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有種,請坐第一排

蔡淇華老師,邀請年輕人一起坐到第一排,勇敢地與磨練、機會面對面。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4)
  • 2個人喜歡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面對年輕的一代,身處校園,站在教育第一線的蔡淇華老師,有著特殊的青春歲月。
 
就讀台中一中時,為了對抗霸凌,他曾帶水果刀上學;大學時又被當掉,讀了五年才畢業。
 
現今蛻變成優秀人師,生命中的挫折反而成為教學的動力,除了在課堂上侃侃而談、循循善誘,還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實際參與各類關心社會的行動,以親身實踐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教育、社會及國家大事等議題。
 
蔡淇華老師擅長用講故事的語法和年輕人談人生,告訴他們如何面對未來,又該怎樣把握時間提升自身的能力,以及深入理解日後將一肩扛起的社會國家發展狀態。
 
這本書裡,字字句句流露出深情與懇切,蔡老師期望能帶領茫然的孩子們安然度過青春,具備萬全的能力面對未來的考驗。他更希望能邀請更多年輕人一起坐到第一排,勇敢地與磨練、機會面對面。

名人推薦

王政忠(Super教師、Power教師、師鐸獎得主)
李偉文(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劉北元(作家)

目錄

一、教育現場──勇敢坐到第一排
 
1有種,請坐第一排
2游進自己的那條河
3如何批判,怎麼思考?
4請珍惜你的怪
5老師!放手讓我讀吧
6飛出國就會講外文了?
7別接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8請,煩請,煩請跨過世代的地雷
9靈感是弱者的藉口
10只能用土地來醫
11悠悠的伏流
 
二、千錘百鍊──當個讓人放心的人
 
1過人得分的T型人才
2做過什麼,比懂什麼還重要
3你會聊天嗎?
4誰是三物一體人?
5可以放心的人
6尤里卡!談浴缸與靈感
7五子棋的人生
8用受眾思考,成為世界的耳朵與眼睛
9溝通力:傾聽、尊重、幽默
 
三、酸甜苦辣──青春的祕密花園
 
1同學,我們把妹去
2我們不是天使
3貪玩是個好習慣:Work smart & Play hard!
4不快樂的時候,做對的事
5春春要與世界擊掌
6銀牙男與亂牙女
7永遠伸出友誼的手
 
四、追尋典範──做好生命的防守
 
1堅持下去,你做得到
2請詛咒你的退路
3到地獄救人去
4拔什麼河?
5當一條乾淨的鯰魚
6留一座花園
7笨死的美國人
8騎士們,保護騎士吧
9做好生命的防守
10對的人才會認錯

試閱

〈有種,請坐第一排〉

每次學校老師開會,大家都擠在後面,留下空蕩蕩的前排,令人不覺莞爾,因為上課時,學生同樣喜歡離老師遠一點,沒人要坐第一排。但若偶爾坐坐第一排,你會發現一片嶄新的風景,甚至找到一個魔幻入口,抵達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生。

小學時個子矮被迫坐前排;高中時叛逆只選後面座位;大學時對課堂的品質極其失望,我難得進教室,當然只坐最後一排,因為翹課也快一點。

大二時,一位剛拿到碩士的年輕影評人擔任講師,每週介紹新電影,甚至有系統的探討各國導演。我愈聽心愈熱,不僅不翹課,而且愈坐愈近,坐到第一排。

從小津安二郎的三尺鏡頭聽到愛森斯坦的蒙太奇,下課後再追著老師,從柏格曼的《第七封印》聊到楚浮《四百擊》。那個學期,我的生命就像《四百擊》最後一分多鐘的長鏡頭,逃跑的小男孩一直跑一直跑,跑到海灘,看到不曾看過的海,又像楚浮結尾的定格,小男孩對觀眾回眸,好像在問:「你為你的夢想跑過嗎?」

「我沒有,但我就要開始跑了!」我當下如是回答。

於是我開始有系統地看書、看電影,一年內啃完志文新潮文庫,還拿打工的錢看了上百部經典電影,最後竟然拿到一個大報的大專影評首獎。我終於知道那位影評人對我的影響有多深,也知道自己不是不愛上課,但前提是——那位老師要有料。

但有料的老師太難找了!許多臺灣的老師是從書堆裡爬出來的,是thinker不是doer,只講空洞的理論,說不出具體的關鍵細節,所以我又翹課了。

大三、大四時成了文藝營幹部,有權邀請國內名家演講,但發覺這些名家大多沒經過口語表達訓練,普遍「寫得比說得好聽」,一場演講下來往往空洞無物。更慘的是那些「博士翻譯」,他們引進國外最新思潮,滿口「符號學」、「現象學」、「解構主義」,講完後臺下滿眼惺忪。「我們程度太差吧!」聽不懂的我們,只能這樣自我解嘲。

沒想到幾年之後,我當了老師,甚至擔任行政職,一年要安排逾二十場演講,這下子我不僅要擔心學生不坐第一排,還要擔心他們睡成一片。

十幾年過去了,我聽了不下兩百場演講,都坐第一排。其中像是講散文的石德華、講新詩的嚴忠政、和講小說的許榮哲,都非所謂的名家,但卻能旁敲側擊、博引巧喻,用心準備每一堂課,過去像霧又像花的文學術語變得具體可蹴。我甚至不斷叨擾他們,坐到他們生命的第一排,重新學習,才得以在輟筆二十年後,重新進入寫作狀態。

但我心中亦有遺憾─—過去的我和無數世代的學子,浪費太多時間在無效的課堂上。人類在二十一世紀把升學遊戲玩到最高峰,管你喜不喜歡,過半的年輕人命定要進入一個叫大學的地方,如果遇到每年集滿論文點數就能常保金剛不壞的老師,就被合法浪費最寶貴的時光。但是時間不等人,學習不能停止,每位年輕人都必須面臨職場的最終審判。

所以,不要忘了尋找校園內外的真正達人,他們可能是在業界打滾多年的兼任教授,可能是外聘的技術講師,可能是把學生看得比升等更重要的「異類」,更可能是剛剛拿到教師資格,卻用生命去準備、去翻轉每一堂課的師魂。

記得去找這些良師,然後坐在第一排,就像二十多年前那個朗朗的夏日,一個怯生生的碩士顫巍巍步上講臺,讓我的眼睛一開,天空也開了,我開始相信有一天,我也能在教室裡挪動位置,慢慢坐到世界的第一排。

〈游進自己的那條河〉

寒假帶女兒回學校拿東西,女兒隨口嘟嚷:「我不喜歡回到這個傷心的地方。」

「蛤!」我很訝異:「國中的老師不是都對你很好嗎?」

「老師都很好,但在這裡我是白痴。」

我終於懂女兒的意思,因為國中時,數理科讓她苦不堪言,算數學常算到哭,就算盡了全力熬夜拚搏,月考成績也只能落在中段。聯考後,同仁的小孩過半上第一志願,其他也都念明星高中,就我的女兒落點PR60十幾,連自己學校的高中部都考不上。

我決定讓女兒念高職,同事很驚訝,連女兒都不置可否,所以我必須先說服她:「你覺得爸爸做事是不是很有信心?」

「超臭屁,超有信心。」

「但爸爸過去很沒信心,因為爸爸數理也不好,所以高中考兩次,大學數學考十二分,只能唸私校,但因為學業的打擊,長期自我期許不足,大學念到重補修太多,要補到第五年才能畢業。」

「那奇怪,為什麼你現在變得自信到有點自大?」

「哈,那是因為我畢業後選擇自己擅長的跑道。我發覺當英文老師,只考國文、英文兩科,剛好是我擅長的科目,結果怎麼考怎麼上,才知道以前中學比五科,我是白痴,但現在只比兩科,我是天才。」

「爸,我好像懂了,我不想再當白癡了。」

「所以我們不要再念五科都很重的高中,我們念高職好嗎?」女兒接受了,雖然高職也有數理史地,但課程輕、難度低,女兒竟然喜歡上了數學:「爸,大人為什麼自以為是,老給我們太難的課程,然後說這適合我們的程度?其實高職的數學不難,我反而愈讀愈有信心。」

「大概是制定課程的教授和老師,以為全世界的人都和他們一樣會念書吧!」我只能如此自嘲。

女兒在高職如魚得水,最後考上第一志願,現在自信心十足,不僅當上系學會副會長,還敢一人站在臺前帶幾百人跳舞,和以前的退縮膽怯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爸,我很幸運是你生的,因為你知道哪一條路適合我,如果我是別人的女兒,我現在還會自覺是個白痴。」那天回程在車上,女兒有感而發地說。

愛因斯坦曾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來斷定一條魚,魚一生都會相信自己很愚蠢。」因為即使是愛因斯坦,高中時都因為背科不行而被退學,結果不能在德國考大學,只能跑到瑞士念一所「重視理解不重死背」的高中,世界才誕生了這位不世出的物理天才。

在我所任教的高中裡,有一大半的學生因為「總分不高」,自信心低落,但我知道他們都是某幾科的天才,所以他們指考時大都能考到自己理想的校系。然而臺灣目前高教的趨勢是減少指考名額,最後要廢掉指考。雖然教育部強調未來的「新型學測」會保留指考精神,但我們都知道現在全國前幾志願的學校仍採計「五科總分」,孩子還是被制度綁架,沒有腳的被迫爬樹,沒有鰭的被迫游泳,最後大家都痛苦地活著,缺乏自信與創造力,一個國家的整體國力就下滑了。一個國家可能只需要十分之一的人是五科全能,其他的人好好學習及發揮自己的天分即可,我和女兒,甚至是愛因斯坦都屬於後者。我們選擇不和所有的人爬同一棵樹,毅然跳進屬於自己的河流後,開始用自己的鰭去界定世界的疆域。

但那滯留在樹上的歲月,好苦。

在涵育百川的大地上還有許多新生代,搞不清楚自己肩上長出的是翅膀還是鰭。希望「被認為是萬能」的學者和老師能懂,能懂得幫助那些有強壯背鰭的「異類」,不要再去爬樹,讓他們勇敢游進自己的那條河吧! (過人得分的T型人才)

大學指考曾以「以麵包師傅吳寶春為例,談學習的寬度與深度」,當作作文題目。抽象的「寬與深」難倒一群考生,一位曾拿到散文首獎的學生,竟也倒在這篇作文上。大考中心以此命題,因為這個時代最需要的人才,就是能結合「知識寬度與深度」的T型人才。

「T型人才」字母「T」,代表知識結構的特點:「一」代表「知識的寬度」;「I」代表「技術、知識的深度」。寬與深的連結稱為crossover(跨界、混搭),有這種連結能力的人才具有較多創意。而創意,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寶春師傅的「技術深度」是他做麵包的技術,那什麼是寶春師傅的「知識寬度」呢?幾年前一次與寶春師傅深談,才知道他雖然只有國中程度,但因為長期自修英文、日文、藝術、管理學等,還曾多次到日本及歐洲進修,所以可以日後位處管理階級。寶春師傅涉獵之寬,真令學習僅囿於一門者汗顏,他可以創業有成,正因為他的學習如「泰山不讓土壤成其大;如河海不擇細流就其深」,這樣的努力讓他成為這時代最需要的T型人才。

創立蘋果電腦的賈伯斯,是另一個T型人才。賈伯斯大學休學後,靠回收可樂瓶填飽肚子,支持他活下去的是一門旁聽的英文書法課程,他為這些字體的美深深著迷,十年後他設計了世界上第一臺能印出漂亮字體的麥金塔電腦,這字體的「美感寬度」,結合賈伯斯堅持的「技術深度」,終於成就了今日的蘋果的霸業。

其實不僅產業需要T型人才,文創產業更需要這樣的人才。例如《魔戒》的作者托爾金本是牛津大學語言學教授,為了研究盎格魯撒克遜語,廣泛接觸英國的民間傳說及北歐神話。他蒐集了許多失傳的字首、字根,將之組合,創造許多新字,卻苦於沒人使用,因此創造了一個可以使用這些文字(精靈語)的世界,最後,結合了「語言學深度」與「神話寬度」的曠世鉅著《魔戒》,因此誕生了。

成立單人公司「雅言文化」的顏擇雅,是臺灣T型人才的代表。顏擇雅小時候因為個性分明,常常被老師罰站,成績單上的評語不是「品學兼優」,而是「自作主張」。她一開始從未被看好,但高二隻身前往美國求學後,不再受限於臺灣的課業,她開始流連在學校圖書館與書店,盡情啃食自己中意的書籍。大學畢業後,顏擇雅的「英美文學深度」與摸索習得的「出版寬度」,造就她對外文書籍鷹隼般的敏銳度。乍看是市場冷門的書籍,例如《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世界是平的》、《教養大震撼》、及《優秀是教出來的》等書,一經她的出版及行銷後,動輒六十刷(百分之九十九的出版物僅一刷),成為書籍排行版的常勝軍。

我們可發現寶春師傅、賈伯斯與顏擇雅的共通處,在於「不囿於學校、以興趣為底的終身學習」。然而,在時間排擠效應下,學習深度與寬度的優先選擇上,東西方不同,也教育出不同思維的學生。

二○○三年我曾參訪加拿大卑詩省的中學,發覺他們一學期的生物課只研究奧斯汀的青蛙,從青蛙出發,瞭解這個城市的歷史、地理與生態改變,屬於「螺旋式」的深度體驗學習,但臺灣則是強調「寬廣」的記憶學習,以形成知識架構。

美加的課程規畫希望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主動去涉獵相關知識,但缺點是多數學生缺乏對整體世界的基礎瞭解,例如許多美國人搞不清楚Thailand(泰國)與Taiwan的不同;而東方的學生雖然博學強記,卻較缺乏思考與表達的訓練。

二○一五年五月到英國兩所中學參訪後,驚覺英國教育當局發現寬度不足的西方教育,無法幫助學生形成紮實的知識架構,因此整個國家學科考試,漸漸轉向學習亞洲的道路。臺灣人也發現過度強調背誦,很難引發深度學習,因此教學漸漸往西方以前的道路靠攏。

因此我們可發現,不管東西方教育,都在往培養「T型人才」連結性思考的教育方向修正,只是「先深後寬」或是「先寬後深」的順序不同。然而,生也有涯,知也無涯,除非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一般人很難在寬與深的學習上做有效轉換散。

美國變革專家蘭德(George Land)和賈曼(Beth Jarman)博士,曾對一千六百位兒童的「擴散性思考」(意指類比、聯想原創能力),進行多年追蹤研究,發現98%的孩童在三到五歲時,顯示較高的天才及擴散思考力;但八到十歲,只剩32%;到了十四到十五歲,更驟降至10%;更令人驚訝的是,到了二十歲,這種能力只剩下2%。

在臺灣,從事青少年寫作教育多年的好友李崇建也發覺:「臺灣的高中生比國中生沒創意,國中生又比小學生沒創意。」這是一國人力弱化的警訊,所以各國教育單位正顯現極度的焦慮感。十二年國教之所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乃因臺灣為政者知道,目前升學至上的填鴨式教育,把全體國民制化成只為升學學習的機器,很難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也因此,降低國家的未來競爭力。

教育的改變已是必然,再度學習及尋求寬度的連結卻是每個人不可抗拒的責任。未來的模範生不能只是單一專門的醫生或電子新貴,他必須是另一個有跨界能力的賈伯斯、寶春師傅或顏擇雅,或是兼重「技術深度」與「知識廣度」的工業4.0人才。

對了,寬與深「跨界」的單字叫crossover,在籃球的術語,crossover叫做「過人」。未來的球在我們手裡,偉岸的防守者在前,怎麼過他?如何上籃得分?就看年輕的你如何發揮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36288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4 則好評)
  • 98********007 說:
    2022-07-23
    青春多多少少都會帶有遺憾,但只要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多做正向有意義的事。
  • h9******est 說:
    2022-07-08
    當你擁有足夠的勇氣時,請坐到教室第一排,強者會將他們的畢生所學傳授給你。
  • data1 說:
    2020-07-31
    這位蔡淇華老師真的很有料,書內文章短短,卻點到真正的重點,寫書何必長篇大論呢?短短文章一樣可以標出重點,幾乎每頁都貼上標籤紙,好厲害。
  • ap***.cj 說:
    2015-08-06
    這本書中有許多精彩的人生故事,讓我看完心有戚戚焉。 書中最吸引我的一句話,就是「在不快樂的時候,做對的事。」 在教育現場常會有無奈的事,因此,「堅持下去,你做得到。」是非常重要的。
  • 看更多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時報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