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符裡的乾坤:文字可以這樣玩
內容簡介
對聯,是中華文化中所展現的輕鬆一面。對聯的文字簡練,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寫人寫景寫事,狀物言情,引經據典,借古喻今,警惡勸善,尤有甚者內含譏諷,卻又能讓人會心一笑。因此,對聯不僅是呈現出文學性,更重要的是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智慧性。
本書特色
知道「對聯」由何而來?「對聯」又是如何流傳?「對聯」內容究竟為何?本書以輕鬆的內容使讀者對「對聯」能有深入淺出的認識。尤其以故事性的寫作手法,包裝與「對聯」相關的人、事、物,足以引起讀者對「對聯」之興趣,並有廣泛引申的內含。
目錄
名人對聯故事
1.對聯天子朱元璋
2.大明奇才楹聯大家
3.王安石機緣巧合對對聯
4.蘇東坡聯語趣事
5.風流乾隆好對對
6.紀曉嵐巧對乾隆
7.妙聯難倒紀曉嵐
8.蘭心蕙質運偏消
9.王爾烈才高聯
10.楹聯學鼻祖梁章鉅
11.孫中山、梁啟超妙對張之洞
12.毛澤東的對聯情趣
13.毛澤東真情寫輓聯
14.元帥妙對驚人
15.金聖歎其人其聯
16.「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
17.蔣士銓對聯故事四
18.李調元巧對巧遇
19.少年才子妙對故事
20.一門才女兩聯家
21.會者不難
22.岳飛奇遇對句留詩
23.林則徐與對聯
24.明大將于謙善對
25.李清照夫妻連袂寫壽聯
26.蘇小妹才藝不凡
諧趣聯故事
27.妙聯絕對
28.以巧取勝
29.添字續聯見功夫
30.減字出新意
31.改對聯
32.夫妻唱和
33.聯語傳情
34.不懂中藥難對句
35.人品學問道德文章
36.諧音字雙關語
37.多義詞藏玄機
38.象聲、擬人聯
39.數字聯
40.謎語似的隱字聯
41.別出心裁的對聯
42.無情對
43.中華民國
民間流傳對聯故事
44.出聯選婿佳偶天成
45.年少氣盛生悲 情投意合枉然
46.杜牧會杏雲
47.消災免禍 峰迴路轉
48.諷貪刺劣 針砭時弊
49.詼諧幽默樂在其中
50.歪才歪對雅俗成趣
51.聯林趣事處處是
52.勸世箴言
53.天外有天
54.和尚廟改成尼姑庵
55.滿招損謙受益
56.自討沒趣
57.民國總統 不是東西
58.捍衛民族尊嚴
59.惡貫滿盈 永無悔改
60.趨炎附勢 世態炎涼
61.為惡必滅 為善必昌
62.審問乎 供詞乎
63.黃鶴樓的傳說
64.潯陽樓與對聯
65.滕王閣的故事
66.天下第一關的名聯
67.包公祠對聯故事
妙聯選錄
68.勸學聯
69.喻世明言
70.名揚中外的大觀樓長聯
71.岳陽樓名聯
72.武侯祠聯
73.古今絕藝 宇宙奇觀
74.千秋功德 萬民景仰
75.廣為流傳的名聯
76.天文學家張鈺哲八十大壽的祝壽聯
77.古刹名聯
78.江西宜春春台公園長聯
試閱
一 對聯天子朱元璋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原名朱重八,後取名興宗。漢族,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廿五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暴政,龍鳳七年(一三六一)受封吳國公,龍鳳十年自稱吳王。元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在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的殘餘勢力後,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
明太祖朱元璋被稱為布衣皇帝。可這個布衣皇帝卻非常喜愛對聯,每年除夕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他還與小孩子對對子,向民間尋對,撰寫對聯嘉獎大臣,為百姓書寫春聯,為妓院也題寫過對聯,這在歷代皇帝中,是空前絕後、絕無僅有的。他的對聯水準不凡,有不少妙聯傳世。明太祖宣導對聯,可謂「功貫古今人第一」,故有「對聯天子」之稱號。
(一)只剩尾巴在外
朱元璋小時候替田主劉德家放牛放羊,有一天肚子餓了,放牛的小夥伴周德興、徐達、湯和都說肚子餓得咕咕叫。這個說有一碗白麵條吃才好,那個說真想吃一塊白切肉,還有人說不知道肉是啥味,大家說得流口水。朱元璋說:「現成的肉放在面前不吃,真是呆鳥!」大家眼瞪瞪地望著他,很不明白。朱元璋牽過一條花白小牛,開始用放牛繩捆住小牛的腿。這時大家才明白過來。周德興抄起砍柴斧子,當頭一斧,就把小牛殺了。湯和、徐達幫著剝皮割肉,別的孩子撿枯樹枝,就地生起火來烤牛肉。一面烤,一面吃,不一會兒,一條小牛就只剩一張皮、一堆骨頭、一團內臟和一條尾巴。太陽落山該回家了,有人問:「我們吃了小牛,回去如何見田主?」大家面面相覷,想不出主意。朱元璋拍著胸膛說:「我一個人認了。」說完帶頭把牛皮、牛骨、內臟埋了,用土掩蓋了血跡,把小牛尾巴插到石頭縫裡,統一口徑說:「小牛鑽進山洞裡去了,只剩尾巴在外,怎麼拉也拉不出來。」徐達風趣地說:
牛牯鑽山洞,尾巴在外;
朱元璋心裡非常清楚,「丟」了小牛是要挨田主打的。但他依然裝得沒事一樣,拍拍手上的泥塵,風趣地接著徐達的話說:
老爺打重八,腦殼當先。
(二)猶如惡狗傷人
朱元璋年幼父母兄弟就都亡故了,他只好到皇覺寺出家當小和尚。離皇覺寺不遠有個姓葉的秀才,來到皇覺寺遊玩,高彬法師派小徒弟朱元璋去陪同。二人過溪澗,穿幽林,玩了半天回寺中,葉秀才見池裡荷花已結蓮子,出一對句:
蓮子已成荷長老;
朱元璋隨即對下句:
梨花未放葉先生。
後來因遭旱災蝗災,寺田收不到田租,朱元璋不得不離開皇覺寺去做雲遊僧。他雲遊到合肥農村,一天遇地方官徵糧納稅,如狼似虎。旱災、蝗災,莊稼顆粒無收,老百姓怨聲載道。一窮書生見了,欲言不能,欲罷不忍,自個兒小聲說:
唉!可歎古今良吏少啊。
朱元璋正好從窮書生身邊走過,接了一句:
嗯!須知世上苦人多哇。
朱元璋雲遊到了汝州(今河南臨汝),恰逢莊主做壽,屋內杯碗撞擊聲、歡笑聲、勸酒聲不斷傳出門外。已經兩餐沒吃的朱元璋,肚子餓得咕咕叫,實在忍不住了,便徑直進屋坐到下席,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喝得半醉的胖莊主,瞧見這個穿著破舊的小和尚,便指著大罵:
呔!爾小子骯骯髒髒,進門就吃,又搛菜,又扒飯,好似饞貓偷食;
朱元璋也不示弱,邊吃邊回答:
呸!你老瞎顛顛倒倒,開口便罵,不通情,不達理,猶如惡狗傷人。
胖莊主聽後火冒三丈,叫打手們把朱元璋轟到門外。
(三)萬年天子坐龍廷
朱元璋率軍去包圍集慶,路上見到一個小孩看守馬驛,感到很驚奇,問小孩多大了。
小孩說:「十歲。」
又問:「會對對聯嗎?」
小孩說:「會。」
朱元璋望著手執馬鞭的小孩,笑著吟出一聯:
十歲兒童當馬驛;
小孩打量朱元璋後,立即對出下聯:
萬年天子坐龍廷。
朱元璋聽了大喜,雙手抱起孩子說:「好樣的,叫我乾爹!」
(四)朱筆點天文
一天,朱元璋微服漫步京城瀏覽市容。看到京城一派國泰民安的氣象,心中無比歡快。他走到集市,見一賣藕農民,便湊上前去,從筐中拿起一枝藕自言自語地說:
一彎西子臂;
賣藕的農民聽後,品味這句話,覺得是一副對聯的上聯,即抬頭看了看陌生人,不知道他是皇上,望著一節斷藕上的藕眼,笑應:
七竅比干心。
朱元璋覺得藕農很有才華,還要與他對對子,藕農也不推辭,只說:「請便吧!」朱元璋沉思了一會兒,又出一聯:
蓮藕入泥,玉管通地理;
藕農一邊賣藕一邊對下聯:
荷花出水,朱筆點天文。
朱元璋很滿意,封他為「祭酒」(古代官職)。
(五)大邦大國大明君
朱元璋便服出訪遇見一位書生,問書生是什麼地方人,書生回答:「四川重慶府人。」朱元璋隨即以書生的籍貫出上聯,要書生對下聯,書生即對。
千里為重,重山重水重慶府;(朱元璋)
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書生)
(六)皇上與軍師對
朱元璋與軍師劉基(字伯溫)下棋,其間要劉伯溫跟他對對子。他出上聯,劉伯溫應聲答對。
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朱元璋)
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劉伯溫)
西元一三五六年起,朱元璋與張士誠兵戎相見,十年間大小數百戰,互有勝負。到西元一三六五年,朱元璋的勢力壯大起來了,這年九月的一天,朱元璋召集文武官員開軍事會議,商量進攻東吳張士誠。軍師劉伯溫率先到殿,朱元璋立即站起來,把自己寫好的對聯遞給他。聯曰: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 ;
劉伯溫是歷史上著名的軍師,很受朱元璋的器重。他知道朱元璋雖有進攻東吳的打算,但還拿不定主意。於是,大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續出下聯,鼓勵朱元璋大膽出兵。聯曰:
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 。
朱元璋審視了軍師的下聯,下定了進攻東吳的決心,得到文武官員一致贊同。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原名朱重八,後取名興宗。漢族,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廿五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暴政,龍鳳七年(一三六一)受封吳國公,龍鳳十年自稱吳王。元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在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的殘餘勢力後,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
明太祖朱元璋被稱為布衣皇帝。可這個布衣皇帝卻非常喜愛對聯,每年除夕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他還與小孩子對對子,向民間尋對,撰寫對聯嘉獎大臣,為百姓書寫春聯,為妓院也題寫過對聯,這在歷代皇帝中,是空前絕後、絕無僅有的。他的對聯水準不凡,有不少妙聯傳世。明太祖宣導對聯,可謂「功貫古今人第一」,故有「對聯天子」之稱號。
(一)只剩尾巴在外
朱元璋小時候替田主劉德家放牛放羊,有一天肚子餓了,放牛的小夥伴周德興、徐達、湯和都說肚子餓得咕咕叫。這個說有一碗白麵條吃才好,那個說真想吃一塊白切肉,還有人說不知道肉是啥味,大家說得流口水。朱元璋說:「現成的肉放在面前不吃,真是呆鳥!」大家眼瞪瞪地望著他,很不明白。朱元璋牽過一條花白小牛,開始用放牛繩捆住小牛的腿。這時大家才明白過來。周德興抄起砍柴斧子,當頭一斧,就把小牛殺了。湯和、徐達幫著剝皮割肉,別的孩子撿枯樹枝,就地生起火來烤牛肉。一面烤,一面吃,不一會兒,一條小牛就只剩一張皮、一堆骨頭、一團內臟和一條尾巴。太陽落山該回家了,有人問:「我們吃了小牛,回去如何見田主?」大家面面相覷,想不出主意。朱元璋拍著胸膛說:「我一個人認了。」說完帶頭把牛皮、牛骨、內臟埋了,用土掩蓋了血跡,把小牛尾巴插到石頭縫裡,統一口徑說:「小牛鑽進山洞裡去了,只剩尾巴在外,怎麼拉也拉不出來。」徐達風趣地說:
牛牯鑽山洞,尾巴在外;
朱元璋心裡非常清楚,「丟」了小牛是要挨田主打的。但他依然裝得沒事一樣,拍拍手上的泥塵,風趣地接著徐達的話說:
老爺打重八,腦殼當先。
(二)猶如惡狗傷人
朱元璋年幼父母兄弟就都亡故了,他只好到皇覺寺出家當小和尚。離皇覺寺不遠有個姓葉的秀才,來到皇覺寺遊玩,高彬法師派小徒弟朱元璋去陪同。二人過溪澗,穿幽林,玩了半天回寺中,葉秀才見池裡荷花已結蓮子,出一對句:
蓮子已成荷長老;
朱元璋隨即對下句:
梨花未放葉先生。
後來因遭旱災蝗災,寺田收不到田租,朱元璋不得不離開皇覺寺去做雲遊僧。他雲遊到合肥農村,一天遇地方官徵糧納稅,如狼似虎。旱災、蝗災,莊稼顆粒無收,老百姓怨聲載道。一窮書生見了,欲言不能,欲罷不忍,自個兒小聲說:
唉!可歎古今良吏少啊。
朱元璋正好從窮書生身邊走過,接了一句:
嗯!須知世上苦人多哇。
朱元璋雲遊到了汝州(今河南臨汝),恰逢莊主做壽,屋內杯碗撞擊聲、歡笑聲、勸酒聲不斷傳出門外。已經兩餐沒吃的朱元璋,肚子餓得咕咕叫,實在忍不住了,便徑直進屋坐到下席,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喝得半醉的胖莊主,瞧見這個穿著破舊的小和尚,便指著大罵:
呔!爾小子骯骯髒髒,進門就吃,又搛菜,又扒飯,好似饞貓偷食;
朱元璋也不示弱,邊吃邊回答:
呸!你老瞎顛顛倒倒,開口便罵,不通情,不達理,猶如惡狗傷人。
胖莊主聽後火冒三丈,叫打手們把朱元璋轟到門外。
(三)萬年天子坐龍廷
朱元璋率軍去包圍集慶,路上見到一個小孩看守馬驛,感到很驚奇,問小孩多大了。
小孩說:「十歲。」
又問:「會對對聯嗎?」
小孩說:「會。」
朱元璋望著手執馬鞭的小孩,笑著吟出一聯:
十歲兒童當馬驛;
小孩打量朱元璋後,立即對出下聯:
萬年天子坐龍廷。
朱元璋聽了大喜,雙手抱起孩子說:「好樣的,叫我乾爹!」
(四)朱筆點天文
一天,朱元璋微服漫步京城瀏覽市容。看到京城一派國泰民安的氣象,心中無比歡快。他走到集市,見一賣藕農民,便湊上前去,從筐中拿起一枝藕自言自語地說:
一彎西子臂;
賣藕的農民聽後,品味這句話,覺得是一副對聯的上聯,即抬頭看了看陌生人,不知道他是皇上,望著一節斷藕上的藕眼,笑應:
七竅比干心。
朱元璋覺得藕農很有才華,還要與他對對子,藕農也不推辭,只說:「請便吧!」朱元璋沉思了一會兒,又出一聯:
蓮藕入泥,玉管通地理;
藕農一邊賣藕一邊對下聯:
荷花出水,朱筆點天文。
朱元璋很滿意,封他為「祭酒」(古代官職)。
(五)大邦大國大明君
朱元璋便服出訪遇見一位書生,問書生是什麼地方人,書生回答:「四川重慶府人。」朱元璋隨即以書生的籍貫出上聯,要書生對下聯,書生即對。
千里為重,重山重水重慶府;(朱元璋)
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書生)
(六)皇上與軍師對
朱元璋與軍師劉基(字伯溫)下棋,其間要劉伯溫跟他對對子。他出上聯,劉伯溫應聲答對。
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朱元璋)
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劉伯溫)
西元一三五六年起,朱元璋與張士誠兵戎相見,十年間大小數百戰,互有勝負。到西元一三六五年,朱元璋的勢力壯大起來了,這年九月的一天,朱元璋召集文武官員開軍事會議,商量進攻東吳張士誠。軍師劉伯溫率先到殿,朱元璋立即站起來,把自己寫好的對聯遞給他。聯曰: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 ;
劉伯溫是歷史上著名的軍師,很受朱元璋的器重。他知道朱元璋雖有進攻東吳的打算,但還拿不定主意。於是,大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續出下聯,鼓勵朱元璋大膽出兵。聯曰:
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 。
朱元璋審視了軍師的下聯,下定了進攻東吳的決心,得到文武官員一致贊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