他荒謬兵團,將他們親人的遺體和棺木送入焚化爐,然後高分貝狂喊:火來啊,緊走!火來啊,緊走!
我們的道士說,那樣是不對的,那只會使你爸更慌亂更害怕。等一下要說:爸,火來啊,你免驚惶,隨佛去。
我們說,爸,火來啊,你免驚惶,隨佛去。
第八日。我們非常努力地把屋子恢復原狀,甚至風習中說要移位的床,我們都只是抽掉涼蓆換上床包。
有人提議說,去你最愛去的那家牛排簡餐狂吃肉(我們已經七天沒吃肉)。有人提議去唱好樂迪。但最終,我們買了一份蘋果日報與一份壹週刊。各臥一角沙發,翻看了一日,邊看邊討論哪裡好吃好玩好腥羶。
我們打算更輕盈一點,便合資簽起六合彩。08。16。17。35。41。
農曆八月十六日,十七點三十五分,你斷氣。四十一,是送到火化場時,你排隊的號碼。
(那一日有整整八十具在排。)
開獎了,17、雲南書簡
你最怕的事情是什麼?
親愛的你問。你說你最怕的事情是大年初六。大年初六,年幼的你會在彩繪著鴛鴦的赭紅色糖果盒裡偷一只奶油話梅。往後的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在沒有人發現的時候,例如你的母親差遣你去買東西的路上,或是玩捉迷藏你當鬼從一數到五十的時候,從口袋拿出來,一角一角齧食。這是我極大的祕密,你說。你以此抵抗你最怕的,慶典過後瞬間的冷清死寂。以一只奶油話梅,以舌尖齒縫殘留的酸甜梅粉,延緩無味日常的到來。
比起你,我的方式暴烈多了。大年初六天未亮,我背起六十五公斤的登山背包,走入歲末來了就一直沒走的強烈冷氣團中。我因打包徹夜未眠,在晃顫的機場首班國光號上,歪斜著身體看國道一號上的斜雨紛飛,睜大眼睛安靜記錄著,離開島國前的最後一刻。離開島國前的最後一刻,我在機場大廳的匯兌櫃檯,將一疊不算厚的新台幣,換回幾張薄薄的美金;同時將一個索居於城市並極度仰賴文明的我,匯兌成隨處可為家、四海皆兄弟的我,我唯有握足後者的籌碼,才能在香港轉機誤點兩小時餘的空檔,以風衣外套蒙頭在五十四號登機閘口前怡然昏睡;才能清晨七點半零下三度在香格里拉郵局台階前,啃一顆蘋果當早餐,呵著手簌簌寫下一張字跡潦拓的明信片,等待郵局開門讓我買足面值人民幣一塊六的郵票用舌頭沾了唾液就貼定投入郵筒,寄回島國。收件人是自己。如此,我在歸來時打開信箱就可以收到,這樣假期結束時我將不顯得太失落。
走出昆明機場的時候,陽光很明亮,未來的十五天也都是這樣。我的行程是:昆明到麗江、麗江到香格里拉、麗江到瀘沽湖、麗江到大理,大理到昆明。我把麗江當作基地營,期待這個名曰小資療傷與豔遇勝地的古城除了提供我轉運與補給的便利外,藉著多次進出我對它亦能培養出某些情感吧。但是,當我抵達,我帶著失戀般的心碎扶著太陽穴在石板梯階上不停邁步,心底絕望的聲音一直重複怎麼辦我來到一座巨大的九份。絕望不但來自櫛比鱗次的古城商家販售的手工藝品幾乎同式同樣(如同發現台灣民俗風系列商品的大盤原來在此);還來自四面八方來的遊客個個穿著入時打扮講究,我屢屢低頭望見一雙雙亮皮高跟尖頭靴橫過我的防水透氣抓地力強登山鞋;珠光眼影水漾唇彩在古城蕩漾開來,而我為我的眼與我的唇帶來的只有一罐無色無味的人工淚液與一方盒凝黃豬脂般的凡士林。全身上下唯一的顏色在於左小指,香港機場免稅商店裡試塗的紫荊色指甲油。在往後的十五日,它一日一日消磨掉一點,我攜著它如攜著一撮沙洲之島,每日竟因觀察它變化出不規則的海岸線輪廓而欣喜。
於是我儘速遠離小資天堂,坐上開往香格里拉的中巴。冬天是這個海拔三千餘公尺,舊稱中甸的山城的旅遊淡季,街上人煙稀少,屋頂覆著雪,地上有積冰。這個晚上,我睡在通了電毯的青年旅舍中,半夜醒來,頭痛欲裂,高原反應鋪天蓋地而來,這幾日吃下的砂鍋米線、玉米粑粑、乳餅乳扇全都化為酸稠汁液,我蹲在公廁嘔吐至頭髮都變冰的,摸黑吞下兩顆普拿疼,想看窗外天色,發現玻璃上結著霜。我在額頭、人中、頸後重重塗上薄荷玉,那麻刺的感覺果然讓我忘記疼痛與酸水,助我入睡。
昨晚零下二十度,青年旅舍的主人說。哪裡都去不成,連藏胞家訪都因為淡季不營業。我開始後悔沒聽麗江散客旅遊服務中心裡,穿著民族服飾的納西族姑娘的勸告了。所幸中甸由於外國背包客眾多,亦開設了幾家小資風情咖啡館。我因此在駱駝咖啡館度過兩天,我寫明信片、翻看別人留下的塗鴉與相本、聽好幾張店內的尼泊爾電子樂CD,早午餐吃蘑菇雞肉與薑茶,晚餐吃菠菜牛肉,更晚一點當藏族女服務生為每張桌子提來爐火時,點一盎司純麥威士忌。
親愛的,我在香格里拉,祝你生日快樂。我看著遠方的雪原,寫下給你的明信片。
隔天有一貴州登山隊入住青年旅館,邀我晚上一同開伙,吃酸湯魚、喝青稞酒,學各省分的划拳招式。我們不約而同瞥見對方的排汗衣登山鞋毛帽屬同一西方廠牌,甚至接近同式同樣,如此相互辨識與認同,更甚省籍或國族。一桌子人嬉嬉鬧鬧,有一人醉了,便摟著主人的西藏獒犬又親又抱說,我帶你回貴州好嘛?隔天早上,我與這群貴州人在中甸長途汽車站再度碰面,都往麗江。但在顛簸的公路上,昨晚豪氣干雲的眾人已各自靜默,除了在五、六小時車程裡暗自較量彼此膀胱的耐力之外,之間似已沒有關連,各自從各自的窗獵取飄浪的浮光掠影。反倒是繫綁堆疊在中巴車頂的登山背包,從原生產國漂流千里後終於找到遠親近戚,一同挨挨擠擠,一同抵禦漫天黃沙。
之後我去了瀘沽湖,再回到麗江。麗江古城與新城只有一街之隔,我且每回到麗江就至新城的百信商場購買曬後凍後修復面膜,美容專櫃的諮詢人員雖然兩頰皆風化有加,但個個專業自信。春節連假過去,古城清靜許多,我吸啜著海子牌袋裝酸奶,酸奶是我每次來中國旅行必嗑飲品,走在我多次往返麗江長途客運站的大街上,漸漸,有了回家的感覺。出發往大理的早晨,是我在麗江最從容的一個早上,臨行前,青年旅館主人要求帶了吉他的韓國旅者,在四合院的院子裡唱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不禁鼻酸眼熱,並且想起,今天是元宵。
大理城的元宵夜,月光如洗,照著古城的石板路面,卻不見有人吃湯圓。我想起某年冬至夜,你與我在台北車站附近,快步穿梭於南陽街開封街懷寧街漢口街卻找不到任何一個湯圓攤子,你人來瘋地到便利商店買了冷凍湯圓拜託切仔麵攤的阿桑幫我們下一下,阿桑哭笑不得。這一點點回憶讓我開心起來,有幾個外國人拎著大理啤酒走過,問我何事這麼雀躍,我便指著月亮要他們看。回到台灣人經營的四季客棧上網,連回台灣的網頁開了信箱,飄洋過海的光纖電纜把我帶回現實,那即是:你不會再寫信給我。托著下巴絕望刪掉一封一封廣告信,也許滑鼠點擊過大,驚動了鄰座的幾位日本人,我抱歉地用初級日文說了對不起,又想起什麼地問,今是何曜日?這一日常基礎對話彷彿打擾了他們原本旅行中的秩序,很驚慌急切地討論起來:水曜還是木曜?木曜還是金曜?這似乎是對旅人的一大難題,回答關於時間、年月、數字的問題,就像要他們做出承諾一樣難。我對發出這無心問句感覺非常罪惡,趕緊揮揮手用英文補上,忘記它吧!誰在意呢?
我們用日文交換了一句初次見面,後來兩三日就足以一起坐在小橋流水旁吃一碗兩塊錢撒了極多辣粉的豌豆涼粉;足以一同騎腳踏車逛洱海附近的油菜花田;足以一起坐纜車上蒼山的中和寺各求了籤,廟祝解籤時,我因幫忙翻譯而窺探了幾位外國朋友一生的運命。有時我們在各自的筆記本上以漢字筆談,某一頁寫滿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芥川龍之介以至於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山田詠美。旅行總是這樣,總是到快要結束的時候,才開始真正認識朋友。
我往昆明繼續歸途,從河內而來的他們繼續往麗江。大理到昆明的K724次班車,夜間十一點發車,隔日早上八點到。我一夜好眠,好眠至醒來悵然極了,列車時光已消逝,車廂外是喧擾的昆明車站。我攔了出租車,回到茶花賓館。這一天,昆明起了大霧。我走在高聳林立的兩排耐寒杉科植物之間,沿著賓館所在的東風東路走,地圖上說,順著這條路走,可以到西南聯大,未央歌的場景。我一步一步,向霧中走去。
你最怕的事情是什麼?
那年夏天,颱風將至,我們並坐在我打工書店前的梯階,一團厚重的橘色的雲糾結在我們之中。親愛的你問,你最怕的事情是什麼?我說,挾以爆破的哭聲,我怕被你忘記。
我以此迢遙的路途,穿過往香港的平流層、穿過結著薄冰的滇藏公路、穿過昆大鐵路的臥舖車,延緩,接受我們已經分手、愛情不會重來這個事實的到來。這趟旅程,我把麗江當作基地營,進麗江古城要付四十塊的古城維護費,可以換一張明信片,明信片上說:麗江永遠記得你。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商品評價
(共20 則好評)
-
le**219 說:2017-09-08界於純文學與大眾文學之間的寫作風格,既吸引人的目光,也將情感與文字緊密結合。 劉梓潔運用異常冷靜的口吻,敘述了她濃烈的情感。 她的冷靜帶點詼諧,但冷靜背後的濃烈,足以使讀者想起過往被灼傷的片刻。 生命的終點與情感交織的結尾,或許從來就不是終點。
-
ki*****uan 說:2016-11-25當初在網路上看到這篇得獎散文,立刻就被驚艷到了。父後七日並不像許多「得獎取向」的文章一樣矯飾文辭或賣弄結構,而是用流暢的文筆抒發出自己真摯的感情;這不就是散文最初的目的嗎?文章並不長,卻反映出台灣最日常、也最幽微的文化。
-
leoke 說:2016-06-20先看到父後七日在網路上發表的電子文章,用幽默的語調來描述父親過世後,處理身後事期間的點點滴滴,不管在情感表達面,或習俗的處理上,都有著令人深刻的描述~看到書本印刷上架,自然買一本重讀~
-
ke***u58 說:2016-03-26這本書的成功 應該為題材上是近年來又被寫出來一次的少見主題 而且又恰逢當時日本送行者的受矚目 作者的企圖心是很可嘉的 可惜我仍認為寫得不到位無法很受感動 若能更深刻細膩的書寫出身為女性和女兒雙重身分的觀察與感受會更好
-
im***168 說:2016-03-15幽默的筆調,似是詼諧其實內含莊重,用平常心去看待生命中必然會面臨的死別,讀這本書不會有負擔,但內心卻是充滿著省思,非常推薦。
-
mi*****123 說:2015-10-04父親去世後的七天,就會被火葬,什麼時候該哭,什麼時候又不能哭。原本應該是很凝重的題材,卻被寫的很好笑,但是又感人,參雜著原原本本的味道
-
am*****510 說:2013-05-11一開始接觸到這本書,是國文課老師印了講義給我們,讓我們讀一小篇。當時就覺得父後七日這個名字好特別,勾起我的好奇心,想知道它到底在寫甚麼。描寫葬禮的部分用一種詼諧荒謬的方式,就像父親的死,對作者來說是多麼無法置信,像是個大玩笑一般。很容易閱讀的一本書!
-
am****052 說:2012-10-02此書對死者過世後的一切加以描述,包括家屬面對死亡的心情、處理死者後事的過程、情緒上的起伏以及之後回復到平靜的生活。我們常把死亡當作不願面對的事,但這本書卻不忌諱的描摹,廣受好評。死亡,可以把它當作一種過程,也可以當成一種經驗;能夠哀傷,也能看開,但不可否認的是,你會永遠懷念他。
-
an****782 說:2012-05-28書及電影都看過了,平實簡單的劇情卻將內心的悸動與情感刻劃的非常細膩,娓娓道來的平日瑣碎道出的卻是你心深處最容易被觸動的情感,每看一步就會再感動一分,看完後會坐在沙發上久久細品與回味
-
5l****ook 說:2011-09-11父後七日,我原本以為會是死氣沉沉的一本書,就只是寫父親去世之後的一些乏味陳述, 但卻不是,它用幽默的筆調,描述在父親死了之後,回首過往,和之後自己是如何過日子, 人生本就有生離死別,看完書讓我有感而發,在所愛的人還活著的時候,要好好表達愛意!
-
cc****205 說:2011-09-09劉梓潔的經歷,不特別,跟每個曾經歷摯愛離去的人一樣,又痛又慟。但透過劉梓潔的文字,從冷靜得近乎不帶感情的側面素描,我們在父後七日的繁文縟節中,找到深藏且深沉的哀慟,以及一絲讓人笑不出來的荒謬。
-
te**118 說:2011-09-04可以很快速的,不用花費太多心思腦袋的就看完這本書.內容順暢,詼諧有趣,但是仍舊有對父親深切的懷念,不拖泥帶水的故事.之後的一些回憶,過往,我覺得很適合細細閱讀,深深體會!
-
sz**ing 說:2011-08-19翻開書,看到不斷分行的跳躍式的文字,才發現這是一本散文哪~~作者跳脫文字的窠臼,讓讀者在閱讀時也跟著發出了許多聲音...國語的、台語的、幽默的、粗俗的,作者用調侃,嘲諷的方式來速寫父親過世後,守喪七日之間的悲傷情緒與庸俗的繁文縟節,作者旁觀式的寫法也讓人覺得她將悲傷昇華了!
-
s0***160 說:2011-01-26平易的文字使人親近,一幕幕的影像拖移眼前,一邊看著不時嘴裡撲滋了一兩聲,沉悶的題材卻沒有該有的沉悶,有的是一些小地方的趣味。不知不覺的被故事引著走,然後霎那的,沒了?!一驚,卻是回味無窮。
-
ni*****001 說:2010-10-02探討身後事的荒謬命題 一段七日的旅程 幾乎是每過人都要走過的過程 你面對了嗎? 昔日戲言身後事 今朝都到眼前來 每一歩踏出都是不可承受的情感
-
sk***y25 說:2010-10-01雖然文章很短,但是餘韻很長;可以邊看邊笑,但是笑完之後又有一股惆悵,這股惆悵使人落淚。我知道那種在辦喪事時的巨大恍惚感,就像在做夢一樣,許多事充塞著,來不及悲傷,等到靜下來時,突然發現親人是真的不在了才放聲大哭。
-
vn*******977 說:2010-09-28如同作者劉梓潔,我是流浪於台北的彰化小孩。背對鄉土而擁抱台北,這種矛盾的情感,寫得如此真實而令人悲傷。不曉得是不是「父親」多半壓抑,父親和孩子獨處時常常會感到彆扭,彼此心知肚明卻都故意表現出不在意的樣子。《父後七日》或許能帶來一些好的改變──我們都不想哀慟於再也沒機會表達的情感。
-
74**645 說:2010-09-26在書店逛到這本大家最近常談的書時,我不禁拿起,然後隨地一坐,開始看起。雖然只看了少少幾頁,卻讓我覺得這是本很意思的書。書裡的第二人稱,以及莊重裡時而詼諧的語句,讓我對生死離異有了另外一番視野。真的,打從心理推薦他。我真的有買!而且慶幸我有買!
-
jo*****cky 說:2010-09-23如果悲傷找不到出口,那期待是否遙遙無期?藉由父後七日的文本,讓有過相同經驗者能宣洩自己的悲傷與情緒,探討的不只是傳統的殯葬禮俗,其背後之悲傷的抒發與傷痛,更是需要我們去重視的,透過字裡行間,為自己的眼淚找個疏通的管道吧!!
-
yc**768 說:2010-09-22看完電影再看原著,會發現電影比原著更具有廣度,而原著卻有著電影不及的深度,雖然是散文文體,但彷彿讀了一篇動人的故事,深深觸動有著類似經歷的心靈。
-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龍顏FUN書獎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